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工作总结2024年工作计划
总结文化旅游发展成果,分析存在问题,明确未来工作重点,推动政策落实,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市文化和旅游局20xx年工作总结20xx年工作计划
20xx年以来,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理念,紧紧围绕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乡村文化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任务,从职能、产业、市场、服务等方面,不断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力争找准文旅融合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不断提升全市文化旅游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从严治党,全面加强队伍建设
1.加快推进机构融合。贯彻各级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按照《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要求,全面推进办公场所、机构、人员、职能快速融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理念,筑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2.持续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落实理论中心组学习、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和周一例会集中学习等制度,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辅导、观影党课等形式,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大系列全会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章程》《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文件,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严格抓好党建工作。持续在文旅系统内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政教育片、参观廉政展馆,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3.全面抓好巡视整改。根据《<省委第八巡视组关于巡视邹城市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方案》《邹城市提升干部执行力狠抓工作落实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印发《市文化和旅游局"六大问题"自查整改方案》《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等,累计梳理查摆问题16条,立行立改16条,切实解决了干部职工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行为,机关效能和干部作风明显好转,保证了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二)坚持文化惠民,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提升服务效能。印发《关于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效能的意见》《关于在全市开展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效能提升暨市场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推动公共文化机构由设施建设向效能建设为主的转变。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基本覆盖。启用文化馆新馆,做好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积极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图书馆全年总流通人次50万人次,年文献外借量万册;文化馆常态化开展"幸福文化快线"公益培训,先后举办7项暑期公益培训班、28项秋季公益培训班。开展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孟子学堂达标提升工程。全市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的文化站有13个,看庄镇、香城镇、郭里镇文化站启动改建工程。全市村(社区)全部建有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和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设文体广场。全市达标村(社区)孟子学堂501个,达标率61%。推进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工作,制定印发《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工作专班,争取省市财政资金120万元,与山东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定《山东剧场院线合作协议》,是我省第一批正式加入山东剧场院线的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县(市、区)。
2.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实施"孟子乡音"文化惠民工程,公开招标11支演出团队、37支放映队伍,开展百场戏曲进校园演出、千场大戏进农村演出、万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年共开展戏曲进校园100场,文化惠民演出100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3192场。"孟子乡音"文化惠民项目入选20xx-20xx年度山东省冬春文化惠民活动品牌项目。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心系祖国·笔绘邹鲁""丹青歌盛世翰墨颂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系列摄影美术作品展览,展出作品近500余幅。举办"舞动邹城"20xx年邹城市全民广场舞大赛,承办济宁市第七届全民广场舞大赛决赛,选送的两支队伍均荣获一等奖。组织参加济宁市"歌唱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合唱比赛,凫峄之声音乐教师合唱团斩获第一名。
3.加大文艺创作力度。推进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新编排《清莲》《江山如画》《伶歌》《绣红旗》等舞蹈作品,新创排《家的味道》《官箴碑》《一笔都不能少》等曲艺作品,新录制《听党的话做党的人》《靠山》等声乐作品。艺术创作多点开花,纪录片《邹鲁礼乐》入选第十三届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山东快书小品《再唱柿子筐》荣获全省乡村题材小型文艺作品展演一等奖。4个作品入围济宁市第三届新创作优秀小型剧目汇演决赛,入选决赛数量居济宁市各县市区第一位,《走四方》《创城夜话》《再唱柿子筐》荣获一等奖,《咱们结婚吧》荣获二等奖。《礼乐复兴·邹鲁先行》荣获济宁市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乡音回旋》荣获济宁市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大汇演一等奖,《摔大缸》和《百年朝凤》分获第四届"儒乡鼓韵金唢呐"济宁市民间吹打乐汇演二等奖、三等奖,市文化和旅游局获优秀组织奖。
