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最新12篇】
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旨在提升学科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研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 篇1
风险投资者在审阅你的商业计划书时,他们在寻找什么呢?一般地说,他们关心的要点有二,一是该公司的点子、产品或服务是否有唯一性;二是该公司的管理团队是否胜任。这就意味着风险投资者首先要分析你的产品之惟一性,而后则要了解你的关于惟一性产品的投资计划。风险投资者的问题将集中于四个领域,即独特性、管理、预测和退身之路。
独特性:
风险投资第一关心的是对方有何自己的特色。换句话所说,他们要了解该公司可望获得巨额利润的原因何在。
“你公司及产品与其他公司及产品有什么区别?你公司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一切都会成功?在如此多的公司中,为什么你的公司有高增长的潜力?”鉴于独特性是风险投资者阅读计划书时第一关心之问题,因而应在计划书的多章中涉及这一问题:在“公司极其未来”、“产品及服务”、“市场与营销”和专门的一章“公司优势说明”等章节中集中论述你的诸多独特性。此外,你还应注意分析自己的管理团队在技术、经历上等方面亦有独特优势。
技术的新颖独特必须以存在足够的市场需求为前提。开发新产品,务必要考虑目标市场客户的消费习惯和理解力。要知道,培育客户使用新产品的时间也许会比风险投资人所能等待的时间还要长,这样又何谈市场的高成长呢?另外,独特性应能使得你的产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有市场,且不被仿冒。即使是专利产品,其技术核心也有是否可因稍做调整既可改头换面的风险。
管理团队:
计划书提出的各项指标管理团队是否有能力完成?也就是说,是否有一个优秀的经营团队来完成一个具有先进性的产品的商业计划,是实现对风险投资者的高额回报的关键。
险投资者的一般性看法。
另外,管理团队应该覆盖公司的全部,即不能只集中技术人员而没有市场经营、财务及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一个使公司正常运转的各主要部门人员的经营团队。或具有完整可行的人力资源计划。如果创业者在人力资源方面关注雇佣关键人才,录用互补型人才,录用专业经理人,投资人会认为你具管理认识和团队精神。
投资人非常注重管理阶层的背景资料,计划书中应详细说明他们的姓名及令人信服的各种资料。同时,还要说明为什么这些百里挑一的企业家能开创此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并由此可获的大量收益。
预测:
一个良好的.计划书涉及的第三个关键课题就是钱,提供有说服力的公司财务增长预测是企业家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预测不但要条理分明地列出逐年增长的百分率,而且必须与其他有关公司数据做如实的分析对比。没一个企业家都应十分注意分析、评估自己的财务预测资料,特别是那些根据自己点子、委托财务公司代为完成财务预测的企业家更需如此。要知道,风险投资者对预测结果是不会轻易相信的,为考核企业家是否理解预测过程、方法及假定前提,风险投资者会提出多种质疑。商业计划说的财务预测至少要包括投资费用、产品成本、销售收入、损益、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等预测表。预测结果不必让人们大喜过望,但也必须打动风险投资者的心。一般来说,开创阶段销售增长率为50%~100%乃正常现象,销售增长率为25%乃下限数据。因而,这样的预测不容易打动投资人的心。
退身之路:
无论投资之最后结局如何,风险投资者都会十分关心这一问题,很明显,如果投资效果不好,他们也想收回投资;即使投资效果很好,他们也不想在你公司长时间拥有产权,迟早他们要退出你的公司。每一个风险投资者的既定目标都是要把原投资变为可周转的银行现金。因此,在你的计划书中,必须明确指出他们的退身之路。
主要的退身之路有:
1、公司股票上市。这样,风险资本公司可将自己拥有的该公司股权公开出售而实现现金的回收。
2、股权转让。公司整体出售。即包括风险投资资本公司的权益同时出售给有关公司,通常为大公司。
3、回购。公司、你个人或第三团体把风险资本公司。
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 篇2
省交通厅要求全省交通系统各级各单位结合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切实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
这些工作包括:认真开展汛前安全大检查,目前已出动海事(航务)检查人员1025人次,检查船舶1404艘次,省运管局对全省60余家企业、40余家车站等进行了汛前防汛安全检查;密切与气象部门联系,建立水运气象信息服务机制,加强雷雨大风气候的预警,及时掌握和了解气候变化情况和水路通行条件情况;加强抗洪抢险队伍建设和防汛物资储备,仅省高管局就储备了15台装载机、23台挖掘机、30台自卸车,确保抗灾抢险需要;各相关单位还对重点灾害防御区的防汛预案重新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进一步增强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立了汛期值班制度;从厅到各二级局、市(州、地)交通局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明确领导带班,保证各种信息渠道畅通。
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 篇3
在商业计划书中,应提供所有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有关的细节,包括企业所实施的所有调查。
这些问题包括:产品正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它的独特性怎样?企业分销产品的方法是什么?谁会使用企业的产品,为什么?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多少,售价是多少?企业发展新的现代化产品的计划是什么?把出资者拉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中来,这样出资者就会和风险企业家一样对产品有兴趣。
在商业计划书中,企业家应尽量用简单的词语来描述每件事。
商品及其属性的定义对企业家来说是非常明确的,但其他人却不一定清楚它们的含义。
制订商业计划书的目的不仅是要出资者相信企业的产品会在世界上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也要使他们相信企业有证明它的论据。
商业计划书对产品的阐述,要让出资者感到:“噢,这种产品是多么美妙、多么令人鼓舞啊!”
