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生活的艺术主要讲了 生活的艺术心得体会(最新10篇)
生活的艺术探讨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美与意义,强调心态与感知的重要性,倡导积极的生活方式与自我提升。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2024年生活的艺术主要讲了 生活的艺术心得体会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生活的艺术主要讲了 篇1
生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用艺术的眼光看待。艺术本就源自生活,生活亦应注重艺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谈谈生活的艺术心得体会。
第一段:领会艺术的力量
艺术的美学价值在于它能给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体验。但是我们不仅应该感受艺术所带来的美好,也应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待我们的生活,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我们去创新自我的源泉,只要你勇于发现,勇于表现。
第二段:发现自我的艺术
人们之所以热爱艺术,是因为艺术能唤起人们灵魂深处的感触。生活同样不应缺少这份触摸心灵的艺术感。我们可以审视自己生活中的不足,并去寻找自己的优势去弥补不足。这样,我们能更好地充实自己,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体现出自己的独特价值。
第三段:感知艺术所蕴含的真实
生活总是阻碍我们走向艺术的天堂,嫌隙、纷争不断。这时我们应该去领会艺术的存在,去理解它所蕴含的快乐、优美以及真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艺术的元素,只要我们去领会、去发掘,总会有一些美好的收获。
第四段:达成生活中的平衡
艺术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更深刻地领悟生活的真义,让我们成为生活的创造者。而生活所需要的是我们去寻找一种平衡,去处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第五段:艺术成就最美好的生活
生活的艺术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我们应该把握好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不断完善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将生活的快乐与美好逐渐转化为我们的一个信仰,一个追求。这样才能够让我们享受到艺术所带来的愉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充实。
总之,无论我们在哪里生活,始终要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领悟生活的真谛,成就自己最美好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不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也才能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盈、充实。
生活的艺术主要讲了 篇2
苏轼看出了月的`寂寞,他对酒当歌;深山秋雨,勾起纳兰性德的情深许许;青山妩媚,陶潜情愿种豆南山......这是古人从对生活的艺术的感知,他们诗意的看待世间万物,并赋予他们有血有肉的躯体,鲜活的生命,在这样一个生趣盎然的世界,世间一花一草,一树一鸟,一山一水,无不给予你生命的启示,艺术的情思。今天,孤独怎么会流行起来呢?我想,是他们不懂得用诗意的眼光来看待这可爱的世界吧。
现代诗人,哲学家,更多的是用艺术的心态来艺术的生活,发掘生活的艺术。林语堂认为,生活应有悠闲的情绪,热情并智勇。生活的艺术,应是一门快乐的哲学,人们应用平和的心态,真挚的情感来享受我们一天平凡也不平凡的日子。是啊,夕阳下,小河边,长庭里,一盘象棋,几声弦动,已够人们去享受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诗人,艺术家,但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已够我们去品味不尽了,快乐也无时不与你同在。
日本有项国家级大奖叫“终生成就奖”,无数的社会精英为夺这个奖,奋斗一辈子仍得不到,近的一届则颁发给了一名叫清水龟之助的小人们,他能得此奖,是因为在他25年的邮差工作中,他从未出过差错,从未早退,迟到,这持之以恒的毅力使他得了这个大奖,他说:“是快乐,从我所从事的工作中,我获得了无限的乐趣。”
我想,清水先生一定真正品得了生活的艺术,才能从这几十年如一日的平凡普通的工作中体会到无限的乐趣。
生活的艺术,亦是一门快乐的哲学,只需我们用诗意的眼光,闲适的心态去体会,这样,就不因为玫瑰的刺而干扰我们欣赏生活的乐趣,体味艺术的情思。我们终会发现,平凡如洋葱亦属于百合科。
生活的艺术主要讲了 篇3
