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汇集8篇】

美好 分享 时间:

【导读】以下是由阿拉网友为您分享的“综合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汇集8篇】”供您学习参考所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及安排 篇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综合教研组将认真解读、贯彻、落实学校和教导处的教学工作计划和工作思路,明确目标,理清思路,设计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学校及教务处的指导下,有研究、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把学生培�

二、工作要点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认真钻研新课标、新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认真写好教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讲究备课的实效;认真解读备课制度改革方案,本学期将按照“教师个人钻研教材——形成个性教案——实施课堂教学——反思记录教学得失”的过程进行备课。

(二)加强学习,重视提高自身素质。

组织每位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通过“赵老师讲座”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同时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组内形成一种和谐、默契的同事关系,以求大家共同进步。

(三)组建兴趣组,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抓好特长教学和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搭建舞台。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重视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处理好各学之间的关系,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以赛促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改革评价方式,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共享读本不断发展

新的学期,综合组全体教师将本着为自己的成长负责,为学生的发展负责,为学校的口碑负责的态度,积极投入到教学和教研工作中来,用学生的进步证明自己的努力,用学生的出色证明自己的优秀!

三、本学期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教研组召开教研会,共同商讨拟订工作计划,保证各学科工作开展目标方向统一,增强教研组凝聚力。

2.制定大课间活动方案。

3.抓好队形队列和广播体操的训练,准备参赛。

4.科学教研课。(执教者:朱玉芹)

十月份:

1.组织本教研组全体教师进行一次业务理论学习,主要学习《教师教育》等杂志上的教育案例、教学研究等内容。

2.组织全体教师观看课堂实录,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便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3.音乐示范课。(执教者:陈兴业)

4.参加学区文艺汇演。

5.体育教研课。(执教者:曹文岗)

十一月份:

1.继续开展教研活动。

2.学生体质与健康标准测试工作。

3.美术教研课。(执教者:崔振芳)

十二月份:

1.继续开展教研活动。

2.电脑示范课。(执教者:安瑾丽)

3.学生体质与健康标准测试上报。(各班体育教师)

4.品德与社会教研课。(执教者:王丽)

一月份:

1.各学科进入成果汇总阶段,做好各学科期末收尾工作。

2.期末考评。

3.召开教研会议,交流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教研工作,为新学期的开始做好铺垫。

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及安排 篇2: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务处、教科室的工作思想指导下,加强体育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和协地发展。现将体育组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力求创新。

认真学习强化新课程标准,在工作中积极实施课改要求,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来指导体育工作,用创新的思维,**课堂教学的模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2、对职业高中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堂评价。

正确评价学生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根据职业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评价还要从学生的自身条件出发,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积极参加、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兴趣。

三、主要工作内容及措施

1、抓好“两课”, 学校“两课”、“课堂、体育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学校“两课”、“课堂、体育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2、继续抓好业余训练,争取更大成绩:

认真抓好我校业余训练工作。秋、冬季是训练的大好时机。为了全面提高我校各运动队的竞技水*,体育组决定对我校各运动队全面选拔和分项强化训练力争在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校区争光。

(一)、每周早上校篮球队训练 负责人:李会兵

(二)、每周下午校足球队训练 负责人:刘志林

(三)、每周早上校田径队训练 负责人:高雄

3、**编排好10月份学校教职工“国庆”篮球、羽毛球、以及体育趣味比赛。

4、**编排好体育课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

5、与校本部体育组至少进行2次组内交流与探讨。

6、**策划元旦学校师生大型冬季越野赛。

7、**全体组员对课题及校本研修的进一步学习。

8、联合学校政教或教务处在学校**一次全校学生的篮球或其他项目的比赛。

9、进一步对学习兴趣小组的发展和扩大使得学生真正找到兴趣。

四、重视体育课安全问题

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是我们体育教师所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由于冬季的到来。上课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器械是否牢固安全;在课堂中,应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

抓好德育工作,体现学校工作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现将本年度**教研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工作

1、本学年度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职学校德育课新课程设置标准,认真领悟新课程的核心理论,并真正落实到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去。

2、认真**全组成员参加学校教科室**的继续教育学习,认真完成各类继续教育资料;**好教师参加各级**的公开课,示范课的参赛工作。

3、*时并认真做好各类教研笔录,学年末收集、整理、装订并妥善保管好各类教研资料,以备学校工作所需。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研组整体水*

