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观后心得(优质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叶问观后心得(优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叶问观后心得【第一篇】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叶问》。

叶问是咏春拳一代宗师,是李小龙的老师。练咏春拳、和武馆的馆主比武占用了他的大量时间,所以他很少陪在他妻子、儿子身边,但他的武功好得不得了。有几个北方佬到佛山来到处踢馆,甚至闹到叶问家里和叶问比武。叶问没办法,只好使出咏春拳,几招就把北方佬打趴下了。叶问成了佛山人民心中的英雄。这时正是三十年代,日本人打进中国。他们早就听说过叶问的厉害,三浦想让叶问当他们的武术老师。叶问拒绝了,但和三浦比了一场武。结果可想而知:叶问赢了,可被日本人开枪打伤了,他的朋友就把他们一家转移到香港,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叶问是一个正义的人,他咏春拳练得极好,打坏人,为佛山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他非常地爱国,日本人让他做皇军的武术老师,他想也没想就摇头了,他是不会当叛徒的,他绝对不会背叛自己的祖国。面对日本人的恐吓,叶问没有退缩,照样打赢了三浦,受伤了也不遗憾。

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已经感受不到战争的残酷。如果问你,面对日本人的侵略,是像李钊那样屈服当汉奸,还是像叶问那样挺下去反抗,就算受伤甚至死也不足惜呢?我想大多数人大概会回答,学习叶问选择后者,那是因为我们有一颗正义的心!可是,真的有一把枪顶在你胸口,你会不怕死吗?你会不屈服吗?会像叶问那样勇敢吗?我想,很多人肯定就会害怕了,就顺从了。因为我们根本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感受过那样的恐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人会因为一点困难而退缩,面对一点挫折就丧气,缺乏勇气迎战。所以,爱国也是需要勇气的,不是光嘴上说说的。

《叶问》告诉我,如果你有足够大的勇气,可以为国家牺牲一切,那才叫真正的爱国!

叶问观后心得【第二篇】

《叶问3》终于上映了,作为一个功夫迷,带着满满的期待去到电影院,近期工作也比较累,就看一部电影来放松自己吧。

果然如预告片一样,《叶问3》与前两部要表达的主题截然相反,可能是背景变了吧,处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小日本的侵略过去了,叶问也从一个香港陌生人变成了人人熟知的叶师傅。前两部表达的更多是爱国的情怀,《叶问3》终于回归到日常当中,整部片中都叙述了香港当时的混乱和叶问对家庭的重视,特别是最后面打赢了张天志说出的那句话,身边的人最重要。如果还是冲着各种打斗来看这部影片,其实真的没有更多的突破,只是咏春斗咏春,可以让你看到不一样的咏春,并且拳王泰森和叶问的打斗同样精彩,也证明了,咏春并不是无敌的,遇到力量强大的人,还是会处于下风。

片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叶问为了救儿子,甘愿当着众人面前下跪磕头,对于一个习武之人来说,可能这是一个莫大的耻辱吧,在这里,叶问并没有犹豫,而是直接下跪,为了儿子,甘愿放弃一个人应有的尊严,他心里清楚,再能打又如何,家人最重要。

当叶问得知妻子身怀绝症的`时候,放弃一切陪伴在张永成的身边,尽自己的努力补偿张永城,他知道,她为自己受了多少的苦,为了她,甘愿放弃与别人的打斗,为了她,去学可能自己不喜欢的舞蹈,只为让老婆开心。

本片把一个斯文武痴叶问演活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待人和善,为了家庭甘愿放弃荣誉,对老婆永远都那么好。果然印证了第一部中的那句话:这世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听说,常年忧郁的人容易生病,张永成整天都要担心叶问的安危,从片中多场打斗可以看出。所以,无论你在外面多拼,都不要把不好的事情告诉你的家人,不要让他们担心,并且,记得,场回家看看。

毕竟,家人最重要。

叶问观后心得【第三篇】

公司在五一前的这份厚礼,还是不错,很少陪妻,借此机会,也可手牵手一次,重拾昨日的温馨,其乐融融。

如果《叶问》是在日寇侵华时,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的精神,一种民族意识的觉醒。那第《叶问2》则更突出了中华武术的贵在中和、不争而争的精髓。

这次由洪金宝亲自操刀担刚武指的《叶问2》显然摆脱了第一部单打独斗,但我个人还是更欣赏打斗细节的处理,因为在对打的细节才更能显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我认为,《叶问2》成功之处在于很好把握的观众的需求,这部投资不高,据说票房已超过1亿的电影可谓风光无限,在赚足了银子之后,还捎带给观众上了一课,让你的“爱国情结”再一次盎然。

剧中的台词,“中华武术。贵在中和,不争之争;最终叶问说出的“人的职位有高低之分,但人格无贵贱之别”。喜剧元素洪金宝对胖儿子说的:你最金吃得越来越少了,当心这样会瘦下去,虽有雕琢的痕迹,但却充满了生活情趣。

昨晚的影院掌声不断,当然,这些多是年青人或小孩。就其叶问爱国爱武爱家爱老婆爱徒弟而言,不失为一好师父。真实的情景,我没去探究,但进影院是找乐的,捎带还能悟到点东西最好,当然,对于影幕上叶问这个完美形象,还是有很多学习的地方,忽然觉得对自我的太太亲人做得还不够好,便想昨晚既有了欢乐,还悟到应多些爱心和职责。

群打的场面不够严谨,不耐看,远不及圆桌打斗精彩,就我个人喜好而言,我还是比较偏好洪金宝和甄子丹的圆桌对决场面,因为从功夫片角度来说,这样两个功夫片的代表人物在银幕上的终极对决,估计以后是很难再见到了。如同当年的《功夫之王》中李连杰对成龙一样,洪金宝对阵甄子丹不但噱头十足,并且确实是给观众,异常是喜好功夫片的观众供给了一次难以忘怀的观影体验。另外在摄影、音效方面较第一部还是有了提高。