敢于竞争。
在商业计划书中,风险企业家应细致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
竞争对手都是谁?他们的产品是如何工作的?竞争对手的产品与本企业的产品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竞争对手所采用的营销策略是什么?要明确每个竞争者的销售额,毛利润、收入以及市场份额,然后再讨论本企业相对于每个竞争者所具有的竞争优势,要向投资者展示,顾客偏爱本企业的原因是:本企业的产品质量好,送货迅速,定位适中,价格合适等等,商业计划书要使它的读者相信,本企业不仅是行业中的`有力竞争者,而且将来还会是确定行业标准的领先者。
在商业计划书中,企业家还应阐明竞争者给本企业带来的风险以及本企业所采取的对策。
了解市场。
商业计划书要给投资者提供企业对目标市场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要细致分析经济、地理、职业以及心理等因素对消费者选择购买本企业产品这一行为的影响,以及各个因素所起的作用。
商业计划书中还应包括一个主要的营销计划,计划中应列出本企业打算开展广告、促销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的地区,明确每一项活动的预算和收益。
商业计划书中还应简述一下企业的销售战略:企业是使用外面的销售代表还是使用内部职员?企业是使用转卖商、分销商还是特许商?企业将提供何种类型的销售培训?此外,商业计划书还应特别关注一下销售中的细节问题。
表明行动的方针。
企业的行动计划应该是无懈可击的。
商业计划书中应该明确下列问题:企业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如何设计生产线,如何组装产品?企业生产需要哪些原料?企业拥有那些生产资源,还需要什么生产资源?生产和设备的成本是多少?企业是买设备还是租设备?解释与产品组装,储存以及发送有关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情况。
展示你的管理队伍。
把一个思想转化为一个成功的风险企业,其关键的因素就是要有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
这支队伍的成员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管理才能和多年工作经验,要给投资者这样一种感觉:“看,这支队伍里都有谁!如果这个公司是一支足球队的话,他们就会一直杀入世界杯决赛!”管理者的职能就是计划、组织、控制和指导公司实现目标的行动。
在商业计划书中,应首先描述一下整个管理队伍及其职责,然后再分别介绍每位管理人员的特殊才能、特点和造诣,细致描述每个管理者将对公司所做的贡献。
出色的计划摘要。
它必须能让读者有兴趣并渴望得到更多的信息,它将给读者留下长久的印象。
计划摘要将是风险企业家所写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但却是出资者首先要看的内容,它将从计划中摘录出与筹集资金最相干的细节:包括对公司内部的基本情况,公司的能力以及局限性,公司的竞争对手,营销和财务战略,公司的管理队伍等情况的简明而生动的概括。
如果公司是一本书,它就象是这本书的封面,做得好就可以把投资者吸引住。
它给风险投资家有这样的印象:“这个公司将会成为行业中的巨人,我已等不及要去读计划的其余部分了。”
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 篇4
1、医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承担学校学科建设的领导工作。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学科建设工作小组,负责院重点学科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工作小组由院科教部、医务部、人力资源部、临床医学院相关人员组成,医院分管科教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工作小组组长。
2、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专业)所在科室设立学科组,具体制定该学科发展及工作计划、经费使用计划、开题论证及组织学术活动,完成重点学科或重点扶持学科的建设任务。学科组组员由学科带头人、正副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学科骨干等相关人员组成,组长由学科带头人担任。科室科研干事负责科室重点学科建设的日常事务工作,处理各种文件、资料和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3、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实行院、学科(科室)两级管理,以学科(科室)管理为主。
