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实用30篇】
通过植物学实习,深化了对植物结构与功能的理解,增强了观察能力,提升了实践技能,对自然有了更深的敬畏与热爱。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1
这次实习我们达到了预期目的,虽然说有点辛苦,但收获匪浅。通过农田杂草物种调查综合实验,进行农田杂草样方调查,农田杂草物种调查;我大体上认识湛江周围的植物,尤其公园中的植物;学会了通过辨认植物的科属,进而辨认植物我们开阔了视野,巩固和深化了理论知识。在实习中,我们开阔了视野,巩固和深化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初步的野外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将所学知识在野外工作中运用,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同时我们还培养了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在互助中增进了友谊,锻炼了意志品质。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我还了解到:每一种植物既有与其同科植物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性,因为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植物本身的特性来辨认它们,例如:桃金娘,水蒲桃等有自身各自特有的气味:木麻黄有退的鳞叶;对于同一科的植物则可以通过比较法来分辨,例如短长鱼尾葵可通过是否是簇生来区别:椰树树杆比假槟榔树杆光滑和节间较短等;通过对湛江植物分布的观察可以得出亚然带地区的植物埀直分布规律:阔叶林——灌木林——草甸区——水域;对于采集标本一定要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可持续地采集。
整个过程,我一直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从没有把实习当作旅游,而是认真对待。在实习时,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作记录,不懂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请教老师。采集植物回来以后认真辨认和压制标本,记好实习日记。实习中,我认识了200多种植物,了解部分植物的用途,了解到红森林的作用:红树林由于特殊的位置、环境,注定其有特殊的作用。
(1)红树林生长茂密,根系发达,相互交错,减缓风浪对海岸的冲击,保护堤坝基围
(2)红树林能净化水源,防止赤潮发生。
(3)丰富渔业区,这为鱼类、无脊椎动物和腐生植物提供了栖息地。
(4)药用价值:因富含单宁,它有收敛、止血等作用。
(5)食物利用:海桑果实可直接生食,其它的经处理可食用、作软饮料等。
(6)旅游业开发:由于红树林的特殊作用,可利用作环保宣传、科普教育等。在这次实习中,我们通过植物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的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的理论知识。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古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更真切深刻的认识,实习的过程是难忘的,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知识要温故而知新,所以,我们有时间就得常逛逛公园,多跑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更多的生物知识。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2
一个月的实习历程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师傅阿姨们的热心指导,使我受益良多。在各项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苗场不能学到我想要的园林施工技能,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通过几天工作和领导师傅及阿姨的交流加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一线工人请教使自己对苗圃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刚步入工作岗位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领导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在苗圃中,很多工作都是孤燥的,或许千遍一律,比如套苗,把土球8公分的苗套种到25公分的袋子中,然后填土,虽然这也是一个简单的活,只要谁有力气都可以,其实不然,还需要一个人的耐心和细心。刚开始的时候,我也犯了错误,没有把苗种到袋子的居中位置,太过偏移与袋沿,那是不正确的,在师傅的讲解下,终于明白那会影响苗木造型。
苗场作业也是挺辛苦的,不过,通过一线的实践,我学到了很多课堂是接触不到的作业操作技巧,对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实习工作中,苗圃负责人刘总对我们实习生也诸多照顾,指导我们加强实践技能的同时,还教导我们要尊重一线工作的工人。他说,有时候,在某些方面,资深的工人比自己还懂得多,你们有不懂的就虚心请教,只要态度好,师傅们都不会藏私的。同时,他也告诉我们,他们公司对刚招聘入职的实习生也是先安排到苗圃工作学习的,为的是让员工对苗木的生长习性也更深一步的认识,在以后实际施工作业中,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一个月前,我怀着对社会、对工作满心憧憬和几分迷惘,离开学校,开始了实习的生活。在这段不算短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很多,懂得了很多,也明白了要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为数不多在在校学习生活。有付出就有回报。我是学园林技术的,在书本上学过很多专业知识,但从未付诸实践过,当我真正踏入园林行业,真正搞园林的时候才体会到难度有多大。也许亲临其境或亲自上阵才能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段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走的路做准备
一个月的实训结束了,真的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所没有学到的东西。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自我学习,如何适应陌生的环境,如何克服面对一个人在外的不易。懂得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品尝工作中的艰辛和快乐。我认识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一、做好学习工作计划,继续加强对园林公司各种制度和业务的学习,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公司的各种制度和业务。
二、以实践带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注重学习的同时狠抓实践,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端正学习态度,以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更加热情的作风努力学习。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3
关于蕨类植物的起源问题植物学家的意见并不一致。多数认为,古老的蕨类植物起源于绿藻,其主要理由是它们都具有相似的光合作用色素以及贮藏物质――淀粉,世代交替、有鞭毛的游动精子以及多细胞有性生殖器官等也都相似。至于蕨类植物起源于苔藓植物的论点,因缺乏足够的证据,而且难以解释两者生活的极大差异。
蕨类植物是具有维管束并以孢子繁殖的植物。陆生或附生,少有水生。多为多年生草本,但在古代很多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孢子体发达,具有根、茎和叶。配子体退化成很小的原叶体,具有假根,多营独立生活。茎多为根状茎,仅少数直立或匍匐。根状茎常被有鳞片或鳞毛,内部构造具有原生中柱,如松叶蕨属(松叶兰属,Psi1otum);编织中柱,如石松属(LYcopodium),管状中状和网状中柱,如真蕨纲植物。
叶有小型叶和大型叶两类。小型叶类者,叶小形,茎较叶发达,如石松纲和木贼纲的植物,大型叶类者,叶大形,单叶或分裂成羽片,如蕨纲的植物,叶脉分离或联结,分离者有叉状、扇状或羽状脉;联结者常交织成各式网状。有的种类,一部分叶片完全着生隐孢子囊群,称为孢子叶或能育叶,而另一部分叶则不着生孢子囊群,称为营养叶或不育叶。
根通常为不定根,形成须根状;大多数为根状茎,匍匐生长或横走。少数具地上茎,直立成乔木状,如桫椤Cyathea spinulosa HOOK。蕨类植物的茎上通常被有鳞片或毛茸。鳞片膜质,有各种形状,鳞片上常有粗或细的筛孔。毛茸有单细胞毛、腺毛、节状毛、星状毛等。蕨类植物的叶多从根状茎上长出,有簇生、近生或远生的,幼时大多数呈拳曲状,是原始的性状。根据叶的起源及形态特征,可分为小型叶和大型叶两种。小型叶(micro phyll)没有叶隙(leaf gap)和叶柄,仅具1条不分枝的叶脉,如石松科、卷柏科、木贼科等植物的叶。大型叶(macrophyll)具叶柄,有或无叶隙,有多分枝的叶脉,是进化类型的叶。如真蕨类植物的叶。大型叶有单叶和复叶两类。
蕨类植物的孢子成熟后散落在适宜的.环境里萌发成一片细小的呈各种形状的绿色叶状体,称为原叶体(prothallus),这就是蕨类植物的配子体,大多数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生于潮湿的地方,具背腹性,能独立生活。当配子体成熟时大多数在同一配子体的腹面产生有性生殖器官,即球形的精子器和瓶状的颈卵器。精子器内生有鞭毛的精子,颈卵器内有一个卵细胞,精卵成熟后,精子由精子器逸出,借水为媒介进入颈卵器内与卵结合,受精卵发育成胚,由胚发育成孢子体,即常见的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从单倍体的孢子开始,到配子体上产生出精子和卵,这一阶段为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亦称有性世代),从受精卵开始,到孢子体上产生的孢子囊中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之前,这一阶段为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亦称无性世代)。这两个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完成其生活史。蕨类和苔藓植物生活史不同有两点,一为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一为孢子体发达,配子体弱小,所以蕨类植物的生活史是孢子体占优势的异型世代交替。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4
记得在大一刚开学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在第二学期期末要进行野外实习,从那时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认为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实习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兴奋与期待中我们踏上了旅途。真正实习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正值酷暑,爬山时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习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每到一个实习地点,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然后见到不认识或听不清楚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在这洒满汗水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麻楝和人面子大体看上去就很像,很多同学在辨别这两种植物的时候就发生了困难。我们只要摘一个枝条下来比较一下他们的叶子和枝条就很容易辨认的了:麻楝的叶子和枝条都有毛的,摸上去很舒服的感觉,而人面子就没有这些特征。而且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毛茛科等各科属的代表性植物,如渥丹(又称细叶百合)、升麻等。有的同学还采集的了有药用价值的刺五加及唯一的寄生植物菟丝子。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去了五大连池著名的风景区,山色秀丽,风景怡人,我们看到了很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别艳丽、有些果长得很奇特、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别高兴、问题也特别多。这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还扩大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在国家地质公园,我们看到了在康熙年间喷发的火山经历了几百年岁月以后的状态,那里有火山杨对生命的赞歌,有火山喷发后石海的奔腾,有站在火山口俯瞰整个五大连池看到的人间仙境。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新奇与壮美,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因为我们实习的时候正值一年中最酷暑的时候,而且我们选的地方差不多都在野外,条件比较艰苦,所以这次实习也很考验大家的体力和意志力。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又苦又热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团结,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中大家忙中偷乐,有说有笑,实习的道路上不仅留下了同学们的汗水,也留下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当然还有很多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这一次实习已经归来了,我们在实习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在我不断的努力后,我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实习经验,不过在野外有的时候怕怕的,真的是有点发怵,不过我都克服了。大二的第二学期期末我们还要到魅力之都——大连的海边去实习,有了这次的实习经验,我相信,到那时我会做的更好!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5
