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业管理了论文实用汇编
工商企业管理研究关注组织效率、资源配置及市场适应性,通过优化管理流程和提升决策质量,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与竞争力增强。下面整理的优秀范文,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工商企业管理了论文 1
关键词:工商管理;热点问题;分析;探讨
工商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管理学科;工商管理基于经济学、管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企业发展,运用各种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来进行企业行为管理和经营决策,从而提升企业的生命力、促进企业向前发展。
当前,在工商管理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热点问题。我们应当重视这些热点问题,分析、研究这些热点问题。
一、当前工商管理领域的主要热点问题
(一)工商管理理论与企业管理的实践相互脱节
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必须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但当前国内的实际情况却是:工商管理理论未能融入企业管理的实践。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认为工商管理理论不过是坐而论道的纸上谈兵,不愿应用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认为只要凭冒险、钻营、投机、低价竞争、偷税漏税就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分一杯羹,根本不屑于学习工商管理(尽管中小民营企业的平均存活时间逐年缩短,但中小民营企业仍然对工商管理不感兴趣)。由此造成了工商管理的理论与企业管理的实践相互脱节,工商管理难以应用于企业实践[1]。
(二)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较为薄弱
当前,国内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较为薄弱:许多企业在运营中实行粗放式管理,许多企业缺乏战略规划,许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大搞末位淘汰,导致大量员工流失,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企业由于工商管理能力薄弱,导致企业的整体实力不断下滑,最后倒闭、破产,被市场竞争淘汰[2]。
二、分析、探讨当前工商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
(一)工商管理必将与企业管理实践相互融合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内没有自负盈亏、独立发展的企业实体,亿万老百姓也没有听说过“工商管理”这一概念。改革开放后,企业在国内快速发展起来,企业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但企业的工商管理却没有跟上。——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企业经营管理者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缺乏学习能力与学习意识(毋庸讳言的事实是:许多民营企业的老板是在高考落榜、中考落榜,无法挤进体制内的“铁饭碗”才被迫下海的);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间,存在着大量市场空白点与大量廉价的生产要素(包括廉价的人力资源与基础能源、矿产品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需要进行精细化的工商管理,也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经济利益。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产生了粗放型、低水平的企业管理实践(但这是一种缺乏理论指导的、带有盲目性的企业管理实践[3])。
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管理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各国企业都曾经经历过这样一段粗放型、低水平的企业管理时期;我们还可以看到:实施粗放型管理的国外企业,其存活时间都未能超过10 ~20 年,它们都被应用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实行精细化、高水平管理的企业所淘汰。——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所实行的粗放型、低水平、没有理论指导的企业管理实践,不可能继续存在下去,不可能继续维持很长时间。所以,我们认为:工商管理必将在不远的将来与企业管理实践相互融合。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工商管理,必须更新工商管理观念,必须主动应用工商管理。
(二)通过提升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来促进工商管理向前发展
工商管理来自于企业管理的实践,工商管理只有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必须着重提升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
要提升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具体来说,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 规划企业的远景。通过规划企业远景,来明确企业发展的未来目标,企业的使命,企业的核心价值;从而界定企业的当前业务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② 根据企业远景,设计企业战略。为此,必须锁定企业当前和今后的事业活动范围,明确企业经营活动未来的发展方向;确立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后,要进行全面的战略分析,选择适宜于企业的战略,最后进行战略管理。
③ 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政治与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等),分析企业的竞争对手,研究企业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分析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企业现有的财务资源、组织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企业管理能力、企业管理经验、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等等,从而做到知己知彼。
④ 根据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运用SWOT分析法,为企业选择适宜的战略;并将此战略付诸于战略管理[4]。
⑤ 在战略管理的框架下,对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精细化管理。包括: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实行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等等。——这样,便把企业的战略管理与内部行为管理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就可以切实提高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
⑥ 及时发现企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企业的工商管理进行灵活调整,从而稳步提高企业的工商管理水平。
⑦ 及时总结企业工商管理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将它们上升为理性知识,从而丰富工商管理的理论内容,促进工商管理向前发展。
结束语
当前,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较为薄弱,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又与企业管理的实践相互脱节;既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又影响了工商管理的发展。因此,要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工商管理的作用,并且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东健。工商管理的热点问题分析与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xx(31):58-59.