生活中的艺术无处不在,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着艺术的声音。“艺术”是两个普普通通而又微不足道的字眼,却埋藏了许多人坚持的汗滴。唱戏则是一个典型的艺术形式,现在唱戏的人虽少,但在古代,唱戏可是很多的。唱戏看似简单,却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在这条路上,时不时会出现一只拦路虎,阻挡前进的方向,而这时就必须穿过它,不可以绕过它。
在唱戏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声音的高低,而这个过程也是要有足够的毅力与耐力。这需要从早到晚,反复不停地练习,只是为了那一小时的演出。从中可知,唱戏是何等的困难,一个过程就要花费这么多的精力,更别提全部过程了。
唱戏时要手脚并用,一刻也不能停息,若是突然停下来,就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看一回戏,这个古色古香的艺术会使你永远也不能忘记。开头是长的,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慢慢地流出,渐渐地,渐渐地,戏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把自己的心情都尽情地通过唱声释放出来,向别人传达出艺人平时的'苦练的成果!戏曲久久回响在场内外,声音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有着一种动人心弦的唱声,告诉人们:戏曲之声,永远不会消失,它像一只火烛,不会泯灭。
看戏讲究的不仅是看,还要会听,看与听结合在一起,才能品味出戏曲的美。
有的戏曲是激情高昂,激起人的斗志;有的则是感人肺腑,让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的是委婉连绵,让人的心灵得以涤荡。
生活的艺术主要讲了 篇4
之前上初中的时候读过林语堂的《中国人》(《吾国与吾民》),最近又读了他写的《生活的艺术》。看书名就知道林语堂老先生是个幽默旷达的人。因为此书当年在美国也以英文出版,所以书中介绍了中国的许多文化和生活方式。我对他关于中国人悠闲生活的描写记忆尤深。书中提到几个十分舒适的生活方式:安卧眠床,坐在椅中,谈话,茶和交友等等。老先生十分推崇自然乐天的生活方式,并对西方过于严苛古板的生活方式提出批评,比如过于讲究效率,纪律。最终老先生还是觉得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更近乎人情人性,是最高档的生活方式。
其实读完了书,我觉得非常矛盾,甚至有些难以接受林老先生的观点。我的矛盾是这样的:我非常希望自己也生活在那样的悠闲自得的状态当中,并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拥有这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可是无论如何这也是不可能的。老先生笔下的中国哲学虽然处处充满着高于西方的优越感,但其实这种格调与如今的时代现实格格不入。如果在一千年前,我是可以理解这种轻松愉快的哲学。因为中华帝国无可匹敌,全球第一,所以我们自然有些自己的优越感,并诞生一种享受生活的哲学。但后来的事实是,我们在这种优越和清闲当中无可挽回的落后了,世界文明变成了西方中心。这本书出版于1937年,书中提到美国非常紧绷的工作压力,和中国人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的对比。然而反观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情况恰巧反了过来。看来无论哪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都是清闲不得的。
林老先生最喜欢的哲学家是陶渊明,认为陶渊明是最高智慧的生活方式的典型。在我看来,这也仅仅是一个完美的'理想和少数幸运儿的幸运。谁不想过世外桃源的生活呢?但我无法料想自己被放入一个清幽的深山老林之后能快活多久,恬淡的生活并不能带来持久的意义,我无法相信自己可以维持这样的一个神仙般的日子直至终老。想想迈克尔杰克逊家财万贯时修建了自己的梦幻庄园,然而他并无法在自己的音乐事业消退之后继续享受自己的乐园生活,反而问题重重。在我看来,中国的很多古代哲学,都存在着消极避世的倾向,我非常认为这是我们文化的一大软肋,而非所谓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自在快活。再怎么看也有点犬儒主义的意味。
我更多的看到一种阿q的幽默,圆融,隐忍,缺乏崇高感的现实主义,依仗厚重文明撑腰的些许狂妄。林老先生喜欢的脚搭在写字台或茶几上的自在已经在西方随处可见,然而发达与秩序在中国却依然在缓慢建立。抽烟饮酒在他看来是一种极乐享受和真性情的体现,但是拿烟头烫桌子却略显迂腐。在我看来,严谨秩序古板的西方哲学在现今是值得推崇的,也许多年以后中国跻身发达国家以后再拾起这种悠闲哲学也不迟,到时,我们更会连同中华文明的复兴一起幸福的生活着。
生活的艺术主要讲了 篇5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生活对于现代得人似乎非常难,生活让我们很累。人们不停地奔波,因为我们不断的追求。
累,现代生活的代言。或许我们的生活缺少艺术,不懂得如何去艺术的生活着。可是艺术是什么?怎么才是艺术的生活……或许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能对我们有所启发。
生活可以是艺术,可以很放松,可以是种享受。它可以经历大风大浪,也可以停泊在港湾里随着清风微微有些晃动。船帆本是白的,但如果你喜欢,便可以添上一点颜色,那么它就与别人不同了,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
