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汇总14篇)
制定数学教学计划,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升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202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观念为突破口,以加强学习为根本,加速提升岗位技能水平;以遵章守纪为重点,努力确保人生安全无隐患;以勤奋工作为主攻方向,树立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以拓展兴趣爱好为追求,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以崭新的战斗姿态,崭新的精神风貌、崭新的工作作风促进企业实现建设精品化矿井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目标确定,关键在于抓好落实。为使目标如期实现,要切实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转变观念,明确奋斗目标。
俗话说“意识反应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心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因此,面对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工作环境。
今年要突出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二)加强认识,转变工作角色。
面对当今教育教学需要,今年当务之急必须做到“一个转变,一个认清”,即转变工作角色,认清工作形势。为此,一方面要加强认识,提高意识,要从大局意识出发,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牢固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和“既来之,则安之”的观念,警惕“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时,必须跳出以前的思维方式,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全局意识,切实转变工作角色,积极融入教育教学发展的大潮中。
(三)实事求是,重建职业规划。
目标就是方向,有了前进的方向就有了奋斗目标。因此,一方面要本着实事求是、适当超前的原则,重新建立职业发展规划,制定出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然后将三年发展目标逐年、逐月进行分解,让自己对职业成长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随着目标的攀升与实现,努力实现因能择岗、因长择业,因绩提升,促进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要把目标植根脑中、牢记心中、常念口中,从而使自己目标明确,不断鞭策自己,并力争做到三月一回顾、半年一小结、一年一总结,确保目标不流于形式,促进各项目标顺利进行。
三、加强学习,提升个人素质
学习是历史使命,是时代要求,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忽视学习就是忽视进步,放弃学习就是放弃进步,要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和长期实践的行为贯穿个人工作的始终,要通过学习达到“身强体健”。因此,要从三方面着手: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
思想政治一直是我国国家企业的优良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更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青年,更要自觉加强思想政治的学习,使自己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服务社会。
(二)强化岗位技能学习。
岗位技能是教育者发展的生命线。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起步必须加强和提高自己的岗位技术水平。
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按照队班领导对自己工作的安排,尽快熟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熟悉队班内各项规章制度。
其次,明确工作要求,明确工作任务,进一步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三,要向“书本学、向师傅学、向同事学、向领导学”和虚心听取大家的指导和教育,而且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在干中学、学中干,明确工作的运行和处理问题的程序,做到守纪律、知程序、明内容、讲方法,学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同时要采取多途径和方式加强与各级各类人员的交流和沟通,确保各项交流畅通无阻;
第四,要不折不扣地参加集团、煤矿和队班组织的各项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积极参加检测评估,完成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充电,真正做到干中学,学中干,活到老,学到老,逐步培养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本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认识乘法的过程,体会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能把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数学问题用乘法算式表示。
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和整理过程,理解口诀的意义,熟记口诀
经历平均分东西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会写乘、除法竖式,会进行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求几个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时、分、秒,初步具有1小时之内时间长短的观念,知道1时=60分,1分=60秒,能说出并会记录钟面上的时间。
经历观察多边形的过程,能辨认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出或用小棒搭出这些图形,能利用折、剪、拼等方法把一种图形变换成另一种图形。
经历从前后左右面观察一个物体的活动,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往往是不同的,对简单物体的视图能够辨认出是从什么位置观察到的。
在数学活动中直观认识线段,知道一些特征,会用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具有1米、1厘米长度的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会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能用“第几排第几个等词语描述现实情境中的物体所在位置,能根据这类词语在给定的情境中找到应有的位置。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并能分辨东南西北等方向,会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经历从生活中收集资料和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会用方块统计图表达统计的结果,会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实际活动中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初步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生活中的事情。
2、数学思考方面
在认识乘法过程中,感受用数学方法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编制乘法口诀时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认识除法过程中,发展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能力。
在认图形、观察物体、确定位置、量长度等内容中,进一步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在统计活动中,培养初步的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谓一举多得。
二、各单元教学目标
认识乘法的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积。
2、培养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乘法口诀(一)的教学目标:
1、在学习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口诀是怎么来的,掌握并熟记1~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的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达到每分钟8题左右,平均正确率在94%以上;能用乘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感知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知道计算乘加、乘减时要先算乘法,会利用乘加、乘减帮助探索和记忆口诀。
3、培养抽象、概括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认识图形的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
2、在折、剪、拼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及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认识除法的教学目标:
1、通过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各部分名称。
2、会根据具体情境,联系除法含义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能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口诀求商(一)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表内除法计算方法的活动,理解并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能熟练地用1~6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除法算式。
2、初步学会联系除法的含义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厘米和米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能在一些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线段,会数出线段的数量,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概念。
3、联系具体情景认识厘米和米,建立初步的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和米做单位测量线段和物体的长度,能合理估计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发展空间观念。
位置和方向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层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位置,能根据描述确定相应的物体。