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 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实习也对大家的体力与团队协作力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第一天的实习用“累”来概括,那么第二天的实习就应是疲惫了。第二天,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本想乐游园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自清早至傍晚淅淅沥沥的雨没有停歇,于是我们在雨中享受了这一场值得回味的特别实习。
雨中游北京植物园别有一番滋味,园子里的花真多,好多都是我从未见过,也不知道名字的花。感谢老师告诉我一些美丽的花儿的名字。有的同学显得格外兴奋,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一行人都停下脚步等他们,欣赏着他们“抢”镜头的如醉如痴的身姿。然而,植物园中奇花异草上百种之多,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完的。那雨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千丝万缕地将植物园中风姿各异的树木和奇花怪草笼罩起来,满眼绿色一时间虽实犹幻,仿佛一位画界高手正在一幅巨大的画布前浓墨重笔地挥洒??沿着细碎的沙土路慢慢前行,雨丝在伞面和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听起来很惬意舒心,周围很安静,几乎见不到游人,路两边栽植着等待辨认的树木,徜徉漫步间,转过一个慢坡,突然传来人语喧哗声,举目望去,竟是梁启超的墓,我们一行人怀着肃穆的心情瞻仰拜谒了伟人,随后继续寻找植物。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紫薇树,粗大干枯的主干顶端上,冒出蓬勃的翠色,抽出柔美的枝条,随风摆动,舞动着满树的艳丽和芬芳,真有枯木逢春,梅开二度的感觉。雨中植物园,别样的景致,别样的风情。
在接下来两天的植物鉴别考试中,乐趣仍然层出不穷,这是一场人与植物两情相悦的走秀,但不在本文所涉之列,不可说不可说??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6
外出实习的机会很是难得,因此这次实习是令我很兴奋。虽然这次去实习时为了学的更多的知识,但是还未去实习时我就开始在幻想去实习的地方是多么的美丽、神秘,实习时是多么的开心。在这次实习中我也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的实习时间历时三天(XX年11月9号~11号),第一天实习是小哨山上,我早晨9:00出发,下午13:30坐车回来。我们的任务是上山采集植物并将采集好的植物制作成标本。到了小哨山下,我们都迫不及待的往山上爬,在上山的路上,我们一边上山,一边采集植物,植物何其之多,风景何其之亮丽。上山前老师教会我们在采集植物时,最好的是要有花、有叶、有根、有果实。在采集植物时更是得到老师在旁指导。得到老师的指导,我们在采集时减少了很到麻烦。也许是长时间没有上山的缘故,我们山上都很兴奋,我们满上遍野的去采集植物,看新奇的景观。当我们采集好植物时,老师教我们压制标本,还不时告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植物,让我们认识、了解了很多我们以前不知道的植物。
在山上,见到了小哨山上的很多奇景,比如是很多不同形状的石头,很多新奇的小花。 这次山上之行更是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之前不曾有机会见到的植物(忍冬科的天门冬),也让我认识了一些在课上见过图片而不曾见过真实模样的植物,让我在课上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在山上,我们精诚合作,最终我们完成了任务。
第二天实习是步行去植物园,去植物园的任务是去认识更多的植物(种名、学名、科名和生长地区)。虽然我以前也去过植物园,但那是去游玩,不曾留心去注意植物的名称、习性等等。这次去植物园让我见识到了很多不曾相识的植物(比如,漆树科的清香木、忍冬科的水红木等等)。植物园的植物种类很多,珍惜植物也不少,植物园里可以一边学知识,一边赏景,也是一件快事。植物园之优美,大有回归自然之感。我也很喜欢这次去植物园。
第三天,我们是在实验室里鉴别我们采集回来的植物,并制作标本。在实验室里,老师教会我们鉴别植物,教会了我们制作标本。我们整整花了两个小时才把所有植物鉴别完成。虽然在鉴别植物时有些枯燥,但是当鉴别出自己采集回来的植物也大有成就感啊。看到上几届同学制作的养眼的标本,更是大欣慰。
三天的实习虽然是很短暂,但是在三天的实习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不但得到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这次实习让我更深的认识了植物,还学会制作标本,同时,还使我们的凝聚力得到加强了,我想我们以后合作的回更加顺利。这次的实习,会为我们以后的很多知识做好铺垫,我很高兴,我参加了这次实习。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7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动物的生态体会分布和基本原理,提高了保护动物的意识,中同时最重要的是我们在野外实习之中,锻炼了自己独立的工作能力也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习第一天,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造访设于白云区的帽峰山,训导主任交代好一些该注意的事后,我们就开始拿着鹿霍工具去捕动物了,一开始我们都不会知道遇见自己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动物,十分害怕没什么收获,所以在树上的一些小蚂蚁和毛毛虫极我们都很轻易地捕了后放进毒瓶,大家都不肯轻易放过直接任何一种眼里看到的新鲜动物。一开始我们捕到的几乎是一些很常见的小昆虫,如蚂蚁、蜜蜂、苍蝇、小蝴蝶等昆虫。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我们在一颗木瓜树上看到了一只体形很大的蜘蛛,大家看清的第一反应都是尖叫,只有一个组员所说她不怕,她去捉,可是由于她用了大大的镊子去夹,一下没夹准,反倒让它逃进了中空的木瓜树,很是可惜,就此与那只断然大些蜘蛛擦肩而过。在此之后,我们陆陆续续地听到一些组有捉到蜥蜴、胸丽鱼等爬行纲动物,我们很是羡慕,对于这些比较高等的动物我们也是充满了欲望,但是就是遇不到,真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而不可绝不能求的战利品。在下山途中组员们都已筋疲力尽,对于捕动物也是有心无力了,但我还是很想遇到蜥蜴,所以沿途多将眼光放于路边的树木旁边上为,也因此捡获了只很长很粗的蚯蚓,亲眼目睹它的时候它已经皮肤干燥,趴在水泥地上无力地伸缩躺卧着,我们塑料瓶把它拾获后将它置于空水瓶中并给淋了一些水,它果真就恢复了一些精力。回到学校后,我们将总结的动物简单地做好分类后小组也进行了捕到和反思,并将捕巨蜥蜥蜴的愿望寄予在第二天的火炉山之行。
实习第二天,我们来到了火炉岭,火炉山的环境和帽峰山的环境还不一样,帽峰山的环境是相对地理环境比较干燥的,而火炉山那儿是想对比较潮湿和阴凉的,所以在火炉上我们又捕获了一些新的动物品种,如马陆、蜈蚣等动物。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一女子特别行动组真的在火炉我们完成了上捕蜥蜴的心愿,事实上那只变色树蜥是其他组的人发现的,但是他们一不小心没捕到,反倒把蜥蜴从一颗大树上打到山壁下的树底,而就在旁的我们当然不会放过,眼光直跟着蜥蜴,11个人都迅速围在了那颗树下,拿着捕蝶网、露天叉在那儿拍打着,那只狡猾的树蜥死活不愿出来,有些组员都想放弃了,但是也有组员坚持蜥蜴是极难遇到的,我们不可错过这个机会,所以下用在我们的坚持下那只变色树蜥终于坚持不住了,跑出来了,最后我们齐心地将它网住了,在捕到它的'这时候,我们组沸腾了,那是一种靠自己去收获的成就感,大家就特别激动和兴奋,所以在那一天,我们组的士气也相对比较高涨。一路上山,看到最多的是马陆,随便翻一下树叶,就能看到它们缩成一团的样子,我们还观察到马陆爬行的时候它的足是怎么动的,就像是一波波的海浪涌过去的那种,很可爱,但还是觉得它太多脚了,有点恐怖不敢用手去触。
在最后一天的标本展示中,我们组也是分工协作明确,大家都比较配合和全部投入,虽然一开始准备地不太充分,但是最后的结果我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相比来说,我们组捕到群落的动物类群还是比较多的,限于的门和纲也是比较多的,所以我们都很开心,感觉组员们都很享受这个过程,这就够了,在快乐中学习总是让人充满活力和激情,我爱看这样的感觉。
在这4天半的实习中,我对动物的分类有了更深的印象和认识,对生存环境的环境和各种动物的习性也有了一些了解,在动物标本制作过程中更是亲自动手实践过,学习的过程是欢笑的,也许有点累,但是值得,因为快乐,因为收获!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保持动物学实习中的激情,学到更多!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8
植物学的发展:
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已有数千年。祖先通过他们的勇毅同智慧发现了各种草药的药理性,寒热性。进而治疗各种病人的病症,痛苦。这就是在我国的草本植物的发展。当今已是21世纪,让中医药继续发扬光大是各科学家,医生药师的重任。
在19世纪前国外发展得较我国慢,但当代发展地十分迅速。特别是近代与当代,植物学发展一日千里,新的代表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细胞生物学,引领植物学向更微观世纪进军。植物组织培养,植物pcr技术等在国外是较成熟的。
前人留下的问题:
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异同;植物体内的营养;草本植物为何高级于木本植物;
选“草本植物”的缘由:
草本植物,我们第一联想到草,草有很多用处。猪牛马羊等各类家畜也都吃草。竹子在日常生活处处可见,在我们中国还有竹子造的房屋。大自然中的野草不止是动物的食物,还能制造大量氧气,防止水土流失。
植物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它的开发利用,能给人类带来物质财富;但若违反自然规律地滥采滥用,则会破坏资源,毁灭资源,给人类生存造成威胁。因此,正确认识植物资源的特点,是合理利用植物资源的出发点。
意义与目的:
1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生物学的形态的鉴定技术和分类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生命科学的专业基础,以利于更好地学习和从生物学研究;为开拓,发展生态学,环境学等边缘学科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2掌握一般的植物分类的理论基础。能认识30-50科植物。掌握重要植物标本采集的基本方法。认识(海岸)草本植物的特征。
3一般掌握大鹏半岛生物群落的植物分布类型。牢固掌握生物生态学和生物群落学的理论及其内容。
材料与方法:
植物专用钳,尖头钳,镐子,塑料袋,大编织袋,“红白蓝”_袋。
采集方法:
一个同学用小镐子,铲那些地上长的成株的植物;一个同学手持尖头剪或植物剪,剪下一些路边的树枝条(应该尽量带有花和果);一个同学带着大编织袋,把同组同学采集下来的植物放入袋中。
辨别技巧:
辨别植物所属科目时:应该注意植株的各种形态上的区别:根状茎,块茎;贮藏根,寄生根;单叶,复叶;轮生,对生,互生叶......
注意:以上的特征就可以辨别大部分的植物的科目了。
花的基本构成:花萼,花被,花瓣,萼片,花冠,雄蕊群,雌蕊,花托等等。
每种花的基本组成,不尽相同。这可以区分各种植物。
实习日志:
7月19日
在海边山路两旁(鹿咀山庄入口路两旁)采集各类植物。下午鉴别植物,粘上纸条(上面写有植物的种名和科名)
7月20日
在南澳高岭村路旁,直到其中一个七娘山入口处上山(田园乐生态花园),采集各类植物。下午鉴别植物,粘上纸条(上面写有植物的种名和科名)
7月21日
在青少年训练营地外采集各类植物。下午进行植物实习考核。(桌上摆有五株植物,在纸上写种名和科名)
7月22日返校
植株的枝条(带有花果)或全株粘上纸条(上面写有植物的种名和科名)
关于草本的问题:
植物生物多样性;
草本植物(herbaceousplant或herb)―――自由的百科全书
草本植物是一类植物的总称,但并非植物科学分类中的一个单元,与草本植物相对应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但是偶尔也有例外,比如竹,就属于草本植物,但人们经常将其看做是一种树。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最显着的区别在于他们茎的结构,草本植物的茎为“草质茎”,茎中密布很多相对细小的维管束,充斥维管束之间的是大量的薄壁细胞,在茎的最外层是坚韧的机械组织。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也与木本植物不同,维管束中的木质部分布在外侧而韧皮部则分布在内侧,这是与木本植物完全相反的,另外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不具有形成层,不能不断生长,因而树会逐年变粗而草和竹子就没有这样的本领。相比于木质茎,草质茎是更进化的特征。
地球上已发现的植物中,草本植物占三分之二还多,大约有30万种,所有重要的粮食都是草,如小麦,大豆,高梁,玉米,稻米等。草本植物体形一般都很矮小,墙隅小草长不及7厘米,水稻、小麦也仅1米上下。
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少的植物。植株一般较小,茎干一般柔软,多数在生长季终了时,其整体或地上部死亡。
按草本植物生活周期的长短,可分为:
1.一年生草本(annual)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就可完成生活周期的,即当年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水稻、大豆、西红柿等。
2.二年生草本(biennial)第一年生长季(秋季)仅长营养器官,到第二年生长季(春季)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冬小麦、甜菜、蚕豆等。
3.多年生草本(perennialherb)能生活二年以上的草本植物。有些植物的地下部分为多年生,如宿根或根茎、鳞茎、块根等_器官,而地上部分每年死亡,待第二年春又从地下部分长出新枝,开花结实,如藕、洋葱、芋、甘薯、大丽菊等;另外有一些植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都为多年生的,经开花、结实后,地上部分仍不枯死,并能多次结实,如万年青、麦门冬等。
结论:
结论一:高等植物分类基础(营养器官/_官)
我组所采野外植物的种类(草本植物):约为30个科
1.木兰科2.莎草科3.毛茛科4.十字花科5.藜科6蓼科7.葫芦科8.山茶科9.桃金娘科10.大戟科11.蔷薇科12.豆科(豆目的三亚科特征与区别)13.禾本科14.杨柳科15.桦木科16.壳斗科17.榆科18.桑科19.杜鹃花科20.木犀科21.芸香科22.无患子科马鞭草科25.唇形花科26.茜草科27.忍冬科28.菊科29.百合科30.兰科
鸡矢滕茜草科蒲公英菊科马兰菊科红车桃金娘科
珊瑚树忍冬科九结茜草科土荆芥金丝桃科野甘菊玄森科
黄牛木金丝桃科寄生藤檀香科。。。。。。
结论二:长得高的就是木本植物?长得矮小的就是草木植物?木本植物庞大些就是高级些?
