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课程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整合课程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课程整合【第一篇】
一、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就是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资源,让学生把已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自主的应用到实际的学习当中,已达到学以致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创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网络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去获取音乐知识,解决在音乐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总之,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能够利用其可视、可听、可操作,形象、直观、大容量等优点,为教学服务,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运用到学习之中,从而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二、信息技术在农村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说到农村音乐教学,部分人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往的录音机,磁带,挂图,黑板,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半个学期只学一首《中学时代》上,但是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部分农村中学的教学环境与办学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电脑、网络、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在农村学校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乡村少年宫的建设又给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新的理念,新的办学思想的推广,又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给我们新的动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辟广阔的天地。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音乐教学进行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设趣激情的整合——在课堂教学中找“两点”
所谓“两点”是指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我们经常说,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兴趣点到底在什么地方?在世界音乐文化及各种传播渠道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痴迷,可以说是异常火爆。
可是部分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认识仅限于他们喜欢的所谓偶像所唱的几首流行歌曲,而对于什么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种类及风格却一无所知。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应采取积极措施,适当地从正面把优秀的流行音乐引进课堂,满足学生唱流行歌曲的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鲁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中《青春之歌》这一单元中,要求以《青春的旋律》为主题,通过不同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深刻的理解“青春”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与青春相关的歌曲,并感受不同音乐风格和特点。
针对这一要求,我从网络中下载了许多不同风格的积极向上的mv作品,在学生进教室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杨培安的《我相信》,学生们踏着动感的音乐节奏走进教室,充分的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一首歌之后我又将画面切换到了全运会开幕式中孙楠、张惠妹等演唱的《相亲相爱》,学生们不由自主的一起跟随音乐演唱歌曲,课堂气氛被推到顶点。紧接着学习歌曲《青春之歌》,大屏幕展示新疆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场景,试着让学生模仿维吾尔族的舞蹈,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学生们都意犹未尽。
(二) 信息技术与德育渗透的整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初中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初中阶段,一定要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新课程的一项重要要求就是利用音乐这一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陶冶情操。在课堂上,针对汶川地震,西南旱灾,玉树地震,我开展了这样一个专题,大屏幕上出现的 一幅幅画面一次又一次得震撼了学生,在这节课中,当学生看到温总理蹲在干裂的土地上忧心忡忡的情景,部分学生都流下了眼泪。紧接着,我与学生一起跟随音乐学唱《还有我呢》,告诉学生生命的珍贵,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要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智慧与勤奋创造我们的未来。
(三)信息技术与当地特色的整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整合【第二篇】
一、填空(每空分,共20分)。
1、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__加德纳_____,其核心理念是__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八种智能__。
2、从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来看,教学及设计模式有三类,是__“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_、“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_和“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
3、信息化学习资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素材类学习资源建设、集成性学习资源_和网络课程。
4、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任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5、人们普遍同意,存在三种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在来源上决定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是___________。