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医院学科建设专项经费、课题经费、学科(科室)其他经费。医院将给予院级重点学科及重点扶持学科专项建设经费投入(第一次划拨2/3,中期考核合格再拨1/3),各学科应努力拓宽经费渠道,积极自筹经费加快学科发展。
1、重点学科专项经费每个学科为50万元。
2、重点扶持学科(专业)专项经费每个学科为20万元。
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与重点扶持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是用于加强学科建设的专项费用,其使用范围包括:用于从事本重点学科建设规划中的实验室建设、拟申报课题的预研费、5万元以下的仪器设备费、人员培养费(含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学科公用的图书资料费等。
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 篇5
《法制晚报》记者统计发现,1306名保送生中近三分之一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这四省市人均gdp均在全国前五位。这些保送生的母校半数都位于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近九成都是省重点,各省区市的高考头名也多出自它们,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中学。
此外,统计显示,超七成学生因数理化竞赛获奖保送。
保送生・地域。
北京高居保送榜榜首。
今年北大拟录取保送生631人,清华拟录取保送生675人。统计数据显示,在北大、清华拟录取的1306名保送生中,北京贡献了111人,高居保送排行榜首位,其次是上海,有93人被保送到北大和清华,江苏、浙江则以90人并列第三,四省市保送名额占了近三成。
记者发现,有趣的是,排名靠前的这几个省份,都是经济发达地区。按照各地公布的人均gdp排行,上海、北京分列冠亚军,而浙江、江苏则分别为第四和第五名。
分析。
多次担任北大招生组组长的高考专家、北大教授孙东东认为,这几个省份的保送生多,主要和当地的经济实力相关。北京、上海作为直辖市,经济实力自不用说。江浙一带古来便富庶,能有足够的精力和资金投入教育。
而一些经济水平落后的省份,很多考出来的学生也不愿意回去工作,造成恶性循环,导致当地的`基础教育师资不足。
另外,保送资格主要参考学生在全国学科竞赛等比赛中的成绩,经济实力强的地区,日常师资、课外辅导等环境都优于外地,学生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更占优势。
专家支持。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
北京大学高考研究专家孙东东。
保送生・母校。
近九成是省重点。
两校的保送生共来自329所中学,除去17所有保送资格的外国语学校之外,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或重点中学占了3%,省/市/自治区级的重点中学占到了85%。
在这些学校中,有46所曾在或两年中出过该省份的高考头名(今年部分省份未公布头名学生,故未作统计),其中延边一中、海南中学等6所学校连续两年出现所在省的高考第一。
分析。
孙东东教授认为,这个现象属于自然流向。一个中学的兴办,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硬件、软件、资金,需要通过这些把老师吸引过来。这也就决定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肯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而作为省会城市,省里的拨款肯定会多一些,而且还会造成一种良性循环。学校的基础打好之后,会进一步地吸引良好的师资,日后还能吸引更多的择校生缴纳费用来读书,这些都会给学校带来一定的收益,变成“超级中学”。
保送生・理由。
超七成数理化竞赛获奖。
记者统计发现,数理化仍是争取保送资格的重要“法宝”。在两校拟录取的1306名保送生中,因物理竞赛获奖被保送的就占了近三成,因数学竞赛获奖被保送的与此不相上下,而化学竞赛获奖排名第三。
物理、数学、化学三类全国竞赛获奖而保送的学生人数达到952人,占保送总人数的%。
分析。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学校层面来说,他们确实对数理基础好的学生有一些偏好。因为招保送生的时候,要和这个学校的人才培养节奏对接。比如清华大学,他们在日后的教学中,理工科的课程比重很大,所以也会倾向于选择这方面的优秀学生。
(责任编辑:卜范龙)。
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 篇6
一、项目的基本情况1、项目分布较集中.从前两年诸暨市19项省批重点技改项目看(6项、13项),全部集中在制造业,其中机电8个、轻纺2个、包装4个、有色金属3个、建材1个、其他1个;项目分布于14个企业中,主要集中在大企业大集团,其中18项在市规模企业,均为诸暨市的行业龙头和块状龙头企业.
