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发展和工作计划4篇
【导言】此例“业务发展和工作计划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业务发展【第一篇】
一、粮食收储政策演进与农发行信贷政策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央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扭转了农业生产长期停滞的局面,我国的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增长。40年来,粮食总产量翻了一番,粮食生产能力逐年迈上新台阶,从1978年的3亿吨提高到2007年的5万吨,再到2013年的6亿吨,并且连续6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人均占有粮食从1977年的公斤上升到2017年的444公斤,增加了49%。伴随着农业农村改革的深化,粮食购销体制从统购统销到合同定购,从保护价收购到最低收购价收购、临时收储等价格支持政策,从玉米、油菜籽、大豆退出临时收储实行市场收购,再到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大幅调低、与市场价格基本接轨,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为解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因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不到位而导致的挤占挪用粮食收购信贷资金,致使出现“卖粮难”和收购“打白条”现象,国家在1994年成立了农发行,可以说,农发行是“因粮而生”的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始终把服务、支持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作为最主要最核心的业务,20多年来“伴粮成长”“随粮壮大”,粮棉油贷款2016年超过2万亿元,农发行的粮食信贷政策成为了国家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根据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变化,农发行粮食信贷政策相应进行了调整,制定并完善了“购贷销还、库贷挂钩”的封闭运行管理体制,从全力支持保护价收购、最低收购价收购、临时收储,依靠政策性收购解决粮食购销问题,到提出“两个转变”的发展战略,即由政策性业务为主向政策性和市场性业务并重转变,以粮食收储为主向粮食产业链发展转变。
二、粮食市场化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业务发展路径依赖严重,缺少发展市场化业务的准备。国家2014年启动了主要粮油品种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大豆、油菜籽和玉米先后退出政策性收储范围,最低收购价格也逐渐与市场价格接轨。面对政策的调整,各级行存在发展市场化业务的畏难情绪,缺乏转变经营理念和转变业务发展的主动性。以政策性业务为主,贷款风险小,做起来相对比较简单。现在逐步转向市场化,相对政策性业务更复杂,更辛苦,且收益低,各级行业务发展的积极性不高、营销手段不够、企业基础较差,并没有完全做好业务转变的准备。(二)存量业务资产质量不高,缺少发展市场化业务的信心。由于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受宏观经济影响,从事市场化业务的实体企业面临需求不振、销售不畅、资金紧张、成本上升等实际困难,不少企业经营困难、举步维艰。加上一些市场化粮食企业不顾自身实际、不安于主业,挤占挪用信贷资金,盲目扩张产能上项目,盲目转型进入房地产领域,盲目涉及民间集资融资,导致资金链紧张、断裂,最终反映为银行的不良贷款。存量粮棉油龙头加工企业的不良贷款率大致在20%左右。一段时间以来,谈粮食市场化业务“色变”,完全失去了继续做下去的信心。(三)市场化客户培育不充分,缺少发展市场化业务的载体。近年来,随着粮食市场行情的波动,以及农发行对政策性业务的依赖,主动退出了一些风险企业、市场淘汰了一些劣质企业、商业银行“挖走了”一些优质企业。根据目前粮油市场客户整体情况看,大型优质客户比例不高,粮油企业存在规模偏小、利润率偏低、担保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不强等情况,导致目前农发行粮油市场化客户数量偏少,缺少发展市场化业务的载体。2017年末参与市场化收购的贸易和龙头企业共1501家,与2012年末相比,贸易企业减少912户,龙头企业减少1510户。(四)信贷制度、流程、产品、服务不适应,缺少发展市场化业务的手段。一是业务流程长。业务办理设置环节多,信贷业务都从最基层发起,涉及层级多、人员多、流程长、效率低。二是权限过于集中。评级、授信、调查、审查、审批权限基本集中于省级分行,导致工作标准不一、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三是办贷资料重复提交。在发起评级、授信、调查等业务流程时,由于无法实现办贷资料的共享,基层行只能重复上传,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四是产品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信贷产品分工过细,产品用途限制过多,管理措施不适应当前市场的变化。五是缺乏差异化服务。经营管理一个标准,对政策性业务和市场性业务一刀切,不区分客户的层级、企业的规模、信贷的品种、贷款的额度,所有客户是一样的业务办理流程,对优质客户缺乏绿色办贷通道和优惠措施。(五)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不配套,缺少发展市场化业务的动力。一是内部利益机制不配套。虽然对粮食收购贷款的系统内借款利率实行了优惠,但利差仍小于中长期贷款的利差,加上计提拨备,即使不算管理成本,基层行发放粮食收购贷款处于亏损。粮食企业普遍经营较为困难,在存款、中间业务收入等方面不能给基层行带来综合收益。二是激励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农发行坚持两个从严,对不良贷款问责力度大。由于还无法做到精准问责,实现尽职免责,往往是与贷款有关的人员全部问责,导致人人自危。不发展市场化业务已经成为了不少基层行和人员的逆向选择。可以说,风险防控的压力、约束机制已层层传导到基层,但发展业务的动力、激励机制远远没有建立起来,普遍存在着“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三、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业务发展路径探讨