1、 强化、细化考核要求,促进新教师不断进行理论学习,自我反思,勤于总结。本学年度将制定《**教研组教师常规工作细则》,使教师明确知道,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做些什么,应该准备些什么?在理论学习,相互听课,交流总结中不断提高自己,以实现教育局和学校提出的向课堂要效益奋斗目标。

2、重视老教师的传,帮,代和对新教师的指导工作。我们将充分利用老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的宝贵资源。请他们对新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把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新教师,让新教师迅速成长。同时,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本学年度至少上一节公开课。

(三)、强化课题研究,贯穿于教研组工作过程中

本学年度我们的课题研究将在学校大课题下进行研究,着重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必须有较高的价值。所选的课题要符合当前课改的基本精神和理念,符合素质教育,深化学科发展观,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和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2、必须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应与教研组成员的实际水*(知识、经验、研究能力等),现有教学相关的条件相适应,能够达成预定目标。3、必须有较大的开放性,使教研组成员都有自己的专长空间。

当然,课题仅仅是教研组的活动载体,一个再好的课题,如果没有扎实,有效的过程研究,那也只能成为一种装饰。所以,本学年的课题研究必须切实注重过程管理,做到年初有计划,人员有分工,研究活动有资料。学年末有总结反思。

(四)、公开课、示范课情况

1、公开课和示范课要求。本学年度,按学校规定(每一位教师在本学年度至少上一节公开课),结合我组教师结构的特点,年轻教师每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年内轮流上一节示范课。上课后的下一个教研活动课时**全组教师进行评课。公开课,示范课要求有较为详实的书面教案,在上课前一天交到组长处,便于分发给组内的每一位教师,要组内教师都参加听课和评课。

2、公开课、示范课安排。

示范课教师: 张云 高瑞 李忠智

3、公开课、示范课的具体时间,由上课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决定后提前一周告知组长;

4、不定期的在组会上邀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微课、交互式*板电脑、课题及校本研修的学习。

5、**好全体组员不定期的听课、评课。

6、每隔3周进行17、18届**单元测试或礼仪考试。

总之,我们将在学校**和教科室的指导下,在学校行政的帮助下,通过我们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提升我校**教研组的整体水*,实现中职学校德育课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圆满完成本年度的教研工作计划。

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3:

本学期,综合理科教研组工作以学校课程处工作计划为导向,本着“抓常规,重基础,讲规范,重实效”的工作思路,狠抓教学五认真,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理化生教学质量为目标,结合理化生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将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教师加强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积极实施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合作中开展竞争,在竞争中创新发展,在发展中合作,以推动我校综合理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好理论,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1、教研组每位成员应认真学习教育方针、教育科学理论、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观和质量观,认真学习本学科的课程标准,端正思想,转变教育观念,认真落实学校、教研组工作计划,努力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2、提倡教研组每位成员阅订一份理、化报刊。平时,综合理科教师要坚持阅读理、化教学研究相关的刊物,及时了解理化教学的动态和理化教改趋向,开拓视野,拓宽理化改革思路;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练好自身的理化教学“内功”,从而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对理化教师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狠抓常规,改革教学,提高效率

1、每学期开始,各学科备课组长都要按时制定工作计划,每位教师都按时提交个人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完成任务。每学期每人都有4篇教学改进案例记载,并写好改进的反思和小结。

2、坚持每两周一次教研组活动,备课组确保每周至少一次活动,每次活动确定一名主讲人,然后通过说课、评课等环节,对课例进行分析、解剖。大家畅所欲言,共同切磋交流,提出对本节课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主讲教师最后还要完成一份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全组教研氛围浓,教学实效高。每个参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了教学研究和共同发展的目的。

4、根据本学科特点,各备课组还要制定较详细的作业规范制度,教师严格按要求完成,控制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5、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做好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充分发展。每学期初三化学组重点抓好课堂10分钟的小练习。每位教师负责一个章节的题目,把最基础的知识,进行反复、强化训练,然后将完成不理想的学生再次一遍又一遍训练巩固,达到全面合格。以提高基础薄弱学生的知识水平。另外我们化学组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加强师生情感的沟通,营造探究型学习的氛围。

6、做好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使用多媒体。近几年我们组的青年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老教师利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整理试题给组内老师共享。

7、加强辅优补差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班培养本学科的优秀生群体,结合学科竞赛,以赛促教和学,教学内容备课组负责统一备课,紧密联系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适当提高,循序渐进,有联系性和规律性;补差以防差和答疑为主,重点是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消除害怕心理,提高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强化训练,但须防止单一和乏味。

