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局工作总结范文和工作计划热选【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农林局工作总结范文和工作计划热选【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农林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第一篇】

下面是本站网友精心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农林局工作总结范文和工作计划热选【10篇】”,以强产业、促增收、保稳定为主攻目标,突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以创新强农、科技兴农、生态美农、品质立农、服务为农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两区”建设为主抓手,稳定粮食生产,构建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机制,完善保障网络,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

(一)坚持“搭台”与“唱戏”并重,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政策扶持,进一步明确政府搭台、企业(农户)唱戏的角色定位,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要以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为主线,把“两区”打造成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战场,重点推进滨海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农业公共服务、强化农技保障支撑,力争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5个,宁波市级标准化粮食功能区万亩、滨海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投入使用,余姚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取得阶段性进展。二是要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积极开展农业招商推介活动,组织举办农博会、甲鱼节、杨梅节等农事节庆活动,组织本地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示展销活动,不断创新营销手段,进一步拓展本地优质农产品的影响力。全力做好农业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努力使以色列-余姚高新绿色农业产业园项目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三是要深入实施政策性农业项目,根据20xx年重新修订的《余姚市农业政策管理实施办法》,针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现代种子种苗建设、设施农业建设、标准化生态牧场提升、规模水产养殖场建设、网络营销建设等建设项目,给予充分的技术指导服务和财政资金支持,进一步实现农户增收、农业增效和转型发展。

(二)坚持“眼前”与“长远”并重,着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之间矛盾,不断增强生态承载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要突出农业水环境整治,结合全市五水共治工作,重点开展畜禽排泄物污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和渔业“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争取全市市级河道50米范围内和镇级河道25米范围内畜禽养殖场全面完成关停搬迁、化肥农药用量得到进一步下降、电捕鱼现象得到明显扼制、渔业伏休管理全面实施。二是要深化森林余姚建设。深入实施《余姚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xx-20xx》,突出“四边三化”重点,推进森林镇村建设、沿海基干林带、通道绿化、生物防火林带等绿化造林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四明山区域森林生态修复和森林资源管护,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产业经济林和设施林业建设,力争到年底,计划完成平原绿化20xx亩、营造基干林带700亩、珍贵树种造林20xx亩、发展生物防火林带15公里。创建宁波市级以上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12个,森林抚育30000亩,森林城市规划全面完成。三是要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深入实施《余姚市生态畜牧业布局与规划》,全面开展全市畜禽养殖生态化治理,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大行动,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发展布局,重点实施生态畜牧业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开展“三沼”治理和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应用生态型、节约型、循环型技术和农牧结合、农林结合、林牧结合、农渔结合、能量循环养殖等新型种养模式,使农林牧渔各业联系各加精密、效益得到提升。

(三)坚持“质量”与“效益”并重,着力提升农业竞争实力。坚持质量优先、精益求精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拓展本地优质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一是要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和服务。加大农产品检验检测和农业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规用药、药残超标等生产行为,争取检测样品20xx只以上。充分发挥各乡镇(街道)农产品免费检测中心作用,拓展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广大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二是要深入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鼓励发展自主品牌,积极引导同类农产品生产者联合培育区域农产品知名品牌,重点提升“余姚榨菜”、“余姚瀑布仙茗”、“余姚杨梅”、“余姚甲鱼”等公共品牌形象,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和营销,促进优质品牌农产品健康发展,全面提升我市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要不断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为突破口,加大培育力度,强化认证程序,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数据库,力争新增“三品”认证10只以上。加强农技指导服务,促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通过科技下乡、结对帮扶、蹲点服务等形式,“面对面”、“手把手、键对键”地解决广大农民群众遇到的生产难题,力争开展大型科技下乡活动5次以上,农业生产技术培训20xx人次以上,推广新技术20项以上,引进农作物新品种100只以上。

(四)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着力增强农业发展活力。以挖掘农业自身发展潜力为目标,通过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农村、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一是要创新惠农政策,积极开展农信担保业务,加大宣传力度、规范担保程序,逐步解决农业融资难、种养植户贷款难问题。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险推广工作,不断扩大参保品种和范围,完善农险服务网络,实现应保尽保,切实增强农户防灾抗灾能力。二是要促进农村改革创新,在小曹娥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基础上,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进确权登记工作,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强化物权登记管理,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理顺村级集体经济分配关系,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重点,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收入持续增长,力争到年底前全面完成股改工作任务。三是要进一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增强农业经营主体自我发展能力,指导做好规范社、星级社、示范社创建工作,积极探索土地、服务、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和整合,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鼓励种养大户开展工商登记,积极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培育发展市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20家以上。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规模牧场,鼓励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重组联合,促进龙头企业和规模牧场集群发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完善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政策,力争新引进大学毕业生50名以上。

20xx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攻坚之年。今年,全市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农村工作会议、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和市政府xx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引领农业新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性调整,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为推进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环境,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支撑,打造特色农业、美丽农业、智慧农业、创新农业、平安农业,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高效生态农业强市、特色精品农业大市,为实现“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着手构建粮食、蜜蜂、茶叶、食用菌、畜禽及新兴产业“5+x”产业体系。全市计划种植粮食面积万亩,粮食总产20万吨以上。养蜂规模保持23万箱以上,年产蜂蜜2万吨、蜂王浆700吨、蜂蜡300吨、蜂花粉300吨。茶园面积稳定到5万亩,茶叶总产达20xx吨。食用菌年栽培量亿袋,鲜菇总产量达万吨。生猪饲养量控制在100万头以内,家禽饲养量保持在1600万只左右。发展以果菜、休闲农业为主的“x”产业,建成果菜基地200亩、蔬菜标准园2个,新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

2、平台建设绿色提升。推进农业“两区”绿色发展,园区基础设施设备配套更加完善,“两区”土壤污染加重态势得到扭转。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万亩,争创智慧农业示范点1个,创建江山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农业有效投资进一步增长,储备农业项目20个以上,实施建设各类农业项目50个,争取上级各类农业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

3、经营活力稳步增强。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农业主体逐步壮大,培育规模粮食生产经营主体170个,百亩以上种粮大户达115户,争创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5家、衢州市级9家、江山市级15家,力争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个、衢州市级2个、江山市级5个。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围绕今年农业工作总体要求及主要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1、打造特色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实施传统产业振兴行动计划,振兴发展茶叶、蜜蜂、白菇、白毛乌骨鸡、白鹅等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特色化、精品化发展。

一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大力扩种早稻面积,努力实现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不滑坡。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进度,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抓好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水稻产业提升、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等项目建设,在凤林、大桥等乡镇23个田畈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万亩。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活动,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

二是提升亿元绿色产业。加快茶叶、蜜蜂、食用菌、畜禽等亿元绿色产业转型发展。抓好茶产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构建茶产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面积万亩。积极开展茶树良种选育推广,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800亩,优化改造老茶园3500亩,实施标准化茶厂改造1家,新增绿色或无公害认证企业1家。加大茶产业品牌建设力度,提升我市茶产业知名度。深入实施蜂产业振兴计划,积极推广机械化养蜂设备,努力发展土蜂和定地养蜂,推广蜜蜂授粉技术,开展蜂产品功能因子开发,延长蜂产业链。培育中蜂养殖龙头主体3个,建设专业授粉蜂繁育蜂场及蜜蜂授粉示范基地5个,建设标准化示范蜂场14个。食用菌产业探索走多品种、多元化发展道路,重点发展工厂化白菇、工厂化秀珍菇及“水稻—黑木耳”稻菌轮作生产,提高食用菌工厂化、资源化发展水平。推进禽类养殖区域调整和结构调整,稳定温氏肉鸡养殖规模,培育振兴江山白毛乌骨鸡、江山白鹅等传统特色养殖,积极发展白毛乌骨鸡、江山白鹅等土法养殖基地,创建美丽生态生猪养殖示范场20家。

三是加强特色良种保护。加强江山白毛乌骨鸡、江山白耳黄鸡、江山白鹅、江山白菇等地方种质资源和良种的保护。重点提升江山白毛乌骨鸡、中华蜜蜂等保种场建设与管理水平,抓好育种保种。着手完善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机制,培育食用菌母种生产企业1家。

2、打造美丽农业。发挥特色产业优势、生态资源优势,推进农业园区绿色提升,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加快“三产融合”,把农业建设成为美丽产业。

一是推进园区绿色提升。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谋划构建生态特色农业集聚区和农业特色小镇“一区一镇”发展格局。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江山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在园区内谋划建设智慧农业孵化园(示范园、示范点),把农业园区建成生态特色农业集聚区。推进现代农业园区景区化建设,发挥蜜蜂、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基础优势,谋划建设农业特色小镇。