2、联系实际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在现实或图上辨认东、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3个方向,会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的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7~9的口诀,能熟练地用7~9的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达到每分钟做8题,正确率在94%以上;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除法的含义。
2、初步认识乘除竖式,会用竖式计算表内乘除法。
时、分、秒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能说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2、回顾和经历1时、1分、1秒的时间进行的各种活动,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
观察物体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或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丰富对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直观思考和空间观念。
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方块统计图,会用方块统计图表示结果,能利用方块统计图提出或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培养统计意识。
2、在简单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3
教材说明:
一、教学内容: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点: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力点:
1、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6、初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7、初步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8、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品质。
9、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
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四、教学难点:
1、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学生情况:
两个班级各有学生56名,经过一年级的努力,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能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另外,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差,势必会影响整体水平的发挥,所以,尽可能转化学困生是本学期重点。
六、课时安排:60课时
(一) 长度单位(4课时)
(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3课时)
1、 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 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三) 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
(四) 表内乘法(一)(13课时)
1、 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 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 观察物体(4课时)
(六) 表内乘法(二)(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
(七) 统计(3课时)
(八) 数学广角(2课时)
(九) 总复习(4课时)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省“减负”精神为宗旨。为打造 “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班级分析
执教的班级共有51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
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
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
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
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措施
我班后进生形成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学习习惯差,毅力缺乏,信心不足。他们不能把握学习语言课程的要点,常常不完成听说读写的任务,怕苦畏难,不肯去做认真理解的细致工作,久而久之,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降了,敏锐接受新授知识的能力丧失了,他们不差也变得差了。要转变他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应以精彩的语言引发话题,及时点拨,准确评价,创设出和谐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使后进生畅所欲言、主动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2、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常常向取得进步的学生竖起大拇指;有时给表现好的同学奖励一本本子;还有时投给学生一缕赞许的目光,伸手亲切地摸摸学生的头,拍拍他的肩膀……
3、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学科,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通过直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性质。
4、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难易适中,
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特别注意克服急躁冒进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从起点开始,耐心地给予辅导,让他们一点一滴逐步提高。
培养优等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竞争的氛围,如优等生他们之间的竞争,挑战难题的竞争等,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2、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3、鼓励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尽量想一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4、教育他们多帮助需要帮助的其余同学,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六、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一),乘法口诀(二),分一分与除法,时分秒,观察物体,方向与位置,统计与猜测。本册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以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4、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5、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6、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了解本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慢,作业完成的慢,课堂十分被动,不举手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的具备了观察、理解、思考的能力和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但鉴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方法和习惯仍未养成,在新的学期里,仍需教师下大力度引导和培养,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取得好的成绩。
四、教学内容检测及评价:
1、每教完一个单元后,命制一份适合学生的好试卷,进行一次单元检测,命题既要兼顾知识的覆盖面,又要注意对重点知识考察,并适当给以拓展、延伸。
2、考完后进行试卷分析、总结。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亮点,进行点评和表扬,以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综合实践活动安排:
1、安排一次“节日广场”专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2、安排一次:“月球旅行”专题活动,以“月球旅行”为主线,呈现四个场景、游科幻城、乘坐飞船、称体重和一个课后活动,设计月球学校。
3、安排一次实践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将前面学习的相关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六、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备好每一节课,预设好每一个问题,课堂生成加强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2、计算教学注意鼓励算法多样化,使各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利用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4、充分利用各种教具,结合生活情境,安排丰富多样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喜欢上数学学习。
5、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记忆口诀的活动和练习。如“对口令”、“数青蛙的嘴眼腿”和“数螃蟹的腿”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富有童趣的活动,心情愉快的记忆乘法口诀。
6、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以上是本学期对所带班级数学教学的初步设想,如有不妥将及时予以修改。展望本学期的教学也期待着作最大的努力,取得最好的成绩。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对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但这个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好玩,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认识时间等。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进行表内乘法计算。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和 1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 = 100 厘米。
