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作行动计划范文(优质5篇)
明确目标,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加强沟通,定期反馈,适时调整,确保团队协作,推动项目进展,如何更好地达成预期效果?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个人工作行动计划范文(优质5篇)范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行动计划 【第一篇】
一、产业转型服务行动
充分发挥职能、信息、技术优势,着力强化信息技术、许可办事、政策引导和认证注册服务,积极助推医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努力实现服务能力的新提高。
(一)药品生产领域
工作目标:协调上级局帮促一家企业完成新建生产车间GMP认证;促成医化企业与跨国公司、研究机构合作项目各1个;指导2家企业3个产品取得新的药品生产批准文号。
工作措施:协调上级局做好:1.对化工企业向药品生产企业转型、原料药向制剂转型的,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帮扶,在厂房设计、图纸审核、GMP车间改造现场指导等方面实施全程帮扶。2.对申报国际、国内注册认证的,加强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指导企业争取一次性通过。3.对有拓展国际市场、开发新产品意向的,搭建合作平台,积极牵线搭桥,促成合作项目。4.对申报药品批准文号的,指导企业加强药品研究,帮助沟通联系国家、省药品审评中心,争取缩短审批时限。
(二)药品流通领域
工作目标:鼓励引进药品流通新业态,推进药品零售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工作措施:1.规划引导。根据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鼓励药品批发企业重组、兼并、联合,发展现代医药物流,积极引进新型药品流通业态,提高行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2.扶优扶强。帮扶重点企业、成长型企业,完善直通车服务,挖掘“老字号”企业的文化内涵,引导创新经营模式。强化退出机制,淘汰一批条件差、信用低的企业,助推药品流通行业健康有序发展。3.提高效率。完善审批制度和程序,修订新的准入标准,提高审批效率。
(三)医疗器械领域
工作目标:帮促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帮促相关企业通过《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
工作措施:1.搭建平台。打造产销对接平台,组织企业与医疗机构产品对接会,推进产品研发,拓宽营销网络。积极协助市局打造技术服务平台,为设立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或分所提供支持。2.强化服务。做好项目结对联系,加强与上级局的沟通。对新开办企业,帮促报批许可证、注册证;对新开发产品,帮助取得注册证;对新技改项目,指导可行性分析和技改方案论证。对2家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企业,协助市局开展模拟检查,争取一次性通过。
(四)稽查打假领域
工作目标: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工作措施:建立政企联合打假机制。凡涉及假冒我县相关名牌产品的案件,及时为企业撑腰解难,主动协调有关部门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理。
二、专项整治亮剑行动
根据上级部署,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切实发挥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的“拳头”和“尖刀”作用,在贴近民生查办大要案、重拳出击打出影响力上求得新的突破,努力实现我县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趋好。
(一)药品生产领域
工作目标:
工作措施:开展药品生产领域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存在偷工减料,是否擅自接受药品境外委托加工,是否原料把关不严、以化工原料代替经批准的原料药、以质量低劣药材代替合格药材等行为。在督促企业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对重点企业严格按GMP要求进行现场检查和重点监督品种抽验。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按照“六个一律”要求依法作出处理。
(二)药品流通使用领域
工作目标:整治“走票”、“挂靠”、药师不在岗、处方药未凭处方销售等突出问题,加强疫苗、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终止妊娠药品等重点品种监管。
工作措施:重点检查近三年内涉及购销假药案件的企业、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及信用等级差、管理薄弱的零售药店。以进货渠道和质量管理规范为重点,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对已查证属实的出租转让证照、票据,经营假药或者造成特殊药品复方制剂流弊的、明知渠道不清或手续不全仍然购销假药的药品经营企业,一律依法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对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涉嫌增值税票据造假的,一律移交税务部门核实;对销售假药的,一律予以公开曝光。
(三)医疗器械领域
工作目标:重点规范乡镇卫生院体外诊断试剂、口腔科医疗器械、二手医疗仪器设备采购渠道;严肃查处急救常用医疗仪器设备违法案件,尤其是进口医疗仪器设备技术结构不符合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案件;查处“美瞳”违法案件,消除无证经营行为。
工作措施:开展乡镇卫生院医疗器械专项检查,着力解决体外诊断试剂、口腔科医疗器械和转手再用医疗仪器设备存在的问题。开展远红外与磁疗相结合贴膏类产品经营的集中整治。采取医院自查、监督检查、摸底检测、总结评估等形式,对急救常用的医疗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质量抽查。开展“美瞳”经营秩序集中整治,在宣传引导的基础上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加快新申请角膜接触镜经营的许可审批。
(四)药械稽查打假
工作目标:以非药品冒充药品、中药饮片质量低下和非法渠道采购药械等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严查狠打,确保药械违法案件查处率100%,涉刑案件移送率100%,假劣药械案件占立案数50%以上,争取查办1—2起在全市有影响力的案件。
工作措施:开展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整治,排摸重点品种,追根溯源,捣毁制假窝点。开展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专项整治,以植入性医疗器械(包括美容产品)、诊断试剂和影像诊断系统为重点,开展异地核查和渠道追溯,会同公安机关追踪假冒产品源头。开展中药饮片质量专项整治,加强质量抽验和不合格产品的查处,全面核查进货渠道,并尝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开展邮寄假药专项整治,开展某类特效用药(如糖尿病专科降糖药品)专项检查和非标检测,追踪溯问题产品源,铲除造假窝点。