二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我市“两轮驱动”发展战略,丰富“农业+”产业,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发展“农业+旅游”产业,完善休闲农业示范点评定办法,利用油菜、彩色稻等农作创意,打造美丽田园,创建休闲农业示范点,谋划休闲农业景观带,争取创建休闲农业示范点5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园区(企业)1个。发展“农业+文化”产业,推广江山市休闲农业统一标识,弘扬茶文化、蜜蜂文化、菌菇文化、农耕文化,积极谋划举办各类农业节会,建成恒亮蜜蜂博物馆,谋划菌菇博馆建设,继续举办绿牡丹开茶节、三省四县农产品展销会等农业节会。

三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继续推进整建制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创建活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控制农业用水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畜禽排泄物及死亡动物、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及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规范生猪养殖管理,严防生猪养殖复养反弹,做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治理,大力推广养殖排泄物“零排放”生态循环治理技术模式。启动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推广高效适用农作技术和模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5万亩次以上,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10万亩以上,推广使用以本地猪粪为原料的商品有机肥1万吨以上,实施沼液综合利用示范工程6个,降低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切实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焚烧控制工作,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以上。

3、打造智慧农业。加快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通过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手段,发展智慧型农业,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

一是引导电商化发展。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应用“互联网+”技术,借助第三方电商平台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抓住腾讯公司、农村淘宝等与我市合作契机,发挥地域性农产品特色,鼓励发展蜂产品、茶叶、土鸡蛋、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电商化主体。指导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努力促进蜂蜜产品在渤海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

二是提高农机化水平。扎实推进农业“机器换人”,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大油菜直播、粮食机播、机耕、机收和烘干、“无人机”植保、秸秆粉碎等先进适用农机推广应用,提升油菜、水稻等生产机械化程度。推进农业遥感技术和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上的配套,应用自动控温控湿、智能化施肥、立体栽培、微蓄微灌等农机设施设备,谋划打造智慧农业示范点。

三是加强信息化服务。加快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升江山农业信息网建设,完善江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网、江山畜牧科技信息平台、江山农业微信公众平台等建设,推广农民信箱app,拓展农民信箱综合服务功能。实施万村联网工程,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做好基层农技人员及相关农业主体信息化培训。加强农业气象灾害、动植物防疫、农作物病虫害等信息化预警。

4、打造创新农业。把创新作为激发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从农村土地、金融服务、农业科技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是推进农村土地改革。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做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试点。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农村土地二轮承包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以确权确地为重点,基本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地到户,达到确权精准、权属合法、登记完整、权证适用、信息管理等目标,努力在6月底前,基本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年底前通过省市考核验收。积极引导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分享改革红利。

二是推进支农机制创新。优化金融支农服务,积极破解农业主体融资难题。逐步完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整合省以上粮食补贴资金,侧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引导组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强化粮农互助服务。不断完善农业保险工作机制创新,努力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受益面。指导推进恒亮、天蓬、人尔、秀地等农业主体加快上市进程,引导农业企业规范开展股权交易和融资。发展一批示范性家庭农场,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深入推进我市农业对外合作,推进四川华朴猕猴桃基地建设进度,争取引进双汇集团来我市投资。

三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以实施农业科技项目为抓手,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重视农技队伍建设,完善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制度,积极发挥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团队作用。注重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农作模式,充分发挥省级农作物区试验站的功能,规范新品种试验示范管理,主推优质农产品品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开发特色蜂产品,持续研发“江山万年红”红茶。

5、打造平安农业。共同推进生产发展和平安建设工作,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动植物疫情防控、农业生产安全、农村“三资”管理、农民负担监督,促进农业农村和谐发展。

一是严抓农业安全。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抽检覆盖面,全年计划完成畜产品速测2万个批次、农产品速测7500个批次、定量检测400个批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监管追溯平台,提高追溯体系运行质量和覆盖面。建成集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展示和质量追溯查询于一体的多功能江山农业展示中心。继续强化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引导农业主体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认证,培育认证有机农产品5个。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确保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抓好农业生产安全、农机安全监理、消防安全等安全生产工作。

二是严格农业执法。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要节点的执法检查力度,推进执法检查常态化,规范畜禽屠宰、农资销售等经营行为。扎实推进农业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化建设,实行网上办案,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公开,做到执法检查现场处置率、限期改正复查率、投诉举报交办率、农产品案件查处率、涉嫌犯罪移送率、案卷质量合格率达到100%。扎实做好扎实做好农业生产事故、涉农纠纷的调处和信访维稳工作。

三是严管农村“三资”。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健全村级财务代理会计队伍,加强基层农经员、村级财务代理会计业务培训。开展“三资”管理监督检查,强化村级财务审计。强化农民负担监督,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努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进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

1、强化项目支撑。树立工作项目化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农业转型、扩大农业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加大农业招商力度,积极谋划储备农业大项目,依托我市特色产业资源招商、依托龙头农企招商,努力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布局、质量效益好的农业项目,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农业主体。规范项目管理,统筹资源要素,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和投入方式,财政支农资金重点向农业“两区”、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等倾斜,实现精准化扶持。

2、优化涉农服务。按照我市“四张清单一张网”要求,加快政务服务网平台应用建设,推进涉农审批流程再造,公布部门权力清单,提高审批效率,规范权力运行。建立健全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对重大农业项目成立专业招商组,开展“店小二”项目服务。积极与财政部门对接,争取整合出台简便实用的惠农政策。推进法治部门建设,强化法制教育,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提高农业系统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3、深化作风建设。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以更严的标准和更实的作风做好各项工作。强化担当意识,坚决杜绝庸懒散,责任面前不推诿,培养“敢于负责、乐于负责、善于负责”的农业干部。强化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肃工作纪律,建立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强化执行力度,严格制度落实,坚决杜绝中梗阻,集中精力抓落实,确保各项重点中心工作执行到位。用严和实的作风提升农业部门形象。

农林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第二篇】

2016年全区预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亿元,比2016年的16亿元增长15%;预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845元,比2016年的9348元增长16%。高于市对区考核增长14%目标2个百分点。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森林火灾受灾率为0。发展涉农市场主体794家,超额完成任务。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业现代化进程与我区区位不适应,农业和非农产业、农村和城区在土地等资源方面的竞争不断加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村级经济实力总体偏弱等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解决。

201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亿元,同比增长15%;企业收入达到亿元,同比增长10%;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150万元,同比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78元,同比增长16%。

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大建设”,实现“三个增长”,力争“四个突破”。即围绕全域城市化这一奋斗目标,突出柑橘精品果园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村集体经济分别增长12%、16%、13%以上。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招商引资和农业产业化上取得新的突破。

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农产品保障为抓手,农民增收为目的”实施“蜜橘原产地”保护工作。完成区域内的1006亩柑橘原产地保护建设规划,确定功能分区,明确基础设施、品牌文化、农房改造建设任务,推动黑虎山休闲区、园林场生态桔园观光区等旅游项目建设,促进城郊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发展,形成集种植、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特色农业。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引导土地合理流转,规范土地承包管理。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有效途径,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2016年抓好新一轮绿化美化工作,新栽乔木1940棵、新植草坪绿化面积万平米、新建改进绿地面积万平米。加强林业执法,依法办理征占用林业手续,严厉查处乱砍乱伐森林等林业违法行为,落实好森林防火责任,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成灾。

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移民生产生活水平,实现从稳定移民向“幸福移民”的跨越。一是积极争取新一轮葛洲坝移民危房改造政策扶持,弥补区在城市化发展中农村建设资金的不足;二是充分利用移民后扶基金大力发展村级生产安置基地建设,逐步完善移民村交通安保、照明等基础设施;三是进一步加强原迁移民动态管理,严格3849名移民230万直补资金的发放;四是加大对小水库基金、三峡移民库区基金等移民扶持项目的争取力度,力争2016年争取各类移民扶持资金500万元以上。

一是做好以“水”为重点的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完善山洪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充分发挥其在防汛防灾中的作用,为防汛抗灾提供科学决策;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喷灌、滴灌、微润灌等节水措施,改造柑桔园1000亩,安装管道万米,兴建抗旱水池1800立方米,通过科技手段,提高蜜橘种植效率和品质。

二是做好以“饮水”为重点的农村水管管网改造,探索全域农村管网与城市自来水管网对接。

三是做好以“安保”为重点的农村路网设施建设。2016年投资80万新建村组道路4公里,其中乡1公里,峡口风景区3公里,同时加强“万石路”安保设施后期的维修和管护,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四是做好以“灯”为重点的农村亮化工程。进行农村亮化设施改造,高标准建设农村路灯网络,引进集景观、照明、杀虫三种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照明系统。

