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业资金管理(优推27篇)

史莱克 分享 时间:

集团企业资金管理需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如何更有效?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相关文章,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集团企业资金管理

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方案 篇1

一、集团企业对子公司财务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依法合规原则。集团企业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遵循《公司法》、‘会计法》、《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集团总部有关财务管理、股权投资管理、控股子公司管理的规章制度。直接和间接控股的子公司以及能施加重要影响的参股公司均可以纳人管理范围。

(二)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原则。一方面,要尊重子公司独立法人和独立会计主体地位,充分保障子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自,支持子公司有所作为,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以产权安排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财务管理为手段,保证集团总部对子公司财务工作的有效监控,促进子公司主动策应集团战略,提高集团整体财务实力和经营效益。根据这一原则,集团总部与子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职责权限划分如下:集团总部在对子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基本职责主要是:建立以股权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对于公司财务管理的相关流程和制度,实现对子公司财务工作的指导、监督、控制与考核,维护集团整体利益。子公司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基本职责主要是:贯彻执行国家财政、税收政策,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集团总部统一财务制度规定,结合子公司具体情况制定自身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宴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建立和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预算、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工作:筹集和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有效利用各项资产,加强成本控制管理,保证资产保值增值和持续经营等。

(三)监督制约和维护权益原则。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立健全对子公司管]里的相关制度,采取各种措施指导和监控其各种财务行为,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财务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维护集团的整体权益。

二、集团企业对子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

集团企业对孑一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按管理权限的集中程度大体可分为三种:

(一)集权型集团总部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实行严格的集中控制与统一管理。财务管理决策权集中于集团总部,子公司享有很少的(或无)财务决策权,子公司的筹资、投资、利润分配,、财务人员任免以及费用开支、工资奖金分配等财务活动均由集团总部集中管理。其优点是:集团总部能及时动态地掌握子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经营、财务活动一目了然:集团总部能集中控制、统一调度集团内的资金以及其它财务资源,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其缺点是:子公司无财务决策权,积极性差,应变反应慢。

(二)分权型子公司享有充分的财务管理决策权,集团总部对子公司在财务上充分放权,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以间接控制为主。子公司在筹资、投资、利润分配、财务任免以及费用开支、工资奖金分配等财务活动方面享有充分的决策权,并可根据市场环境及公司营运情况进行相应的决策调整。其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子公司的积极性,对出现的变化能及日寸调整,提高决策效率。其缺点是:集团总部对子公司的财务状况了解滞后,风险控制能力较弱,资金调度能力差,集团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低。

(三)混合型适度的集权与适度的分权相结合,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各行其职,分别掌握不同层次和性质的决策权限。这种体制既能发挥集团总部财务调控职能,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叉能有效控制经营者及子公司风险,能够适应集团企业组织规模扩大,信息中心下移的发展趋势,� 一般而言,集团企业选择财务管理模式时应主要考虑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子公司性质、集团规模、发展阶段、行业特点、集团经营风格等因素。目前,我国大多数集团企业处于生命周期中成长的初级阶段,现阶段集团企业的战略应该是稳健中求发展,建立起集权为主、分权为辅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机制,侍集团企业过渡到较为成熟的阶段,理顺管理关系和管理职责后,再适当增大分权的力度。

三、集团企业对子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集团企业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集团企业总部可根据对子公司财务管理权限的集中程度合理选择管理内容和管理程度。

(一)事前管理集团企业对子公司财务的事前管理主要是通过子公司财务预算管理、财务规章制度管理和财务人员管理,为加强子公司财务管理做好预算准备、制度准备和人员准备,即通过预算加强对子公司财务事项的事前控制,通过财务规章制度的审查报备规范子公司的财务行为,通过子公司财务人员的委派和任职报备为直接参与和管理子公司财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1子公司财务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财务控制中目标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子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集团总部对子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的主要工作措施一般包括:审批下达子公司年度财务收支预算、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综合经营计划等;审批子公司预算执行过程中一定金额以上的预算调整事项:监督、控制、分析子公司各项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

