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社会实践报告范例(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实习范文“中国梦社会实践报告范例(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国梦社会实践报告1

关键词:留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对策

社会实践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中已成为重要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及锻炼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对于来华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与发展较为成熟的中国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相比,留学生的社会实践仍然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一方面,留学生的社会实践可参考、融入中国学生社会实践中;另一方面,开展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又应注意到其不同的重要意义。应充分考虑留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目标、实际困难等方面的独特性,扬长避短,与校内中国学生社会实践团体合作,在推进留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同时,加强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应分阶段完善留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及组织管理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理论知识的转化、拓展及应用,培养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加深其对中国国情、社会的了解,帮助其正确认识自我、推进其职业生涯建构。本文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探讨医学留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开展医学留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国情、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培养其“知华、爱华、友华”的情感

在异国求学的学子在校园中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而对于学校所在国的国情、社会、文化等方面,需要拓宽渠道,多方面促进其认识。社会实践可为留学生提供一个走出校园的良好渠道,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当地的真实生活情况。通过各类社会实践,可促进留学生不仅加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印象,亦可建立对于改革开放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快速发展的新中国的新认知。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全方面多维度地开展中国国情教育,有利于让留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中国,进而有助于培养其对中国的浓厚感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2.有助于锻炼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增强其在所属高校中的归属感

选择与发展较为成熟的中国学生社团或组织合作,不仅能更快、更高效地提高留学生社会实践的可操作性,更能为留学生融入其所属高校打造良好平台。因社会实践的服务对象多为普通市民,语言交流必然以中文交流为主,包括在社会实践前期准备及实施阶段与中国学生的交流,都必然督促留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使用汉语,锻炼其汉语表达、听力能力。

3.有益于加强医学来华留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帮助其正确认识自我、推进其职业生涯建构

开展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志愿服务类或科研创新类社会实践,不仅仅有利于培养其奉献精神及大爱志愿精神,更可成为留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医务相关志愿活动及科研实践,可帮助留学生逐步意识到医务工作所需的综合素养,正确认识自我的不足,并完善其对未来升学、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

二、留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尚未纳入留学生教育教学体系中

首先,南京医科大学尚未将留学生社会实践列入必修课或给予相应的学分,对于开展留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认识略有滞后。其次是留学生对于社会实践不够重视,因医学学习学业压力大、课程难度大,很多学生仍然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更加容易忽视社会实践环节。

2.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与专业理论知识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科研性和创新性

对于留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重点往往置于文化体验类,通过访问、参观、游览、手工等形式,让留学生对中国国情、文化等有一定的认识和体验。但对于与其专业知识及技能相关的社会实践开展得较少,无法实现社会实践将理论应用投入实践的基本功能,对于留学生自己对未来工作的认知和准备的帮助有限,更缺乏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创新能力的锻炼。

3.留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有效的组织体系和激励机制

目前,留学生社会实践尚未成体系,缺乏比较完善的组织管理及评估制度,社会实践活动比较零散,随意性较大,难有延续性。而因评估制度的不完善,容易导致留学生不重视,社会实践草草了事,流于形式。再者,留学生社会实践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对于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留学生缺乏必要的鼓励和表彰。

三、完善医学留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

1.正确认识留学生社会实践,引导留学生提高重视、积极参与

应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对于培养留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重要积极作用,将社会实践作为留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对待,并授予一定的学分要求,在毕业时将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也列入留学生评价体系中。同时,学校应引导留学生重视社会实践,积极创建留学生社会实践平台,组织留学生积极参与,切实完成社会实践的内容及目标。

