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范例10篇】

荣誉 分享 时间: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新形象展现国家自信,积极作为推动社会进步,需坚持改革开放,凝聚共识,共创美好未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2024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第一篇】

近日,县编办开展“新形象、新常态、新作为”大家谈活动,集思广益,强化措施,确保教育活动成效显著。

一是要在强素质、提能力上下功夫。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两手抓,通过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把握大局、服务发展的境界,通过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提升新能力,全面提升谋划机构编制推进工作,做好参谋服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是要在盘活存量、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上下功夫。按照中央和省、市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和行政编制不突破中央核定总额、事业编制控制在20xx年底基数之内的要求,按照“严控总量、优化调整、盘活存量 、满足急需、保障发展”的工作思路,把握好“严格控制”与“服务发展”两个大局的结合点,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向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倾斜,向基层镇(办)和执法部门倾斜,优先满足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用编需求。

三是要在调整理顺部门职责、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上下功夫。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边界,建立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推诿扯皮等问题,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明确部门职责,确保权责一致。牵头制定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以及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建立以“四张清单、一个平台”为主要架构的政府权力运行体系,不断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及政府层级间的关系,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为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优化发展环境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四是要在用心用力推进工作落实上下功夫。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秉承“精心谋事、用心做事、专心成事”的工作理念,持续推进作风效能建设,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持续不断地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提能力,用心谋划每一项工作,用力落实每一项任务,确保将每一项工作做实做到位,给县委、县政府和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2024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第二篇】

闭幕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了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经济运行和发展,有它的内在规律,而教育是人学,是培养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的事业,人的发展和成长相对于经济,更有其必然规律,教育更应该树立一种新常态意识,体现一种新常态思维。

新常态下的教育,不应该是强迫,而是引导;不是灌输,而是浸润;不是施压,而是影响;不是改造,而是改变。它不是让孩子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帮助他成为应该成为的那样的人。

新常态下的教育,在于积淀孩子素养,提升孩子素质,因而把孩子的品行操守看得比一纸分数更重要,把孩子的人文素养看得比考试成绩更重要,把育人看得比育才更重要。教育将不再以“分”为向导,以“考”为法宝,以片面追求教育的GDP为目标,而是基于“人”的哲学拷量与追问,把培养一个个精神独立、人格完整、品德高尚、懂得担当,能够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作为己任。

新常态下的教育,当以人为本,遵从人性,尊重孩子的生命个性,解放孩子的身心,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他们不断尝试、直面挫折。一个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有可能重新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个性。而教育不应该成为枷锁和禁锢,紧紧地攥着孩子。

新常态下的教育,会无限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发展的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愉快学习、探究学习中学会学习,快乐成长,而不是凭死记硬背,死整蛮干,靠拼时间、拼体力甚至靠拼生命的方式去提高考试成绩。

新常态下的教育,需要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这样的平常心,会引导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就像老农对待禾苗一样,按农时施肥浇水,而不会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在孩子的世界疯狂开采。

新常态下的教育,不应再有超大规模学校,不应再有高考集中营。校园会成为孩子们真正的学园、花园、家园、乐园。在这里,孩子不会被定位于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件件产品,他们可以有比较充足的时间与人交往,可以自由自在地参与各种社团活动,读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新常态下的教育,也要求校长不趋炎附势,不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而是保持一份豁达与宁静,坚守良知和使命,以家国的情怀和担当,尽全力让学校成为美好事物汇聚的地方,并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适合的教育。

新常态下的教育,还要求老师们把教育当作良心活儿,从孩子成长出发,一切着眼于他们当下学习生活以及未来人生的幸福,而不是仅仅为了九年、十二年学习之后的那两天。他们能够在夹缝中遵循教育规律,不计较个人得失,凭着良心、爱心和智慧做教育,不用压抑和扭曲人性的方式去教学生。

我们的教育应该进入这样一种新常态,这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为了教育,也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024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第三篇】

近期在乡党委政府的组织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如何适应“新 常态”。官场的“新常态”对于我们基层人员的从政品德和行为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因此要对新常态充分 认识,坚定信心,不应该抱观望和应付的态度。 “新常态”是一种新的正常状态。之所以说是“新常态”, 就是说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这种“新常态”,将是领导干部从 政新的基本环境,因此也就形成了对领导干部的基本的底线,不 能违背和僭越。当然这种“新常态”也是会变化的,但是其变化 只能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更高、更明确,而绝不是相反。