三、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争创优秀教研组

1、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在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为争创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而努力。

2、充分发挥每个教师参加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为争创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而努力。本学期每位老师至少开一节校级公开课。

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4:

摘 要 根据田径专选学生应具备能从事本专业工作的需要,针对田径专选专业的特点,专项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能力。在对田径专选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当前专选学生能力的现状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为迎合当代社会对田径专选学生能力的要求做出的学生能力培养优化设计。

关键词 田径专选 能力培养 优化设计 实验研究

一、前言

田径专选学生能力培养是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自身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及自我提高各种能力的方法。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很多,但限于教学实践和环境,只能从中选取主要的、学校范围内可以实现的能力。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人的全面素质尤其是各种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来看,对田径专选人才来说,学校对田径专选学生一般是从教学、训练、科研、竞赛组织和裁判能力进校综合培养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

三、田径专项学生能力培养优化依据及过程设计

(一)田径专项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

教学能力是田径专项学生在教学中掌握的最基础的能力,是在学生学习掌握田径项目技术的同时,熟练教案的撰写,学生对教学方法手段不但要灵活运用,熟悉完整教学过程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训练能力是田径专项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能力,是能完整制定训练计划,掌握训练方法,做到应才实施训练计划的能力;科研能力是田径专项学生自我提升的能力,需要学生在掌握大量文献资料和正确的科研方法基础上,通过对课题研究的设计、实施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最后通过文章形式反映出来的能力;竞赛组织和裁判能力是田径专选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掌握基层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的组织编排,田径各项目的裁判工作。

(二)田径专选学生能力培养优化结构设计

1.教学结构设计

教学结构设计主要是教学内容、计划、方法手段以及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是根据课程内容改革安排教学计划的,传统的教学能力培养中教学进度计划与课时计划大多是重视技术掌握程度,对技术教授过程细节有详尽的规定,但对能力培养是因人、因教学内容而异,不够重点强调。而教学优化设计的思路是,调控教学时空因素的协同关系,在教学计划中预留综合素质培养的时间并体现在教学计划中,以保证完成这一部分教学任务的工作能实际操作;教学方法是保留和吸取传统教学方法的精华,是在保留、改造和更新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使自身得以丰富和发展的,一些应用成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自学辅导”模式、“探究发现”模式、问题模式、分层合作学习模式、录像反馈教法等,抽取这些教学模式、方法中适用于本课或某阶段教学内容、任务的设计过程和思路,综合运用于田径教学实践中;确定教学总目标,根据项目特点和培养任务设计单元目标,使教学任务层次分明,利于诊断和反馈调控。单元和阶段不宜划分太多,目标不宜设置过多过细。

2.训练能力优化设计

田径专选学生训练能力是对运动训练知识与能力结构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设计。知识结构主要是在课程改革前提下,将课程分为理论课、教学课、训练课,制定各类课型的教学目标,如理论课主要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起源与发展、田径运动的价值、田径各项技术原理等;教学课主要使学生掌握田径有关项目技术教学方法与运用田径运动锻炼身体的方法,训练课主要使学生掌握有关田径项目的课余训练方法与手段。实践能力结构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实习组织课余训练,在实施阶段制定技术训练、综合素质训练课计划,理解训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包括技术的改进、运动负荷的安排、专项能力的提高等。

3.科研能力优化设计

科研能力过程设计是根据科研具备能力、培养手段和阶段目标来设计的。田径专选学生具备的科研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在分析问题时,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掌握大量文献资料和正确的科研方法基础上,通过对课题研究的设计、实施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最后通过文章形式反映的。正确、有效地阅读资料是培养科研能力的基础,有目的的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做摘要,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专题分类。教师的指导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重要措施,学生能够明白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教学笔记、训练日记以及教学和训练总结是对知识的积累;阶段目标首先是学会文献综述的撰写,论文选题的确定,到开题报告,问卷设计和教学实验,一个阶段一个目标完成。