2.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特点,计划“三步走”完善留学生社会实践内容

第一步,短期规划,利用留学生语言优势,建立以语言服 务为核心的社会实践。对于母语或官方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可发挥其语言优势,针对社区、小学等,协同配合中国学生已成型的支教项目,开展英语教学类的社会实践。第二步,中期规划,针对留学生对于中国国情、文化的认识不足,建立以文化教育为重心的社会实践。目前,针对来华留学生,各高校的思想教育集中于文化体验类教育,开展各种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考虑到来华留学生的语言交流难题、学习时长有限等原因,文化教育内容局限性较大。可联通社会实践与各类比赛之间的联系,如江苏省每年开展留学生摄影比赛,可组织留学生以游览参观的形式,走街串巷感受南京当地生活中真实的生活。建议定期开展留学生城市街景摄影比赛,同时为参与省市级同类比赛做好准备。此外,可组织各类文化相关主题活动,一方面,可组织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另一方面,对于中国新兴文化潮流,例如ofo公共自行车出行等现象,组织学生以健康方式出行,感受南京的人文风景。同时,可进行环保主题的宣传及志愿服务,如在景区志愿维护环境卫生、向市民提倡合理运用公共自行车等。第三步,长期规划,发挥医学类留学生的专业技能,建立以专业型、科研型为主导的社会实践。作为医学类留学生,进入高年级,需在华完成实习、见习等教育教学活动,而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利用医学类留学生的专业技能,组织开展以医疗帮助为主的社会实践。如社区义诊,协同配合中国学生的医务相关专业服务团队,下基层、进社区,为市民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如血压测量等;同时,配合中国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宣传。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可提高与中国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其次,组织健康知识宣讲亦为值得尝试的社会实践。鉴于各类健康知识宣讲的受众多为中国居民,留学生可参与的宣讲类社会实践受到限制,在鼓励其提高汉语水平并参与其中的同时,可考虑国际学校、双语幼儿园等可用英语宣讲的场所。在各阶段的留学生社会实践中,都应提倡自主创新,鼓励及支持留学生自由组队、自定主题,在其生源国家或在中国国内,开展社会调查或科研实践,并完成社会实践报告。引导低年级留学生进行专业型社会调查,高年级留学生进行科研型研究或实践。

3.建立完善留学生社会实践组织管理体系

应逐步组建留学生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团队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如导师制度、留学生实践小组组织制度、社会实践报告考评制度、经费管理制度等。在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前,应对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帮助其规划可操作的实践内容;在社会实践进行期,应加强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导师指导作用;在社会实践结束后,应根据考核标准进行系统全面地成果评估,并对于表现优异的社会实践项目设立各类团体及个人奖项,以及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海涛.关于如何开展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实践与探索,2012:256.

[2]戴相斌.国际化背景下在华留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现状与思考———以广东高校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5,2(27):105-107.

[3]陆应飞.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4]孟鹏涛.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论刊,2012,(3):80-81.

[5]姚建军,师蔷薇.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破解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3):147-149.

中国梦社会实践报告2

来自贵州党政机关的领导听了报告表示,“中国梦”是凝聚全社会力量的精神旗帜,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解读后给了他们新的动力。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国力量,要求每一个人树立理想,具有肩负使命的责任感,具备坚韧的信心,拥有务实清廉的作风,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干出实干兴邦的行为。一位省政府机关领导说,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宗旨意识,只要每个党员干部都勤勉工作,勇挑重担,必将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

“中国梦鼓舞着中华儿女团结奋进,也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不仅赋予了全党全国人民神圣的时代使命,也赋予了科技战线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来自科研单位的科技工作者表示,实现中国梦,不仅集聚着全体人民的价值理想,也凝结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美好追求,不仅昭示着党和国家走向未来的宏伟路径,也展示着我国科技事业繁荣发展的灿烂前景。

部队官兵纷纷说:“听完这次讲座,我们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强国、强军梦充满信心,对部队在实现中国梦中所肩负的使命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我们会树立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加强部队建设,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

中国梦社会实践报告3

“新闻出版系统要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深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当好中国梦的参与者和书写者。”在4月2 5日的新闻出版系统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座谈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表示。