作者:袁英杨建民金映飞作者单位:诸暨市统计局,311800刊名:浙江统计英文刊名:zhejiangstatistics年,卷(期):“”(11)分类号:f2关键词:
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 篇7
临床学科是医院的基本组成单位,学科发展是医院发展的基础。重点学科是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重点学科建设就是要把其特色和优势加以充分发掘,并不断强化和延伸,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当前每所医院的各学科之间发展普遍存在不平衡的现象。由于学科的基础、发展背景的不同,其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也不同,在国内外的影响存在差异。这样,各学科的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同时由于医院的财力、物力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致使医院在考虑学科建设时不能要求所有学科齐头并进,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依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部分学科作为重点来发展,而这些学科必须有较好的基础、成熟的条件和活跃的学术氛围,在适当支持后能产生最大效应。因而,重点学科建设是培育和扶植医疗“精品”,创建“名牌”效应。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兴院”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在以往的重点学科建设中,遵照上述原则,通过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快了学科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效应,促进了医院的整体发展。所以,重点学科建设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医院目前开放床位1500张,年门急诊量50余万多人次,年住院病人37000余人次。年手术13000台次。医院拥有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磁共振、西门子双源ct、德国产西门子核磁、16排ct、ect、直线加速器、荷兰飞利浦血管造影系统(dsa)即大型c臂、x光机、超声刀、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腹腔镜、心脏彩超、腹部彩超、血液透析仪、血滤机、心脏监护仪、高压氧舱等大中型先进医疗设备近300余台。设有icu、ccu病房。医院临床专科齐全、特色专科突出、专业人员集中、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配套。临床各科均有独特优势和技术特长,医院设置有30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均为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临床科室。如河南省重点培育学科2个:心血管大外科和神经外科;安阳市临床重点专科7个: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大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安阳市临床重点专病2个:神经肌瘤病、痴呆病;院级优势专科20个。承担河南省质量控制分中心6个,治疗中心4个。医院人才济济,拥有全市实力最强、层次最高、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泛的专家队伍,其中享受国务院津贴4名,正高239名,副高166名,博士12名,,硕士169名。医院级职业病(尘肺病)诊断医师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安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0人,安阳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5人,科室负责人中28名担任着河南省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时18名兼任安阳市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作为新乡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拥有硕士生导师15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7名。
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 篇8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重点学科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优质、有自身特色的优势学科,促进医院学科水平的提高。方法着力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培养人才平台,优化实验技术装备,完善科研支柱体系。结果做好重点专科建设,实施专科人才培养,注重横向和纵向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科水平。结论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要保持医疗水平的领先,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创业、科技兴院之路,加大科研管理力度,树立品牌优势,使医院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医院学科建设水平反映出医院的整体学术地位。作者单位是以研究治疗肝胆疾病为特色,各学科并进发展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本文针对综合性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作简要论述和探讨[1]。
有利于形成优势和特色推动医院科研发展。
医院重视和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注重建设优质、有突出优势的学科,可以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发挥学科优势,带动医院多学科共同发展和建设,使医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促进高层次学科人才的培养。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可以增强学科带头人的责任感,调动科室人员的积极性,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学科带头人的聪明才智和引领作用。
提高医学技术水平、推动医学科技进步。
重点学科建设与促进科技进步密切结合,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不断增强科技水平。注重科技前沿,不断加强重大、重点攻关科技项目的能力,突破医学防治疾病的重点、难点,对关键技术加以攻关,提高疾病的治愈率[2]。
造就高层次人才创建一支尖端水准的医学科技队伍。
加强学科建设,力求让医院的学科专业在国内外的医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拥有一定的'学术地位,锤炼出一批具有国内外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创办多学科、构造健康的学术梯队,逐渐形成人员队伍合理、精干、高效的卫生科技队伍[3]。
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及时补充医院各学科需要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培养和建设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加快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因素[4]。
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医院有计划、有目标地选派业务骨干进修学习,使之成为医院发展的主力军[5]。我院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人工股骨头置换、阴式子宫切除术等新技术在医院的开展,充分证明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我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优化实验技术装备,完善科研支柱体系。
科研支柱体系离不开先进的实验场所和先进的实验装备,对准国际前沿优势学科,创建以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学和干细胞研究等为基础的高科技平台,加快医院高新技术的发展。加强科研设备,如荧光定量pcr仪、流式细胞仪等设备的配置。积极吸引人才,为学科发展出谋划策。科研平台的建设,保证了科研课题开展的可行性,促进了重点学科的健康发展。
加快重点专科建设进程,增进医院优势,提升医院竞争力[6]。制定每位医生的轮转计划,强调急诊轮转。要求主治医师以上要有科研方向。组织科室内副教授和主治医师编写书籍。科主任和副主任参加指导,解决科研中遇到的问题。组织英语听说训练,观看专业原版光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注重横向与纵向合作交流。
为了不断获得国外先进技术和知识,有计划选派年轻医师短期到国外学习,学习新的技术,开拓新的科研方向,为开展科研及提高临床医疗水平打下基础。重视与国内兄弟单位的合作,注重提高学术水准及医院的综合实力,使重点学科建设获得优势地位。要保持医疗水平的领先,医院就必须强化科研管理,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创业、科技兴院之路,树立品牌优势,使医院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参考文献。
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 篇9