农发行粮食信贷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的流通、储备、加工环节,出发点是立足于推进粮食收储体制改革、解决粮食“卖难”问题,对产业的支持不系统,基本呈零散式、碎片化。根据粮食产业的发展趋势,粮食信贷业务应坚持两个转变,即:由政策性业务为主向政策性和市场性业务并重转变,以粮食收储为主向粮食产业链发展转变。在业务发展模式上,研究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围绕粮食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形成对产业链的支持。第一,粮食全产业链模式。以优质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从生产、采购、加工、销售,构成完整的“产购储加销”相衔接的产业链。一是产业链向生产上游延伸,以“企业+合作社+订单农业”模式开展土地流转、订单收购,掌握优质粮源。二是产业链向收购上游延伸,通过与购销贸易企业合作,由其代收代储,利用其闲置仓容,解决原料收购和存储。三是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加工成初加工产品后,再加工成精深加工产品。四是拓展下游销售渠道,线下在超市、食堂销售,线上在天猫、京东、我买网等网络平台销售。具体操作:以组合贷款的方式贷款给优质龙头加工企业,企业根据不同用途,使用对应的贷款品种。该模式的优点:可以弥补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劣势,有效降低种植和收购成本,保证原材料和深加工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提高行业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该模式的局限性:推广范围有限,只适合规模较大、抗风险能力强、主业突出、配合农发行监管的少数大型龙头加工企业或企业集团。第二,向生产环节延伸,支持绿色优质原粮供给模式。规模化、机械化、职业化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大趋势。为适应粮食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消费者对优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配合粮食、财政部门开展的“优质粮食工程”、“中国好粮食”,支持核心企业向生产环节延伸,引导促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提升粮食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支持核心企业掌握优质绿色粮源,探索发展多元化、混合型的现代农业模式。向生产环节延伸,应是粮食信贷转型、支持产业链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探索“核心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信贷模式。核心企业可以有三种类型:龙头加工企业、购销贸易企业、政府平台公司。贷款对象分别是龙头加工企业、购销贸易企业和政府平台公司,合作社充当中介角色,向下与龙头加工企业、购销贸易企业和政府平台公司签订订单,为其提供原粮;向上与农户签订生产协议,收购原粮。合作社与农户根据双方意愿,可以采取“流转”和“托管”两种生产经营方式。“流转”方式是农户收取流转费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合作社,种植收益归农业合作社;“托管”方式是农户支付一定的托管费用,由农业合作社提供代种、代管、代收的全流程服务,种植收益仍归农户。该模式的优点:通过农业合作社,将松散型农业链条转化为紧密型,构建产、供、销纵向一体化合作关系,一是有利于解决农户获得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并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保证绿色优质原粮的供应,并缓冲因农户违约给龙头加工企业、购销贸易企业和政府平台公司带来的风险。该模式的局限性:龙头加工企业、购销贸易企业和政府平台公司必须具有较高的信誉,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强,与合作社的合作关系较为稳定,合作社的履约率较高。第三,“购储加”对接模式。该模式是核心龙头加工企业的上游购销贸易企业为其提供原粮的订单融资模式。具体操作是依据购销贸易企业与核心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的订单向购销贸易企业发放贷款,并以应收核心企业的账款设定质押。该种模式的优点:一是与购销贸易企业建立稳定的购销合作关系,委托购销贸易企业代收代储,节约了加工企业对仓容的固定资产投资,充分利用了购销贸易企业的闲置仓容,支付的保管费用为购销贸易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营利润;二是农发行对购销贸易企业发放的贷款,还款来源实际由购销贸易企业转为核心龙头加工企业,降低了贷款风险。该种模式的局限性:一是龙头加工企业自身仓容不足才会对购销贸易企业具有依赖性,二是购销贸易企业与龙头加工企业需要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第四,流通环节仓单质押模式。该模式是根据辽宁港口为研究基础,指以物流公司为核心企业,该公司作为连接粮食收购的供应方和粮食加工需求方的桥梁,将确认合格的入库粮食作为质押物,向农发行申请贷款。具体操作:物流公司与需求方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按合同约定,需求方客户首先支付20%预付定金给物流公司,该笔预付金打入企业在农发行的账户,物流公司根据需求方客户的要求与供货方签订采购合同。供货方垫付收购资金进行粮食采购,并陆续分批次将粮食集中运送,物流公司进行检斤验质,入库储存。物流公司提供入港验收单、标准仓单向农发行申请贷款,后经农发行现场核实评估,办理仓单质押后,发放贷款给物流公司,该公司获得贷款后支付80%的收购资金给供货方。余下的20%粮款,一是按照运送至物流公司的粮食数量,供货方开具全额发票后,物流公司再向其支付10%货款;二是在粮食运输到需求方,被接收后,再将最后的10%粮款支付给供货方。该模式的优点是解决需求方收购资金不足和运输紧张的困难,且对粮食流通体系有积极的作用。