蒋建国说,新闻出版系统要结合工作实际,准确把握中国梦的实践要求。“对新闻出版业来说,就是要把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科学、文艺方面的好作品传播放在首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用中国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的实践。”

蒋建国指出,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是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一要抓好报刊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组织新闻媒体做好中国梦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增强中国梦的感染力。

二要抓好主题出版,准确阐释解读。组织出版单位集中推出一批诠释中国梦的精品力作,满足广大干部群众深入系统学习理解中国梦的需要。此外,要把中国梦主题出版物纳入有关基金和资金的重点资助范围。

三要抓好全民阅读,不断扩大影响。在各种主题阅读活动、农家书屋举办的读书活动、“全民阅读报刊行”和“全民数字阅读活动”、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做表率”读书活动中,充分体现中国梦的有关内容;在各类优秀图书、音像电子及其他出版物推荐活动中,推荐宣传一批优秀的中国梦主题出版物;在各类评奖评优活动特别是政府出版奖中评选表彰一批优秀的中国梦主题出版物,发挥阅读引导作用,推动中国梦主题出版物深入广泛地传播。

四要抓好对外传播,增进世界认同。用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把中国梦包含的深刻内涵传播到全球读者中间。

五要抓好规范管理,确保正确导向。切实发挥好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政府职能,净化市场环境,排除各种杂音噪音的干扰。

广播行业首次向音著协交付音乐作品使用报告

4月2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向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主席兼总干事屈景明交付了2012年音乐作品使用报告。这是我国广播行业第一次向音著协交付翔实、准确的音乐作品使用报告。

2009年,国务院《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广播组织使用音乐作品,除向音乐作者或者著作权管理组织支付报酬(即著作权使用费)外,还有提供音乐作品使用报告的义务。此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交付的音乐作品报告记录了该台2012年全年播放的7000多小时音乐作品的使用情况,包括每首作品的使用时长、作词、作曲等版权信息。

2013年“全民阅读报刊行”优秀书评推荐启动

日前,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主办,旨在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全民阅读报刊行”优秀书评推荐工作正式启动。据了解,凡2013年1月1日-6月30日出版的报纸、期刊及其所办官方网站上刊发过的书评作品均可参与荐选。

“全民阅读报刊行”是原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活动自2010年4月开展以来,倡导报刊开辟栏目、举办活动、健全机构,引领全民间读、传播先进文化,得到全国报刊的积极响应,取得了良好成效。2011年至2013年,该活动连续三年列入原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工作中。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充分发挥报刊推动全民阅读的组织传播功能,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2013年决定开展“全民阅读报刊行”优秀书评推荐工作。

河北省全民阅读“中国梦”主题系列读书活动展开

4月22日,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作协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我的读书故事”征文活动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读书成就梦想”河北省全民阅读“中国梦”主题系列读书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读书成就梦想,阅读点亮人生。日前,河北省制定了《“读书成就梦想”河北省全民阅读“中国梦”主题读书活动方案》,并在4·23世界读书日前后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2013年伦敦书展开幕

为期3天的伦敦书展4月15日在伦敦伯爵宫会展中心开幕。一年一度的伦敦书展是仅次于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的世界第二大图书出版业展览,此次书展吸引了来自超过60个国家的1500多家参展商,其中包括中国国际出版公司在内的23家中国出版商参加了书展。格鲁吉亚、克罗地亚、亚美尼亚和新加坡首次携图书和展台亮相。

中国梦社会实践报告4

关键词:高等学校 中国梦教育 现实基础

当前,高等学校紧紧围绕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中国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在实现中国梦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总体要求,成效显著。作为中国梦教育活动的对象,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态度成为了高等学校深化中国梦教育活动的重要基础。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态度的基本状况,有助于明确大学生对中国梦教育的现实需要,切实提高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有助于进一步把握中国梦教育活动的实践要求,持续不断地把中国梦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调查要点