从结尾的第一部咏春拳对空手道,到《叶问2》国术对拳击,不但避免了观众的视觉疲劳,相比《叶问》中叶问几乎秒杀日本军官的打斗场面,《叶问2》中叶问大战英国拳王的场面就堪称跌宕起伏了。较之而言,我倒觉得第一部的对打更精彩,表情更丰富。

有些遗憾的是释小老和樊少皇没出什么彩,

排除商业的成功,《叶问2》较第一部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对于大部分电影观众来说,这样的一部电影足够激发他们的观影热情,能有所获,便不错了,毕竟,影片我不们不能苛求太多。

叶问观后心得【第四篇】

《叶问4:完结篇》讲述了远赴美国开馆的李小龙因授武予洋人得罪当地人马,叶问现身美国唐人街,引导小龙以武震慑整个唐人街,以德令华洋各路折服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叶问4:完结篇》的观后感心得,供大家参考。

20xx年,《叶问》,豆瓣,票房8千万,20xx年,《叶问2》,豆瓣,票房亿,20xx年《叶问3》,豆瓣,票房亿,20xx年,《叶问4》,豆瓣,目前票房亿。

这十一年里,叶师父拳拳到肉,招招致命,从佛山打到香港,再打到美国,从青年打到中年,再打到晚年,还从妻子甜蜜相伴打到父子相依为命。

《叶问》,打日本人,《叶问2》打英国人,《叶问3》打来到中国的美国人,《叶问4》去美国军营打美国军官。

《叶问4》依然是香港电影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遵循着叙事套路化,人物扁平化的原则,加快生产,极速上线,来挣快钱,挣完就丢到一边。

我实在不知道,如何讲述《叶问4》的剧情,反正就是讲几分钟文戏就开打,打完再讲几分钟文戏又开打,这样循环往复,直到导演觉得时间差不多,是时候收尾了,然后让叶问出场了结终极大boos。

不止《叶问4》,其实整个《叶问》系列电影,剧情都是这样的套路模式。

除了剧情过于薄弱之外,《叶问》系列也让不少观众诟病的是,其将剧中人物的矛盾上升了阶级对立,种族歧视的层面,从而和战狼一样挑起了国家民族的大旗,当然了这只是一部分的人的观点。

虽然,《叶问》系列电影,赢得不了高大上的赞誉,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抹杀其对中国功夫片的贡献,那就是在新世纪特定的环境下,续写了功夫片的传奇。

这十一年里,我们在电影院里,看到过徐克的玄幻武侠片,但是其过于倚重于电脑特技,我也看到路阳的武侠动作片,但是其似乎又在讲家国历史,我也看到过徐浩峰武侠功夫片,但是其又在诉说武林往事,我们还看到过吴京的动作功夫片,但是其又是个人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只有《叶问》系列,是纯正的港片,是纯正的娱乐大片,是纯正的功夫动作片,其继承了李小龙、李连杰等华人功夫巨星电影的文脉。

答案是不确定的。

不过我们还是内心深处深深希望这种彰显我民族精神的类型片,在新时代能够继续发光发热,给国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无以伦比的民族自豪感。

功夫片作为动作片的一种亚类型,其发展历程和武侠片同生共死,都是繁荣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而没落于新世纪。

暂时来看,没有。

我们的电影市场是越来越繁荣了,但是我们的电影事业确实是不如从前了。这一点上,还有一个佐证,那就是我们失去了培养本土超级巨星的土壤。

成龙大哥,是全世界人民最熟悉的华人之一,他将功夫片带到了全世界,功夫片也成就了他。

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之后,我们还有谁?

如今来看,要想我们的功夫片,还能重现当年的辉煌,一方面是电影创作者,应该有着更高的业务水准,在剧情和立意上更进一步,另一方面就是需要我们本土产生新一代的功夫巨星。

让创作者在态度上诚恳一点不难,难得是我们一时半会出现不了真正的功夫巨星。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电影环境早已不复当年,另一方面就是我们的民间武术也不复当年。

最近几年,徐晓东掀起的一系列事件,都让国人认清了民间武术的真面目,全是骗子当道,花拳绣腿,没有任何实战性,更不说去挑战世界上的职业格斗运动员。

徐晓东打假事件,让不少国人开始质疑,民间武术是不是真的?

其实,这个问题,笔者本人也质疑过,后来想了一想,民间武术应该是真的,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武术宗师的传说,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年杀人的技战术,成为了休闲的运动和表演的节目。

民间武术的没落,武侠功夫片的没落,是时代车轮的无情碾压。

但是,请记住,我们曾经辉煌过。

再见了,叶师父。

再见了,咏春,叶问。

叶问为何而打?

《叶问1》中,叶问打赢了日本人,日本人问他叫什么名字,叶问回答:"我是一个中国人。”

《叶问2》中,叶问面对英国籍世界拳王龙卷风对中国武术的侮辱,更是愤气直言:"为生活,我可以忍;但是侮辱中国武术就不行。”

在《叶问4》中,叶问为的是反对种族歧视,进入美国军营,挑战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空手道教练,要用中国功夫教外国人做人,要用中国功夫让外国人不敢再欺凌移民,最后还要说一句“其实外国的月亮,也不是特别圆。”

在叶问的系列电影中,人们通过看叶问痛快淋漓的暴揍日本人英国人美国人,人们的民族主义情绪被激发出来,拳脚爱国主义的支撑下,民族自尊心和荣誉感通过老外在中国功夫的打击下落花流水惨不忍睹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宣泄。

所有功夫片的一大主题就是用拳头打碎“东亚病夫”的历史耻辱,用拳头证明中国功夫世界第一。

李小龙是第一个享誉世界的“银幕民族英雄”。

李小龙的《精武门》1972年上映轰动一时,陈真打破“东亚病夫”的匾额和踢飞“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牌,成为华语电影的经典镜头,拳头爱国主义是民族扬眉吐气的一大方式。