[2]庄若涵。企业工商管理的热点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12):46-47.
工商企业管理系论文2
(一)企业的战略管理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是整体的企业发展指导方向,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选择问题,过去,我国企业管理对管理战略的研究和关注都比较少,很多企业在管理和发展中,都只顾眼前的发展形式,解决当前的发展问题,对于企业全面的管理,发展的管理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也就没有研究出全面的管理战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企业的战略管理研究是近些年我国工商管理研究工作发展带动起来的新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在工商企业管理工作中,其地位正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发展中开始注重发展战略的分析,对于企业进行综合全面的发展战略管理。当前我国工商管理工作中,把战略管理提升到一个热点关注地位,这不仅在企业中备受管理者的关注,在理论研究方面,也成为很多研究人员的关注重点。
(二)企业文化管理研究
工商管理中,对于企业文化管理工作的研究增加,也成为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工商管理工作中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企业文化关系着对企业员工价值观的树立,是企业员工凝聚力实现的一个重要保证。过去企业发展中,对于文化这样的企业竞争软实力并不注重,但是,近些年来工商管理理论的研究,不仅注重管理手段的创新和管理机制的变革,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大多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企业发展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研究而制定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理念的建设,是工商管理工作中一个新的研究点。同时,企业文化的建设把企业发展的价值理念,企业形象,经营理念等多种文化思想相结合,对企业整体的文化建设有一个更全面的把握。企业的发展中,竞争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这些因素中,企业文化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软实力。当前我国工商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中,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
(三)工商管理中注重人力资源管理
人,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促进和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工商管理工作中加强对人力资源因素的整合和管理,也成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从管理类学科中衍生出来的一个重要的管理分支,企业的发展要重视人的价值,协调好人力资源关系,对于企业的发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前我国工商管理问题研究中,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把握也是比较突出的,国内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工作主要是对激励体系构建、工作外包化、员工满意程度、企业薪酬设计、家族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集团企业继任者的管理等几个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运营和组织管理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这种企业组织管理形式的不断变化,就为工商管理中的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新的研究课题。人力资源的管理需要根据企业的整体经营模式的不同来确立不同的管理方向。从人力资源的内部管理角度来说,也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模式,不断建立新的管理方法和体系手段,以保证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适应企业整体的发展。
二、工商管理热点问题发展趋势
(一)整体的企业运作管理国际化水平提升
从当前的工商管理工作发展的形式来看,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水平不断加深,我国企业和世界接轨的程度将不断提高,在工商管理的研究工作中,也会有更多更全面的管理思想呈现出来。企业的整体运作管理,将在当前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上,有更深的发展。企业整体的运作管理,也将会出现管理内容的不断细化,精细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和战略管理相结合,未来将会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工商管理中营销管理的内容将会有所扩展
当前的管理形式下,工商管理工作虽然注重对企业营销运作的管理,但是营销活动十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工商管理工作中,将对市场营销的渠道,手段,管理模式等,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无论是国内经济的发展形势,还是国际上整体的经济发展背景,都要求工商管理中对市场营销模式的管理更进一步。综合当前国外市场营销的具体情况,在品牌营销,渠道营销的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营销模式研究。我国当前也面临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在工商管理中也出现了B2B营销、客户生命周期研究、客户关系管理等营销理念研究转变等新的发展情况。所以,这也将成为未来工商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三、结论
工商企业管理系论文3
一年来,在商务部党组正确领导、有关部门、全体会员单位和理事的大力支持下,学会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精神,遵循为企业服务、为会员服务、为商务事业服务的宗旨和发展、改革、创新、自立的指导思想,围绕商务工作中心任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学会五届一次理事会审议通过的工作计划,加强了与部财务司等有关司局的联系,启动了学会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健全了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请各位理事审议。