(五)食品保化领域
工作目标:加强七大类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工作措施:健全联席会议、案件督办和信息通报制度,增强部门合力,加大查办力度。对食品添加剂、食用油、乳制品、保健食品、肉类、酒类等重点品种开展隐患排查,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启动96317举报投诉系统,健全举报奖励制度,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在5—6月开展为期二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协调相关部门配合公安机关抓好“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生产经营食品添加剂、地沟油和病死猪行为,狠抓案件推进和深挖。密切关注群体性虚假宣传销售保化产品和药店保化产品经营等问题。
三、应急能力提升行动
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健全风险排查、预警、评估、处置等机制,推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食品药品安全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确保不发生等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一)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
工作目标:涉药单位实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的收集、报告、处理、分析常态化;药械生产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程序、处理、分析、总结更加完善。
工作措施:督促涉药单位配备专职ADR、MDR监测人员,尤其是督促药械生产企业对上市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病例进行收集、报告、处理、分析,开展重点产品监测和再评价研究,提交年度监测报告。充分利用省药品不良反应预警平台,定期开展ADR、MDR报告数据与药械质量关联性研究。建立市、县两级药械不良反应(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开展应急模拟演练,及时调查、评价和处理死亡及群体性不良事件。
(二)药械安全应急处置
工作目标:完善预案,掌握舆情,及时处置,确保药械安全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工作措施:完善药械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市、县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明确专人每天浏览卫生部、国家局、省局和主流媒体的相关信息,一旦发现问题药械消息,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加强与市ADR中心和食品药品检验所的配合,力求在第一时间掌握不良事件情况,主动介入调查处置,避免事件升级。
(三)食品安全领域
工作目标:加强综合协调,确保食品安全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工作措施: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市、县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应急响应检查。建立应急专家队伍,定期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作用。严格重大事故信息通报制度,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苗头,第一时间协调相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调动精干力量,避免事故升级,把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四、诚信建设推进行动
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强化社会监督,促进行业自律,推动企业执行质量管理体系,落实生产源头和流通使用质量安全责任,实现行业素质的新提升。
(一)药品生产领域
工作目标:企业年度质量报告完成率达100%,上市药品品种年度质量报告完成率100%,药品出厂监督抽验合格率100%,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发现违法行为移送及处理率100%。
工作措施:监督指导企业落实产品质量自我评估制度,审核评估企业提交的年度产品质量报告,确保报告的真实性,推进企业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加强日常监管和监督抽验,推进信用分级管理,对于违法违规、失信企业,根据情节轻重,分别采取行政处罚、约谈法定代表人、信息公开等形式予以警示。
(二)药品流通使用领域
工作目标:落实药品经营企业信用等级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对接;争取全年创建市级“诚信示范药店”不少于8家,县级“诚信示范药店”不少于15家。
工作措施:落实本局与人民银行联合会议精神,加强相互间沟通协调,及时按照规定报送经营企业的相关信息,保障该机制正常有序运行,充分发挥金融系统对药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开展争创“诚信示范药店”活动,定期公布企业信用等级,加大对低等级信用企业监管力度。继续开展药学服务活动,组织药学技术人员到村居(社区)开展安全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提高行业信誉度和美誉度。
(三)医疗器械领域
工作目标:确保我县无菌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不发生安全性事件和多批次的监督抽验不合格情况。
工作措施:参照执行YY/T0316-2008《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分风险评定、风险控制、剩余风险评价三阶段,开展风险管理检查评估活动,总结提炼ACE工作法。推进信用分级管理,公开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强化低信用等级企业的连续监控,并约谈法定代表人,发现违法及时移送及处理,并经批准予以实名曝光。
(四)药械稽查领域
工作目标:查处严重药械违法行为,促使涉药单位加强自律,确保用药安全。
工作措施:按照职能分工加强稽查监管,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处理,并有的放矢的促进规范。对有主观故意制售假劣药或问题医疗器械的,经批准予以实名曝光。年终评出药械违法典型案件并予以实名曝光,警示涉药单位加强自律。
五、示范创建推进行动