该模式的优点:在当前市场化改革深入,粮食流通加快的背景下,港口及大型物流企业已不局限于自身仓储设施建设、粮食购销等业务,其作为资金和物流的桥梁连通上下游企业,以自身信用及融资能力带动上下游企业完成购、运、储、销全流程,即将粮食的源头供应方和终端需求方结合,实施一种按需采购,中间控制,以资金和物流做保证,最终实现快购快销、高周转、低风险运营,实现多方共赢的新模式。该模式的局限性:一是港口或物流节点货物的吞吐量,二是上下游应具备稳定的客户源。第五,主食生产支持模式。该模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国办发〔2017〕78号)精神,将米、面、玉米、杂粮等粮食生产向主食制品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延伸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该模式符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求,支持企业从田间原料生产、主食产品加工、到餐桌,按照“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或“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餐饮门店”的方式,支持企业研制生产营养、安全、健康、方便、实惠的绿色多元化主食产品,并鼓励和支持主食产品与其他食品的融合创新,开发个性化功能性主食产品。该模式的优点:通过粮食产品的深加工,去库存、促消费,不仅使粮食资源得到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同时大大提高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和农业工业化水平。该模式的局限性:一是生产优质主食的企业有限,主食企业面临技术支撑缺乏、工艺落后、食品转化率低、产品附加值低等生产问题;二是主食产品品质缺少特色,普遍竞争力较弱,盈利能力较低;三是农发行目前对主食加工企业支持较少,需要加大新客户营销力度。第六,供应链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是指将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看做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真实贸易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货权质押等手段封闭资金流或者控制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核心企业为依托,延伸对各环节企业的支持,供应链金融产品分为三类:应收类、预付类和存货类。根据农发行粮油业务的特点,可操作性较强的是存货类融资,存货类融资主要分为现货融资和仓单融资两大类,现货质押农发行已经在做,仓单融资里又包含普通仓单和标准仓单,为提高风险可控性,标准仓单质押的可行性更强。标准仓单质押授信是指客户以自由或第三人合法拥有的标准仓单为质押的授信业务。标准仓单指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制定的,货物在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完成入库商品验收、确认合格后签发给货主,并在交易所注册,可在交易所流通的实物提货凭证。是由期货交易所的信誉作保证的物权凭证。该模式的优点:对于客户而言,相比动产抵质押,标准仓单质押手续简便、成本较低。对银行而言,成本和风险都较低。此外,由于标准仓单的流动性很强,也利于银行在客户违约情况下对抵押物的处置。
四、实现粮食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
业务发展【第二篇】
中间业务,传统定义是指商业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身经营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活动。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对中间业务的定义是:“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非利息收入的业务。”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功能的不断丰富,中间业务为银行利润带来新的增长点。由于中间业务一般不会形成风险资产,因而不会对商业银行本身的资金和资本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中间业务逐渐成为在日益紧张的资本充足率约束条件下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因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相继爆发后,致使欧美经济遭受重创。从而导致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额急剧萎缩,中国外贸出口一度持续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在市场前景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许多出口外向型企业的发展积极性受挫,贷款需求下降,由此造成我国商业银行借贷赢利减少。拓展中间业务成为各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为摸清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整体情况,掌握和了解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过程中的措施、成效与困难,笔者对淄博市13家商业银行进行了重点调查。
二、从淄博市看基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整体现状
调查显示:近年来,淄博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品种不断丰富、中间业务收入呈现快速增长。目前各行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有11大类,主要包括人民币结算业务、对公及理财业务、代客资金交易业务、个人及理财业务、银行卡业务、国际结算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担保保理业务、资产托管业务、企业年金业务、其他业务等。从调查数据看,2011年全年累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增长%,占营业收入比重11%。2012年1-3月份,全市共实现中间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同比增幅%,占营业收入比重18%,同比提高个百分点。
