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例文【范例12篇】
老西藏精神彰显了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品质,激励人们在艰苦环境中勇往直前,追求卓越,传承信仰与使命感。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例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例文 篇1
第一段:引言(100字)。
老西藏文工团是由一群精神矍铄、热血沸腾的老艺术家组成的,他们是西藏艺术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在长达十多年的艰苦岁月中,他们始终秉持着艺术的责任感,用自己的才华和付出,为西藏的发展和文化传统奉献了无数的心血。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坚持不懈、乐观向上、永不放弃的老西藏文工团精神。
第二段:坚持不懈(200字)。
老西藏文工团的艺术家们长期奋战在宣传和推广西藏文化的一线,他们没有贪图名利,更没有因艰苦的环境而退缩。无论是在酷热的夏日或寒冷的冬天,他们总是与阳光同在,阳光一样燃烧着热情。在排练舞蹈和演出节目时,他们从不怠慢,用严谨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不断追求完美。他们的坚持不懈,为西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点燃了希望之火。
第三段:乐观向上(200字)。
老西藏文工团的艺术家们时常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总是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无论是身体的疲惫,还是心灵的压力,他们总是用灿烂的笑容和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知道,只要有信心和毅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正是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让老西藏文工团的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展现出了无限的创造力和活力。
第四段:永不放弃(300字)。
老西藏文工团的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失败。但他们从不放弃,反而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每一次失败,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可贵的经验和教训,他们总是从错误中吸取教益,不断修正和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他们的永不放弃的精神,让他们在艺术舞台上熠熠生辉,赢得了无数观众的赞赏和喝彩。
第五段:结尾(200字)。
老西藏文工团精神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代表了团队精神、进取心和乐观向上的态度。这种精神不仅仅是在艺术创作中体现,更是在生活中的点滴中闪光。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不懈、乐观向上、永不放弃,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让我们向老西藏文工团精神学习,用他们的行动去激励自己,为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努力。
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例文 篇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广大党员干部应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传承下去,特别是要在脱贫攻坚中发挥“老西藏精神”,不畏艰苦、努力奋斗,攻坚克难、持续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使命意识,做脱贫攻坚的坚定实践者。过去,“老西藏”们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战胜了艰苦的自然条件和国内外敌人。
要积极将脱贫攻坚作为政治历练的“试金石”,强化为民之志,铸就铁肩担当;
要积极将脱贫攻坚作为实践锻炼的“主战场”,内强服务才干,擦亮脱贫成色。锻造过硬本领,做脱贫攻坚的坚强破冰者。
还要提升“特别能创业”的巧干本领,敢于“打破砂锅”找症结、探贫因,大胆创新开妙方、治穷根,以四两拔千斤之巧力破难题,让“老西藏”精神在扶贫实践中开出绚丽之花。
强化矢志奋斗,做脱贫攻坚的坚实站岗者。“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发扬“老西藏”精神,虽胜利在望,但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持续铆足冲锋之劲,克制松懈心态,用“特别能忍耐”之坚韧做好挂点帮扶、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工作,不达目标决不收兵。脱贫攻坚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党员干部要自觉以“老西藏”精神为魂,以实干为墨,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求真务实将“巩固成效,防止返贫”这篇文章写扎实写深厚,特别是要将“上篇”脱贫攻坚与“下篇”乡村振兴衔接好,着力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踢”走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绊脚石”,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稳步提高贫困群众致富能力,切实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站好“守护岗”。
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党委要高度重视涉藏工作,承担起主体责任,加强同西藏自治区的协调配合。中央将继续加大对四省涉藏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涉藏州县改善基础设施、加强生态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特色产业,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同时对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涉藏工作作出部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指导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思考,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研究贯彻落实措施。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以赴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审时度势、把握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针对性,是1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握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使之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要完整理解、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深刻认识这一方略是做好西藏工作的纲和魂,各项工作都要以此为指针和标尺,结合实际认真落实。要准确把握西藏工作新形势新任务,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多解决影响长治久安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有关地区和部门要抓紧制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对会议确定的任务部署逐条逐项细化分解,把战略部署变为具体工作安排。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密切协调配合,搞好督促检查,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宣讲活动,使会议精神深入人心。
“特别能忍耐”才能厚积薄发。自古圣贤皆寂寞,共产党人要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心态来应对一切困难,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要以“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韧劲与耐心坚守岗位,奋发图强,勇于向一切束缚发展的障碍挑战,勇于向传统的思维定势挑战。
一切为了群众,就得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勇气应对所有的不顺心、不顺眼、不顺手,杜绝一切态度生硬,慵懒迟钝,甚至有意刁难办事群众的不良作风。到群众中去,就得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了百姓的幸福,就要敢于面对种.种非议,敢于冲破重重阻力,满腔热忱地去工作,全心全意地去为人民群众服务。
“特别能团结”才能凝聚力量。团结是党的生命,团结出力量,团结出干部、团结出效益。共产党员要自觉做到维护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团结,做到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一切依靠群众,就要将党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知群众苦,问群众寒、解群众难,团结带领群众干好工作,让群众真正看到党的威信和作用,真正在群众心中树起党员的良好形象。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团结一心的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之躯。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特别能奉献”才能取信于民。奉献精神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最本质特征。党员要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在奉献中满足他人,在奉献中提升自己,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私奉献是共产党员的道德底线,也是最基本的政治素质。
雷锋说过,“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新形势下,全体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有了奉献精神,才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放在心上,才能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开拓创新,努力创一流业绩。缺少奉献精神,就会缺少为群众服务的观念,甚至办事不公,与民争利,斤斤计较,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老西藏精神”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我个人理解和体会,“老西藏”们之所以能够做到中央领导肯定的“六个特别”,主要是能用实际行动体现和实践了下列五个方面的精神。
1、忠于祖国、服务人民、听党调遣的大局意识和服务精神。这是“老西藏精神”的最根本、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观,体现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是“老西藏”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最主要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
在藏工作的部队将士和地方各族工作人员,热烈响应中央号召,多数主动要求进藏工作。把个人得失、进退、家庭乃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而把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解放西藏、建设西藏、保卫西藏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并视为神圣使命,正如“老西藏”的代表之一、西藏自治区原党委书记阴法唐同志说:“党组织需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需要干啥就干啥,从不讲任何价钱”。
1959年3月直接指挥过拉萨平叛的原十八军政委谭冠三同志,一进藏就表示了要“把老骨头埋在西藏”的决心。他曾豪情满怀地赋诗一首,题为《贺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男儿壮志当报国,藏汉团结重如山;。
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为了西藏工作的需要,“老西藏”们都坚持“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短的十几年,长的几十年。大家都毫无怨言。许多“老西藏”“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000多名同志牺牲在西藏的工作岗位上。
2、“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西藏”们顶风冒雪、忍饥挨饿,靠双脚走路,征服了雪山、冰河、险滩、沼泽、草地、荒漠,完成了号称“第二次长征”的路途3000多公里的进军西藏的任务。
以“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大无畏精神,用汗水和鲜血乃至生命,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总长3400多公里的青藏、川藏两条公路。有3000多名战士长眠在筑路工地上。
1962年,在震惊中外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我驻藏戍边指战员们又表现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
“老西藏”们就是用这种英勇无畏、吃苦耐劳的精神,排除了各种困难,战胜了各种敌人。
3、严格执行政策、严守纪律的组织观念。
毛主席关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重要论断,对西藏工作有着长远的特殊重要意义。当时西南局主要领导邓小平同志对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工作也多次指出:“解放西藏有军事问题,需要一定之军事力量,但军事与政治比较,政治是主要的”;更特别强调:“解放西藏,要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
1951年5月23日,即《十七条协议》签定的当天下午,毛主席就特别叮嘱张国华等同志说:“你们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这两件大事,一切工作必须慎重稳进。”毛主席的这一历史性嘱咐,强调了民族、宗教、统战工作在西藏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具有十分深刻的指导意义。
张经武、张国华、谭冠三等历任西藏党、政、军主要领导以及各级领导,既是战斗队,也是工作队。他们在各级都直接做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都是执行政策的表率、遵守纪律的模范。有的同志甚至因此而献出了生命,但却换来了群众的更大信任。
4、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老西藏”们在战斗和工作中,善于把中央交给的任务和方针政策与西藏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求真务实的精神相结合;把雄心壮志与脚踏实地相结合;把敢干与会干相结合。
当年西南局领导之一的刘伯承同志题词指示:“精细研究藏族同胞物质的思想的具体生活情况,切实执行共同纲领民族政策”。十八军为完成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任务,根据中央和西南局的指示,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周密的部署。专门成立了“政策研究室”。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详细具体地了解了西藏的地形、道路、气候及政治、经济、宗教、民族等各方面的情况,编写了一系列政策规定,把党的民族政策和军队纪律与藏区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具体化,从而保证了各项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与落实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5、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的敬业精神。
“老西藏”们为适应工作需要,许多人长期努力刻苦学习,深入钻研,成为干部革命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典范,甚至成为专家型的西藏工作者。如早期进藏的牙含章同志,长期注意积累资料,潜心研究西藏历史、文化、宗教等,著有《班禅额尔德尼传》等权威著作,成为著名的藏学专家。我所熟悉的中央统战部原副秘书长李佐民同志,在西藏工作过28年,他刻苦自学藏语、英语,曾出色地为毛主席、周总理以及张国华、谭冠三等领导做过翻译。《中国西藏》杂志原总编辑廖东凡同志,北大毕业后主动去西藏工作了24年,长期深入基层,密切联系藏族群众,成为著作颇丰的西藏民俗专家。
今天,“老西藏精神”从高原跋山涉水,来到“小雪花”们身边,给孩子们带来一场精神洗礼。
讲堂上,长期驻守西藏边防的解放军叔叔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感人的英雄事迹,为“小雪花”们讲述了边防军人投身边防事业,敢于牺牲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也正是他们矢志不渝的一腔热血,永不言退的铮铮铁骨,才筑起了伟大祖国固若金汤的边防钢铁长城。
当听到解放军叔叔诉说道:“战士们因为很少吃到蔬菜,手脚脱皮、指甲脱落、嘴唇开裂是家常便饭,有的战士病倒了,有的战士因为执行任务而牺牲了,但从来也没有人退缩过,更没有过逃兵!”孩子们个个露出钦佩的眼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在军人叔叔的领读下,小雪花们用整齐而宏亮的声音表达着自己对“老西藏精神”的崇敬之情,都打算把今天收获到的“红色力量”转化为勤奋学习的强大动力。
老西藏精神的内涵。
“老西藏精神”在岁月的变迁中得到不断继承和发展。18军进藏、筑路和生产任务的胜利完成,孕育了“老西藏精神”,驻藏部队在平叛斗争、民主改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展了“老西藏精神”,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思想阵地的激烈交锋,升华了“老西藏精神”。“老西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与西藏革命建设特殊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驻藏部队几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深深地向往着西藏,因为在我眼里西藏就像天堂一样美好,是一块美好的净地,那里有着蔚蓝的天空,神圣的布达拉宫,虔诚的朝圣者,随处都是风景,我企盼着将自己的脚步踏上西藏。在听了马文清副检察长“热血铸青春永不悔,雪域高原铸检魂”的讲座后,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西藏工作的检察干警就像绽放在雪域的格桑花,顽强不屈,面对着艰苦的生存环境及种种挑战,永不言弃。他们为检察事业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安定,他们为检察事业放弃了家庭的责任与温馨,他们将自己的一生留在了那贫瘠的土地上。他们愧对父母、愧对妻儿、他们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检察事业,他们无愧的是人民。他们不仅仅做着检察官的工作,他们在那个特殊的环境里,自给自足,帮助藏民生产生活,为维护民族团结与统一挥洒了自己的青春热血。我们处于如此优渥的环境中,有什么理由安于稳定的混日子。
“老西藏精神”已经超越了地域和年代的局限,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内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科学精辟的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融合发展了我党的光荣传统,充分体现了核心价值观。检察干部们发扬艰苦奋斗、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的好作风,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使“老西藏精神”愈益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年来的辉煌,见证了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的巨大进步,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检察人的理想、追求和不懈奋斗,也铸就了检察官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法律,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甘于奉献,开拓创新的检察精神和职业操守。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责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的法治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人民检察事业也正在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青年要有“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意识。理想信念是灯塔,是指引我们奋勇前进、永不停步的精神动力,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作为一名司法法警,也应该发展“老西藏精神”,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清楚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的职务,坚定信仰追求,树立负责的人生观、奉献价值观和敬畏的权力观,不比工作条件,不比物质待遇吗,而比工作效率、比执法水平、比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努力实现个人成长和检察工作的双赢。
白驹此去无多路,岁月无痕快著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历经风雨,薪火相传,日益充满生机与活力。承载光荣信仰与历史使命的青年干警,一定会接过历史的火炬,大力弘扬检察优良传统,传承好检察职业,为公平、公正、清正、廉洁的检察事业奋斗终生,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近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未来做好西藏工作指明了方向。时隔五年,两次出席西藏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都提到同一种精神——“老西藏精神”。
何谓“老西藏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三组关键词,再次注解新时代“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
中,给“老西藏精神”注入新时代的精气神,以“精神”为支柱,架起为民桥梁。
以“吃苦”为财富,磨练为民本领。西藏的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因其海拔高、气温低等特定条件,“缺氧”常常会让人“寸步难行”。“吃苦”亦指遭受痛苦,经受艰苦。强忍肝痛带领兰考人民治风沙的焦裕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辛勤耕耘三十载,万亩林场献国家”的杨善洲,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把青春奉献在基层的黄文秀同志等都是不怕吃苦的典范。作为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吃苦当做一种财富,磨练为民本领,在磨难中历练成长,在烈火中淬火成钢,要善于吃苦、勇于吃苦、乐于吃苦。“苦尽甘来,只有一番甜味”是再通俗不过的道理,即使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生活条件越来越富足,也要把“吃苦”精神贯穿始终,主动到工作一线去真枪真刀磨砺,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接几次“烫手的山芋”。
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真正把党的理想信念装入心中,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解决好自身的理想、信念、党性、人品、官德等根本问题,以理论上的成熟保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始终做到方向“明”、政治“硬”、头脑“清”。
《续刻荡寇志序》曰:“吾不知其一介不忘初心,至老而弥坚也。”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以三组关键词,再次为“老而弥坚”的“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赓续强大精神动力,号召广大干部团结一心、携手奋进,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绘就理想信念的厚重底色,共同奏响西藏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强音。
要不断浇铸缺氧不缺“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的精神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老西藏精神”是驻藏部队几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英勇奋斗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干群血肉相连、亲如一家的深情厚谊。回望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近70年历史,苍茫的雪域高原迎来一批批各行业的“雄鹰”,他们带着党中央的深切关怀和矢志奋斗的崇高信念,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西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近70年风雨兼程,西藏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老西藏精神”从未因时代变迁而褪色,它深深扎根于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使命中,在砥砺奋进中共同汇聚起磅礴力量,于不断传承中浇铸雪域高原新时代的“精神高地”。
要勇于直面艰苦不怕“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的吃苦受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西藏地区条件极为艰苦、工作异常辛苦、生活格外清苦,没有不畏困难的强大勇气,和勇于吃苦的坚强毅力,是不敢也不会迎接挑战的。广大援藏干部始终把藏区人民福祉放在心头,在长达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深耕改造拉萨河畔的荆棘林、沙石滩开荒种地,广泛深入农村、学校送医疗、送教育,以见证艰苦奋斗担当作为的日日夜夜,同藏区人民一起挥洒汗水,开创了西藏历史上第一条公路、第一座电站、第一座桥梁、第一个邮局等200多个“第一”,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现实”,以枝叶关情的党员本色,切实为藏区各项事业发展解难题、干实事。
要开拓进取让海拔高“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的境界更高。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5周年,一代代“老西藏”们舍弃常人所拥有、放弃常人所享受,扎根高原,矢志奋斗,将全部的激情与热忱洒向迢迢天路。如今,西藏地区经济增速连续七年居全国前三,建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义务教育“三包”政策全面落实,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站在这一时间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十个必须”阐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并再次以“老西藏精神”鼓舞关心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不但让精神高地耸立世界屋脊,更激励着300多万高原儿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惧“生命禁区”、攀登“巍巍高峰”,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高歌猛进。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从战略高度统筹谋划、全面部署新时代西藏工作,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
我已深刻理解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西藏工作的重大任务。以后我要进一步把握工作方向,始终把“十个必须”作为日常工作的指针和标尺,尽自己所能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第一,要准确把握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个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更加注重加强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
第二,要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重要要求,从增进“五个认同”的高度,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第三,要准确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西藏夯实全面小康成果,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四,要准确把握“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这个重大论断,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红线,共同巩固好生态安全屏障。
本人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充分认识西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牢把握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原则,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1、“老西藏精神”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及其后几代驻藏部队官兵和地方各族干部,在世所罕见的特殊、艰苦环境下,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逐步创造了“老西藏精神”。又不断以“老西藏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当年西藏环境艰苦、情况复杂,工作困难重重。在政治方面,外有帝国主义残余势力的侵略和干涉,内有民族分裂势力的捣乱和破坏,斗争尖锐。在自然环境方面,号称世界屋脊,高寒,缺氧,交通不便,供应匮乏。在社会基础方面,民族隔阂严重,风俗习惯特殊等。
“老西藏”们在这种困难条件下,坚决贯彻中央指示,密切联系和依靠西藏人民,英勇奋战,排除万难,完成了解放西藏、巩固国防、平叛改革、建立自治区、开展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改革开放等任务,有力地维护了祖国统一,促进了民族团结,保证和推进了西藏的稳定与发展。
2、“老西藏精神”是几代中央领导精心培育、大力倡导的结果。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早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前后,就开始筹划解放西藏的问题,逐步作出重大决策,进行周密部署。毛泽东指出:“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地位极重要”,“进军及经营西藏是我党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进藏对个人来说,一点好处也没有,但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好处很多,是好共产党员就要举手去”。邓小平同志为进藏人员题词鼓励:“接受与完成党所给予的最艰苦任务,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军人无上的光荣。”
江泽民同志于1990年7月在西藏视察工作时,专门为边防部队题词鼓励,号召发扬“老西藏精神”。江泽民、吴邦国等中央领导同志还把这一精神概括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这六条。
胡锦涛同志于上世纪80年代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期间,以身作则,带头实践“老西藏精神”。到中央工作后,于2009年3月9日下午,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西藏代表团的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西藏各族干部将发扬光大“老西藏精神”,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把西藏的事情办得更好,建设团结、民主、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2010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号召: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弘扬“老西藏精神”,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2011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作为中央代表团团长,率团赴西藏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几次发表重要讲话,都提及“老西藏精神”。他说:“长期以来,在西藏工作的同志们和西藏各族群众心心相印,始终坚持讲政治、顾大局,不畏艰难、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智慧和力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批批援藏干部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为西藏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历届中央领导的倡导和教育,是对“老西藏精神”的充分肯定与褒奖,有力引导、推动了“老西藏精神”的形成、延续与弘扬。
十八军进军西藏,可以说是一个奇迹,那是生命的奇迹,也是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胜利。老西藏们用生命在完成进军西藏的使命,用不屈不挠的意志,克服千难万险,硬是把红旗插在世界屋脊!