以深化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创建为抓手,强化责任落实、制度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重点推进百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和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程,促进监管长效化、社会化,在提升区域食品药品安全总体水平上有新进展。
(一)百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
工作目标:实现8所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等级提升。
工作措施:抓工作部署,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标准细则,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内容。抓工作进度,成立指导考核组,加强指导、协调和督查,分批组织考核验收。抓部门协调,加强与教育、卫生、工商部门的分工配合,落实责任。
(二)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程
工作目标:争创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
工作措施:加强与市局的沟通,争取将我县纳入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对象;加强创建的指导工作,协助相关乡镇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满意度测评能顺利通过。健全部门分工负责机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广泛宣传安全用药知识,注重特色培育和长效机制建设,及时报道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全面提升创建水平。
六、科学监管保障行动
以实施机构改革为契机,通过健全责任体系建设,理顺体制,划分事权,不断夯实县级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基础,全面提升科学监管水平。以践行科学监管为主题,牢固确立“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的价值理念,扎实推进机制建设,努力形成系统特色的监管文化体系,全面提升部门形象和公众满意度。
(一)理顺监管体制
工作目标: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争取今年机构改革能顺利完成,通过在增加编制和提升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履行餐饮、保化监管新职能。
工作措施:健全责任体系。形成以“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第一责任人”为主要内容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实施机构改革。在县编委会会议初步确定我局机构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增设食品药品稽查大队和食品药品检测中心两个下属单位,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顺利进行职能划转交接。
提升技术能力。加快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7月份前争取完成相关事项的审批,争取年内动工。
整合检测资源。按照统一信息、统一计划、统一经费的原则,积极推进检测资源整合,加强督查指导,掌握工作进度,在完成机构改革的基础上争取完成检测资源的整合。
夯实基层基础。在乡镇公共安全监管中心建立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赋予相关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工作例会、督查指导、业务培训、信息报送、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延伸监管网络,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工作站在宣传法律法规、收集安全舆情、配合检查执法等方面的作用。
积极履行新职能。建立餐饮服务、保化专业化监管和应急专家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建立完善餐饮、保化技术支撑体系和餐饮监管目标责任体系。适时启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在硬件提升上推进“餐饮量化等级评定”;在软件提升上推进“五常法管理”。
(二)建设系统文化
工作目标:加强队伍建设,提炼系统核心价值观,围绕“全市创特色、县内强地位”的总目标,谋求新作为,再创新业绩,树立新形象。
工作措施: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四问”大讨论、“进村入企”大走访、重点工作大督查、长效机制大促进等系列活动,提炼系统核心价值观,形成谋求新作为、再创新业绩、树立新形象的原动力。
加强依法行政工作。以争创市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为目标,强化法律法规宣贯和法制审核,全面推行说理性文书,深入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组织案卷评查,提升案卷质量。研究解决《行政强制法》实施中的难点问题,保证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惩防体系,防控廉政风险,落实“一岗双责”,健全廉政教育、谈心谈话等机制。推行“阳光政务”,完善政务公开,规范“六权”运行。以创建“人民满意机关”为目标,开展“问勤、问廉、问责、问效”专项活动,加强监督检查,深化作风建设。
行动计划 【第二篇】
一、研究专题和期限
专题一纳米材料应用与产业化
研究目标:
围绕重大装备、电子信息和环境等产业需求,以工业化规模生产为目标,重点研究开发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的新产品、新工艺。
研究内容:
1、纳米电泳显示材料为基础的新型电子显示屏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发
研制高性能电泳显色粒子和电子墨水显示材料,重点开发电子墨水制备和显示技术的新方法,包括电泳粒子制备技术、电子墨水配方、微胶囊制备技术、电子墨水显示屏制备工艺中的涂布技术,研制8英寸以上单色显示屏。形成8英寸以上显示屏批量化生产能力,并提供相应的电子书产品。其中:对比度≥10:1;响应速度<500ms;反射率≥35%;饱和驱动电压≤15V。
2、面向信息电子领域纳米器件加工的高精度抛光材料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开发
重点突破规模化生产中纳米粒子可控合成、表面修饰、抛光液分散性、纳米粒子与化学助剂匹配性等关键技术,建立千吨级纳米抛光液生产线,形成批量化稳定生产,并为信息电子领域纳米器件加工提供配套。其中纳米抛光粒子平均粒径在20?100nm范围可控,抛光液储存稳定性优异。
3、基于纳米表面功能材料的高品质金属制品规模化生产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重点开发组分、结构和功能一体化的纳米表面功能材料批量化生产及在基材表面均匀成膜、固化成型等关键加工技术,生产满足轨道交通、大型装饰、海洋工程及现代建筑需要的高品质金属制品。形成年产50万平方米以上、表面具有易洁、耐划伤、阻燃、防腐、抗紫外等功能的高品质金属制品生产能力,实现该产品在大型机场、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推广。其中,金属表面铅笔硬度≥5H;耐盐雾性(≥2000h)无水泡,锈斑;耐污染性(油性笔,石油系碳化划笔24h后用酒精去除):无污染。