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发生变化,收入结构不断优化,中间业务收入正在成为商业银行三大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中间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主要依靠主营信贷业务(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悄然发生变化,正在由注重利差收入向利差收入与中间业务收入并重转变,由过去只注重传统业务向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并重转变,由过去只注重表内业务收入向表内表外业务综合收益转变,切实优化了商业银行的整体收入结构。以淄博工行为例,该行2009-2011年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22%,三年累计提升个百分点。
(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盈利能力上占主导地位,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明显加快由于在网点、技术、资金、人才、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先天优势,目前从中间业务增幅和占营业净收入比重等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走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间业务收入发展的前列。2011年,淄博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平均为%,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个百分点。2012年1季度,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明显加大。如淄博中信、城商行由去年的11%、%分别提高至20%、%。全市商业银行除农信社占比偏低外,兴业、浦发、招商、交行和邮储都呈现较快发展态势。
(三)信贷规模趋紧背景下,商业银行整体议价能力提高,新兴中间业务收入增幅明显高于传统中间业务收入增幅从收入结构分析,国内国际结算、银行卡、代收代付及等传统中间业务收入占中间业务收入总额的65%左右,增幅比较稳定;投资银行业务、担保承诺、资产托管、企业年金和融资顾问等新兴中间业务发展较快,占比35%左右且呈上升态势。特别是在今年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普遍收紧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普遍采用“贷款+中间业务(理财产品)”形式测算银行整体收益作为审批贷款的前提,体现出银行谈判地位提升,整体议价能力的提高。
(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考核力度普遍加大,在推动中间业务发展的同时加剧了中间业务的同业竞争面对日益复杂、不断紧缩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贷款均衡投放严格流量管理的政策要求,商业银行上级行普遍加大了中间业务考核力度,全市13家商业银行(含农信)除邮储银行只有业务量的要求没有考核任务外,其他12家商业银行上级行都有严格的考核任务,考核分值比重普遍在10-20%且呈现逐年提高态势,中间业务开展压力增大。各行普遍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加强组织管理,强化责任落实,统一思想。二是加强业务管理,进一步强化规范操作意识,加强对所有中间业务收费品种的统一管理,将所有中间业务收入品种纳入规定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做到颗粒归仓。三是加强对营销人员的管理,要求客户经理树立责任意识,提升业务素质,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拓展自身业务水平。四是积极倡行“以创新求发展,以发展求生存”的理念,加大中间业务创新力度,努力打造品种优良、客户满意、银行受益的中间业务产品。
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中间业务挖掘潜力不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较多,但尚有很多业务未开展,特别是新兴中间业务,仍有较多空白点,未能充分挖掘出潜在的业务品种,造成收入过多集中于传统中间业务,影响了中间业务收入可持续发展。一是没有认真研究中间业务品种适用的客户群,不能正确引导惯用信贷融资和传统中间业务产品的企业综合使用新兴中间业务品种,变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达到双赢;二是对新兴的中间业务品种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新产品客户认知度低,未能充分挖掘、利用产品,造成很多业务出现空白。
(二)中间业务产品层次需进一步提升目前,中间业务产品层次不均衡、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集中表现在,支付结算类、类等附加值较低的传统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高,而高附加值的融资顾问类、交易类、个人理财类、投资银行类以及担保承诺类等创新业务占比依然较低。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支付结算类、类中间业务品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不仅工作量大、单位成本高,而且缺乏核心竞争优势。相比之下,技术含量高的财务顾问、投资银行类、个人理财、远期外汇买卖等业务则没有得到有效拓展,而技术含量更高、更具核心竞争优势的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如利率掉期、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开办的较少。
