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学习贯彻在青海省西宁市考察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贯彻在青海省西宁市考察心得体会(6篇)
学习贯彻在青海省西宁市考察心得体会
1
近日,在青海省西宁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并观摩了一堂思政课。总书记对思政课历来很重视——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从理论的“滋养”到实践的“历练”,都为学生的成长注入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内容、方式和成效上下足功夫,以“小”见“大”,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关键作用。
深挖文物内涵,以“小切口”揭示“大道理”,把思政课讲深,让学生从小接受红色熏陶。井冈山上,八角楼的灯光照亮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湖南沙洲村,“半条被子”讲述了长征路上的鱼水情深;黄土高原上,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一件件文物背后,是具体生动的红色故事。各级各类学校要利用好历史文化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等“第二课堂”,通过“小切口”讲明“大道理”,让听课人走出教室走进书本上的风景,调动各个感官去“触摸”实际,感受革命英雄让人“热血沸腾”的伟大事迹,在移步换景、低头沉思、互动交流中“对话”过往、“叩问”真心,扣紧“思想扣”。
创新授课方式,以“小课堂”释放“大能量”,把思政课讲透,让学生从小树立崇高理想。思政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育情感和态度的过程,思政课越是生动,就越是充满吸引力。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政教育,是每一个学校需要思考的问题。各级各类学校要打破常规模式,创新授课方式,利用红色教育基地、科研院所等学习资源,运用情景展示、现场模拟、实地研学、主题研讨等教学载体,借助现代化全媒体手段,把“思政小课堂”搬进“社会大课堂”,线上线下齐发力,变“传统讲台”为“情境讲堂”,让书本上的历史故事、文化底蕴都“活起来”,让其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在历史情景中聆听初心旋律、感悟信仰之源、汲取奋进力量。
落实学用结合,以“小故事”传递“大情怀”,把思政课讲活,让学生从小积蓄奋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100余年的中国共产党奋斗史、70多年的新中国发展史,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一个个的小故事释放着大情怀,各级各类学校要引导学生用眼睛、用心灵、用情感去接触历史、赓续精神,要注重将思政课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思政“金课”作为实践的“指向灯”、解题的“金钥匙”、奋斗的“动力源”,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确保思政课学习成果能够真正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思想理论当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新时代思政课正成为青少年成长的“指南针”。要充分运用社会大课堂的多元资源,让青少年带着对理论的粗浅认识开展实践探索,再带着理论映照下的实践心得完成对理论的深刻领会,在认识—实践—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中实现知、情、意、信、行的统一,在实践中使青少年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实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休戚与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2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生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治国有常,利民为本。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办得多不多、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能不能真正为民造福,让群众满意。新征程上,要牢记嘱托,常知民所愁、常解民所忧、常应民所盼,时时处处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用实打实的行动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倾力答好为民卷。
常知民所愁,多办顺民意的实事。民意是百姓的真实倾向,是人民的意愿要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顺民意,才能获认可、得民心。因此,一定要把知民所愁作为顺民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身边,掌握第一手资料,用心倾听群众心声,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愁是什么、真正知晓民意在哪里,将其作为办好顺民意实事的依据与遵循。坚定站稳人民立场,从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忧所愁出发,不因顺民意的事小而不为、事难而避之,脚步向下、找准方法,守好防线、兜牢底线,直面矛盾、破解难题,逐一研判、逐个推进,办好办实、多办常办顺民意的实事,让顺民意直达身边、让幸福感直抵人心。
常解民所忧,多办惠民生的实事。民生作为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常解民所忧,多办惠民生的实事,方能用辛苦指数换取幸福指数,把“民生清单”变为群众的“幸福账单”。要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树立正确政绩观,从内心深处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真正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时时处处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常解民所忧作为重要任务,掌握同老百姓见面、交流的方法本领,既尽力而为,能做到哪里、解决多少,就倾尽全力想办法、做努力,解民所忧,又量力而行,不过度承诺、不开空头支票,从群众所需出发,紧扣群众诉求,尽最大努力做好民生工作,办好办实惠民生的实事。
常应民所盼,多办暖民心的实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急难愁盼的事,说到底是民之所盼的事。如何多办暖民心的实事,值得付诸实打实的行动,一步一个脚印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重视民心向背,始终心系民所盼,群众的盼望在哪里、期待在哪里,行动的脚步就跟进到哪里,既顺民心而为之,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又得民心而成之,以常应民所盼之行,述真情、传温暖、暖民心,使得百姓心里美滋滋。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矢志不渝、善作善成,坚持从最困难处、最关键处、最细微处回应群众期盼,多办暖民心的实事,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一脉相承的人民立场、一如既往的赤子情怀、一以贯之的价值坚守。反映到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集中体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着优势”。比如,在发展任务上,强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再比如,在文化事业上,要求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还比如,在生态建设上,注重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织就了密实的民生保障网,也为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筑就了力量之基、培厚了信心之源。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前不久,一段国家医保准入谈判现场“砍价”的视频感动许多网友。医保谈判分毫必争,彰显出让老百姓切切实实用上好药、用得起好药的民生关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坚持实现共享发展不动摇,在推动发展中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能更好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
6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西宁市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和宏觉寺,了解当地深入推进教育工作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藏传佛教界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
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可以帮助我们深刻领悟总书记此刻聚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大意义。
10年前,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加以推进。
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对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走进村庄、社区、学校、寺庙……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始终关心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团结进步,不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希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向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
十年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地区脱贫摘帽奔小康、面貌日新月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翻开新篇章,彰显了这一重要论断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这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考察调研,先后察看了一所上海市对口援建的民族中学、一个促进了汉藏民族团结的千年古寺,体现了总书记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对团结广大信教群众、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视,也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再强调、再部署。
这次青海之行正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从全国来看,民族地区在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方面存在差异,民族地区要紧握发展这把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胜势,在发展中寻求“最优解”。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新疆、广西等民族地区,因地制宜为各地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
如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总书记多次提出明确要求。
在新问题新挑战面前,要继续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与此同时,改革进入深水区,找到“最大公约数”才能汇聚更大范围的改革力量,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在总书记心中,“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