巩固减轻农民负担成果,强化农村乱收费治理,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案件。同时,落实好党在农村的政策,做好农民阳光工程培训,完成生物能源建设200-300台套,落实农机补贴15-20万元。

加大农业标准化推进力度,加强科技体系建设和技术培训,全面推行以柑橘为主的农产品标识制度和质量可追溯制度,继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强化农作物无害治理工作,做好大实蝇病虫统防统治服务,进一步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确保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林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第三篇】

今年以来,县农牧局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农民群众共同努力,全县农牧业生产势头强劲,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粮食生产:全县小麦种植面积26万亩,平均单产463。5公斤,较去年增产14。2公斤,总产达到12051万公斤。玉米面积34万亩,平均单产476公斤,总产16184万公斤。吨粮田面积达到2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1%。

畜牧养殖业:谋划建设了富源牧业二期、内蒙古赛科星澳源牧业牧场2个万头奶牛牧场及雨垚牧业等3个千头奶牛牧场,并出台了县奶牛保险补贴办法。

截至10月底,全县奶牛存栏2。3万头,奶产量4。5万吨;肉鸡出栏81。2万只,羊出栏5。49万只,生猪出栏12。29万头。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农业项目基本完成。项目总投资3420万元。其中,调整种植结构2万亩、1000万元,冬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13。14万亩、1955万元,保护性耕作1万亩、40万元,水肥一体化5000亩、425万元。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项目资金正在拨付中。

土地确权进展顺利。20xx年土地确权8。6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18%,任务目标基本完成。

20xx年,第一批任务170个村、32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68%。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产生了8家施工单位,并签订了。

施工合同。

正在开展工作。全县剩余的25个村、6。2万亩进行了公开招标确定了两家施工单位即将开展工作。

土地流转平稳进行。已流转19。53万亩,流转率45%,签订合同29685份,占应签合同的100%。县乡均已建成土地流转平台,今年新增家庭农场86家。

1、推进北大洼十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生产要素集聚、科技装备先进、管理体制科学、经营机制完善、带动效应明显”的要求,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积极打造一二三产融合、产加销游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农业园区。

2、高标准规划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方向。重新编制、完善了《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20xx—20xx年)》,成功申报了两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周窝镇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xx县老城里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

3、按照农办财[20xx]25号文要求,编制了《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xx—20xx年以奖代补资金使用方案》,在项目投放上向核心区企业倾斜。中央财政将连续三年向我县安排奖励资金每年1000万元,。

1、不断加强动物检疫监管。一是规范乡站检疫票据管理;二是启动了生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工作;三是严格执行监管制度,严格履行。

岗位职责。

;四是向政府正式报告,申请增加编制、经费。

2、强化农产品专项整治。以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和畜禽产品等为重点,以农资经营、畜禽屠宰等为重点环节,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有问题的经营门店进行了立案查处,对河北兴达饲料集团生产的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饲料进行了封存。

1、加强了畜禽屠宰监管。明确了畜禽定点屠宰监管责任科室,全力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工作,履行好行业管理、屠宰检疫、打击私屠乱宰等职责。

2、做好动物疫病春防工作。向县财政争取了10万元工作经费,领取了各类疫苗,对全县畜禽进行全部免疫,免疫率100%。

3、经县政府协调,农产品质检站项目建设地点安排在北大洼核心区。

我县承担洁净型煤专用炉具任务2800台,首先制定了《20xx年城乡居民推广使用洁净型煤工作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到了各乡镇。通过公开试烧、遴选,确定了16家炉具供应企业,目前已全部完成。

加强了农药、肥料管理,确保源头净化。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清洁种植技术,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0万亩,累计实施水肥一体化1。1万亩,发展病虫害专业统防防治组织4家。

大力推进养殖污染防治,指导养殖场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在和谐牛场等6个养殖场建设了大型沼气池,蒙牛牧场建成了年产15万吨的有机肥厂并已投产。

今年已完成或在建的农业项目有15个,争取国家资金12300。85万元,分别是:20xx年田间工程项目1000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项目300万元、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农业项目3420万元、高产创建项目64万元、两个大型沼气池建设项目200万元、太阳能(灶)项目84万元、奶牛标准化示范场项目80万元、农机补贴项目900万元、农机深松项目175万元、”一喷三防”补助物资122。85万元、20xx年农技推广补助项目115万元、20xx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万元、20xx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项目4500万元、20xx年田间工程建设项目1250万元、农村清洁炉具项目70万元。

谋划项目4个,计划争取国家资金3365万元。分别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xx—20xx年以奖代补资金3000万元(资金已到位20xx万元)、奶牛标准化示范场建设项目240万元、20xx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5万元、农产品质监站改造提升项目100万元。

20xx年,在统计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全局同志们的大力帮助下,经过科室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各项统计调查任务,按照局里的安排和要求,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了将来我们的工作更好,现将我们一年来的工作做一总结,报告如下:

20xx年我们农村科完成了九项统计调查工作。

第一、完成了农村基本情况和农业生产条件的调查统计工作。农村基本情况和农业生产条件是农村、农业先进水平的标杆,代表着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标志着我市农村、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在这方面,我们积极与农业、农机、水利、土地等涉农有关部门积极合作,密切配合,周密布置,合理安排,实事求是的调查整理有关数据,为上级统计部门和当地经济管理部门提供了准确数据,使之准确及时地反映了我市的农村生产力水平,为全市的农村经济发展大局起到了应起的作用。

第二,完成了夏收、秋收农产品生产情况的调查统计工作。虽然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低,但他终归是基础产业,关系着人们的吃饭穿衣的基本问题,粮食生产更是国家的基础,在今年的农产品生产调查统计中,我们积极下村入户,尽量多的查颗数粒测产和实收实测定产,确保搞准弄清农产品产量,并将在调查统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总报告,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确保我市的粮食大市和农业强市的称号做出了贡献。

第三、完成了我市畜牧业的调查统计工作。在我市的农业生产中,畜牧业是一条短腿,存在规模化程度低,畜牧产品养殖总量少,在农业产值中的比例小等等多种不足,为了我市畜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进步,今年,在完成常规畜牧业总体情况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我们对全市所有规模养殖户进行了普查摸底,并入录计算机、建立起了畜牧业规模养殖户名录库,以更好的对畜牧养殖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检测、预告,以确保我市畜牧养殖业良性健康发展。

第四、进行了夏收、秋收及全年农作物灾情情况的调查统计。在今年的农业生产中,前半季旱情严重,后半季风调雨顺,农作物收获季节却灾情连连,对我市的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尤其是棉花等农作物灾情严重,针对此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配合农业、气象会同乡镇有关人员,及时地对农作物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统计,做到了及时调查统计,及时汇总上报,为我市的抗灾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五、完成了县(市)、乡(镇)、村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的调查统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统计是社会各界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为各级党委政府进行分类指导、制定正确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的重要的参考资料。这项统计调查工作横向涉及我们统计局所有专业和我市众多的经济、社会管理部门,纵向涉及市级本身和全市所有乡镇以及所有行政村,每一个地方的每一项指标都代表着某个区域的某一个方面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此项调查统计中,我们采取会议布置调查、登门调查、入户访问、电话调查等等多种渠道进行资料搜集,对每一项数据都认真核实,确保数出有据,数出有源,数据合理,客观真实的反应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水平。

第六、完成了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核算工作。第一产业增加值是区域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农村科对我们所负责的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按照上级要求及时调查,及时核对,及时计算,确保核算出的第一产业的增加值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我市第一产业的真实的发展水平,能够反映第一产业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基本做到了不重、不漏,不浮夸、不瞒报。

第七、完成了农业产业化的各项调查统计工作。今年,农业产业化统计工作除了完成正常的报表工作外,还对我市的全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新进行了核实认定。我们对我市的辣椒专业市场、两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五个农产品加工(养殖)基地进行了重新登统,进村、进厂、入户核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同时,还积极与发改局、农业局、林业局、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积极联系,对处于标准边缘的龙头企业等也进行了核实,做到应统尽统,对我市东平奶牛养殖场和康华牧业有限公司进行了省级农业产业化单位的申报工作,俩家现代化农业龙头顺利进入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监测龙头企业序列,参加全省的产业化的监测考评和重点监测。

第八、进行了农业报表直报平台的试点工作。在今年,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局长们的亲自部署、安排和参与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对我市所有10个乡级单位进行了直报平台的建立和运用,经过三轮六次报表的试运行,我市农业报表直报工作进展顺利,为农业报表的正式直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提高了农村统计工作效率为保证数出有理,数出有据打下了新技术基础。

第九,协调组织完成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并作为国家的数据质量验收点顺利通过了国家组织进行的质量验收。

农林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第四篇】

二***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促进农民增收当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优质化、标准化、产业化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粮油生产全面丰收