(三)部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能力不足中间业务近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创新的步伐仍赶不上客户及市场的需求,使中间业务缺乏持续增长的动力,增长缺乏稳定性,易于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许多产品如过眼云烟甚至昙花一现,特别是针对中高端客户的创新产品仍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一些新兴的中间业务品种尚未开发,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如齐商、农信等地方法人机构,受网络、技术、政策和研发人才等因素影响,中间业务品种、收入占比明显低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来自中间业务的同业竞争压力。
(四)从业人员匮乏,中间业务发展后劲不足中间业务是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信誉等于一身的特殊业务,因此,中间业务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特别高,要求员工既要熟悉传统业务,又要具有创新意识;既要熟悉银行业务,又要懂保险、证券、信托、房地产等其他金融与非金融业务;既要懂人民币业务,又要懂外币业务;既要懂财务管理,又要懂市场营销;既要了解国内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又要了解国际中间业务发展状况与趋势。调查中发现,目前各行中间业务的从业人员,不论是公司业务还是个人业务都相对缺乏,人才是制约今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随着现代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能力的不断提升,主营信贷业务(存贷利差)收入比重在商业银行的综合收入中会逐步缩小。能否保持银行盈利水平的持续提升,中间业务发展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坚持在服务企业、服务客户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拓宽收入渠道。
(一)进一步提升传统中间业务附加值要深度挖掘存量客户资源,努力发展人民币结算、代收代付等传统中间业务,提高收入水平。要顺应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趋势,积极拓展外汇账户,大力发展信用证、结售汇、外汇理财等国际业务,扩大业务领域。
(二)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一是充分发挥投融资顾问业务的敲门砖作用。就融资顾问业务而言,我市的市场尚未成熟,少有纯粹提供融资顾问服务的情况。当下融资顾问业务始终依附在融资业务之上,没能发挥出其作为各项银行产品前期进入的敲门砖的作用。二是抓住机遇发展并购重组业务及上市发债顾问业务。抓住大型集团客户、大型项目融资以及大额流动资金的融资需求,大力营销并购重组等投行业务核心产品。三是大力发展常年财务顾问业务收入。推行“一户一案”,使企业获得直接显现的财务管理效果,通过常年财务顾问服务稳定投资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来源。
业务发展【第三篇】
一、信贷业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性粮食储备贷款方式发生变化,主体业务呈萎缩态势。至2011年9月,永州农发行系统共有粮油收购企业22家,贷款余额15_48亿元,较2oo9年同期下降2.73亿元,下降率为17.2%;较2O10下降4.86亿元,下降率为22-32%,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粮食收购贷款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中央储备粮企业。2011年9月末,5家中央储备粮企业贷款余额为3.14亿元,较20o9年年末下降0.76亿元,降幅为l8.72%;较2010年年末下降1.69亿元,降幅为35.o6%。国家粮食储备贷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储粮公司改变对下辖的国家粮食储备库资金供应方式,将20o9年以前一直沿用的按辖区由当地农发行分贷分还,改变为由中储粮总公司统贷统还。这种资金供应方式改变给基层农发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影响了基层农发传统业务的做大,增大了商业性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比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贷资产质量。二是影响了基层农发行财务收入及效益指标的完成。三是由于国储库的部分粮食库存不是当地农发行贷款资金形成的,加大了基层行对库存监管的难度。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贷款发展迅速,贷款集中度较高。到20l1年9月,永州农发行系统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21.69亿元,占全系统贷款总额的50.78%,其中2010年较20o9年增加3.1亿元,增长8%;2011年1-9月比年初增加5.5亿元,增长12%。该行共有9个基层营业机构,其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比超过50%的有6个,其中宁远支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全部贷款86%,新田支行占72%,江永支行占63%。这些营业机构业务发展不平衡,贷款结构不够合理。这种发展态势容易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面对政策性粮油贷款拓展资源缺少时,业务发展过多依重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容易走入发展“死角”。其二,单一贷款品种比重过大,单一贷款客户贷款额远远超过一个营业机构贷款总额3O%以内的最高控制幅度,信贷风险相对集中。