(三)坚持文旅融合,全面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1.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活力。申请财政资金100万元,推进文化消费示范县创建工作,成功组织20余家文化消费企业签约省文惠购平台,积极培育文化消费集聚区和文化消费经营展示店。借助文化消费示范县创建启动仪式、广场舞、特色旅游节庆等活动,持续投放文化惠民电子消费卷。市场化运营的保利孟子大剧院每年可提供100场国内外高雅艺术剧目、音乐会和大师课,既有高品质剧目服务于民,又拉动了文化消费,实现了"高贵不贵,文化亲民"。协助孟子湖新区两创园区申报省级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引导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动漫设计等新兴业态入驻。以孟子形象、儒家思想、景区独特风景等元素为灵感来源,研发文具用品类、生活用品类、工艺礼品类、书籍类、食品类等产品60余种。
2.挖掘文旅项目发展潜力。推荐上九山景区、邹鲁礼乐团等5个项目负责人参加全省重点文化项目融资策划专题培训班。组织狼舞山景区等11个文化产业项目积极申报全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全省精品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和邹城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推荐孟子湖商业水街项目申报"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推荐蓝城·云梦桃源项目、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邹城核心区)PPP项目申报全国优秀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先后组织10余家文旅企业、150余种文创产品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八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组织圣城公司、上九山等企业参加国家、省、济宁市级旅游商品博览会。
3.形成全域旅游发展合力。围绕A级景区提质升级,推动三孟·邹鲁古城创建5A级景区、上九山景区创建4A级景区,指导后八里沟村、机器人产业园、鲁南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纪念馆申创国家3A级景区。完成100余座旅游厕所定位及电子地图上线工作,新建改建旅游厕所30余座。围绕"孟子修学游"品牌,召开"邹鲁研学旅行联盟"年会,累计创建各类研学基地14处,推出研学游路线10条,授权临沂、徐州等地"孟子修学游"代理商26家,重新推出"孟府嘉研懿行之旅""邹鲁圣城研学体验营""峄山游学夏令营"等20余项研学产品,邀请省内外50余家旅行社来我市召开"邹城研学旅游推介会",进一步搭建研学旅游资源共享平台。围绕提升"邹东深呼吸"品牌,大力发展旅游新业态,加快发展特色旅游商品。石墙镇创建成为省级乡村旅游集群片区,上九山荣获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四)坚持活态传承,全面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1.拓展文物利用有效途径。先后完成孟庙、孟府和孟林修缮三期、葛山摩崖石刻保护、凰翥文昌阁修缮和大园戏楼修缮等工程的预算编制,夯实保护利用基础。持续推进开展孟子研学游。依托三孟景区,制定《孟子研学游手册》,推出《重走孟母三迁路·回报父母养育恩》《"生生之学"孟府国医文化研学之旅》《三孟古建之美》三条全新研学路线。进一步优化两孟景区干部政德教育基地软硬件环境,加快推进孟子馆、明鲁王陵、子思书院教学点建设。孟母祠、子思书院、子思祠实行预约开放,多次配合市委市政府举办重要活动。各文物收费景区执行旅游惠民卡正常使用政策,对山东省内60周岁以上老人实行免费开放。自今年12月1日起,孟府孟庙、孟林景区门票价格调整为35元/人次,其中孟府孟庙35元/人次,孟林免费开放;荒王陵景区免费开放。积极开展文物资源整理研究,完成《孟庙孟府孟林碑刻集》《孟府记忆》等书籍编辑出版。凫山羲皇庙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文化产业园即将完成内装设计。
2.加大非遗传承保护力度。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程,开展国学夏(冬)令营、经典诵读、六艺体验等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非遗四级保护名录档案,推进邹鲁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创建国家级保护区。组织"阴阳板"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平派鼓吹乐、孟母教子传说、尚寨竹马等10余处非遗传承保护基地。开展庆祝"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非遗活动,营造全民参与非遗保护的浓厚氛围。阴阳板《雩》荣获20xx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大赛二等奖,软弓京胡《乡音回旋》获济宁市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大汇演一等奖,平派鼓吹乐《摔大缸》和《百年朝凤》分获第四届"儒乡鼓韵金唢呐"济宁市民间吹打乐汇演二等奖、三等奖。山头花鼓戏被列入20xx年度济宁市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名单,其传承人孟庆喜被评为20xx年度济宁市非遗保护十大模范传承人。
3.提升"邹鲁礼乐"文化品牌。坚持礼乐文化挖掘整理和活态传承并重,形成了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同步推进,历史文化还原与现代传播相得益彰的礼乐文化传承的"邹鲁"新模式。20xx年共组织开展礼乐文化展演、"邹鲁礼乐文化研学游"活动100余场次,完成"己亥年·三月三祭祀伏羲女娲大典""己亥年纪念孟母孟子大典"等大型活动。多次应邀参加济宁市政德教育学院礼乐剧目教学演出;策划承办"光明网(北京民族小学)国学小注启动仪式""山东乐陵拜月仪式""己亥年祭祀万章大典"等活动。原创音乐剧《礼门义路·昏礼》项目已完成排练厅合练、服饰造型设计、舞美效果设计、舞台灯光设计等相关内容。二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邹鲁礼乐》登录"学习强国"平台,并获得第十三届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先后在第十五届中国(深圳)文博会、第八届山东省文博会上展示成人礼、雅乐演奏等内容。"礼乐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演艺产品创编"项目入围第四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终评项目。
(五)坚持安全生产,全面加强文化市场培育监管
1.扎实做好日常安全工作。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紧盯公共文化机构运行、文物保护、文化市场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2.不断提升文物安全防范水平。投入使用"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和孟庙孟府防雷系统,进一步强化文物安全管理水平。落实文物消防责任制和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持续加强田野文物安全巡查力度。组织开展文物安全落实年活动,联合有关单位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组织开展文物消防知识业务培训。
3.持续加大文化旅游执法力度。继续做好"扫黄打非"及整治非法出版物、非法演出经营行为、文物安全执法等各项工作,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成立工作督导调研组,持续开展旅游市场整治专项行动。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文旅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历史人文资源挖掘开发不够充分,现有文化设施与旅游业结合不紧密,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滞后,产品种类少,具有邹城特色的文创产品市场还未成型,以此为背景开发的旅游路线、创作的文艺作品对我市对外影响力提升作用有限,跨界融合旅游资源挖掘力度不足。二是文旅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总量小、层次低、贡献少的问题比较突出,文旅活动主题特色相似,文旅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文创产品附加值不高,文旅产业整体市场影响力偏小,缺乏联动大型主题乐园等体验型、复合型旅游项目。三是文化生活群众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没有活动场地、设施器材欠缺、文化生活匮乏、文化活动不丰以及无人组织活动、参与人数较少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20xx年工作计划