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各种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创造有利人才脱颖而出的各种条件与良好的学术环境,构建一支技术水平过硬,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优秀学术梯队,尤其应高度重视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成长。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还要重点培养学科中青年人才,并且大胆使用人才,发挥人才效益,加快学科梯队建设的步伐。
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科学研究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是推动学科建设最重要的因素。衡量学科建设成效的标准主要看是否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高水平人才,其中科研活动及其成果是评价学科建设最客观的指标。首先,应选准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的主干。既要有广度、深度,还要切实可行;既要着眼于学科发展前沿,又要根据学科自身实力、优势和特色来选择主攻方向,使学科在该研究领域能在国际或国内占有一席之地。高新技术、重大疾病防治及疑难危重病的诊治技术,是学科水平的标志,是医院和学科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没有高超的医学专业技术水平,就没有为病人服务的医疗质量,也就没有社会效益。为使学科技术水平永远处在领先的地位,必须统筹全局,集中精力进行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突出重点,形成优势,起点要高,特色要突出。应努力冲击国家与地方的重大课题,瞄准学术前沿和高科技发展的新领域,填补学科领域空白,出大成果,获大奖项,才能确实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才能最终达到高层次的学术地位和技术水平。
学科应充分发挥医教合一的优势,想方设法地调动临床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鼓励临床教师成为“双师”型人才,既当医师,又当教师。除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外,鼓励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与研究,申报教学研究课题,制作优秀多媒体课件,建设精品课程。另外,开设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把握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情况,抓住时机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尤其要注重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领域。通过多种形式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规格。
重点学科建设要有充足的学科建设经费,尤其是临床学科发展的深度和水平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科的硬件投入。如先进配套的仪器设备,特别是专科设备的发展可促进医学技术的发展;一定条件的实验室和一定规模的床位是保证重点学科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因此,各级管理部门要拿出一定的资金不断进行投入,满足学科建设过程中硬件建设投入的需求,不断地改善医疗、教学和科研条件,确保学科在基本建设、技术发展和医疗服务上的需求。
完善学科的管理机制,加大其管理力度,学科带头人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重点学科建设评审。通过评审,交流学科建设经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制订相应措施,奖罚分明,利于学科的进步和全面发展。
首先,院内合作。应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龙头”效应,大力鼓励一般学科依托医院重点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统筹协调医院的人力和物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其次,院外合作。通过技术上的合作,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扬长避短,使科研工作得到突破性的进展。第三,与企业合作,在医院发展过程中面向市场,通过院企合作的方式,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强学科成员的政治思想工作,恪守职业道德,抵制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应引导团队成员树立工作信心,爱岗敬业、发展创新,克服浮躁、急功近利或固步自封的心态,把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创造佳绩。
综上所述,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它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各方的大力支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应着眼于战略发展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充分发挥,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完善建设和发展规划,紧紧抓住重点学科建设这一“龙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全面规划,重点扶持、重点培育、重点投入、突出特色,以点带面、整体提高的发展思路,才能保证重点学科健康、快速、持续地发展,促进医院的各项工作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 篇10
近年来,中国医学事业蓬勃发展,医学教育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医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日益增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我所在的医学院校在积极推进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也有着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在不断发展的医学领域中,对人才、学科、学术资源、技术设备、研究领域、影响力等方面的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是提高我国医学研究和教育的整体水平,积累科研资源、成果、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我国面临的医学难题和挑战下,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更显得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本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难点。首先是学科专业的建设。不同专业对人才、学术资源、技术设备、研究领域等都有不同的需求。如何优化各学科专业结构,建立鲜明、具有特色的学科体系,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其次是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需要优秀的人才作为骨干力量,但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各级医学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导致较大程度上的“人才匮乏”,需要建立合理的师资队伍体系,及时引进优秀人才,培养优秀的医学教师和医生。最后是科研能力的提升。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要以科研为载体,不断提高医学科研的成果和技术水平,创新和突破现有技术的瓶颈和困境。
针对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医学院校可以采取较为全面的措施和方法。首先,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可以通过开展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措施,拓宽人才来源,提高学科建设中心人才的引进效率和质量。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采取开展教师培训、加强教师职业发展的支持和政策等综合手段,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最后,在科研能力提升方面,可以推进医学科研交流合作、开设科研项目申报指导和技术创新路线设定等有效措施,促进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创新创业效率,提高医学创新研究的发掘和产出。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成功,往往会带来显著的成效和效益。通过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人才培养和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也可以有效解决医学难题,并在医学领域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和引领作用。在实践中,医学院校一方面要总结过去建设中的经验,不断完善现有的学科建设体系;另一方面,要紧跟外部的医学发展趋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学科方向,提高医学重点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
对于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未来展望,我们应该强调学科之间紧密配合与整合,协同促进学科建设的内涵和广度。同时,丰富闻名的医学学科体验,拓展互联网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加强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坚持全球化视野下的医学研究合作,推进中国医学发展迎来更加灿烂的未来。