在功夫电影里边,功夫已经不是单纯的拳脚,而是民族精神的寄托,在银幕上打败洋人是其最大的历史使命。银幕上的功夫英雄一直都不缺,从马永贞、黄飞鸿、霍元甲、陈真、叶问,在银幕上大显身手战无不胜,洋人都是中国功夫的手下败将,大涨中国人的志气。你有枪炮,我有神功,甄子丹演的陈真居然跑得比子弹还快。

黄飞鸿、陈真、马永贞等人都是民间传说的人物,霍元甲也没有打过洋人,叶问既没有打过日本人也没有打过美国人,纯属虚构。银幕上的功夫英雄,银幕上打洋人,是最好的民族兴奋剂,中国功夫最厉害,可以极大满足民族虚荣心。

文化批评家朱大可认为利用狭隘民族主义煽情是电影工业的阴谋,功夫片的共同主题是:拳脚下的公正,才是唯一的公正,此外更无其它公正。这不是国际社会的通则,而恰恰是中国社会自身的丛林法则。

朱大可认为,支撑功夫片的价值核心,就是暴力美学和流氓美学。所有功夫片里的主人公,都是“爱国主义”名义下的流氓英雄。他们是执法者、审判者和行刑者的三位一体,奉行以暴制暴、以恶抗恶的江湖游戏规则。他们还是父辈和少年、英雄和流氓、情人和杀手、白道与黑道、柔情跟暴力、爱国和护家、受虐与施虐等对立元素的混合物。而这种功夫神话、功夫英雄和功夫偶像的涌现,恰恰是因为人们缺乏基本的社会安全感。在黑暗的剧场和明亮的银幕里,人们找回了被保护的感觉。

功夫片的流行不单纯是电影工业的阴谋,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东亚病夫”的历史包袱,弱国子民的卑微心态,导致了民族对民族自尊和自信的渴求,对民族英雄的期盼,而电影可以从感官上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民族自卑感前所未有,“东亚病夫”的帽子太沉重,压抑的历史太长了。当李小龙尖叫着踢碎“东亚病夫”的匾额,痛打洋人的时候,海外华人激动万分,屈辱自卑在电影虚幻中得到宣泄。李小龙电影横扫华人世界,李小龙成了一个银幕民族英雄。

李小龙一大贡献就是将中国功夫传播到全世界,将kungfu(功夫)一词写入了英文词典。美国人称他为功夫之王,日本人称他为武之圣者。

李小龙的真实功夫到底如何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李小龙的功夫被严重夸大了。其实李小龙的真实功夫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让西方人知道了中国有功夫这一东方的文化特产。

李小龙时代早已过去了,那个时代的中国在国际上没地位,中国人被人瞧不起,弱国子民需要在电影中寻找民族自信心,在功夫片里边寻找民族英雄,拳头爱国主义实际上是不自信的表现。

今天的中国是世界上大国,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忽视的国家。踢掉“东亚病夫”帽子的不是李小龙的功夫,是中国国家的强大。当年的义和团宣称刀枪不入,可是在枪炮面前溃不成军。功夫救不了中国,意淫强大的历史应该结束了,功夫神话也应该结束了。

号称格斗狂人的徐晓冬专门打假当代武林,他认为,中国传统武术,特别是太极90%甚至99%都是骗人的;1%可能是真实的、有实战能力的,但他从来没有见到过。徐晓东透露,各类武林比赛出于商业目的,特意为观众安排“爱国出气比赛”,就是花钱请日本人跟中国人打,然后日本人必须被打败甚至要跪在地上。

叶问系列电影的成功,也阻挡不了功夫电影的没落,《叶问4》宣告甄子丹功夫电影的终结篇,其实也是拳头爱国主义的落幕。人们已经不需要在拳脚中寻找民族自豪感,弱国子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吴京的《战狼》系列为什么火爆?大国崛起,人们需要的是强国情绪,吴京很能打,但是再能打,关键时候还是导弹的作用大。拯救国家民族的不是功夫,而是国家的实力。影片给予每一个中国观众一种强国感,而《战狼》则满足了这种心理需求。

今天的中国不需要虚荣的爱国主义,不需要狭隘的民族主义,更不需要阿q的自我麻木和自我陶醉。

中国功夫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非常需要向全世界推广,只是不要被狭隘的爱国主义所绑架。

在电影《叶问4》中,无论是服装,场景,还是故事,人物,精细的安排都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里面出现的4处对称,更是拉长了影片的格局。

下面,结合观影内容,详细分析一下:

偏见。

这里的偏见,是一种成见,也是一种固有印象,它们的出现,也是对称的。包括两个方面:

1.空手道和中国功夫。

美国人认为空手道很厉害,尤其是那个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看不起中国功夫,不仅从言语上羞辱练习中国功夫的赫文,还多次发起挑战,要挑战中国功夫。

在处理这两种的矛盾时,电影采用了对称的方法,一方面表现在各自内部,存在不同分歧,比如美国海军陆战队内部,军官和赫文是一组矛盾,一个主张把中国功夫引入训练课程,一个觉得中国功夫只是花拳绣腿,这里面形成了一组矛盾。华人内部,万宗华和叶问也是一组矛盾,一个主张把中国功夫发扬光大,一个主张不教给外国人,这里面又是一组矛盾。

一方面表现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美国人里面,也有练习中国功夫的人,比如赫文和比利,在华人里面,也有学习空手道的人,比如李小龙。这里面又形成了一种对称。

2.对文化的偏见。

一个是以海军陆战队军官为代表的美国白人,对于华人的偏见,蔑视,他们信奉白人优越主义,看不起其他种族的人群,甚至是故意贬低。

一个是万宗华对于美国文化的偏见,他每次都是告诉女儿要忍耐,要忍耐,从来不让女儿还手,甚至不允许解释,而且他不允许把中国功夫传播给外国人。叶问告诉他,平时要去和他们多沟通,不要害怕他们,该出手就出手。同时,他觉得武术无国界,要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

3.对孩子的偏见。

一个是万宗华对于女儿的偏见,认为女儿做的都是错的,兴趣也是错的,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练习武术,去忍气吞声,不要还手。