现在仍有少数人对于这种“新常态”持犹疑、观望、猜测的 态度,认为中央这样的严要求不可能持续太久。这种判断一方面 是出自于以往的所谓“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利益关系而怀 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其实这实在是低估了中央的决心和勇 气, 也没有认识清楚信息化时代人民群众高度的反腐朽积极性和 中央坚定的反腐朽部署之间的紧密互动、互相促进效果。 实际上,清楚的事实正摆在面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以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全面彻底地治理腐朽的顽疾, 既抓“苍蝇”又抓“老虎”,既抓小事又抓制度建设,既把腐朽分子关进监狱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样的反腐就绝对 不是选择式、运动式和有退路的反腐。如果中国的政治生态没有 一个完全的改观,“新常态”没有完全稳定和充分到位,中央在 这方面的推进是绝不会停止的, 何况这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 和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坚定的支持。

反腐朽带来的官场“新常态”,切切实实地向领导干部们提 出了新的要求。权力行使要有明确的边界和规则了,监督无时无 刻不在了,以致有些领导干部私下里感慨现在工作不好做了,因 此出现了消极应付的现象。 这种不作为心态正是对官场 “新常态” 不适应的典型表现。当然,在官场“新常态”下工作确实要求高 多了,所以暂时有所不适应也还可以理解,但是一味抱怨的态度 要不得。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领导干部, 应该善于从长远看问题,并且善于从自身找原因,要看到自己同 党和人民要求之间的差距, 及时调整心态, 尽快学会在这样的 “新 常态”下开展工作,实现自己的“转型升级”,争取在新的条件 下、按照新的标准要求,有更大的作为。

2024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第四篇】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全国“两次会议”盛开之际,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面对新形势,我们的学习该如何深入,是每个党校学员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也同样进入新常态,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比如,领导下基层调研,必须轻车简从,作为服务人员,如何解决“简从”与工作“量大”的矛盾?不封路、不清场,作为协调人员,如何确保“顺畅”与“安全”?杜绝文书会海,减少文件发放,作为抓落实的部门,如何处理“上面千条线”与“下面一根针”的关系?既要严格执行中央要求,又要扎实确保服务质量,这对我们智慧和能力来说是一场“大考”。可以说,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难度越来越大是我们工作的新常态。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以前是一个人的活两个人来干,现在是两个人的活一个人来干,这就是新常态。这对我们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学习、不提高,就难以适应新常态。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关键在于更新思想、改变观念,核心在于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素质。我们来党校学习充电,就是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积极适应新常态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新的学期,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崭新的姿态、蓬勃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在提高能力素质方面有作为、有收获,为更好地履职尽责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坚定信心、“任性”前行

有钱不可任性,有权不可任性,但坚定学习的信心、决心和恒心,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可以任性。“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定学习在我心”。我们来党校学习,首先要解决好“想不想学”“愿不愿学”的问题,其次才是“会不会学”“学没学到”的问题。我们平时常谈及为什么来党校读研究生,有人言为了放松,有人言为了交朋友,有人言为了扩大人际圈。但我想,每个来党校的人,都是想提高自身素质的,就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样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可以任性地说,我们就是来学知识长见识的,我们更可以坚定信心,砥砺前行,信心百倍地走在党校学习的阳光大道上。

二、鼓足干劲、“奔跑”起来

新常态要有新状态,良好的状态是学习的动力,也是确保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们能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来,专心学习,很不容易。既要珍惜机会,更要加油鼓劲,在宝贵的集中授课阶段如饥似渴地多充电、多汲取,争取满载而归,不枉此行。要树立快乐学习的理念,正确把握“度”的关系,既不虚度时间,又会张驰有度;既要学好课堂上的知识,又把每一个聚会、每一项活动、每一次交流都当作学习的机会,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增进友谊。奔跑吧,兄弟;奔跑吧,姐妹。只要我们鼓足干劲,相互帮扶,就能在党校的天地里跑出我们的青春。会学习

三、讲究方法、“点赞”一片

会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决定了我们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学习的方法千万种,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但不论怎么学,都要善于总结,善于思考,善于推陈出新。我们在工作中都知道,适时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既是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工作的有效方法。学习亦如此,不总结,就没有提高;总结不深入,思考不到位,就没有新意,更没有味道。去年年底我们都写了年终总结,也许很多人都深有感触,总结如果都写成一个版式一个模块,这样的总结有什么意思?同样是写总结,为什么有的人写得很客观很实在很生动,而自已也在说同样的话,但就是干巴巴的呢?道理只有一个,有没有真正沉下心去思考、去总结,决定了有无思想的高度和思考的深度,也决定了是陈词滥调还是耳目一新。有时我路过图书馆前思想者雕像,我常想:他在想什么呢?是在求“点赞”吗?其实,不管他在想什么,我们只要能像他一样地善于思考,善于学习,讲求方法,注重章法,多想办法,自会硕果累累,“点赞”一片的。祝愿同学们在新一年学有所成、学有所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2