一、2007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商务财会理论研究
2007年,全国商务系统财会理论研究和论文评选工作进展顺利。各省市、大区以及外经财会专业委员会的理论研讨和论文评选工作已经圆满完成,正在组织对拟推荐论文的修改及报送工作。全国论文评选委员会将于2008年1月份召开评审会,优秀论文将在2008年初召开的全国商务系统财会工作会议上予以表彰。2007年的理论研究和论文评选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加强了理论研究组织领导
2007年,部财务司和学会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商务财会理论研究工作的通知》和《关于2007年商务财会论文评选工作安排的通知》。按照通知精神,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学会联合开展理论研究工作。通知强调,商务财会理论研究工作是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级学会的中心任务;同时,对理论研究具体工作做出布置。“两通知”的,进一步明确了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开展理论研究工作的整体思路和具体要求,为开展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保证和依据。
2.深化了理论研讨和论文评选的具体指导
接到通知后,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财务处和外经贸会计学会领导深入指导理论研究具体工作。从落实课题、征集论文、组织审改到论文评选,全程关注甚至全程参与,并亲临省区市或者大区组理论研讨会,根据商务工作发展需要,提出理论研究工作的思路和要求。北京、辽宁、四川、广东、江苏等21个省市商务主管部门财务处负责人参加了大区组理论研讨暨论文评选会。
部分省区市商务主管部门和财会处领导率先垂范,有的亲自撰写论文,有的亲自审改论文,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山西省商务厅领导安云亮同志对理论研究工作十分支持,坚持年年撰写论文,并且论文有深度,质量高。辽宁省外经贸厅原财会处处长林国军同志,调任贸发处长以后仍然热心商务财会理论研究工作,亲自审改辽宁省的论文,并参加辽宁省和东北大区组织的理论研讨会。
3.完善了大区理论研讨与论文评选机制
大区组作为学会理论研究组织推动工作的一级机构,对理论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大区理论研讨会不能正常举行。今年,总会和各省市商务主管部门、外经贸会计学会认真贯彻通知精神,积极完善大区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大区组的作用,全国5个大区组以及外经财会专业委员会都如期召开了理论研讨会。其中华北、中南、华东3个大区组以及外经财会专业委员会继续坚持开好研讨会,东北、西北西南大区组恢复了大区组研讨会。
4.提高了论文评选及表彰层次
从今年开始,进一步完善了论文评选制度,对优秀论文将在全国商务财会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同时,改进了论文评选机制,对论文评选委员会的构成进行了调整。这些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商务财会理论研究的权威性、学术性和指导性。
(二)《国际商务财会》更名改版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对外经贸从单一的商品贸易逐渐向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国际经济合作、技术引进与输出等方式相结合转变,传统外经贸行业的概念逐渐淡化。为适应形势发展,更好的满足读者需要,经商务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07年1月,杂志正式更名为《国际商务财会》。
杂志更名改版得到了各界的关心与支持: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同志为我刊亲自题写刊名;杂志顾问、原外经贸部刘山在副部长,杂志编委会主任、商务部傅自应部长助理对杂志改版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新一届编委会也给杂志更名改版提供了许多支持。
更名改版后的杂志从内容、版式以及市场运作上都有很大改进:内容上,突破传统外经贸的框框,紧跟商务财会工作需要,开辟“准则实施”、“商务观察”、“国际运作”、“财会人生”等新栏目;版式设计上,改进封面设计、内文用纸,便于读者翻阅和查找;在市场运作上,杂志扩大对外合作,以媒体交换等形式,在各类报纸、期刊等广告媒体上广泛宣传,提升杂志知名度。
读者的订阅是对杂志更名改版工作最好的肯定。从省市学会发行主渠道看,上海、山东、山西、辽宁、黑龙江、吉林、武汉、沈阳等省市学会的订数有的比2006年明显增加,有的比前几年明显回升。从2008年杂志征订情况看,各省市都很有信心增加杂志订数。上海、江苏等华东各省市以及天津、辽宁等省市表示2008年的订数一定会比2007年有较大幅度增加,有的学会甚至表示杂志订数要翻番;宁波在原订180本的基础上,再增加100本。
(三)3本书的编写
1.《财经法规财会制度选编》
近两年来,随着新会计准则、新财务通则和新税法的出台,与之相适应的各项指导意见和通知陆续下发。为使企业更好地贯彻这些新制度、新法规,方便财会人员查找和学习。2007年,我会受部财务司委托,按期出版了两册(2006年下册和2007年上册)《财经法规财会制度选编》,共纳入400余个重要的财经法规和财会制度文件。
《财经法规财会制度选编》作为学会出版的传统书目,发行量一度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为转变这一状况,学会按照市场细分的理念,针对习惯纸质媒体的读者需求,改进装祯版式;各省市学会积极加强各方面联系、推介,发掘习惯纸质媒体的读者群,夯实发行渠道。目前这两册书的征订情况良好。
2.《企业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企业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市场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上取胜并保持长盛不衰,就需要特别加强风险意识,建立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本着为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的目的,出版了《企业风险管理》一书。
该书内容丰富,案例详尽,既阐述了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也提供了防范和应对各项业务风险的具体措施;既纳入了生动的风险案例,也包含了重要风险管理文件。适合企业管理层、财会人员和业务人员阅读和学习;也可以作为各省区市商务主管部门、外经贸会计学会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培训的参考教材。
3.《反倾销会计实务》
为更好的帮助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2007年学会组织了几位反倾销专家编写了该书。目前该书的初稿已经编写完毕,正在抓紧时间总撰编审。