一个是叶问对于儿子的偏见,认为儿子总是在校园打架,兴趣也是错的,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读书,而不是练习功夫。

场景。

在电影里面,多处场景的出现,也体现了一种对称。包括两个方面:

1.比赛。

在叶问第一次见到万宗华的时候,他们坐在凳子上,围着桌上的玻璃,开始互相比试。

他们第二次相见的时候,两个人站到了桌子玻璃上,开始彼此比试。这里体现了一种对称美。

在中华总会中秋晚会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比武台,外国人前来挑战。

在军营里,也有一个比武台,双方再次互相比拼。这里,又体现了一种对称美。

在校园啦啦操比赛的时候,同样出现了一个比赛台,也是双方互相比拼,体现一种竞技的比拼。

2.家庭。

叶问在家里和儿子对话的场景,以及打耳光的镜头,与万宗华在家里和女儿对话的场景,以及打耳光的镜头,构成了对称。

教育。

电影中,叶问对于儿子的教育,以及儿子后来对于自己的理解,这和万宗华对于女儿的教育,以及女儿后来对于他的理解,这构成了一种对称。

一个是孩子到底喜欢什么,两个父亲都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在万宗华看来,孩子应该好好练习中华功夫,而女儿却不喜欢功夫,喜欢啦啦操,父亲不理解。而在叶问看来,孩子应该好好读书,而儿子却喜欢中国功夫,不喜欢读书。其实,这里面一个喜欢功夫,一个不喜欢功夫,这又是一个对称。

后来,两个父亲都理解了孩子,鼓励孩子追逐梦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一个是孩子到底有没有做错,两个父亲都经历了从全面否定到慢慢理解的过程。在万宗华看来,孩子在校园做的都是错的,是孩子主动招惹美国人,才让自己被打,并且不容孩子解释。同样,在叶问看来,儿子也是经常打架,都是孩子的错,却不让孩子解释。这里面形成一种对称。

后来,两个父亲都理解了孩子,改变了自己对于孩子的偏见。

另外一个是孩子对于父亲,从固执叛逆到后面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个情感的变化过程。

女儿在看到万宗华被移民局关押,以及被军官带走之后,她主动跪下请求美国人原谅,这时她才理解了父亲。

儿子在得知叶问的情况,以及看到叶问远赴美国为他寻找学校的苦心后,他主动与父亲和解,这时他理解了父亲。

包容。

在电影里,双方文化的包容,也是一种对称。

一开始,万宗华并没有接受美国文化,他不愿意叶问和李小龙把中国功夫传播给外国人,不想外国人学习中国功夫,后来,他慢慢理解了叶问,明白了武术不分国界。

一开始,美国军官不愿意接受中国功夫,后来经历了多次挑战,终于被中国功夫打败之后,最后美国军营也开始把中国功夫纳入了训练课程。

这里面也体现了一种文化之间的包容,共存,也是一种对称的体现。

可以说,正是电影里出现的这几处对称,共同拉长了影片的格局,让这么一部动作片,显得更加深刻,更有一种美学质感,充满了意味深长,以及宏大的格局。

其实,这里面包含了一种理念,或者已经超越了动作片的范畴,不仅仅是谁打败谁,谁征服谁的问题,而是上升到了一种高度,那就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包容,共存,以及消除偏见,互相理解,彼此尊重,美美与共。

这次,叶问带着中国功夫来到了美国,用自己的功夫,风采,以及正义感,影响了更多的人。叶问离去,功夫在传承,他的儿子在学功夫,李小龙在传授功夫,更多的外国人,包括赫文,比利,都在学功夫。这么看来,功夫在国内和国外的传承,传播,也形成了一种对称。

功夫片,是华语领域独有的电影类型。以电影的形式,将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推广至全球。

千禧年之后,功夫片开始由盛转衰,逐渐走向没落。满打满算,也就只拍出了一个重量级——《叶问》系列。

20xx年,《叶问》甫一问世,便用漂亮的动作拳法、洋溢的民族热情、凝练的人物刻画,征服了广大观众。如一把烈火,重新点燃了观众对功夫片的热忱与期待。

一句“我要打十个”,不但说出了叶问心中的一腔悲愤,更道出了那段屈辱历史里的热血反抗。透过功夫的外壳,将“民族复兴”的精神与情感挥洒到了极致。

于影像上,致敬并重现了功夫电影的高光时刻。

只可惜,万物皆有始终,电影亦是如此。

如今十一年走过,这个强大的功夫ip,最终还是迎来了谢幕——。

叶问4:完结篇。

在为传奇系列画上句号的同时,《叶问4》还拿到了难能可贵的超高口碑。对于一部收官之作来说,能在国内国外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真的是非常难得了。

和传统动作片不同,功夫片在表现武打动作之余,还有着一个更为深入的精神内核——传承武德,弘扬民族精神。

功夫片,打的不单单是拳法,更是出拳的理由。

正因如此,所以在漫长的功夫电影史上,创作者会格外青睐清末民初,那段内忧外患的动荡历史。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而那段动荡时期便正是凸显家国大义的最佳时期。

一系列经典的功夫人物,由此应运而生:黄飞鸿、霍元甲、陈真、叶问。

然而,和美式的超级英雄不同,我们所景仰的这些功夫宗师,说到底,却都只是最肉体凡胎的世俗中人。

要把他们拍好、拍的真切,需要的不是造神,而是造“人”。

而《叶问》系列,刚好就将叶问身上的人情味儿和烟火气儿拍到了极致。拍出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挣扎与困惑。

在外,叶问可以以一当十。在内,他却对老婆唯唯诺诺。被老婆一再警告,不能打坏家里东西。

外人嘲笑他怕老婆,他还要一本正经的为自己解释:“世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

纵使在擂台上打倒了十个日本武士,可回家路上,他却依然要小心翼翼的给日本官兵让路。一举一动,无不透露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凄凉。