2、子公司财务规章制度管理一是实行子公司基本财务管理制度报备审查制度。子公司制订的基本财务管理制度应对子公司财务管理的管理体制、管理架构、投融资管理、大额资金审批事项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并报集团总部审查备案。二是在执行国家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基础上,考虑母子公司的差异性,制订集团统一财务与会计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基本制度、成本费用控制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务报表分析制度、会计核算办法等,适用于各子公司,用以规范子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原则上,子公司会计政策应尽量与母公司保持一致,特别是固定资产分类及折旧办法(含折旧年限的规定、残值率的确定等)、无形资产摊销办法、坏帐准备计提办法、减值准备计提办法等。

3、子公司财务人员管理一是实行子公司主要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和任职报备制度。集团总部可以向子公司董事会推荐、委派财务负责人,或者由子公司确定财务负责人前向集团总部报批或报备,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子公司财务负责人员的任职要求、聘任程序、工作职责、考核等方面作出规定,以达到直接参与和加强子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目的。二是对子公司财务人员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实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完备的人员备案制度,不符合上岗资格的无证人员一律不得上岗,从根本上提高各子公司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子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事中管理集团企业对子公司财务的事中管理主要包括子公司重大财务事项发生时的审批、指导和备案,子公司资金流转的集中统一控制,以及通过子公司财务系统实时掌握子公司财务信息。

1、子公司重大财务事项授权管理子公司重大财务事项一般包括:制订或修订公司章程中与财务相关的内容,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方案,重要资产处置和不良资产处置,重大投资事项(包括对外投资和内部重大资产投资),重大融资事项,对外担保,重大关联交易,债务重组,一定金额以上的捐赠、赞助支出,接受各级政府部门财务检查和审计,被政府主管部门处以罚金或补缴税款,员工有财务舞弊、欺诈行为,等等。根据具体财务事项的性质和风险程度,集团总部对子公司财务授权管理一般采取以下四种方式:一是授权指导,子公司在授权范围内可自行决定相关财务事项,同时接受集团总部的指导;二是集中审批,子公司办理相关财务事项需经集团总部审批:三是备案报告,子公司办理相关财务事项后,或发生对子公司财务产生重要影响的交易或事项时,应向集团总部报告备案:四是禁止限制,是指子公司不得办理特定的财务事项。

2、子公司资金管理一是建立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实现子公司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工具,建立集团现金池业务,整合子公司资金管理平台,弓I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机制,统筹子公司资金调度、筹措,提高集团资金整体使用效益。二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集团财务实力,成立集团财务公司,将财务公司建设成为“统一结算、统一备付、统一监管、统一一运作、统一融资”的资金管理平台,通过财务公司为集团内部单位提供资金往来结算及资金筹措功能,为集团提供担保、信息咨询、投资咨询等业务,并通过银行的手段(如同业拆借或发行证券等)为集团广开财路,将集团资金有效利用。

3、子公司财务系统管理•一是在子公司财务系统开通查询等操作权限,集团总部财务人员可以实时调用、查询子公司财务状况,及时分析和发现存在的问题。二是统一子公司财务系统选型,逐步实现集团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有效解决财务信息不及时、不对称和监督乏力、滞后的基础问题,为保障集团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提供基础技术平台。

(三)事后管理集团企业对子公司财务的事后管理主要包括子公司财务信息报送管理、财务分析、财务检查与审计、财务工作考核与评价等。

1、子公司财务信息报送管理子公司应准确、全面、及时地向集团总部报送各种定期财务报告和临时财务报告。定期财务报告分为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包括财务报表、报表附注、财务分析说明等;临时财务报告是对所有可能对子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财务事项或集团总部所要求提供的各种财务信息,如重要合同(投资、借贷、委托经营、委托理财、赠予、承包、相。赁等)的签订和变更、预计发生重大亏损、重大诉讼和仲裁、重大损失、重大行政处罚、各种重大事项的进展情况及结果等。子公司财务信息报送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真实、准确、完整原则,确保子公司报送的财务信息没有虚假、严重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专人负责原则,子公司设立专人负责办理财务信息的汇总、审查和报告:分级负责原则,子公司应结合集团总部的要求,加强对其下属公司财务信息报送的管理;与子公司工作评价相结合原则,将予公司财务信息报送工作的执行情况和子公司工作评价相结合,推动财务信息披露工作不断完善。