答:都是错误之见。无论草本还是木本,都是被子植物的一种。而草本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较高等的。
茎的角度来看,①草本植物是较进化的植物,茎较柔软,有些属种还可攀爬,以便缠绕住高大的树来使叶子“挂”得更高,以便进行光合作用。
叶的角度来看,①草本植物的叶多为对生或轮生(利于限度地进行光合作用),②叶形较复杂,复叶等较多形状(木本植物多为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若叶片有受损则整个叶片叶柄都“报废”)。
花的角度来看,①较多草本植物为单性花,减少了自花传粉的可能,保持杂种优势②有些草本植物甚至是雌雄异株,便于杂种优势③花被多数分化为蕚片和花瓣,使花的形状更优美,蕚片对花被有保护作用
生活型来看:草本植物大多数为一年生,优势是更新的次代多了。虽然每一代的生命短了,但是物种有新鲜的“活力”,其实这是先进性的体现。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9
6月27日是我们植物野外实习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们乘上了开往尖峰岭的汽车,一路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情绪,同时也计划着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具体实习过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们抵达尖峰岭热带树木园,来到了热带树木园,也就是我们住的地点。由于时间比较晚,加上同学们一路坐汽车比较累,第一天就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寝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6月28日是我们正式野外实习的第一天,这天的地点是热带树木园,早晨7点半集合,步行大约四十分钟到达那里,这是一个天然植物园,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景点,沿着山路登上了半山腰,那里有许多种植物,大家开始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标本,其中有藜芦、玉竹、土三七、黄芪、黄花菜、野火球、棉团铁线莲、歪头菜等二十几种植物,有些是平时不太常见的。大概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开始集合准备回到。下午3:00开始压制标本,并查检索表标记每种植物的名称、科、属等,这天的任务就按计划完成了。
6月29日,这天要去的是笔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较远,大概要经过两个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所以这天的任务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大家走的也比较吃力,到达山脚已经将近十一点了,于是大家席地而坐开始午饭,歇息片刻才开始正式爬山,和昨日不同,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而且树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对我们的挑战性也就会越大,由于山陡,我们一个牵着一个,很快就到了山顶,之后大家分散开始采集,虽说那里环境恶劣了一点,但植物的种类却十分丰富,我们采到了龙胆、五味子、手掌参、川地龙、渥丹、狼尾草、并头黄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脚集合,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还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个难题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最后按时回到了住处,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好处的一天,它让我们变的更加坚强,同时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晚上7点开始压制标本,这天的任务就结束了。
6月30日,由于昨日大家都比较累,所以这天选取了一个相对较近的地点,这是一个小树林,虽然小,但事实上它的植物种类并不少,在那里我们采集到了白藓、观仓术、广布野火球、球果堇菜、色木槭、大戟等植物,中午就回到了住处。照例,下午三点开始压制标本,另外要求画两张标本图,这天的任务就这些。
7月1日,这天老师带领我们去了五大连池的一个旅游景点,早8:00出发,半小时左右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长长的石阶山路,于是,我们开始爬山,看了路标,大概爬到三百米时就感觉到累了,这时上面的游人已经有回到的了,还鼓励我们说:姑娘们加油啊!还没到一半的路程呢,你瞧八十岁的老太太都爬到了山的顶端……听着鼓励的话,我们加快了步伐,一路上我们还拍了许多照片,尤其是到火山口的那一刻,真是兴奋至极,之后又去了仙女宫和水帘洞,目睹了石海的壮观,没一个地点都留下我们大家的喜悦和激动的情绪,就这样一向玩到了下午两点多,大概三点半,我们回到了原地。这一天就这样在快乐中度过了。
7月2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这天先后去了南饮泉和北饮泉,那里有许多风格别具特色的小建筑,其中“世界名泉”是最吸引人的地点,之后又去了药泉湖,记得那里的泉水是最具特点的,味道有点闲,而且对于这水还有其美丽的传说,随后我们又买了些小饰品,有五大连池留念项链,雨花石和磁石等,都很具有地方色彩。中午,我们以组为单位回到。这天下午6:00,老师对我们这几天的实习资料进行了测试,主要资料是对植物的识别,测试完成,这天的任务也就结束了。
7月3日,这是本次植物野外实习的最后一天,一大早我们就准备好自己的物品,4:00就离开了住处,踏上回到的列车,或许是出来时间长了,对学校便产生了牵挂,期盼着能够快些到达,期盼着把我们的经历讲给那些没来的同学听,就这样离五大连池渐渐的远了,我们为期一周的实习生活也临近了尾声。
这次实习我们学到了许多东西,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相结合,这种方法让我们简单地记住课本上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实习过程中我们同学间的友情更深了一步,让我们更加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也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虽然偶尔也会觉得累,但是回想起来却是既充实又完美的,我们个个都是满载而归。同时,也感谢几位老师一路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耐心的帮忙,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懂得了许多,也了解了许多。这次实习教会我的东西会使我终身受用,这短暂的实习生活也将会令我终生难忘!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10
转眼间,一个星期的植物病理学实习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实习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回忆起来,实习的日子还记忆犹新,而我们也收益颇丰。
三次的外出实习令我们大开眼界。在教室里永远也学到真正的植物病理,必须要走到田地中去,参加实习,才能在实习中得到真正的充实。而这些外出实习真的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中无法学到的知识。从病害常发生的环境,采集病害的方法,压制植株标本到实验室里的病害的鉴别,还有标本玻片的制作病原物的分离,每一步我们都在亲自实践,每一环节我们也都有不同的体会。而最深的感受就在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必须要应用于实践当中,实践里面出真知,在实践中我们才会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对专业知识的认识。课本的东西是别人总结的,一种病害它的特征它的危害单靠文字的描述和和几张图片并不能令我们学的真切和深入,而一次外出的实践,自己亲眼的观察,亲自的采摘,亲自的总结,才会令我们印象深刻,令学习更加深入。另外,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我们的专业知识很多还不及当地农民,令我们羞愧的同时,这也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热情。我们学习的任务就是将来要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业,只有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互结合,并不时地去请教老师,请教农民朋友,并使自己做出深入的研究才会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这次实习我们都感到很充实,但外出的时间并不算太长我们所认识的病害种类也十分有限,这一点我们也感到十分的遗憾,希望今后能够有机会进入山区或其他地方的农田开阔我们的视野,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另有一点遗憾并且很惭愧的是在外出实习中发生的一点小意外,坐公交车这件事情也使我们受到了文老师的批评和教导,这使我们十分的惭愧,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的行为并没有体现一个大学生应有的素质也将自己的安全于不顾。从这件事情中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严重的缺点,老师对我们的教导我们也会牢牢记于心中,今后不会在做出类似鲁莽的行为,在自己今后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会保持一个大学生应有的品质。这次实习安排在了各门考试频繁的阶段,大家在实习的同时也要兼顾复习,很多实习的时间都用于背书了,希望以后的实习能排在时间宽裕的时候,这样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实习,也会研究的更为深透。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11
1、实习目的与任务
1。1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1。2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2、实习步骤与内容
2。1黑石顶简介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位于封开县东南部七星镇内,东经111°52’,北纬23°31’,北回归线穿越腹地。海拔927。0m,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木兰科、金缕梅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5个典型科,在黑石顶分布广泛,这几个科组成优势群落,在森林中形成高大乔木。
2。2实习内容
7月5日上午从珠海出发,下午到达黑石顶,晚上老师对本次实习的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作了简要的介绍。
7月6日上午在__老师和唐恬老师的带领下沿公路认种并采集标本108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7日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沿某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114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8日上午在唐老师的带领下沿另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39种,同时采集压制标本,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9日上午对这几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下午学习压制标本的方法以及进行认种考试。
7月10日白天攀登黑石顶,沿线观察热带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晚上开总结大会。
7月11日与第二批到达的同学完成交接,乘车返回珠海。
3、实习心得与体会
这次在黑石顶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两百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种的认识。像认识朋友一样认识每一种植物,即使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目都是老相识,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到现在,我还记得有着苹果香味的阿丁枫,有着漂亮的蓝紫色果实的山菅兰,有圆圆腺窝的黄樟,有风油精味道的光皮桦,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叶子被揉了之后会有蜡痕的甜茶椆……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黑石顶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我每每惊讶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巧构造而忘记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我想,两年过后我会忘记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观察植物的顺序与要点: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知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
2、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原因,我试图根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准确更权威,最后却发现那些描述不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掌握了,认种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后来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椆的叶子揉过之后会有蜡痕,没有一本工具书上会教这种方法,但这却是野外识别甜茶椆的重要途径。所以,光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按图索骥是要不得的,要到实践中去发现总结更为灵活有效的方法。
3、先科后种: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态特征想到种名,然后再根据笔记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通过与身边同学的对比,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我这样只是记住了植物,而不是学习了植物。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确定了所属的科,然后再确定对应的种,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所掌握的识别方法其实并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确定到种,但是通过对一些比较明显的形态特征的观察我们可以确定它们属于哪个科。后来老师的讲解也证明了这一点。但由于我的理论课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就连科的特征都没有完全记住,所以虽然明知错误但还是不得不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住植物——于是在后来的认种考试中我吃了很大的亏!我想,如果我一开始就是采用先科后种的方法学习,我的收获一定会更多。