综上所述,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是我国医学发展道路中的重要一环。在推进医学重点学科的持续发展和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同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借助各种先进手段,不断发掘和创新医学研究的丰富内涵,建立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来不断推动中国医学科研与教育的发展。
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 篇11
一、熟悉公司新的规章制度和工程管理开展工作。公司在不断改革,订立了新的规定,作为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必须以身作责,在遵守公司规定的同时全力开展机械管理工作。
1.明确职员工的职责和工作任务调度分派各职员工必须履行公司员工应尽义务和生产部管理职责规定的职责,其工作任务可根据公司部门需要服从上级随时调配支持。
3.严格要求塔吊司机按照“十不吊”规定和“十字作业”原则进行操作,适当的进行安全教育。
4.工作方法改善:加强部门协作沟通,营建和谐进取的企业文化氛围,发生异常时第一时间到现场去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制订符合实情的工程及相关部门工作反馈改善方案和办法,建立培训计划,加强技能训练和心态教育,稳定人员流失。
5.尽量做到项目无投诉。无安全事故。
二、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正确认识自己,纠正自己的缺点.认真听取他人忠恳意见.更加勤奋的工作,刻苦的学习,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各种工作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真正走上管理道路。我也会向其它同事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好的工作经验,共同进步。征取更好的工作成绩。
以上是我针对20_年的工作计划与发展方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及他人的协助能够成功的达成计划并突破,20_年取得更好的成绩,全面提高自己。
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书 篇12
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全省民政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和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引,以“西部第一、全国一流”为目标,扎实抓好民政事业“十三五”规划编制,扎实做好脱贫攻坚民政部门相关工作,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并落实基本民生保障各项政策制度机制,全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创新,全面加强优抚安置和双拥工作,全面提升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水平,全力推进全省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加快发展。
一、防灾、减灾和救灾。
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协调编制《四川省“十三五”防灾减灾规划》,夯实防灾减灾基础。落实《四川省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规划(-)》,加大和丰富救灾物资储备。进一步加强灾情管理工作,继续实施灾害信息员培训。继续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广成都市社区(村)综合减灾标准化建设经验,指导藏区做好避难场所、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规划和管理工作。
全力做好自然灾害救助。认真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和《四川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范基层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提高灾害救助科学管理、应急反应、精准施救能力。及时做好受灾群众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倒损农房恢复重建和冬春救助等工作,确保灾害发生后12小时内受灾群众得到初步救助,确保受灾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完成“4·20”芦山地震重建任务。
二、社会救助。
健全落实社会救助制度。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四川省社会救助实施办法》,对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和重病、重残人员以及有义务教育阶段子女的低保家庭通过各项专项救助制度实施分类施救。贯彻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制度,及时发布全省低保标准低限,提高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全省城乡低保对象按当地低保标准在计算家庭收入后,按其补差要求做到应补尽补,月补助水平不低于260元和150元,坚决纠正不规范行为。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深入抓好“救急难”工作。继续全面资助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等医疗救助重点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确保其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救助比例不低于70%。落实《社会保障扶贫专项方案》,扎实做好低保兜底脱贫工作。
建立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健全基层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和主动发现、即时救助工作机制。加快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建设,推广应用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全面建立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继续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治理,健全社会救助监督检查长效机制。督促各地加大对低保、五保、医疗救助资金投入力度,强化对社会救助资金使用管理的责任追究。继续推进和完善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加强敬老院建设和服务管理,巩固和提高床位使用率和集中供养水平。建设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300个,加快民族地区集中供养全覆盖项目建设。
三、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
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新增民办公办养老机构床位5万张,维修改造公办养老机构床位3万张,建设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500个;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支持长效机制,为200万名困难家庭失能老人、独居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支持。推进养老服务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快省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业统计制度,规范统计指标体系,健全信息发布制度。
推动建立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做好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开展孤儿基本生活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继续实施好儿童福利机构二期规划项目,充分发挥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职能和作用,推动各地建立儿童督导员制度。指导“百县千村”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和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继续实施好“明天计划”、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等儿童救助项目。
切实增进残疾人福利。会同相关部门,督导各地建立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精神卫生康复服务发展和加快康复辅具业发展的意见。加强精神卫生社会福利机构标准化建设。开展2016-年中央福彩专项公益金支持的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项目督导。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协调省级相关部门继续出台配套措施。做好《慈善法》出台后的贯彻工作。完成脱贫攻坚的牵头和配合任务。开展全省慈善表彰工作。指导市州开展慈善组织实施募用分离试点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一张纸献爱心活动”。
四、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