打得过对手,却打不过敌国,打不过时代。为护妻儿周全,只能举家从佛山逃到香港。看起来既心酸又无奈。

《叶问4》里,叶师傅不远万里跑到美国,到头来,也只是单纯为了给儿子求一个留学机会。明明是功夫宗师,可生活上的坎坷,却每每逼迫叶问,走向低头求人的卑微境地。

以这种反差感,恰到好处的锻造了人物的立体感。让他看起来,如同是一个最不像英雄的英雄。

只不过,虽然不像,但叶问最终的落脚点,却依然还是英雄。

只因他身上有仁义,有大爱。诚如《叶问4》台词所说的那般:“我是个习武之人,遇到不公义的事情,我一定要站出来,这是我们学武术的初心。”

习武之人,出发点不是为了好勇斗狠,也不是为了恃强凌弱,而只是为了挺身而出。

这种侠义仁心,正是《叶问》系列贯穿始终的人物内核和价值取向。

自诞生以来,4部《叶问》,分别展现出了叶问不同的人生阶段,讲述了他如何从一个意气风发的武学奇才一步步成长为受人敬重的武学宗师,解构了他身上所具有的多重身份——是英雄,是丈夫,是父亲,也是师父。

《叶问4》里,除了对武术传承的考量之外,其主要核心剧情,便主要围绕叶问与儿子之间的情感脉络展开,讲述他如何化解父子矛盾,成为一个善解人意的合格父亲。

除了触动人心的感情线索之外,《叶问4》最大的看点,依然聚焦在动作方面。

片中浓墨重彩的呈现出了5场动作戏码:李小龙vs空手道高手,叶问vs万宗华,海军陆战队教练vs叶问,万宗华vs巴顿军官,叶问vs巴顿军官。

五段打戏各具特色,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中华武术的复杂多变。

作为叶问的衣钵传人,李小龙在咏春拳的基础上,又研学出了一套“截拳道”的新式派系。截拳道是一项融合了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自由搏击术。招式看起来,更加变化多端、自由洒脱。

《叶问4》中,李小龙以彩蛋式的炫技,用这套拳法贡献出了一场精彩的街头打斗。不但凭借快速有力的进攻迅速压制了对手,还在打斗中贡献了炉火纯青的双节棍对战。将双节棍软中带硬,柔中有钢的武器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打斗过程中,叶问全程置身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观赏了徒弟的精彩打斗,充满了传承意味。

与此同时,叶问此举也为接下来的功夫片发展,隐约埋下了伏笔。我们可以大胆期待,在不远的将来,李小龙的故事,或许也将会搬上银幕与我们见面。

早前,在前三部当中,我们曾见识过咏春拳对战洪拳、八卦掌、拳击、泰拳等其他派系。如今,到了《叶问4》,我们终于见识到了咏春与太极拳之间的激战比拼。

当咏春拳的连消带打、攻守合一,碰上太极拳的以柔克刚、此消彼长,一场交锋下来,实在让人叹为观止,目不暇接!

相比前三部,《叶问4》还前所未有的让叶问在招式上做出了突破与转变。最后一场动作戏,是叶问与种族歧视者巴顿军官的对战。

对战过程中,叶问罕见的不再留手,禁招齐出——戳眼、踢裆、封喉。

这种招式上的妥协,间接表现了叶问身体上的衰弱与衰老。

让人不由为之感叹,“十年传奇,最后一战”,《叶问》系列这次,也是真的完结了!

完结的同时,该片还带有另一层深意——甄子丹功夫片的落幕。

早前,在《叶问4》发布会上,甄子丹曾如此宣布:“从影37年,第一部是功夫片,最后一部(《叶问4》)也是功夫片。”

无论为了叶问,还是为了甄子丹,我们都值得走进影院,进行一场温暖告别。

毕竟,谁都不知道,下一个功夫宗师,下一个功夫十年,我们到底还需要等多久!

在《叶问3》结束后,我认为这部系列也就到此为止了。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很少有电影系列能拍到四部之多,也因为《叶问》把这类型片子能用到的套路都用遍了。是的,无论是《霍元甲》还是《陈真》、《黄飞鸿》与《叶问》,故事所依托的都是黑暗时代被欺压已久的民族情绪。

当这些中国近现代的「功夫之王」摆出架势时,我耳边恍然响起了那首「男儿当自强」,周身热血流传,大有拳打欧美白皮,脚踢日本鬼子的气概。

只不过,这类型的故事渐渐被套路化了。以《叶问》来说,除了第三部外,每一部讲述的都是怎么打败看不起中国人的老外,这其中也雷同的存在着其他人不行,叶问出来收拾残局的结局。

在剧情上,《叶问》系列除了第三部外并不太具备突破性。但讽刺的是,第三部却是口碑最差的一部,豆瓣上评分仅仅只有分,远远拉低了系列的平均值。不得不说,观众喜欢看的还是打老外,尤其是在那样一个背景之下,没有人关心「咏春内战」,什么正宗与否与武学境界更是显的不合时宜。

《叶问3》最大的失败之处就是结尾处没有带着观众冲向高峰,而叶问与泰森一战实际上比结尾「咏春内战」更像是一个残破版的结局。

特殊的时代背景注定了电影的调性,会武术的武师也注定了他们天然该肩负的使命。这是《叶问》与《黄飞鸿》等电影能够受到观众喜欢的原因。

如果说,《叶问1》是叶问的入世之篇,那么之前的《叶问3》就是叶问的出世之篇,他陪伴妻子走完了最后一段路程,也捍卫了自己的武道。但没想到,《叶问4》将叶问从香港带到了美国,让他在大洋彼岸为中国武术进行最后的捍卫,而伴随着出自《左传》的「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中心思想,叶问还真的用自己的拳头打出了一个完美的收官。

莫扎特有个关于早起的故事,说的是他常年赖床成习惯,他的母亲为了叫醒他故意在钢琴上相继按下do、re、mi、fa、sol、la、si几个键。没多久,莫扎特爬起来走到钢琴边上按下了do,他母亲的唤醒策略得以成功。