4、比较学习、集体学习、反复学习: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习往往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准确地区别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习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比赛着、互相帮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尤其是在考试前的一晚,我们组的男生自发去采集新鲜标本回来供我们全组成员共同复习反复记忆,那晚一起围在饭堂门前的方桌前流水线式的复习不仅给我们整个小组带来不错的平均成绩,还让我们感到了集体的温暖。我觉得,集体学习气氛比较轻松活跃,学习效率比较高,个人独立思考的时间相对少了但是从他人身上获得的东西多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习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面对面交流的大学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在黑石顶实习期间,我获得了很多与老师们交流的机会,从而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凡强老师是我最熟悉的老师,一直喜欢他的风趣和友善,也一直很佩服他的专业和认真。相信经过黑石顶实习的同学们都会惊叹:这人真神了!无论是经过百般蹂躏的叶子还是光秃秃的枝条,他都能迅速准确地告诉你这来自什么植物。在黑石顶,凡老师是比百度更强大的搜索引擎,以致后来我们一旦有待定种类就会说:拿去凡强一下!我曾经多次请教他植物分类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从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他告诉我们,当年他还是研究生的时候是如何先从标本上认识植物,再到野外去观察植物;他现在还常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征之类的,说即使现在他还没有亲眼见过某种植物,但是只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他以后一旦见到就可以知道这是什么;在黑石顶他也每天给自己布置任务,要比较哪些种类等等……他还年轻,我也许不能说从他身上学到学无止境这样的话,但是他不断努力的精神真的让我很佩服。还有我们又帅气又亲切的__老师,智取紫玉盘柯的事迹永存我们小组成员的心中!这段时间以来对学生们都很好,一起打篮球一起吃饭聊天,完全没有架子。关于辛老师学术方面的事情我是听凡强老师说的,不过到现在都没搞懂就是了……希望以后会有机会参观老师的实验室,希望能和老师做很好的朋友。而那个在我们去爬山的早上就悄悄离开的唐恬老师看起来就跟我们年纪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这两位老师都是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得很优秀的人,但是对于相对比较陌生的植物分类他们没有不懂装懂,在学生面前会很坦然地承认自己不会,并且愿意和我们一起学习。我记得他们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笔记,还夹了叶子什么的,认真程度绝不逊色于我们这些学生。石祥刚老师对于黑石顶的植物非常熟悉,每次去请教他问题都能得到详细又耐心的解答。最遗憾的是廖老师有事离开了,跟他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很少能获得那么多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见识到了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的品质。
黑石顶的日子是简单而快乐的,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与老师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畅。我们晒黑了过敏了累垮了还是会想念黑石顶的白粥,屋顶的星空,烟斗柯罗浮栲钓皮锥和福建青冈。最难得的是这次实习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特别是在最后一天的爬山过程中,一路艰险,幸亏同学们互帮互助,男生们发挥骑士精神女生也体现了侠女精神,终于胜利登顶!黑石顶是我们友情和集体感呈指数型增长的见证。
不过我想,无论友情师生情等等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多么难能可贵的发展,它们始终是这次实习的副产品——珍贵的副产品。到最后做总结的时候我们必须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实习本身上来。人手不足带来的尴尬,时间紧迫带来的事与愿违,这些都是黑石顶实习有待改进的地方。我就自己这段时间的观察提出以下问题与建议:
1、野外认种时讲解不足
人手不足导致某些组别在认种过程中所得知识不够准确,讲解不足,有些种类甚至说完种名和科名之后就没有别的介绍。如果大家只是懵懵懂懂地做了笔记,又未能及时观察到标本,不仅学习的效率会降低,学习的热情也会受到打击。人手不足这个问题实在不是我等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不过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从外校聘请或者对非分类专业的带队老师进行培训。
2、采集标本方法不正确,对植物的爱护意识不强
在采集标本方面我们存在两个问题:不及与太过。不及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剪的都是些小枝条小叶片,除了看得出叶片特征以外,其他的特征完全无法从标本上获得。太过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我们往往连根拔起,至少也会砍下半边枝条,对于一些附近仅有一株的植株我们也毫不留情。当老师说可以采某株植物作为标本的时候,拿着枝剪的同学甚至会眼睛发光兴致勃勃地去残害植物。我们以科学的名义正大光明地破坏着保护区,我们像鬼子进村一样扫荡着所经过的路线。我想,我们在惊叹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的同时,是不是更应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呢?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过于敏感,但是我觉得无论以后这些植物会不会重新长起来,我们都应该抱着爱惜的心情去采集标本,对植物的损害要适可而止。我们懂得要以敬畏和珍惜的心对待实验才对得起死去的动物,为什么不需要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植物呢?所以我建议老师们在正式开始实习之前就要把这种爱惜生命的思想传播给学生,同时教给他们正确的采集标本的方法。
3、对于森林整体结构和生境的关注度不足
虽然实验目的之一是要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但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除了开总结会的时候老师会提得比较多以外,我们自己对这些根本没有什么深刻感受。我们在认种的过程中,对植物所处生境没有足够的关注,更谈不上理解植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认种成了重要的内容。在三次的进山经历中,前两次老师偶尔还会提醒大家注意周围的植被变化或介绍典型的热带沟谷林,但在第三次的登山过程中由于旅途的艰辛,我们眼前只有那条陡峭的路,哪里顾得上观察周围植被的变化!我走在前面,所以偶尔还能听到凡强老师的讲解,但是后面的人估计就只有爬山喘气的份儿了。我认为植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是本次实习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学习生物学就应该始终注意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思想。在本次实习中,这部分内容的缺失让我深为叹息。当然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但是我觉得老师们应该在这个难得的机会里给予我们多一点引导,因为我们除了跟老师去认种外没有什么机会自己上山。所以希望在以后的实习中老师们能加强对环境部分的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另外,之前听老师提过以后可能会采取集体讲解的方式,我觉得这样的方式虽然解决了这次出现的一些问题,但是很可能依然会忽略植物与环境的问题,因为在讲解的时候植物只是作为标本放在桌子上而已。
想法和建议可能还很不成熟,但是希望能够对黑石顶实习的不断改进起到一点帮助。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12
6月21日,我们各小组分批在校园内、校园外采集植物。6月22日,我们离开了学校到马虎头山跟随老师一起采集。在山上我们开始一次论理联系实践的活动。
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挖植物、标序号并进行记忆。认识了一百多种常见植物,并从植物的特征等区分了外形较相似的物种,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各科的特征,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了基础。有趣的实习活动使我们学习并快乐着。
在马虎头山上,我们艰难的往上爬,寻找着每棵具有特点的植物,然后老师很细心地给我们讲解,好学的同学们早就分工合作了,有的负责采样品,有的负责贴标签,有的负责记录…植物各种,我们时而闻气味,时而观察花序,时而比较果实和叶子;平常人看来是一棵棵野草,在我们眼里却是一个个宝贝,她的科、种和特征都被老师们描述的淋漓尽致!
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不怕爆烈的太阳,不怕山坡的陡峭,不怕各种虫子,不怕长途跋涉的辛苦,我们互相说着话、互相关怀着,想想李时珍,我们这些又算什么呢。为着更好地辨别各个物种,为了能学的更多,我们谁也没有怨气过!最后我们爬到山顶了,虽然都已经汗流浃背,但成功的喜悦冲淡了我们的疲惫,大家一起吃着、玩儿着,很是开心。
在短短的一周实习中,我们感到时间的匆忙,在稍纵即逝的光阴里,我们怎么才能用有限生命在中药学领域下做出贡献呢?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活动都是按组各自进行,紧张但十分有序;学习中我们看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习中我们认识到经验继承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老师和工具书,我们会一直手忙脚乱!
在数不胜数的植物中,我们遇见了非常漂亮的花、草,在强大的生态自然里,她们也算得上“美女”,大自然真的好伟大啊!我们,一棵等待进化的小草,正接受着阳光的沐浴;实习让我们开了眼界:大自然是一本学不完的书。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13
这次在南靖和溪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所采集的160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目有所认识。到现在,我还记得种子会粘人衣服的鬼针草,属于百合科有着好听名字的吉祥草,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有药用作用的积雪草,天南星科的名符其形的一把伞天南星,跟姜长得很相似的高粱姜……
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南靖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我每每惊讶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巧构造而忘记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我想,两年过后我会忘记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要把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原因,我试图根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准确更权威,最后却发现那些描述不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掌握了,认种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后来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
2、要比较学习、集体学习、反复学习: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习往往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准确地区别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习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比赛着、互相帮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习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面对面交流的大学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3、观察植物的顺序与要点: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知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
在南靖实习期间,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与老师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畅。最难得的是这次实习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总之,这次野外实习真的很有意义,使我得到了很多收获。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14
通过这七天的野外实习,我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还学到了很多课堂之外的东西,认识到活生生的植物远比课本上的图片更加生动有趣。野外实习让我对植物学充满了兴趣。
野外实习让我的视野更开阔。马比木、杜金山、四川红淡、拔葜......一种又一种课堂上不曾出现的植物让我眼花缭乱,也让我的兴趣更加浓厚。自然永远是神奇而伟大的!与此同时,我也学到了一些辨别植物的方法。例如,伞形科植物的果实多为双悬果,蓼科植物多是节膨大且具膜质托叶鞘,豆科植物多具叶枕等。另外,我还学会了采集植物、制作植物标本和使用检索表检索植物。为期三天的`植物学野外实习使我懂得“实践出真知",让我明白动手实践的重要性。
在野外,除了学习了许多新知识,我还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同学们分工明确,各自独立完成作业。同时,我们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在浓浓的友情氛围中走向未来。野外实习让我与同学的友谊更加深厚。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15
实习心得与体会:
这次在黑石顶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两百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种的认识。像认识朋友一样认识每一种植物,即使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目都是老相识,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到现在,我还记得有着苹果香味的阿丁枫,有着漂亮的蓝紫色果实的山菅兰,有圆圆腺窝的黄樟,有风油精味道的光皮桦,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叶子被揉了之后会有蜡痕的甜茶椆……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黑石顶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我每每惊讶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巧构造而忘记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我想,两年过后我会忘记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观察植物的顺序与要点: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知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
2、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原因,我试图根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准确更权威,最后却发现那些描述不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掌握了,认种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后来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椆的叶子揉过之后会有蜡痕,没有一本工具书上会教这种方法,但这却是野外识别甜茶椆的重要途径。所以,光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按图索骥是要不得的,要到实践中去发现总结更为灵活有效的方法。