以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思考、大学生对中国梦与个人梦想相互关系的认识和思考、大学生对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态度及需要为调查内容,以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长江师范学院等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67份,有效率%。调查数据采用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思考 关于中国梦何时明确提出的,%的大学生选择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的大学生选择了“在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提出的”,回答正确的大学生占总数的%。%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的大学生选择了“不知道”。关于大学生学习认识中国梦的渠道或来源,%的大学生选择了“电视广播”,64%的大学生选择了“互联网”,%的大学生选择了“学校课堂”,%的大学生选择了“报刊书籍”,%的大学生选择了“手机网络”,%的大学生选择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如党校培训、学术讲座等。关于中国梦的基本内容,%的大学生选择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0%的大学生选择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大学生选择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2%的大学生选择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大学生选择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于中国梦的意义,%的大学生选择了“强调了国家梦与个人梦的统一”,27%的大学生选择了“明确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24%的大学生选择了“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的大学生选择了“更好地激发人们追求并实现个人梦想”,%的大学生选择了“说不清”。

大学生对中国梦与个人梦想相互关系的认识和思考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梦与个人梦想相互关系的认识,%的大学生选择了“中国梦是个人梦想汇集而形成的”,33%的大学生选择了“中国梦的实现有助于个人梦想的实现”,%的大学生选择了“中国梦对个人梦想有指导作用”,即认为中国梦与个人梦想有关系的占被调查大学生总数的%。%的大学生选择了“即使中国梦实现了,但自身不努力,个人梦想也难以实现”,%的大学生选择了“中国梦太宏观,不会直接作用于个人梦想”,即认为中国梦与个人梦想没有关系的占被调查大学生的%。%的大学生选择了“说不清”。关于大学生的个人梦想,%的大学生选择了“有明确的梦想,但努力程度不够”,%的大学生选择了“有明确的梦想,正在努力中”,%的大学生选择了“我的梦想还不够明确,对此我有些担忧,我想我对未来感到迷茫”,18%的大学生选择了“我的梦想还不够明确,但正在努力追寻中”,%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关于个人梦想中最重要的因素,%的大学生选择了“个人兴趣”,%的大学生选择了“社会地位”,%的大学生选择了“金钱”,%的大学生选择“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学生选择了“名气”,%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比如幸福的家庭,自由的生活等。

大学生对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态度及需要 关于大学生对开展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态度,%的大学生选择了“有必要开展”,%的大学生选择了“可以接受”,%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必要开展”,%的大学生选择了“不确定”。关于大学生对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期待及需要,%的大学生选择了“有助于自己更好地树立个人梦想”。%的大学生选择了“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国情”,%的大学生选择了“掌握与中国梦有关的理论知识”,%的大学生选择了“获得人生的启迪”,%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关于中国梦教育活动产生的社会影响,%的大学生选择了“有利于共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促进社会文明的提升”,%的大学生选择了“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的大学生选择了“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发展”,%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

数据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初步了解了大学生对中国梦认识、态度的基本情况,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大学生对中国梦概念和内涵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认识 中国梦宣传教育的广泛开展为大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大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梦的渠道非常丰富,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网络等在中国梦宣传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所开展的中国梦教育活动因其特有的理论性、系统性,更能抓住大学生的主体性需要,更能够提高中国梦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等学校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报告、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渠道,全方位地进行中国梦宣传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调查发现,约有一半的大学生从学校开展的活动中了解了中国梦,表明高等学校已经发挥出了中国梦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对提高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理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尽管大学生对中国梦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中国梦内涵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倾向于从一些具体的描述中去理解中国梦。调查发现,30%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梦就是“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具体的描述,对于中国梦所包含的更加宏观的含义,认识上还存在不足。二是没有很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和认识。中国梦的总体目标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具体发展目标上,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容是一致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两个百年”的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建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调查发现,不到40%的大学生把中国梦与“两个百年”的内容联系起来,说明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总体布局和阶段性目标认识上还存在不足。