推进基层群众自治。贯彻新修订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和《四川省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指导做好全省第十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依章选优配强村(居)委会干部队伍。建立完善村(居)务监督制度机制、多元主体参与村(社区)治理机制,推进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推选与村(居)委会选举工作同步开展。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加快完善农村依法治理体系的意见》,加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依法治理体制建设。在有需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深入抓好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制定完善和实施落实的督促检查。发挥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
创新城乡社区治理与服务。召开全省社区治理工作会。深入开展村民自治模范单位、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表彰一批村民自治模范单位、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督促各地出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具体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网络、农村居民活动场所建设,创建一批不同类型的省级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点。推进落实社区减负工作,督促各地出台社区减负工作具体实施意见,制定完善社区“两委”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事项和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两项清单”,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继续推进我省的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加强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示范培训。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
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基础建设。加强村(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设施覆盖率,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重点制定出台指导意见,总结推广试点地区经验做法,推进德阳、绵阳、泸州、广元、广安、资阳等地加快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
五、社会组织登记管理。
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改革。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社会组织管理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我省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优先培育发展服务经济、服务民生的社会组织。做好2017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的申报和管理、服务工作,积极争取和安排资金支持全省性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工作机制,指导开展好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第一批脱钩试点,启动第二批脱钩试点,指导各市州启动本地区脱钩试点。继续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全面推行社会组织统一信用代码工作。
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和服务。按照建立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管理体制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组织监督管理体系。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社会组织不按要求参加年检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完善社会组织评估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探索评估结果应用,推动评估领域、范围不断扩大。加强社会组织自律诚信机制建设,指导社会组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民主办会机制、加强内部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启动我省社会组织法人库建设。建立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情况报告制度,探索实施将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情况纳入社会组织等级评估考量范围,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扶贫。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救灾工作。结合登记、年检、评估、培训等环节,协同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六、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
加强社会工作制度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做好职业水平评价。完善激励保障、岗位开发、人才使用、服务评估和督导制度,推动出台《四川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启动社会工作服务相关标准编制工作。加强民政事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社工岗位开发,推进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培育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继续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省级补助项目及“三区计划”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推动农村留守人员、老年人、青少年事务、社区矫正、社会救助、灾害等领域社会工作实务。加快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实践。积极参与民政部第二批全国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社区和单位创建。开展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
推动志愿服务发展。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志愿服务记录和证明。鼓励实施政府购买、资助志愿服务项目。推广应用《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鼓励引导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扶贫济困、扶老救孤、助残助幼、应急救援、关爱特殊人群等志愿服务。开展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宣传活动。
七、双拥和优抚安置。
提高优待抚恤和双拥工作水平。按时、足额落实抚恤补助待遇。做好襄渝铁路西段伤残民兵民工补助发放和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生活困难救助工作。加快普及应用全省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结算服务软件,开展优抚对象数据核查工作,完成优抚对象和优抚事业单位数据信息收录工作。认真做好伤亡评定、“两参”(参战、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身份认定和优抚对象及其他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探索研究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标准,全面完成散葬烈士墓和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总任务。指导各地认真组织清明节群众性祭扫,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好烈士纪念日活动,开展走访慰问关爱在乡红军老战士、老复员军人、烈军属活动。加强优抚事业单位服务能力建设,继续搞好养老床位新增和维修改造,开展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和优抚医院巡回医疗。贯彻落实四川省双拥模范命名表彰大会精神,抓好第十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深入推进深化“双拥在基层”活动和社会化拥军工作。