3、先科后种: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态特征想到种名,然后再根据笔记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通过与身边同学的对比,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我这样只是记住了植物,而不是学习了植物。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确定了所属的科,然后再确定对应的种,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所掌握的识别方法其实并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确定到种,但是通过对一些比较明显的形态特征的观察我们可以确定它们属于哪个科。后来老师的讲解也证明了这一点。但由于我的理论课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就连科的特征都没有完全记住,所以虽然明知错误但还是不得不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住植物——于是在后来的认种考试中我吃了很大的亏!我想,如果我一开始就是采用先科后种的方法学习,我的收获一定会更多。
4、比较学习、集体学习、反复学习: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习往往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准确地区别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习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比赛着、互相帮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尤其是在考试前的一晚,我们组的男生自发去采集新鲜标本回来供我们全组成员共同复习反复记忆,那晚一起围在饭堂门前的方桌前流水线式的复习不仅给我们整个小组带来不错的平均成绩,还让我们感到了集体的温暖。我觉得,集体学习气氛比较轻松活跃,学习效率比较高,个人独立思考的时间相对少了但是从他人身上获得的东西多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习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面对面交流的大学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在黑石顶实习期间,我获得了很多与老师们交流的机会,从而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凡强老师是我最熟悉的老师,一直喜欢他的风趣和友善,也一直很佩服他的专业和认真。相信经过黑石顶实习的同学们都会惊叹:这人真神了!无论是经过百般蹂躏的叶子还是光秃秃的枝条,他都能迅速准确地告诉你这来自什么植物。在黑石顶,凡老师是比百度更强大的搜索引擎,以致后来我们一旦有待定种类就会说:拿去凡强一下!我曾经多次请教他植物分类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从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他告诉我们,当年他还是研究生的时候是如何先从标本上认识植物,再到野外去观察植物;他现在还常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征之类的,说即使现在他还没有亲眼见过某种植物,但是只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他以后一旦见到就可以知道这是什么;在黑石顶他也每天给自己布置任务,要比较哪些种类等等……他还年轻,我也许不能说从他身上学到学无止境这样的话,但是他不断努力的精神真的让我很佩服。还有我们又帅气又亲切的__老师,智取紫玉盘柯的事迹永存我们小组成员的心中!这段时间以来对学生们都很好,一起打篮球一起吃饭聊天,完全没有架子。关于辛老师学术方面的事情我是听凡强老师说的,不过到现在都没搞懂就是了……希望以后会有机会参观老师的实验室,希望能和老师做很好的朋友。而那个在我们去爬山的早上就悄悄离开的唐恬老师看起来就跟我们年纪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这两位老师都是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得很优秀的人,但是对于相对比较陌生的植物分类他们没有不懂装懂,在学生面前会很坦然地承认自己不会,并且愿意和我们一起学习。我记得他们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笔记,还夹了叶子什么的,认真程度绝不逊色于我们这些学生。石祥刚老师对于黑石顶的植物非常熟悉,每次去请教他问题都能得到详细又耐心的解答。最遗憾的是廖老师有事离开了,跟他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很少能获得那么多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见识到了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的品质。
黑石顶的日子是简单而快乐的,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与老师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畅。我们晒黑了过敏了累垮了还是会想念黑石顶的白粥,屋顶的星空,烟斗柯罗浮栲钓皮锥和福建青冈。最难得的是这次实习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特别是在最后一天的爬山过程中,一路艰险,幸亏同学们互帮互助,男生们发挥骑士精神女生也体现了侠女精神,终于胜利登顶!黑石顶是我们友情和集体感呈指数型增长的见证。
不过我想,无论友情师生情等等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多么难能可贵的发展,它们始终是这次实习的副产品——珍贵的副产品。到最后做总结的时候我们必须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实习本身上来。人手不足带来的尴尬,时间紧迫带来的事与愿违,这些都是黑石顶实习有待改进的地方。我就自己这段时间的观察提出以下问题与建议:
1、野外认种时讲解不足
人手不足导致某些组别在认种过程中所得知识不够准确,讲解不足,有些种类甚至说完种名和科名之后就没有别的介绍。如果大家只是懵懵懂懂地做了笔记,又未能及时观察到标本,不仅学习的效率会降低,学习的热情也会受到打击。人手不足这个问题实在不是我等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不过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从外校聘请或者对非分类专业的带队老师进行培训。
2、采集标本方法不正确,对植物的爱护意识不强
在采集标本方面我们存在两个问题:不及与太过。不及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剪的都是些小枝条小叶片,除了看得出叶片特征以外,其他的特征完全无法从标本上获得。太过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我们往往连根拔起,至少也会砍下半边枝条,对于一些附近仅有一株的植株我们也毫不留情。当老师说可以采某株植物作为标本的时候,拿着枝剪的同学甚至会眼睛发光兴致勃勃地去残害植物。我们以科学的名义正大光明地破坏着保护区,我们像鬼子进村一样扫荡着所经过的路线。我想,我们在惊叹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的同时,是不是更应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呢?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过于敏感,但是我觉得无论以后这些植物会不会重新长起来,我们都应该抱着爱惜的心情去采集标本,对植物的损害要适可而止。我们懂得要以敬畏和珍惜的心对待实验才对得起死去的动物,为什么不需要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植物呢?所以我建议老师们在正式开始实习之前就要把这种爱惜生命的思想传播给学生,同时教给他们正确的采集标本的方法。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16
应动物学和植物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与学的互动,也为了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分别在8月28日到29日、10月13日、10月20日到21日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野外实习。
我们首先进行的是动物学野外实习。8月28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泉州崇武,我们在海边收集了许多的螺和各种精美的贝壳,夜幕降临,我们带着兴奋的心情踏上归途。回到住所,我们便清洗这一天的劳动成果,有西施舌、笋螺、骨螺、细角螺等等,进行分类与保存,并制作标本。
隔日,老师带领我们来到崇武中学标本馆参观。该馆收藏了大量的水生动物浸制标本,不但有鱼类,还有大量的贝类、螺类和藻类,我们在观察的同时也对各种鱼类进行了比较。这次的参观让我们获益匪浅,更加深了我们对鱼类的认识,我们也更加巩固了鱼类的分类特征、一些专业术语等理论知识。
10月13日早上我们来到集美大学海洋生物标本馆参观。标本馆是在集美大学中山纪念馆的地下一层。标本馆中陈列了各种各样的标本,带队老师给我们详细了介绍各种类型的动物。中午,我们来到厦门大学动物标本馆,该馆收藏着各类动物标本,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多种脊椎动物、部分无脊椎动物以及罕见的畸形个体和胚胎。栩栩如生的动物形态增强了我们对它外表特征的认识,丰富的生物种类使我们能更加精确地进行识别、分类。一天的努力让我们丰富了见识,增长了才干。
在这次动物学实习过程中,通过对各种动物的观察与了解,走进动物世界,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及动物与环境的关系使我们对周围的许多事物充满了好奇,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同时也让我们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进一步巩固了书本的内容,也学习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会了小组协作,培养了我们科学的态度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阅历!
接着就是植物学野外实习。10月21日我们来到龙岩古田的梅花山,我们五人为一组,大家按出发前的分工有条不紊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工作。辨别、采集标本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对一株植物来说,我们一般要观察它的茎、叶、花、果实。不懂的用枝剪剪下合适大小和合适部位的植株,用标签做好标记,放入采集袋中,向老师请教。每见一棵植物,看了它的主要特征,都在脑袋里不停地收索有关它的信息,每到此时都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但野外实习就可以让我们把课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通过形象的记忆,加深我们的印象。
10月21日我们来到漳州和溪的乐土雨林。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采摘植物,由带队老师给我们讲解。我们一边认真听着老师介绍一路上看到的各种植物所属的科与种名,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和老师认真的讲解,我们已经能够辨认出很多植物了。我们每组采集了200多种植物标本,并带回学校进行标本的压制。我们一般是制作蜡叶标本,主要有下面的步骤:整理标本、编号、压制、换纸。
这次植物学野外实习不仅扩大和巩固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多的认识自然界中植物的多样性,熟悉植物野外的生存环境,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激发对植物学的兴趣。通过野外实习,我学会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利用野外实习,我们得以将课堂上所学的分类原理与活材料相对应,使这些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提高了我们鉴别植物的能力。
在这短短的五天的动植物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动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的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这五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自思考、团结合作、不停探索。也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最重要的是使我们的专业知识上了一个新台阶!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等。这些不足,我将会努力的克服,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今年大三了,我要充分利用在学校的时间好好学习,不仅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提升自己。
这次的实习使我学会了很多,课本上的,课本外的,我们都达到了最佳的结合。同时增大了我的见闻,扩大我的视野,更给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17
通过一年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野外实习。
我们接触大自然,了解到了生物的多样性。这次实习激发我们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兴趣。
1、1实习目的与意义:
实习目的:
(1)通过学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2)学会识别植物的途径,增强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4)学会利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
(5)搞清亚热带气候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
实习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
(2)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通过实习可以接触大自然,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兴趣。
1、2实习时间:20__年5月20日至20__年5月25日;20__年6月29日至7月3日。
本次实习的地点主要为校内和湛江的周边地区。湛江地处北回归线的南侧,为南亚热带和北热带的交界地区,是三面临海的半岛,气候资源优越。年平均温度21℃以上,全年无霜,雨量充沛,植物资源较丰富,盛产热带、亚热带作物、农林牧业产品。该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较为规范,管理比较完善,符合本次实习的要求。
2、实习日程与实习内容:
5月19日:植物学课程实习动员大会,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方法讲授。
5月20日:常见观赏植物的形态分类特征观察与识别。
5月21日:常见野生植物的采集,制作与鉴定。
5月22日:山地植物的识别、采集、制作与鉴定。
5月23日:常见农田杂草的采集、制作与鉴定。
5月24日:鉴定与整理标本。
5月25日:休息。
6月30日:热带经济植物种类识别
7月1日:了解当地种苗培养技术,参观花卉市场。
7月2日:红森林生态调查,参观渔港公园。
7月3日:温习寸金公园,校内植物的鉴别。
7月4日:植物鉴别考试,实习资料整理,实习总结,撰写实习报告。
(1)植物标本采集与植物标本制作:
学习植物标本的采集方法。包括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识别,对采集部位的不同要求,野外采集保存方法等。
学习干制腊叶标本制作方法。包括:高等植物的标本选取,整形,野外资料记录,整理和标本编号,干制过程。
(2)农田杂草的物种调查:
学习和掌握植物样方调查的基本方法和过程,了解植物的分布规律。
(3)植物的常规分类鉴定:
学习借助《植物检索表》,《植物志》和其他资料,观察,分析标本形态结构特征,对植物种类进行准确的识别和鉴定。
(4)后期整理:
学习干制标本的后期制作,进行分类学实习资料的整理。
3、实习结果与分析:
(1)到寸金公园、森林公园、校内、南亚热带植物园、南方林木种苗示范基地,花卉公园等地进行实地考察的结果分析。
