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在家务农心得体会(最新8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在家务农期间,感受到劳动的辛苦与收获的喜悦,体会到自然的魅力与农民的智慧,生活更加充实。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暑假在家务农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暑假在家务农心得体会

暑假在家务农心得体会 篇1

放假的第一天,随着一声关门声,我独自在家的暑假生活开始了,我都五年级了,也应该不怕一个人在家了吧,可是,那声关门声却像一声闷雷,炸的很响,随之而来的却是涌向心头的一种孤独感,我一个人守着个若大的房子,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那种寂静叫人失落、叫人恐慌,总想找个人和我一起玩。平日里同学们的大叫、老师严厉的话语、妈妈的唠叨都是我最讨厌的,但是今天确是我期盼的,独自在家还真是不习惯。我每天在家里只干三件事:写作业、看电视、玩电脑。我觉得暑假一个人在家真的很郁闷,外面天热不想出去,出去也找不到朋友玩,一个人在家又没事可干,这种无所事事的生活很乏味。为了暑假的充实和快乐,我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我记得妈妈说过:“男子汉就要多帮妈妈干些家务”。所以,我就想帮爸爸妈妈干点家务。

记得第一天做饭,我也没给妈妈打招呼,自己学着妈妈平时做饭的样子,把米掏上两小碗洗了洗,放入电饭锅,加上淹没米的水量,其实到底放多少水我也没谱,不过我想给妈妈一个惊喜,也没敢打电话询问妈妈,我想无论我做的是否成功妈妈是不会生气的,但是我的心却像踹了一个小兔子,一会看看锅米熟了没,一会看看电插好没,心怦怦直跳生怕做坏了,更怕电着、烫着自己,后背直冒冷汗。此时,我感到爸爸、妈妈平日里做饭是多么的辛苦。大概过了二十分钟,电饭锅的电源灯终于跳换了,哇,本人平生第一次蒸的米终于要出锅了,我迫不及待的打开锅盖,呀,锅盖上的水蒸气滴到了我的手上,烫的我一下子把锅盖扔了好远,此时妈妈下班回到家,看到我狼狈的样子,既心疼又欢喜,妈妈眼噙着眼泪紧紧地搂在了怀里,嘴里不停的说“儿子长大了、儿子长大了”。事后妈妈又交我如何蒸米和蒸米注意的事项,那一天,我也感觉我蒸的米比平时妈妈做的还好吃。每天看到辛苦上、下班的爸爸、妈妈,我又把清扫房间列入我的暑期生活,不时给爸爸妈妈一些惊喜,使得妈妈逢人就夸我长的了、能干了。

暑期快过一半了,我的作业基本上做完了,我感到这个暑假过得既充实又快乐。

通过这些我明白了为什么没人玩了?因为我该上六年级了,马上要“小升初”了,玩了五年了,也该收收心了。我一定从这个暑假开始,努力学、用心学,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暑假在家务农心得体会 篇2

我能有这么大的改变,最重要的是我能在合初人待下来,再过两个月,我就来合初人整四年了。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我,尤其是看到我一个人能在山区村里待这么久时,都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现在我认真地想来,这里面有三个原因:

第一,我对金钱没有狂热的追求。虽然一度我也狂热过,个中经历,现在想来仍然感慨万千,那时,幸好耳边常常浮现出爷爷的话语:“挣再多的钱,都买不来一个好名声”。

我是留守儿童,是爷爷带大的我。爷爷终其一生都践行着他那“视名誉为自己生命”的信念。爷爷曾经参加解放初期的土改工作队,后来是村里的文书,虽然因为家庭责任放弃了升迁的机会,却在乡里很受人尊重。奶奶就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对于我们这个刚刚过温饱线的家庭来说,爷爷的正直、简朴、清廉,在我心里一直显得格外耀眼,这也无形地影响着我对待金钱的态度。

所以,在山区,在合初人,靠自己的劳动拿着每个月自己挣来的20__元报酬,我也觉得很自在。因为我的生命没有被金钱绑架。而且,爷爷也一直是最尊重我的选择的家人。

第二,合初人的价值观和公益理想与使命,是吸引我留下来的重要原因。

我们合初人不仅仅是一个小农户,还是一个公益组织。朱艺老师十四年前创办合初人的价值观和理想,是我内心最需要的。而且朱老师作为创办人,知行合一,让我心里踏实。朱老师也给了我在亲耕实验中自主探索的工作空间。

而且,我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做一个生态农耕的老师,帮助更多人从事生态农耕。个人理想与合初人的公益理想使命相吻合,于是我决定留在合初人了。

第三,朱老师的爱心与宽容。由于自己是留守儿童的缘故,从小缺爱和爱的能力。朱老师是机构领导和合初人耕读之家的户主,我在合初人待得越久,经历的事情越多,就越能感受到她的爱心与宽容(但朱老师不是那种给小恩小惠的人,朱老师还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

虽然她经常觉得自己还有哪些哪些都没有做好,但我觉得她仍然是我的榜样,所以我希望自己可以继续在合初人耳濡目染,让自己的爱与宽容得以滋养和成长。

而且小农户的生态农耕,是生产、生活合一的生存方式,有家的感觉,有利于爱心的生长,有利于爱的能力的培养。

暑假在家务农心得体会 篇3

我今天,为大家讲一讲某个人的特点。嗯——,讲谁好呢?这样吧,今天,我就讲一讲我自己吧!