4.竞技组织与裁判能力优化设计

竞技组织与裁判是教学内容、培养方法与效果检验来进行设计的。田径专选学生的竞技组织与裁判能力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由田径竞赛组织工作、田径竞赛规则、田径竞赛编排记录和公告工作、田径竞赛裁判方法和田径场地设施等5个部分组成。其中规则是核心,裁判工作是主体,竞赛组织、编排记录和公告工作室保证,场地器材设施是基础;教学采用单元分散式与集中讲授式相结合的综合式教学法,结合田径专项学生和课程实际情况,在田径各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分单元安排田径竞赛组织和裁判法的教学内容,对各单元教学中未涉及到的竞赛组织等内容,采用集中讲授的方式,使学生能比较全面地掌握田径竞赛组织和裁判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临场裁判能力,在田径课的教学练习中,通过让学生参加计时丈量成绩等工作,培养学生的初步实践操作能力,在举行的校运动会以及相关比赛都可以让学生实践,教师主要负责指导、督促、检查;效果检验是组织学生参加等级裁判,对学生的裁判能力的评价,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是田径裁判理论知识书面考核以及学生参加田径比赛裁判工作的表现和工作质量的考核。

四、结果与分析

(一)田径专选学生能力培养优化设计符合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体育田径专选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品德教育能力、体育教学能力、运动训练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竞赛组织和裁判能力等。田径专选学生综合能力是指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田径专选学生能力培养是从教学能力、训练能力、科研能力和竞赛组织和裁判能力来做优化设计的,符合了当代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二)优化设计培养的综合能力能符合社会需求

田径专选学生毕业以后在工作中最欠缺的能力是科研能力、训练能力、教学能力、竞赛组织和裁判能力、健身能力。在教学能力中最欠缺的是讲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示范能力、组织能力、编写教案能力,在运动训练能力中最欠缺的是制定训练计划能力、训练评价、专项技术、训练方法的运用、科学选材。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日趋多元,田径专选无论是从体育还是师范的层面,注定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项,遵循系统性、先进性、渐进性等原则,能力培养优化设计构建的是以培养适应社会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线,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支柱,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体育专业实践体系。

五、结论

(一)田径专选学生能力培养是根据对学生教学能力、训练能力、科研能力、竞赛组织和裁判能力的培养目标对课程改革分析进行优化设计,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内容、方法以及目标诊断、检验做出调整设计,力求田径专选学生综合能力更加突出。

(二)田径专选学生能力培养方向体现在内容和结构体系、方法手段上,优化设计是通过在教学过程的计划,使得教学能力、训练能力、科研能力和竞赛组织裁判能力是教学与实践的相结合,通过阶段目标检验的完成指向最终目标,从而保证能力培养任务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刘平,陆静,焦铁仁。田径教学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3):167-168.

[2] 董广新。田径教学过程优化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4):109-111.

[3] 王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J].北华大学体育学报。2010:38-39.

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5:

关键词 新课程 教研组 实效 研究

学校体育教育改革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也步入了实质性阶段,新课程理念冲击着体育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三级课程管理形式给予学校更多的课程管理权限。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教研组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实效性,已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一、教研活动有效性研究的基本思路

构建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思路是在科学组织片中心组活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建组、彰显主题、评价促进的评课活动,进一步规范教研行为。具体可细化为:(1)根据片中心组活动开展的方法与过程,明确片中心组的组成和分工。(2)以评课为中心设计分组评课,规范评课行为,提高评课质量。(3)通过一系列的评课活动,加强体育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4)研究结果指向于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进而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的发展。

二、教研活动有效性研究的组织构建

(一)科学建组

片中心组学习共同体主要是以片中心组教师为基本单位,围绕教研活动过程进行科学建组。

1.片中心组的组成与工作任务

“片中心组”是教育局教研室根据学校地域,从便于开展校际之间教研活动出发而组成的教研活动组。片中心组设组长1人,具体负责教研活动主题的确定、组织方法与联络。设中心组成员2―3人,人选一般为优秀教研组长或学科大组成员,具体负责活动的开展。具体分工及要求见下表1:

2.片教研活动中评课组的组成与工作任务

片中心组在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时进行科学建组。科学建组主要按综合评价组、环节评价组和专业技术技能评价组三个方面进行建组。

(1)综合评课组

综合评价组的成员组成:教研员与片中心组长。任务:确定活动主题;组织活动;监控活动。综合评价组是综合听课、评课组的简称。综合评价组的任务是对本次教研活动组织、过程、效果作一个综合的评析。在具体到一节课中也是对一节课作综合点评,也可以把几节课同时点评。综合评价组点评的要求针对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标,把课的情况结合起来,既要指出亮点,也要评析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要使片中心组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使课堂教学趋于有效,即形成最优化课堂,综合评价组对片的教研活动的效果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综合评价组引领着各片课堂教学的方向。