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和军休安置服务工作。做好士兵一年二次退役安置工作。加大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力度,落实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和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开展易地教育培训试点工作,适时公布《教育培训机构目录》。协调落实退役士兵就业服务、小额贷款、个体经营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退役士兵就业创业。落实国家出台的《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服役表现量化评分办法(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接收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工作的意见》,做好伤病残士兵接收安置工作。贯彻落实《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工作指引》和《无军籍职工服务管理办法》。完成军休干部和军队无军籍退休职工接收安置任务,深化军休服务管理机构规范化创建活动,推动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推动安置工作信息化建设,按民政部计划安排适时启用退役士兵安置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推动部省两级联网,升级改造军休干部安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五级联网。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军供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的意见》,增强军供区域保障能力,加强军供站现代化、规范化建设。
八、区划地名和界线管理。
加快推进地名普查。根据普查实施方案,把握时间节点,加快普查进度,强化普查质量管理和监理,搞好普查宣传和人员培训,加强普查资金使用管理,落实普查保障措施,加大普查督导力度,完善普查制度规范,推进普查成果转化,按时完成年度40%、总量80%的地名普查任务。
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加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论证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严格申报审批程序,积极稳妥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审核报批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区),推进撤乡设镇、镇改设街道办事处等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
改进地名管理。推进地名标准化建设,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加强地名命名更名审核论证,科学编制地名规划,开展地名地址库试点示范创建活动,以农村为重点完善地名标志设置管理机制,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千年古县、千年古镇等地名文化遗产申报确认工作。
加强界线管理。完成川陕、川青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和省内市州间35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任务。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界线勘定工作。配合推进平安边界建设,规范平安边界创建考评,妥善处理边界争议纠纷事件。
九、专项社会事务管理。
进一步规范殡葬管理和服务。继续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深化殡葬改革。加强殡葬设施建设。切实规范殡葬管理,巩固殡葬管理服务专项整治成果,深化殡葬行风建设。认真做好清明节群众祭扫工作,大力推进节地生态安葬、绿色殡葬和惠民殡葬。配合民政部做好殡葬法规修订和殡葬信息化建设。
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等国家部委近年来出台的有关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政策规定,依法履行民政部门的救助管理职责。继续开展好“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全面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推动试点成熟地区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救助关爱相关工作。加强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日常管理和救助服务,健全城乡一体化快速响应机制。继续开展民政部救助管理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和“四川省救助管理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加强婚姻收养工作规范化管理。继续推进婚姻登记机关尤其是乡镇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完成建国以来婚姻登记历史数据补录工作。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和颁证工作。依法规范华侨收养,加强收养能力评估。推动长期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儿童通过收养回归家庭工作。
十、综合能力建设。
深入推进法治民政建设。抓好新出台的'民政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落实,做好《四川省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条例》、《四川省军人抚恤优待办法》、《四川省退役士兵安置办法》、《四川省殡葬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规章的立法调研论证,完成民政厅规范性文件清理。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专题法制培训和旁听行政诉讼案件庭审等方式,分类分批开展全省民政系统法制干部、执法人员培训。制定出台《四川省民政系统“七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研究建立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和依法行政责任制,严格执法资格管理,规范行政执法文书。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和重要法规政策执行的督查。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加强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运用。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工作指导调研和人员培训,规范行政审批工作程序。建立健全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落实简政放权。
扎实做好规划财务工作。精心编制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推动编制防灾减灾、养老服务、殡葬服务和社会福利服务等重点专项规划。加强与上位规划和横向规划的有机衔接,合理确定“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精心推出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重要政策。配合做好与民政相关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攻坚等规划的落实工作。加强项目储备和管理,精心组织实施一批民政建设项目。加强部门预算编报和执行工作,严格财务管理,加强民政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继续开展民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配合审计部门做好相关审计工作,强化内部审计,防范审计风险。规范完善民政统计调查体系,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强化统计分析和应用。
加强民政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推进民政领域标准化工作,加大民政标准制(修)订力度,加快制定社区建设、养老服务、救助服务、社会工作等领域地方标准。加强民政标准化知识培训和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民政标准化知识宣传和试点建设活动,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标准化工作。推进标准的贯彻实施工作,推广标准化试点经验和制度成果,不断提升民政标准化管理水平。继续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民政业务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运用。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民政设施建设项目、民政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以及民政年度目标任务等重点内容的督查检查和评估工作。进一步加大民政新闻宣传力度,加强调研、文秘、档案和保密等工作。
加强民政系统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抓好党建工作,巩固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保障和推进业务工作健康发展。坚定不移推进“两个责任”落实,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继续推进民政系统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强化纪律执行、监督、问责。加强民政系统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积极推进民政信访法治化改革。加强信访规范化建设,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推进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引导上访人依法逐级走访。重视解决群众初信初访,加强重信重访办理力度,推动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
巩固安全生产工作。增强安全意识,完善安全措施,加强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严密防范和避免发生各类安全责任事故及人身安全事件,确保民政服务对象生命财产安全。
会工作人才培训力度。
上一篇:诚信大讲堂工作计划精编14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