在暑假期间,我真是个“小忙人”!这不,有我忙的了。只听我姥姥一声:“包饺子啦1我就赶快跑过去,然后,我们就分工。一开始包饺子的时候,我就非常认真。但是,随便怎么包,我总是包得歪歪扭扭的。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姥姥:“你看我包的饺子怎么总是歪歪扭扭的,能教教我吗?”“行1姥姥说。于是,我非常认真地和姥姥一步一步地学。

最后饺子出锅的时候,看了一下情况,还好,没露馅。尝了一口,还挺好吃的。我以后一定会多多地练习包饺子的技术的!啊!我终于可以休息一下啦!到夜里十二点钟时,我还给我的姥姥、姥爷、爸爸、妈妈、舅舅还有我自己,每人做了一碗鸡蛋羹呢?

相信看过《鲁宾逊漂流记》的小读者们,一定能深切体会到劳动的神奇和力量。鲁宾逊漂泊到一个荒岛上,二十几年过去了,他居然还能活生生地站在人们面前。难道岛上蕴藏着丰富的食物吗?是的,岛上的确蕴藏着丰富的物质和生存的机会,但是,不劳而获的人是看不到的,它要靠劳动去创造。所以说:“劳动是上天赋予人类生存发展最好的礼物”。

世界上的任何人都要承担起劳动的义务,并能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因为劳动最光荣,劳动可以创造一切!

暑假在家务农心得体会 篇4

转眼间,暑假快要过去了,感觉过得特别快。很难得的是见到了许多想要见到的兄弟,朋友,亲戚。晚上一起坐在那聊聊学校或者是家里的近年情况,特别的温馨。好像又回到了那几年前的时光,特别的怀念。都变高和变帅了,更或者是小的变得更懂事了,让人觉得非常的欣慰。人生不就是这样吗?一直在曲折的道路上寻找着那条笔直的光芒,引导着我们到达期盼已久的终点。

到学校就要进行补考了,老实说工图没怎么看的,就是看了也没什么收获,哎,就这样吧。最重要的还是把VB给过掉,这是我最担心的。所以要对自己说要加油了,不要只顾着玩了额,时间浪费了很多了,已经没多少再可以浪费了。还有俺班的各位兄弟们也要努力了,争取一起过掉,这样就完美了,呵呵。虽然这个希望的实现有点困难,但还是抱着很大的希望,谁说希望就不能再我们身上实现呢?对吧。有时确实要相信奇迹的,再结合自己的努力,应该可以的,恩恩,肯定是这样的,哈哈

暑假在家务农心得体会 篇5

暑假,我早早的醒了。躺在床上,回忆着老师说的话“回家以后,一定要帮父母做家务事,报答父母平时为我们做的事。”我继续回忆母亲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辛苦。

我想了想,妈妈平时又要上班,下午回来做家务,还要为我辅导,多么辛苦啊。我一定要帮她做一件事,让妈妈周末好好休息一下。

我想,我还是先把卫生打扫干净吧。便高高兴兴来到洗手间,拿拖把在水里打湿,等水少点儿了,我拿着拖把来到书房,看见爸爸在玩儿电脑,心里十分想玩,可又一想,一定要让妈妈周末休息一下,就努力不让自己看电脑,只在一旁拖地,可有禁不住去看,我急急忙忙拖好书房,逃命一般的出来了。

接下来我来到妈妈的.房间,为了让妈妈的房间非常干净,我特地在拖把上放了洗衣粉,在妈妈的房间里疯狂地拖来拖去。出了一身大汗,终于拖完了。我一看地板是花的,高兴劲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十分灰心。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想了许久又开始拖了,这次我聪明点儿了,顺着地板的纹路细细的慢慢拖,拖了没多久,豆大的汗珠从脑门上流下,可我一点也没觉的累,反而觉得开心,我稍作休息又开始拖了,过了没多久我把妈妈的房间拖完了。

我看着闪闪发光,一尘不染的地板,十分开心,我突然看见有香水的瓶子,于是我拿起香水在妈妈的房间里喷了几下,房间里顿时香气四溢。我心想,妈妈看见自己的房间是那么干净,那样清香,心情也会十分好吧。

妈妈下班回来,进屋一看,本来一脸的疲惫,现在全没了,变得就像天使一样春风满面。原来妈妈的心也容易被儿子的一小点儿的“成就”满足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这作儿子的心里乐开了花。

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他们一直在为了我们操劳。以前是我们小,还不懂的孝敬父母,可现在。我们应该去孝敬父母,报答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哎。我这才发现帮妈妈做事的感觉真好啊!