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理解具有一定的能动性 大学生能够从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想的相互关系中来认识中国梦。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并不是孤立的,并不完全是从个人取向的角度认识中国梦。调查发现,%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梦是国家梦与个人梦的有机统一,倾向于把中国梦作为国家梦和个人梦的有机统一体来进行认识,认为中国梦既有作为宏观的内容,即国家梦、民族梦的方面,同时也包含个人梦想的内容。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国家梦、民族梦的实现有助于个人梦想的实现,个人梦想的确立应以国家梦、民族梦为依据。同时,国家梦、民族梦的实现不能脱离个体的奋斗,个体的奋斗就是对个人梦想的追求。在这个辩证关系中,大学生更倾向于联系个人梦想的实现来认识中国梦,这就要求针对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不能脱离个体的梦想来抽象地谈论中国梦,而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更加深入地思考和认识中国梦。

大学生能够主动地思考中国梦。不仅能够主动地思考“中国梦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同时也在积极地思考“我能够给中国梦做些什么”“如何践行中国梦”。如何践行中国梦,这不仅是中国梦本身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回应大学生对中国梦教育的迫切要求。从宏观上讲,践行中国梦就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从微观上来看,每个个体的一言一行,只要能够给这个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带来正能量,都是践行中国梦的具体体现。调查发现,大学生具有把对中国梦的认识转化为行动的强烈意愿,这是对中国梦价值的积极探寻。有的大学生提出,希望中国梦教育给予大学生实践方面的指导,有的大学生认为,践行中国梦应该立足于对中国国情、中国社会的认识和把握之上,希望中国梦教育能够进一步更好地结合实际加强大学生的国情教育。

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实现持有积极的期待 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影响力充满着积极的期待。一是期待中国梦的提出能够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从而为中国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期待中国梦的实现能够更好地促进个人的发展。大学生富于爱国情怀,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渴望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实现个人梦想,也能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做有益于社会的人,而中国梦正好在个人奋斗和社会贡献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个人梦想既有社会取向的一面,同时也有个人取向的一面,但是由于青年大学生未进入社会,对自身的社会价值、社会作用、社会责任感的理解还不充分、不到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给予积极的关注和指导,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大学生普遍对中国梦教育活动持支持的态度。调查发现,%的大学生对高等学校开展中国梦教育表示赞同。高等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中国梦教育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文化生活,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调查发现,高等学校中国梦教育活动已初见成效,有三个方面的体现。一是提升了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论认识,拓展了大学生认识中国梦的视野,使大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视域中来认识中国梦,并能初步认识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激发了大学生追求理想、实现个人梦想的强烈的愿望,发挥了中国梦在大学生树立个人梦想中的引导作用,提高了大学生追求人生理想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使大学生获得了人生的启迪。以中国梦为主题和主要内容的活动,锻炼了大学生的能力,使大学生在各种丰富的案例中体会到了个人的力量对于中国梦的意义,使大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索更加深入,促进了大学生思想的成熟。

对策与建议

把握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活动的特点,是深化中国梦教育活动的基础 把握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活动的特点,就是要切实地把中国梦与大学生的个人梦想联系起来。首先不能脱离大学生的个人梦想空谈中国梦,要努力把两者的关系体现出来。树立并努力追求个人梦想,这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青年大学生处于人生中最富理想、最富激情、最富干劲的人生阶段,个人梦想的选择和确立是这一人生阶段的重要命题。这些特点要求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内容不能脱离大学生的个人梦想,要以中国梦为导向,解决大学生在树立、实现个人梦想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否则深化中国梦教育活动有可能变成一种空谈,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共鸣,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其次,要进一步认识个人梦想对于中国梦的作用。教育工作者既要看到中国梦对个人梦想的重要引领作用,也要充分认识到个人梦想对于中国梦的重要作用。国家梦、民族梦以及个人梦想,如果脱离了人的实践,都是难以实现的。每个个体的积极努力是实现个人梦想的条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条件。正是由于每个个体富于个性的个人梦想,中国梦才可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才能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吸引着大学生们为之向往,为之奋斗。