(二)林业生产稳步推进

(三)渔业生产稳中有升

(四)蔬菜生产形势喜人

(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永恒的主题,通过近几年来的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我区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着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

(三)加强病虫测报,搞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1.测报工作逐步规范。我局测报是全省先进单位,承担省安排系统测报对象11个,并对30余种病虫草害进行普查,同时在插花、枣庄、老庙、口孜等乡镇聘请兼职测报员6人,设立6个测报基点,今年共发布病虫情报8期,向省植保总站,报送病虫发生动态周报表48期次,病虫预报准确率在90%以上。

2.农作物病虫防治成效明显。全年病虫草害发生总面积万亩次,防治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吨,棉花吨,油料吨。

(四)加强“双生”市场清理整顿,加大农业执法力度

(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加强局属企业管理,确保社会稳定

局属的两个农场、两个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多,职工生活困难,不安定因素多。针对以上情况,我局一是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一年来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二是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将困难职工摸底造册登记,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职工张榜公示,全局共有40多位困难职工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

2.做好局直机关内部管理工作

一是开展“学习两个条例、进行警示教育、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题教育,使全局党员干部深化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建章立制,狠抓落实。我局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学习制度、财务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保证全局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三是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同时抓好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

在肯定今年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自身工作中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在明年工作中着力改进。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农业结构调整档次不高,效益不明显。

2、颍东农业闪光点、亮点不多,缺乏特色,示范点建设力度不够,多处于分散种植,没有规模优势。

3、无公害农业步伐已落后其他县市区,需迎头赶上。

4、农业投入不足,工作经费缺乏,推广手段落后,制约工作开展和农业经济发展。

5、受机构改革的影响,个别同志工作存在浅尝则止、疲于应付的局面,缺乏积极创新、锐意进取的思想。

农林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第五篇】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干部职工头脑,深入开展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践行群众路线,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在全局上下形成争当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排头兵的思想共识。

三是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协调推进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完善农资生产经营诚信体系建设。

四是夯实发展基础。统筹农业基础设施联网,坚持全域规划、集中实施、连片推进水、路、气、电、光、绿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农业机播、机收等机械化水平,力争机械率超过50%。

五是筑牢行业安全。深入开展耕地、林地资源保护,农畜产品检疫检验、动植物疫病防治等行政执法工作,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防治“三大战役”,积极开展面源污染治理、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开展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工作,加强安全隐患处理整治力度,切实保护群众合法利益。

六是奋战脱贫攻坚。编制年度帮扶规划、贫困户脱贫方案,常态化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积极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产业建设,严格执行扶贫资金管理制度,推广农业信贷业务、农业保险项目,力争2020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100%,特色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70%以上。

农林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第六篇】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林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凭良心、党性做事”的理念,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为着力点,创新思路、精心组织,狠抓措施落实,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层次提升,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全市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上半年的回顾

围绕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优势产业规模得到扩大,促进了高效农业又好又快发展。上半年农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其特点为:

(一)夏熟大面积丰收。今年,经受了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雪灾害的严峻考验。面对灾情,狠抓应对抗灾措施落实,夏熟取得了灾年丰收的可喜局面。全市26万亩小麦(去年万亩),平均单产公斤,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增公斤,全市万亩油菜(去年万亩),平均单产168公斤,比去年增7公斤。

(二)高效农业大步发展。上半年完成省下达我市高效农业面积2万亩,其中新增水产3000亩、果品4769亩、瓜类1万多亩、蔬菜500亩。其中葡萄新增3695亩、梨300亩、桃348亩、其它426亩。全市果品面积首次突破万亩,达到万亩,其中葡萄7680亩、桃1439亩、梨900亩、小杂果等2480亩。茶叶生产稳中有升。蔬菜生产战胜雪灾造成设施损坏、春种推迟等不利因素,尤其是大棚设施蔬菜影响严重,由于科学指导,干群努力,实现了灾年不减产。上半年蔬菜播种面积20万亩次,其中设施大棚蔬菜万亩,蔬菜总产量51万吨,总产值亿元,比去年增加%。

(三)特种养殖大幅上升。抓住阳澄湖拆围机遇,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品,今年全市放养蟹种万公斤,比去年增长%,放养面积万亩。青虾套养面积万亩,比去年增%。“四大家鱼”生产呈现转机,放养鱼种万公斤,比去年增长%,全市水产养殖面积万亩。上半年生猪存栏万头,比去年增加%。

(四)农业效益较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虽然遭受特大雪灾,由于抗灾措施有力,救灾政策及时到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恢复生产、夺取丰收的积极性,使全市农业在大灾情况下,增效7143多万元,其中小麦增收1180多万元,油菜增收1030万元,蔬菜消化农资涨价后增收xx多万元,水产增收2500多万元(鱼增收1200多万元、虾增收800多万元、蟹虾苗种增收500万元),全市畜牧增收433多万元(生猪增收205万元、苗猪增收150万元、家禽增收78万元)。

上半年,围绕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抓了七个方面:

一、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增强

以物质装备能力建设为抓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新农机推广应用有了新进展。制定和落实各项鼓励政策及指导意见,推动农机化发展。今年财政补贴农机具购置总投入万元,同比增%。其中财政补贴占59%,农民自筹占41%。全市新增各类高性能插秧机311台,比去年同期增%,还新增大中型拖拉机95台,高效植保机158台,增氧机、投饵机151台。今年夏种期间,全市投入插秧机近1000台,完成机插面积万亩,增幅达%。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到全市十个镇和80%的水稻种植村。夏收期间,投入联合收割机1063台,其中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达到622台,加快了夏收进度。今年我市被列为江苏省农机更新试点县之一。在政策引导下,上半年更新旧拖拉机近70台。

(二)高效示范基地建设有了新成效。在继续推进四个苏州市级现代农业规模化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上半年新增百亩以上果品基地5个、蔬菜基地1个、畜牧养殖基地1个、水产基地1个。新增设施栽培面积1万亩。上半年全市基地、设施、果品、沟渠路等总投资达5000多万元。

(三)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有了新发展。以改造中低产田项目为载体,着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上半年完成了辛庄朱家桥和尚湖常兴两个规模化优质化水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并通过了苏州市级验收。今年被省批准立项并组织实施了古里镇优质水稻基地和支塘镇高效果品基地2个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争取农业综合开发资金520万元。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

二、组织化程度得到增强

1、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良好。全市44家农业龙头企业,上半年资产总额亿元,比去年同期增%,经营销售收入超6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利税亿元,比去年同期增%。今年推荐江苏阿里山食品有限公司、佳峰食品有限公司申报了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推荐常熟市金唐市水产品有限公司、常熟市海明蔬菜园艺场申报了苏州市级龙头企业。

2、专业化生产得到发展。今年成立了由规模葡萄种植企业近四十家参加的葡萄协会,成立了由60户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参加的水产专业合作社,还成立了由45户养殖户参加的秋萍蟹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组织化水平有了新提高。

3、“三资”农业经受了宏观环境的考验。由于受国内外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今年农业利用“三资”和农产品出口放缓。上半年完成农业利用“三资”亿元,其中完成利用注册外资万美元,内资12636万元,完成农产品出口创汇万美元。增速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三、科技兴农得到增强

1、大力培育水稻新品种。围绕优质、高产、多抗和熟期适宜的育种目标,继续加大选育力度。高产优质育种取得了重大进展,继常优1号、2号、3号通过国家审定后,常优4号今年五月份通过国家审定,常农粳5号通过省审定,有5个品系(组合)参加国家和省区试。

2、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今年我市同时实施了蔬菜、农机、生猪三个省级科技入户工程,其中生猪科技入户工程是首次争取到省级项目。全市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在全市所有农业产业中全面实施。全市科技示范户数3393户,比去年增886户,主推了36项新品种、新技术。还申报了省级科技项目11项、省级农业三项更新工程项目6项、省级农业信息化工程项目1项,申报了苏州科技项目10项,长江名特优水产品鳡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有了新进展。

3、大力组织开展农民培训。扎实开展了以“农民培训工程”为主题的“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民致福工程”(电脑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27期,培训人员7350人,举办农民创业培训班6期,培训297人次,农民电脑培训班4期,培训90人。与电台联办“农林专家进直播室”栏目24期,开展科技下乡活动5期,发放技术资料1万多份,明白纸20多万份。编写《现代农民知识手册》、《常熟特色高效农业》两本培训资料。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增强