4、纳米空气净化产品和核心部件开发与产业化
重点开发高效纳米光催化材料及其负载化技术,在催化、吸附等多种材料功效协同、多种处理技术集成及高效净化装置整体优化设计基础上,开发满足不同污染源治理需要的空气净化装置,并形成批量化生产能力。重点支持民用系列化纳米空气净化装置及关键配套部件。
进度要求:*年6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纳米科技前沿技术研究与开发
研究目标:
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聚焦生物医药和电子器件等领域,研究掌握揭示物质特性的纳米科学理论与表征方法。
研究内容:
1、面向先进制造业的纳米材料与应用技术
研究应用于高效节能照明、建筑节能、新能源及环保领域的纳米材料组成和结构设计,以及可控制备的新原理、新方法;研究面向民用飞机、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等产业技术能级提升的关键纳米材料应用技术。
2、生物医学应用的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研究具有纳米结构的载药支架、具有生物相容性和表面修饰的组织修复与替代材料;研究心脑血管和癌症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有效改善治疗药物的溶解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与疗效,或使药物具有缓控释特性的纳米材料与技术;研究纳米技术为基础的药物新剂型。
3、纳米加工技术与器件
重点研究纳米压印等高精度、可重复的纳米成套加工工艺,以及高密度、低功耗存储器件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功能材料的纳米电子、纳米光电子器件及高灵敏度传感器;探索基于新原理、新结构的纳米器件设计与加工技术。
4、纳米测量技术及装备
重点研究高分辨率、高可靠性的纳米结构表征系统的新原理、新方法;发展具有纳米尺度分辨率的分析测量装备。
进度要求:*年6月30日前完成。
二、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凡符合课题制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的在*注册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从“*科技”网站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及下载相关表格《*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版)》,按照要求认真如实填写[注意:在可行性方案的“趋势判断和需求分析”中要求增加“纳米尺度效应机理说明”的内容]。
2、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基础,具备实施项目研究必备条件及匹配资金;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专题一所有课题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具有产业化实施条件),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
3、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作为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不得同期参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数超过三项。
4、每一课题的申请人可以提出不超过2名的建议回避自己课题评审的同行专家名单(名单需随课题可行性方案一并提交)。
5、本专项课题申请起始日期为*年3月10日,截止日期为*年3月31日。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同时提供查新关键词,有关证明、背景材料和参考文献的复印件,在可行性方案封面右上角请注明相应类别)一式4份,并通过“*科技网站”提交可行性方案和所有表格。书面材料集中受理时间为*年3月25日至3月31日,每个工作日9:30——17:00。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6、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科技”网,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登录密码”);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的项目名称、依托单位、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行动计划 【第三篇】
(一)明确工作目标
通过综合采取特色产业帮扶、移民搬迁矿帮扶、技能培训帮扶、基础设施帮扶、互助资金帮扶、合作社带动帮扶、保障帮扶等帮扶措施,确保到2014年末,全乡一类贫困户309户1387人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降至%;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水平,进一步缩小我乡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缩小我乡农村居民收入与全县平均水平的差距。
(二)细化工作任务
对全乡888户3390人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重点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行开发式扶贫,做到“对象精准到户、情况掌握到户、项目扶持到户、措施落实到户、效益体现到户”。到2014年底,实现309户1387人脱贫致富。其中,通过“5321”方式帮扶解决贫困人口人,通过种植业帮扶解决贫困人口人,通过养殖业帮扶解决贫困人口人,通过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帮扶解决贫困人口人。
(三)编制工作计划
按照“区域布局,柑橘为主,多元发展”的整体规划及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在因户施策精神准帮扶到户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公司+协会+基地+贫困农户”、合作社产业扶贫模式,认真选择贫困农户最需要、最迫切、效益好、受益人口最大的民生工程项目,分轻重缓急,在2014年10月底前编制好乡及各村2015年扶贫攻坚计划。
二、工作措施
行动计划 【第四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紧紧围绕“加强城市管理,迎接奥运盛会,促进科学发展”的中心工作,以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为目标,以“人文奥运”为核心,以***行动为载体,组织动员全区广大妇女积极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为奥运增光,为发展出力,为落实《人文奥运朝阳宣言》做出贡献。
二、活动主题
手牵手扮靓朝阳心连心共迎盛会
三、活动时间