(2)环节评课组

我们把一节体育实践课通常分为开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环节,一般时间安排为8-10分钟、30-32分钟、5分钟。环节评价组对课的三个环节进行听课、评课。具体评价的组织要求见表2

从上表所列内容可见,环节评价组由两个组组成,组织过程中都是由中心组成员负责;评价要求是对全体听课、评课人提供参考,也为课后评课提供依据。

(3)专业技术技能评课组

专业技术技能评课组是指在听课、评课过程中,专门负责对具有技术技能含量的主教材的教学技能目标制订、技术环节在课中的设计及以技术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等方面的专业性进行评价。专业部分的评价是针对主教材的技术来确定评课人员,在评课中具有详细的技术分析。因此,这一建组是按体育教师所学的专业或特长来进行专业分组。专业建组是每位体育教师参与课堂教研的最重要环节,也是通过取人之长、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重要方面。我们在实践中把专业技术技能组细分为田径、排球、篮球、足球、体操、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等8个专业组,其中活动负责人为组长,即中心组成员。专业组在片教研活动时所要做的评析� 第二是小组研讨本课技术环节与教学目标制订的有效性,即根据技术动作环节来制订适合学生的技能目标,关注技能目标达成度。第三是对授课者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促进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提高技能的教学情况进行评析,并提出建议。

四、教研活动有效性的研究实践

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及安排 篇6:

常熟市义庄中心小学教学工作计划常熟市义庄中心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继续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开展扎实细致的教学管理、深入有效的教学研究、积极务实的教学改革。

二、主要工作

(一)学习理论,转变观念,稳步实施新课程计划

1、按照课程目标,确立课改理念和实施策略

(1)创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会学习、增加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打下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2)优化课程结构,重视各种学科、各种课程的综合发展,均衡发展。如艺术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包含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领域综合发展,还包含了关爱、欢乐等众多情感因素。而体育的目标包含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要求。

(3)充分开发课程内容,加强学科内容与生活、与科技发展的联系。现实从“教课本、学课本”向“用课本教、用课本学”的转变。冲破学科自身的知识阶限,加强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和综合应用。

(4)创导建构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提倡综合性评价,多元化评价,尝试开展成果展示,口试、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重视评价的发展性。

(6)顺应课程三级管理机制,增强“适应性”,对校安排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每位老师要多动脑筋,多想方法,充分以发挥教学中的创造性。对于本校有自主管理权的综合实践活动和校安排课程的设置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处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和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德育基地等社会资源以及虞山、尚湖等自然资源。结合学校特色,利用和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科学实践资源。

2、把握新旧交替的过渡性课程方案,结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计划积极主动实施。(列表如下)

几点说明:

1、一年级全部实行新课程计划,而由于今年是新课程计划实施第一年所以会存在一些问题,处理意见如下:

①品德与生活课由于教材跟不上,上课内容定为原来的品德与心理健康两部分,任课教师可灵活安排进度计划。

②艺术学科由原音乐教师和美术教师共同任教,如何合作教好一本教材需要教师通力合作,提倡集体备课,原专任教师应逐步向艺术教师要求靠拢。

2、信息技术是我校的特色之一。因此本学期1至6年级均尝试开设信息技术课。各年级任课教师在学校制定的总目标基础上自行制订计划(安排上机时间占总时间的50%)并上送教导处。

3、关于综合实践活动

①四、五、六年级不单独设班队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包含班队活动内容,每月安排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展示。(原班队活动形式)

②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制定的总目标基础上由各年级组分别制定活动计划,并以年级为单位统一开展活动。

③综合实践活动应以研究性学

④学校订有“科技综合实践活动”活页材料作为三—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参考材料,另外高年级订的《动手做报》也可供参考。

4、原15分种短课1节上英语、4节上写字。

5、取消原兴趣小组活动安排。学生特殊才能主要在学科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双休业素质班中培养和发展。

(二)、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相结合

教研活动和教学活动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熟悉教材,摸清教材体系变化,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审视原有的教学实践活动,实现教育观念的全新转变。

1、主科教研活动利用单周(语、数、外分别为周二、周三、周四)统一开展。

2、副课(包括艺、体、自、信息等)利用双周开展教研活动。

3、综合实践活动每月开展一次教学研讨活动,具体另作安排。

(三)、课程改革与教学管理结合

1、主学科继续以教学“五认真”为重点管理内容。

A、听课管理,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全体教师要建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质量观”,尽快适应40分种制课堂回归要求。校行政将加强随堂课、示范课、竞技课、结对课等多种课形的听课。使全校的优质课率得到提高。(优质课率目标达80%)。