在《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中,“自我”和“闲适”我认为它更多的是在告诉人们在工作之余、责任之外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过上有品位的生活。我认为,林先生并不是叫我们放弃所有的理想,而是在强调,对理想的追求必须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是以快乐为原则的。林说: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是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
生活的艺术主要讲了 篇6
《向孩子学习》一书由61篇家人互动与成长的感人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个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都让我惊奇的看到孩子的另一面,而这一面,正是我在生活中忽视的,也正是我在教育教学中尚未体会到的。看似平淡的小书,以大量的事实,向我们描述了20世纪末中国社会在代际关系或文化传承方面出现的“惊心动魄”的变化:人高马大的父母在小孩子的指点下“怯生生”地打开电脑、移动“鼠标”,或学富五车的大学教师、新闻记者被自己上小学的不起眼的孩子问得“一愣一愣”的„„《向孩子学习》是本亲子教育系列的书,同时也是本执教者必读的书,它挑战传统的儿童观、成人观、教育观、学习观及文化传承观,提出了“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这一极具震撼力的口号。
孩子常常有我们想象不到的智慧,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能静下心来,放下架子,听孩子说话,是种境界。曾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事例,父亲是位成功人士,因此对孩子期望较高,但孩子却不满父亲的管教,经常早出晚归,我行我素,终于导致了父与子之间的战争。在经过一阵唇枪舌剑之后,儿子对父亲提出了一个意见——在我说话时您不要出声,我说完一句您重复一遍,在您说话时我也会这样,就这样父亲理解了孩子的想法,孩子同样体会到了父亲的苦心。
向孩子学习是一种境界,同样是一种灵感。我们应该珍惜:因为孩子使我们拥有了幸运,才成为了师长;我们应该感激:因为孩子使我们能共享欢乐,才理解了生活。向孩子学习!让我们满怀着珍惜和感激来学会倾听、学会沟通,以幸福与好奇的心情,小心坦然地到孩子发现的新大陆,一起分享同孩子共同成长的欣悦和惊喜;相信我们会在这无比美好的时光里,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感到自己的进步。孩子的智慧是无限的,他们会告诉你,雪融化后就变成了春天,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是北纬30°上下,今年最流行什么颜色,什么游戏你应该怎么玩等等。
《向孩子学习》一书,形象生动,却令人深思,向孩子学习,作为一名教师的我应该如何处理其中的种种关系,是不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失去自身的威信,使自己在孩子面前说话没有分量,孩子不再相信家长和教师的话?向孩子学习,学习些什么,如何去学„„这种种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去思考。
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源,使教师“知识传授者”的传统权威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教师再也不能长期将自己置身于施教者这个固定位置,也不能把孩子只看成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要把孩子当成有时可以让老师学习的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放手向学生学习的心理品质,这也是现代教师非常重要的观念。这种观念,对于培养中国孩子独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孩子敢想敢说敢干的开拓创新精神,不断扩大教师自身的知识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受“师道尊严”和“天地君亲师”封建伦理思想的影响和统治。现在要动摇教师在学生面前这种统治地位,变成一种相互尊重的、平等的、交互式的学习教育模式,有可能使教师的心理失去一种平衡,因此,我们要在“向孩子学习”的现代教育思想洗礼中战胜自我,必须进行心理调适。
1、向孩子学习,教师要消除失落心理。
“向孩子学习”,教师最大的心理障碍是失不起面子,放不下架子,似乎是孩子向教师学习是天经地义,而教师向孩子学习是有失尊严,有失威信,是教师无知和浅薄的表现。这种理念导致的行动是,有的教师明明是自己错了,也要坚持到底,宁愿委屈孩子,也要维护自己的面子和权威。有的教师甚至采取高压政策压抑孩子,在孩子面前横眉冷对,装得神圣不可侵犯。有的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使孩子臣服于自己的权威。这些情况尽管愿望可能是好的,但在实践中是非常有害的。现在的孩子不同于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了,教师如果一味地看重那种虚假的面子和权威,势必导致教育的失败。不懂就承认不懂,错了就勇于改正,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放下架子,消除失落心理,与孩子构建一种亲和平等、交互式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2、向孩子学习,教师要有善待孩子的宽容心理。
