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教学法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项目式教学法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实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项目式教学法心得体会【第一篇】

本文将项目制教学法的学习模式引入到普通工程类本科学校的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介绍了项目制教学法在土木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中采取的具体措施,项目制教学法应用于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取得的成效,通过项目制教学法的实施可以让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情感协调发展,实现学校与社会、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项目制教学法;土木工程;实验教学

“项目制教学法”是由伊利诺易大学凯兹博士和阿尔伯特大学查德博士共同创造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法,通过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两个重点:学生是主体,老师只起引导作用,使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大幅度的提高(1,2)。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强调识记,仅仅注重“授人以鱼”;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没有做到“授人以渔”。目前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及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工程执业能力。由于项目制教学法的突出优点就在于将实践与创新融入教学过程,所以在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土木工程专业自己的特殊性,需要对其经过改进优化。

二、项目制教学法在土木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中采取的措施

(一)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理念改革

本校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提出以现代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理念指导实验教学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实践育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职业要求为参照,以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构建多层次、多模式、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和适应学生能力培养、鼓励探索的实验教学模式,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达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情感协调发展,实现学校与社会、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采取了以下具体的项目制教学方法对土木工程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1.工程体验式教学方法。依托本中心各级产学研平台,根据学生专业方向和个人兴趣,安排“双师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检测、施工新技术开发等工程项目,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提前熟悉企业项目管理流程和方法,实现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近三年学生参与本中心成员负责的实际工程项目100多项。

2.科研体验式教学方法。以高水平科研项目促进土木工程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土木工程实验教学质量。吸引优秀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教师的各类科学研究项目,加深对土木工程设计、检测、研究的认识,了解土木工程学科前沿动态,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并与工程实际融会贯通。

3.科技竞赛导向式教学方法。利用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平台,把各类竞赛活动作为学生公选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例如:通过组织参加土木建筑类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湖南省测绘实践创新技能竞赛、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多方位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极大的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研究探索式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以实施某个科学研究项目的全过程为目的,引导学生对土木工程的某一个小方面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获取新知识、培养工程应用能力、提高执业能力和素质的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学生参与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四个不同等级的大学生研究创新项目来实现。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自主选择不同的课题方向,包含土木工程的各个方面: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竹结构等。学生不再充当一个普通的执行者,而是让其主动的去负责整个项目的全过程:从实验目的的确定,实验方案的制定,实验设备的选取,实验人员的组织安排,实验过程的控制及实验后数据的处理及实验报告的完成。在探索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理解新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效果明显,近三年开展了国家级大学生研究创新项目5项、省级大学生研究创新项目8项,近三年学生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三)土木工程实验项目制教学评价手段改革

既然大部分土木工程实验项目都需要几个学生组成实验小组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那就把每个实验项目都按照项目制教学进行改革。实验过程全部由试验小组负责,每小组仅交一份实验报告,且全部要求电子版,这样锻炼了学生掌握基本的办公软件及数据处理软件。平时考核成绩通过以下四方面进行考核:教师对学生试验过程表现打分、小组内部进行自我打分、实验过程中的照片记录、通过实验过程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的小测验。这样学生自动会抽取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和报告的编写工作,解决了课时不足的问题。这样的评价体系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项目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及执业能力、发挥创新精神。

三、项目制教学法应用于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的成效

1.构建了“一二四四”实验教学体系,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土木工程类专业实践技能,学生“学得好”为了让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相关原理和知识,获得实践动手能力的良好训练,实现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协同发展,突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达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总结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构建了“一二四四”实验教学体系。“一个核心”即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土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二个结合”即实验教学项目与教师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紧密结合;实验教学项目与工程实践项目紧密结合。“四个层次”分别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验基本技能、专业实验应用能力、综合创新精神和工程执业能力。“四种模式”即实验教学包含:基本实验教学、开放实验教学、研究探索实验教学、工程实践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项目式教学法心得体会【第二篇】