那是一次艰难的行程,那是可以永远激励这个时代和国人的伟大精神。“背着公路”进西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硬是在不适合生命生存的地方修出天路,一条条天路,那是生命和鲜血的代价啊,那是幸福的道路,引领着那里的同胞走向光明的未来。
我曾经有幸拜访过洗衣歌的编导李俊琛前辈,前辈告诉我:她随18军进藏的时候,才15岁,而整个文工团都很年轻。15岁,最美好的年华,都留在了走向西藏的路上。部队经常面临翻雪山,趟冰河,高寒缺氧等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冬天睡雪山,睡冰河,下雪了,砸倒了帐篷,就只能睡在雪窝里。
早上起床,鞋都是冻到冰上的,必须要想办法刨出来。夏天虽然有美景,有野果可以充饥,但是蚊子多的难以想象,还要面对泥石流,塌方,阴雨各种自然灾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遭遇蝗虫无情的袭扰。长期吃不饱,穿不暖,因为高寒缺氧,水都烧不开,常年吃生饭。
十八军进军西藏,经过4000米以上的雪山14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2座。川藏线两千多公里,牺牲了官兵3000多人,藏汉民工1000多人,平均1公里牺牲2人。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完成土石方2930多平方公里,终于在1954年修通闻名遐迩的全长2255公里的川藏公路和全长2100公里的青藏公路。
十八军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一点一点把川藏公路铺到了拉萨,可怕的不是爬雪山,还有雪地宿营。在雪山上宿营,经常是第二天起床一看,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吹了起床号,大家才从雪堆里爬出来,清点人数时,经常是少人,找到战士夜里睡觉的地方,才发现已经冻死在雪下面。有些战士扛着炮,拿着枪,托着这些武器的手都冻坏了。下山后都要截肢。
聆听着前辈的诉说,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人们一直都在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而老西藏精神,是只有真正能扎根在西藏的人,才明白其中饱含的意义。那绝不是苦,绝不是累可以形容的。
而仅仅是一座怒江大桥,真正的是用生命和鲜血筑成的。由于要在荒无人烟的悬崖峭壁上修建,所以这艰巨的任务,普通的建桥施工队无法完成,因此由当时在这里的解放军负责建桥任务。士兵从山底上放下几十米长的绳索,在石崖上挂起密密麻麻绳索搭成的软梯,在石崖的半腰上悬挂打炮眼。悬崖峭壁打眼放炮,石块塌方危险极大,每响一炮,几乎都有人受伤,施工条件异常艰难危险,伤亡很大,这座桥是战士的血肉凝固成的大桥。
其中有一位战士在施工时不小心掉进了修建的桥墩里,大家想尽一切办法都没将其救出,只得含泪继续修筑,怒江大桥完成后,某排全排战士都牺牲了,只剩下排长一人,排长悲痛万分,纵身跳进在怒江,追随战士们去了。
如今怒江大桥依然在流淌,而它的前世今生带着烈士的悲壮一起传说,它的滔滔江水负重着那么多生命的血和魂,在岁月的流转中形成了傲视天地的威严。生命,青春,壮志,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信仰,而所有为信仰献身的勇士都将永垂不朽!精神的力量是可以战胜一切的,是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形成战斗热情的。
李俊琛前辈告诉我,当她走到拉萨的时候已经19岁,到了拉萨,就感觉到了天边,眼前的一切都那么陌生。西藏是不缺少故事的地方,十八军党委提出:全军同志要吃大苦,耐大劳,像当年红军一样战胜任何困难,为了西藏人民的解放,我们爬也爬到西藏去,要用死在西藏,埋在西藏的气概完成党交给的解放西藏的任务。
但是前辈说:她们最开始到拉萨,因为反动派的宣传,最初藏族同胞对解放军是恐惧的,为了与藏族同胞沟通,文工团抽空演出,敲锣打鼓招引群众,可是大家都不敢来看,最初只有几个小孩偷偷来看,孩子们一来,妈妈们就来了,慢慢的村里人都来了。
文工团唱藏族歌,跳藏族舞,宣传党的政策,宣传修路的意义,还帮忙解决藏族同胞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生活中的困难。渐渐的藏族群众打消了恐惧,她们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部队,很快,藏族群众和解放军成为了一家人。
我问前辈:“您吃了那么多苦,那您后悔走到西藏吗”?前辈坚定的告诉我:“终生无悔!如果在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去西藏,我的一切都是西藏带给我的。我的成功离不开所有帮助过我的人,离不开那段时光的磨练。成功了也是十八军的成功,也是党在西藏政策的成功,也是藏族人民的成功”。
这就是老西藏的情怀,见证过十八军走向西藏的艰难,经历过伤痛和岁月的摧残,亲历过那片土地所有的大事件,发展,改革,变迁,以及深重的历史,一代代老西藏们用生命,用青春,用热血缔造老西藏精神,并让老西藏精神闪闪发光。
张国华司令员曾说:"毛主席让我们守西藏,要走你们走,我死也死在这里!"如此坚如磐石的立场,塑造了十八军无所畏惧的军魂,赢得了属于十八军的历史使命。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藏族同胞,用英勇无畏,吃苦耐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排除各种困难,战胜着各种敌人。西藏的土地上,老西藏精神不朽!
而新时代的西藏军人,有血性,有担当!发扬老西藏精神,戎边卫国建新功的优良传统,长期坚守西藏期间,表现出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出生入死的奉献早已在雪域高原形成了共鸣。无论是牺牲在巡逻路上的最高级别年仅49岁的将军首长张贵荣,还是倒在巡逻路上年仅19岁的普通士兵,都在用生命诠释着老西藏精神,传承着老西藏精神!
那么多扎根西藏的人,以老西藏精神为鞭策,把个人得失,进退,家庭乃至生死置之度外。而把民族团结,建设西藏,保卫西藏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许多老西藏们更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正如谭冠三将军一进西藏就满怀豪情的说:“男儿壮志当报国,藏汉团结重如山,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特别能忍耐”才能厚积薄发。自古圣贤皆寂寞,共产党人要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心态来应对一切困难,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要以“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韧劲与耐心坚守岗位,奋发图强,勇于向一切束缚发展的障碍挑战,勇于向传统的思维定势挑战。
一切为了群众,就得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勇气应对所有的不顺心、不顺眼、不顺手,杜绝一切态度生硬,慵懒迟钝,甚至有意刁难办事群众的不良作风。到群众中去,就得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了百姓的幸福,就要敢于面对种种非议,敢于冲破重重阻力,满腔热忱地去工作,全心全意地去为人民群众服务。
“特别能团结”才能凝聚力量。团结是党的生命,团结出力量,团结出干部、团结出效益。共产党员要自觉做到维护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团结,做到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一切依靠群众,就要将党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知群众苦,问群众寒、解群众难,团结带领群众干好工作,让群众真正看到党的威信和作用,真正在群众心中树起党员的良好形象。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团结一心的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之躯。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特别能奉献”才能取信于民。奉献精神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最本质特征。党员要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在奉献中满足他人,在奉献中提升自己,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私奉献是共产党员的道德底线,也是最基本的政治素质。
雷锋说过,“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新形势下,全体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有了奉献精神,才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放在心上,才能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开拓创新,努力创一流业绩。缺少奉献精神,就会缺少为群众服务的观念,甚至办事不公,与民争利,斤斤计较,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丹桂飘香,菊花闹艳的年月,心怀无限憧憬的我幸福地踏上了三尺讲台。秋日的阳光无私地散落凡间,透过枝蔓折射出光影琉璃的新世界。风动影随,追逐着秋实中学的风尚,同时内心窃喜,哪怕只有一笔,只要它属于我,我便甘愿融化在这纯净中,随风留香。慕名地前往只因他的芬芳;虔诚地祈盼只为他的欣赏;欢愉地奔赴只因他的同往;执着地坚守只为他的厚望。她就是优秀的中共党员,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丁勇慧同志。
翻阅无数有关她的资料,历在眼前的是分量十足的头衔和荣誉: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民革市委副主委、民革省委常委职务。先后荣获省特级教师、省劳动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50多个。但身为她旗下的教师,我对此却知晓寥寥。这并非因我的无知,而因丁校长为人的低调和视荣誉为草芥的胸怀。然而,众为人知的是,近三年,秋实中学已有73名教师成长为省、市、区级骨干教师,有30名教师被聘为中考命题员,十二人分别获得全国十佳教师、全国百名名师等荣誉称号。这些都是来自丁校长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领导。不负厚望,自2001年以来,我校中考各项升学率荣居全市榜首。此外秋实中学已实现了“国际合作育英才”的办学目标,已有30余名学生享受全额奖学金在新加坡留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一贯宗旨,丁校长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教育战线上的共产党人,作为一名有着近二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她一直以来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这正是我们新时期入党积极分子所需要学习和传承的。面对种种殊荣,丁勇慧校长淡定谦虚,把荣誉留给了每一位秋实人,而她则默默承担着一切责任。对于一个共产党人来说,责任是一种奉献,一种使命。
春华秋实,轮回四载,岁月更替的是过往的疲倦,内心沉积的却是永不消失的感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恪守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永远保持党员先进性。我将积极努力地完成党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努力增强教学技能,提高业务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我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员。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于2020年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我校党总支于近期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会上,学校党总支书记首先传达了区党委、市委及局党组关于深入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指示精神,并领学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党中央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科学把握了当前西藏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西藏未来发展绘制了宏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把会议精神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研讨,要认认真真学习、反反复复思考,深刻理解、准确掌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结合工作实际把握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纲和魂,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对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的“十个必须”工作要求,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增强能力、锤炼作风,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到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
学习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今后一定要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为西藏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例文 篇3
老西藏文工团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是中国西藏地区最具影响力和历史悠久的文艺团体之一。该团由一批热爱艺术、有着良好素质的年轻人组成,他们以表演艺术为媒介,传承和推广西藏民族文化,与全国观众分享西藏的历史、民俗和美丽。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老西藏文工团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他们的表演中,更贯穿于他们的一言一行之间,成为当代文艺团体的楷模。
第二段:忠于艺术,传承西藏文化(200字)。
老西藏文工团的成员从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意识到,艺术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延续。他们全心投入到西藏传统艺术的学习与弘扬中,对西藏各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以保护和传承这段独特的人文历史。不论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舞蹈、音乐还是手工艺品制作,老西藏文工团的演员都以真挚的情感向观众展示了西藏的绚丽多彩和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用心灵与艺术相融合,将西藏的风情与美丽带给了万千观众。
第三段:传递和平与和谐的理念(200字)。
老西藏文工团在长期的表演实践中,深刻领会到和平与和谐的重要性,他们的演出不仅表达了对家乡和西藏地区的热爱,更传递了一种对和平的渴望。他们通过精湛的演技与情感的表达,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带给了观众。无论是战争的场景还是家庭的温馨,老西藏文工团用舞台艺术唤起了人们对和平、和谐的思考与追求。他们的表演不仅仅是一场艺术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情感的调动。
第四段:团结合作,追求卓越(200字)。
团结合作是老西藏文工团宝贵的精神财富。成员们不仅在艺术实践中互相扶持、相互鼓励,也在生活中形成了紧密的友谊。他们深知只有相互信任、携手合作,才能创造出更加出色的作品。在排练和演出中,每个人都以高度的专业精神对待自己的角色,同时也尊重和欣赏其他成员的表演。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帮助老西藏文工团一次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西藏乃至整个国家文艺界的瑰宝。
第五段:传承与创新,保持活力(200字)。
老西藏文工团在传承西藏艺术的同时,也注重推陈出新,积极进行创新尝试。他们借助现代舞台技术手段,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艺术手法结合,使得他们的表演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现代感。团员们不断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追求表演艺术的卓越,力求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老西藏文工团以这种创新的精神,保持了自己的活力和影响力,成为西藏文化的标志性代表。
总结:
老西藏文工团的精神不仅是表演艺术的卓越,更是对艺术忠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和平与和谐的呼唤以及对团结合作与创新的追求。他们通过舞台艺术的展示,向观众传递了西藏的独特风情和沉淀千年的文化底蕴。老西藏文工团的精神将继续激励和引领更多的艺术家,让西藏的美丽与文化薪火相传,为社会带来智慧和温暖。
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例文 篇4
西藏,这片神圣的土地自古以来以其独特的文化与精神而闻名于世。弘扬西藏精神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只有通过理解、传播和实践西藏精神,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其内涵与力量。在我多年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弘扬西藏精神对于个人修身养性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将从理解西藏精神的意义、传播西藏精神的方式、实践西藏精神的方法以及弘扬西藏精神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等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西藏精神的意义。西藏精神是由佛教、藏传佛教以及西藏独有的文化与民族特色相结合而形成的。它强调智慧、慈悲、勇气和坚守信仰等核心价值观。西藏精神是一种超越个人欲望的精神追求,它鼓励我们克服自身的困难,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通过理解西藏精神,我们可以认识到生活的本质和意义,培养出深深的内心力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其次,传播西藏精神是弘扬西藏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文化活动和传统艺术来传播西藏精神。例如,举办佛教文化展览、西藏音乐会和藏传佛教讲座,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文化和精神。在社交平台上,我们可以通过发布有关西藏文化和精神的文章、图片和音频等来传播西藏精神。传播西藏精神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西藏文化,还能够促进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而要实践西藏精神,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首先,我们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很容易被外界的喧嚣和压力所困扰,而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智慧。通过学习和实践西藏精神,我们可以学会冥想与静心,培养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其次,我们要培养慈悲和善良的心灵。西藏精神强调慈悲与善良的价值观,我们可以通过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和行善积德来实践慈悲与善良。通过实践西藏精神,我们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使社会更加和谐与友善。
