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业园区2024年工作情况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云海 分享 时间:

市工业园区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力求2025年实现高质量发展,吸引更多投资,提升综合竞争力。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工业园区工作情况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市工业园区2024年工作情况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上下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实践的突破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工业园区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和区委二届二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产业为本、项目为王"的理念,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攻坚克难,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的领导,政治引领持续加强。一是理论学习扎实开展。健全党工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全年开展集体学习研讨14次。深入开展阅读学习,通过"干部大讲堂""业务小课堂""专题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等理论知识,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干事本领。二是党建引领示范效应初显。打造了全省首家园区级"党员之家",新建标准化厂房党支部7个、非公企业党支部10个,在全省率先成立工业园区流动党支部,切实将党的组织建到车间、搬到生产线上,有效破解了园区企业党组织建设难题。打造了纸品包装行业党建联盟、医疗器械外贸行业党建联盟,成功创建"省级两新组织党建示范区"。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岗位100余个,引导党员争先创优、攻坚克难。三是意识形态工作常抓不懈。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制定印发《工业园区党委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全年召开意识形态研判会议3次,研判园区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及时研究防范和化解风险措施。强化阵地管理,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加强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突出主责主业,发展实力持续增强。一是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成化工园区消防站、东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管网建设项目;建成化工园区应急救援中心、南区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启动纸品包装产业园项目二期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实施东江科技园一期项目改造提升,新增标准厂房一是5万平方米。总投资7.7亿元的年产20万吨合成树脂、5万吨苯酐、5万吨顺酐项目顺利开工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势头良好。二是主导产业更加壮大。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工业经济主战场作用,支持服务企业稳产扩能。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20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超3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家。被认定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省制造业重点培育供应商1家。泰石岩棉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华业香料获评市级绿色工厂,市级质量标杆企业2家,"万企兴万村"先进民营企业1家。三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化管理,公布实行告知承诺审批事项17项;取消、下放审批权限3项。创新开展"工业园区服务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领导干部深入企业走访150余次,收集解决企业问题20个。常态化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活动,共收集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68个。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做法在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通报表扬中获得肯定。

(三)致力守正创新,改革效能持续提升。一是重点改革纵深推进。推进"管委会+公司"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扁平化""大部制"管理,出台《工业园区管理办法》,明确管委会+公司运营管理模式。实行全员聘任制、绩效考核制、员工持股制,初步建立了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统筹设置党政事业机构8个,优化调整部门设置3个。稳步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激发人员干事创业活力。改革成效得到省编办、市编办肯定性批示。深化"管委会+公司"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制定《工业园区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规范财务工作运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建立内部审计联动机制;完成内控制度编制工作并经审计局备案。稳步推进"标准地"改革工作,共出让标准地15宗亩。二是科技创新活力迸发。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企业快速发展。全年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泰石岩棉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组建市贵金属回收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8家。受市政府表彰的2024年度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企业3家。三是营商环境成效显著。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市场准入环境更加规范、便捷、高效。探索推行"一户一证""一企一证"改革,办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180余件;在全省率先以政府令的形式发布《工业园区市场主体登记前置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帮助46家企业获得贷款8695万元,居全市前列;指导企业归集知识产权信息25条,推荐申报省市高企认定44家。依托工业园区政务OA协同办公系统开发"工业园区一站式办事大厅"微信小程序,实现办事流程全覆盖;率先在全市上线运行"工业园区电子保函平台",实现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在线申请、自动确认、线上支付等功能;开通工业园区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电话96300,为企业群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

(四)注重统筹兼顾,社会事业持续发展。一是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持续开展"遏反弹清扬尘"专项行动,PM10、PM二是5平均浓度分别降至29微克/立方米和4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四是8%。加快黑臭水体整治进度,严格落实水质超标预警溯源机制,督促沿线社区对河道垃圾进行日常清理。扎实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排查整治一批危险废物风险隐患突出问题。二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推进城镇品质化建设步伐,启动腰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及周边环境提升工程。加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成投用幼儿园扩建项目、龙湖公园和腰口公园,新增学位480个、停车位104个;完成南区污水管网配套完善及9个村庄污水管网建设任务;推进机电站搬迁工作有序开展。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新增城乡低保户266户646人、发放城乡低保金169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1%;发放特困供养对象生活费57三是7万元;解决764户居民房屋危楼安全隐患问题。

(五)全面紧抓实干,安全环保持续巩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工作常态化开展。持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聘请第三方安全生产专家对辖区企业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聚焦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扎实开展"防风险、查隐患、保安全"安全生产大检查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行动、排险除险专项行动、"百日攻坚"行动;坚决落实主体责任关闭化工生产企业1家。筑牢生态环保防线,扎实推进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和省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迎检工作;深入推进排污许可证核发登记工作;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严格管控土壤污染风险源头;加大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力度;数字赋能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建设能力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行低碳低碳生活方式,城区街道首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投入使用。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工业经济发展压力加大。重点工业项目入库较少且进展不快;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亏损失信和破产倒闭等情况;园区规模工业产值占比较去年有所下降,形势不容乐观。(二)项目推进困难重重。征地拆迁遗留问题较多、部分项目土地报批手续无法完成、重大项目落地难度较大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项目的推进速度和质量。(三)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由于减收因素暂无替代行业弥补缺口以及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导致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行政事业单位运营困难、财政补贴压力过大等问题依然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债务化解压力巨大,资金调度筹集困难。

三、2025年工作打算

(一)聚焦园区主责主业,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集中精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导向,积极谋划和推进项目储备,优化审批和协调机制以加快项目进度。推进标准地改革,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强化产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扩大规模和产能,吸引新企业入驻,增强园区活力。加强产业链招商,促进企业间合作,利用区域合作优势,发展产业转移项目,构建稳固的产业链条。

(二)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打造转型发展高地。建立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项目取得新进展。利用政策激励企业创新,鼓励小微企业参与创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增加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鼓励创新主体扩大规模。

(三)聚焦改革开放进程,厚植赶超发展优势。重点推进招商引资,瞄准国内外知名企业,组织参与重大招商活动,利用商会和乡贤资源邀请企业投资,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创新招商方式,引进优质项目。深化开发区改革,完善园区规划,优化管理机制,提升园区发展质量。推行"标准地"改革,压缩审批时限,优化服务功能,提升园区竞争力。实行弹性工资制,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强化服务功能,吸引人才和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维护企业和群众权益,提升园区口碑和社会认可度。

(四)聚焦民生保障改善,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加教育、医疗、文化投入,优化资源布局,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幸福指数。完善就业支持体系,精准招聘服务,减轻灵活就业负担,支持创业,实现高质量就业。扩大社会保险覆盖,强化养老保险征缴,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落实医疗保险共济保障,提高医保服务能力,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40 3784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