从20xx年3月份开始,我们小组三个人开始了上海理工大学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重残者护理床,指导老师是我校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的赵展老师。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10个月的时间,我们从刚开始的一无所知和一筹莫展,到现在的目标明确,方案清晰,渐入佳境,这其中觉得发生在我们身上好多事情,也收获了好多。回想过去参加研究项目的过程,从开始的寻找课题到申请立项撰写项目申请书,到查阅相关参考文献,确定实验项目、实施方案和寻找创新点;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和步骤;对项目进行相关调查和研究;到最后确定项目的可行性,一步步走来,这其中的辛苦和辛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其中的经验和成长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分享和拥有。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一次让我们得到锻炼和成长的经历。

在研究方面,最深的体会就是要善于勤于思考,主动动手动脑。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是基础课上我们做的实验,只要按着老师讲的步骤做就行了。做的课题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没有接触过的新领域,没有人告诉我们一步步该怎么做。需要自己去找文献查资料,去弄明白实验的原理,然后确定要创新的方向,按照这个方向一点点努力,所以每一步都需要独立思考.其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时候除了寻找帮助,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思考。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很急于求成,所以一开始就凭着自己的想像闷着头在实验室里画图,结果前面两个星期一事无成,以自己的想像画的图给老师看,老师只要仔细一看就漏洞百出,没有一点可行性。后来我们听了老师的建议,不要着急,一点点一步一步地来,先查阅文献资料,弄明白其中原理,再勤于思考,在文献资料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得到启发,然后再运用到自己研究的项目中,一定要学会借鉴。

在学习知识上我们认识到光靠学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真正要动手做一个产品它需要各个方面的知识,而且实验和理论值有差距的,在实验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理论的知识是不实用的,必须要靠经验以及不断的摸索去解决。中国的学生总是习惯于在教室里在课本上学习知识,所以很缺乏创新方面的思维,在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应该尝试着多动手,一些机器零部件只有自己亲自拆了再装上去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机构和工作原理,这比在课本上对着图看原理要方便有效的多的多。说实话,刚接触助行器这个项目,我连助行器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让我去设计研究出一个助行器产品了。后来,我查阅了好多有关助行器的文献,才弄明白助行器的一些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助行器的简单的机械机构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幸运的是我们学校的实验室有一个简单的助行器,可供我们拆卸研究用,所以我自己亲自拆装了几次,这才完全理解了其中的机械机构,这为我们后续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创新方面,由于我们这是一个创新创业项目,所以创新方面是必不可少的。我觉得,创新方面首先要明确一个方向和目标,方向和目标是贯穿整个项目的核心,只有明确方向,围绕这个方向努力下去,才可能有结果。创新点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不一定要很高深很前沿的东西,只要不是照搬别人的东西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就好。有时候,思维可能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这时候不要着急也不要想着放弃,要试着换一个角度思考,发散思维多方位思考,作出大胆猜想,这时候你也许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其实这段时间对这个项目的付出和努力,让我们觉得收获最大,体会最多的应该是团队合作方面。一个人不管怎样都是需要团队协作才能把事情做得漂亮,也许一个人也能完成,但是可能要花上十倍百倍的时间,而且完成的可能也没有那么漂亮。“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团队合作中需要我们成员间的不断磨合,学会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分享你的看法,做到尊重你得每一个组员,开心地交流与合作。一开始,我们组的三个人的合作一点也不默契,甚至可以用不愉快来形容,因为我们之间缺少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都放在了心里,没有及时地说出来,有种自己忙自己的感觉,一点也没有团队合作的氛围。直到一段时间后,我们开会讨论交流才发现我们前段时间都在各忙各的,都没有办法交流到一起,整个项目也是毫无进展。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的团队合作,人员分配方面出了问题。所以我们及时调整,做到及时交流,每一个人有想法都可以及时的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交流,这样做之后,真的事半功倍,并且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也感到很开心很快乐。

项目式教学法心得体会【第三篇】

人的一生就像一列长长的火车,有许许许多多的驿站,每到一个驿站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征程。怀着自己美好的希望和从零开始的心态,我加入了x公司,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团队,开始了一个新的征程。