最后,弘扬西藏精神将带来深远的影响。西藏精神作为一种正能量的文化传统,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影响力。弘扬西藏精神将有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同时,西藏精神也能够帮助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内心的成长。通过弘扬西藏精神,我们能够使每个人更加关注自身的内心世界,关爱他人和社会,从而塑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综上所述,弘扬西藏精神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通过理解西藏精神、传播西藏精神和实践西藏精神,我们能够感受到其内涵与力量。弘扬西藏精神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将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个人的内心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弘扬西藏精神,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例文 篇5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于2020年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我校党总支于近期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会上,学校党总支书记首先传达了区党委、市委及局党组关于深入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指示精神,并领学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党中央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科学把握了当前西藏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西藏未来发展绘制了宏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把会议精神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研讨,要认认真真学习、反反复复思考,深刻理解、准确掌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结合工作实际把握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纲和魂,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对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的“十个必须”工作要求,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增强能力、锤炼作风,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到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
学习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今后一定要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为西藏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党委要高度重视涉藏工作,承担起主体责任,加强同西藏自治区的协调配合。中央将继续加大对四省涉藏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涉藏州县改善基础设施、加强生态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特色产业,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同时对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涉藏工作作出部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指导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思考,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研究贯彻落实措施。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以赴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审时度势、把握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针对性,是1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握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使之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要完整理解、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深刻认识这一方略是做好西藏工作的纲和魂,各项工作都要以此为指针和标尺,结合实际认真落实。要准确把握西藏工作新形势新任务,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多解决影响长治久安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有关地区和部门要抓紧制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对会议确定的任务部署逐条逐项细化分解,把战略部署变为具体工作安排。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密切协调配合,搞好督促检查,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宣讲活动,使会议精神深入人心。
“老西藏精神”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我个人理解和体会,“老西藏”们之所以能够做到中央领导肯定的“六个特别”,主要是能用实际行动体现和实践了下列五个方面的精神。
1、忠于祖国、服务人民、听党调遣的大局意识和服务精神。这是“老西藏精神”的最根本、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观,体现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是“老西藏”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最主要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
在藏工作的部队将士和地方各族工作人员,热烈响应中央号召,多数主动要求进藏工作。把个人得失、进退、家庭乃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而把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解放西藏、建设西藏、保卫西藏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并视为神圣使命,正如“老西藏”的代表之一、西藏自治区原党委书记阴法唐同志说:“党组织需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需要干啥就干啥,从不讲任何价钱”。
1959年3月直接指挥过拉萨平叛的原十八军政委谭冠三同志,一进藏就表示了要“把老骨头埋在西藏”的决心。他曾豪情满怀地赋诗一首,题为《贺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男儿壮志当报国,藏汉团结重如山;。
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为了西藏工作的需要,“老西藏”们都坚持“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短的十几年,长的几十年。大家都毫无怨言。许多“老西藏”“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000多名同志牺牲在西藏的工作岗位上。
2、“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西藏”们顶风冒雪、忍饥挨饿,靠双脚走路,征服了雪山、冰河、险滩、沼泽、草地、荒漠,完成了号称“第二次长征”的路途3000多公里的进军西藏的任务。
以“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大无畏精神,用汗水和鲜血乃至生命,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总长3400多公里的青藏、川藏两条公路。有3000多名战士长眠在筑路工地上。
1962年,在震惊中外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我驻藏戍边指战员们又表现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
“老西藏”们就是用这种英勇无畏、吃苦耐劳的精神,排除了各种困难,战胜了各种敌人。
3、严格执行政策、严守纪律的组织观念。
毛主席关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重要论断,对西藏工作有着长远的特殊重要意义。当时西南局主要领导邓小平同志对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工作也多次指出:“解放西藏有军事问题,需要一定之军事力量,但军事与政治比较,政治是主要的”;更特别强调:“解放西藏,要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
1951年5月23日,即《十七条协议》签定的当天下午,毛主席就特别叮嘱张国华等同志说:“你们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这两件大事,一切工作必须慎重稳进。”毛主席的这一历史性嘱咐,强调了民族、宗教、统战工作在西藏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具有十分深刻的指导意义。
张经武、张国华、谭冠三等历任西藏党、政、军主要领导以及各级领导,既是战斗队,也是工作队。他们在各级都直接做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都是执行政策的表率、遵守纪律的模范。有的同志甚至因此而献出了生命,但却换来了群众的更大信任。
4、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老西藏”们在战斗和工作中,善于把中央交给的任务和方针政策与西藏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求真务实的精神相结合;把雄心壮志与脚踏实地相结合;把敢干与会干相结合。
当年西南局领导之一的刘伯承同志题词指示:“精细研究藏族同胞物质的思想的具体生活情况,切实执行共同纲领民族政策”。十八军为完成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任务,根据中央和西南局的指示,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周密的部署。专门成立了“政策研究室”。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详细具体地了解了西藏的地形、道路、气候及政治、经济、宗教、民族等各方面的情况,编写了一系列政策规定,把党的民族政策和军队纪律与藏区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具体化,从而保证了各项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与落实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5、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的敬业精神。
“老西藏”们为适应工作需要,许多人长期努力刻苦学习,深入钻研,成为干部革命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典范,甚至成为专家型的西藏工作者。如早期进藏的牙含章同志,长期注意积累资料,潜心研究西藏历史、文化、宗教等,著有《班禅额尔德尼传》等权威著作,成为著名的藏学专家。我所熟悉的中央统战部原副秘书长李佐民同志,在西藏工作过28年,他刻苦自学藏语、英语,曾出色地为毛主席、周总理以及张国华、谭冠三等领导做过翻译。《中国西藏》杂志原总编辑廖东凡同志,北大毕业后主动去西藏工作了24年,长期深入基层,密切联系藏族群众,成为著作颇丰的西藏民俗专家。
近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未来做好西藏工作指明了方向。时隔五年,两次出席西藏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都提到同一种精神——“老西藏精神”。
何谓“老西藏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三组关键词,再次注解新时代“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
中,给“老西藏精神”注入新时代的精气神,以“精神”为支柱,架起为民桥梁。
以“吃苦”为财富,磨练为民本领。西藏的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因其海拔高、气温低等特定条件,“缺氧”常常会让人“寸步难行”。“吃苦”亦指遭受痛苦,经受艰苦。强忍肝痛带领兰考人民治风沙的焦裕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辛勤耕耘三十载,万亩林场献国家”的杨善洲,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把青春奉献在基层的黄文秀同志等都是不怕吃苦的典范。作为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吃苦当做一种财富,磨练为民本领,在磨难中历练成长,在烈火中淬火成钢,要善于吃苦、勇于吃苦、乐于吃苦。“苦尽甘来,只有一番甜味”是再通俗不过的道理,即使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生活条件越来越富足,也要把“吃苦”精神贯穿始终,主动到工作一线去真枪真刀磨砺,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接几次“烫手的山芋”。
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真正把党的理想信念装入心中,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解决好自身的理想、信念、党性、人品、官德等根本问题,以理论上的成熟保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始终做到方向“明”、政治“硬”、头脑“清”。
“特别能忍耐”才能厚积薄发。自古圣贤皆寂寞,共产党人要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心态来应对一切困难,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要以“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韧劲与耐心坚守岗位,奋发图强,勇于向一切束缚发展的障碍挑战,勇于向传统的思维定势挑战。
一切为了群众,就得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勇气应对所有的不顺心、不顺眼、不顺手,杜绝一切态度生硬,慵懒迟钝,甚至有意刁难办事群众的不良作风。到群众中去,就得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了百姓的幸福,就要敢于面对种.种非议,敢于冲破重重阻力,满腔热忱地去工作,全心全意地去为人民群众服务。
“特别能团结”才能凝聚力量。团结是党的生命,团结出力量,团结出干部、团结出效益。共产党员要自觉做到维护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团结,做到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一切依靠群众,就要将党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知群众苦,问群众寒、解群众难,团结带领群众干好工作,让群众真正看到党的威信和作用,真正在群众心中树起党员的良好形象。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团结一心的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之躯。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特别能奉献”才能取信于民。奉献精神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最本质特征。党员要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在奉献中满足他人,在奉献中提升自己,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私奉献是共产党员的道德底线,也是最基本的政治素质。
雷锋说过,“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新形势下,全体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有了奉献精神,才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放在心上,才能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开拓创新,努力创一流业绩。缺少奉献精神,就会缺少为群众服务的观念,甚至办事不公,与民争利,斤斤计较,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丹桂飘香,菊花闹艳的年月,心怀无限憧憬的我幸福地踏上了三尺讲台。秋日的阳光无私地散落凡间,透过枝蔓折射出光影琉璃的新世界。风动影随,追逐着秋实中学的风尚,同时内心窃喜,哪怕只有一笔,只要它属于我,我便甘愿融化在这纯净中,随风留香。慕名地前往只因他的芬芳;虔诚地祈盼只为他的欣赏;欢愉地奔赴只因他的同往;执着地坚守只为他的厚望。她就是优秀的中共党员,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丁勇慧同志。
翻阅无数有关她的资料,历在眼前的是分量十足的头衔和荣誉: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民革市委副主委、民革省委常委职务。先后荣获省特级教师、省劳动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50多个。但身为她旗下的教师,我对此却知晓寥寥。这并非因我的无知,而因丁校长为人的低调和视荣誉为草芥的胸怀。然而,众为人知的是,近三年,秋实中学已有73名教师成长为省、市、区级骨干教师,有30名教师被聘为中考命题员,十二人分别获得全国十佳教师、全国百名名师等荣誉称号。这些都是来自丁校长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领导。不负厚望,自2001年以来,我校中考各项升学率荣居全市榜首。此外秋实中学已实现了“国际合作育英才”的办学目标,已有30余名学生享受全额奖学金在新加坡留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一贯宗旨,丁校长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教育战线上的共产党人,作为一名有着近二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她一直以来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这正是我们新时期入党积极分子所需要学习和传承的。面对种种殊荣,丁勇慧校长淡定谦虚,把荣誉留给了每一位秋实人,而她则默默承担着一切责任。对于一个共产党人来说,责任是一种奉献,一种使命。
春华秋实,轮回四载,岁月更替的是过往的疲倦,内心沉积的却是永不消失的感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恪守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永远保持党员先进性。我将积极努力地完成党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努力增强教学技能,提高业务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我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员。
今天,“老西藏精神”从高原跋山涉水,来到“小雪花”们身边,给孩子们带来一场精神洗礼。
讲堂上,长期驻守西藏边防的解放军叔叔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感人的英雄事迹,为“小雪花”们讲述了边防军人投身边防事业,敢于牺牲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也正是他们矢志不渝的一腔热血,永不言退的铮铮铁骨,才筑起了伟大祖国固若金汤的边防钢铁长城。
当听到解放军叔叔诉说道:“战士们因为很少吃到蔬菜,手脚脱皮、指甲脱落、嘴唇开裂是家常便饭,有的战士病倒了,有的战士因为执行任务而牺牲了,但从来也没有人退缩过,更没有过逃兵!”孩子们个个露出钦佩的眼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在军人叔叔的领读下,小雪花们用整齐而宏亮的声音表达着自己对“老西藏精神”的崇敬之情,都打算把今天收获到的“红色力量”转化为勤奋学习的强大动力。
“老西藏精神”在岁月的变迁中得到不断继承和发展。18军进藏、筑路和生产任务的胜利完成,孕育了“老西藏精神”,驻藏部队在平叛斗争、民主改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展了“老西藏精神”,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思想阵地的激烈交锋,升华了“老西藏精神”。“老西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与西藏革命建设特殊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驻藏部队几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深深地向往着西藏,因为在我眼里西藏就像天堂一样美好,是一块美好的净地,那里有着蔚蓝的天空,神圣的布达拉宫,虔诚的朝圣者,随处都是风景,我企盼着将自己的脚步踏上西藏。在听了马文清副检察长“热血铸青春永不悔,雪域高原铸检魂”的讲座后,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西藏工作的检察干警就像绽放在雪域的格桑花,顽强不屈,面对着艰苦的生存环境及种种挑战,永不言弃。他们为检察事业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安定,他们为检察事业放弃了家庭的责任与温馨,他们将自己的一生留在了那贫瘠的土地上。他们愧对父母、愧对妻儿、他们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检察事业,他们无愧的是人民。他们不仅仅做着检察官的工作,他们在那个特殊的环境里,自给自足,帮助藏民生产生活,为维护民族团结与统一挥洒了自己的青春热血。我们处于如此优渥的环境中,有什么理由安于稳定的混日子。