6、构成教学环境的三种环境因素是物理教学环境、技术教学环境、情感教学环境。在学校层面,典型多媒体教学环境是 投影教室和_多媒体网络教室_两种环境。
7、建构主义学习的四大要素是_情景__、_协作___、_会话__和___意义建构___。
8、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主要包括对待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态度两大内容。
9、进行协作学习时,对于学生分组应坚持的原则是组内__________,组间_____________。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培养为重点。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建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的学习方式。
11、人本主义课程论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人们满足自我实现,而结构主义课程论则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培养社会精英。
12、根据完成时间的长短,WebQuest分为两种,是:___短期WebQuest___和_较长期_WebQuest__。
13、巴班斯基认为达到教学过程最优的两个标准是__效果与质量的标准___和__时间标准__。
1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含三个基本属性,分别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的学科本位型课程模式
课程整合【第三篇】
课程整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之一,更是我国目前 正在实验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 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纲要》发布之前,我国已有一些关于课程 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理论上,有诸多研究对国外有关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多方面的译介,也有部分学者对我国单一的分科课程体系提出批评和实施综合 化改革的建议。在实践上也有部分省市及个别学校开展了综合课程的实验。
一、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
课程整合(也有人译为“课程统整” 等)是一个包含着多种含义、多种实践而且有着不同反映的概念。从总体上说,在国外,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地联系起 来的专门努力”。在我国,有研究者在分析后指出,它实质上是“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虽说这些界定均有片面 之处,但我们仍能从国内外课程整合的发展进程中窥见其孕育的一些基本理念,这些理念不仅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一)课程整合是与课程分化相对应并相包含的课程设计方式
整合,就是将不同的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或将不同的部分纳入到整体中。因此,整合首先以部分为基础,没有部分也就没有整合。实际上,所有的课程整合形式,都离不开各个分化的学科,也都承认学科知识作为人类的研究成果对儿童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另外,在分科的框架中也可以部分地实现课程的整合。例如雅各布斯提 出的六种课程整合设计策略,分科内的课程整合就是其中之一。由于部分教师的不透彻理解,在许多学科背景出身的教师的意识中,整合的课程与分科的课程是相对 立的。面对学校教师的不安和紧张,我们首先应该澄清整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让教师明白整合与分化是相互补充、相互包含的关系。
(二)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是课程整合的根本依据
进行课程整合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客观地要求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把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世界和封闭的知识体系中解 放出来,把他们对知识的习得与处坪社会生活的各种复杂关系结合起来,使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从容面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自我以及人与他人 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是课程整合的根本价值追求
对不同类型的课程之间 关系的处理,仅仅是课程整合的表现形式。关注不同类型课程的根本价值追求,才是课程整合的实质,更是课程整合的基石。台湾提出“课程统整”的出发点在于要 处理好减轻学生负担与培养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发展在教育中折射出的问题。香港的“课程统整计划”也提倡培养创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等五个方面 的实施内容。内地的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整合的主要内容:学科知识间的整合、学科知识与生活的整合、资源的整合以及学习方式的整合学科知识间的整合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从多重视角整合地处理相关信息,以便更全面、客观地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它不要求一定得打破学科知识的疆域,合 成一种新的学科形式。它可以是各学科保持独立地位,课程内容分属于不同科目领域;也可以是以组织中心如主题、问题、概念等或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连接不同学 科;也可以是学科融入单元或主题中。
学科知识与生活的整合,强调课程内容与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生活的适应性。将学科知识和学生生活整合,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自我等作为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主题,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学科知识与生活的整合主要是通 过活动展开的。
资源的整合使课程更具有生活意义和现实性。资源的整合,一方面是注重从学生的生活背景、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等方面对教材加以拓 展和补充,或使之延伸,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网络资源等;另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的整合,教师不再是独立的工作者,而是在与学生、其他教师、大学学科专家和课程 专家的合作中更好地理解课程计划,并参与完成课程计划。另外,课程整合的开放性也将各学科的专家与教育家组织了起来,形成了一个科学家和教育家有机结合的 群体,来重选课程内容和重构课程模式。资源的整合意味着将改变师生关系,知识的生产和使用将会有更多的人参与,从而形成民主的社区氛围等等。
学习方式是课程整合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知识和课程要求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方式,整合的课程需要整合的学习方式。当然,学习方式的整合和多样化,并 不意味着每一节课、每一学习内容都要牵强附会地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及特定的学习内容来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