20*年5月——2008年8月
四、参加人员范围
1、历年评选的巾帼文明示范岗、“三八”红旗集体;
2、42个街乡的312支巾帼志愿者队伍;
3、新经济组织中的女性;
4、区域内其它行业女性和流动妇女。
五、活动原则
(一)面向广大妇女,以履行妇联职能,提高妇女素质为目的,开展主题鲜明、群众乐于参与的志愿者活动。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增强广大妇女的“奥运意识”。
(二)为丰富***行动内涵,进一步宣传巾帼志愿者精神,扩大巾帼志愿者队伍的影响力,统一设计***行动标识、宣传册,所有参加***行动的巾帼志愿者统一佩带***LOGO。
六、活动内容
20*年——围绕“志愿朝阳、共创和谐”和“建设新农村、创造新生活”主题,分别在建外街道秀水市场、北京五洲女子医院、奥运村地区、高碑店地区、亚运村街道、酒仙桥街道启动实施***行动。在启动仪式上将推出***标识,倡导“我参与我奉献我幸福我快乐”及“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理念,号召区域内各行各业的女性参加***行动;使每位女性既是***行动的参与者,又是具有爱心的捐赠者,为自己身边、本社区的妇女儿童提供帮助,为迎接奥运盛会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20*年——围绕“弘扬新风尚、奉献新奥运”和“巾帼助和谐、奉献在朝阳”主题,开展学奥运知识、学奥运礼仪、学奥运外语活动,通过知识竞赛、征文、演唱会等多种形式让奥运理念深入人心;以重大纪念日为契机,举办迎奥运巾帼风采展示活动;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宣传20字公民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妇女“改陋习、树新风”,塑造讲文明、重礼仪、团结友善、热情好客的朝阳巾帼形象。
2008年——围绕“建功奥运、展示成果”主题,开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文明观众系列活动,引导巾帼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体能,为社会、为他人提供真诚的服务,展示朝阳巾帼的风采。
七、评选表彰
每年开展下列奖项评选活动:
(一)评选***——人文奥运主题活动最佳创意奖10个,其中特等奖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提名奖若干。
评选条件:活动主题鲜明,突出人文奥运理念,在妇女群众中有较大影响力,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评选范围:区域内参加***行动的巾帼志愿者队伍。
(二)评选***——年度人物奖10名,提名奖若干。
评选条件:***——年度人物奖为朝阳区巾帼志愿者杰出女性,发扬“四有”、“四自”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岗位建功,岗位成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奋学习,工作业绩突出。
评选范围:区域内参加***行动的巾帼志愿者
(三)开展“朝阳区巾帼志愿者之歌”征集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合唱节”,演唱志愿者之歌和奥运歌曲;评选***合唱节最佳歌曲创作奖2个,最佳作词作曲奖4个,最佳演唱奖3个。
(四)评选方式:区妇联将成立***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区妇联事业发展部。
八、活动要求
(一)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成立***巾帼志愿者活动工作小组,定期研究和解决活动过程的相关问题,使活动落到实处。
(二)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从党政关注、社会急需、巾帼志愿者能为的结合点上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扩大影响,广泛动员各界妇女参加***行动。
行动计划 【第五篇】
一、发展循环经济九大重点领域
围绕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生态城市和生态乡镇、努力倡导绿色消费、建立完善政策法规等九大重点领域,结合浙政发〔**〕39号、浙政发〔**〕40号文件的有关工作意见和要求,由省发改委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研究提出各领域的发展计划、发展重点和发展举措并组织落实。
二、落实循环经济“九个一批”抓手
(一)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1.工作目标。以冶金、电力、医药、石化、造纸、建材、轻纺等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量较大、污染较重的行业为重点,选择100家企业作为省级工业循环经济首批试点单位,全面推进清洁生产、能源节约、原材料节约和废弃物综合利用。
2.工作内容。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使示范企业在2007年前完成ISO14000环境认证,或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并组织实施。推动企业围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以下简称“四节”)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技术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创建废水“零排放”企业,2007年示范企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以上,固废处理率达到90%以上。督促和帮助示范企业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并在**年前完成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制定工作。定期公布“四节”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产品导向目录,加强对示范企业的源头管理,对项目的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产生与处置等进行分析论证。加强对重点用能、用水企业的监管,对示范企业实行万元产值能源、主要原材料、水资源等消耗和“三废”排放量的统计监测。
(二)建设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工作目标。对全省拟保留的以工业为主的园区(开发区)全面实施生态化改造,通过产业链延伸、资源综合利用、土地集约使用、废物集中处理、热电能源共享等模式,在2007年前建成10个左右不同类型的生态化改造工业示范园区。