在《叶问3》结束之后,我对《叶问4》没有莫扎特对未完的音符那样有按捺不住的欲望。但在本着有始有终原则进入电影院看完出来后,我认为《叶问4》对于叶问系列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他补足了叶问精神内核上的一些短板,如对孩子的教育等等。

从此后,叶问无愧于武道、爱情与孩子,一代宗师形象从荧幕上跃然而出,可谓毕其功于一役。

以及,《叶问4》其实是一部信息量极其庞大的电影。

在整部电影中,两条故事线彼此交织。一条是父子关系,一条是中国功夫与中国形象。前者是他在得知患癌症后唯一放不下的存在,为此他接受了徒弟李小龙的邀请,漂洋过海去了美国,主要目的是到那里为儿子寻找学校。后者是他到美国之后得知了海外华人的生存状况,他观念中「外国月亮就是圆」的认知被打破,从而更加认识到团结与信心的重要性。

电影的背景设置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彼时的世界格局正处于两强争霸之中。但相比于苏联,以「自由平等」而著称的美国更加受到移民的青睐。所谓移民使美国强大并不是一句空话,因为美国最早的白人就是乘坐五月花号来到北美洲大陆的被流放者。以及在二战前夕,因为欧洲大陆的动荡,无数的有识之士来到美国寻求庇护。

但是,移民者的后代却开始嫌弃新的移民。《叶问4》里,移民局局长的女儿就看不惯李宛妲饰演的万若男,因为后者是一个中国女孩,且还是一个颇受欢迎的中国女孩。

白人女孩指责万若男是寄生虫,她极尽侮辱之词。而万若男则抛出「美国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美国白人只是强盗」来进行回击。

很显然,万若男言之有物的论据让白人女孩语塞,但也因此引发了后来的暴力事件。

在大基调上,《叶问4》呈现出了美国开放自由平等外衣下狭隘的一面。且这也不并不是导演虚构而来的,而是历史上所客观存在的,李小龙就曾遭到过好莱坞的歧视。与之同时,还有黄祸论甚嚣尘上,黄种人似乎带着天生的原罪,活该被白人用异样的目光审视。

这亦是近代中国人都在默默承受的。孱弱的晚清政府与腐败的民国政府无法成为海外中国人的庇护伞,「东亚病夫」的帽子也与中国人一起漂洋过海成为一种标签。

这也就不难理解万会长在为何让自己的女儿一定要学会隐忍。因为暴力并不掌握在他们手上,法律在彼时的美国也从来都只是暴力的工具而已,譬如海军陆战队的军官就能堂而皇之的闯入移民局要人。

这种官方上所带来的无力感一直出现在《叶问》系列当中。第一部里的日本人,后面几部的「鬼佬」,无不将暴力当成武器,肆无忌惮的对中国人施以暴行与攫取非法利益。系列电影也似乎在告诉我们,歧视与偏见不会随着土壤的变化而消失,唯有自强与团结方能抵住这种来自官方层面的力量。

而叶问正如同古老的中国侠客们所一直在做的那样,官不为则以民法惩之,何为民法?手中剑,臂上拳。

万会长在唐人街建立了中国人的庇护之所。这种团结的力量被美国人视之为威胁,于是从法律上、民间中,文化里都在对唐人街的中国人进行着挤压。老移民并不需要地位相当的新移民,他们需要的只是任劳任怨能做苦力的劳工而已。

早已在美国扎根的万会长深深明白这个「世界灯塔」里的残酷法则。所以他一面对李小龙的嚣张与出风头感到担忧,一面又对李小龙教洋人武术而感到愤慨。而叶问最开始说的「为什么不走出唐人街尝试与外界沟通」更像是无知小儿的言论,因为如果人人生而平等真的融入这个国家每一个层面,他们也不会在唐人街蜗居多年了。

后来,当叶问无意中救下万会长的女儿,见到李小龙被挑衅,出手打败中秋节前来捣乱的空手道高手后。他也逐渐明白了这片土地上的残酷法则。当万会长被打伤之后,他带着巨大的使命步入军营,去挑战那个自我优越感爆棚的美国军官。

是的,我们熟悉的桥段又回来了。叶问再度变成了代表中国人的武术家,用拳头捍卫中国武术与中国人的尊严。尽管我们早已看过了与之相似的画面,但当叶问将美国军官击倒在地时,依然让我感到无比动容。这是大多数熟知历史的中国人心中那股憋不住的怒气所产生的感官反馈。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现在的中国人正越来越自信,如同叶问在片中所说的那样。这种自信源自于国力的日益强大与外交上的强硬,这种自信在今年国庆阅兵之后几乎达到了现阶段的顶峰。这也让我们看《叶问》这类的电影时,恨不得代入今日的中国,从而产生了一种欲施拳脚而不能之感。

叶问所说的自信从来都是需要国家的强大与文明的先进来支撑的,正如现在的我们,就有资格对全世界保持自信。而不是像叶问那般需要用拳脚来说服洋人与自己。

在叶问用咏春打败美国军官后,他武术家的身份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于此同时,他父亲的身份也在美国旅途中得以升华。

在第三部中,叶问是一个好丈夫,正如他在第一部中所说的那样,「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他为了陪伴妻子而错过了比武,丈夫的身份压倒了武术家的身份。这也是为什么《叶问3》是该系列中平时的一部,它没有狂风暴雨的冲突与交锋,只有一个为了完成妻子心愿的武术家丈夫。

而在《叶问4》中,得了癌症的叶问所面对的家庭问题来自于儿子。身处叛逆期的儿子不肯上学,他生活在「做什么都被认为是错误」的巨大不满中。即便父亲漂洋过海为他寻找学校,他也丝毫不领情。与之同时,万会长的女儿也与他有同样的问题,自己的出众与父亲教育的隐忍已经达到极限的状态,可不明白为什么需要隐忍的她用各种行动默默反抗父亲的管束。