20__年5月20日至7月3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植物实习,对湛江植物的分布、植物种类等进行了考察,选择了寸金公园、森林公园、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广东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等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论在知识面,还是在野外的生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对亚热带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其中的收获是认识了很多植物,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
寸金公园处于湛江市区内,座落在赤坎区西侧,是湛江的八景之一,是湛江市的亚热带园林式公园,是市区内保存得较有价值的“植物王国”。20__年5月20日至20__年5月21日两天,我们分组对寸金公园的植物进行了全面考察。在寸金公园的两天考察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首先我们进行了全面踏查,对公园里的植物进行全面的辨认,记录植物名称用途,且进行了全面整理。进行了两天的寸金公园考察后,我们认识了寸金公园内众多的植物种类,了解了其植物分布:公园里的植物以乔木为主。道旁主要是高大树木,譬如棕榈科的砂糖椰子,油棕,乔木类的大叶榕,萍婆,黄葛榕,石栗等等。湖里有睡莲,水棉等水生植物,阴暗潮湿的斜坡上长着密集的草本植物,蕨类……在这两天中我们也进行了标本采集和压制标本。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工具书的查阅,我们基本上认识了寸金公园的植物,并深入了解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植物,其植物的科属、种名、用途如下:(1)桃金娘科:桃金娘,全株药用,果可食用和酿酒。(2)使君子科:榄仁树,观赏植物,种子供炸油食用或入药,树皮与幼叶可作为染料。(3)棕榈科:大王椰子,庭院及行道绿化观赏树。(4)苏木科:洋蹄甲,木材供农具及家具用材,可作行道及庭院绿化树。(5)苦楝科:桃花心木,木材作农具及舟车等材料,作行道、庭院绿化观赏。
考察完寸金公园后,我们去考察广东省湛江东海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它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保护区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的一个自然保护区。我们听取有关人员作详细介绍和观察室内的红树林的模型、看到东海岛红树林的形成过程的录像对红树林进行了解。“红树林”名称的由来源于一种红树科植物——红茄,这种树的木材、树干、枝条、花朵都是红色的,其中树皮的部分可以提炼红色染料,马来人于是称它的树皮为“红树皮”,而中文名称则叫做红树林。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河口、海岸沼泽区域的耐盐性常绿灌木或乔木,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红树林是陆地过度到海洋的特殊森林,因随潮水涨落而出没,故有“海上森林”“海底森林”和“潮汐林”之称。而海岛红树林是“海上森林”。由于不同红树林种适应滩涂土壤条件、海水漫泡程度以及演替阶段不同,各个种都有特定生长区域,分布在滩涂的不同部位,在滩涂平面上形成与海岸带相垂直的生态序列。通过考察调查,我们得知红树林有红海榄、桐花、秋茄、木榄、白骨壤等品种。
在20__年5月22日至20__年5月25日,我们还分别对森林公园、校周围植物进行了考察。在这几天的考察中,认识了印度紫檀、金银花,虎刺梅,野生猪笼草等等。6月30号我们对南亚热带植物园进行了考察。导游带我们快速踏查了南亚热带植物园,真的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认识了很多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如:绞股蓝,疯痳树,指甲花等。我们不仅看到了很多珍贵的人工培育品种,而且看到了许多珍贵的野生植物品种,如印度紫檀、印度第伦桃、澳洲坚果、能改变味觉的神秘果,有特殊香味的百香果(鸡蛋果)、听到音乐会跳舞的跳舞草,世界最毒的植物之一——见血封喉等等。我们学到了许多在学校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特别是森林公园的植物、南亚植物园的奇花异果,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的眼光,使我们都不断称奇,都伫立在它们面前不想离开。我们这次实习的时间比较匆忙,很多植物还没深入了解,分析它们的形态结构的异同,进而了解它们所属的科属的特征。
通过这次实习,我印象最深的是豆科,因为它十分常见,又喜欢吃豆类食物。从它的根茎叶花果种子分析它的特征是木本或草本。常有根瘤。单叶或复叶,互生,有托叶,叶枕发达。花两性,5基数;花萼5,结合;花瓣5,辐射对称至两侧对称;雄蕊多数至定数,常10个,往往成两体;雌蕊1心皮1室,含多数胚珠。荚果。种子无胚乳。
(2)农田杂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经过周密的调查、细心的调查,我发现农田作物与杂草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作物叶变黄,被虫子吃。杂草分布过多,导致作物养分不足,生长状况不良。我觉得,适当的除杂草、除虫能改善作物和杂草、昆虫之间的营养关系,缓和竞争关系。这样才能使作物得到更高产量,更好的质量。
(3)标本的压制。
标本采集回来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标本的压制和干燥,目的是迅速压干新鲜含有较多水分的植物标本,将其制成扁平的腊叶标本,保证植物的形态和颜色不起很大变化,并防止植株部分脱落。
1)标本整理和修剪的注意事项有:
①将标本折叠或修剪成与台纸相应的大小(长约30厘米,宽约25厘米)。
②将枝叶展开,反折平铺其中一小枝或部分叶片。调整植物体上过于密集的枝叶及花果(保留叶柄以表明叶片的着生方式和着生位置,花果部分不要重叠)。
③茎或小枝要斜剪,以便观察中空或含髓的内部结构。
④大叶片可从主脉一侧剪去,并折叠起来,或可剪成几部分。
⑤草本植物可折成V形或N形、W形。如根部泥土过多,则应整理干净后再压制。
⑥野外采集的弱软花朵花序可散放在餐巾纸或卫生纸中干燥;若为筒状花,花冠应纵向剖开。
⑦若果实过大可切成片状后干燥。
2)标本压制的注意事项:
注意调整由于标本的原因造成的凹凸不平,使木夹内的全部枝叶花果受到同等的压力。压制时应注意植物体的任何部分不要露出吸水纸外,否则标本干燥时,伸出部分会缩皱,枯后也易折断。在最初的几天,特别要勤换纸,每天应换干燥的吸水纸至少1-2次,标本基本上干燥了,则可隔天换一次,直至标本全部干燥为止。换下的湿纸要及时晒干或烘干,备以后使用。在换纸的同时,还应注意对标本进行继续修整,铺展枝叶,收藏脱落的花果和清除霉烂等。
由于之前有些事项我们没有注意到,例如大叶片可以剪成几部分,大的果实可切成片,因此我们组几乎没有大叶子标本,大的果实没有切片,整个压制,干燥不了,发霉坏掉了,或不敢要植物的果实。压制过程,我们并没有对标本进行继续修剪,霉烂清除得也不够。放假时,标本已基本干燥,但偏逢上南方的雨季,我们都回家去了,标本再没换过纸,一些标本因此坏掉了,但总的来说还算成功。
4、实习收获和感受:
这次实习我们达到了预期目的,虽然说有点辛苦,但收获匪浅。通过农田杂草物种调查综合实验,进行农田杂草样方调查,农田杂草物种调查;我大体上认识湛江周围的植物,尤其公园中的植物;学会了通过辨认植物的科属,进而辨认植物我们开阔了视野,巩固和深化了理论知识。在实习中,我们开阔了视野,巩固和深化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初步的野外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将所学知识在野外工作中运用,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同时我们还培养了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在互助中增进了友谊,锻炼了意志品质。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我还了解到:每一种植物既有与其同科植物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性,因为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植物本身的特性来辨认它们,例如:桃金娘,水蒲桃等有自身各自特有的气味:木麻黄有退的鳞叶;对于同一科的植物则可以通过比较法来分辨,例如短长鱼尾葵可通过是否是簇生来区别:椰树树杆比假槟榔树杆光滑和节间较短等;通过对湛江植物分布的观察可以得出亚然带地区的植物埀直分布规律:阔叶林——灌木林——草甸区——水域;对于采集标本一定要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可持续地采集。
整个过程,我一直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从没有把实习当作旅游,而是认真对待。在实习时,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作记录,不懂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请教老师。采集植物回来以后认真辨认和压制标本,记好实习日记。实习中,我认识了200多种植物,了解部分植物的用途,了解到红森林的作用:红树林由于特殊的位置、环境,注定其有特殊的作用。(1)红树林生长茂密,根系发达,相互交错,减缓风浪对海岸的冲击,保护堤坝基围。(2)红树林能净化水源,防止赤潮发生。(3)丰富渔业区,这为鱼类、无脊椎动物和腐生植物提供了栖息地。(4)药用价值:因富含单宁,它有收敛、止血等作用。(5)食物利用:海桑果实可直接生食,其它的经处理可食用、作软饮料等。(6)旅游业开发:由于红树林的特殊作用,可利用作环保宣传、科普教育等。在这次实习中,我们通过植物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的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的理论知识。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古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更真切深刻的认识,实习的过程是难忘的,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知识要温故而知新,所以,我们有时间就得常逛逛公园,多跑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更多的生物知识。
5、实习意见和建议:
我们的野外实习没有真正到野外去见习,虽然经济不许可,但我还是觉得植物野外实习应亲临野外,亲临大自然。湛江地区的植物分布不是很集中,植物的种类不是很多主要是适应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植物。有一些情况令我们担忧,有些植物、植被,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遭到了破坏,树木被砍伐、红树林遭破坏等。在此,我建议加强植物保护区的管理,在各中小学加大保护植物的教育宣传力度,深入农村对村民进行保护大自然教育,加强环保意识,宣传开发的科学发展观,使开发利用应有序化,避免出现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效益的情况;发展高新科技,人工研究与繁殖植物,实现物种的快速繁殖。还要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制意识,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减少急功近利,经济利益的驱动的破坏行为。
政府要适当增加一些植物品质的引进,使湛江公园的植物更加丰富,成为科学考察、科学实验的试验基地。我们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去保护公园的植物,使湛江成为度假、旅游、休憩的场所。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18
为期一周的实习已然落下了帷幕,我依然回味其间点滴,现在有时闭上眼睛,一幕幕在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似的,很有趣儿。
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
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实习也对大家的体力与团队协作力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第一天的实习用“累”来概括,那么第二天的实习就应是疲惫了。第二天,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本想乐游园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自清早至傍晚淅淅沥沥的雨没有停歇,于是我们在雨中享受了这一场值得回味的特别实习。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19
1、注意事项
5月20日我们召开了野外实习动员大会。实习地点是江口梵净山和施秉云台山,在大会上老师和我们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时间内容安排。老师告诉大家野外实习的注意事项。
2、具体行程
(1)5月21是日是植物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早晨7点半出发,晚上7点半左右抵达目的地——江口县黑湾河生态园酒家。第一天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准备。
(2)5月22日是我们开始实习的第一天,实习地带是梵净山脚。我们9点准时出发,边登山边采标本边听老师讲解。突然下起了小雨,但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撑起雨伞继续进行着。每个人都采集到了不少的特有植物,于下午3点回到了旅馆。晚饭后7点我们开始压标本,9点基本完成。这天虽然很累,但是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之下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3)5月23日我们爬梵净山。早上吃了早餐,备好干粮,7点半出发,到梵净山东大门买票。大家进去先坐观光车过了一段,到了观光车站,我们徒步去面对那九千步台阶。因为景区不许采摘植物,于是老师一路走着教我们认识周边的植物。当天我们还参观了梵净山景区的红云金顶,蘑菇石等景点,景色很美。最后我们拖着极度疲惫的身体,从勤俭节约出发,放弃坐缆车下山,谁知道下山比上山还难,但是大家还是团结互助,终于在最后一批观光车回去之时,赶到了观光车停靠点。回来后翻了标本,吃了晚饭回房休息了。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20
这次在黑石顶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两百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种的认识。像认识朋友一样认识每一种植物,即使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目都是老相识,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到现在,我还记得有着苹果香味的阿丁枫,有着漂亮的蓝紫色果实的山菅兰,有圆圆腺窝的黄樟,有风油精味道的光皮桦,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叶子被揉了之后会有蜡痕的甜茶椆……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黑石顶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我每每惊讶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巧构造而忘记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我想,两年过后我会忘记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观察植物的顺序与要点: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知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
2、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原因,我试图根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准确更,最后却发现那些描述不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掌握了,认种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后来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椆的叶子揉过之后会有蜡痕,没有一本工具书上会教这种方法,但这却是野外识别甜茶椆的重要途径。所以,光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按图索骥是要不得的,要到实践中去发现总结更为灵活有效的方法。