课程整合作为一种课程设计的方式,它不是固定的,而是多样化的。因此,课程整合计划的实施应该是多样化的,学校及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理念的支撑下来选择和创造适合自己的整合模式。作为理论工作者,他所能提供的也只能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参考性的策略。
二、课程整合的策略
考察课程整合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楚地发现,课程整合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一个多样化的实践世界。美国学者雅克布斯把课程整合划分为六种不同的设计策略,以供学校教师选择。这六种设计策略是:(1)学校本位的设计,即在学科的框架之内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2)平行设计,即将两门相关的学科的某些主题安排 在同一时间教学,而把建立两门平行学科之间的关联的责任交给学生;(3)多学科设计,即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整合在一个正式的单元或学程里;(4)跨学科设计,即将学校课程巾的所有学科有意识地统合在一起,形成常规的大单元或学程;(5)“统整日”设计,即完全从学生生活世界或好奇心出发而开 展活动;(6)现场教学,这是跨学科设计的-一种极端方式,以学生所在的学校环境及日常的生活为内容展开学习,是一种完全的整合设计。这六种设计策略构成 了一个由完全保持学科的界限的设计,到没有任何学科界限的完全整合设计的连续体。雅克布斯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学校的环境特征、社区的价值取向以及学习内容本身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设计策略。
香港课程发展处在“课程统整计划”中也提出了三种主要的课程统整模式:平行学科设计、众学科设计和科技探究设计,以期学生在经历中领略到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完成一个综合的任务或得到一幅知识全景、一个世界观。
从这些课程整合的设计方式来看,主要有两种设计取向,一是学科取向的整合设计,二是超学科取向的整合设计。对这些设计模式,目前大多数教师是不甚熟悉 的。因此,我们的教师应该积极地迎接课程整合的挑战:参加相应的课程整合培训,具备基本的课程整合理念;从自己所教的学科开始,在学科内部部分地实现课程 的整合;在掌握了课程整合的方法后,逐步过渡到整合程度较高的学科取向的课程整合,最后进入超学科的课程整合设计;学会同其他教师合作,在与其他教师、大 学学科专家或课程专家的合作中学习课程整合的技巧和策略等等。
课程整合的关键在于操作上的难度,这种难度不仅是该如何整合的问题,更是南谁来 整合的问题。课程的整合者可分为两类:行政领导、教师和学生。在大多数行政领导者心里,他们的主要工作包括:组织科学家和教育家重选课程内容和重构课程模 式,整合出一个具体的课程,并加以推广;培养课程整合师资;组织中小幼同步实施课程整合等等。然而,这只是课程整合的一个环节,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整合尚未 开始。我们现阶段的课程整合主要是在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以及教师的合作中研究、实验的。学校层面课程整合的主力军仍是教师。而课程整合的最高理想就是由学 生自己去整合,课程内容不再是对学生的束缚,而是学生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环境及“土壤和养料”。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真正实现课程的社会价值 和个体价值的整合,实现学科知识、文化、经验、个性等的全面整合。这是课程的理想状态,还有待于人们进一步地研究和实施。
(1)加强培训,明确方向。每学期根据实验的需要,分别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学科间知识整和的理论培训、信息技术培训以及撰写各类科研材料的指导性培训等。并根据培训内容定期组织考核性的检测,从而不断提升了实验教师的基本素质,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实验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从而确定适合自己学科的知识整合方向。
(2)增进交流,资源共享。组织教师开展学科间知识整和信息的收集活动,并制作成信息发布卡,适时开展信息发布活动。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思维的互补与统一是人类思维的一大特征和本质要求”,实验教师们在信息发布会上互相介绍本学科可供其他学科运用的课程资源,互相交流、互通信息,从而达到了资源共享、思维互补的目的,有效拓展了个体研究的思路,增强了群体研究的实效性。
(3)以教研促科研,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学校实施了“教科研一体化”群研模式,融科研于日常教研活动之中,打破了课题组与教研组的界限,将“学科间知识整和”研究纳入了每周的教研活动计划,并在科任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广泛开展了研讨活动,得到了全体教师的重视,有效提高了各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走出了一条基于学校层面的,通过学科间知识整合优化而使各学科课程功能增值的可行之路。
(4)立足课堂,构建学科间知识整合的教学运行框架。学校课题组为了将“整和”理念真正有效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组织教师开展了不同专题的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每组织实验教师每学期上观摩展示课、每月上教学研讨课;还组织实验教师共同备课研究了“学科间知识整和”的专题系列课,探究了在同一个教学主题、同一个班级学生中,不同学科的教师立足本学科,辐射它学科,通过探究知识间的相关性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有意义同化。使整体的各种分散的要素,在同整体的联系下更有意义。由实验教师共同在同一个班级执教了以“雪”为主题的美术、音乐和信息技术三个学科的系列课。课后,实验教师又进行了集体研讨、评课与反思活动,形成专题教研活动反思集。全体实验教师根据学科知识整合的课堂教学经验定期撰写了资源整合教案、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学论文等。逐步构建了学科间知识整合的教学运行框架。每一个教师对相关性学科课程的感悟不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现状也存在着差异,由此产生了非固定的多样化的课程设计方式,并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实践中,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与思考,我们现已确定出我校学科间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设计的两种基本类型:
类型一:学科本位、综合渗透
这是一种以本学科为主干兼容并借助相关学科内容的教学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学科间的“渗透点”和“残缺点”,是相关性课程知识整和实践的主要方式。