(四)培训工作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2007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共举办了26期培训班,学员共计3 162人,占国务院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中央企业财会人员应培训总数的10%,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反倾销会计培训班
根据部财务司《关于举办2007年“全国反倾销会计人才培训班”》的批示精神,学会承办了全国反倾销会计工作培训的任务。2007年在长沙、郑州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共培训学员216人。总体看,2007年反倾销培训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会计学会高度重视:不仅积极组织落实,宣传、推动培训的开展;还亲自参加培训,既带动了其他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又为日后组织反倾销应诉工作做了思想认识和知识技能准备。
(2)培训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85%~95%学员来自湖南、河南本省及其他中西部地区省市。
(3)学员普遍反映良好,认为本次培训内容实际、深入,受益匪浅,不仅消除了对贸易争端的惧怕心理,而且掌握了基本的应诉程序和自我保护措施。
3.联办新会计准则培训班
2007年,我会与各省市学会合作,分别在海口、大连、成都成功举办了3期新会计准则培训班,共有272人参加培训。培训班特邀了部财务司领导和资深专家分别就当前外经贸政策和新会计准则做了详细讲解,受到学员好评。联合办班的模式,发挥了“总会”和省市学会各自优势,将师资、生源、协调组织等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双赢、双发展。
(五)召开财会处长、审计处长联席会
2007年9月18日至20日,我会与部财务司在西宁市联合召开了“2007年全国商务系统企、事业单位审计处长联席会”。70多人参加。财务司审计处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了商务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情况,反映出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要求。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李三喜总经理讲解“如何构建中国式内部控制”和“中国企、事业单位全面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中国中化集团等单位进行了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经验交流。
(六)杂志创刊20周年庆祝活动
2007年是《国际商务财会》创刊20周年。5月,学会在武汉召开了杂志创刊20周年庆祝会暨杂志编委通联员会议。庆祝会得到了商务部领导和湖北省商务厅的重视,原外经贸部刘山在副部长、商务部傅自应部长助理、李荣灿司长到会祝贺并讲话。会上还对杂志创刊20周年征文的获奖作者以及对杂志创办和发展有贡献人员进行了表彰。
(七)编发简报
为及时反映各级省市学会的工作动态,相互交流、学习,促进工作,学会加强了简报的资料收集、整理、编写工作。全年编发25期,比去年增加9期。
(八)加强学会组织建设,发展新会员
为加强总会与省市外经贸会计学会的联系与合作,为更多的外经贸企业和财会人员服务,省市学会经过协商,同意已加入省市外经贸会计学会的会员单位,加入中国对外经贸会计学会,目前已有26家省市属企业加入总会。
(九)网站
在部信息化司的支持下,学会新版网站于2007年10月10日开通,运行良好,月平均点击量占“协会学会类”前3名。
二、2008年工作思路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商务财会改革30周年。30年来商务财会在财税体制、财会制度以及调控机制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学会也将围绕“商务财会改革发展30年”为主题开展工作。
(一)举办主题论坛或研讨会
主题论坛或研讨会将以“商务财会改革发展30年”为主题,具体组织方式将根据论坛或研讨会的内容、规模来确定。在此,希望各位理事多提意见和建议。
(二)编好2本书
1.修订《外经贸财会基础手册》
随着新会计准则、新财务通则在企业的推广实施,新税法的出台,企业迫切需要有一本既反映外经贸行业特点,又紧跟各项财税政策的业务指导用书。2008年将进行《外经贸财会基础手册》的修订工作。《基础手册》修订将注重知识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不仅可以指导财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还可以作为中小企业财会人员培训教材。该书作为外经贸财会领域的传统书目,伴随着外经贸财会领域的几次改革,因此也将作为“商务财会改革发展30年”的工作之一。
2.继续编好《财经法规财会制度选编》2007年下册和2008年上册。
(三)加强理论研究与论文评选工作
1.重点做好课题研究
为提高理论研究的主动性和指导性,在鼓励财会人员对广泛开展理论研究活动的同时,学会将征求各位理事和各省市外经贸会计学会的意见,选择几个重点研究领域作为专题研究课题。课题将以商务财会改革发展30年以及当前商务财务工作的热点、难点为主题,以提高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性。
2.设置论文评选工作组织奖
坚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会计学会联合开展商务财会理论研究和论文评选机制。为加强论文评选组织工作,明年将增设论文评选组织奖。表彰5~10名组织工作做得好的省市商务主管部门财会处、省市外经贸会计学会。组织奖的条件有:重视理论研究工作,健全组织协调机构,配备专人负责;参加理论研究工作的商务主管部门和企业的人数较多,撰写的论文较多、质量较高;做好大区组理论研讨和论文评选组织工作并富有成效;积极参加全国商务财会理论研讨和论文评选活动等。
(四)培训
1.继续申请反倾销会计培训立项
鉴于目前沿海省市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集中,需要增强反倾销意识,提高反倾销应诉及自我保护能力,2008年将继续申请反倾销会计培训立项,培训对象将向江、浙、沪地区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倾斜。
2.酝酿组织企业境外考察
为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扩大对外交流,明年学会将酝酿组织企业境外考察。考察的主要内容为企业会计制度,考察国别(地区)拟定在台湾省、日本或韩国。根据实际预报名的人数和考察意向,确定考察的时间和具体安排。
(五)办好杂志正刊、增刊与网站
为更好的满足读者需求,增加信息量、增强实用性,2008年杂志正刊页码从64页增加到80页,增设企业理财、个人理财副刊,同时为配合“商务财会改革发展30年”活动,增设“商务财会改革发展30年”栏目;办好两本增刊,帮助财会人员、评定职称、提升自我,为财会理论研究交流提供平台;维护好网站,增加信息量,提高信息效率,为省市学会及时获取信息、交流情况提供平台。
(六)开好财会/审计处长联席会
为搭建商务系统财会/审计处长交流平台,2008年我会将继续和部财务司联合召开商务系统财会/审计处长两个联席会。
(七)编发好学会简报
由于部分省市学会网络条件的限制,学会纸质简报仍是学会之间获取信息与交流情况的主要渠道,2008年将继续做好学会简报编发工作,及时将各省市学会工作情况进行交流。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论文范文4