把握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活动的特点,就要积极应对社会发展在人们思想和认识上所带来的各种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考虑到大学生在树立个人梦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尤其是在价值观选择和确立过程中所产生的迷茫和困惑,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这种指导可以依托于课堂的讲授、集体的讨论、个体的交心谈心,也可以依托学校其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校园文化活动、党团教育活动、心理健康辅导等,在涉及到义利观、金钱观、成就观、幸福观等一系列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上,要用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教育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敢于指出大学生的在思想和认识中非科学的观点和态度,以科学的理想信念塑造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

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践行中国梦,是深化中国梦教育的核心 践行中国梦,必须引导大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内涵及相互关系,这是指导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优势,系统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强大学生的国情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优越性的认识,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系统讲授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展现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强大魅力和感召力,激发大学生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系统讲授中国力量的力量来源,使青年大学生了解中国力量不仅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同时也源于民族团结和集体主义的原则,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处理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国家、个人与民族的关系,更好地把个人的力量融入到集体的力量中来。

践行中国梦,就要给予大学生以实际行动上的指导。大学生普遍对中国梦教育活动持支持态度,希望在中国梦教育活动中得到实质性的指导,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基于这样的需要,要求教育工作者对于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给予具体的指导。一是学习上的指导。教师要做好专业知识、学习方法、创新实践等方面的指导,促进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这对于践行中国梦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二是行动上的指导。大学生作为有较高知识水平、道德修养、文明素质的社会群体,应该引导其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领域的积极作用。如倡导大学生带头遵守社会公德,争做合格公民,引领积极健康友爱的社会风尚和社会风气;倡导大学生发扬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在他人处于困境的时候,敢于伸出援助之手,弘扬“雷锋精神”“志愿者精神”;倡导大学生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不断提高团队意识,诚信意识等等。三是在社会实践方面的指导。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入社会,了解本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为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创造条件,利用好各种社会实践的资源,鼓励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磨练自己,获得成长。

运用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成果,是深化中国梦教育活动的关键 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成果是多方面的。既有有助于个体发展的一面,也有有助于国家、社会、民族发展的一面,对国家奋斗目标的实现和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双重的促进作用。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成果体现在大学生群体上,包含爱国主义精神、思想政治素质、公民意识、道德修养、法治观念等整体素质的提升。体现在大学生个体上,包括个人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创新意识、诚信意识、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精神风貌、个人行为习惯的提升。运用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成果是建立在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基础之上的。

运用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成果,切实把中国梦的理论力量转化为现实力量。首先,努力把中国梦教育活动与高校的学风校风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结合起来。让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成果运用到学校学风、校风的提升上,进一步凝练大学精神。把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纳入实现中国梦的总体布局之中,把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上有所突破,取得实效。其次,把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成果运用到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提升上。稳定、团结、文明、和谐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通过中国梦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肩负起构建和谐、文明、法治、诚信社会的重任,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风气引领、社会正能量传递中的积极作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为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

参考文献

[1],,刘云山。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17.

[2]孟睿思,杨一婧。中国梦?美国梦?――基于新浪微博的分析[J].中国经济报告,2013(6):100-104.

[3]柯芳,王汝坤。《矛盾论》和《实践论》对于实现中国梦的哲学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8):72-77.

[4]张定鑫。“中国梦”研究:现状与展望――兼论中国梦战略的内涵[J].探索,2013(4):182-187.

[5]王资博。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探要[J].重庆社会科学,2014(9):70-79.

[6]郑南宁。立德树人 培育追逐“中国梦”的民族脊梁[J].中国高等教育,2013(10):5-8.