1、抓好农业“三品”认证。已申报无公害农产品8个,绿色食品16个,有机食品4个。制定各类农业生产技术规程26个,其中5个生产技术规程申报省、苏州市地方标准。已申报苏州市名牌农产品12个、江苏省名牌农产品6个。全市拥有无公害农产品128个、绿色食品109个、有机食品22个,苏州市名牌农产品36个,省名牌农产品9个。“剑门牌”、“虞山牌”绿茶,“海明牌”超市蔬菜,“常农牌”、“白禾牌”大米等一大批名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2、搞好农业环境监测。加强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对粮、蔬、果产地土壤进行检测,对种植业、水产业产地水质进行定期抽检,对农业投入品检测,提高了农产品安全性。

3、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大力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上半年,部、省、苏州市及常熟市食安委先后9次抽检各类农产品87只,合格率100%。

五、生态农业建设得到增强

1、绿化造林进展快。围绕“绿色常熟”建设目标,大力实施“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湿地林营造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林果增效工程、村庄绿化示范工程、城镇绿化工程”林业七大工程,村庄绿化142个村庄通过验收。新增绿化面积18000多亩,其中绿色通道2767亩,绿色基地5472亩,绿色家园9761亩,完成了苏州市政府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万亩)。

2、生态技术推广力度大。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夏熟小麦施用配方肥面积万亩,每亩节约氮肥公斤,肥料利用率提高个百分点,每亩比常规施肥增产26公斤,全市小麦增产多吨,增收万元。示范推广商品有机肥3100吨。

3、污染源普查效果好。污染源普查,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压力大。我局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总体要求,成立了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具体抓。及时制订了普查实施方案,开展宣传工作,把污染源普查宣传资料、画册等及时发放或张贴各镇;组织业务培训,先后举办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技术业务培训8次,人数400人次,入户督查20多次。做好普查资料的汇总,共收回各类普查表格13790份。目前,污染源普查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达到预期目标,并顺利通过国家级抽样核查。还选择了高中低三种不同收入类型的农户各1户作为省级农村生活污染源监测点,上半年对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采样2次,送上级主管部门检测。

六、依法治农得到增强

1、开展农业专项整治。上半年开展农资执法检查35次,出动执法人员112人次,查获高毒农药100公斤,冒假农药800袋,劣质肥料吨等,调查各类农资案件8起,立案7起。依法开展了100吨伪劣肥料立案调查,并妥善消除不良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加强水稻种子质量管理,拒绝调入1万公斤不合格的武粳15号种子,转商处理万公斤杂粳种子,确保了水稻用种安全。

2、加强动植物检疫。积极开展各类重大动物疫病的春防工作,防疫密度100%。上半年产地检疫生猪万头,屠宰检疫生猪万头,检出病猪40头,全部作无害化处理。开展“瘦肉精”尿样残留检测,抽检419户2759份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办理检疫证5126份,运输证5038份,清理疫木1863份,把好了检疫关。

3、强化农业安全监管。上半年出动渔政检查1020人次,查处渔业违规33起。我市长江春禁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查处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8起,为渔民挽回损失万元,昆承湖及南湖死鱼损失赔付正在落实之中,维护了渔民利益。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检查活动6次,培训80多人,检验渔船215艘。年检大中型拖拉机827台,联合收割机234台,道路运输拖拉机394台,组织农机人员安全学习1600人次。

七、服务效能得到增强为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加强效能建设,打造“农林人”良好形象,更好地发挥农林部门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今年以来,局党委从抓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作风入手,切实加强了队伍建设,在全系统继续开展了争创“六型”机关和“三个一流”为主题的作风和效能建设活动,开展了以“凭良心、党性做事”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机关作风有了进一步转变,勤奋学习之风、开拓创新之风、求真务实之风、廉洁从政之风在全系统已基本形成,服务质量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今年特大暴雪灾害面前,我局急农民所急,当暴雪天气刚出现,就召开农服中心主任会议,对抗灾工作及早作出了全面部署,并多次下发了突击抗灾救灾的紧急通知和技术意见。局领导多次带领有关人员分头冒雪到田头察看灾情,深入一线,慰问受灾户。在春节长假期间,局有关领导和有关站所2次深入田头,察看灾情变化,为制定灾后自救、恢复生产掌握第一手资料。在雪灾中市民菜篮子受到影响,我局想市民所想,根据市政府的要求,突击组织蔬菜上市保供应。仅用了半天时间就与董浜镇政府商定了组织蔬菜直供事宜。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分别在体育馆、报慈北路、红旗桥旁、泰安街快速落实了四个市政府抗灾蔬菜直供点,从局系统组织100多名同志从上午7点供应到下午5点,中间每天还要搬卸蔬菜一直供应到小年夜,供应平价蔬菜10万多斤,既平抑了市场菜价,受到市民欢迎,又减轻了农民损失,保护了农民利益,“农林人”在全市社会各界中的声誉逐步得到提高。

上半年农业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必须看到仍然存在制约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主要有:

1、“三资”农业发展减速。今年用地指标趋紧,生产资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增加,融资贷款难,美元汇率下降和农产品进口国人为设置绿色壁垒,造成今年“三资”农业发展减速。

2、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偏小,对本地农业带动能力不

强,龙头企业与农民的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3、农业规模经营推进缓慢。我市农业生产小而散的局面未有根本改变。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农业规模经营推进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建设。我们要引起足够重视,研究对策,积极应对,努力化解,继续推动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服务指导的进一步加强,夏粮生产经受了五十年一遇特大冰雪灾害的严峻考验,仍实现了丰产丰收,农机获得了大发展,绿化取得了大进展,林果得到了大拓展。下半年,全市的农林工作,将以市委第十一届六次全会(扩大)会议精神为指针,以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为抓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为着力点,以提高服务质量水平为立足点,努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将重点围绕“五大建设”,搞好“四个规划”,完善提高“三大体系”,促进常熟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突出“五大建设”

一、突出“科技”农业建设。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是农业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是高效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突出在农业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加大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和技术研发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放大科技对高效农业的支撑作用。在继续抓好科技入户工程和农民培训、科普宣传和科技下乡、种质资源保护等工作的同时,下半年,一是重点抓好1个国家、4个省水稻区试品种。二是规划建设好600亩“苏州市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确保11月份动工建设。三是抓好常优系列水稻新品种推广工作,重点在湖北、安徽两地新增水稻制种点100亩,同时突出“07-1”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力争在两年内通过国家审定。组织好省、市各项农业科技项目和省农业“三项工程”的实施,加快成果引进与转化,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二、突出“基地”农业建设。高效示范基地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的平台,是高效农业的展示窗口,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在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农业产业发展布局规划,推动农业产业基地连片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同时,要提高各类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水平,努力建设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耕作机械化、产出高效化、环境优美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下半年,重点抓好坞丘4万亩基地建设、大义生猪养殖区、董浜杨塘村蔬菜基地的建设。同时,要抓紧古里、支塘农业开发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

三、突出“品牌”农业建设。坚持以工业理念指导农业,发展品牌型农业。农业“品牌”是农业经济的一种集成组装,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成果体现,是附加值,是竞争力。要把品牌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载体,通过品牌战略实施,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和组织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操作规程来组织农产品生产。在现有259只农产品品牌的基础上,下半年力争再有20只农产品成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力争有10只农产品成为省、苏州市名牌农产品。精心组织好八月份举办的“常熟提子展销会”,做大做强常熟水果,打响常熟水果品牌。同时加强品牌运作,扩大品牌效应,努力实现“创一个品牌,立一个名人,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良好局面。要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着力加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管,着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监管,着力加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监管,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计划分别在7-8月和11-12月开展2次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生产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对70-80只农产品进行质量抽检,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不出问题。

四、突出“设施”农业建设。设施农业是综合利用水、土、热等资源,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的有效途径,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农业集约化和提高生产能力的需要。下半年一是重点发展大中棚蔬菜和高档葡萄避雨栽培。计划新增蔬菜设施栽培200多亩,建设节水灌溉农田3000亩。二是大力发展设施水产业。重点推进标准化鱼池、网箱养殖、工厂化育苗等设施建设,扩大水产、水果冷藏保鲜能力500吨。三是发挥好农机具功效。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优势,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更新农业机械100台,进一步优化农业装备结构。

五、突出“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型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利用与保护相结合,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合理有效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高质量完成好今年绿化任务。加强对38个尚未达标村庄绿化“补绿”、“增绿”工作,组织今年新拓经济林面积核查,完成耿泾塘绿色水廊建设任务,确保全年绿化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二是加强农业环境监测。组织好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和农业生活污染源监测,开展好耕地质量监测,重点抓好四个省级监测点建设,抓好农业环境抽检,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作用。三是加强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治理,治污率达到85%以上。四是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开展好测土配方施肥和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指导农民科学施肥。采取综合防治手段,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推广高效机动药械,提高农药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扩大冬绿肥种植面积。

“四大规划”