加管教,放任自流,相反,它是要求我们根据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或缺点来不断地修正我们自己,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调整我们的教育方法,反思我们的工作,提高我们教育水平和艺术,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3、向孩子学习,教师要有憧憬未来的发展心理。
中老年人爱怀念过去,青少年受憧憬未来,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这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总趋势。向孩子学习,体现了人类自身“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规律,任何人都是从孩子过来的,任何正常的孩子都有令长辈赞赏和欣慰的时候,我们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或特长时,应该给予赞赏,并虚心向孩子学习,教师如果用发展的观念看问题,就会对孩子多一些赞赏,少一些指责,心理就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须知没有状元先生,只有状元学生,孩子在某方面优于老师是完全可能的,也是正常的,只有孩子优于我们,后代优于前辈,我们的人类才有希望。孩子代表着新生,代表着未来,代表着发展,如果教师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并从未来社会发展的远处理性地思考问题,向孩子学习就不会存在太大的心理阻力的。
4、向孩子学习,教师要有完善自我的成就心理。
像千千万万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有出息,师傅希望徒弟把自己的技能继承和发扬下去一样,教师总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是好学生,把自己的成功寄托在孩子的成功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孩子值得教师学习的东西越多,教师的成就就越大,因此,向孩子学习,并不失教师的面子,相反,主动坦诚地承认某些方面的不懂,请教孩子,反而使孩子更感到老师的可亲和可敬,使孩子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同时对于激励孩子求知欲,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向孩子学习,是教育者使自己永葆青春、不断地完善自我的应有的心理品质,体现了现代教育新型的师生关系,标志着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崭新的精神风貌和海纳百川的宽广的情怀。
生活的艺术主要讲了 篇7
知道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还可以当一把奴隶主,还可以买奴隶,同时自己也是奴隶,也被好友买来买去。
终于有一天我可以买十个奴隶了,就不用再当奴隶了,呵呵,当时好开心,好有成就感哦
后来有一天,我学会了写日志,也是用手机写的,写了错别字也不能改,万一发表了发现错别字就得删除了重写,也是慢慢的我才学会了在电脑上打字。在电脑上写日志可就好多了,可以一直写下去,想写多少都行,而且还能改正错别字,写得少了也可以再加,只要你点击编辑就ok了。有一天我无意中学会了进好友的空间,还学会了转载日志,这一下我可开阔了眼界。发现转载的日志里还有歌曲,有图片,真是惊奇的不得了。那是1篇陈江南发表的日志《火车带你游西藏》,好美啊,坐在家里就可以游览西藏的旖旎风光。当时并没有想到“艺术”这个词语,只是觉得什么时候我也能做出这么美的日志就好了,最起码这篇日志给了我美的享受,在这里要谢谢陈江南在日志中给予了艺术美!
也不知哪一天喜欢上了写日志。我在我的小楼里隐着,静惹闲思,雾掩重门,由着四季更迭,任它时光荏苒。
小草,根系浅薄,渴望汲取春的阳光雨露,渐渐地在百草园里丛生……这里我寻到了久违的芳香,是墨迹的清香,也是友谊的醇香。于是,我不再踽踽独行,用我对散文的挚爱换回暖暖的春色,用文字的共鸣换回一路的相知相伴。
其实,诗,于我来説,完全是门外汉。但这,并不会削弱诗在我心中的神圣地位。诗人吉狄马加说,作为诗人,我的诗从来不简单歌颂什么。你可以用别的方式,但不能用诗。诗,必须是艺术的东西,能打动你的东西,否则你的诗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我完全同意此种观点!诗人刘亮峰在《诗人印象——谨以此诗献给我心目中的诗人》中说道:“把文章投入火中,或者説把火投入文章中,其产生的火焰就是诗。一句话,诗,必须是能激起读者心中那团火焰的东西!否则,不能称其为诗。”什么是诗人?刘亮峰説,世界上的一切一切,在诗人眼里都是风景!换句话説,万物入眼皆成风景者,即诗人矣!哦,艺术是一首抒情诗,艺术是一幅水墨画,艺术是一曲温柔的乐曲,艺术是一曲婉转的歌。一滴滴,一点点,一段段,一片片,淡香悠远之境!