九月份: 了解课、随堂课。

十月份: 三年内新教师竞技课, 各学科带头人、能手展示课。

十一月份、十二月份: 人人奉献优质课。

B、备课管理

本学期主学科将稳步推进集体备课,提倡共性教案、个性反思。各年级的任课教师分别备课利用期初教研活动“通课”,并输入电脑进行管理。教师的备课个性要体现在教材上,要适当记录“案例反思”。教导处重点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检查。

C、其它管理。

本学期将加强对作业的检查,检查要求更强调全面性、目标性。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对后进生辅导的管理。通过竞赛的形式加强对优等生辅导的管理。

2、对校安排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体现为统合、服务和指导,校安排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就从计划、方案实施和学习评定三个环节着手跟踪。

3、教学评价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质量观,对学生的评价要体现整体性、多元性、发展性。评价实现四个转变。

(1)由知识性评价向智、能、情的综合评价转变。

(2)由定量评价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转变。

(3)由书面评价向口试、笔试结合的评价转变。

(4)由教师评价向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结合转变。

4、加强对教学质量观的管理。

期中、期末继续加强调研。全校语、数及格率保持的95%,提高外语学科的及格率。

(四)、课程改革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1、进一步调整、完善信息技术中心人员组织结构,明确负责、落实分工,健全有关制度。

2、加大信息化运用的硬件环境投入,使硬件环境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3、加大信息化运用力度,实现信息化为管理服务,为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目标。

(五)、课程改革与教科研活动,少先队活动等诸方面结合。

1、顺应新课程要求,结合学校各项课题研究,各立项课题要对原有的教科研目标和要求作调整。使教学科学研究少走弯路,早出成果。

2、学校少先队活动也应顺应新课程设置要求,特别对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及隐性课程加于开发。

3、课程改革实施也要结合学校电教、科技特色的有利因素,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六)、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竞技和学艺竞赛。

1、本校各教研组开展的学科性竞赛(教研组自定后报教导处)。

2、教师教学竞技:包括参加各级评优课、论文评比和各学科的年会以及学校主页比赛,课件制作竞赛等。

3、学生学艺竞赛:参加中年级现场作文比赛、信息技术能力竞赛等。

(七)、其它:

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法,大力提升教学管理的力度,以课改促质量,为我校教学管理再上新水平,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而努力。

二、工作要点:

1、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对课改的认识。

(1)课程改革是当前教学工作的一项中心工作,每一位教师都应引以重视,要积极主动参与,首先要继续加强对课改理论的学习,不断加深对课改精神实质的理解,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用先进教育理念加以指导。其次要积极争取多参加各级课改研讨培训活动,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充实自己。

(2)建立健全业务学习制度,教学研究业务活动每两周一次,安排一定的时间集中学习课改理论和经验文章,每一位教师每学期都要有一本业务学习笔记,不仅要有摘录内容,更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教学反思等内容,以提高学习效果。

2、立足课堂,积极开展课改研究活动。

(1)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加大各科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认真落实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坚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非常重要,而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研究如何落实好“三维”目标,如何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从而使课堂教学实现效益的大提高。

(2)各个学科的教学研究要有所侧重,体现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

语文课要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加以研讨,教者要把书教活,学生更要学活、用活,要在“灵活、新颖、和谐、实用”的前提下组织好教学和训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应加以正确地引导,同时要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形成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数学课的研究应建立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英语课的教学研究,要注重对“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工作的探讨,教学过程要以活动课的模式为主,有效运用多感官共同参与的“自身反应”教学方法和现代媒体手段,组织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听、说、读、写、唱、云、游、演”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

科学、思品、社会、音体美等课程要在正确的育人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积极引导,在张扬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个性方面开展一些研究活动,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学科教学研究活动首先要有计划性,主要学科的教研活动一般每两周一次,要形成制度。活动要以课堂教学为先导,每次活动一定要在先上课前提下,结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理论的同时积极开展集体备课、专题讲座等形式的活动;其次要有针对性,要围绕学校教研活动的主题,每次活动都要有的放夭,同时切入口要小,实效性要高,真正能解决一两个问题,并能达到小范围推广的目的;第三,要有普及性,每一位教师都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意见,每一位教师都要承担一次活动的授课任务,并能诠释这次主题活动的宗旨、目标。