1、水稻产业化发展规划

用。一个水稻区域内的河水经过水稻一个生长季节的净化,水质至少可以提高一个级别,再是水稻是一个功能巨大的天然降温“空调”,一亩水稻的降温作用相当于125台5匹空调。除此,水稻叶片能很好地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又是天然“吸尘器”。常熟被誉为“鱼米之乡”,常熟之名来自水稻为主的农作物年年丰收,因此,水稻还有着承载和延续常熟悠久文化的独特功能。有利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目前水稻占据全市农业种养面积的近60%,资源最为丰富,同时,水稻栽培农艺与农机可以完好结合,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解决历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作业,实现水稻种植基本现代化指日可待。有利规避市场风险。“民以食为天”,以水稻为全市现代农业突破口,以水稻产业化为全市现代农业抓手,米业产业可以规避市场风险。(1)定位。按苏州下达27万亩,与“两大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衔接。2009年支塘、古里、辛庄、尚湖、虞山镇、海虞、梅李每镇1万亩基本连片的规模经营,在镇域版图上标出。(2)方法。大户、村集体生产、经营。(3)措施。领导重视,建议土地流转,给予市镇两级补助。

2、高效农业发展规划

全市规划明年2万亩,重点在水产、水果等,区域在海虞、碧溪、梅李、董浜、支塘、辛庄、虞山镇。

3、2009年绿化规划

各镇对村庄绿化、河道绿化、林果、道路绿化规划要在8月中旬结束。二是全市行道树单排都要增一排,挖掘绿化覆盖率潜力。三是绿办要与园林、交通、建设局、二个旅游区沟通,让部门及早在8月中旬将明年绿化规划敲定,以利形成全市2009年绿化规划。

4、养殖污染治理规划

(1)继续控制稳定全市畜禽养殖规模;(2)以村民小组或村为单位,建立养殖小区;(3)粪便治理。

“三大体系”

森林管护体系。随着我市绿化面积的增加,森林覆盖率的提高,不仅要植绿,更要护绿,尤其是增强森林火灾的防控能力,严防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力争连续21年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

动物防疫检疫体系。重点推进集中屠宰,加强生猪检疫,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要突出防疫保安全,强化责任落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按照《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措施,强化责任,确保动物疫病防控和疫情应急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在实施常年免疫基础上,重点抓好生猪夏季高热病防控和秋冬防疫,确保全年无重大疫病发生,把疫情降到最低点。

病虫害防治体系。进一步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加强农业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确保今年秋熟稳产高产。一是加大农业重大病虫害监测力度,加强测报人员培训,建立测报调查规范制度,提高测报工作效率,为提高防治水平提供良好基础。二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大力推广机动施药机械,发展多元化植保专业防治组织,重大病虫害实施联防联治,提高防治水平。三是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及配套技术,减轻农药污染。

1、与财政、农办商量制订好农业产业化政策。

2、与国土商量出台农机管理用房用地政策。

3、落实兑现绿化与环境整治政策。

农林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第七篇】

今年以来,县农牧局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农民群众共同努力,全县农牧业生产势头强劲,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粮食生产:全县小麦种植面积26万亩,平均单产463。5公斤,较去年增产14。2公斤,总产达到12051万公斤。玉米面积34万亩,平均单产476公斤,总产16184万公斤。吨粮田面积达到2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1%。

畜牧养殖业:谋划建设了富源牧业二期、内蒙古赛科星澳源牧业牧场2个万头奶牛牧场及雨垚牧业等3个千头奶牛牧场,并出台了县奶牛保险补贴办法。

截至10月底,全县奶牛存栏2。3万头,奶产量4。5万吨;肉鸡出栏81。2万只,羊出栏5。49万只,生猪出栏12。29万头。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农业项目基本完成。项目总投资3420万元。其中,调整种植结构2万亩、1000万元,冬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13。14万亩、1955万元,保护性耕作1万亩、40万元,水肥一体化5000亩、425万元。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项目资金正在拨付中。

土地确权进展顺利。20xx年土地确权8。6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18%,任务目标基本完成。

20xx年,第一批任务170个村、32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68%。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产生了8家施工单位,并签订了施工合同,正在开展工作。全县剩余的25个村、6。2万亩,进行了公开招标,确定了两家施工单位,即将开展工作。

土地流转平稳进行。已流转19。53万亩,流转率45%,签订合同29685份,占应签合同的100%。县乡均已建成土地流转平台,今年新增家庭农场86家。

1、推进北大洼十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生产要素集聚、科技装备先进、管理体制科学、经营机制完善、带动效应明显”的要求,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积极打造一二三产融合、产加销游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农业园区。

2、高标准规划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方向。重新编制、完善了《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20xx—20xx年)》,成功申报了两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周窝镇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xx县老城里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

3、按照农办财[20xx]25号文要求,编制了《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xx—20xx年以奖代补资金使用方案》,在项目投放上向核心区企业倾斜。中央财政将连续三年向我县安排奖励资金每年1000万元,。

1、不断加强动物检疫监管。一是规范乡站检疫票据管理;二是启动了生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工作;三是严格执行监管制度,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四是向政府正式报告,申请增加编制、经费。

2、强化农产品专项整治。以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和畜禽产品等为重点,以农资经营、畜禽屠宰等为重点环节,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有问题的经营门店进行了立案查处,对河北兴达饲料集团生产的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饲料进行了封存。

1、加强了畜禽屠宰监管。明确了畜禽定点屠宰监管责任科室,全力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工作,履行好行业管理、屠宰检疫、打击私屠乱宰等职责。

2、做好动物疫病春防工作。向县财政争取了10万元工作经费,领取了各类疫苗,对全县畜禽进行全部免疫,免疫率100%。

3、经县政府协调,农产品质检站项目建设地点安排在北大洼核心区。

我县承担洁净型煤专用炉具任务2800台,首先制定了《20xx年城乡居民推广使用洁净型煤工作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到了各乡镇。通过公开试烧、遴选,确定了16家炉具供应企业,目前已全部完成。

加强了农药、肥料管理,确保源头净化。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清洁种植技术,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0万亩,累计实施水肥一体化1。1万亩,发展病虫害专业统防防治组织4家。

大力推进养殖污染防治,指导养殖场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在和谐牛场等6个养殖场建设了大型沼气池,蒙牛牧场建成了年产15万吨的有机肥厂并已投产。

今年已完成或在建的农业项目有15个,争取国家资金12300。85万元,分别是:20xx年田间工程项目1000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项目300万元、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农业项目3420万元、高产创建项目64万元、两个大型沼气池建设项目200万元、太阳能(灶)项目84万元、奶牛标准化示范场项目80万元、农机补贴项目900万元、农机深松项目175万元、”一喷三防”补助物资122。85万元、20xx年农技推广补助项目115万元、20xx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万元、20xx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项目4500万元、20xx年田间工程建设项目1250万元、农村清洁炉具项目70万元。

谋划项目4个,计划争取国家资金3365万元。分别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xx—20xx年以奖代补资金3000万元(资金已到位20xx万元)、奶牛标准化示范场建设项目240万元、20xx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5万元、农产品质监站改造提升项目100万元。

农林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第八篇】

xx年,区农林牧业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按着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重点围绕“两区一园”建设,加大农、林、牧、水等各项工作的推进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各项工作汇报如下:

1、积极做好资源普查工作。为防止国有资源流失,全面掌握春雷农场国有资源情况,利用春种前的有利时机,抽调2名同志与春雷农场生产办的4名同志组成普察小组,利用一个月时间,对春雷农场耕地、林地、草原、水面等进行现场踏勘、实地测量,根据gps测得的坐标和面积,建立了资源档案。春雷农场实测耕地27579亩,比原有掌握耕地多1821亩;实测林地14545亩,比原有掌握林地多1821亩;实测草原109680亩,比原有掌握草原多10438亩;实测水面20000亩,比原有掌握水面多5000亩。通过调查,进一步掌握我区农业资源的状况,为农业规划和土地功能划分、使用、提供准确数据。

2、大力推广沼气开发项目。为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已到位的国债资金120万元,采取政府匹配、农民自筹的形式,在两个园区推进“四位一体”生产模式,计划建设沼气池1000套,为用户提供能源、肥料支持。目前,已建成420套沼气池,其余580套沼气池正在建设中,预计20xx年5月末即可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3、继续推进四期续建工程项目。继续抓好四期基础设施续建工程的推进工作,今年7月初继续铺设净水管线3265米,修建阀井90座。截止9月末,四期的3017米混凝土路面主体道路工程、附属路肩、排水沟及6525米原水管线工程等基础设施已全部竣工。