“老西藏精神”已经超越了地域和年代的局限,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内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科学精辟的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融合发展了我党的光荣传统,充分体现了核心价值观。检察干部们发扬艰苦奋斗、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的好作风,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使“老西藏精神”愈益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年来的辉煌,见证了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的巨大进步,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检察人的理想、追求和不懈奋斗,也铸就了检察官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法律,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甘于奉献,开拓创新的检察精神和职业操守。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责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的法治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人民检察事业也正在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青年要有“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意识。理想信念是灯塔,是指引我们奋勇前进、永不停步的精神动力,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作为一名司法法警,也应该发展“老西藏精神”,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清楚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的职务,坚定信仰追求,树立负责的人生观、奉献价值观和敬畏的权力观,不比工作条件,不比物质待遇吗,而比工作效率、比执法水平、比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努力实现个人成长和检察工作的双赢。
白驹此去无多路,岁月无痕快著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历经风雨,薪火相传,日益充满生机与活力。承载光荣信仰与历史使命的青年干警,一定会接过历史的火炬,大力弘扬检察优良传统,传承好检察职业,为公平、公正、清正、廉洁的检察事业奋斗终生,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是共产党人崇高品质与西藏特殊实际相结合的丰硕成果,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生动体现。“老西藏精神”的核心是一切为了群众,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反映着人民群众现实的愿望和要求。
它得益于藏汉各民族群众的认同与实践而得以传承和发扬,是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最好诠释,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反映。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形势下,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认真领会其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着力使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与优良作风,成为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源泉。
“特别能吃苦”才能深入基层。只有贴近群众,才能了解民需、民忧、民苦,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一线解决。“党在任何时候都要同群众同甘共苦;党员必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明确要求,也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本。
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高尚理念,扎根基层,服务一线,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来解决实际难题。通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磨砺意志,锤炼作风,把乐于吃苦同勤于实践相结合,立足岗位,真抓实干,使自己的能力在艰苦环境中得到提升,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吃苦中得以体现。
“特别能战斗”才能护国佑民。党员干部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始终成为人民群众在天灾人祸面前的守护神。98抗洪、汶川地震、拉萨事件……,在每一次人民的利益遭到损失或侵犯时,都有共产党人的忙碌身影。这种一心为民的战斗精神,既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体现,也是每位党员干部必备的素质。
共产党员的先锋队性质决定党员是一块特殊的材料,既要在平时看得出来,更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始终做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扛大梁,挑重担,抢头功。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更要做为人民服务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勇字当头,敢字当先,忠贞不渝,威武不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和坚强后盾。
《续刻荡寇志序》曰:“吾不知其一介不忘初心,至老而弥坚也。”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以三组关键词,再次为“老而弥坚”的“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赓续强大精神动力,号召广大干部团结一心、携手奋进,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绘就理想信念的厚重底色,共同奏响西藏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强音。
要不断浇铸缺氧不缺“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的精神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老西藏精神”是驻藏部队几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英勇奋斗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干群血肉相连、亲如一家的深情厚谊。回望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近70年历史,苍茫的雪域高原迎来一批批各行业的“雄鹰”,他们带着党中央的深切关怀和矢志奋斗的崇高信念,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西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近70年风雨兼程,西藏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老西藏精神”从未因时代变迁而褪色,它深深扎根于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使命中,在砥砺奋进中共同汇聚起磅礴力量,于不断传承中浇铸雪域高原新时代的“精神高地”。
要勇于直面艰苦不怕“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的吃苦受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西藏地区条件极为艰苦、工作异常辛苦、生活格外清苦,没有不畏困难的强大勇气,和勇于吃苦的坚强毅力,是不敢也不会迎接挑战的。广大援藏干部始终把藏区人民福祉放在心头,在长达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深耕改造拉萨河畔的荆棘林、沙石滩开荒种地,广泛深入农村、学校送医疗、送教育,以见证艰苦奋斗担当作为的日日夜夜,同藏区人民一起挥洒汗水,开创了西藏历史上第一条公路、第一座电站、第一座桥梁、第一个邮局等200多个“第一”,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现实”,以枝叶关情的党员本色,切实为藏区各项事业发展解难题、干实事。
要开拓进取让海拔高“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的境界更高。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5周年,一代代“老西藏”们舍弃常人所拥有、放弃常人所享受,扎根高原,矢志奋斗,将全部的激情与热忱洒向迢迢天路。如今,西藏地区经济增速连续七年居全国前三,建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义务教育“三包”政策全面落实,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站在这一时间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十个必须”阐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并再次以“老西藏精神”鼓舞关心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不但让精神高地耸立世界屋脊,更激励着300多万高原儿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惧“生命禁区”、攀登“巍巍高峰”,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高歌猛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广大党员干部应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传承下去,特别是要在脱贫攻坚中发挥“老西藏精神”,不畏艰苦、努力奋斗,攻坚克难、持续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使命意识,做脱贫攻坚的坚定实践者。过去,“老西藏”们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战胜了艰苦的自然条件和国内外敌人。
要积极将脱贫攻坚作为政治历练的“试金石”,强化为民之志,铸就铁肩担当;
要积极将脱贫攻坚作为实践锻炼的“主战场”,内强服务才干,擦亮脱贫成色。锻造过硬本领,做脱贫攻坚的坚强破冰者。
还要提升“特别能创业”的巧干本领,敢于“打破砂锅”找症结、探贫因,大胆创新开妙方、治穷根,以四两拔千斤之巧力破难题,让“老西藏”精神在扶贫实践中开出绚丽之花。
强化矢志奋斗,做脱贫攻坚的坚实站岗者。“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发扬“老西藏”精神,虽胜利在望,但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持续铆足冲锋之劲,克制松懈心态,用“特别能忍耐”之坚韧做好挂点帮扶、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工作,不达目标决不收兵。脱贫攻坚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党员干部要自觉以“老西藏”精神为魂,以实干为墨,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求真务实将“巩固成效,防止返贫”这篇文章写扎实写深厚,特别是要将“上篇”脱贫攻坚与“下篇”乡村振兴衔接好,着力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踢”走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绊脚石”,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稳步提高贫困群众致富能力,切实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站好“守护岗”。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从战略高度统筹谋划、全面部署新时代西藏工作,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
我已深刻理解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西藏工作的重大任务。以后我要进一步把握工作方向,始终把“十个必须”作为日常工作的指针和标尺,尽自己所能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第一,要准确把握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个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更加注重加强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
第二,要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重要要求,从增进“五个认同”的高度,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第三,要准确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西藏夯实全面小康成果,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四,要准确把握“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这个重大论断,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红线,共同巩固好生态安全屏障。
本人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充分认识西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牢把握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原则,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要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优化发展格局为切入点,以要素和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制度机制为保障,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尤其是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设施、就医就学、养老社保等要全覆盖。要围绕川藏铁路建设等项目,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多团结线、幸福路。要培育扶持吸纳就业的能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推动多渠道市场就业。要培养更多理工农医等紧缺人才,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市场需求办好职业教育,科学设置学科,提高层次和水平,培养更多专业技能型实用人才。
十八军进军西藏,可以说是一个奇迹,那是生命的奇迹,也是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胜利。老西藏们用生命在完成进军西藏的使命,用不屈不挠的意志,克服千难万险,硬是把红旗插在世界屋脊!
那是一次艰难的行程,那是可以永远激励这个时代和国人的伟大精神。“背着公路”进西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硬是在不适合生命生存的地方修出天路,一条条天路,那是生命和鲜血的代价啊,那是幸福的道路,引领着那里的同胞走向光明的未来。
我曾经有幸拜访过洗衣歌的编导李俊琛前辈,前辈告诉我:她随18军进藏的时候,才15岁,而整个文工团都很年轻。15岁,最美好的年华,都留在了走向西藏的路上。部队经常面临翻雪山,趟冰河,高寒缺氧等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冬天睡雪山,睡冰河,下雪了,砸倒了帐篷,就只能睡在雪窝里。
早上起床,鞋都是冻到冰上的,必须要想办法刨出来。夏天虽然有美景,有野果可以充饥,但是蚊子多的难以想象,还要面对泥石流,塌方,阴雨各种自然灾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遭遇蝗虫无情的袭扰。长期吃不饱,穿不暖,因为高寒缺氧,水都烧不开,常年吃生饭。
十八军进军西藏,经过4000米以上的雪山14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2座。川藏线两千多公里,牺牲了官兵3000多人,藏汉民工1000多人,平均1公里牺牲2人。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完成土石方2930多平方公里,终于在1954年修通闻名遐迩的全长2255公里的川藏公路和全长2100公里的青藏公路。
十八军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一点一点把川藏公路铺到了拉萨,可怕的不是爬雪山,还有雪地宿营。在雪山上宿营,经常是第二天起床一看,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吹了起床号,大家才从雪堆里爬出来,清点人数时,经常是少人,找到战士夜里睡觉的地方,才发现已经冻死在雪下面。有些战士扛着炮,拿着枪,托着这些武器的手都冻坏了。下山后都要截肢。
聆听着前辈的诉说,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人们一直都在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而老西藏精神,是只有真正能扎根在西藏的人,才明白其中饱含的意义。那绝不是苦,绝不是累可以形容的。
而仅仅是一座怒江大桥,真正的是用生命和鲜血筑成的。由于要在荒无人烟的悬崖峭壁上修建,所以这艰巨的任务,普通的建桥施工队无法完成,因此由当时在这里的解放军负责建桥任务。士兵从山底上放下几十米长的绳索,在石崖上挂起密密麻麻绳索搭成的软梯,在石崖的半腰上悬挂打炮眼。悬崖峭壁打眼放炮,石块塌方危险极大,每响一炮,几乎都有人受伤,施工条件异常艰难危险,伤亡很大,这座桥是战士的血肉凝固成的大桥。
其中有一位战士在施工时不小心掉进了修建的桥墩里,大家想尽一切办法都没将其救出,只得含泪继续修筑,怒江大桥完成后,某排全排战士都牺牲了,只剩下排长一人,排长悲痛万分,纵身跳进在怒江,追随战士们去了。
如今怒江大桥依然在流淌,而它的前世今生带着烈士的悲壮一起传说,它的滔滔江水负重着那么多生命的血和魂,在岁月的流转中形成了傲视天地的威严。生命,青春,壮志,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信仰,而所有为信仰献身的勇士都将永垂不朽!精神的力量是可以战胜一切的,是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形成战斗热情的。
李俊琛前辈告诉我,当她走到拉萨的时候已经19岁,到了拉萨,就感觉到了天边,眼前的一切都那么陌生。西藏是不缺少故事的地方,十八军党委提出:全军同志要吃大苦,耐大劳,像当年红军一样战胜任何困难,为了西藏人民的解放,我们爬也爬到西藏去,要用死在西藏,埋在西藏的气概完成党交给的解放西藏的任务。
但是前辈说:她们最开始到拉萨,因为反动派的宣传,最初藏族同胞对解放军是恐惧的,为了与藏族同胞沟通,文工团抽空演出,敲锣打鼓招引群众,可是大家都不敢来看,最初只有几个小孩偷偷来看,孩子们一来,妈妈们就来了,慢慢的村里人都来了。
文工团唱藏族歌,跳藏族舞,宣传党的政策,宣传修路的意义,还帮忙解决藏族同胞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生活中的困难。渐渐的藏族群众打消了恐惧,她们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部队,很快,藏族群众和解放军成为了一家人。
我问前辈:“您吃了那么多苦,那您后悔走到西藏吗”?前辈坚定的告诉我:“终生无悔!如果在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去西藏,我的一切都是西藏带给我的。我的成功离不开所有帮助过我的人,离不开那段时光的磨练。成功了也是十八军的成功,也是党在西藏政策的成功,也是藏族人民的成功”。
这就是老西藏的情怀,见证过十八军走向西藏的艰难,经历过伤痛和岁月的摧残,亲历过那片土地所有的大事件,发展,改革,变迁,以及深重的历史,一代代老西藏们用生命,用青春,用热血缔造老西藏精神,并让老西藏精神闪闪发光。
张国华司令员曾说:"毛主席让我们守西藏,要走你们走,我死也死在这里!"如此坚如磐石的立场,塑造了十八军无所畏惧的军魂,赢得了属于十八军的历史使命。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藏族同胞,用英勇无畏,吃苦耐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排除各种困难,战胜着各种敌人。西藏的土地上,老西藏精神不朽!
而新时代的西藏军人,有血性,有担当!发扬老西藏精神,戎边卫国建新功的优良传统,长期坚守西藏期间,表现出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出生入死的奉献早已在雪域高原形成了共鸣。无论是牺牲在巡逻路上的最高级别年仅49岁的将军首长张贵荣,还是倒在巡逻路上年仅19岁的普通士兵,都在用生命诠释着老西藏精神,传承着老西藏精神!