在制作日志的过程中融入了美术和音乐知识,文美,画面与文字相对应,还有音乐制作过程需要隐藏,当文字和画面融合到一起的时候,就呈现出一种不同心境不同风格的美。我们人也是因为自身的品味和风格不同,所追寻美的角度也不会一样。有的喜欢淋漓尽致的美,有的喜欢含蓄的美,有的喜欢大气凛然的美。所以欣赏美的心情和角度也是不尽然相同的。艺术需要栽培,同样是在读书,欣赏趣味却大有差别。为什么要读书呢?为什么要听音乐呢?为什么要跳舞呢?为什么要看画展呢?为什么要旅游呢?这些不仅是为了丰富、愉悦生活或广见博闻,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格调。正如汪国真所说:“一种怡人的格调的养成,有赖于一种氛围的熏陶。诸如,读最优秀的书籍,听最美好的音乐,交最出色的朋友等等。这样一种氛围不但是美丽的,而且也是重要的。如果已有这样一种氛围当然很好,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氛围,不妨去创造。”写日志做日志同样是一样的,做的过程中写作水平在提高,品味也在提高......
在诗书乐韵中丰富内心,你的孤独才不至于空虚,才会有意义。这好比是一处百合开满的田亩,心魂深处藏有偌大的财富,尚需一颗澄明之心去发现,去浇灌,去欣赏,去安享……所以,我认为:日志是混搭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主要讲了 篇8
犹记《秋天的况味》中,明月、桂香、螃蟹,还有慢慢飘散的雪茄的青烟。林语堂先生,寥寥几笔,渲染出"正值秋而万宝成"的情调。
这大概也算是生活的艺术了。在《生活的艺术》生活不等于生存。这本书中,林先生不仅谈到中西等国家的生活风格,还畅言中国古人生活艺术,令我感慨颇多。
我们是否意识到了生活?很多人,很多时候,对待生活可以说是麻木的。麻木地起床,麻木地吃饭,麻木地工作……从没有意识到生活,又何谈艺术?可能正如书中所言"变成有纪律的、服从的、受统驭的、一式一样的大队中的一个标明号数的士兵,因而无声无臭地湮没"。所以,首先让我们"wakeupandlive(醒转来生活)",让我们多一点点书中所言的"敏感性"。
"酒半酣时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半歌》中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饮酒半醉半醒,赏花半开半合,这种情状正是中国轻逸的生活哲学。
一切都归于和谐,归于简单,用一种享受的、旷达的心态面对生活,这也是生活的艺术。"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陶潜在书中无疑是代表之一。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不改其乐,生活的艺术本就在于简单与和谐。当然这不是推崇消极避世,或者安于享受的生活态度。林语堂先生曾被鲁迅先生多次批评,可能也有此原因吧?可是反观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心态,一是"躁",二是"急"。
"躁",即是浮躁。太多太多人内心躁动不安,追名逐利,不肯静心做事。比如某些雷人高考标语"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试成功,享乐一生"……推崇的不是专心学习的态度,不是踏实努力的精神,而是凭借一次考试从此一生坦途。此类浮躁的标语,此类浮躁的"誓师",不可谓不悲哀!官员幻想一步登天,演员幻想一炮而红,商人幻想一本万利,"走捷径"的想法让人们惴惴不安的心无处安放。
是时候降降火了。老子在《道德经》中曾云:"清净为天下正。"试问,一个满脑子名利权,幻想一夜暴富的人,何谈生活的艺术?请作家们拿起笔来认真创作,而不是为了一夜成名,而跟风抄袭;请导演拿起剧本认真导戏,而不是为了商业票房,而只知炒作;请我们所有人,将心沉静下来,体味生活,简简单单,过好每一天。
"急",也是现代生活的特点之一。路上谁不是步履匆匆?谁不是忙忙碌碌?快节奏的生活把人们变成了不停旋转的陀螺。每一天,男人们急匆匆地打好领结,带上公文包,女人们急匆匆地抹上口红,穿上高跟鞋,然后就是匆匆吃饭,再不停地低头玩手机……林语堂先生曾经很不喜欢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现在的中国人,似乎也在步其后尘了。