2.工作内容。引导园区开展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建设和完善园区道路交通、物流配送、信息通信、供热、供气、给排水、废物处置等基础设施,实现园区公共设施统一规划、集中建设、集成管理和集中供热、供气。引导园区进行产业升级换代,通过引进关键链接项目和循环使用内部资源,拓展或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生态产业链,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杜绝污染严重的项目,园区内所有企业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70%以上企业必须于2007年前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或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积极开展园区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园区环保设施联建共享,实行雨污分流,污水统一纳入城市管网或进入园区污水集中处置设施进行处理并达标排放,2007年前截污率达到80%以上;加快建设固废集中处置或收集中转系统。
(三)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1.工作目标。建设粮油、蔬菜、茶叶、柑桔、特色小水果、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养殖等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使 至2007年建成50个左右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2.工作内容。推广标准化生产、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休闲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生态农业模式,示范园区必须结合实际选择一种或几种模式,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在示范园区广泛使用光、温、水、肥、气等调控设施与设备,统一配置泵站、农电、库房、保鲜库等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田水路林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广应用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推广一批肥药减量增效、沼气、太阳能利用、节水灌溉、秸秆还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等项目,畜禽粪便利用率达到80%以上。
(四)建设一批绿色建筑和绿色社区。
1.建设一批绿色建筑。
(1)工作目标。结合贯彻实施国家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从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和管理等各个环节抓好建筑“四节”工作,2007年前,建成一批既有建筑改造、绿色建筑新建示范工程,全省50%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达到节能50%以上的设计标准,绿色建筑实现节能65%以上。
(2)工作内容。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墙体、保温隔热屋面、节能门窗、遮阳和楼梯间节能等技术与产品,供热采暖系统调控与热计量和空调制冷节能技术与产品,太阳能、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照明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和住宅节水、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建设,既有建筑改造示范工程实现节水30%以上,新建绿色建筑必须充分使用中水、雨水和河道水。从控制大户型城市住宅、高档住宅小区、超标准农村住宅和宅基地使用等着手,合理确定绿色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优化户型设计,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逐步提高建筑土地利用集约度。在绿色建筑中广泛推广使用粉煤类、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生产的再生砖和高强钢、高性能混凝土。
2.建设一批绿色社区。
(1)工作目标。围绕垃圾分类拾拣、污水入网处理、太阳能利用和绿色消费等内容创建绿色社区。2007年前,创建50个左右省级绿色社区,争创10个部级绿色社区。
(2)工作内容。积极开展社区环境整治,改善社区各项公共卫生设施,加大社区绿化建设。提倡良好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模式和节约用水、用电,实行垃圾分类放置,引导使用布袋子、菜篮子等可重复使用器具,减少“白色污染”和一次性制品使用,推广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倡导室内空调温度提高(降低)1—2度。按照“四节”要求建设和管理绿色社区,推动太阳能照明系统、中水回用设施和垃圾分类收集设施为主的社区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建设。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教育宣传活动,在绿色社区设立环保专窗,定期组织环保活动,力争参加活动的人次占社区总人数的30%以上。
(五)建设一批“四节”示范工程。
1.建设一批节能示范工程。
(1)工作目标。建成一批节能示范工程,带动全社会节能工作,全民节能意识明显提高。至2007年,全省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达到38%,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吨标煤(当量值),比2004年下降15%;主要耗能产品综合能耗进一步降低,累计节约用电100亿千瓦时。
(2)工作内容。围绕国家公布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研究提出我省实施方案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其中**年启动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建筑节能、政府机构节能、绿色照明、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7项工程。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节能,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节能系统改造,对其中年综合能耗5000吨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全面实施能源利用监测(审计)。以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企业用电大户系统节电节能改造、政府机关和公共场所节电为重点,推动全社会节电节能工作。执行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能效标识,鼓励使用节能型家用电器,推广使用节能灯等绿色照明产品,至2007年底累计推广节能灯具600万只(套);实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在城市新增太阳能热水器70万平方米,农村新增75万平方米。按国家关于创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试点省的要求,推进大中型水电和风电基地建设,发展小水电和太阳能发电,实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建设10个左右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工程。