那么多扎根西藏的人,以老西藏精神为鞭策,把个人得失,进退,家庭乃至生死置之度外。而把民族团结,建设西藏,保卫西藏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许多老西藏们更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正如谭冠三将军一进西藏就满怀豪情的说:“男儿壮志当报国,藏汉团结重如山,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要关心爱护西藏干部职工,完善好、落实好工资收入、住房、就医、子女入学、退休安置等各方面支持政策,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要重视健康保障工作,研发并推广适用高海拔地区的医疗保健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党委要高度重视涉藏工作,承担起主体责任,加强同西藏自治区的协调配合。中央将继续加大对四省涉藏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涉藏州县改善基础设施、加强生态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特色产业,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同时对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涉藏工作作出部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指导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思考,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研究贯彻落实措施。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以赴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审时度势、把握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针对性,是1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握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使之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要完整理解、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深刻认识这一方略是做好西藏工作的纲和魂,各项工作都要以此为指针和标尺,结合实际认真落实。要准确把握西藏工作新形势新任务,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多解决影响长治久安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有关地区和部门要抓紧制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对会议确定的任务部署逐条逐项细化分解,把战略部署变为具体工作安排。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密切协调配合,搞好督促检查,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宣讲活动,使会议精神深入人心。
1、“老西藏精神”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及其后几代驻藏部队官兵和地方各族干部,在世所罕见的特殊、艰苦环境下,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逐步创造了“老西藏精神”。又不断以“老西藏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当年西藏环境艰苦、情况复杂,工作困难重重。在政治方面,外有帝国主义残余势力的侵略和干涉,内有民族分裂势力的捣乱和破坏,斗争尖锐。在自然环境方面,号称世界屋脊,高寒,缺氧,交通不便,供应匮乏。在社会基础方面,民族隔阂严重,风俗习惯特殊等。
“老西藏”们在这种困难条件下,坚决贯彻中央指示,密切联系和依靠西藏人民,英勇奋战,排除万难,完成了解放西藏、巩固国防、平叛改革、建立自治区、开展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改革开放等任务,有力地维护了祖国统一,促进了民族团结,保证和推进了西藏的稳定与发展。
2、“老西藏精神”是几代中央领导精心培育、大力倡导的结果。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早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前后,就开始筹划解放西藏的问题,逐步作出重大决策,进行周密部署。毛泽东指出:“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地位极重要”,“进军及经营西藏是我党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进藏对个人来说,一点好处也没有,但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好处很多,是好共产党员就要举手去”。邓小平同志为进藏人员题词鼓励:“接受与完成党所给予的最艰苦任务,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军人无上的光荣。”
江泽民同志于1990年7月在西藏视察工作时,专门为边防部队题词鼓励,号召发扬“老西藏精神”。江泽民、吴邦国等中央领导同志还把这一精神概括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这六条。
胡锦涛同志于上世纪80年代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期间,以身作则,带头实践“老西藏精神”。到中央工作后,于2009年3月9日下午,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西藏代表团的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西藏各族干部将发扬光大“老西藏精神”,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把西藏的事情办得更好,建设团结、民主、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2010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号召: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弘扬“老西藏精神”,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2011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作为中央代表团团长,率团赴西藏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几次发表重要讲话,都提及“老西藏精神”。他说:“长期以来,在西藏工作的同志们和西藏各族群众心心相印,始终坚持讲政治、顾大局,不畏艰难、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智慧和力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批批援藏干部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为西藏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历届中央领导的倡导和教育,是对“老西藏精神”的充分肯定与褒奖,有力引导、推动了“老西藏精神”的形成、延续与弘扬。
“特别能忍耐”才能厚积薄发。自古圣贤皆寂寞,共产党人要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心态来应对一切困难,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要以“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韧劲与耐心坚守岗位,奋发图强,勇于向一切束缚发展的障碍挑战,勇于向传统的思维定势挑战。
一切为了群众,就得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勇气应对所有的不顺心、不顺眼、不顺手,杜绝一切态度生硬,慵懒迟钝,甚至有意刁难办事群众的不良作风。到群众中去,就得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了百姓的幸福,就要敢于面对种种非议,敢于冲破重重阻力,满腔热忱地去工作,全心全意地去为人民群众服务。
“特别能团结”才能凝聚力量。团结是党的生命,团结出力量,团结出干部、团结出效益。共产党员要自觉做到维护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团结,做到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一切依靠群众,就要将党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知群众苦,问群众寒、解群众难,团结带领群众干好工作,让群众真正看到党的威信和作用,真正在群众心中树起党员的良好形象。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团结一心的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之躯。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特别能奉献”才能取信于民。奉献精神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最本质特征。党员要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在奉献中满足他人,在奉献中提升自己,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私奉献是共产党员的道德底线,也是最基本的政治素质。
雷锋说过,“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新形势下,全体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有了奉献精神,才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放在心上,才能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开拓创新,努力创一流业绩。缺少奉献精神,就会缺少为群众服务的观念,甚至办事不公,与民争利,斤斤计较,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于2020年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我校党总支于近期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会上,学校党总支书记首先传达了区党委、市委及局党组关于深入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指示精神,并领学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党中央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科学把握了当前西藏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西藏未来发展绘制了宏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把会议精神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研讨,要认认真真学习、反反复复思考,深刻理解、准确掌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结合工作实际把握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纲和魂,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对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的“十个必须”工作要求,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增强能力、锤炼作风,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到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
学习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今后一定要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为西藏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从严管党治党走深走实,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带领各族群众应对风浪考验、战胜困难挑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强政治力量。
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几十年来,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社会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飞跃,西藏发展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向文明进步的伟大跨越,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内容。在雪域高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是各族儿女的共同心声。
加强党的建设,就要着力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x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要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应对重大斗争、防范重大风险的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长期以来,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西藏党员、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要关心爱护西藏干部职工,完善好、落实好工资收入、住房、就医、子女入学、退休安置等各方面支持政策,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重视健康保障工作,研发并推广适用高海拔地区的医疗保健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党委要高度重视涉藏工作,中央将继续加大对四省涉藏工作的支持力度。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作为,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承载着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深信,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力保障,有全国人民大力支持,有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一个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必将巍然屹立在世界之巅。
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例文 篇6
老西藏精神,作为独特的藏族文化的代表,承载着民族团结、坚韧不拔、克己奉公等价值观念,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近年来,人们更加关注和探索这种精神的内核和意义。我曾有幸深入西藏地区,亲身感受到了老西藏精神的力量和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老西藏精神做出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老西藏精神教会了我坚韧不拔的品质。在我的印象中,西藏地区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高寒缺氧、地势险峻。然而,当地人民却能勇往直前,面对困难毫不退缩。他们不怕高寒、不畏险峻,奋勇向前。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是老西藏精神的核心之一。我在与当地人交流中了解到,他们在拓荒、养殖、建设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是巨大的,但他们从未放弃,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
其次,老西藏精神教会了我关注他人的品质。在我走访西藏的农牧区时,我发现当地人民非常热情好客,对待每一位过客都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和尊重。他们不仅会主动提供帮助,还会真诚地倾听你的故事,与你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这种关注他人的品质使我学会去关心他人,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亲切和温馨。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人们更注重个体利益,这令我感到疏离和孤单。而老西藏精神则告诉我,只有关注他人,才能建立更加紧密的人际关系,也才能真正感受幸福和快乐。
再次,老西藏精神教会了我勤劳奉献的品质。在老西藏的社区中,我见到了许多勤奋工作的人。他们不怕辛劳,默默地做好每一份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他们把奉献当做一种责任和使命,无怨无悔地将自己的力量用于社会和他人。这种勤奋奉献的品质,让我深受启迪。在我回到平凡的生活中,我开始更加注重每一份工作的细节,用心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老西藏精神告诉我,勤劳奉献是一种美德,它能让我们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老西藏精神教会了我对生活的感恩之心。在走访西藏的过程中,我发现当地人民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仍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对生活充满感恩之情。他们珍惜每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感激大自然的恩赐。这种感恩之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着自己是否足够满足和感恩。回到日常生活中,我开始更加注重身边的小事,感激每一个帮助和支持我的人。老西藏精神教会了我对生活的感恩,让我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总而言之,老西藏精神是一种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精神品质,它包含着坚韧不拔、关注他人、勤奋奉献、感恩之心等品质。通过我的亲身体验与观察,我明白了这些品质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去践行和积累。老西藏精神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席之地。让我们一同体悟老西藏精神,并将其传承下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例文 篇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能力和作风。抚今追昔,西藏的显著成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老西藏的艰辛;。
展望未来,老西藏精神将是推动西藏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期的西藏干部要在吹拉弹唱中继承老西藏精神,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
吹响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执著号。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被称为世界屋脊。这里气温低,含氧量少,环境恶劣。但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老西藏听从党中央的号召,把祖国建设的大局放在第一位,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忠于职守,扎根边疆,以顽强的毅力在这片广阔的高原上挥洒青春和汗水,最终改变了西藏贫穷落后的面貌。党员干部工作,抓落实贵在一颗恒心,不能因任何困难而退缩,不能因一时劳累而气馁,不能因一次失败而放弃。新时期的西藏干部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不抓结果不放手的决心,努力工作,长期努力,一幅蓝图画到底,一声喊到底,一个目标做到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西藏特色的振兴之路。
拉紧甘为人梯,俯首为牛的奉献弦。雪域高原从来不缺奉献者。由修建进藏公路倒下的烈士,到因公殉职的张贵荣将军,再到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雪域高原好军医李素芝……他们与千千成千上万建设西藏的党员干部一道,在老西藏精神的指引下,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让西藏的旧貌变新颜。党和人民的事业随时都需要奉献。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特征。西藏干部必须发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老牛精神,克己奉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像孔繁森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多做。
献,真正在西藏改革、发展和稳定中起榜样和表率作用,把每一项工作都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弹”奏“攻坚克难、舍我其谁”的“担当曲”。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西藏,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生活艰苦,十八军进藏后,积极响应军委“向荒野进军、向土地要粮、向沙滩要菜”的号召,立足高原,在xxx河畔的荆棘林中、沙石滩上开荒种地,全心全意为藏族同胞办好事、做好事、解难事,得到群众认可。西藏的环境和条件十分恶劣,不少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负担重、压力大,需要有比一般人更强更高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境界。当前,我们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西藏篇章,担当作为尤其重要。西藏干部更要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履行好治边稳藏的光荣使命,把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苦干实干,才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唱”好“勇敢拼搏、积极进取”的“奋斗戏”。西藏各方面的发展成就大家有目共睹,但“老西藏精神”却从未因时代变迁而褪色。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扎根雪域高原,矢志奋斗,他们深入农村基层、牧区学校,送医疗、送教育、送技术、送经验,竭力改变西藏贫穷落后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西藏干部要永葆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要有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情怀,沿着“老西藏”们敢想、敢拼、敢干的正确道路前进,继续发扬无私无我的奋斗精神、激发昂扬向上的拼搏劲头、保持重若泰山的责任坚守,对标党中央的重托、对标人民的期盼、对标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矢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奋斗。
近些天来,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真切地感受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西藏人民的关心。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特别强调的“十个必须”“六个要”“四个确保”,体现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精髓,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学习中,我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是对我们藏学工作者的特别要求和鼓励,是我们今后在研究工作中需要认真贯彻落实的。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我们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才能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有大量的具体工作需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就是我们今天的重要工作。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发展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西藏实现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是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贡献。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奋斗在雪域高原的广大同志们,特别是坚守在一线、服务在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召开6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每次都根据现实情况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深刻变化,我们深化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总结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
《续刻荡寇志序》曰:“吾不知其一介不忘初心,至老而弥坚也。”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以三组关键词,再次为“老而弥坚”的“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赓续强大精神动力,号召广大干部团结一心、携手奋进,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绘就理想信念的厚重底色,共同奏响西藏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强音。
要不断浇铸缺氧不缺“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的精神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老西藏精神”是驻藏部队几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英勇奋斗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干群血肉相连、亲如一家的深情厚谊。回望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近70年历史,苍茫的雪域高原迎来一批批各行业的“雄鹰”,他们带着党中央的深切关怀和矢志奋斗的崇高信念,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西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近70年风雨兼程,西藏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老西藏精神”从未因时代变迁而褪色,它深深扎根于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使命中,在砥砺奋进中共同汇聚起磅礴力量,于不断传承中浇铸雪域高原新时代的“精神高地”。
要勇于直面艰苦不怕“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的吃苦受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西藏地区条件极为艰苦、工作异常辛苦、生活格外清苦,没有不畏困难的强大勇气,和勇于吃苦的坚强毅力,是不敢也不会迎接挑战的。广大援藏干部始终把藏区人民福祉放在心头,在长达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深耕改造拉萨河畔的荆棘林、沙石滩开荒种地,广泛深入农村、学校送医疗、送教育,以见证艰苦奋斗担当作为的日日夜夜,同藏区人民一起挥洒汗水,开创了西藏历史上第一条公路、第一座电站、第一座桥梁、第一个邮局等200多个“第一”,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现实”,以枝叶关情的党员本色,切实为藏区各项事业发展解难题、干实事。
要开拓进取让海拔高“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的境界更高。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5周年,一代代“老西藏”们舍弃常人所拥有、放弃常人所享受,扎根高原,矢志奋斗,将全部的激情与热忱洒向迢迢天路。如今,西藏地区经济增速连续七年居全国前三,建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义务教育“三包”政策全面落实,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站在这一时间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十个必须”阐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并再次以“老西藏精神”鼓舞关心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不但让精神高地耸立世界屋脊,更激励着300多万高原儿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惧“生命禁区”、攀登“巍巍高峰”,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高歌猛进。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是共产党人崇高品质与西藏特殊实际相结合的丰硕成果,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生动体现。“老西藏精神”的核心是一切为了群众,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反映着人民群众现实的愿望和要求。
它得益于藏汉各民族群众的认同与实践而得以传承和发扬,是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最好诠释,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反映。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形势下,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认真领会其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着力使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与优良作风,成为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源泉。