(三)信贷业务营销缺乏科学规划,客户营销后维护难度不断加大。当前在业务营销当中,缺乏科学规划,对区域性信贷业务布局没有合理的统筹安排,容易出现“闻风而动”,“一哄而起”,贷后对客户维护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重营销,轻维护,客户维护意识淡薄。缺乏扩大客户群体,提高增量份额,是农发行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的意识,缺少对高端黄金客户要重点维护,一般客户要基本维护,限制客户要监督维护的“一企一策”维护认识。二是重营销、轻管理。缺乏将管理渗透到企业整个生产流程,树立管理好企业也是维护好企业的意识,以至于造成部分客户不顾农发行管理的有关规定,盲目扩张,挤占挪用流动资金。三是重营销.,轻效益。不注重信贷质量和效益的和谐性,缺乏将农发行核心客户放在首位,将黄金客户、优质客户等同于一般客户维护,没有计算客户维护成本,导致客户维护高能低效,高投入低产出,对农发行效益产生不良影响。
(四)办贷程序要求高,手续繁杂,贷款审批流程制约办贷效率。农发行开办商业性贷款业务时间较短,与商业银行相比无论从制度完善程度还是经验上都有很大差距。一是目前我行制度规定办理信贷程序要求高,手续繁杂、业务流程太长、层层审批、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不能快速高效地满足客户需求。特别是对存量客户的续贷,成功审批一笔贷款一般需要I一2个月时间甚至更长。二是在对待风险防控上,手段僵化。将原有的封闭管理意识和做法运用到商业性贷款的管理上,陷入层层增加报表分析,层层重复手续来防范信贷风险的怪圈中。三是不能正确处理主业(信贷)与副业(如保险等)的关系。如对保险业务实行捆绑销售,加上评估费、咨询费、企业抵押品的评估过户费等,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四是结算业务种类、服务手段、网银业务、银行卡发展滞后,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永州分行营业部一家优良的美元结算制药企业就是因为农发行信贷程序繁杂,贷后管理繁锁,美元结算服务方式落后等原因,在贷款到期前归还了所有中长期、短期贷款290o万元,转投到其他商业银行融资。四是贷款审批流程耗时耗力。农发行CM20o6系统贷款发放流程是由调查人员发起,经客户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信贷管理部门依次审核、签批后,最后提请行领导签批。在日常工作中,贷款操作经常是到了最后的环节才发现有问题,于是需逐一按原流程退回,重新上报。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造成贷款审批效率低下,企业、基层行埋怨多,农发行形象受损。同时,CM20o6系统贷款流程在省级分行时牵涉的处室太多,相关人员都是兼走系统流程,一旦请假、出差导致流程不能在正常工作日内通过,有的甚至一拖半月之久。
二、对策与建议
(一)贯彻落实中央2005、2006年1号文件和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以粮油信贷为主体的业务不能弱化。要坚持政策性银行的办行方向,继续发展以粮油储备、购销、加工为主体的信贷业务,并作为农发行立行兴行的基础。一是针对基层行粮食类政策性贷款减少的状况,建议农发行总行与中储粮总公司协商改变贷款方式,由统贷统还改为按辖区内由当地农发行分贷分还。这样,一方面加大了基层行主营传统业务的份量,增加了利润来源,另一方面能确保国家粮食储备库存及信贷资金得到基层农发行的及时有效监管,避免了中储粮总公司统贷统还造成的资金链过长带来的信贷风险。二是基层农发行在做到“保收购、保优质企业、不保劣质企业”的原则上,要围绕粮食产业链发展粮食信贷业务,顺应粮食产业新的变化,重点发展粮食贸工一体化、乃至于贸工农一体化的优质大客户群体,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择优扶持”的原则,做大做强传统业务。
(二)客户营销上要做到区域规划,统筹安排,精心抓大,逐步放小。客户营销要坚持择优扶持的政策导向。以执行政策为前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防范风险为核心,实施优质客户战略,对黄金客户重点支持,优质客户积极支持,一般客户适度支持,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不予支持。二级分行要对区域内业务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一县一策,对不同县域制定不同的粮油储备、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等信贷业务发展规划、不搞“一哄而起”,如:对具备粮油储备、加工条件和优势的县区就以政策性主体业务为业务发展出发点;对已占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一定份额的县区就以农业产业化为业务发展的增长点。在精心抓大方面,要与市、县(区)两级政府衔接,争取营销企业有利润、银行有稳定收息来源的大项目,着重支持惠及面广的道路、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与土地整理、储备相关的道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在逐步放小上,对已准入的资产质量较优、发展前景较好、经营业绩较高、偿债能力较强、银企关系协调的中小企业进行有选择性的重点.培育,将其从小蚂蚁培育成大象,这类中小企业成长后往往是农发行较为稳定的盈利及低息存款的来源,是农发行潜在的优质客户资源。这种扶弱变强的经营理念,符合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宗旨。当然,对于超过风险预警标准,对农发行信贷资金存在隐患的中小企业应坚决的予以退出。但不能一概而论,给予全部退出,这就有孛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宗旨。
业务发展【第四篇】
市局召开了一个全市邮储业务快发展、强发展的紧急动员会,7月28日。会后,市邮政系统掀起了储蓄业务发展的一个新高潮。今天,局把11个网点的负责同志和储蓄业务员请了回来,召开全局职工大会,储蓄业务发展方面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果断措施,目的进一步动员全局职工自我加压,献计出力,恢复增长,加快步伐,尽快赶上全市业务发展水平。对局作出的决定,和刘局长完全支持。同时,市局对局长几年来带领干部职工取得的效果也表示充分理解与满意。借此机会,还要代表市局党委向长期奋战的局干部职工致以高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坚定发展信念,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团结起来。圆满完成邮政全年任务,为我市邮政新一轮改革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局长做了一个很好的动员讲话,刚才。市局刘局长和李主任、崔局长也从分管角度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基础上,想再多占用大家一点时间,就当前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依照提示检查更多资料局的业务发展形势,特别是储蓄业务的得与失、利与弊简单谈点意见。