2、子公司财务分析集团总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子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分析,财务分析包括定期财务分析和专题财务分析。定期财务分析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财务分析。定期财务分析是对子公司各个会计期间财务状况的系统总结、分析和评价,主要分析和评价子公司该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财务预算执行情况:重要财务分析指标异动情况、重大资产负债科日变动情况等,向决策层提供该会计期间予公司综合完整的财务信息。专题财务分析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单位、业务内容、项目、科目专门进行的财务分析,旨在从财务角度发现问题;或根据财务报表、财务指标所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寻找原因,并提出应对建议。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范文 篇2

关键词:集团公司 财务管理 模式 措施

Z地铁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8年,从初期单一的轨道交通建设逐步发展成为集建设、运营、房地产开发、轨道交通附属资源开发等多元化公司。作为相关多元化的集团型公司,需统筹资金安排,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保障资金健康有序;合理配置和利用公司资产和资源,提升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推动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因此,明确财务管理职能的定位及管控模式非常重要。

一、财务组织架构

根据公司未来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财务组织架构及岗位设置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

在总公司层面,借鉴国际领先实践,对相似的财务管理职能进行聚合,形成相辅相成的四大财务管理二级部室―会计核算室、资金管理室、资产管理室、预算管理室,一个专业部室―基建管理室,从而使得财务管理的线条更加清晰,财务管理人员的发展路径更加明确。

在分子公司层面,运营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等的财务组织机构设置则与总公司基本保持一致,其财务管理的自主性相对较高,成为业务的伙伴。

二、财务核算管理

公司借助信息化建设,结合会计核算手册,推行财务核算标准化管理。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为基础,全面梳理财务核算内容,细化岗位并制定相应工作标准,明确工作流程并制定相应管理标准,建立严密的会计核算控制系统。实现母子公司财务数据逻辑统一、口径一致,对各分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和相关财务信息定期收集、汇总,并及时提供给公司管理层,定期进行财务评价。

三、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集团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方法。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结合公司战略规划,逐步搭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涵盖公司总部和各分子公司。细化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明确各分子公司权责并为其提供具体的工作目标,为执行过程中的管理监控提供基础,为分子公司绩效考核提供参考标准。

随着公司业务的逐步拓展,预算管理要适应管理决策需求,结合特定业务建立独立的预测模型,支持管理层对重要事项的决策。

四、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的目标是控制整个资金系统风险,实现集团内资金资源的有效调配。基本原则是公司的筹资、集资、融资和内部自有资金的分配应由公司决策层根据需要统一调度使用。分子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周转资金应由各分子公司负责管理。

公司通过资金池或委托贷款等模式,逐步推进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快速高效地控制公司的全部资金,实现合理的资金留存和资金使用。同时建立资金全面预算制度,实行资金动态管理,定期开展资金使用情况分析。结合公司信息化建设,建立以公司内部资金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系统,从而实现公司实时内部监控资金动向、节约资金成本、增强融资能力、提高现金流量预测的准确性。

五、资产管理

公司资产涉及基础设施、生产设备、运输工具、办公资产、无形资产等,� 这些特点决定了需要做到资产安全与效率兼顾,达到资产使用价值最大化。

综上,公司可采用以下措施:一,规范管理原则和职责划分,标准化固定资产分类、编码,对固定资产的项目立项、建设和转固、退役报废、处置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将资产建设与资产运营有机结合。二,借助信息化建设,并建立定期盘点制度,使资产价值管理与资产实物管理联动,帐、卡、物动态一致。三,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制度(基层使用部门、实物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归口分级管理,有效约束“实物管理、价值管理、使用部门”三个层面。归口分级管理一方面是归口管理,各归口管理的部门要对所分管的固定资产负责,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是在归口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将各类固定资产分别交由各级使用部门、甚至班组和个人负责具体管理。四,实行集团化管理。从全局出发,对分子公司的固定资产合理调剂使用。既节约购置新设备的资金,也可以盘活分子公司的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六、税务管理

集团公司可根据需要,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隶属于财务投资部,公司总部及分子公司应设立专职人员负责税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税务管理在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纳税义务发生前对筹资、投资、运营、房地产开发等财务活动进行筹划和安排。