学科本位,就是以学科课程内容为核心点建立“相关知识组块”。“综合渗透”,就是借用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为解读本学科的学习所用,而不是代替其他学科的教学。可借才能用,不可借则不能生拉硬扯,画蛇添足。这种设计的突出特点在于“借用”,其表现形式主要是由本学科的某一知识点向相关学科发散。由于这种教学设计保持了学科课程自身较为稳定的固有逻辑,教学进程得以在常态的分科教学的形式下实现,不占用课外时间。与传统的分科课程不同的是,教学内容不是孤立的学科知识点,而是多维的“相关学习组块”,学科间的相关性是学生学习学科课程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活动则以学科主题为起点,在相关学科内容的有力支撑下,以解读学科内容、运用学科内容为终点。因此,学科思想和学科的教育功能能够得到更好体现,学习过程能够更为有效地发生。
类型二:相关主题、课程补融
这是以学科间的“交集”和“盲点”内容为核心打破学科界限的科际相关整合专题设计,是“学科本位、综合渗透”课程设计方式的必要补充。
这种类型的突出特点是分科课程间的相容与互补,其表现形式主要是没有学科界限的相互包容型的专题设计,如本学期我们初步尝试的“雪”这一主题的学科系列课。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科际相关整合专题的设计更多地依赖于相关学科的协作,教学设计与实施需要以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为原则,主题的“质”重于“量”,不搞牵强性的形式主题。教学进程不能完全通过常态下分科教学的形式实现,因此,无论是教学时间还是整合方案的设计都需要靠教师在学科间的协商与协作中解决。因此需要学校花费一定的精力去进行前期准备与设计。这也是我们在下一阶段要继续重点进行的研究与实践内容。3.课程资源整合的方法(1)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的最后目标是使各个部分分立的课程能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起,构成了有机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这正突出了学科间资源整合的特点。因此,在实验中我校的实验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能以本学科的知识为主,尽可能去吸收各学科相关,知识素材或背景等教材资源进行整合,把它们作为教学资源的生成点,以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和途径进行探究,使各学科教材资源得到创造性的应用。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教师互相学习,借鉴相关的内容汲取有效信息以及其他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进行了科学的教学设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2)充分发挥教师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间的合作、互助是更好的落实学科间的整合。因此我校课题组在本阶段了开展师傅教师的领路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新教师的汇报课等活动,通过说课,评课,导课等形式,引导教师合理运用课程资源,转变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学期课题组实验教师每人进行一节全校型的教研课,课后授课教师进行教学说课和反思,课题组教师进行评课,肯定优点,查找不足,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校领导及时进行点评。以达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促进了实验教师的成长。
(3)开展实验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和教学活动竞赛,加强实验教师的上课功、说课功、评课功、反思功的训练以及教师教学资源开发和运用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训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手段、方式,努力开发教师身上潜藏着的知识能力资源、精神资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并制作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作用。
(4)实验教师能注意引导激发学生去开发和整理为学习而用的课程资源,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的指导,让学生互相介绍资料,互相传阅。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有效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指导学生善于把学习某个学科的方法、途径、手段、知识等自觉用到其他学科中。组织学生召开有关学习方面的好方法、小窍门等学习经验的交流。组织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手册及笔记进行展示。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实现资源共享。本阶段有15名的学习经验在全校交流。
4、课堂教学结构的重建
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整合数学学习资源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根本出发点和核心是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兴趣、个性、知识基础等)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内容(概念、计算、应用题、几何形体等)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它们采用什么样的模式进行教学,才适合学生的需要,这就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数学与语文是基础,教学小学阶段的两门重要学科,相辅相成,可以相互融合。例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建议学生查字典理解“倒数”。
数学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照搬教材的安排先教“什么是倒数”,再教“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好奇心打破了这个教学顺序,让学生利用查字典这个活动来认识倒数的含义。数学课上查字典,学生觉得挺好玩、很新奇,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极点,从而活跃了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
数学教学中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例子(形式)还有很多,像用关联词造句来复习巩固“数的整除”中的概念的理解,用缩句的方法来理解掌握文字题的结构,利用儿歌来记忆“年、月、日”中的大小月,利用“曹冲称象”等故事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布置学生写数学日记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等等。语文中的有些方法在数学中也可以同样适用。比如勾画出法则或者定律中的关键词,说一说关键词的意思,对于法则或者定律的理解能够更加清晰透彻。读的时候,也请同学们把关键词加重语气读出来,有助于记忆。
数学课是一巨大的作文素材库,学生在每节数学课里一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体味数学学习的精髓,以写“数学日记”的形式,把自己在数学课堂中的深刻体会和独特感受写下来,数学日记让学生把社会当作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既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把抽象的数学形象化,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感受到“数学是有价值的”。怎样以数学日记作为整合各学科的媒介、联系生活的桥梁、体验成功的乐园、延伸于课外,让学生会用数学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