一、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迫切要求局尽快实现发展观念的觉醒。
全市邮政生产经营总体向好的形势下,今年以来。局发展也总体不错。
全市邮政业务收入已经完成7543万元,7月底。完成年计划%同比增长%全省排名第2位,继续坚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而局业务收入完成720万元,完成年计划%比上年同期增长%占全市比重为%全市邮政准收支差完成3020万元,准收支差实现40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可以看出,邮政经济效益在增长。特别是函件、邮送广告等业务较去年有大幅增长,全市比较突出。集邮、速递等业务增速也在30%左右。邮储收入完成了575万元,也完成了计划进度。
一些局业务发展态势强劲,但是跳出看。速度迅猛,应该引起我高度的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储蓄业务上,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要求局必需虚心地放开眼界,认真学习,必需走出一亩三分地,走出自我发展的小圈子,看看自身同别人的差异,看看自身存在问题,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竞争意识,进一步树立危机感、紧迫感。认真地进行对比,其实已经不是量上的缺乏,而是质上的差异,前进与倒退的区别。这一切,都值得我去思考。放开眼界,向先进局学习,看什么?学什么?想:
最近三年,从我市邮政发展要求看。业务收入从的8263万元,11243万元;扭亏为盈而且实现了利润倍增;全省连续三年夺得经济效益杯;南同蒲五局进入全省十强,收入突破千万;东山五局收入大幅增长,等局几度成为全省增长最快的局。全省邮政第一家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率先提出发展邮游产业,胜利创立了部级文明单位。这些成果,都是邮储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的所以的发展必需置身于全市的发展中,邮储的发展必需走在全市的前面。
近几年来,从邮储业务发展要求看。每年储蓄增长都在8亿左右,今年目标是8910亿三个台阶。昨天累计净增了亿元。也就是说在剩余的130天的时间里我必需增加亿元的余额,才干确保三台阶任务的完成,从而使总余额顺利突破50亿。而在剩余的亿任务中,局又占了一个不小的份额,有4000多万。
局、局已经分别完成了60008000万的三台阶发展任务,从各县市的情况看。而且局对年内净增突破1亿元充满信心,局逾越一亿没有问题,局余额净增已经逾越一个亿。回过头看,局累计净增大概是3500万元,无论从绝对值还是市场净增占比都是靠后的与、绝对净增额在一个档次,市场净增占有率也仅有11%与23%市场占有率是不相称的
全县生产总值上半年完成亿元,从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看。比上年同期增长13%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了%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增长了%从这两组数字可以看出,邮政业务的增长是低于县域经济速度的地方经济相应不错的情况下,邮政储蓄的增长体现在哪里?同期出现负增长是不是不应该呢?
储蓄余额净增在7000多万,从自身发展要求看。增长速度在100%净增接近一个亿,增幅也有30%多。而去年虽然有所减少,也完成了6000万。那么,今年余额净增较往年差这么多,农村网点排名大都在80位之后,还有的曾经是倒数的这是不是一种比较反常的现象呢?
今年业务收入中储蓄占到79%而这79%收入靠现在3500万的净增水平是无论如何做不到主要得益于年初的发展水平。换句话说,从业务收入的要求看。明年业务增收也主要决定在今年底的储蓄完成情况。如果今年实现7800万元的净增任务,仅这块余额就可以稳稳地拉动明年收入增长2-3个百分点。
局已经连续进入全省邮政业务发展十强局,从全省邮政十强局的要求看。如果要确保十强局发展位置,必需保证邮储这个大项不出问题。而从今年上半年的位置看,局在全省邮储收入排位是第5而余额增长已经排到35如果今年赶不上去,明年收入绝对要往下落,对整体排位势必形成有利局面。
完成储蓄任务,所以。事关大局,事关邮政的明年以及更长远发展,事关邮政职工的切身利益和荣辱得失。现有的3000万增长水平不是邮政应有的水平,不符合邮政历史水平、发展环境与现有优势,不能代表和体现邮政人的守业能力与水平。发展邮储业务的观念上,全局职工必需转变、必需统一。必需把目光放在全县、全市、甚至全省范围,必需以为戒,学警示,设警戒,敲警钟,必需以局、局为赶超目标,必需以十强位置为制高点,向前看,向上赶,向好转。
二、清醒认识。
市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储蓄业务的快速发展。5月,今年以来。分别在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依照提示检查更多资料召开了两个储蓄经营分片座谈会,提出要年内突破50亿元。后来,市局在座谈会上明确要求把储蓄业务当作生命线工程来抓。再后来,市局召开了储蓄业务强发展、快发展动员大会,对出现的险峻形势及时进行了应对。市局也自我加压把全年净增目标定在10亿。再后来,对分局、局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全市上下已经形成了浓厚的加压—发展的氛围。
完成7800万元的净增任务,对而言。目前差别有4200万元,前8个月已经完成的倍。什么是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这就是轻飘飘的胆子已经压在领导班子的肩上,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肩上。面对这样艰巨的任务,要恢复快速增长就要用130天的时间达到前面230天的水平,并且要使出12分的力气。这时候,迎难而上,披荆斩棘是一种境界,颓废失望,坐等失败降临又是一种境界。清醒认识、自我加压是一种方法,喊难叫苦,低头躲避也是一种办法。那么,邮政职工会是什么样呢?
