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信局近五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工作计划
市工信局近五年致力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技术创新,未来将聚焦智能制造与绿色发展,提升服务水平。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工信局近五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工作计划”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市工信局近五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工作计划
根据省政府、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五年以来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近五年以来,我局切实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强力促进信息化发展,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运行主要指标全面飘红、重点工作亮点纷呈。
(一)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xx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比增%,增速排名全省第2位。20xx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排名全省第6位;20xx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比增%,排名全省第1位。20xx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97亿元,同比下降%;20xx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下降%;过去一年,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亏损企业亏损额亿元,下降%。
(二)工业有效投资稳步扩张。20xx年全市工业投资比增%,排名全省第6位。20xx年完成工业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排名全省第10位;20xx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亿元,同比增长%,排名全省第6位。20xx年完成工业投资亿元,同比下降%;20xx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在此期间X集团产值超百亿且实现正增长,X、X、X、X等海洋工程装备龙头企业已顺利投产,20xx年实现产值超100亿元;X实现增资扩产,X由于疫情原因,顺利转产,在X的X公司20xx年产值可突破180亿元;X、X、X服装项目投产上规,X、X、X科技等项目加紧厂房装修和验收,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技术改造投资增速上升后有所回落再实现反弹,其中,20xx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4位;20xx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亿元,同比下降%,排名全省第18位;20xx年完成技改投资亿元,同比下降%。20xx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亿元,同比下降23%;20xx年完成技改投资亿元,同比增长%。
(三)工业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我们以提升制造业产业能级为主题主线,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打赢产业发展大会战,积极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平台。截至20xx年底,全市产业园区投入开发建设资金超亿元,已签约引进项目共计394个,在建项目113个,建成投产项目175个,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成效明显。一是高标准规划建设X市主平台。制定出台《X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规划建设方案》《X市高标准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的实施方案》,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工作领导小组,建立X市产业发展指挥部协调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工作。二是加快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水平。明确X市投控公司作为主平台开发公司,制定《X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开发公司组建及运营方案》,打造"1+3"主平台开发公司体系(以一个开发母公司为核心,组建XX区、X市、X县三个开发子公司)。强化平台公司运营要素支撑保障,加大财政和金融工具支持力度,省下达我市20xx年产业有序转移资金注入资本金亿元,专项用于向我市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园区开发公司注入资本金,三是持续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园区投资开发公司的平台作用,充分发挥专项债券作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20xx年,全市产业园区投入开发建设资金亿元。四是项目引进推进取得新成效。20xx年,我市举办X发展大会、海上风电产业大会、品清湖系列论坛等各类招商活动。积极推动开展"六抢六赛"产业园区竞标争先活动,采用航拍视频及VR拍摄直观通报各园区项目进展情况,倒逼各地加快推动项目建设。20xx年,全市产业园区新承接产业项目66个,其中,主平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40个。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在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起步慢、底子薄、基础差,现代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链不完善,发展模式单一。我市革命老区作为欠发达地区,产业底子基础差,产业发展起步晚。目前,落地X地区的上市公司、大品牌、X技术企业较少,项目带动能力比较薄弱。产业链不够完整,产业链构建主要依赖X,全市规模企业数量少,产值低,企业规模偏小,产品科技实力不足,大部分企业还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低,竞争优势不明显,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偏弱。
(二)产业结构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从产业层次来看,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层次偏低,"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现象较为突出,缺乏开发及设计能力、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零部件的配套能力、产品质量的检测能力等等。从产业链整体结构而言,产业体系上下游产业缺乏高科技龙头和专利大户,核心竞争力相对不足,核心竞争力不足,像工作母机、各产业用的专用技术设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等投资产品也是依赖进口,薄弱环节明显,大部分产品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企业"品牌理念"尚未树立,产品"品牌效应"尚未打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属任重道远。
(三)产业用地困难比较突出。一方面,用地指标受限。在国家严格土地管理政策的背景下,土地供给困难和用地需求增加,加之对土地报批方面前瞻性不够,未尽最大努力处理好土地的收储与申报关系,造成产业园区工业用地储备不足,难以完全满足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另一方面,用地规划调整难。园区规划范围内的一些土地(包括耕地、林地、山坡地等)开发使用,需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时间较长、手续繁琐。
(四)技术型人才缺口大,人才引进难。近年来,我市产业蓬勃发展,技术型企业逐步落地,逐步摆脱原有产业链低端,人才层次偏低的发展模式。但是,我市历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回流人数少,本地技术学校培养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少、开设专业少。而且,企业工资待遇竞争力不够,导致普通工人也存在一定招聘难度。这极大影响企业壮大经营,限制了企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
为进一步加快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后五年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加快重塑产业结构,聚焦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聚焦构建战略性产业集群,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构建具有X特色、为大湾区制造业配套的、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增厚夯实制造业"家当"。一要做强做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锻长电子信息产业链条,用好省电子元件及显示器件特色产业园支持政策,加快推动X六代线项目落地建设,跟踪服务X科技、恒炜烨科技新厂房加快投产,发展壮大康源半导体产业园,加大电子信息产业招商力度。依托X集团沿链精准招引产业项目落地,紧紧抓住陆河小型试车场项目建设,配套相应生产性服务业落户陆河。围绕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抓好红海湾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国管海域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明阳智慧能源项目加快建设。二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现有优势产业,抢占行业发展风口,确保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围绕海工装备制造业上游设计、中游制造、下游运维企业上项目、延链条。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支持华电、X等储能项目投产扩产,打造新能源与新型储能协调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推进数字经济园区及5G智慧园区建设。把未来产业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谋划引进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力争在关键领域、细分环节突破抢先。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三要巩固提升优势传统产业。聚焦传统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大行动,加快海迪时尚美都产业园、梅陇首饰环保集聚区、公平纺织服装产业园、可塘长桥珠宝产业园、X电镀万洋众创城建设发展,推动优势传统产业集聚化发展、智能化改造、附加值提升。大力发展现代食品产业,规划建设九大X食品谷,培育一批食品加工、电商、冷链物流企业。积极布局预制菜发展,以预制菜产业园建设为重点,打造传统产业新增长极。