在进入公司这几个月里我经历着迷茫、努力、感动、感激和收获,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以往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方式,得到了成长。尤其是参加工作后,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各方面所得到的锻炼都使我受益匪浅。在此,我须真诚的向各位领导和同事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感谢大家在这段时间给予我的足够宽容、鼓励和帮助。

经过这几个月的煅炼,在工作能力上我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差距和不足还是存在的。在20xx年,我会努力加强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面对新的任务新的压力,我也会以新的面貌、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迎接新的挑战,在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将继续与公司同事一起努力配合领导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取得更大的进步。

转眼间毕业已将近一年的时间,走出校门,迈入企业的大门,我顺利完成了从一名不谐世事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变。刚进入社会我的内心是茫然的,这呈现在眼前的一切是陌生的,不知能够带给我怎样的人生。是领导和同事们耐心的指导,鼓励的目光安抚了我迷茫的内心。我感到我并不是一个初来乍到的孤单的孩子,同事们如同亲人一样接纳我,让我感受到了温暖与快乐。

进入公司以来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公司的工作氛围,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充满温暖与欢乐。领导平易近人,同事们善良朴实,无微不至地给我关心。像亲人一样传授我技能,包容我的缺点。

我很幸运,我溶入了这样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溶入了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它鼓励我进步,激励我成长,并无时不刻地提醒着我,这种团结一心、携手并进的企业合力,是企业宝贵的财富,是能够破除一切阻碍、乘风前行的助推器!

人生的道路刚刚开始,这份工作所给予我的启示将会成为我不断前行的坚实动力!

项目式教学法心得体会【第四篇】

20xx年秋季,我们申报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获得了批准,项目名称为“基于zigbee的无线抄表系统设计”,指导教师为薛楠老师。在这个创新性实验项目中,我们以zigbee组网为创新点,通过实地参观调研和分析,研究了更加智能高效的抄表系统。现在,将近两年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就要结题了。回想起过去两年里参加创新实验的过程, 从开始的寻找课题到申请立项撰写项目申请书,到查阅相关参考文献, 确定实验原理、实施方案与寻找创新点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和步骤;在薛老师悉心指导和学校的大力帮助下,我们研究出了一套完整、高效、实用的光伏控制系统。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强调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协作性,遵循“兴趣驱动、自主试验、重在过程”的原则。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讲究长远效益,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急功近利,不为成果而设计,重在实施过程中得到的锻炼和培养,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实验本身所带来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学到了认真仔细、坚持不懈,善于思考总结的可贵精神,并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在研究方面,最深的体会就是要善于勤于思考,主动动手动脑。创新实验不是基础课上的实验那样,只要按着老师讲的步骤做就行了。做的课题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没有接触过的新领域,没有人会具体告诉我们每一步该怎么做。需要自己去找文献、查资料,去弄明白实验的原理,然后确定要创新的方向。按照这个方向一点点努力,所以每一步都需要独立思考。其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时候除了寻找帮助,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思考。

本项目zigbee的无线抄表系统设计的各个模块逐一设计,虽然每一个设计过程都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在我们的团结协作下都得到解决,这个项目锻炼了项目组人员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由于投入的时间有限和课题组人员能力的限制,本课题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在创新方面,首先要确定创新的方向和目标。方向和目标是贯穿整个实验的核心,只有明确方向,围绕这个方向努力下去,才可能有结果。创新点可以从很多方面确定,不一定是很高深很前沿的东西。只要不是照搬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就好。当然,能做出更大的成就最好。有时思维可能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好像只能思考到这个程度了。这时要用发散思维多方位的考虑,作出大胆的猜测。但要始终围绕创新点,不能偏离主题,也不能随意猜测,而要有根据有目的地做出假想,再一步步实践去论证自己的猜测。其实,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是这样“平凡”地一步步得出来的。

21世纪是一个讲求科技创新的世纪,中华民族的崛起并渴望着拥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虽然说,人才的培养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努力,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环境的力量仍不容忽视。而学校、各类科技创新奖励机制乃至整个社会就正是这样的环境。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身处这样一个积极的环境能获得这样难得锻炼机会。在国家积极倡导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全社会都鼓励扶持科技创新活动,中华民族的崛起指日可待。

39 627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