数学实践活动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发现数学王国的奥秘。游戏、竞赛、调查、制作、测量、绘图、制表等集体、小组和个人的活动是常见的活动形式。学生在活动中动口、动眼、动手、动耳又动脑,多种感官得到协调地活动,学生的身心得到主动和谐地发展。这样的活动还加深了学生对数学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的认识;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竞争、参与等现代人所需具备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1)加强培训,明确方向。每学期根据实验的需要,分别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学科间知识整和的理论培训、信息技术培训以及撰写各类科研材料的指导性培训等。并根据培训内容定期组织考核性的检测,从而不断提升了实验教师的基本素质,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实验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从而确定适合自己学科的知识整合方向。
(2)增进交流,资源共享。组织教师开展学科间知识整和信息的收集活动,并制作成信息发布卡,适时开展信息发布活动。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思维的互补与统一是人类思维的一大特征和本质要求”,实验教师们在信息发布会上互相介绍本学科可供其他学科运用的课程资源,互相交流、互通信息,从而达到了资源共享、思维互补的目的,有效拓展了个体研究的思路,增强了群体研究的实效性。(3)以教研促科研,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学校实施了“教科研一体化”群研模式,融科研于日常教研活动之中,打破了课题组与教研组的界限,将“学科间知识整和”研究纳入了每周的教研活动计划,并在科任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广泛开展了研讨活动,得到了全体教师的重视,有效提高了各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走出了一条基于学校层面的,通过学科间知识整合优化而使各学科课程功能增值的可行之路。
(4)立足课堂,构建学科间知识整合的教学运行框架。学校课题组为了将“整和”理念真正有效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组织教师开展了不同专题的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每组织实验教师每学期上观摩展示课、每月上教学研讨课;还组织实验教师共同备课研究了“学科间知识整和”的专题系列课,探究了在同一个教学主题、同一个班级学生中,不同学科的教师立足本学科,辐射它学科,通过探究知识间的相关性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有意义同化。使整体的各种分散的要素,在同整体的联系下更有意义。由实验教师共同在同一个班级执教了以“雪”为主题的美术、音乐和信息技术三个学科的系列课。课后,实验教师又进行了集体研讨、评课与反思活动,形成专题教研活动反思集。全体实验教师根据学科知识整合的课堂教学经验定期撰写了资源整合教案、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学论文等。逐步构建了学科间知识整合的教学运行框架。每一个教师对相关性学科课程的感悟不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现状也存在着差异,由此产生了非固定的多样化的课程设计方式,并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实践中,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与思考,我们现已确定出我校学科间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设计的两种基本类型:
类型一:学科本位、综合渗透
这是一种以本学科为主干兼容并借助相关学科内容的教学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学科间的“渗透点”和“残缺点”,是相关性课程知识整和实践的主要方式。
学科本位,就是以学科课程内容为核心点建立“相关知识组块”。“综合渗透”,就是借用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为解读本学科的学习所用,而不是代替其他学科的教学。可借才能用,不可借则不能生拉硬扯,画蛇添足。这种设计的突出特点在于“借用”,其表现形式主要是由本学科的某一知识点向相关学科发散。由于这种教学设计保持了学科课程自身较为稳定的固有逻辑,教学进程得以在常态的分科教学的形式下实现,不占用课外时间。与传统的分科课程不同的是,教学内容不是孤立的学科知识点,而是多维的“相关学习组块”,学科间的相关性是学生学习学科课程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活动则以学科主题为起点,在相关学科内容的有力支撑下,以解读学科内容、运用学科内容为终点。因此,学科思想和学科的教育功能能够得到更好体现,学习过程能够更为有效地发生。
类型二:相关主题、课程补融
这是以学科间的“交集”和“盲点”内容为核心打破学科界限的科际相关整合专题设计,是“学科本位、综合渗透”课程设计方式的必要补充。
这种类型的突出特点是分科课程间的相容与互补,其表现形式主要是没有学科界限的相互包容型的专题设计,如本学期我们初步尝试的“雪”这一主题的学科系列课。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科际相关整合专题的设计更多地依赖于相关学科的协作,教学设计与实施需要以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为原则,主题的“质”重于“量”,不搞牵强性的形式主题。教学进程不能完全通过常态下分科教学的形式实现,因此,无论是教学时间还是整合方案的设计都需要靠教师在学科间的协商与协作中解决。因此需要学校花费一定的精力去进行前期准备与设计。这也是我们在下一阶段要继续重点进行的研究与实践内容。3.课程资源整合的方法(1)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的最后目标是使各个部分分立的课程能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起,构成了有机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这正突出了学科间资源整合的特点。因此,在实验中我校的实验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能以本学科的知识为主,尽可能去吸收各学科相关,知识素材或背景等教材资源进行整合,把它们作为教学资源的生成点,以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和途径进行探究,使各学科教材资源得到创造性的应用。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教师互相学习,借鉴相关的内容汲取有效信息以及其他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进行了科学的教学设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2)充分发挥教师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间的合作、互助是更好的落实学科间的整合。因此我校课题组在本阶段了开展师傅教师的领路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新教师的汇报课等活动,通过说课,评课,导课等形式,引导教师合理运用课程资源,转变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学期课题组实验教师每人进行一节全校型的教研课,课后授课教师进行教学说课和反思,课题组教师进行评课,肯定优点,查找不足,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校领导及时进行点评。以达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促进了实验教师的成长。