归于简单,归于和谐。
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看透生活,一只眼默默做梦。所以没有虚幻的憧憬,没有过度的奢望,有充分的现实感,又有梦境的朦胧美丽。这是生活的艺术"花开半时偏妍",生活不仅要有种花的劳作,也需要有赏花的悠然。不仅需要"种豆南山下",也需要有"悠然见南山"的情怀。
静下心来工作学习,闲时哼一首歌,翻几本书,走几步路,最最简单,最最和谐的,正是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主要讲了 篇9
艺术是一个广义的提法,一般指用艺术形式对生活进行提炼,加工而成的作品。这包括:文学、绘画、摄影、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等。甚至连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都可以称为艺术。比如领导艺术,战争艺术、建筑艺术等等。
因此艺术不仅仅是生活,而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真善美,才能照亮生活的真善美;彰显生活的假丑恶,所以能指引生活,鞭挞生活。而在文学创作上,却一直有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之争。
我认为,文学创作,只有艺术的真实,没有生活的真实。文学创作源于生活不假,但是它已不是生活本身,而是通过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出高于生活的作品。
再看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郑板桥的竹、继卤的虎,你能说是生活的真实吗?但都是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现实生活中的虾、马、牛、竹、虎,绝对没有这些艺术品上的生动、活泼、传神。
有人说:“散文是生活的真实;小说是艺术的真实。”看起来是有一点道理,实际上根本没有道理!不要说散文,就是一张照片,都已不是生活的真实。
如果写散文,按照实际看到的,以顺序写来:进门先看到什么,再看到什么,又看到什么,最后看到什么,看完收工。真实倒是比较真实了,这样的文章会有人看吗?你能拿得出手吗?所以,游记也不可能是生活的真实。你出去几天,或是周游世界,回来后只写几千字,哪怕上万字,所见的'就是这一点点吗?你会说哪是提炼。既然是提炼,就不可能是真的生活,还不如我们放弃那种所谓的真实,来个高度提炼,也许会成为杰出的作品。
所谓生活的真实,就是全盘照搬,文学艺术,能把生活全盘照搬吗?
正因为在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上存在着误区,有些人便误以为照着客观实际的样子写,就是生活的真实了,结果写得如流水账一般。原因就在这里!
不要说散文了,就是日记和素材,都不可能是生活的真实!因为它们已经成为片段,不是生活的全貌。就像断章取义,已经不是文章的原貌一样。
至于取材,肯定是要讲真实性啦!不能无中生有,更不能乱诌一通。但取材的真实性不代表作品的真实性。因为作品还要根据主题,对材料进行取舍,甚至剪辑,要不然就不是文学作品了。
黑格尔在《美学》开篇指出:“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从形式看,任何一个无聊的幻想,都是经过了人的头脑,也就比任何一个自然产品高一些,因为这种幻想出自于心灵的活动和自由。”黑格尔在这里明确地提出了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原则。
因为艺术美是作者经过头脑提炼出来的精髓,是由心灵的火花熔炼出来的作品,当然会比自然美高出许多。
文学作品是精神产生的艺术,而精神是受生活所影响,注意,只是影响啊!但客观生活是不会具有人的意识、思维等灵动的特有气息。作者正是通过这种灵动的特有气息,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当然就不是生活的真实了。
尽管艺术源于生活,但它却需要作者用宁静而又圣洁的心灵去感悟,由此,艺术的美,只是生活的升华,而不等于生活!