新常态是一场新考试。只有牢固树立认识新常态的湖北思维,始终保持适应新常态的竞进姿态,奋力展现引领新常态的湖北作为,我们才能在新常态下交出优秀答卷、迈上新的台阶。

我们要有解放思想之为。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让谋发展、抓发展的思维开放起来、活跃起来,学会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思维和方式推进发展。鄂州为什么能用一片土地引进一批企业竞争,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天门为什么能够通过吸引企业“倒插门”,实现传统产业的裂变重生?靠的正是市场机制的运作、市场经济的“魔力”。我们举办“市场大学”,学习“市场课程”,就是要切实打破束缚活力的条条框框,打破内陆地区的习惯思维,不断提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争做新常态下抓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

我们要有改革创新之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气候已经形成,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适应新常态、抢占新机遇的“关键一招”,以改革激活动力,用创新驱动发展。我们在东湖、襄阳、宜昌高新区学习上海自贸区投资贸易便利化、行政体制改革、金融制度创新经验,我们通过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通过“科技十条”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其实质就是摒弃“等、靠、要”的传统观念,分享改革的巨大红利。没有打破桎梏的果敢行动,没有先行先试的积极探索,就会在新一轮的“改革窗口”错失重大机遇。

我们要有新本事之为。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不能完全依靠老方法老经验,必须有新理念新本事。东风公司能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实现经营规模新跨越,华新水泥能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大势下通过电商创新战略逆势增长,说明只要我们有新的本事、新的应对,不仅能够爬坡过坎,还能抢占先机。新常态的到来,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有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主动置身于市场之中,向企业家学习,吃透市场经济原理和规律,探索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解决转型升级、开拓市场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主动置身于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熟悉掌握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领域的新知识,增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们要有谋划之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培育新的需求增长点和区域增长带,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这为湖北扩大有效投资、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各地各部门要抢抓机遇、抓紧谋划,尽快启动“十三五”规划,确保先人一步,抢占下一轮发展的先机。武西铁路建设标准提高、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获批,都是我们积极谋划、积极争取的结果。抓投资、找项目,关键不在于有没有,而在于有没有积极作为、主动谋划的意识,在于敢不敢想、会不会钻、善不善做。

2024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第五篇】

去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公布。许多经济指标都在人们预料之中,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仍处在合理区间。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上月底博鳌亚洲论坛20xx年年会上,主席重申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中国经济升级换挡、加力爬坡的进程正在展开。

面对大势,可顺不可逆;面对机遇,可用不可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是这样的大势和机遇。

怎样推动中国经济爬坡过坎,是一场新的考试,考验驾驭市场经济的智慧,检验掌控复杂局面的本领。新常态需要适应,更需要引领。20xx年,在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实现了%的增速,劳动生产率提高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正是全国上下主动适应、积极引领新常态的结果。然而毋庸讳言,也有人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来,或多或少表现出换挡焦虑症。

今天的经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信心经济,社会预期对经济走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新常态下的新变化,惟有变被动为主动,才能顶住下行压力,抓住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实现新常态下的新作为。

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首先要有坚定的自信。发展速度换挡,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必然。以我国经济现有体量,7%的增速所产生的实际增量,差不多相当于每年贡献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所聚集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速 “换挡不失势”。蹲下去才能跳得更高,上世纪以来各发达经济体伴随产业革命实现的经济转型,无不向我们昭示这一点。坚定信心,是祛除速度崇拜、换挡焦虑背后传统思维惯性的最好药方。

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最重要的是务实进取。必须坚决破除以往的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牢牢扭住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这条主线,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加大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打造“双引擎”牵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我们高兴地看到,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比继续提高,消费升级方兴未艾,企业内部创新步伐加快,市场新主体、新业态、新动力蓬勃发展,经济运行亮点频现。这些新变化都是干出来的。只有实干,我们才能跨沟迈坎,迎来百尺竿头的更进一步。