“特别能吃苦”才能深入基层。只有贴近群众,才能了解民需、民忧、民苦,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一线解决。“党在任何时候都要同群众同甘共苦;党员必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明确要求,也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本。
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高尚理念,扎根基层,服务一线,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来解决实际难题。通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磨砺意志,锤炼作风,把乐于吃苦同勤于实践相结合,立足岗位,真抓实干,使自己的能力在艰苦环境中得到提升,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吃苦中得以体现。
“特别能战斗”才能护国佑民。党员干部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始终成为人民群众在天灾人祸面前的守护神。98抗洪、汶川地震、拉萨事件……,在每一次人民的利益遭到损失或侵犯时,都有共产党人的忙碌身影。这种一心为民的战斗精神,既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体现,也是每位党员干部必备的素质。
共产党员的先锋队性质决定党员是一块特殊的材料,既要在平时看得出来,更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始终做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扛大梁,挑重担,抢头功。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更要做为人民服务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勇字当头,敢字当先,忠贞不渝,威武不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和坚强后盾。
“老西藏精神”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我个人理解和体会,“老西藏”们之所以能够做到中央领导肯定的“六个特别”,主要是能用实际行动体现和实践了下列五个方面的精神。
1、忠于祖国、服务人民、听党调遣的大局意识和服务精神。这是“老西藏精神”的最根本、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观,体现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是“老西藏”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最主要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
在藏工作的部队将士和地方各族工作人员,热烈响应中央号召,多数主动要求进藏工作。把个人得失、进退、家庭乃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而把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解放西藏、建设西藏、保卫西藏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并视为神圣使命,正如“老西藏”的代表之一、西藏自治区原党委书记阴法唐同志说:“党组织需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需要干啥就干啥,从不讲任何价钱”。
1959年3月直接指挥过拉萨平叛的原十八军政委谭冠三同志,一进藏就表示了要“把老骨头埋在西藏”的决心。他曾豪情满怀地赋诗一首,题为《贺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男儿壮志当报国,藏汉团结重如山;
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为了西藏工作的需要,“老西藏”们都坚持“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短的十几年,长的几十年。大家都毫无怨言。许多“老西藏”“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000多名同志牺牲在西藏的工作岗位上。
2、“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西藏”们顶风冒雪、忍饥挨饿,靠双脚走路,征服了雪山、冰河、险滩、沼泽、草地、荒漠,完成了号称“第二次长征”的路途3000多公里的进军西藏的任务。
以“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大无畏精神,用汗水和鲜血乃至生命,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总长3400多公里的青藏、川藏两条公路。有3000多名战士长眠在筑路工地上。
1962年,在震惊中外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我驻藏戍边指战员们又表现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
“老西藏”们就是用这种英勇无畏、吃苦耐劳的精神,排除了各种困难,战胜了各种敌人。
3、严格执行政策、严守纪律的组织观念。
毛主席关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重要论断,对西藏工作有着长远的特殊重要意义。当时西南局主要领导邓小平同志对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工作也多次指出:“解放西藏有军事问题,需要一定之军事力量,但军事与政治比较,政治是主要的”;更特别强调:“解放西藏,要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
1951年5月23日,即《十七条协议》签定的当天下午,毛主席就特别叮嘱张国华等同志说:“你们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这两件大事,一切工作必须慎重稳进。”毛主席的这一历史性嘱咐,强调了民族、宗教、统战工作在西藏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具有十分深刻的指导意义。
张经武、张国华、谭冠三等历任西藏党、政、军主要领导以及各级领导,既是战斗队,也是工作队。他们在各级都直接做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都是执行政策的表率、遵守纪律的模范。有的同志甚至因此而献出了生命,但却换来了群众的更大信任。
4、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老西藏”们在战斗和工作中,善于把中央交给的任务和方针政策与西藏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求真务实的精神相结合;把雄心壮志与脚踏实地相结合;把敢干与会干相结合。
当年西南局领导之一的刘伯承同志题词指示:“精细研究藏族同胞物质的思想的具体生活情况,切实执行共同纲领民族政策”。十八军为完成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任务,根据中央和西南局的指示,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周密的部署。专门成立了“政策研究室”。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详细具体地了解了西藏的地形、道路、气候及政治、经济、宗教、民族等各方面的情况,编写了一系列政策规定,把党的民族政策和军队纪律与藏区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具体化,从而保证了各项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与落实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5、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的敬业精神。
“老西藏”们为适应工作需要,许多人长期努力刻苦学习,深入钻研,成为干部革命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典范,甚至成为专家型的西藏工作者。如早期进藏的牙含章同志,长期注意积累资料,潜心研究西藏历史、文化、宗教等,著有《班禅额尔德尼传》等权威著作,成为著名的藏学专家。我所熟悉的中央统战部原副秘书长李佐民同志,在西藏工作过28年,他刻苦自学藏语、英语,曾出色地为毛主席、周总理以及张国华、谭冠三等领导做过翻译。《中国西藏》杂志原总编辑廖东凡同志,北大毕业后主动去西藏工作了24年,长期深入基层,密切联系藏族群众,成为著作颇丰的西藏民俗专家。
“老西藏精神”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我个人理解和体会,“老西藏”们之所以能够做到中央领导肯定的“六个特别”,主要是能用实际行动体现和实践了下列五个方面的精神。
1、忠于祖国、服务人民、听党调遣的大局意识和服务精神。这是“老西藏精神”的最根本、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观,体现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是“老西藏”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最主要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
在藏工作的部队将士和地方各族工作人员,热烈响应中央号召,多数主动要求进藏工作。把个人得失、进退、家庭乃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而把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解放西藏、建设西藏、保卫西藏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并视为神圣使命,正如“老西藏”的代表之一、西藏自治区原党委书记阴法唐同志说:“党组织需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需要干啥就干啥,从不讲任何价钱”。
1959年3月直接指挥过拉萨平叛的原十八军政委谭冠三同志,一进藏就表示了要“把老骨头埋在西藏”的决心。他曾豪情满怀地赋诗一首,题为《贺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男儿壮志当报国,藏汉团结重如山;。
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为了西藏工作的需要,“老西藏”们都坚持“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短的十几年,长的几十年。大家都毫无怨言。许多“老西藏”“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000多名同志牺牲在西藏的工作岗位上。
2、“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西藏”们顶风冒雪、忍饥挨饿,靠双脚走路,征服了雪山、冰河、险滩、沼泽、草地、荒漠,完成了号称“第二次长征”的路途3000多公里的进军西藏的任务。
以“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大无畏精神,用汗水和鲜血乃至生命,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总长3400多公里的青藏、川藏两条公路。有3000多名战士长眠在筑路工地上。
1962年,在震惊中外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我驻藏戍边指战员们又表现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
“老西藏”们就是用这种英勇无畏、吃苦耐劳的精神,排除了各种困难,战胜了各种敌人。
3、严格执行政策、严守纪律的组织观念。
毛主席关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重要论断,对西藏工作有着长远的特殊重要意义。当时西南局主要领导邓小平同志对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工作也多次指出:“解放西藏有军事问题,需要一定之军事力量,但军事与政治比较,政治是主要的”;更特别强调:“解放西藏,要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
1951年5月23日,即《十七条协议》签定的当天下午,毛主席就特别叮嘱张国华等同志说:“你们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这两件大事,一切工作必须慎重稳进。”毛主席的这一历史性嘱咐,强调了民族、宗教、统战工作在西藏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具有十分深刻的指导意义。
张经武、张国华、谭冠三等历任西藏党、政、军主要领导以及各级领导,既是战斗队,也是工作队。他们在各级都直接做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都是执行政策的表率、遵守纪律的模范。有的同志甚至因此而献出了生命,但却换来了群众的更大信任。
4、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老西藏”们在战斗和工作中,善于把中央交给的任务和方针政策与西藏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求真务实的精神相结合;把雄心壮志与脚踏实地相结合;把敢干与会干相结合。
当年西南局领导之一的刘伯承同志题词指示:“精细研究藏族同胞物质的思想的具体生活情况,切实执行共同纲领民族政策”。十八军为完成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任务,根据中央和西南局的指示,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周密的部署。专门成立了“政策研究室”。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详细具体地了解了西藏的地形、道路、气候及政治、经济、宗教、民族等各方面的情况,编写了一系列政策规定,把党的民族政策和军队纪律与藏区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具体化,从而保证了各项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与落实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5、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的敬业精神。
“老西藏”们为适应工作需要,许多人长期努力刻苦学习,深入钻研,成为干部革命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典范,甚至成为专家型的西藏工作者。如早期进藏的牙含章同志,长期注意积累资料,潜心研究西藏历史、文化、宗教等,著有《班禅额尔德尼传》等权威著作,成为著名的藏学专家。我所熟悉的中央统战部原副秘书长李佐民同志,在西藏工作过28年,他刻苦自学藏语、英语,曾出色地为毛主席、周总理以及张国华、谭冠三等领导做过翻译。《中国西藏》杂志原总编辑廖东凡同志,北大毕业后主动去西藏工作了24年,长期深入基层,密切联系藏族群众,成为著作颇丰的西藏民俗专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广大党员干部应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传承下去,特别是要在脱贫攻坚中发挥“老西藏精神”,不畏艰苦、努力奋斗,攻坚克难、持续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使命意识,做脱贫攻坚的坚定实践者。过去,“老西藏”们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战胜了艰苦的自然条件和国内外敌人。
今天,面对“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庄严承诺,党员干部要继续传承“老西藏”精神,强化责任担当,自觉将实现人生价值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主动把创业热情融入脱贫攻坚事业,努力将干事动力注入为民解困中。要积极将脱贫攻坚作为思想淬炼的“磨刀石”,坚定理想信念,磨砺吃苦品质;。
要积极将脱贫攻坚作为政治历练的“试金石”,强化为民之志,铸就铁肩担当;。
要积极将脱贫攻坚作为实践锻炼的“主战场”,内强服务才干,擦亮脱贫成色。锻造过硬本领,做脱贫攻坚的坚强破冰者。
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打铁必须自身硬”,完成剩余任务,决胜脱贫攻坚,依然要发挥“老西藏”精神,首先就要铸造“特别能战斗”的实干本领,练好“绣花功夫”,“一针一线”补好“贫困之洞”“落后窟窿”,不折不扣地把党的各项扶贫政策落到位;。
其次要增强“特别能吃苦”的苦干本领,立下愚公志,将扶贫的事一步一个脚印落细,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将群众的事一件一件办实;。
还要提升“特别能创业”的巧干本领,敢于“打破砂锅”找症结、探贫因,大胆创新开妙方、治穷根,以四两拔千斤之巧力破难题,让“老西藏”精神在扶贫实践中开出绚丽之花。
强化矢志奋斗,做脱贫攻坚的坚实站岗者。“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发扬“老西藏”精神,虽胜利在望,但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持续铆足冲锋之劲,克制松懈心态,用“特别能忍耐”之坚韧做好挂点帮扶、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工作,不达目标决不收兵。脱贫攻坚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党员干部要自觉以“老西藏”精神为魂,以实干为墨,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求真务实将“巩固成效,防止返贫”这篇文章写扎实写深厚,特别是要将“上篇”脱贫攻坚与“下篇”乡村振兴衔接好,着力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踢”走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绊脚石”,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稳步提高贫困群众致富能力,切实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站好“守护岗”。
近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老西藏精神”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内涵。新时代新形势下,更要弘扬“老西藏精神”,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弘扬“老西藏精神”筑牢政治意识是根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而这些都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永葆对党忠诚、热爱祖国、关心西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领导下汇聚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的磅礴力量,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不懈奋斗。
弘扬“老西藏精神”提升干事本领是关键。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打铁还需自身硬,撸起袖子加油干。西藏地处高原地区、自然条件不优,推动西藏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项事业发展,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激发不怕吃苦、不畏艰辛的意志品质,方能不断增进百姓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西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这决定广大党员干部要弘扬“老西藏精神”,不断增进干事创业的本领和能力。
弘扬“老西藏精神”团结奋进是基础。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通过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同时,广大党员干部要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不断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为推动西藏和全国发展齐步迈进、凝心聚力。
弘扬“老西藏精神”从严治党是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能否成为带领各族群众应对风浪考验、战胜困难挑战的领头羊和主心骨,得不断推进从严治党、党要管党从深里走、往实处行,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党的建设总要求为遵循,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释放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社会号召力和群众组织力,从而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为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法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是指导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也是指导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全区上下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结合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加富有成效地做好我区各项工作。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脱贫攻坚收官、自然灾害多发、维稳压力增大等多重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州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协同作战,各级“一把手”担当担责、率先垂范,广大干部群众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在极其艰难、极其复杂的情况下,打好了疫情防控、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应急救援、生态环保、维护稳定“六大战役”,确保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总体平稳。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大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州正处于疫情防控巩固关键期、决战脱贫攻坚收官冲刺期、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提振期,还有很多难关要过、很多硬骨头要啃,各项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繁重。
必须坚定不移讲政治。要强化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决维护党的权威,全力把政府系统干部队伍打造成为一支带领各族群众应对风浪考验、战胜困难挑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强政治力量。
必须坚定不移稳增长。要树立“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的思想,全力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要全力打通中央和省、州出台的一系列对冲疫情对经济发展不利影响的激励政策措施执行落实“最后一公里”,坚决让政策措施落实见效。要全力落实“抓消费促升级”8条措施,培育升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导向。要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州纾困惠企政策,千方百计保护好市场主体,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必须坚定不移抓投资。要对上抓项目争取,争取更多重大项目进入国家规划“本子”;。
对外抓项目招引,招引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甘孜;。
对内抓项目实施,按照“抓大不放小、大小一起抓”的要求,全面实行州重点项目和投资运行“红黑榜”通报机制,强力推动项目最短时间开工、最快速度推进、最优质量竣工。
必须坚定不移强产业。要牢固树立“抓产业就是抓发展、抓产业就是抓民生、抓产业就是抓稳定”的理念,紧紧围绕“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产业发展思路,建强“6+1”绿色现代工业、“4+6”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10+2”产业体系,全力推进产业为民、产业惠民、产业富民。
必须坚定不移促改革。要聚焦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体制机制中的不适应问题,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特别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开放也是改革、而且是最大的改革”理念,用好省外对口支援和省内对口帮扶平台,走出一条内陆民族地区开放合作新路子。
必须坚定不移护生态。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强力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坚决守护好甘孜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必须坚定不移惠民生。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社会事业,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必须坚定不移保安全。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维护防疫安全、维护生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必须坚定不移抓落实。各级各部门、各级干部必须把抓落实作为检验履职尽责的基本标尺,对照既定目标任务,以“干”字当头、“实”字托底的精神和只争朝夕、艰苦奋斗的姿态,以想抓落实的自觉、敢抓落实的担当、会抓落实的能力,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并大见成效。
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例文 篇8
在丹桂飘香,菊花闹艳的年月,心怀无限憧憬的我幸福地踏上了三尺讲台。秋日的阳光无私地散落凡间,透过枝蔓折射出光影琉璃的新世界。风动影随,追逐着秋实中学的风尚,同时内心窃喜,哪怕只有一笔,只要它属于我,我便甘愿融化在这纯净中,随风留香。慕名地前往只因他的芬芳;虔诚地祈盼只为他的欣赏;欢愉地奔赴只因他的同往;执着地坚守只为他的厚望。她就是优秀的中共党员,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丁勇慧同志。
翻阅无数有关她的资料,历在眼前的是分量十足的头衔和荣誉: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民革市委副主委、民革省委常委职务。先后荣获省特级教师、省劳动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50多个。但身为她旗下的教师,我对此却知晓寥寥。这并非因我的无知,而因丁校长为人的低调和视荣誉为草芥的胸怀。然而,众为人知的是,近三年,秋实中学已有73名教师成长为省、市、区级骨干教师,有30名教师被聘为中考命题员,十二人分别获得全国十佳教师、全国百名名师等荣誉称号。这些都是来自丁校长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领导。不负厚望,自2001年以来,我校中考各项升学率荣居全市榜首。此外秋实中学已实现了“国际合作育英才”的办学目标,已有30余名学生享受全额奖学金在新加坡留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一贯宗旨,丁校长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教育战线上的共产党人,作为一名有着近二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她一直以来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这正是我们新时期入党积极分子所需要学习和传承的。面对种种殊荣,丁勇慧校长淡定谦虚,把荣誉留给了每一位秋实人,而她则默默承担着一切责任。对于一个共产党人来说,责任是一种奉献,一种使命。
春华秋实,轮回四载,岁月更替的是过往的疲倦,内心沉积的却是永不消失的感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恪守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永远保持党员先进性。我将积极努力地完成党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努力增强教学技能,提高业务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我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员。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发展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西藏实现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是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贡献。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奋斗在雪域高原的广大同志们,特别是坚守在一线、服务在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召开6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每次都根据现实情况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深刻变化,我们深化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总结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
近些天来,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真切地感受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西藏人民的关心。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特别强调的“十个必须”“六个要”“四个确保”,体现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精髓,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学习中,我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是对我们藏学工作者的特别要求和鼓励,是我们今后在研究工作中需要认真贯彻落实的。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我们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才能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有大量的具体工作需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就是我们今天的重要工作。