(4)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外出学习培训的同时,充分发挥校内的优势资源,让教干、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全校教师做示范、带路子,每位教师每月自备一节课向全校开放,具体由教导处有机安排。

3、联系实际,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要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四个板块的关系,即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用足用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有的课时,使其各个板块能够结合我校现有的教学条件自然地整合好,努力突出这门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与探究性。

(2)要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性活动的关系,三年级以上各年级每学期都要结合当地实际有计划向全校开放一次主题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做到有具体地实施方案,有情况记载,有活动成果展示和活动资料整理。

4、以点带面,广泛开展评优活动。

以激励为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积极参加镇中心学校组织开展的一系列评优活动,以点带面,典型引路。

5、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培训,把校本课程落到实处。

6、持之以恒、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

(1)积极申报有价值的新课题,以立项的课改研究课题为龙头,带动教研工作的开展。

(2)全员参与,学校主课题的主要责任人要组织全校教师都来参加实施,每人要有子课题,要有研究方案,实施过程要有记录、有总结、有成果。

本学期是质量年的第一学期,我们要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大打翻身仗,要把教学这个中心工作抓细抓实做到计划要周详、措施要落实、实施要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推动和提高的作用。

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8: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电工学课程体系 myDAQ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45-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即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以下简称卓越工程师),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1]。2010年北京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之一,我校成立高等工程师学院,以四个优势学科为依托,选择矿物资源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作为首批卓越计划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

电工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非电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既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性,又强调创新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目前传统的电工学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跟卓越计划的培养理念和教学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如何较好地实施卓越班级的电工学教学,已成为了各高校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目前我校的电工学在进行针对卓越计划的仿真与实践相结合的电工电子课程改革,这是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类的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该教改项目已经实施一年多,下面结合笔者在卓越班级课堂教学的工作实践,谈谈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电工学课程改革的粗浅认识和一点体会。

一、针对卓越划提出的教学要求

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在能力方面要达到以下五方面要求[2]。(1)学习能力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2)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创新意识和开发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4)管理与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5)危机处理能力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结合卓越计划,在仿真与实践相结合的电工电子课程改革中,该教研组针对目前电工学课程体系中不适合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一系列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二、针对卓越计划课程提出的电工学教学不足

结合电工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以及课时安排,目前电工学课程的教学环节存在的难点和不足。

1.教学内容方面

原有的电工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问题,原有的课程内容体系建立在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之上,在知识点的选择和安排上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理念,所用教材的知识内容体系创新性不够,没有体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所要求的“工程能力”主线,与生产实际要求的课程内容或知识点的编排存在一定的差距[3]。

2.实验实践方面

原有的电工学所进行的电工电子实验均为验证实验,且在在实验箱内进行,大多数的实验电路都已经连接好,学生来到实验室进行简单的连接就可以验证实验了,这种情况虽然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实验,根本体现不出卓越培养计划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验内容上缺少综合实验、自主设计实验的内容,不注意注重实际应用和增加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无法体现卓越培养计划的创新意识和开发设计能力。

3.师资方面

卓越计划的实施,师资是关键。目前的青年教师大都是博士毕业之后直接上岗,科研经验丰富而工程实际经验相对不足,在实践能力上还有所欠缺,对于如何将基础知识和工程实际结合起来还有一些力不从心。

同时教师不注意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充实自己的教学活动,忽视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方式的运用,导致教学信息量太小,无法传授更多的知识[4]。课程教学中只是理论知识的简单讲解,没有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教学[5],无法针对卓越培养计划中的学习能力,既对学生应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三、针对卓越计划的电工学课程改革

为达到工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要求,提高“电工学”课堂教学的效果,该教研组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尤其是进行了实验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主要内容如下:

1.优化教学内容

电工学主要内容包含电路分析,变压器,电动机,电气控制,PLC,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因此针对卓越计划电工学教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对电路分析的内容可适当减少,而数字电子技术的内容适当加强。对于非电类专业卓越计划的学生而言,电路分析的内容只要保证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生活和工程实际中常遇到的如单相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以及安全用电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第二是学习电子电路所必须的电路分析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基本定律、基本定理和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等。

分立电路的内容可大大压缩,没必要进行系统的介绍。在介绍集成器件时没必要介绍集成器件的内部电路原理,而主要介绍集成器件的外部特性、主要功能、主要参数以及如何应用。使工程应用更多的集成电路( 如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功率放大器等模拟集成电路和集成门电路、集成触发器等数字集成电路)的学习有了必要的基础和更多的学时保证。