暑假在家务农心得体会 篇6

周末,带孩子去了一趟南京的爱情隧道,这是城南一段废弃的铁路,两边植被长的比较茂盛,交互映衬在铁路的上空,绿荫荫的,形似隧道,时有情侣在这里牵手拍照,捧一束野菊,网红打卡。拉着女儿的手,漫步在铁轨上,锈迹斑斑。轻踢路基的碎石,划着弧线,飞入草从中。

小小的碎石,在车轮的滚动中,相互依靠,彼此合力,牢牢地不垮台,让火车平稳的驶过。捡起一块石头,棱角分明,颜色发暗,竟牵动儿时岁月的羁绊。

家在远方,村北边紧靠着一条大沟,宽约两三百米,一头蜿蜒着延伸到峡谷中,两岸峻石盘亘,黄土衣被,另一头穿过铁路桥,奔向渭河。每到夏季,遇到大雨,就会在大沟里形成泥石流,俗称:”发山水”。雨水裹挟着泥浆,从深沟里咆哮出来,夹带着大大小小的石块,还有被冲垮的土地里的各种农作物,有玉米杆,也西瓜等,都湮没在急流中,时隐时现。有时“山水”会很大,村里好多人都聚集在沟岸边,拿着铁锹,加固河堤。

村北边有个堡子,叫“后堡子”,像一堵大墙,保护着村庄的安全。可在大水的冲击下,会整块整块的塌陷,我们小时不懂事,很担心,其实堡子厚度几十米,根本不用担心。记得听老人说可以杀鸡,或者宰羊来祭神退水,可我小时没有遇到过,也许是当时人们无奈的治水宝典吧。

“山水”过后的大沟,会在浅滩处堆满大大小小的石头。大石头半截埋在泥沙,小石块或完全埋在泥土里,或浮在泥土上,在阳光的照射下,灼人眼目。这个时候,家家会出动,老老少少,去挖石头,打石头。人们踩着尚未干透的沙土地,你一家,我一家的占一块地方。打石头的主要工具是一个“铁耙子”,形状是两个铁钩,用铁丝绑在小木棍上,专门来刨沙土,刨石头的。还有一个小锤子,用竹板嵌在锤眼里,跟现在五金工具的锤子差不多,区别是那个打石头的锤子,有两个锤头,正反都可以打石头。

依稀记得妈妈打石头的故事,小背篓装着打石头的工具,拿个小板凳,坐下后,用铁耙子在沙土里来回钩动,钩到石头后,大点的石头,会用锤子砸小点,形状大小合适的直接钩在旁边。打的时候,用铁钩子钩住石头,要把握好力度,用力太大,会把石头砸碎,用力太小,又砸不动石头,也是一个技术活。铁锤挥下,咔擦一声清脆的响声,有时会溅起小石屑,不留神会划破脸皮。石头碎成几瓣,新鲜的裂缝,大小均匀的石头,在母亲的锤声中,不断的堆砌,不断的延伸。整个沟谷中,都是锤声,一排排,一浪浪,如简单的韵律,更似流水的炫音。

孩子们有时帮大人捡石头,在河道中穿梭,从泥土中拔出石块,晃悠悠地搬到大人跟前来加工,石块有鹅卵石形状,也有千层状的板石。这种千层的板石,基本家家都有,在腌菜的时候,把菜放在缸底,用几个千层石压在上面。有时一个人从泥土里拔不出来,会喊上伙伴一起拔,可更多的时间是跟小伙伴们玩。把小溪流用泥土拦截,等水聚多了,聚满了,又扒开泥土,大水流下,小有汹涌,有时把大人的鞋子弄湿了,孩子们开心了,大人就骂开了,我们就赶紧跑路,又在上游继续聚水嬉闹。

等要回家的时候,沟底里,已经垒起了高高的小石山。像错落的田园农舍,这儿一座座,那儿一排排,高高低低,蔓延在无尽的晚霞中。

打石头这种原始的苦力活,父辈们大都经历过。也是为了生活,为了养家。一车石头,一车汗水,换来的未必是一车的收获,更多的是一种劳动的艰辛和不易。从那片土地里走出来或者依旧在那片土地里生活的人,何尝都不是这种经历和故事哩?

记住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感恩!