中国梦社会实践报告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19-02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报告首次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和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报告同时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这是新时期我们党对其思想路线的内涵不断丰富、认识不断深化的成果。

寻梦的过程是艰难的、孤独的,甚至是苍凉的,我们需要指路的明灯、引航的标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科学发展观的新领悟、新解读无疑为我们追寻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新时期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解读

党的十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把握这个精神实质。把握了这个精神实质,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最本质的东西,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在理论层面上的进一步概括和提升。党的十七大报告用简明的语言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做了精辟的概括:“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所做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鲜明的概括,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而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丰富内涵的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题中之义。我们要深刻把握这四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解放思想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坚持解放思想,就是要不断激发全党全国人民的活力和创造力,以积极进取的姿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我们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实事求是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所在。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想问题、办事情。这样才能体现发展的科学性。

求真务实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求真务实,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摒弃形式主义,脚踏实地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完整而深刻地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思想内涵丰富、理论形态完备的有机统一体,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完善,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又前进了一大步,为“中国梦”的实现指出了正确的实现途径和实现方法。

二、“中国梦”的提出

在过去的一年,“梦”被评为“2012中国年度汉字”。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

中国梦经历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遭受空前屈辱和磨难的洗礼,经历了无数志士仁人无数次前仆后继、舍命抗争的启迪,经历了千万次中国向何处去的上下求索和反复追问的锤炼,最终找到了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寻求民族解放、实现民族富强的道路。今天我们的梦想不再是“文景之治”,不再是“大唐盛世”,也不再是“康乾盛世”,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新时期的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有机结合,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高度统一。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归根到底”四个字很有意蕴,从根本上揭示了中国梦的本质属性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这一主体。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中国梦既是国家和民族的大义,又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利益。

老百姓的实实在在的利益是什么?就是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能够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一句话,就是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个要求很普通,但又关乎民之本、国之本。中国梦,是让每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人,形成世世代代的信念,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所有梦想都会“开出胜利的花朵”。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梦会引起人民的强烈反响的原因。关注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利益,促进每个人梦想的实现,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价值,也正是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的题中之义。

三、从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出发,深刻解读“中国梦”

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清楚地概括了实现中国梦的关键路径。这就需要我们对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进行进一步的挖掘、诠释、提升、凝练和宣传。

中国道路是我们前进的基本方向。“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这条道路是我们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探索出的一条中国独有的道路,是根植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的光明道路。这是我们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践行实事求是的必由之路。

中国精神是我们前进的内在动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通过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引导人民心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团结一致,积极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与此同时,也要培育开放的时代精神,具备世界眼光,虚心学习,善于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不断增强前进的力量,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活跃在世界舞台上。这是我们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把握时代脉搏,捕捉时代气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中国力量是我们圆梦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1]中国力量是群体的力量、是团队的力量,是人民的力量,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发挥作用的正能量,是13亿人汇集起来的磅礴力量。中华民族原本就是一个血脉相连、心心相通的大家庭,每一个成员的命运都与这个大家庭息息相关,唯有将个人之梦寄托于国家民族之梦,梦想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既是梦想家,又得是实干家。梦想照进现实,关键在于行动、在于实干。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实实在在不懈努力。这是我们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求真务实的具体表现。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有机结合,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高度统一。这遵循了全面协调的基本要求,践行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实现中国梦,从国家制度来讲,我们要实事求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地走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前进的基本方向;实现中国梦,从民族层面来看,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坚守民族特质的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向世界,向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汲取营养,自强不息,奋斗不止,这是我们前行的内在动力;实现中国梦,从人民角度来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助推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广大人民的同心协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要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求真务实,踏实苦干,我们中国梦的实现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这样的中国力量是我们圆梦的根本保证。

追梦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在追寻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路上把好这个方向盘、用好这个指南针。

参考文献:

[1].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节选)[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03-18).

[2]王英梅,王晋京。中国梦党员读本[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3.

[3]杨超。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3.

[4]徐辉。中国梦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3.

[5]十报告文件起草组。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6 1262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