分子公司建立税务分析报告制度,定期对本单位税务情况进行分析。当税负出现异常变动时,应及时分析并向公司总部财务投资部提交税务分析报告。公司总部财务投资部统一聘请中介机构对各单位进行税务稽核。分子公司审计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要及时与公司总部沟通;分子公司税务稽核报告须经公司总部审核确认,正式稽核报告要交公司总部财务投资部备案。

七、推进财务人员规划,实现人员有效配置。

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财务管理组织和岗位的设置要与财务职能、管理流程相匹配,财务人员要有综合的专业能力,能够提供决策支持。财务人员的配置也要提前筹划,统一规划财务机构设置及职能,合理确定需要配备的财务人员和相应的专业素养,由公司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人员招聘和培养计划,确保财务工作能够契合公司发展需求。

随着公司业务和规模的快速发展,财务人员队伍也处在高速扩张的过程中,需统一规划和管理人员、财务系统、业务流程、内控制度,通过开展业务培训、业务交流等活动,使公司财务工作形成统一标准,构建符合公司管理需要、行业领先的财务管理团队。

在人员管理上逐步整合会计核算,公司总部财务部加强配置财务分析、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税务筹划、资产管理、风险控制、成本定额管理等相关人员,分子公司财务部加强配置预算管理、财务分析、风险控制、成本定额管理、税务管理等人员。

参考文献: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方案 篇3

主要框架

目前,企业集团的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通常由以下四个层级构成,即董事会、总经理、集团财务部、各子公司财务部。这种四级财务管理制实现了权责统一,各层级可以根据其责权范围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以保证财务管理的高效安全运行。这四个层级同为企业集团财权的行使主体,负责企业财务政策的制定和修改变更等,其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最终成效。其中,董事会是企业集团的最高财务管理决策者,享有重大财务事项的最终决策权和财权,主要负责重大投资活动、筹资、资本变更、收益分配等的监督和决策;总经理则依法享有董事会授予的财权,其作为公司行政管理的主导力量负责财务管理权限的设置;集团财务部主要享有日常财务管理权、指挥权、决策权,可以对一些集团日常财务活动进行直接管理和监督;各子公司财务部的职责为根据集团统一的会计制度及政策进行财务管理,其管理职责范围较集团财务部更小。

财权配置

在当前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下,集团母公司可以借助其资本实力和技术优势将其财务管理权逐步渗透至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当中,从而有效保证了其财务管理活动的稳定性和统一性。通常情况下,各子公司只享有部分财务管理活动的管理权和决策权,最终决策权集中在母公司手里。在现行的企业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下,母公司和子公司应该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合理划分责任范围,充分行使财权。

①融资决策权。

为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降低集团融资风险,提升其经济效益,母公司应该牢牢把握以下几方面事务的融资决策权,以保证其融资机制的高效稳定运行:重大经济项目的投资融资、超出资产负债率安全范围内的举债融资、租赁业务的融资、股票或债券融资、母公司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相关融资。母公司必须在保证融资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根据实际管理形势合理分配子公司的融资决策权;在保证资产负债率处于安全范围内的前提下,使其举债限额、提存折旧费、税后利润留成等与其融资和投资相匹配。另外,一些可以由子公司自行灵活决策的融资项目,可在决策完成后由母公司审查或备案,以保证其决策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②投资决策权。

在对外投资层面,决策权主要集中在母公司手中,子公司无权进行决策。而在对内投资上,母公司可以视情况合理进行分权,给予给各子公司一定的决策权。流动资产投资或者简单再生产过程中,母公司可将技术改造权统一分配给子公司,以推动其技术改造;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母公司可将固定资产投资模块交由子公司处理,并明确其决策范围和基本职责,同时超出其规定范围内的投资活动必须经母公司审批通过方可执行。

③资产处置权。

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子公司可以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资产管理工作。但一些长期对外项目、无形资产、成套设备、重要建筑物、限额以上资产等的投资必须先由母公司进行审核判断,待审核通过后,子公司即可着手处置。而流动资产或其他资产可以由子公司自行决定处置方案,但需在处置活动结束后向母公司呈交处置报告。在整个资产处置过程中,母公司享有最高资产处置监督权与控制权,可随时要求停止子公司的资产处置活动。

