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笃行强作风,凝心聚力谱新篇——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加强作风建设,需深学笃行,凝聚共识,推动新发展,树立良好形象,提升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深学笃行强作风,凝心聚力谱新——学习《习近平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深学笃行强作风,凝心聚力谱新篇--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党的作风,关乎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开局破题,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入,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心民心空前凝聚。近期,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摘编》,我深受触动,对党的作风建设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作为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我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以优良作风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深刻领会,把握作风建设重大意义
(一)作风建设是党的形象"展示窗"。党的作风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党的形象。优良的作风彰显着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是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关键所在。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始终秉持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一系列优良作风。这些作风不仅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党依靠优良作风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党继续发扬优良作风,带领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需要以良好的作风展示党的形象,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作风建设是人心向背"晴雨表"。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党的作风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在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党员干部的作风来认识和评价党。如果党员干部作风优良,能够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人民群众就会真心拥护党;反之,如果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就会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三)作风建设是事业成败"定盘星"。作风建设不仅关乎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更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良好的作风能够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就必须有过硬的作风作支撑。只有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才能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反之,如果作风不实,工作中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就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阻碍事业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们要把作风建设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以优良作风推动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二、对标对表,正视作风建设现存问题
(一)形式主义之弊仍存。尽管在持续整治下,形式主义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在部分工作中仍有残留。在宣传工作方案制定时,有时过于注重形式上的完备,而对方案的实际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考量不足,导致一些宣传活动看似热热闹闹,却未能真正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在文件和会议管理方面,虽然发文数量和会议次数有所减少,但仍存在一些文件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会议冗长、效率不高的问题。部分基层宣传干部在落实工作时,过于依赖文件和会议,习惯于当"传声筒",没有真正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得一些宣传工作浮于表面,无法深入群众内心。
(二)官僚主义之疾未绝。官僚主义问题在个别党员干部身上依然存在。在宣传工作决策过程中,部分干部未能充分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对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了解不透彻,导致一些宣传内容与群众需求脱节,无法引起群众的共鸣。在工作安排上,存在主观臆断的情况,没有充分考虑基层宣传工作的实际困难和工作人员的承受能力,给基层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在对待群众的诉求时,个别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态度冷漠,办事拖沓,甚至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之根待除。虽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面上得到了有效整治,但在一些隐蔽场所和细微之处仍有反弹回潮的迹象。在宣传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个别干部存在追求排场、铺张浪费的现象,过度追求活动的形式和规模,而忽视了活动的成本和效益。在公务接待方面,虽然严格执行了相关标准,但仍有个别干部存在超标准接待、违规接待的想法,一旦监督不到位,就有可能出现违规行为。此外,部分干部在工作中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过于追求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
三、笃行实干,推动作风建设落地见效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作风建设思想根基。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的前提。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不断增强对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集中培训、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推动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同时,要注重学以致用,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用科学理论指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践,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以优良的作风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整治作风顽疾。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作风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要重点整治宣传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精简文件和会议,提高文件和会议质量,注重工作实效;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使宣传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持续防范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反弹回潮,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对宣传活动经费使用、公务接待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坚决杜绝铺张浪费等违规行为。通过精准发力,靶向治疗,切实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三)健全长效机制,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我们要注重从制度机制上解决问题,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为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供制度保障。要进一步完善宣传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作风建设纳入考核内容,加大对工作实绩、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考核权重,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宣传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形成监督合力,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通过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摘编》,我深刻认识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切实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带领〔...〕市委宣传部全体干部职工,以优良的作风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实践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一定能够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
上一篇:教师培训研修心得与总结 教师培训研修总结或心得体会【范例4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