2.建设一批节水示范工程。
(1)工作目标。围绕城市节水、工业节水、农业节水、海水利用等建设一批节水示范工程,带动全社会节水工作,逐步推行节水技术,显著提高全社会用水效率。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以上,其中重点行业达到75%以上;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04年下降20%以上。
(2)工作内容。研究制定关于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和工程技术措施,建立一套节约用水的体制和机制。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2007年供水管网漏损率比2004年降低2个百分点;建设公共建筑、生活小区和住宅的节水、中水回用设施。结合实施“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以改造灌区骨干渠道,建设防渗防漏工程,推广喷、微灌技术为重点,建设一批节水灌溉系统示范工程,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排灌泵站装置效率达到55%以上;开展丘陵、山区和干旱地区雨水积蓄利用工程建设。加大高耗水企业和重点用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海水、亚海水利用,建设一批海水利用工程,至2007年海水淡化能力达到万吨/日以上。
3.建设一批节地示范工程。
(1)工作目标。建设一批节地示范工程,带动全社会节地工作,建设用地利用率、耕地质量和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空心村”和宅基地闲置现象明显减少。
(2)工作内容。严格执行**省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结构性调整,清理、处置闲置土地,从建设用地供应、使用、监管等各个环节着手,有效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开展农村土地整理,清理整治“空心村”和闲置宅基地,开展农村宅基地复垦,整治废弃矿山、盐田和道路,继续实施“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和集约利用水平。积极鼓励零技改用地和厂房加层,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和标准厂房集中,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至2007年每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率年均提高10%以上。深化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加快推进墙体材料革新,有计划强制关停和淘汰粘土砖瓦窑,至2007年,累计关停和淘汰粘土砖瓦窑50%以上,盘活和复耕土地万亩,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达115亿块标砖,应用比例达到42%以上。
4.建设一批节材示范工程。
(1)工作目标。建设一批节材示范工程,带动全社会节材工作,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或利用率高的原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有效杜绝过度包装等行为。
(2)工作内容。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从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推动企业原材料节约,提高材料利用率。推广使用可回收可分解材料、高强度和耐腐蚀金属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建设一批替代材料、可再生材料和低耗材料生产项目。以解决月饼过度包装和搭售问题为重点,控制产品过度包装;月饼包装成本不得高于出厂价格的25%。继续贯彻实施《**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办法》,巩固和拓展散装水泥市场,至2007年全省水泥散装率达到65%以上,年均提高4%以上。
(六)扶持一批政府鼓励使用的绿色产品。
1.工作目标。建立绿色产品扶持政策体系,绿色标识食品、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制度得到广泛推广。至2007年,形成一批政府扶持和鼓励使用的绿色产品。
2.工作内容。制订节约型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优先选列使用再生材料生产的产品、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或ISO14000认证企业的产品,优先采购清单所列产品;采购招标时,在采购文件注明产品节能要求,评标时对节能产品给予价格分10%以内的加分。建立完善绿色产品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激励机制,开设“绿色商场”、“绿色超市”,拓展绿色产品市场。广泛推广绿色标识食品、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制度,建立绿色产品信息数据库,规范绿色产品信息行为,开展绿色产品推介活动。
(七)建设一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
1.工作目标。重点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有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在2007年前启动或实施22项循环经济科技示范项目,并推广应用到100家以上的企业和项目。
2.工作内容。以推动企业内部物质循环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绿色化学化工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等为重点,实施一批企业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以新建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集成技术、现有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技术和企业副产品的多级利用技术为重点,建设一批企业间产业生态链的集成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以中水回用、垃圾处置、废旧家电处置技术等为重点,建设一批各类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开发、应用示范工程。以生态农业开发、畜牧业废物处理、秸秆还田等为重点,建设一批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开发和推广技术,氢能的开发技术等为重点,建设一批新能源开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
(八)建设一批废弃物处置和回收利用项目。