“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国外经济学家认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可能是惟一从“借鉴型经济体”发展为具有独立研发创新能力的国家。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奋发有为,以新作为主动引领新常态,我们定能将中国经济的航船驶向新胜境。

2024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第六篇】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区域竞争日益激烈、要素制约持续加剧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谋划,以实施“突破年”为工作主线,凝聚起全市干群的智慧和力量,_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形成了全面突破的发展态势,向着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经济新常态下,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要实现“上水平”的既定部署,必须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进一步调优状态、更新观念、增强本领、改进作风,全面提升政府施政能力,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积极的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实现新作为,必须振奋精神、勇于担当。古人说,为官避事平生耻。每一位党员干部肩上都有着沉甸甸的责任,必须树立“淮安发展、舍我其谁”的信念,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在荆棘坎坷中奋勇前进。要坚定信心,客观辩证地看待发展环境的利弊,既要看到困难和挑战,更要看到良好的机遇和淮安特有的优势,保持战略定力,毫不动摇地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要奋发有为,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满腔的热情忘我工作,做到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要抬高标杆,自觉把各项工作置于全省乃至长三角的大格局中来谋划和推进,时刻保持跨越发展的志气、跳起摸高的勇气、赶超进位的锐气,拒绝平庸、摒弃守成、追求卓越,力争每项工作都能创特色、树典型、出经验。

实现新作为,必须勤思善学、增强本领。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我们要切实加强学习研究,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新常态的深刻认识和重大判断上来,使思想观念、发展思路、工作方法适应新常态的要求,更好地引领和推动淮安科学跨越发展。积极探索新路子,准确把握新常态的规律和特点,更加注重追求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更多地依靠改革创新来增强发展动力,更多地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调控经济,更多地通过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服务环境来增强招商引资优势。

善于把握新机遇,特别是要领会吃透和用足用活国家有关政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举措,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前瞻性。充分发挥新优势,深化对市情的认识,找准工作发力点,进一步发挥现实优势、转化潜在优势、培育新的优势,并将这些优势转化成实实在在的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后来居上、弯道超越。

实现新作为,必须提升效能、狠抓落实。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我们要大兴真抓实干之风,进一步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切实把市委、市政府对新一年的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到位、执行到底。突出紧张快干,增强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雷厉风行,立说立行,高效推进各项工作。突出求真务实,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坚决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使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突出攻坚克难,面对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种种障碍阻力,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做到困难再多不畏惧、压力再重不低头、挑战再大不服输,全力攻坚突破,奋力打开局面。

实现新作为,必须顺应民意、从严治政。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政府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我们要把群众的期盼作为改进工作的方向,坚持从严治政,努力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坚持亲民为民,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健全依法决策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主动接受各方监督,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廉洁从政,大力倡导清廉之风,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乘长风以破万里浪。在新的历史方位,困难和挑战仍在,信心和勇气不减。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作为、开拓创新,以蹄疾而步稳的节奏,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推进新跨越、展现新作为,为把周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2024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第七篇】

按照县委统一安排部署,县医保办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集中学习教育活动,通过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表率作用,切实提升医保工作作风,树立医保服务新形象。

一是成立以主任许任组长,副主任陈卉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集中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全办学习教育的组织实施和督导检查工作。

二是制定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和学习计划,切实做好规定内容的学习,把开展“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集中学习教育与贯彻落实市委x届xx次全会、县委xx届x次全会和县“两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医保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从严执行党规党纪,严肃工作纪律要求,狠抓作风建设,切实提升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和思想意识,努力提升医保窗口服务形象。

三是结合个人自身实际和工作职能,严格按照“七查七看”要求,集中查找理想信念、能力素质、精神状态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三新”要求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全面落实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确保活动落到实处。

2024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第八篇】

元旦小长假尚未结束,1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扩大)会议。他强调,以“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为20xx年总的引领,坚持“新理念新状态、讲看齐严要求,强‘三力’善作为”,紧张起来、行动起来,确保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开端。

张春贤说,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央政治局从自身抓起、以身作则,在全党全国产生了强大示范效应,为全党下上树立了很好的标杆和示范。新年伊始我们召开自治区党委(扩大)会议,就是贯彻“三严三实”要求,部署开展新年系列活动,确保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开端。

张春贤指出,20xx年总的引领是:“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

适应新常态,就是要适应经济形势的“三期叠加”,适应速度变化、动力转换、结构优化的新特点,自觉做到要求的“三个必须”“十个更加注重”;就是要适应稳定形势的“三期叠加”,主动进攻、严打高压,综合施策、源头治理,打好主动仗、攻坚仗、持久仗、整体仗。