于此同时,还应加大与工程相关的强电、电机及控制方面内容的比重,以适应培养卓越计划人才的需求。电工学在课程内容组识和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建立电工电子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和实践环节,培养卓越计划中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和基本实践技能,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制定教学目标

电工学课程需要为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于非电工程实际应用打下必要的基础,使卓越计划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有较宽的视野,能从学科交叉应用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电工学课程的教学除了保证其基础性外,还要特别注意其在非电工程领域的应用性。因此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要避免完全的纸上谈兵,应强调理论知识的工程应用。每章给出应用举例,使得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力求基础性与应用性的较好统一。在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中,选取一定量的综合应用系统的例子。通过这些例子的介绍,不但使学生巩固从单元电路学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拓展了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对不同单元电路、不同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还建立了工程应用系统的概念。

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该教研组针对卓越计划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针对卓越计划的学生分属不同的专业,进行了电工学的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法是指依据各专业及各专业的特点,合理划分学生层次,研究各层次学生的知识需求特点。例如针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特点,注意机械和电工电子的学科交叉,重新提炼教学内容,增加符合机械学科要求的实例,如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的设计,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能感知到所学知识和自己的专业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针对卓越计划的学生进行了电工学的项目教学。其中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例如在数字电子技术部分,要求学生设计各种功能的数字电路,并通过仿真软件Multisim12来实现。这样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更能符合“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需求。

针对卓越计划的学生进行了电工学的问题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使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新问题,理解和接受新知识,把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作为侧重点,使他们从烦琐的记忆中摆脱出来。让学生在围绕问题进行学习,能准确地把握住要点,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病房优先呼叫系统中,如何设计呼叫具有不同优先级别,针对不同的芯片如何实现等问题展开教学。

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针对卓越计划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该教研组将Multisim等仿真软件及myDAQ套件作为学习工具融合于电工电子的课堂及实验教学中。一方面通过直观、形象的仿真实例教学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自己动手设计,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另一方面由于myDAQ套件便于学生自主操作,可大大拓展学生的学习和实验空间和时间,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大有裨益。

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条件,通过完全开放和自主实验等手段,给卓越计划的每位学生发放一份实验套件(其中包含myDAQ套件、各种二极管、三极管、运算放大器、面包板、各种型号的电阻、电容、电感、导线、电烙铁等),让每位学生按照实验的要求课下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以及调试,调试好以后再到实验室跟实验老师进行交流,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课下学生独立动手组装、焊接、调试电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独立面对问题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而且节省了大量课上试验时间,使学生在课上了解并实践更多诸如Multisim仿真软件应用等方面的新内容、新技术,从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软、硬平台相结合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除了设置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还增加了一些设计性综合实验,学生可以应用myDAQ套件方便的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实验进行团队合作,有的同学进行实验设计,有的同学进行实施满足了对不同层次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需求,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实验效果。由于应用myDAQ套件促使学生参加创新实验成为可能,进一步提升实验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实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自主查阅资料,设计开发感兴趣的电路,激发学员创新性思维。创新实验为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工程素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卓越计划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5.考核机制的改革

针对卓越计划的学生,把平时自主设计开发的一些实验的纳入到考试成绩中,大幅提高平时成绩的比列,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提高到一定程度,摒弃以前只靠卷面分数,平时作业确定最终分数的考核机制。

6.建立教学团队合作

卓越计划的电工学课程教学的教师,既要根据改革后的课程和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研究性教学方式组织和开展教学,又要确保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达到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这些工作不可能由一位教师单独完成,因此需要担任课程教学的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电工学教研组由若干名知识、能力和经验互补,既分工明确、又密切配合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中的每位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研发水平和工程经历等方面既各有优势,又各有不足,针对卓越计划在教育教学方面提出的要求,需要教师之间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四、小结

本文首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进行了介绍,然后针对“电工学”课程不足的基础上,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教改组各位教师进行团队合作,对该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深度改革。在电工学课程的教学中,只有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途径等不断进行改革与优化,才能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提高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 教高 [2011]1 号 ).

[2]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诠释[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2-22.

[3] 高有华,翟慧萍,邵 岳,等。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工学”课程改革[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2,(9):74-76.

[4] 邓红雷,李春茂,张廷锋。 “电工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 南京: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4) : 108-109

40 342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