(一)扎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从文化、旅游、文物融合发展的角度,积极探索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建设路径。认真落实《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阑释、普及力度,加强儒家文化保护传承力度。依托孟子思想、孟母文化、邹鲁文化、伏羲文化等文脉资源,进一步加大文化感知、体验和传播力度,将一批基础较好且有潜力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加工",实现传统文化的产业开发与创意转化。在两孟景区等文物景区开发建设上,深入挖掘孟子思想精髓,将礼乐文化展演和现代科技展示相结合,让两孟充分彰显文化魅力。在研学修学体验上,全方位开发参与性强、可体验的线路和课程。在母教文化上,围绕进一步打响母亲文化节品牌,结合当前注重加强家风家教的时代背景,推出一批文化特色产品。在演艺产业上,依托邹鲁礼乐品牌,寻找高水平团队进行策划,推出打响知名演艺品牌。同时,探索做好大众传播普及、教育培训文章,开发一批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儒家文化创意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等加以推广,全面提升传统文化的可进入性、可消费性和可回头性。
(二)扎实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力,形成发展新优势。在职能融合上,以编制各级"十四五"规划为契机,整合好文化、旅游、文化职能,提前准备、及早谋划,制定体现融合发展、有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和针对性政策。在产业融合上,积极寻找文化和旅游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对接点,大力促进活动、业态、产品融合,积极培育夜间曲艺演出、影视娱乐、文化休闲等服务新业态,推动更多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持续释放大众文化和旅游需求。在市场融合上,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不断更新监管理念,实施各类专项整治、专项保障活动,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培育和监管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服务融合上,协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为居民服务和为游客服务,统筹做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设置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三)扎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以丰富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为出发点,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计划年初正式启动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每年演出剧目不少于50场。继续开展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即开展戏曲进校园190场,"孟子乡音"文化惠民演出1000场,公益电影放映10000场。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提档升级,开展镇(街)综合文化站提升工程,确保16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完善镇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配套,继续开展镇街综合文化站、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孟子学堂达标提升工程。坚持"规划一批、创作一批、演出一批"的艺术创作原则,制定我市艺术创作规划。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围绕建党99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时间节点,创作推出一批艺术精品。深入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深入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孟子学堂开展传统文化宣讲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四)扎实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统筹做好项目包装与策划工作,大力培植新兴业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同时,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互联网招商、平台招商等多管齐下的方式,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做好文化惠民消费季宣传组织工作,大力营造文化消费氛围,高质量完成山东省文化消费示范县创建工作各项任务。开展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积极引导符合产业导向的文创项目申报国家、省、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抓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全面推动文化产业基地(园区)上档升级。实施A级景区提档升级创建工程,重点提升孟庙孟府、峄山、上九山等景区景观质量品质。深入推进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公厕和"第三卫生间"建设,推动实现旅游厕所专人管理和24小时开放。加快全市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沿线咨询服务点建设,开发"邹城旅游资讯网""邹城旅游"微信小程序。依托云梦湖小镇、鸿山、葛炉山等资源发展漂流、徒步等体验性体育活动。提升"邹鲁一号"文化露营地、上九山南山酒店、泉山沟香信民宿等业态集群,开发冰雪旅游、康养旅游、温泉度假、会展旅游等项目,丰富夜间旅游业态,拉长产业消费链。
(五)扎实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继续实施邾国故城东城墙保护工程,开展金水河故道区上游、南城墙区域土地及附着物清查评估及资金需求调查工作。配合推进一批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启动部分文保单位保护方案编制与修缮工程。积极储备项目。深化文物景区机制体制改革成果,推动文物景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保护利用双赢。整合孟庙孟府孟林、子思书院、博物馆、明鲁王陵景区资源,增强研学游企业、学校的联系,以研学游路线为主要推广点,加大研学游项目推广力度,切实增加景区收入,扩大研学游品牌知名度。在两孟景区持续开展邹鲁礼乐文化交流展演展示活动,开发更多可触摸、可观赏、可消费文化产品,打造礼乐文化体验休闲的知名目的地。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借助"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庆"非遗六进"等活动,大力营造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良好氛围。
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xx年11月3日
上一篇:县公管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