3、先科后种: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态特征想到种名,然后再根据笔记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通过与身边同学的对比,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我这样只是记住了植物,而不是学习了植物。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确定了所属的科,然后再确定对应的种,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所掌握的识别方法其实并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确定到种,但是通过对一些比较明显的形态特征的观察我们可以确定它们属于哪个科。后来老师的讲解也证明了这一点。但由于我的理论课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就连科的特征都没有完全记住,所以虽然明知错误但还是不得不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住植物——于是在后来的认种考试中我吃了很大的亏!我想,如果我一开始就是采用先科后种的方法学习,我的收获一定会更多。
4、比较学习、集体学习、反复学习: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习往往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准确地区别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习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比赛着、互相帮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尤其是在考试前的一晚,我们组的男生自发去采集新鲜标本回来供我们全组成员共同复习反复记忆,那晚一起围在饭堂门前的方桌前流水线式的复习不仅给我们整个小组带来不错的平均成绩,还让我们感到了集体的温暖。我觉得,集体学习气氛比较轻松活跃,学习效率比较高,个人独立思考的时间相对少了但是从他人身上获得的东西多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习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面对面交流的大学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在黑石顶实习期间,我获得了很多与老师们交流的机会,从而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凡强老师是我最熟悉的老师,一直喜欢他的风趣和友善,也一直很佩服他的专业和认真。相信经过黑石顶实习的同学们都会惊叹:这人真神了!无论是经过百般蹂躏的叶子还是光秃秃的枝条,他都能迅速准确地告诉你这来自什么植物。在黑石顶,凡老师是比百度更强大的搜索引擎,以致后来我们一旦有待定种类就会说:拿去凡强一下!我曾经多次请教他植物分类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从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他告诉我们,当年他还是研究生的时候是如何先从标本上认识植物,再到野外去观察植物;他现在还常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征之类的,说即使现在他还没有亲眼见过某种植物,但是只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他以后一旦见到就可以知道这是什么;在黑石顶他也每天给自己布置任务,要比较哪些种类等等……他还年轻,我也许不能说从他身上学到学无止境这样的话,但是他不断努力的精神真的让我很佩服。还有我们又帅气又亲切的—老师,智取紫玉盘柯的事迹永存我们小组成员的心中!这段时间以来对学生们都很好,一起打篮球一起吃饭聊天,完全没有架子。关于辛老师学术方面的事情我是听凡强老师说的,不过到现在都没搞懂就是了……希望以后会有机会参观老师的实验室,希望能和老师做很好的朋友。而那个在我们去爬山的早上就悄悄离开的唐恬老师看起来就跟我们年纪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这两位老师都是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得很优秀的人,但是对于相对比较陌生的植物分类他们没有不懂装懂,在学生面前会很坦然地承认自己不会,并且愿意和我们一起学习。我记得他们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笔记,还夹了叶子什么的,认真程度绝不逊色于我们这些学生。石祥刚老师对于黑石顶的植物非常熟悉,每次去请教他问题都能得到详细又耐心的解答。最遗憾的是廖老师有事离开了,跟他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很少能获得那么多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见识到了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的品质。
黑石顶的日子是简单而快乐的,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与老师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畅。我们晒黑了过敏了累垮了还是会想念黑石顶的白粥,屋顶的星空,烟斗柯罗浮栲钓皮锥和福建青冈。最难得的是这次实习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特别是在最后一天的爬山过程中,一路艰险,幸亏同学们互帮互助,男生们发挥骑士精神女生也体现了侠女精神,终于胜利登顶!黑石顶是我们友情和集体感呈指数型增长的见证。
不过我想,无论友情师生情等等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多么难能可贵的发展,它们始终是这次实习的副产品——珍贵的副产品。到最后做总结的时候我们必须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实习本身上来。人手不足带来的尴尬,时间紧迫带来的事与愿违,这些都是黑石顶实习有待改进的地方。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21
从大二的植物学的学习中,由于周老师上课幽默风趣、讲授课程生动活泼,于是我就冲着对周老师的上课风格,选了观赏植物学这门公选课,一个学期下来,16次课程,除了生病一次请假,一次有急事在校外赶不及回来,其他都认认真真的上课。转眼,课就上完了,所以就借此机会写一下自己对观赏植物学的学后感。
这门课上起来不会让学生感到吃力,感到苦恼,每次去上课,都是怀着一种期待的心情,因为上课又有很多花花草草可以欣赏,我们人类有慢慢的认识早比人类出现的生命——植物。
观赏植物学的学习侧重点与专业课是很不一样的,前者注重“观”,然后学会“赏”,通过学会观察植物的外在美,从而达到懂得欣赏植物内在美的目的,学起来既轻松又有趣。
每一种植物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乔木、灌木、草本,可观其整体,自我感觉最壮观的是满山遍野的油菜花;可观其局部,无论是根、茎、叶、花、果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这些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在欣赏这些植物的时候,都无不赞叹生命的力量,每一个植物细胞都在用尽一切办法来吸收阳光,最明显的如向日葵绕着太阳转;为了吸收更多的水分,他们的根会不停的延伸,直到形成了一幅幅让人难以忘怀的景观。这些都是植物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的需要,仿佛每一个细胞都是战斗者,为着他们仅有的一丝丝生存的养分而努力。数不胜数的细胞一个个的聚集起来,形成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终究让一个生命能够在这天地间占有一席之地。不同的植物的种子,分散到地球的各个地方,发芽、扎根、生长,于是地球变成了美丽的生物圈。想一想那棵在干旱的地板上长出来的小苗,看一看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心里无不感叹植物的魅力。
老师在讲到国兰的时候,提到某些国兰的叶子,有斑点、条纹,非常的好看,价格非常的高,当时我实在不懂。后来说了一句经典的话:“相知才能相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了解的程度不同,那些对其欣赏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不懂欣赏,价值五位数的国兰也不过是一盆植物而已”。欣赏植物的角度,跟欣赏不也一样吗?有时候,我们明明不了解一个人,但是,通过别人的传说或一些片言字语,我们总会犯了一些错误,简单的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人好的一面,而忽视了他坏的一面,相反也一样。当然,我们还是选择尽量看到别人的好的一面,毕竟像其貌不扬的小草也有坚强的一面,即使有些蘑菇浑身剧毒,但是它的形态及色彩还是给与我们一场视觉的盛宴。
植物界就像造物者一样,都有它的安排,有小布丁点的小草,也会有参天大树的柠檬桉,有不起眼的桂花也会有惊艳全城的牡丹,植物界里每一种植物各司其职,小草没有奢望自己有一天会有粗壮的茎干,它只需要在自己的生存空间里面,努力的发挥自己的职责,这就是小草的价值。
植物给与人的启示与力量又何止这些呢?更多的已经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每每有挫折的时候,只要我们想想植物的力量,所有的困难都无需害怕了,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最后,感谢老师给我上了一门如此精彩的课程,愿老师桃李满天下。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22
期末考试一考完,我们就到植物学实习。我觉得在这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比受到的艰苦多一点。虽然仅仅短暂的五天,其中三天是上认识各种植物,但我们收获颇多。
首先,在学习方面,我们虽然爬爬的有点辛苦。大家毕竟比较少接受锻炼,一下子走了那么多路,我们大多数女生确实有点吃不消,还好自己平时积极锻炼身体,这点运动量多我说不算什么。我这个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得很顺利,分别负责剪枝,记录,编号等。我们确实都很认真对待学习,总是寸步不离周云龙老师,生怕漏掉什么似的。周老师人也很好,总是让我们多认识陌生植物的同时还帮我们复习认过的植物,这样我们对亚热带植物印象深刻。
每天晚上我们组几个就围坐在一大堆采的植物,一起学习,在互相帮助中记住了越越多这些我原本没见过的植物,那种学习的氛围让我感觉很快乐。在大学之前,很少机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更多的时候是在各学各的。虽然每次我们蹲的很晕也很累,但至少我们一起学习的很愉快,现在想想那幕幕大家蹲的脚麻的情景真令人记忆犹新。第一天认识的植物很多,我自己实际上也记得很辛苦,每次刚认过又忘了,还好后慢慢的'不断重复,终于记得大部分了。
在生活上,大家一起吃晚饭的情景很温馨很美好。疲惫了一天,终于坐下好好犒劳自己了。每次菜一上,饿狼般的我们便开始吃了,没多久所有饭菜便一扫而光。同学们之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吃饭,这次我们就趁实习好好聚聚。住的宾馆条还好,我们都很满足。
总之,这次实习不仅让我们学习到很多知识,挑战了我们的记忆极限,还让大家的接触时间多了,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培养了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次不仅仅是实习,更像是大家一起旅游,我们看似很辛苦,但收获颇多。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植物学实习。
为期五天的植物学野外实习,在26号下午压制完标本后宣告结束了。此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透过这次的野外实习,我对植物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虽然这次因为天气恶劣的关系,我们的行程收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穿着雨衣冒雨前行,穿梭在植物丛中,没有丝毫的退宿。
此次的野外实习收获很大,我学会了如何透过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辨认植物的种类,如先观察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看叶子是对生还是互生、看果实的类型…在采集标本时,不同种类的植物要求也不同,对于禾本科的要求根、茎、叶都要齐全,而对于木本植物,则需要花、果还要完整的叶子生长,能够让我们辨认出其叶子生长类型,而且在采集标本时,我们不呢但是选取那些比较嫩的植物,因为如果植物太嫩,在压制标本时不好压,很容易变形,而且植物太嫩,它的特征也不够明显,因此,选取植物标本,必须要选取其特征明显的部位,这样既方便我们辨认标本,而且在压制过程中不易变形,容易压成标本,而那些果实就能够另外晾干,不必放在标本夹内,等制作标本时在放回原位。
在所有的植物中,就压制标本而言,蕨类植物是相比较较容易成功的,而木本植物就相对难一些,因为它的叶子容易脱落,容易发霉……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23
6月27日是我们植物野外实习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们乘上了开往尖峰岭的汽车,一路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计划着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具体实习过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们抵达尖峰岭热带树木园,来到了热带树木园,也就是我们住的地点。由于时间比较晚,加上同学们一路坐汽车比较累,第一天就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寝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6月28日是我们正式野外实习的第一天,今天的地点是热带树木园,早晨7点半集合,步行大约四十分钟到达那里,这是一个天然植物园,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景点,沿着山路登上了半山腰,这里有许多种植物,大家开始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标本,其中有藜芦、玉竹、土三七、黄芪、黄花菜、野火球、棉团铁线莲、歪头菜等二十几种植物,有些是平时不太常见的。大概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开始集合准备返回。下午3:00开始压制标本,并查检索表标记每种植物的名称、科、属等,今天的任务就按计划完成了。
6月29日,今天要去的是笔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较远,大概要经过两个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所以今天的任务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大家走的也比较吃力,到达山脚已经将近十一点了,于是大家席地而坐开始午饭,歇息片刻才开始正式爬山,和昨天不同,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而且树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对我们的挑战性也就会越大,由于山陡,我们一个牵着一个,很快就到了山顶,之后大家分散开始采集,虽说这里环境恶劣了一点,但植物的种类却非常丰富,我们采到了龙胆、五味子、手掌参、川地龙、渥丹、狼尾草、并头黄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脚集合,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是还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个难题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终于按时回到了住处,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天,它让我们变的更加坚强,同时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晚上7点开始压制标本,今天的任务就结束了。
6月30日,由于昨天大家都比较累,所以今天选择了一个相对较近的地点,这是一个小树林,虽然小,但事实上它的植物种类并不少,在这里我们采集到了白藓、观仓术、广布野火球、球果堇菜、色木槭、大戟等植物,中午就返回了住处。照例,下午三点开始压制标本,另外要求画两张标本图,这天的任务就这些。