(二)大力发展园区经济,高标准推进制造业产业平台建设。围绕打造"万亩千亿"级别的产业承载平台总目标,建设高能级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加快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一要高质量推进园区载体建设。积极推动全市4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推进深圳市-X市产业转移合作园、X(X)临港产业园、X市新材料产业园、X五金配件产业园、X绿色智造纺织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园区加快规划建设并纳入省级产业园区管理。以"六抢六赛"为抓手推动主平台加快建设,推进XX区扩区工作,推动科技孵化中心、标准厂房、基础设施七期等重点项目建设。二要加快推动深汕共建园区工作进展。主动联合深圳共同推动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推进光明与城区、龙岗与X、罗湖与X、坪山与陆河复制深汕合作拓展区产业协作模式,结对共建产业园区建设,明确深汕双方合作模式、产出分配、合作项目清单等。三要提升主平台质量效益。推动市投控公司充分发挥主平台园区开发运营管理主导作用,进一步优化调整公司发展模式,完善提升园区开发运营能力,全力服务主平台项目建设发展。重点发挥资本金作用,通过融资、与社会资本合作或者引进战略合作单位等形式撬动5倍资本以上,迅速推动标准厂房及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四要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充分争取专项债资金,充分发挥主平台专项资金作用,加快推动X区基础设施六期、七期、八期,创业孵化中心、绿地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商务中心投入使用;加快推进X临港园二期"七通一平"及园区生活配套设施项目,进一步完善X园、星都园、五金配件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联动深汕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推动生态科技城四期基础设施、创新孵化器,深汕合作拓展区基础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陆河产业园北部建设区及园区东片区、西片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五要加大力度推进标准厂房建设。鼓励各县(市、区)建立标准厂房投资建设、招商引资、运营管理一体化机制。加快推进汕湾一号、汕湾二号超级工厂建设;加快推进五金产业园万洋众创城及星都产业园万洋众创城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康佳产业园标准厂房项目落地;加快推进海迪时尚美都、X环保集聚区标准厂房建设,推动生态科技城、深汕合作拓展区标准厂房项目落地;加快推进陆河县"一区多园"标准厂房建设;加大力度盘活城区闲置厂房。
(三)健全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切实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整体应变能力和协同能力。一要发挥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能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海洋产业等领域开展共性技术攻关,支持关键技术产品供需对接和应用推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要引导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海上风电机型创新,重点支持引导明阳集团开展抗台型大风机研究和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加快推动明阳集团漂浮式风机智造中心尽快落地。加强海上风电电缆技术创新,重点是引导推动中天海缆开展深远海海上风电电缆柔性直流的创新试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三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整体应变能力和协同能力。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目标,以现有优势产业及重点企业为依托,编制重点产业招商项目库,靶向选取招商对象,策划引进一批产业链关联项目和龙头企业,进一步稳固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统筹推进工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加强与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引导中小微企业稳定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开展配套生产服务。
(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不断优化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施技术创新赋能、数智并转提速、绿色低碳发展、产业分类升级等行动,加快推进企业开展产品换代、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升级改造,全面提升企业智造水平、效益水平。一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实施传统产业重塑计划,积极鼓励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金银首饰、珠宝玉石等优势传统产业集团化、组团式发展。深化与大型互联网企业合作,加强数字化转型,打造"5G+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整体提质增效。二要坚持数智化赋能。谋划建设数字经济园区及5G智慧园区,持续实施工业互联网倍增工程,打造X市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持续推动工业企业"上线用云、用数赋智",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三要坚持绿色化引领。开展低碳、零碳、负碳等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支持企业使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积极推进绿色制造,深入推进清洁生产,指导企业申报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园区、绿色低碳供应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四要切实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大电信运营商加大5G网络、千兆光网等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实施"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推动通信网络"信号升格""感知升格""保障升格""能力升格",加强政务中心、文旅景区、医疗机构、乡镇农村等重点场景网络覆盖,加快重点业务服务提升,强化资源要素高效协调,提升通信网络抗毁能力。
(五)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推进全市产业规模壮大,民营经济是中坚力量,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生力军的作用。一要完善现代企业培育体系。优化科技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X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市场主体培育计划,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强联合,大力提升产业链整合能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二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工程。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实施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在融资服务、技术服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等方面支持。三要做实做精各项企业服务。持续开展"一起益企"系列服务活动,完善"粤企政策通"平台功能,新增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持续开展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帮助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参加第十九届中博会和第三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创客广东"大赛等系列活动,推动中小企业国内外广泛交流合作。深入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确保账款应清尽清、真清实清。
上一篇:六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精彩3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