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高校在教学方法方面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发展的新目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等一系列活动的运行流程,所以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才能使他们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1工学结合模式的涵义
工学结合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就业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通过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同时在学校和企业中开展,企业可以为学生创造更真实的实践操作环境,使学生毕业后可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工学结合模式的实现,需要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更多的实训环境,从而促进教学实践成果的增强。
2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
构建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
高校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来说,建立完善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是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所以,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从工商企业管理课程的实际情况出发,保证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社会和行业需求相适应,使学生可以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现实中的企业管理流程,让学生对毕业后要从事的岗位有更多认知;同时,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也可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的实现理论与技能的全面提升。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工商企业管理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如果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则无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学生也不能很好的适应岗位工作。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时,要考虑工学结合模式的运行需要,在理论课程的设计中加入相应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可以运用实践活动进行检验,同时也可以利用理论知识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真正实现工学结合。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参观和学习,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模式有更直观的认识,再将企业的运转模式引入到实训基地进行模拟,使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对工商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有更深刻的理解。
加强校企合作
要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必须要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创新,才能使学生完全了解市场经济和企业的发展状况,才能更好的掌握学习方向,促进学习质量的提升。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促进高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企业可以为高校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素材和平台,而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企业也可以挖掘和获取更多优秀人才,丰富企业的人力资源。总之,加强校企合作是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可促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针对性,促进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
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工商企业管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只有不断强化教师队伍的综合水平,才能保证工学结合模式的有效开展,才能实现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必须要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具有专业理论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是保证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同时,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组织参与其他院校的学习,或者聘请专家来校讲座,都可以使教师了解更多、更先进的工商企业管理知识,可以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指导。
工商企业管理了论文5
关键词:工商管理;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xx)12-0153-02
一、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分析
企业工商管理人才需求量的确定,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和行业竞争者人才需求水准等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对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分析,主要从四个层面着手,分别为需求数量的确定、需求范围的界定、需求层次的划分和需求方向的锁定。