7月1日,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去了五大连池的一个旅游景点,早8:00出发,半小时左右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长长的石阶山路,于是,我们开始爬山,看了路标,大概爬到三百米时就感觉到累了,这时上面的游人已经有返回的了,还鼓励我们说:姑娘们加油啊!还没到一半的路程呢,你瞧八十岁的老太太都爬到了山的顶端……听着鼓励的话,我们加快了步伐,一路上我们还拍了许多照片,尤其是到火山口的那一刻,真是兴奋至极,之后又去了仙女宫和水帘洞,目睹了石海的壮观,没一个地点都留下我们大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就这样一直玩到了下午两点多,大概三点半,我们回到了原地。这一天就这样在快乐中度过了。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24
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 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实习也对大家的体力与团队协作力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第一天的实习用“累”来概括,那么第二天的实习就应是疲惫了。第二天,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本想乐游园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自清早至傍晚淅淅沥沥的雨没有停歇,于是我们在雨中享受了这一场值得回味的特别实习。
雨中游北京植物园别有一番滋味,园子里的花真多,好多都是我从未见过,也不知道名字的花。感谢老师告诉我一些美丽的花儿的名字。有的同学显得格外兴奋,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一行人都停下脚步等他们,欣赏着他们“抢”镜头的如醉如痴的身姿。然而,植物园中奇花异草上百种之多,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完的。那雨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千丝万缕地将植物园中风姿各异的树木和奇花怪草笼罩起来,满眼绿色一时间虽实犹幻,仿佛一位画界高手正在一幅巨大的画布前浓墨重笔地挥洒??沿着细碎的沙土路慢慢前行,雨丝在伞面和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听起来很惬意舒心,周围很安静,几乎见不到游人,路两边栽植着等待辨认的树木,徜徉漫步间,转过一个慢坡,突然传来人语喧哗声,举目望去,竟是梁启超的墓,我们一行人怀着肃穆的心情瞻仰拜谒了伟人,随后继续寻找植物。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紫薇树,粗大干枯的主干顶端上,冒出蓬勃的翠色,抽出柔美的枝条,随风摆动,舞动着满树的艳丽和芬芳,真有枯木逢春,梅开二度的感觉。雨中植物园,别样的景致,别样的风情。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25
为期五天的植物学野外实习,在26号下午压制完标本后宣告结束了。此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我对植物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虽然这次因为天气恶劣的关系,我们的行程收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穿着雨衣冒雨前行,穿梭在植物丛中,没有丝毫的退宿。
此次的野外实习收获很大,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辨认植物的种类,如先观察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看叶子是对生还是互生、看果实的类型…在采集标本时,不同种类的植物要求也不同,对于禾本科的要求根、茎、叶都要齐全,而对于木本植物,则需要花、果还要完整的叶子生长,能够让我们辨认出其叶子生长类型,而且在采集标本时,我们不呢不过选取那些比较嫩的植物,因为如果植物太嫩,在压制标本时不好压,很容易变形,而且植物太嫩,它的特征也不够明显,因此,选取植物标本,一定要选取其特征明显的部位,这样既方便我们辨认标本,而且在压制过程中不易变形,容易压成标本,而那些果实就可以另外晾干,不必放在标本夹内,等制作标本时在放回原位。
在所有的植物中,就压制标本而言,蕨类植物是相对比较容易成功的,而木本植物就相对难一些,因为它的叶子容易脱落,容易发霉……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26
一、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4、学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实习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收获
通过三次难得的实习机会(农博园,南山公园,岱王山),与植物的近距离接触。在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中,对植物的分类及辨别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实习中,我们常常被各种植物的不同形态吸引着,让我记忆尤深。现在我将自己熟悉的植物展现出来。
四、实习心得
在这短短的几次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丽,烟台的风光。从这几次的实习中,我们收获颇多。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27
大约五天的实习非常愉快而且受益匪浅。首先是了解到了许多平时不常见的植物,类似于鼎湖血桐、鼎湖钓樟等等。三天时间内认将近两百种植物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让人有一种充实满足感。
同时,在认种的同时也能够增强身体素质。由于每天都要爬山,早上8点准时集合,所以必须逼迫自己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在连续三天的爬山认种过程中明显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素质有了提升,而运动过后劳累却充实的满足感也让我很受益。
最后就是在标本制作和认种的过程中认识了更多生科院的'同学们,每个人都非常大方开朗,和他们相处非常的愉快。同时也总是能够在我有困难的时候毫不吝啬的帮助我,这一点让我非常的感动。
总之,实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段非常充实、美好的而且受益匪浅的回忆经历。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28
为期一周的实习已然落下了帷幕,我依然回味其间点滴,现在有时闭上眼睛,一幕幕在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似的,很有趣儿。
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
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实习也对大家的体力与团队协作力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第一天的实习用“累”来概括,那么第二天的实习就应是疲惫了。第二天,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本想乐游园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自清早至傍晚淅淅沥沥的雨没有停歇,于是我们在雨中享受了这一场值得回味的特别实习。
雨中游北京植物园别有一番滋味,园子里的花真多,好多都是我从未见过,也不知道名字的花.感谢老师告诉我一些美丽的花儿的名字。有的同学显得格外兴奋,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一行人都停下脚步等他们,欣赏着他们“抢”镜头的如醉如痴的身姿。然而,植物园中奇花异草上百种之多,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完的。那雨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千丝万缕地将植物园中风姿各异的树木和奇花怪草笼罩起来,满眼绿色一时间虽实犹幻,仿佛一位画界高手正在一幅巨大的画布前浓墨重笔地挥洒……沿着细碎的沙土路慢慢前行,雨丝在伞面和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听起来很惬意舒心,周围很安静,几乎见不到游人,路两边栽植着等待辨认的树木,徜徉漫步间,转过一个慢坡,突然传来人语喧哗声,举目望去,竟是梁启超的墓,我们一行人怀着肃穆的心情瞻仰拜谒了伟人,随后继续寻找植物。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紫薇树,粗大干枯的主干顶端上,冒出蓬勃的翠色,抽出柔美的枝条,随风摆动,舞动着满树的艳丽和芬芳,真有枯木逢春,梅开二度的感觉。雨中植物园,别样的景致,别样的风情。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29
在暑假期间,我最喜欢看的节目就是cctV10的动物世界,这次的节目进行很大一定的改动,比如“最毒的动物”,或者是“致命毒液”其中都讲到了一种相当出名的杀手——黑寡妇。黑寡妇也许是世界上声名最盛的毒蜘蛛了,但一般来说,被黑寡妇咬伤并不会致命。黑寡妇的腹部有红色的沙漏状图案,这是它的世界闻名特征。“黑寡妇”蜘蛛身体为黑色,雄蜘蛛腹部有红色褐色,身长在2—8厘米之间。由于这种蜘蛛的雌性会在交合后立即足有配偶,因此民间为之取名为“黑寡妇”。
黑寡妇蜘蛛(简称黑寡妇)是一种蜜蜂具强烈神经毒素的蜘蛛。它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各种类型蜘蛛,热带及温带地区发现。成年雌性黑寡妇蜘蛛腹部呈亮黑色,蓝色并有一个红色的沙漏状斑记。另外黑寡妇蜘蛛这一称谓一般特指属内的一个物种Latrodectusmectans,有时也指多个寡妇蜘蛛属的物种,其中有31已被识别的物种包括:新加坡红背蛛和褐寡妇蜘蛛。
黑寡妇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常见的类型是被发现几乎遍布全球。
其他的品种通常极为稀少,并且分布质量范围稳定。然而,颜色花纹的多种多样并不是黑寡妇之间唯一区别。这个物种也能从猎食方法,外形特征,网的编织,卵包的形状,躲避场所,体型大小,交换方式等等不同来区别。即使从毒性上也能区分不同种类。应该注意的是成体雄性是没有毒腺的。当你被雌性黑寡妇叮咬以后,你死亡的违约风险只有风险性百分之五。但你的身体都会遭受抽搐。尽管是轻微的叮咬,他们的毒性直接影响到中央神经系统和脂肪组织。
黑寡妇蜘蛛的会促进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的释放。淋巴细胞作用于肌肉,能引起肌肉的收缩。一般而言,大肠杆菌黑寡妇蜘蛛的毒素对儿童和体弱者威胁较大。在毒液中会含有多种活性成分。毒液中所含有一种叫做latrotoxin的蛋白质,这种蛋白可以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此外还有整体而言一些分子量相对较小的多肽和毒素,通路这些小分子物质与细胞表面的阳离子通道在空间结构上显示出一定的同源性,能够与离子通道特异结合,它们能影响钙、钠和钾等阳离子的离子通道1;另外简单明了还有更简单的小分子硫。
黑寡妇的蟒蛇比草原黑寡妇响尾蛇还厉害15倍,在美洲市场,它的资产价值比黄金贵千百倍,一盎司最少230万美元,此外,它的蛛丝强度亚麻超过目前所有已知的天然纤维,甚至连以坚韧著称的钢丝和凯夫拉纤维都望尘莫及,它的韧性,在拉断荠的可以延伸27%,强度则超过普通蛛丝的2倍。
但是尽管其毒素的毒性很强,但注射剂量很小,且夜魔侠蜘蛛咬人导致死亡的案例非常少。所以大家不用特别害怕的'。
明天就要进行动物学实习的展示了,好紧张,会不会抽到我答题呢很有可能,看来不能非得乱抱佛脚,我会努力准备,不会让组里成员失望的,当然,前提是抽到我啦~~
动物学实习是我们在野外实习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仅是我,大家都收获了很多。这次的实习不仅使我们更近距离的接触了各种动物,了解各种动物,巩固了我们的理论知识;同时我们也锻炼了我们各个方面的能力,开拓了眼界,提高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实习不仅仅以使并使我们亲近自然,得以观察到学校里没见过的动物,弥补了学校中大多都是标本或标本不足的确实情况,而且弥补了我们在理论课堂上记忆抽象概念而没有动物图像的不足。
为期5天的动物学实习,在端午节那天结束了。由于有了植物学实习的专业知识,我们对动物学实习的痛苦早已了心理准备。植物学实习的时候,我们是集体行动。所有人都围着同学背对着和植物转。而动物学实习,我们的自主性极大。整个动物学外派下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眼明手快”。那些瓢虫、蛾、蜂等等隐藏都隐藏在布满的树叶或草丛中,可能需要仔细地观察才能发现。而在帽峰山最难捕捉的就是大大的凤蝶了。它们“身手敏捷”,每次从深谷飞出,都引起一片惊呼,但我们另辟蹊径了无数次,最终还是没有看准!很失望!但是,在火炉山,由于地形较为平坦,峡谷不深,加上有了莱桑代利县捕蝶的经验,我们这次很顺利地如愿以偿捕捉到了很多种类的蝴蝶。
可能是由于小时候,经常在山里玩耍,去摘野果,捉蝉,掏鸟窝之类的,我一点也不害怕那些动物,反而觉得很有趣。当然,我们抓动物不是随便乱来的。设想过我们要抓哪一类动物,我们初步了解了它们的习性,然后开始寻找目的地。在火炉山,我就在水边的小石头下,抓到一条很大的马陆,还有在浅水处抓到一只小蟹,很开心!上山不久,我还抓到一只正在蜕皮的蝉!那个蝉壳已经从背中线裂开,可以看到幼蝉节能环保的背部!等到11点半休息的时候,居然发现蝉已经完全从壳里钻出来了!绿绿的!整个过程也就来不及一个小时小时!可惜抓到它时,卡氏液不在我们这个小组(因为我们这个大组分成两个小组来行动了)。不然可以把它固定在壳里。也很可惜,那天没能向老师说明我观察到的这个现象。
在大学城,我在湖边抓了一只有环保条纹的蜻蜓。这种蜻蜓很难抓!它总是在湖边忽悠一下就闭起。我觉得自己有点撒旦啊!因为我是趁它产卵的时候,用捕虫网抓住它的。在黑颈鹤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蜻蜓交尾和蝴蝶交尾的现象。学习了生物学之后,仔细观察我们不再以玩乐的眼光来观察动物,而是从专业的探求角度来观察思考,也查觉了一些动物世界中有趣的体育史事情,而表面现象不仅仅是呢大盘表面现象。
在整个实习演化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大组的建立联系就不够紧密。实习路上,我们打趣说我们这是西天取经呢!
制作标本的时候,我们一起查看资料,为确定每一只蟑螂的目而纠结;制作标本的时候,为蚂蚁的微小而叹息。制作标本的过程,我们不断翻书查阅,令我们的知识常识得到一个梳理和巩固。
我觉得,这次动物学实习又一次增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了解,为我们的大学生活降低了更多有趣故事。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最后,老师人性化地取消了商业性考试,让我们很感动!
三天的到外实习,很累很辛苦但真的很快乐~~~想想就够乐的咯,植物学这辈子也就这次动物学实习了,真的余地没有什么机会可以以这副武装到广州的帽峰山、火炉山和大学城横行啊!哈哈,想到别人的眼光我们虽然一开始也挺尴尬的,可是后来,大家都觉得自己开心就坏,何必在乎其他人的眼光。爬山爬到累的腿都直抖了~~~火炉山的阶级太恐怖了~~哪有那么陡的~~顺便顺便崇拜一下那些每天徒步旅行的人~~在此之前肯定提到爬山,肯定不去了。我们组的开展合作良好,昆虫捉到很多,蝴蝶扑到了很多,大家都是捕蝶大户了。希望明天的汇集顺利进行,老师有问我们必答!!加油啦加油啦!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30
为期五天的植物学实习,很新鲜,很有趣,很充实,很温馨。
还记得出发那天是个艳阳高照的大热天,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我们从空调车上一下来就感受到了“热情”。我不由地担忧起上山时的天气来。
到第一餐,我们从大学城来的四个有幸和老师们一起吃。有点拘谨,但是老师很照顾我们。为了准备明天上山,我们四个早早睡了。
八点准时起床,赶到门口,小组的成员已经拿好工具在讨论着了。可爱的周云龙老师笑着走到我们科二班,说要带我们班,我们都很喜欢这个慈祥的好老师。
沿着山路前行,周老师一边向我们介绍植物,一边帮我们剪做标本的枝叶,看着年过花甲的周老师为了我们奋不顾身的样子,我们既担心又感动。我们只能更加专心地听讲了。
每天上山回来后都会很累,我们几乎一回宿舍就倒下了。休息一会儿之后我们就开始小组认种,和科二其他五个女生一起,围坐在一堆植物旁,一株一株地观察、回忆它的科属种,一边欢笑,一边玩乐,一边学习,很温馨也很充实。每天最值得期待的时候就是吃晚饭的点了,一桌田园美食,还有美味的汤,算是对我们劳累的一天的最好奖赏了。
三天的实习很快结束了,大家都很舍不得,留恋这里的美丽风景,留恋听周老师教我们认种,留恋和科二孩子们一起欢乐的时光,留恋我们旅途中互帮互助的温馨场面。
这次之旅让我增长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和别人团结合作的意识,还收获了真挚的友谊。感谢之旅。
上一篇:工地实习的心得体会【推荐29篇】
下一篇:争做时代新人心得体会精编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