世班禅、热振活佛、阿旺嘉措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大义与大爱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事实。这些都需要整理与宣传。
近代以来,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中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关键时节,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凝聚成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那是辉煌与屈辱、荣光与苦难并存的历史。1888年、1904年西藏各族军民共同抵抗英国侵略者的故事还在传颂;特别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在民族存亡,国家安危之际,西藏人民不甘人后,他们有的齐声诵经,为祈祷抗战胜利,为诅咒日寇;有的舍身从戎,奔赴前线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有的四处募捐,输财卫国……他们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留下了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是仰天长啸的悲壮,是可歌可泣的精神,进一步印证了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这一事实。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十世班禅、阿沛•阿旺晋美、喜饶嘉措、孔繁森等人物的事迹在西藏更是家喻户晓。历史充分表明,西藏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犹如珠穆朗玛山顶上常年不化的冰雪一样洁白、顽强,又好似雅鲁藏布江水般悠久而漫长。
交融,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今后,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挖掘、整理、宣传好西藏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事实。
枯燥的历史通过一个个生动故事的挖掘、整理,娓娓道来,抽丝剥茧,加大宣传力度,定会让人们在重温历史时有不一样的感受,也必将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
坚定信心夯实基础努力推动林草改革发展取得新成绩——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学习体会(1)。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于2020年8月28日-2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时代西藏发展实际,立足高远,从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长足发展的角度,为今后一段时期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谋篇布局。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十个必须”“六个要求”“四个确保”体现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精髓,为我们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下面,我就如何学习贯彻好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谈谈个人心得。
一是必须坚持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指导今后林草工作的重要理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发展思路,把生态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生态资源是西藏最宝贵的资源,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促进生态保护同民生改善相结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共建良好生态、共享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环长效机制,为保护雪域高原生态环境注入源源动力。作为林草人,推动生态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在新时代更好的推动林草发展改革事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绘就了新的发展蓝图,为我们推动全市林草工作注入了信心、动力。面对新时代、新形式、新问题,必须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坚持将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指导今后林草工作的重要理论。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对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深刻理解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精髓要义。要充分结合林草工作实际,将理论联系实际,以学促用,以用促学,边学边用,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深、弄懂,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是必须坚持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实践。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x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面积x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制定了《林芝市生态公益林管护条例》,将生态公益林管护提升至地方性法规,全市公益林管护迈入依法管理新阶段;全市草畜平衡草原面积达x万公顷,草畜平衡面积比例达到x%,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x%,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和改善。建设各类产业基地面积x公顷,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值从2015年的x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x亿元,增长x倍;相继实施了林芝市野生动物救护站、林芝市森林火灾高危区综合治理等项目,林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状况持续改善,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回顾过去不难发现,正是在党中央一些列管长远、管全局、管根本的治藏方略下,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以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沿着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的发展方向奋力前行,才能取得以上成绩。实践证明,党的治藏方略完全正确,符合我国国情,西藏实际和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始终是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坚强保障。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是在新时代下,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转变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的情况下,面对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日益凸显的背景下,立足西藏发展实际,面向西藏未来发展作出的一次战略布局。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必须以解决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讲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实践,指导解决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与挑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局上下要聚焦全市林草发展的薄弱环节,主动研判座谈会后的政策导向,提前谋划准备,寻求在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等方面的政策、资金支持。要聚焦林草发展形势变化,按照中央第七次工作西藏座谈会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的发展方向,积极主动与十四五规划编制单位进行沟通衔接,确保规划编制内容符合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藏方略和目标任务。要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与生态修复、林草产业、资源保护管理、项目建设等日常工作紧密结合,用以推动、指导工作,持续突出生态安全,提升生态空间,强化生态服务,壮大生态经济,夯实基础支撑,强力推进林草各项工作,确保林草发展改革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张满意的答卷。
现在,发展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治藏方略引领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断开创林芝林草工作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林芝生态篇章。
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刻阐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同时对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涉藏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统揽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是指导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今天,西藏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基础设施加快完善,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西藏实现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是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贡献。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召开6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每次都根据现实情况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深化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总结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发展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的雪域高原,迎来了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以赴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在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书写新的璀璨篇章,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楼阳生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全力以赴抓好涉藏工作各项任务落实,为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针对性,是1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我省做好涉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会议强调,全省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充分认识西藏工作取得的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深刻理解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内涵,全面把握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始终把“十个必须”作为涉藏工作的指针和标尺,推动党中央决策落地见效。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准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有效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继续办好内地西藏班,加强“四史”学习教育,培养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的深厚思想感情基础,引导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加强干部人才援藏,持续做好援藏干部人才选派工作,完善落实好各方面支持政策,引导援藏人才干部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援藏工作,展示山西形象。各级党委要抓好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学习贯彻,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具体抓,全力以赴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党员负责同志出席会议。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通过学习党史和习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对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有了更加坚定的自信,对自身肩负的责任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对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理解学史崇德的内涵有了更加精准的把握,对习总书记提出的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有了更加强烈的追求。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更要认真学习好、大力宣传好、坚决落实好,把习总书记的深情厚爱转化为干事创业动力,把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落实在集团各项建设中去。
6月7日下午,习总书记亲临文亭巷社区考察调研,作为社区企业中的一员,备感自豪。从而,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要想胜任工作,就必须加强学习。持续学习党的政策理论和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确保自己的思想时刻能与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绝不背离党的路线,绝不违背党的要求,努力做党的忠诚“卫士”。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积极参加上级党委组织的提升党务工作能力的培训。任职岗位以来,我有幸多次参加了街道、社区党委组织的党务工作培训,通过学习,让我对党的方针、政策,党建业务、党的发展等有了全新的认识及掌握,为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及业务基础。同时,以此为纽带与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友谊,领导一直以来给予了很多帮助,就像“家”一样,让我深感温馨与温暖。
责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没有责任心就谈不上执行力,对自身而言更是如此,必须做到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我能够认真领会习总书记提出的“把抓好党建作为政绩观”的深刻时代内涵,努力在抓好、抓实、抓牢党建工作中担当好“参谋者”的角色。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吃透“上情”,把握“下情”,积极为集团党支部开展与落实好各项党建工作建言献策、出谋划策。
做,永无止境。党务工作,看似简单平凡,实则琐碎复杂责任重大,是一项很实实在在的工作,并不是大家想向的“虚”的工作,党费收缴、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党员活动、积分管理、党组织关系转接、党员活动室管理……每一项工作都要做实,这需要自身做个有心人,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到既统筹大局,又不失小节。总之,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自身工作。
党务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严谨的政治工作,做好新时期的党务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求真务实、勤于思考,切实为集团党的文化建设尽职尽责。
发言完毕,不妥之处请各位同志批评指正。
“老西藏精神”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我个人理解和体会,“老西藏”们之所以能够做到中央领导肯定的“六个特别”,主要是能用实际行动体现和实践了下列五个方面的精神。
1、忠于祖国、服务人民、听党调遣的大局意识和服务精神。这是“老西藏精神”的最根本、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观,体现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是“老西藏”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最主要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
在藏工作的部队将士和地方各族工作人员,热烈响应中央号召,多数主动要求进藏工作。把个人得失、进退、家庭乃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而把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解放西藏、建设西藏、保卫西藏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并视为神圣使命,正如“老西藏”的代表之一、西藏自治区原党委书记阴法唐同志说:“党组织需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需要干啥就干啥,从不讲任何价钱”。
1959年3月直接指挥过拉萨平叛的原十八军政委谭冠三同志,一进藏就表示了要“把老骨头埋在西藏”的决心。他曾豪情满怀地赋诗一首,题为《贺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男儿壮志当报国,藏汉团结重如山;
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为了西藏工作的需要,“老西藏”们都坚持“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短的十几年,长的几十年。大家都毫无怨言。许多“老西藏”“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000多名同志牺牲在西藏的工作岗位上。
2、“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西藏”们顶风冒雪、忍饥挨饿,靠双脚走路,征服了雪山、冰河、险滩、沼泽、草地、荒漠,完成了号称“第二次长征”的路途3000多公里的进军西藏的任务。
以“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大无畏精神,用汗水和鲜血乃至生命,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总长3400多公里的青藏、川藏两条公路。有3000多名战士长眠在筑路工地上。
1962年,在震惊中外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我驻藏戍边指战员们又表现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
“老西藏”们就是用这种英勇无畏、吃苦耐劳的精神,排除了各种困难,战胜了各种敌人。
3、严格执行政策、严守纪律的组织观念。
毛主席关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重要论断,对西藏工作有着长远的特殊重要意义。当时西南局主要领导邓小平同志对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工作也多次指出:“解放西藏有军事问题,需要一定之军事力量,但军事与政治比较,政治是主要的”;更特别强调:“解放西藏,要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
1951年5月23日,即《十七条协议》签定的当天下午,毛主席就特别叮嘱张国华等同志说:“你们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这两件大事,一切工作必须慎重稳进。”毛主席的这一历史性嘱咐,强调了民族、宗教、统战工作在西藏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具有十分深刻的指导意义。
张经武、张国华、谭冠三等历任西藏党、政、军主要领导以及各级领导,既是战斗队,也是工作队。他们在各级都直接做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都是执行政策的表率、遵守纪律的模范。有的同志甚至因此而献出了生命,但却换来了群众的更大信任。
4、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老西藏”们在战斗和工作中,善于把中央交给的任务和方针政策与西藏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求真务实的精神相结合;把雄心壮志与脚踏实地相结合;把敢干与会干相结合。
当年西南局领导之一的刘伯承同志题词指示:“精细研究藏族同胞物质的思想的具体生活情况,切实执行共同纲领民族政策”。十八军为完成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任务,根据中央和西南局的指示,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周密的部署。专门成立了“政策研究室”。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详细具体地了解了西藏的地形、道路、气候及政治、经济、宗教、民族等各方面的情况,编写了一系列政策规定,把党的民族政策和军队纪律与藏区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具体化,从而保证了各项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与落实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5、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的敬业精神。
“老西藏”们为适应工作需要,许多人长期努力刻苦学习,深入钻研,成为干部革命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典范,甚至成为专家型的西藏工作者。如早期进藏的牙含章同志,长期注意积累资料,潜心研究西藏历史、文化、宗教等,著有《班禅额尔德尼传》等权威著作,成为著名的藏学专家。我所熟悉的中央统战部原副秘书长李佐民同志,在西藏工作过28年,他刻苦自学藏语、英语,曾出色地为毛主席、周总理以及张国华、谭冠三等领导做过翻译。《中国西藏》杂志原总编辑廖东凡同志,北大毕业后主动去西藏工作了24年,长期深入基层,密切联系藏族群众,成为著作颇丰的西藏民俗专家。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于2020年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我校党总支于近期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会上,学校党总支书记首先传达了区党委、市委及局党组关于深入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指示精神,并领学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党中央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科学把握了当前西藏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西藏未来发展绘制了宏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把会议精神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研讨,要认认真真学习、反反复复思考,深刻理解、准确掌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结合工作实际把握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纲和魂,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对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的“十个必须”工作要求,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增强能力、锤炼作风,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到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
学习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今后一定要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为西藏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从地理位置看,西藏是一片美丽的高原,千山耸立、万水奔腾;从历史发展看,西藏是一片浑厚的土地,沧海桑田、日新月异。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纸短情长,一往情深,这片雪域高原上的故事格外动人。
做好西藏工作,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到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到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这些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是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的根本保障,也是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对此,要抓紧制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对会议确定的任务部署逐条逐项细化分解,把战略部署变为具体工作安排,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从刻骨铭心的历史走来,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进发,西藏的繁荣发展有目共睹。牢牢坚持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激扬坚不可摧的奋进力量,西藏人民必定能书写崭新的发展篇章,创造更大的辉煌。
近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未来做好西藏工作指明了方向。时隔五年,两次出席西藏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都提到同一种精神——“老西藏精神”。
何谓“老西藏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三组关键词,再次注解新时代“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
中,给“老西藏精神”注入新时代的精气神,以“精神”为支柱,架起为民桥梁。
以“吃苦”为财富,磨练为民本领。西藏的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因其海拔高、气温低等特定条件,“缺氧”常常会让人“寸步难行”。“吃苦”亦指遭受痛苦,经受艰苦。强忍肝痛带领兰考人民治风沙的焦裕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辛勤耕耘三十载,万亩林场献国家”的杨善洲,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把青春奉献在基层的黄文秀同志等都是不怕吃苦的典范。作为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吃苦当做一种财富,磨练为民本领,在磨难中历练成长,在烈火中淬火成钢,要善于吃苦、勇于吃苦、乐于吃苦。“苦尽甘来,只有一番甜味”是再通俗不过的道理,即使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生活条件越来越富足,也要把“吃苦”精神贯穿始终,主动到工作一线去真枪真刀磨砺,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接几次“烫手的山芋”。
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真正把党的理想信念装入心中,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解决好自身的理想、信念、党性、人品、官德等根本问题,以理论上的成熟保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始终做到方向“明”、政治“硬”、头脑“清”。
想往心中神圣的蓝天白云......
我们来到了拉萨。那是拉萨的下午,一出火车车厢我们就立刻被青藏高原炙热的阳光所笼罩,干热如火。青藏高原的蓝天白云是一种很别致的美丽如画,因为,高原的.白云时时刻刻在变化。此时正值青藏高远的雨季再有大气环流季风的影响,蓝天如镜碧空如洗,白云常常在天际飘来,飘至我们头顶,忽而如三百飞龙翻滚,忽而似万千奔马,瞬息万变,等你抬眼望去,那万千奔马忽地变作了万朵祥云轻柔地飘啊飘,飘远了就成了银色的雪莲花,飘近了,那祥云似纱似雾,虚幻缥缈,我们脚踏高原,人在云间,那种迷蒙那种虚幻,那种人间天上的感觉,是在内地绝无仅有的。难怪当我们踏上高原的时刻,陈瑞萍、张秋雯、刘艳君、刘曼云、周桂芳等战友情不自禁地伸开双臂拥抱蓝天,拥抱白云,......
世界屋脊就在大家的脚下,多年向往的心中圣地终于到达了。在这些战友中,唯有文德寂静的伫立在蓝天白云间凝望着高原的深处,凝望那飘来白云的天边......
在我们的战友中,对来到心中圣洁的地方,青藏高原,来到那多年向往的拉萨,虽然心中那种期待那种盼望,终于就在眼前的时刻,每个人的眼神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有的热烈如炙心花怒放,要把高原的蓝天白云揽进胸中,有的沉静如水微波细浪,那凝视的眼神,由远及近似乎要看清高原那神秘的模样,还有的伫立环视,似乎要寻找神秘的喜马拉雅女神的方向......