就数来多了关于,始终有一种亲切,也有一定的理解,除了市局。对邮政,从没有失望过。今天的会议,高兴来,应该来,也值得来。第一,认为是一个资源宝地,一个发展基地,一个创业福地。第二,感觉邮政发展的底蕴深,基础好,队伍强。第三,有了这两个扎实基础,邮政职工不应该被任何困难所打倒,赶回100天的差异是绝对有希望的
有着世人瞩目的品牌优势。86年成为历史文化名城,首先。97年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业一直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万人,门票收入1925万元,旅游及相关产业综合收入亿元。旅游的品牌在做大做强,这个巨大的品牌下,有没有邮政为之添色,邮政有没有发展的空间?
有47万多人。艰苦守业、崇商观念、笃守信义的晋商文化底蕴赋予人精明强干的性格,其次。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品质又使人往往能立于不败之地。邮政职工中更是不乏能人,如果能够极大地调动起工作积极性,任何发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一些乡村建设加快了速度,第三。秋雨新城等大型项目进度很快,一定水平上资金压力已经缓解。社会上的违法集资等现象也基本遏制住。同时,银监局对邮政储蓄的监管工作也步入规范,对邮储骨干网点的建设给予了很大的政策支持。
邮政目前储蓄发展环境相对宽松,因此。一些影响因素在逐渐减弱,一些积极因素在逐渐显现。任务就是自我加压,内部机制上作文章,下工夫。通过强身健体,增强竞争力,强手如林的对手中抢拼。纵观未来的发展,以发展论英雄、以实力论地位、以速度论成败,所处时代的特征。面临的形势是挑战严峻,任重道远。不突破这些思想上的障碍,不突破机制上的束缚,不克服害怕压力的心态,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发展的问题,就不可能打下较长时期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三、团结一心。
怎么做才干使压力转变为动力,怎么做才干完全解决存在问题。怎么做才干完成任务目标,怎么做才干真正使全局上下“动”起来、发展政策“活”起来、余额增长“火”起来。想,最根本的一点:团结一心,放开手脚。
局也一直在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加快邮储发展。年初提出的不管邮储政策怎么调,其实。早增余额不动摇;不管邮储政策怎么变,发展余额最关键”思路就很正确。而且又逐渐调整了储蓄业务机构,延长了营业时间,加大了风险抵押力度,把一个储蓄点搬迁回了县局。一系列的措施在地方经济发展有所困难下,尽快扭转了余额下滑的有利局面,并且走上了较为正常的增长轨道。
防止今后继续影响发展。上次在祁县局作调研,但是局余额发展缓慢的原因我必需认真分析。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在人,内部,尤其是一些干部职工怕、冷,怕什么?怕竞争对手!怕竞争对手咄咄逼人的强大攻势,对什么冷?对储蓄发展漠不关心,高高挂起。竞争对手的强大,正是由于我软弱。内虚而外侵,正是由于我内部机制的不健全,才让别人有了可趁之机。想与祁县局相比,因素也不外乎几个:一是人员,二是政策,三是资金。
首先要强调团结。局长曾经说过:团结就是生产力。任何影响发展的杂音都要排除,说到人员。这是领导班子的一个重要任务。团结的前提下,要按照“思想不通换脑子、工作不力腾位子、影响发展摘帽子”原则,树立“无功就是过”思想,维护团结求发展的大局。要充分发挥组织力量,尤其是当前任务重、压力大,越是这种时候,党员和干部同志越要站出来,越要咬紧牙关坚持住。看看在这次储蓄超凡规发展中,大家能不能起到带头作用。团员青年、技术能手也要积极站出来,业务发展中带头去干。还要动员离退休的老同志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有人带头是好的一面,如果有人意志消沉,甚至搞歪风邪气,那就是坏的一面,也绝不客气。
其实就是放开手脚的问题。也就是困难不要讲,说到政策和资金。方法自己想,路要自己闯。这次有局长亲自分管储蓄业务,并制定了许多发展措施,觉得完全体现了局领导班子完成全年三台阶任务的信心与决心。有了信心,还要放开手脚,市局是会给予大力支持的尤其在调动职工积极性上,要让干部放开手脚干,让职工放开手脚跟着干。不要怕职工挣的多,不要怕在储蓄业务上付出的多,回报更多。不要怕得罪人,今天不得罪人,明天就是永远对不起职工。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建立起一支能够力挽狂澜的专业营销队伍。一定要学习先进局的发展经验,融会到自己的政策中。一定要把储蓄业务作为压倒一切的工作任务,不惜代价地发展好。另外,储蓄专业化经营的问题上,要客观实际地看待与处理,要让专业化经营的作用尽快发挥起来,促进邮储业务的发展。特别是针对农村支局储蓄发展滞后的现象,要大胆、大力采取措施。
上一篇:消防演习工作计划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