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基层减负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行政事务减少,工作效率提升。下一步将加强制度落实,持续优化工作流程。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基层减负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基层减负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总体工作开展情况
(一)县域减负成效显著,推动基层可持续发展。高效组织统筹,确保减负措施落地成效。2025年,我县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响应中央关于形式主义治理的号召,采取扎实举措推进基层减负工作。结合县域实际,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基层减负的统筹和深化。县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达十余次,明确任务清单和责任分工,理顺工作机制。建立了由"一把手"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框架,确保减负工作有序展开。在县领导的指导下,制定了《某县深入推进基层减负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方针、基本原则、任务目标及保障措施,构建制度化支撑。78个乡镇和县级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分别制定了落实计划,共计200余项具体方案,确保政策在本地区、本部门的有效实施,初步实现了各级工作开展顺利、高效推动减负的局面。通过以上措施,我县基层负担平均减少了30%,有效推动了基层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瞄准基层负担痛点,全面推进减负取得实效。精准施策减轻负担,提升基层工作质效。为有效解决基层反映强烈的"文山会海"问题,我县开展了一系列系统性整治。一是严格控制文件的发文频率和数量,着力提高文件质量。对上级下达的文件实行严格筛选和审查,保证文件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冗长空洞。截至目前,全县文件下发量减少了48%,有效提升了文件效能。二是精简会议安排,优化会议流程。我县实行严格的会议计划管理制度,对县级会议进行集中统筹,倡导精简短会,会议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52%。通过这一系列精文减会措施,实现了基层负担的显著减轻和服务效能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我们规范和优化督检考流程,防止过度干扰基层工作。一是实施督检考计划备案制度,各部门需提前向县委、县政府报备由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以防止重复督查和不必要的干扰。二是提高信息化水平,减少实地督查频次和人数,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结合社会监督和群众反馈,确保督查结果的客观公正。通过这些举措,全县监督检查次数减少了38%,基层工作得到了更为高效的指导和监督。为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提升工作效率,我县开展了专项措施。一是对全县工作群进行整合,截至目前,工作群数量缩减了35%,信息发布简洁明了,避免了信息冗余和干扰。二是规范APP使用,确保应用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杜绝滥用。通过专项整治,我县的工作效率提升了30%,切实减轻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进一步改善了基层工作环境。
(三)强化服务提升,推动减负与群众服务深度融合。在推进减负工作的过程中,我县始终坚持实效导向,将减负与服务群众紧密结合。一是优化服务流程,对各部门的服务流程进行精简和整合,减少繁琐步骤,提高服务效率,使群众满意度升至92%。二是全面提升窗口服务水平,通过加强对窗口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服务管理,提升了窗口服务质量。同时,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了部门间信息的共享互通,让群众办事更快捷、便利。通过这些务实举措,我县的基层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改善,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
二、经验启示
(一)问题导向为核心,精准施策是破解难题之道
在基层减负实践中,我们坚持以问题导向驱动,通过深入调研,精准发现问题根源。针对存在的难点和痛点,制定了具体、有针对性的减负措施,并逐项落实到位。这一方法有效化解了基层过重的负担,为基层干部营造了更加宽松、高效的工作环境。
(二)统筹协调为基础,形成合力是工作保障
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确保减负工作的有序推进。同时,注重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以及与下级部门的联动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齐心共抓的良好格局,这为顺利推进减负工作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
(三)责任担当为根本,激发动力是推动力量
减负过程中,我们强调责任担当,激发基层活力。通过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以及实施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此外,持续强化培训教育,提高干部业务素质和处理事务能力,为推进减负工作提供了持续动力和强大支撑。
三、当前存在问题
尽管我县在基层减负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亟需加以解决和完善。
(一)减负措施执行亟待强化
部分乡镇和部门对减负工作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部分减负措施落实不到位。一些基层干部对减负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存在应付心理和抵触情绪。与此同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某些措施变形走样、执行力不足,影响了减负工作的实际效果和目标达成。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减负政策的全面落实。
(二)基层治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基层治理领域,部分干部依然存在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单一、创新意识不足的问题。此外,基层治理体系和机制尚未完全成熟和完善,导致基层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减负工作的深入推进。因此,加强基层干部培训和教育,完善基层治理机制,提高干部创新能力和群众参与度,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点。
(三)健全激励机制,提升基层活力
当前,基层干部面临的薪酬待提升、晋升渠道受限等问题仍亟待解决。此外,对其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不充分,也导致一部分干部承受较大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也阻碍了基层减负工作的有效推进。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鉴于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县将采取以下举措,以切实推动基层减负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提升认识,压实责任
持续加强基层减负工作的宣传引导,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对减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强化对减负措施的监督、检查和考评,确保各项举措切实落地。对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问责,并予以通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问责体系。
(二)精准施策,破解负担难题
围绕基层负担过重的现状,我们将继续深入调研、摸索,精准找准问题症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减负措施,逐项逐条推进落实。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优化考核方式、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具体举措,切实为基层减负增效。
(三)提升能力,培养干部素质
强化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是提升其业务素质与工作能力的关键之举。同时,我们将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实战能力,鼓励勇于探索,形成以创新驱动的新工作思路。培训与教育并进,全面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为减负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完善机制,推进治理现代化
进一步优化基层治理体系与机制,推动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通过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提升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力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率和水平。完善机制建设,推动治理现代化,为减负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五)激励机制,激发活力
优化和完善基层干部的激励机制,提高其薪酬水平和晋升空间。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注干部的身心健康与工作压力。以激励与关怀并重的方式,焕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成为减负工作的强大动力。今后,我县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深入推进基层减负工作,在宽松的环境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上一篇:二年级班主任开学工作计划汇总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