1.工作目标。围绕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工作,建设一批废弃物处置和回收利用项目,建立完善重点废旧物资回收制度。至2007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2004年提高10%以上,全省废旧物资免税销售总值达到550亿元,年均增长5%以上。
2.工作内容。以冶金、电力、医药、石化、造纸、建材、轻纺等废弃物产生量大的重点行业为重点,开展粉煤灰、煤矸石、硫石膏和冶金、化工废渣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建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和热电联产项目。以再生金属、报废汽车、包装物、废纸、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为重点,建设废旧物资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建设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设施,推广垃圾堆肥和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建设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污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项目。以废旧电池、荧光灯、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为重点,建设危险废物安全处置项目。加强尾矿回用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九)制定一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1.工作目标。研究制定促进能源、土地、水资源、原材料节约,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地方法规规章,出台关于能耗限额、取水定额和土地集约利用、城市生活用水、建筑节能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和政策措施等。
2.工作内容。制定法规规章:研究制定节约能源实施条例,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旧家用电器回收、拆解和利用管理办法,商品包装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在国家出台循环经济促进法后,拟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条例。
制定标准和计量规范:研究制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工业示范园区、农业示范园区、绿色社区评价标准;制定分行业、分领域的能耗、水耗、污染排放和限制产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建立再生利用品标识制度;建立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四节”的标准要求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规范;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限制有害物质使用的标准化建设;完善计量体系,在环境监测、资源保护、法定评价等领域加强计量监督。
制定价格政策:实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和企业用水超定额加价制度,全面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近期达到省定最低征收标准,逐步推行按污染程度计费的办法;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推进中水回用;加大实施峰谷电价力度,对高能耗行业中属于淘汰和限制类的项目严格实行差别电价;试行地价与工业投资强度挂钩制度。
制定财税扶持政策:对节能型企业、行业和绿色产品的推广应用进行适当补助和资助;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建立大宗废旧资源回收利用收费或押金制;研究对垃圾发电、污水处理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开展资源规费、环境规费研究,完善生态环境效益补偿机制。
三、实施100个左右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一)项目选择范围。依据九大重点领域和“九个一批”抓手,选择100个左右能在2007年前后基本建成并发挥效益的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主要包括重点的节能工程、节水工程、园区生态化改造工程、清洁生产项目、清洁能源建设项目、再生资源回收项目、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项目、生态物流中心、海水淡化项目、脱硫除氮项目等。
(二)项目选择条件。项目既包括部分在建或已审批项目,也包括一部分尚处于前期工作阶段但属于循环经济类的项目。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年限、资金方案、实施单位等基本条件要明确,需相对独立可操作,并且对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示范作用。对新建项目,要按照省政府关于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
(三)项目实施主体。在各市和省级有关部门申报推荐的基础上,由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项目进行汇总筛选。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的责任主体是各市、县(市、区)政府和部分省级单位、省属企业。
(四)支持保障措施。列入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并完成前期工作的,优先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并在用地指标和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四、建立“991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组织实施机制
“991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由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循环经济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省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指导、协调、督查、考核工作。
省循环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确定的工作职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进一步细化落实“九个一批”抓手,制定相关领域示范工程的考核标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