雪山就在山尖,白云就在天边,神秘的高原就在我们脚下,望着山坡草地上悠闲地吃着青草的牦牛,草地白云高山牦牛蓝天多么美丽的画卷,我们就在这画卷的山边......·。
此时的我们,没有了遐想,没有了神秘的向往,因为我们就在我们心中的圣地,青藏高原,我们想往的天堂——拉萨。
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刻阐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统揽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为我们进一步做好西藏工作、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近期,我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方式,深入学习领会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本次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专题培训,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等不同维度,运用生动鲜活的案例、详实的数据、群众身边的变化,全面解读“七次会”的重大意义、西藏各项事业取得的全方位进步和历史性成就,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并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林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强党对西藏工作的全面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让我收获了许多感想感悟。
一、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既立足西藏发展现状,又着眼于西藏发展未来,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好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推动工作、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把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是我们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我们要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我们应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风险挑战最有力的理论武器,常学常思常抓不懈。要安排专门时间深入学习研讨,既学原文也悟原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真正领会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要丰富学习形式,请专家老师解读,使会议精神在干部职工中学深悟透;要立足林草工作实际,通过融入实践学,带着目标学;局理论中心组要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局班子成员要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做到融会贯通,指导实践;党员干部要带头学、自觉学,党支部要组织开展培训深入学、丰富载体创新学,推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走深走实,确保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二、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召开6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每次都根据现实情况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深化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总结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今天,西藏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基础设施加快完善,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必须全面加强西藏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推动从严管党治党走深走实,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强政治力量。我们必须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全面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大力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大力发扬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工作作风,持续深化“五型”机关党建品牌建设,扎实推进党组书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和局党支部与村级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与基层党组织携手奋进、共同进步,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同时,还要持之以恒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加大工程建设、行政审批等高风险领域的风险防控,细化防控措施、明确防控责任、突出防控重点,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立足林草守护高原生态本职,推动林草事业行稳致远。
生态资源是林芝最宝贵的资源,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我们林草人要当好保护林芝生态的主力军,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守护林芝生灵草木、万水千山作为我们林草人的使命,不断增强做好林芝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部署要求上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努力提高各项技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自觉投身建设美丽和谐幸福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实践。
我们林草人始终要把人民福祉放在心上,深刻理解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林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从林芝实际出发创造性开展工作,厚植林芝生态文明底色、壮大林草发展力量。要抢抓新时代发展机遇,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聚焦林草薄弱环节、短板等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补短板、强弱项为切入点,以资金拉动和加大建设为支撑,以严格管理制度机制为保障,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借助《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东风,高质量谋划,高标准推进,努力构建符合林芝实际的林草现代化治理体系,推动林草事业再上新台阶。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努力为林芝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是共产党人崇高品质与西藏特殊实际相结合的丰硕成果,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生动体现。“老西藏精神”的核心是一切为了群众,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反映着人民群众现实的愿望和要求。
它得益于藏汉各民族群众的认同与实践而得以传承和发扬,是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最好诠释,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反映。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形势下,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认真领会其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着力使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与优良作风,成为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源泉。
“特别能吃苦”才能深入基层。只有贴近群众,才能了解民需、民忧、民苦,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一线解决。“党在任何时候都要同群众同甘共苦;党员必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明确要求,也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本。
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高尚理念,扎根基层,服务一线,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来解决实际难题。通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磨砺意志,锤炼作风,把乐于吃苦同勤于实践相结合,立足岗位,真抓实干,使自己的能力在艰苦环境中得到提升,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吃苦中得以体现。
“特别能战斗”才能护国佑民。党员干部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始终成为人民群众在天灾人祸面前的守护神。98抗洪、汶川地震、拉萨事件……,在每一次人民的利益遭到损失或侵犯时,都有共产党人的忙碌身影。这种一心为民的战斗精神,既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体现,也是每位党员干部必备的素质。
共产党员的先锋队性质决定党员是一块特殊的材料,既要在平时看得出来,更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始终做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扛大梁,挑重担,抢头功。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更要做为人民服务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勇字当头,敢字当先,忠贞不渝,威武不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和坚强后盾。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从地理位置看,西藏是一片美丽的高原,千山耸立、万水奔腾;从历史发展看,西藏是一片浑厚的土地,沧海桑田、日新月异。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纸短情长,一往情深,这片雪域高原上的故事格外动人。
做好西藏工作,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到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到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这些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是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党中央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科学把握了当前西藏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1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为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外发展环境在“十四五”时期也将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根据西藏特殊区情和现实情况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在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总结提出了以“十个必须”为高度概括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以此为根本遵循做好“十四五”工作,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把握前行方向,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央在几十年间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形成了对西藏经济社会系统的制度供给。”西藏自治区社科院经济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朴说,正是靠着中央的这种系统制度的供给,西藏这样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才形成了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的态势。
发展是硬道理,事业要发展,理论要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优化发展格局为切入点,以要素和设施建设为支撑,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为抓好今后西藏工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次西藏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入分析了西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治理西藏方针,科学回答了西藏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问题,是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的纲领和灵魂。为此,作为党员干部,就要认真持续深入地对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开展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实质,并将讲话精神融会贯通到实际工作中来,结合脱贫攻坚、集体经济、维稳工作、宗教管理等具体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着力抓好学用转化,着力推动重要讲话精神有效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十个必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与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相比,首次提出的“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引发广泛关注。把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凸显了中国对历史、人民、世界的负责任态度。
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西藏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这里不仅是中国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同时也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多部地方性法规,为高原生态保护提供法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切实保护好雪域高原,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这为西藏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对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提供了重要指引。
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真正实现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在“世界屋脊”筑起了生态文明高地。
守护好雪域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西藏定将不断释放绿色“红利”,青藏高原一定能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老藏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一部分,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在西藏特殊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学习、发扬老藏精神,对搞好藏工等各项工作,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令人高兴的是,近年来,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的新例子不断出现。全国闻名的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孔繁森的全国道德模范、一等功臣李素芝爱党报国的优秀藏族青年军官、一等功臣江勇西包围的查果拉高原红边防队高原铁骑-西藏军区摩托化步兵团、数不胜数的建设、援藏先进人物等。在很多地方,学习、发扬老西藏精神已经成为风,老西藏精神不断发展。
我在学习和实践老西藏精神方面也有自己的经验和经验。我从1959年学习藏语到参加西藏的工作,到现在为止和西藏有半个多世纪的困惑。1964年从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后,积极要求进入西藏,在西藏最辛苦的曲地区工作了20年。受党的多年教育和老西藏前辈们沉默的影响,我逐渐把老西藏精神作为精神支柱,真正体验到了报效祖国、边疆为家、辛苦为荣、辛苦为乐的骄傲。增强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克服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特别是经常去乡下,坚持与大众实施四同(同食、同居、同劳、同商),注意事实、好事,逐步实践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相互融合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做好工作,还有利于得到藏族父亲的爱,远离故乡,感受到故乡亲人般的温暖。这也体验了与大众的关系,也是诚实的话灵的道理。
从回到北京退休到现在,心系西藏,保持退休不退色的精神,继续为西藏的发展进步提供微薄的力量。2009年,我被评为全国退休干部的先进个人。
希望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和鼓励下,相信在今后的西藏工作和其他工作中,这种老西藏精神的传统花,会给更多的青年带来新鲜的结果。
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例文 篇9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及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的重大时刻,学习党的历史,延续“老西藏精神”正当其时。老西藏精神是共党人在西藏发展实践中孕育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一脉相承,是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组成部分。
感受特别能吃苦的艰苦奋斗精神。70年前,解放军战士不畏严寒、顶风冒雪、忍饥挨饿,用双脚征服雪山冰河,一路挺进西藏,在党的带领下,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建设家园、保卫边疆,再到现在广大驻藏官兵、党员干部在高原缺氧环境中,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地方建边戍边、发展西藏,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艰苦创业的本领。
感受特别能战斗的革命斗争精神。从西藏的解放到驻藏部队的平叛斗争,从建设西藏的民主改革、社会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在西藏的实践当中,无论是战火纷飞的战争,还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都充分展示着共产党人永不服输的信念,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伟大斗争精神。
感受特别能团结的民族团结精神。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党中央的带领下,一代代、一批批的边防官兵、援藏队伍、西部计划志愿者们同西藏各族儿女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团结一致共同唱响了一首首民族之歌、留下了一段段团结佳话、成就了一庄庄繁荣事业,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火在传承发展中越烧越旺。
感受特别能奉献的无私奉献精神。长期以来,一代一代的共产党人舍身忘我,矢志不渝,像格桑花一样扎根雪域高原,不计个人得失名利,不畏艰难,千方百计为西藏各族人民谋幸福,为祖国边疆保平安,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置于最高,充分展现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无私情怀。
如今,习主席对“老西藏精神”作出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新的注释,在新时代里,要更好的传承好老西藏精神就要有更高更严的标准和要求,要用切实的行动弘扬“老西藏精神”,使党的各个优良传统永放光芒。
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例文 篇10
第一段:引言(150字)。
老西藏精神是指西藏特有的文化、信仰、哲学以及生活方式,凝结着西藏人民对自然环境、社会和人生的独特理解。作为一名游客,我有幸能够体验和感受到这种精神的深入内涵。在我看来,老西藏精神的核心在于内心的宁静与修行,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存的追求。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宁静与修行(250字)。
老西藏精神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内心的宁静和修行。在西藏的寺庙里,我见证了僧侣们专注而平静的修行。无论是诵经,打坐,还是传统的祭祀仪式,他们都能够完全沉浸其中。这种宁静和专注来自于对内心的反思和意识的提升。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如何在忙碌嘈杂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定力。他们教会了我要时刻保持对自己内心的观察,对自己思想的控制,并且用冷静的心态来应对外界的变化和困难。
第三段:与自然和谐共存(250字)。
老西藏精神也体现在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追求上。在西藏的草原,我看到了群羊和牧民们和谐共处的场景。他们没有过度利用自然资源,而是与自然和谐地相互依存。他们尊重大自然,保护环境,永续利用草原资源,实行可持续发展。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如何爱护环境,尽力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他们的生活方式温和而平衡,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在回到现代都市的生活中,我会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和传承老西藏精神。
第四段:坚守信仰与导向(250字)。
老西藏精神中,信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西藏是一个虔诚信仰佛教和本土宗教的地方。我亲眼目睹了许多藏民在寺庙中诵经和献祭,他们对信仰的坚守和虔诚让我深受触动。信仰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心灵上的安慰,还指引着他们对待生死的态度。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珍惜,以及对善良和慈悲的追求。信仰是老西藏精神的精髓,我将始终坚持我的信仰,且尊重他人的信仰。
第五段:总结(250字)。
老西藏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和生活智慧,我在西藏的旅程中有了宝贵的体验和感悟。宁静与修行、与自然和谐共存以及坚守信仰和导向,这些是我从老西藏精神中获得的最重要的心得和体会。这种精神和智慧将成为我人生的指南,让我更加平静、坚韧和善良。我决心传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与更多的人分享这份珍贵的礼物。我相信,只有通过综合和共享我们的智慧与经验,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善良的世界。
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例文 篇11
第一段:引言(200字)。
西藏,这片神奇而神圣的土地,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西藏精神作为其文化的灵魂,自古以来传承至今,并影响了无数人。在我的亲身体验中,弘扬西藏精神已成为我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它给我带来了力量和智慧,激励我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平静。
第二段:心旷神怡(200字)。
西藏精神弘扬的核心之一是心旷神怡。在我与西藏传统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无论是在寺庙中瞻仰佛像,还是在茫茫草原中聆听风吹过的声音,我总能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种宁静的感觉让我学会放下浮躁的心情,静心体会生活的美好。它教会我珍惜眼前的一切,感受生命的脉动。
第三段:传统智慧(200字)。
西藏精神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传统智慧。西藏文化以其深厚的宗教信仰和智慧的哲学思想而闻名。在西藏的文化交流中,我认识到传统智慧是如何引导人们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境。西藏传统的修行方式,如冥想和经文诵读,帮助我实现内心的宁静和清晰。这种修行不仅使我更加了解自己,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传统智慧是我引导自己生活的指南。
第四段:勇敢坚韧(200字)。
西藏精神的力量还体现在西藏人民的勇敢坚韧中。西藏的地理环境异常恶劣,但西藏人民从未屈服于自然的恶劣条件。他们用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在我了解了西藏人民的生活后,我深深感受到他们的勇敢和坚韧对于克服困难的重要性。西藏人民的精神力量鼓舞着我,让我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并始终坚持追求人生的目标。
第五段:个人体悟(200字)。
在弘扬西藏精神的过程中,我不仅从西藏文化中学习到了智慧和力量,也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弘扬西藏精神的使者,自己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通过与西藏文化的深入交流和学习,我愿意将西藏精神传播给更多的人,鼓励他们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力量。我将以实际行动与他人分享我所学到的智慧和勇气,并帮助他们在生活中更好地应对问题和困难。
结尾(200字)。
西藏精神的弘扬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们的责任。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西藏文化,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智慧和力量,为自己和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我们应当向西藏人民学习勇敢坚韧的精神,以及心旷神怡的生活态度。只有通过弘扬西藏精神,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内心的自由与平静,也能将这种正能量传递给他人。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西藏精神发扬光大,为建设和谐美好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弘扬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例文 篇12
老西藏精神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文化现象,代表了西藏历史和文化的核心。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我在网上观看了一些老西藏精神的视频和图片,深受其感染,同时也对其内涵和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所谓老西藏精神,是指那些源于西藏现代化和汉藏交流中的优秀的、具有道德意识和文化自信的品格、精神和理念。一般来说,人们常常用“为藏而战,入藏为民”的宗旨来概括这种精神。在我看来,老西藏精神不仅纵深厚重、价值感强烈,而且还开启了人们对汉藏民族交流的新篇章,也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老西藏精神告诉我们,事物本质和现实,应当以独立、平等和客观的态度来判断,否则就会让自己窒息和失去生命力。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会陷入各种各样的困境,不确定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忽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这些都导致我们容易迷失方向,走向歧途。而老西藏精神中所具有的坚定的清明和自我的精神,则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学习的优秀品质。
现代社会中不断浮现出各种新思想、新理念和新价值观,但老西藏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衍生出的一个重要部分。正是这种经验灌输和文化意识,在历史通向未来的道路上为我们引路,让我们认识到,在社会进步无法完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文化传承几乎是不可替代的。老西藏精神提醒我们,文化传统是当代价值观的一部分,成长就是从中汲取人生的精华。
老西藏精神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和互相协助的。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欲望,那么我们注定会感到沉重、无望和孤独,甚至会被无情地淘汰。而只有当我们能够真诚相待、平等相处,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好感,从而最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就自己的事业。
作为一种文化精华,老西藏精神几乎成为当代社会中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支撑。老西藏精神一方面具有独特的思想和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更是呈现了西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性。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经验和人文文化的传承,让众多的古老精神和文化传承能够得到更好的保存、弘扬和发扬光大,为未来文化发展奠定一个更好的基础。
总之,老西藏精神不仅代表了一种思想上的大气精神,更是人类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念和经验的支撑下,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塑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文化知识,更好的代表和传播我的民族文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