(4)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 1 时 = 60 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乘法口诀的理解和应用。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4)认识角和判断直角。
(5)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
2. 教学难点
(1)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
(2)乘法口诀的灵活运用。
(3)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
(4)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
(5)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五、教学措施
1.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重视直观教学,通过实物、图形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3. 加强计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5.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6. 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六、教学进度安排
1.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具体时间段 1])
(1)认识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
2. 第二单元: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具体时间段 2])
(1)两位数加两位数。
(2)两位数减两位数。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3.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具体时间段 3])
(1)认识角。
(2)认识直角。
4.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具体时间段 4])
(1)乘法的初步认识。
(2)2-6 的乘法口诀。
5.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具体时间段 5])
(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2)立体图形的认识。
6.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具体时间段 6])
(1)7 的乘法口诀。
(2)8 的乘法口诀。
(3)9 的乘法口诀。
7.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具体时间段 7])
(1)认识钟面。
(2)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
(3)解决问题。
8.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具体时间段 8])
(1)简单的排列。
(2)简单的组合。
七、教学评价
1. 评价内容
(1)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2. 评价方法
(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发言、参与活动等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2)作业评价: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测试评价:定期进行单元测试和期中、期末考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学生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八、教学资源
1. 教材:选用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教材。
2. 教具:直尺、三角板、钟表模型、小棒等直观教具。
3. 多媒体资源: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一份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人、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9、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五、课时安排:
一、解决问题(4课时)
二、表内除法(一)(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三、图形与变换(4课时)
剪一剪 …………………………………………………1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9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六、克和千克(2课时)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课时)
有多重 ……………………………………………………1课时
八、统计(3课时)
九、找规律(4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六、教学进度表 :
周次 起讫月日 教学内容 教时 执行
情况
1 开学教育;解决问题 5
2 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 5
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 5
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整理和复习 5
5 图形与变换;剪一剪 5
6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5
7 解决问题;整理和复习 5
8 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 5
9 期中检测 5
10 整十、整千的加减法 5
周次 起讫月日 教学内容 教时执行
情况
11 五一长假
12 克与千克的认识;称一称;两位数加减
两位数(口算) 5
13 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笔算);整理和复
习;有多重; 5
14 统计 5
15 找规律 5
16 总复习 5
17 总复习 5
18 期末检测 5
19
期末总结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为了更好地为二年级的学生进行数学课程的教学,在进行之前都制定了一份较为简单详细的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人、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9、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9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有18名同学,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 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 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 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 观察物体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 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 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 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三、教学目的要求
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 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 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 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4、 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0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人、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9、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五、课时安排:
一、解决问题(4课时)
二、表内除法(一)(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三、图形与变换(4课时)
剪一剪 …………………………………………………1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9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六、克和千克(2课时)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课时)
有多重 ……………………………………………………1课时
八、统计(3课时)
九、找规律(4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1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我班共有42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这是我刚刚接手的班级,对于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六、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七、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2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数与代数:
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能正确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理解“倍”的意义,能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并会读写时间,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空间与图形:
初步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厘米和米,了解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会进行简单的测量。
统计与概率:
初步学会分类统计的方法,体验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2. 数学思考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渗透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3. 解决问题
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情感与态度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