1.需求数量的确定。近年来,随着企业发展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充,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就企业工商管理人才需求数量的确定而言,企业既可以按照劳动效率、设备、岗位和比例来进行需求定员,也可以按照数理统计、概率推断、排队论来进行需求确定。
2.需求范围的界定。各行各业对工商管理人才都有一定的需求,只是不同行业对工商管理人才所具备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首先,就服务业而言,其所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且能够对客户管理和团队文化建O实施有效协调的中层管理人才;其次,就采矿业而言,其所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既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能源知识、专业技术和基层实践经验的技术性工商管理人才;最后,就金融业而言,其所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抗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3.需求层次的划分。在需求层次上,大部分企业所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都是本科毕业生,而对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毕业生、硕博研究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另外,在高校的批次和知名度上,企业更愿意聘请重点高校的毕业生,而地方性高校毕业生则处于劣势地位。
4.需求方向的锁定。首先,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其次,从企业运营的侧重点来看,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方向可以细分为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以及采购管理等;最后,不同的行业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不同,同一行业不同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性。
二、开展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实现对企业运营成本的控制,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企业工商管理人才能够对企业的资源配置和业务流程规划进行统筹兼顾,一方面,通过精简设计业务工作流程,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对各类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来实现合理分工,从而实现对企业运营成本的控制。
2.加强对企业运作方向的指引,提高发现企业错误的及时率。首先,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在营销方案实施前,会对市场外部环境、竞争对手情况以及企业自身优劣势进行调研和分析,从而为加强企业运作指明了方向;其次,企业运营中出现纰漏或差错时,企业工商管理人才能够准确定位,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3.提高员工管理的有效性,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企业工商管理人才不仅可以对员工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提高员工管理的有效性,而且还能够通过设置激励制度、协助员工制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实现对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的激发。
4.实现企业运营同企业财务状况的统筹,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维系企业运营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就是资金的有效循环和安全流动,如果企业的资金链出现中断,则企业势必要遭受重创,而企业工商管理人才能够对企业的资金流向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从而提高企业资金运转的可靠性。
三、当前我国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1.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下,工商管理人才思想落后,缺乏创新意识,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缺乏决断力,害怕风险和承担责任,由此致使企业工商管理人才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2.对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缺乏科学定位。很多高校在对企业工商管理人才进行培养时,缺乏精确的目标定位,从而导致人们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认识还停留在知识面宽、专业技能薄弱的层面。对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缺乏科学定位,不仅不利于人才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还限制了工商管理人才综合技能的提升。
3.课程的设计与企业实际发展需求脱轨严重。工商管理人才的课程体系设置与实际脱轨问题严重,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课程设置的精细化程度过高,从而忽视了工商管理人才的全面发展,加剧了人才培养的畸形发展;另一方面,工商管理人才所参与的社会实践和实习也具有单一性,从而致使短时间内无法快速成长为企业所需要的全能型人才。
4.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落后,抑制了工商管理人才的全面发展。高校在对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由于师资队伍建设落后而致使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发展受限的情况比比皆是。在高校师资队伍中,很多教员缺乏在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切身的实践研究,从而致使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且内容设计生动性不足。
5.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不足。由于企业工商管理人才主要在企业从事人事管理、营销策划、市场分析以及行政管理等工作,所以实践经验丰富、管理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强的工商管理人才更能够受到重视,但是很多工商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且不愿从基层岗位做起,从而失去了专业优势。