两个相同的孩子,两个不同的父亲,面对不同相似的问题,交织出两幅大同小异的家庭画面。叶正最终因为知道叶问得癌症而明白了他为什么急于为自己找学校,叶问也通过万会长的女儿明白了该如何做一个好父亲,父子达成和解。万若男也通过父亲的被抓与比武受伤知道了父亲长期以来为什么让她要会忍,因为她所在的美国并不像表面那样美好,这里许多人早已将傲慢当成个性,把歧视认作理所当然。

两个父亲与两个孩子为《叶问4》增添了许多柔情之处,我们的叶问也终于达成了在前几部所没有的成就——成为一个好父亲。更为关键的是,他在电影的最后认识到了外国的月亮未必圆的道理,从而放弃了让孩子来美国念书的打算,叶正也最终将咏春进行传承,使之能更好的流传后代。

《叶问》四部历经了十年,如果说演第一部时甄子丹的眼神还带着一丝凌厉与戏谑,那么到了第四部,镜头前的甄子丹真正的变成了一代宗师。叶问在学校惩罚小混混那段,就道尽了一代宗师所该有的气度。

有意思的是,传闻甄子丹小时候是在美国街头打架过来的。不知道他在演那段教训小混混时会不会想起小时候的自己,那个无知无畏,用拳头极尽逞能的孩子。曾经的甄子丹饰演过陈真等武术家角色,但都不如《叶问》系列来的大气与成熟,他用长衫遮盖住了以往演香港警匪片中的那种喷涌而出的暴力,这也是《叶问》系列能出到第四部的一大原因。

再聊聊反派斯科特·阿金斯。

在《战狼》中,斯科特·阿金斯就饰演过歧视中国人的反派角色,在《叶问4》里,他美国军官的角色将歧视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是,他不仅是歧视黄种人,还歧视美国的黑人。这个角色无疑很符合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审美,不过在现实里,1976年出生于英格兰的斯科特·阿金斯其实是李小龙的粉丝。

这就是电影的神奇之处,当我们在荧幕前对着他恨的牙根紧咬时,不会想到这个眼神凶狠的男人一直在研究李小龙的武术。而他与甄子丹一样,都是世界范围内最为杰出的打戏演员,他所主演的《终极角斗士》系列中的打斗可以说是一流水准。不过在《叶问4》里,他所饰演的反派倒是没有《终极角斗士》里那么多花哨的动作。

叶问观后心得【第五篇】

为什么各国运动员在国际跑步比赛中挥汗如雨?为什么苏丽文被对手击倒仍勇敢爬起?为什么伊拉克运动员冒着生命危险,从战火中走出,想看到高高飘扬的伊拉克国旗?是因为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

昨日,教师带领着全校同学,到电影院看一部感人的电影――《叶问》。它让我的爱国之心一次次强烈的跳动。电影主要讲了:1937年,佛山是一个武术胜地,那地方出了一位“功夫王”――叶问,他的咏春拳打得十分好,没人能打过。之后,那些举着膏药旗,开着臭虫般的飞机,手里举着烂树枝般的槍的日本人神气十足的来到不属于他们的国土上横行霸道,昔日繁华的大街上尸体遍地,血流成河。叶问被捕后宁死不屈,最终击起中华儿女的反抗之心,把狼狈不堪的日本兵赶出国土的故事。

电影中最让我难过的是:一个日本兵随手抓起槍,一扫,一位妇女应声倒下;一群日本后围住一个人快意地打得他口喷血水……这是多么屈辱的一幕!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它将成为中国前进的动力,落后,就要挨打!我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不要外国人欺负我们!

最让我高兴的是:叶问一人打死十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看到这样场面,太解气了!我心里想:“哼!日本鬼子,你们来侵犯我们的国土,太不像话了,咱们中国也不是好惹的!给你点颜色看看!更让我拍手叫绝的是:有帮坏蛋经常到厂里抢东西,打得员工死的死,伤的伤,叶问到厂里教会了大家防身术。当坏蛋又来的时候,大家齐刷刷地摆出了武术的动作,不用说,坏蛋们被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鼠窜。叶问真好!安静的电影院里响起了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还有一次,叶问打败了一个日本“功夫王”,当恶霸眼闪凶光地问叶问叫什么名字时,叶问大方地说:“我叫中国人!”这句话给了外国人一个有力的回敬,让日本人无地逢容,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之后,叶问被捕了。一位外国人假惺惺地端来饭菜“招待”并“请”叶问去日本当教练,叶问却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因为他的心里烙下了一个永远也抹不掉的.中国印!

叶问打死了日本的“功夫王”,一个日本人朝他开了槍。旁边观看的人民再也等不及了,冲上去报仇!不知是叶问的爱国情,感动了上天,还是叶问勇敢的言行唤醒了被压迫的人民,中国人团结一致,把日本兵打得屁滚尿流,仓皇逃走,最终无条件投降!当电影播放动人的场面时,全场泣不成声。中国的屈辱史到此了结!

落后不要挨打!之后叶问开了中国第一所“咏春拳”学校,取得巨大成功,学员其中包括李小龙!场里骤然响起无比热烈的掌声!

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拥有的好精神,你难道步觉得背叛养育你的祖国是很可耻的吗?我既然跟上了中国,就得保卫祖国!血液就应当是长江黄河,心就是中国心!既然我跟定了中国,就应当向叶问一样热爱祖国!