4、协调解决电网改造项目。一是根据国家、省、市有关优惠政策,抓住机遇,积极协调市计委、市电业局建设春雷农场两个园区电网改造工程。二是春雷农场又积极筹措80万元资金,完成养殖园区及种植园区一二期电网改造工程。目前,正在协调种植园区三期电网改造工程,积极和电业部门协商,将两个园区用电权属移交电业部门管理事宜。

5、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协助金锣公司,办好绿色产业,建设12000吨肉灌制品项目,拉动30万头生猪生产,带动8000农户致富,增加农民收入3000万元。

6、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我局成立项目招商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签订了四期14栋棚室招商建设协议,其中看护房为平房的11户、看护房为楼房的3户,已建设完成,投入生产的5栋。二是引进温州南麂仔海产品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扩大春雷保鲜粘玉米生产规模,利用三年时间,将每年加工能力扩大到800万穗。今年加工能力达到100万穗,销售收入达到130万元。

1、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一是抓好生态园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书画苑、碑林园的建设。二是做好植树造林工作。20xx年三北四期植树800亩,其中防风固沙林590亩、盐碱地改造林150亩、病腐木改造林60亩。

2、做好病虫防治,幼林抚育工作。一是抓好树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年初,我们采取集中防治和分散防治相结合、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等方法,彻底防治我区万亩树木病虫害,大大减少了青杨虎天牛、白杨透翅蛾等的侵害和烂皮病、肿茎溃疡病等病害发生。二是抓好幼林抚育工作。今年,我们对近三年来的万亩新植树木,全部采取浇水、锄草、松土、修枝等抚育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在全市植树造林检查中受到好评。

(三)畜牧工作。

1、依法对外承包草原。春雷农场有草原109680亩,其中可利用草原8万亩,已全部进行承包,85户承包户中有74户从1998—20xx年陆续承包,承包期为20—30年,承包费5元/亩;11户从20xx年后进行拍卖承包,承包期为5年,承包费7—10元/亩。通过草原承包,已将春雷农场草原落实到每个承包户手中,由承包户进行管理,便于禁牧工作的有效开展。

2、积极做好禁牧工作。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四月下旬,局领导主持召开会议,结合全市草原禁牧会议精神的要求,制定禁牧工作方案,成立草原禁牧执法监察队,在区农林牧业局设禁牧办公室及6181319、6181271两部举报电话,以便加强对全区禁牧工作的领导、监督与检查。二是普查到位,抓好宣传。根据全市草原承包禁牧工作会议的精神及林甸现场会的要求,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从五月份开始,对全区现有草原实行全面禁牧。通过与动检站、街道社区、春雷农场联合,深入全区六个街道十五个社区进行调查,发放《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草原禁牧的通告》513份,宣传《草原法》及禁牧有关政策,以提高养殖户对禁牧工作的认识,取得养殖户的支持,为进一步做好禁牧工作奠定基础。三是监察到位,抓好落实。我们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禁牧监察工作。配备4名禁牧工作人员1辆专车下去检查,五月份以来共出动120车次、370人次,每天对春雷地区、采油三厂、采油一厂等地的草原,油井四周的草地进行检查,对放牧者采取说服教育,并及时制止,劝退散养放牧者89人次,制止散放牛羊2370头只,同时在春雷农场设草原看护员5人,发现放牧及时汇报,并协助草原禁牧执法监察队工作,有利地保护了辖区的草原,维护了草原生态的健康发展。

3、建设圈舍饲养载体。我们重点抓了绿色养殖区的开发建设工作,现已完成招商引资1780万元,建舍饲养123户,已建成能够投入使用的72户,进区饲养奶牛360头、肉牛1980头、猪4100头、鹿36只,积极为养殖户提供饲养场所,为全区禁牧提供硬件环境。

4、抓好青贮饲草种植工作。在饲料饲草生产上加大了青贮的人工种植力度,为舍室养殖提供储备。种植青贮玉米3000亩,收割青贮12000吨。改良草原20000亩,围栏休牧20000亩;围栏与草防林相结合休牧7000亩,收割饲草6400吨,为舍饲提供充足饲草储备。

1、加快农村水利建设。一是建设万亩抗旱保收田项目。根据全市建设400万亩抗旱保收田的要求,我区20xx年已建设1万亩抗旱保收田,在原有16眼机井的基础上,投资30万元新打抗旱井20眼。春播前全部投入使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是启动膜下滴灌项目。争取市水务局价值30万元的膜下滴灌设备,用于800亩蔬菜的种植。三是完善人畜饮水工程。争取市水务局投资8万元,在春雷农场西大岗(地名)打水源井一眼,铺设自来水管线3200米,安装压力罐1个,可解决240户居民700人20xx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2、加强水务一体化管理。一是做好《水法》宣传工作。利用3月22日“世界水日”,22日至28日“中国水周”,采取集中宣传、新闻媒体宣传、工作中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水法》,提高市民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卫生用水的意识。二是抓好水政执法工作。针对我市地下水严重短缺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大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意见》坚决取缔供水管网内地下水源井的指示精神,区水务局严格执法程序,依法行政,积极协助市水务局、依法取缔中三路、中五路等十三条主要街路两侧露天洗车场21家,查处14家非法取水的室内洗车场,对辖区23家工地用水情况进行检查,对大庆小商品市场非法取用地下水用于施工事宜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目前该公司已停止使用这32眼小水井,接上了供水公司管网水。同时,在市水务局指示下,我局汇同管理局水务处、供水公司依法取缔仁荷湾、正鑫会馆、电泵公司、华谊农工商等8家单位10眼深水井,依法取缔三厂市场、丰收塑料厂、火炬木器厂等50家单位和个人55眼浅水井,有力整顿了水市场秩序,特别是打击了取用地下水用于餐饮、洗浴等服务行业的非法用水行为。有效地保护了我区的水资源,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

3、全力做好防汛工作。为了保证我区20xx年安全度汛,确保全区工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局认真准备,全力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及早制定了防汛工作方案,组织召开防汛会议,落实防汛物资,明确排水沟渠清淤维修任务。针对低洼易涝的8处家属区做到早安排、早落实,几场大雨过后,都能安全度汛。

(五)圆满完成春雷农场职工劳动家属资格认定工作。

为了妥善处理好三环家属上访问题,根据市委、市政府从关心照顾角度出发,将三环家属纳入企业养老保险,解决生活困难问题的精神,区政府及时成立了以常务副区长为组长,农林牧业局、信访办、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处理原三环公司二营职工劳动家属上访问题的实施方案》。此项工作,于4月份开始,市、区工作组深入春雷农场80人次,召开宣传动员会10次,发放宣传单近500份,政策宣传动员面达到100%,组织10人进行普查登记,共登记劳动家属468人,登记准确率达到100%。后又经过三次排查,最后由连队职工代表进行确认核实,而且以连队为单位,将划票结果达到70%以上的家属在连队范围内张榜公示10天,有375人符合年龄和劳动年限的要求,予以上报,顺利完成了普查、登记上报工作。

通过调研,按照发展精品农业的要求,我区农业在生产经营中还存在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服务不到位。突出表现在农户种什么,种多少,什么时候种,都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增产不一定增效。

2、技术服务不到位。大多数农户对传统农作物技术掌握不错,但对棚室蔬菜、瓜果及特色农业知之甚少。多数农户都知道食用菌、香瓜的效益较高,可是不懂技术,不敢种植。农户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技术指导、技术服务,但如今我区这方面人才缺乏,无法适应农业生产要求。

3、政策扶持不到位。精品农业必须有大的投入,才能有大的产出,由于我区财力紧张,农业上投入的不多,再加之农场供养人口多,企业在农业上投入的不够。资金不能足额到位,致使电网改造、路网改造、水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受到严重制约,影响了项目建设和精品农业的快速发展。

4、市场营销不到位。要加快棚室生产,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必须有一大批农民经纪人,把市场信息及时反馈过来,使农户及时跟着市场转,生产适销对路农产品,再由经纪人把产品销出去,不但减少生产盲目性,而且提高生产效益。而我区虽然也有一些农民经纪人,但数量太少,成大气候的更少,因此棚室生产难以迅速发展。

5、龙头企业牵动作用不到位。由于缺少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销售、提供服务的龙头企业的引导,农产品形不成市场规模,深加工水平低,仅停留于初加工,制约了农户效益的提高。

6、招商政策优惠程度不够。两个园区招商只是免收当年土地租金,落三个人户口,没有其他奖励政策,招商难度大。

7、种植园区引水工程没有竣工,水价偏高,影响园区发展。

8、种植园区四期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不足。没有蓄水池,雨水无处排,园区道路没有环上,交通不便。