根据多个来源的综合分析,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加与减: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购物:认识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
数一数与乘法: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
图形的变化:初步体会图形的对称、平移和旋转变换。
测量:认识厘米和米,了解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进行简单的测量。
分一分与除法: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
乘法口诀:经历2-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
观察物体: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认识时间: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统计与猜测:初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三、教学措施
情境教学: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动手操作: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等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合作学习: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评价反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口头测试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进度安排
具体的教学进度安排应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下是一个大致的教学进度安排示例(仅供参考):
加与减:约2周
购物:约1周
数一数与乘法:约2周
图形的变化:约1周
测量:约2周
2-5的乘法口诀:约3周(含整理与复习)
分一分与除法:约4周
6-9的乘法口诀:约2周
观察物体、认识时间、统计与猜测:穿插进行,共约2周
总复习:约2周
请注意,以上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一、复习与提高;
二、乘法、除法(一);
三、统计;
四、乘法、除法(二);
五、几何小实践;
六、整理与提高。
重点是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从连加引出乘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因数和积等的名称: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类推乘法口诀,熟练口算表内乘法;在动手分东西的活动中,引入除法,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用乘法口诀求商;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余数的含义。能够根据生活实际口头提出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初步养成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
2、初步学会在方框中填写要求的数
3、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尽可能的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形体的直观经验,在已有的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
4、从生活中的分类计数引入统计及形象化的统计图,让学生初步经历数据收集,分类计数等统计过程,并根据统计结果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相关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组织数据处理活动,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统计体验。
5、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通过尝试,调整寻找答案。
6、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了解九九表的来历,感受人类的聪明才智。
三、班级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也基本养成,但是仍需进一步的强化训练。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学习
习惯要常抓不懈,应该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区分一些简单的形图形和方位,能较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个别同学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审题能力及认真听题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充分发挥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优势,用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3、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4、少一些呆板的练习,适当布置有趣的作业,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其学习的兴
五、提高自身素质
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这就使得教师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深钻教材、深挖大纲和教参,平时不放过每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多看名师课堂,多听名师讲座。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一切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长见识、提素质。抓住尽可能多的机会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数籍,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业务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4
一、学生分析
二年级共有学生31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6人,其中,优生占70%,中等生占20%,差生占10%。这些学生活泼好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教育,他们懂得了怎样团结同学,尊重老师,热爱劳动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本学期要针对优生、中等生和困难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优势,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同时做好困难生的辅导转化工作,使他们尽快成为优等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1、知道乘法的含义合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的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直角和角;能辨别直角、锐角、钝角。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是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熟练的用乘法口诀求商。
4、能辨认不同方向和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并能根据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会看路线图。
5、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按不同的类别分类整理。
6、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各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
1、使学生掌握在算式里有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2、加强训练,使学生牢固记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其他数学知识。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么得来的。熟记1-5的乘法口诀。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角的认识
1、结合生活情景几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并能辨别各种角。
第五单元表内除法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3、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按照要求分类整理。
2、通过对学生的身边有趣的事例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七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1、经理编制6-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书籍6-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5、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都会写除法算式。
6、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运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掌握算题技巧。
第八单元探索乐园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掌握简单的图形和数字排列规律。
三、教学措施
1、结合教材特点,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改编,根据内容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联系教学实际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积极参加角研究活动,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要求,较强扩展,创新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掌握叫法,提高学习质量。
4、加强学生的辅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核算题的技能和技巧。
5、引导学生在数学科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1、观察物体(一)4课时
2、加减混合运算12课时
3、表内乘法(一)4课时
4角的认识4课时
5、表内除法(一)15课时
6、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4课时
7、表内乘法和除法(二)15课时
8、探索乐园6课时
9、总复习5课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