叶问观后心得【第六篇】

今日午时,与孩子一齐到影院看了最近上映的《叶问4》。

一边看,一边分析,一边感悟。

先来梳理下故事梗概:叶问因为自知身患癌症,时日无多,加上儿子不好读书,只好打拳,惹是生非,被学校劝退。最终理解爱徒李小龙邀约去旧金山的空手道表演,并打算给儿子找一个学校就读。

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牵动观众三条线索分别叙事,一是,叶问为儿子求学找唐人街中华总会会长万宗华,反而被要求规劝爱徒李小龙不得传外国人中国功夫,更不能把中国武术写成文章发表;二是,万宗华女儿若男在学校里与拉拉队原队长(移民局官员女儿)的争执,以致无法忍受;三是,海军陆战队军官赫文(小龙徒弟)想要把中国武术列入军队训练项目却遭到另一军官巴顿及空手道教练哥连的岐视,侮辱及疯狂反扑。

叶问大师就在这样的困境中找到一条道路,以道、德、功证明了中国功夫,征服了观众。

先是不为自我私利(求儿子入学推荐信)而拒绝中华总会会长万宗华;继而在入学无望出校时救了陷入危险境地的若男,送若男回去后,与万宗华交手,因地震中断,为之后留下悬念;鼓励若男追求自我喜欢做的事,也在觉悟应当给自我儿子追求梦想的权利;在中秋晚会上打败哥连;在得知万宗华被巴顿打残后,坚持一个武者的初心,遇到不公义的事,要挺身而出,打败巴顿,证明中国功夫。

当然,前提是,交待好“后事”——告知儿子自我得了癌症,到美国为其找学校的真相,并向儿子真诚道歉,父子亲情最终理顺了:亲自教儿子打拳。

这个地方戳到了我跟孩子的泪点。叛逆期的少年,最终明白父母良苦用心的时候,是孩子成长的时候,也是大人思想转变的时候。

本片设置的情景,年代感很强,那些年走过来,真不容易。其实此刻也不易。所以,在艰难的时刻,一步一步,不忘初心,走出一条向上的路。不为感动他人,只为守住内心的公义!

这可能是武者之魂。

用片末叶问教儿子打拳,让儿子录下来,他家的匾额上的四个字,结束今日的观后感:“武以载道”。

叶问观后心得【第七篇】

“太帅了,好想学咏春拳啊!“《叶问4》北京首映后,无论是不是功夫片迷,都不约而同发出这样的感叹。第四部中,叶问来到美国唐人街,意外卷入当地军方势力与华人武馆的纠纷,从太极拳到空手道,上乘功夫的真实较量,从头爽到尾,六场重点打戏看得人热血沸腾,最后一场咏春对抗自由搏击的戏份,更是让影厅内紧张兴奋的气氛到达最高。最后一部叶问依然保持着高水准,还被不少观众评为是最好看的一部叶问,“有大义,有温情,对得起收官之作,是完美的一次谢幕。”

《叶问4》也是甄子丹最后一部功夫片,这也让他付出了格外多的心血,不仅有拳拳到肉的动作戏,电影里的情感也十分细腻动人,父子情也惹哭了不少观众,让人看到叶问除了是一代宗师,还是一位为儿子奔波的父亲,一位为徒弟正名的师父。第四部中,在面对种族歧视与欺凌时,海外华人之间同仇敌忾的精神也让观众大为感动,“自强,团结,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就必须要讨回公道,这是叶问系列一直在说的,也是我们中国人立于世界的底气。”

看完电影后,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令人血脉贲张的动作戏。无论是叶问和万宗华的咏春对战太极,还是与海军陆战队士官空手道与自由搏击的pk,灵活迅猛的咏春连拳,让人看得目不暇接,不仅满足功夫迷对叶问的期待,也让一些没看过叶问系列的观众直呼惊喜。

与前三部不同的是,第四部是叶问第一次踏出国门。不在自己的国家,身处陌生的环境,对手的实力与背景都充满未知,并且叶问人到暮年,在这种身体和心理状态下击败对手,让不少观众感慨“很励志”。

《叶问4》不仅是叶问系列的完结篇,也是甄子丹的最后一部功夫片,对甄子丹而言也是意义非凡。从人物性格,行拳方式,细节表演,甄子丹都下了相当大的功夫,“非常幸运,前三部叶问都受到大家的喜欢,叶问对我来说也太重要了,最后一部绝对不能让观众失望,我必须要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自己。”首映过后甄子丹的表演也得到观众一致的好评,“不愧是甄子丹的代表作,举重若轻,超出期待,一开场就让人立刻入戏。”

第四部中,也展现了六十年代华人在美国的生存现状和奋斗历史,在《叶问4》中,陈国坤也神还原了李小龙在美国参加空手道比赛的真实经历,让不少观众直呼既真实又惊喜。

叶问观后心得【第八篇】

原本抱着狗尾续貂的心态去看《叶问4》的,毕竟系列电影一般是越做越差,但没想到《叶问4》给这个系列画上了完美的句号,算是出色的谢幕和完结了,个人认为水平和第二部相当,差于第一部,远胜第三部,豆瓣7分以上绝对是妥妥的。

这一部的打戏真是太好看太出色了,不愧是八爷袁和平指导的,看得真的过瘾,真是爽,太极拳,空手道,跆拳道的加入丰富了武打动作的种类,增强了电影的观赏度,咏春中几个杀招的出现也是看得我很满足。

文戏这部戏也不弱,从头到尾穿插的父子情,对于家庭教育问题的映射,甄子丹表演的真是好,不仅把沉稳,处变不惊的一代宗师,武学大家的叶问气质演出来了,也把一个刀子嘴豆腐心,关切儿子,为儿子四处奔波的好父亲的形象刻画得很饱满,叶问与儿子的最后那通电话,最后那次打木人桩,闪回的前三部叶问的种种画面真是泪点满满。

但这电影还是有缺陷的,情节很老套,感觉和叶问2的故事区别不太大,李小龙的戏份安排得不合理,前期那么多戏份,看得也真是过瘾,后期居然直接沦为了路人,毫无存在感,也不知是陈国坤不受重用还是剧本安排如此。

不过说到李小龙,这戏里李小龙的部分是真的太好看了,前期戏份的大大增加,给了李小龙充足的发挥空间,陈国坤这次的打斗戏份很好看,梦回《李小龙传奇》,不过对于李小龙精气神方面的还原做得更好了,也狠狠打了昆汀的脸,这才叫李小龙,你那里纯粹就是搞笑的。

看完后久久没有离去,感慨功夫片的黄金时代真的过去了,甄子丹宣布不再出演功夫片,吴京转型商业动作片,大家且看且珍惜吧!

39 17183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