(3)开展实验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和教学活动竞赛,加强实验教师的上课功、说课功、评课功、反思功的训练以及教师教学资源开发和运用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训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手段、方式,努力开发教师身上潜藏着的知识能力资源、精神资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并制作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作用。
(4)实验教师能注意引导激发学生去开发和整理为学习而用的课程资源,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的指导,让学生互相介绍资料,互相传阅。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有效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指导学生善于把学习某个学科的方法、途径、手段、知识等自觉用到其他学科中。组织学生召开有关学习方面的好方法、小窍门等学习经验的交流。组织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手册及笔记进行展示。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实现资源共享。本阶段有15名的学习经验在全校交流。
4、课堂教学结构的重建
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整合数学学习资源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根本出发点和核心是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兴趣、个性、知识基础等)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内容(概念、计算、应用题、几何形体等)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它们采用什么样的模式进行教学,才适合学生的需要,这就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数学与语文是基础,教学小学阶段的两门重要学科,相辅相成,可以相互融合。例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建议学生查字典理解“倒数”。
数学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照搬教材的安排先教“什么是倒数”,再教“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好奇心打破了这个教学顺序,让学生利用查字典这个活动来认识倒数的含义。数学课上查字典,学生觉得挺好玩、很新奇,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极点,从而活跃了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
数学教学中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例子(形式)还有很多,像用关联词造句来复习巩固“数的整除”中的概念的理解,用缩句的方法来理解掌握文字题的结构,利用儿歌来记忆“年、月、日”中的大小月,利用“曹冲称象”等故事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布置学生写数学日记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等等。语文中的有些方法在数学中也可以同样适用。比如勾画出法则或者定律中的关键词,说一说关键词的意思,对于法则或者定律的理解能够更加清晰透彻。读的时候,也请同学们把关键词加重语气读出来,有助于记忆。
数学课是一巨大的作文素材库,学生在每节数学课里一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体味数学学习的精髓,以写“数学日记”的形式,把自己在数学课堂中的深刻体会和独特感受写下来,数学日记让学生把社会当作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既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把抽象的数学形象化,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感受到“数学是有价值的”。怎样以数学日记作为整合各学科的媒介、联系生活的桥梁、体验成功的乐园、延伸于课外,让学生会用数学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
数学实践活动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发现数学王国的奥秘。游戏、竞赛、调查、制作、测量、绘图、制表等集体、小组和个人的活动是常见的活动形式。学生在活动中动口、动眼、动手、动耳又动脑,多种感官得到协调地活动,学生的身心得到主动和谐地发展。这样的活动还加深了学生对数学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的认识;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竞争、参与等现代人所需具备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第四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
杜凤霞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统一安排,我校自1月18日在伊旗四中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了培训。通过学习,我收获很大。我认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教师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好的教与学的媒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自主学习比以往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它们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所具有的特性,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当前科技发展异常迅猛,每个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不断学习。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服务于他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利用多媒体技术能给学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这将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任教的学科是小学语文,在教学当中,从现代化教育手段中,也体会到了现代化的运用之益。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喜欢新鲜事物电教媒体的使用,使他们精神振奋,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能够引起学生关注本课的焦点,起到了导课的作用,而且,也使同学们想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能力和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悠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