展现新作为,就是要以新的精神状态、新的作风面貌,从新年一开始就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以高质量、高水平的工作和实实在在的成效,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实现“三个坚决”目标。

张春贤指出,具体要求是三句话:新理念、新状态,讲看齐、严要求,强“三力”、善作为。

新理念、新状态

新常态要有新理念:一是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二是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理念,即雷厉风行、殚思极虑,加快适应,积极引领;三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即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有效供给,改善供给品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四是“七个坚持”的理念,即坚持政治坚强、坚持变化变革、坚持文化引领、坚持法治秩序、坚持民生优先、坚持生态立区、坚持基层重要。

2024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第九篇】

党的建设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强化各级党组织抓党建的主业意识和主动精神,真正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第一位的职责扛起来,把从严治党的各项措施落实好,形成从严治党和党的作风建设新常态。

(一)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加强党性修养,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清醒,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坚持党性原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坚决克服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和个人主义。要把党的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纪律刚性约束,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一把手抓班子、带队伍的主体责任,完善干部考评激励机制。公平公正选人用人,注重从重点项目、工作一线和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的地区或部门选拔干部,让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及时得到重用,形成“有为才有位”的良好风气。强化抓落实责任,坚持用结果说话,为勇于担责、真抓实干的干部撑腰,努力在干部中形成敢想、敢闯、敢干、敢负责的干事创业氛围。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形成广泛覆盖,重点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干部培训机制。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以创新有效的方式,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建设,以人才引领发展。高度重视“新型智库”建设,善于集中党内外特别是人大、政协和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的智慧。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实施村级党组织“领头雁”示范工程、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工程、大学生村官“种苗工程”和“五强书记”建设工程。继续严格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深入推进“阳光治村”工程、外出流动党员堡垒工程,以及“第一书记”工作。抓好“两新”组织党建,推进镇级党代会年会制、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完善市领导和市直单位挂点镇街帮扶制度,以及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建立稳定的党建经费保障制度,完善村干部薪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正常离任村级干部生活补助制度。加强村级“三资”管理,加快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加强村级干部学历和法制教育,支持和鼓励村级干部参加函授学习。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时刻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抓常、抓细、抓长。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整治“四风”,确保问题不反弹、不回潮,不断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决反对“为官不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适应在严格约束下干事创业,习惯在严格遵章守纪中做好工作,习惯在严格自律中担当责任。做到“守土有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值班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开展“流动学校、驻镇夜学”活动,抓好基层干部“走读”治理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落实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党委和纪委的监督,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落到实处。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同志们,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要有新的姿态、新的作为。要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牢记使命,树立信心,增强担当,拼搏进取,为推动新常态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作出积极贡献。

2024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第十篇】

最近,看了几个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材料,发现他们在反思抓基层党建存在不足时都提到“缺乏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新常态”。

去年5月份以来,多次就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出重要论述。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新常态下,基层党建工作如何紧跟这一变化、适应这一形势、落实这一要求,在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新常态下要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就要有创新思路,加强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上新台阶,充分发挥其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起码做到“三新”。

首先,要把握好新主题。党的xx大提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对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的深化,是新常态下基层党建工作思路的创新,也是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抓基层党建,要走实走稳群众路线,把工作重心转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使服务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

其次,要紧扣新理念。新常态下基层党建工作要出新,必须树立新理念。应对前进道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把握新特点,寻找党建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把创新的调研成果放在实践中试验,不断改进和完善;寻找新突破,围绕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寻求突破口,攻坚克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谋求新作为,把目光放得更长远,把党建工作的各项战略决策转化为具体目标、具体措施,成就新作为。

第三,要树立新形象。作风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作风问题的突出表现就是“四风”问题,“四风”是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作风建设作为主要任务,有效遏制了“四风”蔓延,但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必须实行党员红色岗位责任制,公开党员服务承诺与举报电话,加强对党员作风的考核。以促进党员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的增强,优化服务质量,发挥模范效应,使党员自身的形象在服务对象心中亮起来。开展只有党员才能参加考评活动,从而形成党员荣誉激励机制,盘活党员“存量”,促进党员作用的不断“增值”,更好地推动基层各项工作。

新常态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只有抓实、抓细、抓新,才能适应新常态发展;只有常抓,我们的基层党建工作才能思路会更开阔,工作领域会更丰富,工作效果会更符合时代要求和党员、群众的需要。

39 34397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