暑假在家务农心得体会 篇7

放暑假了,家里浇花的任务就交给我了。今天早晨,我刚起床就拿来水壶打满水,到阳台上去浇花。我把水喷在花上,水就顺着花瓣流到花盆里,被花盆里的泥土吸收进去。我觉得花儿一下子变得滋润了,亮丽了。看着自己亲手浇灌的花,一天天的变得茂密了,鲜艳了,我好高兴啊!

暑假在家务农心得体会 篇8

社会实践已经成为了莘莘学子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参加社会实践也是学生们锻炼自己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每年的暑假,各个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各地开展社会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广大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我校组织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我们教育学院的社会实践点是以革命老区、状元之乡而著称的会宁,在“追忆红色记忆,服务农村教育” 活动主题的号召下,我们一行十三人并肩合作,团结一致。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开展了系统有序的课堂教学,种类繁多的艺术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联欢。得到了校长、老师、家长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艰苦的执教生活给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一、隆重感人的欢迎场面

考试刚刚结束的第二天,我们就急不可待的收拾好行李坐上了开往会宁的大巴车。曾经的革命圣地,现如今有是全国出名的高考状元县,这给我们一个费解的问题,对于如此贫穷的地方为什么会造就教育上的奇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经过三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终于到了我们的目的地——会宁县柴家门村鸡儿咀鸡儿小学。鸡儿小学坐落在311国道旁,始建于1915年,附属于鸡儿中学,后来由会宁县、乡政府拨款建设,在20xx年九月搬入新址,成为独立的小学,占地13162平方米,校舍面积775平方米。鸡儿小学——很特别的名字,一眼看去就让人心生怜爱。 透过车窗就看到一群孩子站在学校门口等候我们,还没有下车就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兴奋和喜悦挂在他们稚嫩的笑脸上,但又流露出羞涩,互相推搡着,想凑上前看看他们新来的老师却又把身旁的同学推到前面。在他们崇拜目光的注视下,我突然感觉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下了车,校长热情的接待的和我们打招呼,并安排学生帮我们抬行李,孩子们惶恐羞涩的神情一扫而空继而一哄而上的来帮我们提行李包,看着这些稚气纯朴而又身材弱小的孩子,真的让人既心疼又心酸。

二、日常生活,苦中作乐

初到学校,情况要比我们想象的好,整齐的校舍,校园内也有些绿色,更可喜的是还种着花草。可是等到我们口渴时不得不喝窖水时才发觉条件的艰苦,这儿长年不下雨,政府每半年给他们送一次水,可想而知放半年的水都成了什么模样,打上来的水还有好多的枯枝败叶和小虫子,队员们都不喝,还不到一天就口干舌燥,鼻孔冒烟了。没办法也就放些茶叶和冰糖捏着鼻子喝下了。我真怕这“内容丰富”的水会让我们拉肚子,可奇怪的是大家还都没有事。因为水这么珍贵,在兰州三两天就洗头的习惯也不得不改,下乡十几天一共洗了两次头,脏的都打了卷。刚见到孩子们时老觉得他们太不讲究卫生,一个个蓬头垢面,现在看看自己,会心一笑自己也可以这么邋遢的。衣服就更“舍不得”洗了,是穿上几天觉得恶心的不行,实在是穿不下去就放上两天再穿上,突然觉得不是那么脏了。一日三餐也和学校有很大的差别,早上就吃饼子和咸菜,中午和下午老是炒拉条和炒面片,不明真相的或许以为我们的生活都到小康水平了呢,我们一天两顿的以拉条充饥,以致于到了兰州还不能听到“拉条”这字呢。可是这些与我们学生的生活可就是天壤之别了,他们大都离学校很远,早上五点多就要翻山越岭的往学校赶。中午只有两个小时根本来不及回家吃饭,饿了就吃早上带来的馒头,渴了就打窖里的水。看到这些我们心里真的像打翻了五味瓶,中午吃完饭,我们几个都要到教室去看望在校同学,分给他们些我们带去以改善生活的零食。条件虽艰苦可是大家在一起玩的很开心。饭桌上都是抢着吃。说说笑笑像一个家庭那样温馨。每天下午吃过饭,石教练(石双燕)都会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排练舞蹈,时间紧迫,舞蹈又比较复杂,对我们这些没有一点舞蹈基本功的人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虽然很苦很累,但我们却过得特开心,跳舞时大家更是丑态百出,要是有哪个倒霉蛋做错了动作就会被石教练拉出来单独训练,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这种毫无挖苦发自内心的笑把大家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但我们充分践行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耕耘一份甜”这句话,每天两个多小时的勤学苦练终于使我们能跟上了音乐的节奏而“翩翩起舞”了。

三、心得体会

大学是个小社会,而社会却是个大学堂,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深刻意识到了“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的含义。

39 4230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