目标越宏大、任务越艰巨、形势越复杂,越需要巩固和加强各方面团结,用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筑起战胜风险挑战的铜墙铁壁。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民族地区,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智慧和力量,确保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向前进。
4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了解当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民族的广大党员干部当追寻“青海足迹”,感悟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坚决守护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石榴之籽”紧密相拥,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让“石榴籽”紧密相拥,要在凝聚组织合力中,达到民族团结的“思想共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从我们党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历史充分证明,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各民族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有关讲话精神,更加深刻地感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不断坚定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始终在思想上做到与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努力提高自身民族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凝聚起广大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共识,确保民族团结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让“石榴籽”紧密相拥,要在凝聚文化合力中,引发民族团结的“灵魂共鸣”。“中华文明根植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内核,凝聚着民族共识、体现着民族精神。因此,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引发“灵魂共鸣”,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重视文化工作,大力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赓续民族精神,传承文化基因,留住文化根脉。要坚持把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手段,加大对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着重在语言文字、传统风俗等方面提高科学保护力度,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交流互鉴持续深化,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凝聚文化合力中引发民族团结的“灵魂共鸣”。
让“石榴籽”紧密相拥,要在凝聚发展合力中,形成民族团结的“行动共振”。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让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抵御内忧外患、共同为国家发展出力献策的历史,没有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就没有当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因此,未来还需继续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各民族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为奋斗方向,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牢牢掌握住民族共同繁荣的“制胜密码”,聚焦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明进步等重点领域,着眼文旅互融、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用心谋划、用情推动、用力落实,携起手来,团结奋斗,凝聚起促进各民族长期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强大合力,形成民族团结的“行动共振”。
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智慧和力量,确保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向前进。在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铭记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用好团结奋斗的历史经验,传承团结奋斗的精神血脉,续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铭记“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讲清说透“跟党走、跟党干”的大道理,坚守“干在一起”的使命初心。力量来自团结,幸福源于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青海坚持把思想引领作为先导性、基础性工作,把民族团结纳入干部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把党的惠民政策和群众关心的问题讲清楚,把党声化为民心,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团结奋斗”体现出的伟大民族精神,铭记“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农家宅院,在身挨身的距离中、在心贴心的氛围里,向人民群众讲透“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革命故事,把“跟着共产党走,就有出路,跟着共产党干,才会幸福”的大道理讲清说透,实现追梦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用好“团结奋斗”的历史经验,激扬迸发“比铁硬、比钢强”的大能量,凝聚“站在一起”的奋进合力。集体的力量如钢铁,众人的智慧如日月,“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历史经验,是宝贵的财富。青海多民族集聚、多文化荟萃,是全国少数民族占比最高和民族区域自治面积最大的省。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全省所有市州、93.3%的县(市区)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走在全国前列,开创了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用“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壮志迎接各种风险挑战,以一身正气和满腔热情让自己拥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出“比铁硬、比钢强”的大能量,迸发最强战斗力。
传承“团结奋斗”的精神血脉,始终站稳“为人民、靠人民”的大立场,筑牢“想在一起”的民族意识。为了人民的团结是最坚强的团结,为了人民的奋斗才是最伟大的奋斗,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得是人民的心。青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大批惠民政策措施项目得以有效落实,全省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制定了“民族团结+”融合发展行动规划,与生态文明高地打造、产业“四地”建设,民生改善、文旅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共享发展成果。在新征程上,每一个党员干部要如“石榴籽”那般甘甜怡人,把民族团结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来做,让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汇聚磅礴力量。各族干部群众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围绕把“小日子”过好、把“大梦想”成就的共同愿景,与人民群众“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同书写发展新篇章。
6
6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青海,群山巍巍,风光壮美,是生态屏障、资源宝库,是一朵中华大地上美丽盛开的“高岭之花”,也是团结热土。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着青海的发展,牵挂着各族群众的生活,数次来到青海考察调研。广大党员干部应读懂总书记“青海足迹”的背后的深意,始终坚持党的引领、加强综合治理,发挥生态优势,筑牢民族团结的根基,绘就山清水秀的画卷,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让青海这朵美丽的“高岭之花”永远繁荣茂盛。
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筑牢“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的团结根基,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繁荣茂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历史充分证明,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向阳生长。
以综合治理为圆心,绘就“碧空如洗澄无尘,环境清新如仙境”的壮美画卷,让生态环境之花永远繁荣茂盛。青海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丰富的水资源如同生命的源泉,滋养着这片土地。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中国重要江河都源自这里,因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应运而生,守护着这片土地,也赋予了它“中华水塔”的美誉。保护三江源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广大党员干部要运用好“综合治理”这把“刷子”,使水资源、野生动物、珍稀植物在这里“各得其所”,实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重点区域综合治理,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精细化差异化管理水平,持续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时,将生态保护与体制机制相结合,与民生改善相协调,在生态环境逐步修复的同时,让牧民群众享受更多发展红利,争取走出“既能保护生态、更能造福于民”的路子。
以生态优势为重心,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发展秘籍,让特色经济之花永远繁荣茂盛。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圣源地毯集团考察时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青海拥有特色资源禀赋,近年来,青海聚力打造产业“四地”,即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因此,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找准长板、锻造长板,将独特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高原特色产业。同时,强化“龙头”效应,培育更多的优质企业,使其带动产业发展,造福地方百姓,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