1、继续建设5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引水工程。春雷绿色种植园区建设以来,灌溉用水一直是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解决园区供水、降低用水价格势在必行。为此,区领导经多方努力,协调供水公司承建5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引水工程。该工程从301国道原水管线处铺设1980延长米高压供水管线至种植园区,预算投资542万元,其中区政府投资350万元,供水公司投资192万元,由供水公司承建。该工程于去年9月底全面开工建设,主管线1980米已安装完毕。由于资金不到位,剩余9980米副管线铺设及配套工程不能按期竣工投入使用。明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协调力度,促成该后续工程开工建设,近早投入使用。

2、继续推进春雷种植园区电网改造工程。虽经区、企两级领导的共同努力,协调有关主管部门建设春雷农场养殖园区及种植园区一、二期电网改造工程,但种植园区三、四期电网尚未改造,还需进一步协调,加以彻底解决。同时还要协调两个园区用电权属移交电业部门管理的事宜,以减轻企业管理和电损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3、继续推进国债建设项目。利用国债扶持资金,在两个园区继续推进“四位一体”沼气开发项目,力争在20xx年5月末保质保量建设完成剩余580套沼气池,全面完成1000套沼气池国债项目,为用户提供能源、肥料支持。

4、积极争取通村公路建设项目。春雷农场各连队的主干道大多为砂石路或土路,年久失修、破损严重,而且又远离国道,交通不畅,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道路急待改造,总长度公里。我们早已将该工程项目有关情况上报,并列入市里“通村公路”工程建设计划。我局将继续协调市交通局近早建设通村公路,以彻底解决该地区的交通环境。

5、认真完成盐碱地造林任务。积极做好秋季造林整地工作,认真落实任务,争取明年4月份全面完成500亩盐碱地造林任务。

6、协调项目支持农村水利建设。一是继续实施膜下滴灌项目。争取市水务局价值30万元的膜下滴灌设备,用于800亩蔬菜的种植。二是完善人畜饮水工程。争取市水务局投资8万元,在春雷农场窑地(地名)打水源井一眼,铺设自来水管线3500米,安装压力罐1个,解决300户居民1000人2800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7、做好种植园区四期棚室招商工作。种植园区四期已投资300多万元,建设完成了排水、供水及路面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四期176组棚室(看护房为楼房的80户,平房的96户)项目势在必行。为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种植园区棚室工程是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一抓到底,见到实效。

为加速我区精品农业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土地产出率,使农户增收、农业增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抓好发展规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重新制定发展精品农业的总体规划,规划要高起点、高水平,要定位在全市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目标上,在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农户收入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使规划充分体现生产、生活、休闲、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精品农业。

2、构筑保障体系。一是政策保障。结合我区实际,在发展精品农业上,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在土地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用水政策、用电政策、人才引进等政策方面要予以优惠。通过优惠政策,进一步吸引工商资本、个体私营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二是科技扶持。由区农林牧业局牵头成立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四大主导产业专项课题组。各课题组要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为农户解决实际困难,为精品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加大投入。精品农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要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为帮扶,企业和农户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驱动,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体制。

3、抓好检测关。以现有的大庆市绿色食品监测中心、大庆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等技术机构为依托,重点对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及种植环境进行检验检测,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全过程实施监控,严把质量关,保证产品真正绿色、真正无公害。

4、实施品牌战略。精品农业必须注重发展品牌战略,这也是农产品增强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自身效益的重要途径。商标是创建品牌的载体和前提,因此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增加商标注册总量,积极推行无公害产品认证工作,力争有更多的农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标识。对已注册的商标要培育好知名度和信誉度。

5、打造销售平台。一是引进销售代理,培养农民经纪人,在城市中设窗口、建市场。二是区政府做规划,面向社会,以优惠招商政策,吸引有实力的业主就地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三是推行现代流通方式,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

6、提高农户素质。一是聘请农业专家和种植能手定期开展技术讲座,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逐步提高农户种植水平。二是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大张旗鼓宣传种田能人、宣传新方法、新科技,使其他农户看了心动,受到启发,向先进榜样学习。三是狠抓培训。按照分层次培训原则,重点搞好农场管理层人员的培训,走出去学习,使他们开阔视野,提高管理水平。同时,搞好农户和农技人员的培训,选择有文化的农户及有一定基础的农业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深造,重点学习实用科技知识,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7、引进龙头企业。按照中央关于“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就是扶持农民”的指导方针,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参与农业项目开发,千方百计地引进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我区,与此同时,积极引导有实力的工商业者、房地产开发商等投资农业产业化,加快全区精品农业的发展步伐,争取1-2年内有1-2家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食品加工企业落户我区。

8、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于春雷农场属国有企业,机制不活、体制不顺、“婆婆”多、职工多、人浮于事,造成管理成本高,管理水平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针对这一现状,必须按照“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逐步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可以考虑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改革。一是引进大户经营。把春雷农场的债权、债务以及土地以外的所有固定资产整体出售,土地整体出租,引进农业龙头企业经营。另一种可以采取股份制改革,成立春雷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从原企业剥离出来,出租现有的土地,建立全新的现代企业制度。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结合今年工作实际,我局与春雷农场共同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主要责任人为成员的10人项目推进和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我区农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工作的推进力度。

2、分解指标,落实责任。明年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确保项目建设和招商工作的顺利完成,局领导会同春雷农场领导及相关人员召开专门会议,将明年项目建设和招商指标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真正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身上有重担,确保明年任务顺利完成。

3、活化形式,搞好招商。通过电视报道、报纸刊登、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春雷无公害蔬菜基地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进一步扩大春雷农场的知名度。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及采取以商招商、网络招商、载体招商等多种形式,加快招商步伐。

4、辟建招商载体。辟建以种植园区四期棚室建设项目、畜牧园区三期建设项目、地热资源开发项目为载体,广泛进行招商,扩大该地区建设及生产规模。

5、加强服务。积极为来我区投资的业户做好服务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农林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第九篇】

一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和空间,推动农业旅游、康养、文创、电商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都市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圈、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带、成巴高速乡村旅游示范带、森林康养产业示范带,依托我区特色农业文化元素,发展文化创意农业、创意景观农业。二是充分利用川东北it产业园及电商基地,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加工过程的深度融合和应用。三是统筹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坚持高质量开展“丰收节”“芦笋节”“荷花观赏节”等活动,充分利用pgs运营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化联合体。四是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强化政策性农业保险,逐步化解“怎么种”的阶段性矛盾,为“三产”融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引领全区农业精品化、规模化、市场化。

农林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第十篇】

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实施品牌农业战略为抓手,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政府号召,科技支撑,法律保障,从农产品生产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产品质量等环节入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全程监控,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现将一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为了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不断营造人人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的宣传与培训工作,一是重大节日期间在农贸市场、超市共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咨询活动5场次,现场解答群众疑难问题,并发放宣传图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问答等资料3000余份;二是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者的安全知识培训,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培训5场次,突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等知识,指导示范户规范填写田间生产记录,建立了质量安全信誉档案;三是在我县蔬菜主要种植基地开展培训活动5场次,以安全生产为主要内容。今年来,共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15场次,培训人数共计2200余人次,发放宣传图册、宣传资料5000多份,现场咨询人数500余人。四是强化相关工作人员业务学习,注重实践应用。年初,制定出详细的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了相关业务知识,一年来累计参加学习12场次,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农业厅举办的无公害检查员、内检员培训会4次,委派检测人员到市农检中心进行专业技能培训3次。

按照农业部、省农业厅和市农委的有关文件精神,我局及时制定了《农产品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农产品专项整治活动,以风险高,隐患大的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为重点,强化整治措施,突出整治重点,按照工作职能和业务分工,深入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检验监测和执法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了,确保了我县今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活动3次,共检查农资经营户95家。在主要农产品集中上市季节,我局先后组织相关单位,在种植的重点区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3次,了解掌握我县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从而有效地保障了农业产业安全和农产品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根据“加快基地建设,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意见,今年,我局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支持农产品企业按照市场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培育名牌产品,采取现场指导、认证前培训等办法,使三品认证工作取得新突破。今年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8个,超额完成了市农委下达的目标任务。截止目前,我县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已达42个,认定面积万亩,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已达53个,绿色食品5个。

在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稞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被陕西省农业厅授予“陕西省设施蔬菜名优品牌企业”及“稞青”牌蔬菜获得“陕西省著名商标”和“陕西省名牌产品”。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充分的准备,我县具有地方特色、历史悠久的胡萝卜产品,申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工作基本完成,目前,已顺利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专家组现场评审会评审和公示。

今年我县共建设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监管站,涉及6个乡镇。其中,鹿苑镇检测站办公场所、工作人员、相关程序已落实到位,已正常运行。其余5个检测站,目前办公场所、相关制度、工作人员等已全面落实到位,只等项目设备发放,即可正常运行。同时,x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资金已下达,我局及时成立了项目管理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展开。

12更多。

40 2607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