6.企业工商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创新意识,且专业素养不高。企业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面临着诸多的风险,要想长期屹立不倒,则需要企业管理者要时刻保持创新意识,企业工商管理人员也不例外。但是,现阶段很多企业工商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创新精神,且专业素养较低。
四、加强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强化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从高校和企业两个层面出发,从而才能够有效实现企业管理人才由高校学生向企业职业人的角色过渡。
1.高校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1)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首先,高校教师要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学会利用实践经验和成功的企业案例来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其次,将工商管专业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放在创新性思维模式的拓展上,从而为工商管理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要求奠定基础;最后,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工商()管理人才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2)加强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实践教学。首先,增加企业管理模拟环节的教学设置,从而让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方法来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问题,避免思维模式的僵化;其次,积极引导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进行社会实践,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最后,加强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和创新,为工商管理人才提供真实的实习的平台。(3)对工商管理人才进行教学目标定位和职业规划设。首先,高校要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为导向,来进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从而提高工商管理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匹配性;其次,加强教师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规划的设计,从而引导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向着高级管理者的规划目标迈进。(4)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学习热情。首先,加强高校师资力量的扩展,不断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优秀管理者到高校执教;其次,要发挥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引导、教育作用,鼓励教师发挥个人力量为工商管理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或实践机会。
2.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1)加强对企业工商管理人才专业素养的培训和考核。对于新入职的工商管理人员而言,由于其管理经验不足,且对企业的发展情况了解得不够全面,因此要加强对该人群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基层实操工作的训练;对于初级工商管理人才而言,要重点培养其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项目实践能力,从而为其成为中高级管理者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中高级工商管理人才而言,一方面要提高其对初级管理者的培训和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强其战略决策能力和战略合作沟通能力的提升。(2)分层对理论型和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进行目标设置。首先,要依据企业工商管理人才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和实践技能情况,对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进行层次性划分,分别为理论型工商管理人才和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其次,对理论型工商管理人才而言,企业所设定的培养目标为加强工商管理人才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最后,对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而言,企业所设定的培养目标为加强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五、结语
总之,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和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会面临一系列新的难题和挑战,而企业工商管理人才作为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增强以及实践应用水平的提高,都会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加强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适应性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李新。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xx,(5).
[2] 兰鹏。关于提高工商管理人才应用能力的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21).
[3] 刘慧明。工商管理类人才能力的培养机制研究[J].企业文化(下旬刊),20xx,(9).
[4] 詹子平。论新经济时代工商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29).
上一篇: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新版汇编
下一篇:企业管理的论文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