升华了的作品,不代表生活本身!而是高于生活,照亮生活的艺术,就像肥料和阳光、土壤转化成花儿以后,就不能把花儿叫作肥料或阳光、土壤一样。同理,生活升华成艺术作品以后,就不能叫作生活的真实,只能是艺术的真实。
作为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从中吸取艺术的养分,这是必须的!否则你的作品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可见,艺术上没有生活的真实,只有艺术的真实!要说某个文种的真实性多一点,某个少一点,倒是有区分的。但真实性再多,也绝不等于生活的真实!
生活的艺术主要讲了 篇10
最近的阅读计划中有一大部分是重读经典。重读是特别愉快的过程。一本好书,刹一谋面,面目依稀可辨,又倍感陌生。随着与作者“对谈”深入,记忆的芬芳氤氲,“喜从中来乱狂呼”。林语堂先生说,读书所得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份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样多的。”作为读者,从书中得到的,与自我的丰富程度成正比。时间沉淀,读者在成长,一切好书重读起来肯定可以获得新的见解和乐趣。
重读林语堂先生《生活的艺术》,总结几点感受。
人生没有好坏之分。
一日有上午、中午、日落;一年有春、夏、秋、冬;人生有童年、青年、中年、老年。人生属于自然,人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在那一季里好的东西。每个人需要做的,在自己的季节里,做更好一些的自我。
百年苦乐半相参。
儒家积极的人生观和道家圆滑和顺的人生观念,协调起来成为一种中庸的哲学,成为一般中国人的“宗教”。这种动与静冲突的结果产生了一种妥洽的观念,使人们对不完美的人生也感到满足,产生智慧而愉快的人生哲学。不去追求完美,不去寻找势不可得,不去穷究不可得知,平和地工作,旷达地忍耐,幸福地生活。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庄子云:“送君者皆自厓而返,君自此远矣。”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在动与静之间寻觅平衡,空寥自足。名和利,有修养的人只能避免利的诱惑,只有伟大的人物才能够逃避名的诱惑。绝利易,绝名心难。宽容对待自己有时驿动的心。忍受暂时的失败,静待时机,相信天地万物间,没有一个人能永远占着便宜,也没有一个人永远做“傻子”。百年苦乐半相参。
心灵与肉体的快乐不可分。
人类一切快乐都属于感觉的快乐。清晨起床,神清气爽,煮一杯咖啡,捧一本书,精神与身体皆与世无争,这份快乐是属于肉体还是精神?为什么有人常常不快乐?原因是感官的敏感性减退。这种人很少去感受,视觉听觉麻木不仁。获得快乐,要主动去感知生活,体味人生。
梁实秋先生之十一则不亦快哉,与金圣叹之三十三则不亦快哉,异曲同工,彰显大师的洒脱、幽默、出尘。有了先生们的这般心性,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多不亦快哉的时刻。
不被利用的时间是最宝贵的。
“闲暇之时间如室中之空隙。”我们有了闲暇,才能感知生活的乐趣。城市高楼林立,鳞次栉比,空间的狭仄令我们局促不安。我们渴望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视野和心胸变得开阔。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更需要“屋前空地”,给心灵和思想以自由与想象的空间。
学而不思比思而不学更不好。
我们教育的危险在于割舍了鉴别力以求学问,视强记事实即为教育的本身目标,脱离了教育的真正理想,即智识上鉴别力的发展。孔子说:“多见识之,知之次也。”庄子说:“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真正的学问,是拥有智力上的胆力和独立判断力。
学者与思想家的区别。
学者在写作中,大都借材于别的学者。他所引用的旧典成语越多,越像一位学者。一个思想家于写作时,则都借材于自己肚中的概念,越是伟大的思想家,越会依赖于自己的肚腹。“一个学者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什么是美?
所谓文学的美和一切事物的美,大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变换和动作。“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宇宙中凡是活的东西都有着文学的美。凡是活动的东西都有一个“式”,所以也就有美、力和文,或形式和轮廓的美。
“在被时间击败、被时间席卷、被时间吞噬方面,万物皆平等,因而都值得在颤抖中被文字拥抱。”既然如此,让我们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睁一只眼奋斗,闭一只眼悠闲,既不辜负所谓“生命的意义”,亦不要错过人生的乐趣。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生活的艺术。
上一篇:文化的传承心得体会优质1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