④资本运营权。

母公司直接负责各子公司的对外投资、风险收益、转让、合并、改制、破产等,其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做出相应的财务管理决策。通常情况下,子公司是没有资本运营权的,资本运行权集中掌握在母公司手中。母公司财务部应该从自身的人才和资本实际出发,做出切实可行的财务愿景规划,并合理划分运行管理权限范围。

⑤资金管理权。

企业集团母公司的内部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母公司必须做好集团资金结算、子公司超额对外支付、子公司对外账户开通、子公司资金回收、资金调剂等工作,并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规定进行相关事项的审批和手续办理。子公司在资金管理过程中,主要承担着日常资金管理和收支核算的重任。为防止出现子公司经营超支情况,母公司应适当给予子公司一定的资金支付权,以保证其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⑥成本费用管理权。

一直以来,预算控制就是集团母公司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其经济效益的重要经济手段。母公司可通过预算控制的方式间接管理各子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的成本支出,优化资金分配和处理结构,保证各项支出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此外,子公司应定期向母公司缴纳税金、基金、保险费及附加费等,再由母公司统一向外缴纳。在此过程中,母公司依法享有成本费用的对内管理权和对外处理权。

⑦收益分配权。

在这种集权运行模式下,各个子公司的资金和利润分配等均由母公司统一分配、管理和调度,子公司无权进行收益分配。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母公司应该积极为子公司创造良好稳定的发展环境,保证其发展安全。因此,母公司应该为子公司留下一定比例的活动资金,以保证其长效发展。而对于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子公司而言,其收益分配方案必须由董事会集体商议决定,只有在股东大会一致表决通过后,该方案才具备执行和实施效力。

2实行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具有的优势

强化集团整体资本经营

随着企业集团发展的日益多元化,子公司在内部财务管理和日常经营上逐步成熟完善。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有利于各子公司闲散资金的集中与利用,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受到了各企业集团的一致认可和青睐。同时,母公司可以根据各子公司的成长和发展情况进行资源和资金分配,从而有效保障各子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此外,资金的统一回笼和调度还密切了企业集团与下属公司的联系,有利于资本经营目标的尽早实现。集权式财务管理的实施还使各级财务主管明确了成本和价值的含义,从而督促各级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支出。

加强集团内部监控

企业集团一般拥有一定数量的下属企业,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较多,组织结构复杂,管理链条较长。为保证企业集团正常经营运作,企业集团必须严格控制和调整自身的经济行为,提升其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的出现,极大地解决了众多企业集团的实际经营管理问题,确保了其经济活动的安全。实行集权式财务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其资金利用效率,强化母公司的内部监控职能。

降低集团财务费用

集权式财务管理可以尽可能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保持现有生产设备和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减少资金需求量和融资额度,有效地避免了高负债经营情况的出现。财务费用的减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下属企业的资金使用周期,从而有效减轻企业的借款压力。

提高公司信贷的信用等级、扩大信用

实行集权式财务管理后,集团企业不再单独与银行产生信贷关系,而是以集团的名义进行贷款。这就有效地增加了子公司的贷款优势,大大降低了子公司的融资难度,提升了其融资成功率。在企业集团、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的共同扶持和帮助下,子公司的融资实力大增,银行更愿意为其提供发展资金。

为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信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越来越重视外部经济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在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下,总部可以定期将收集到的子公司财务信息整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已明确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了解其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母公司可以相应地调整其资源分配结构,以更好地实现其盈利目标。

3保证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运行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开始认识到财务集权管理的优势,并积极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政策,有效地提升了其财务管理质量及效率。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完善集团财务组织机构

母公司只有积极完善集团财务组织机构才能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实现财务活动的全面统一管理,确保整个财务体系的高效运转。现阶段,企业集团财务组织机构主要承担着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两大任务。同时,这两大职能存在着一定的交叉,管理部门应避免职能交叉和核算盲区的出现。此外,母公司的财务部门还应该根据组织机构的实际表现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其执行。

全面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

子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隶属于母公司的财务管理体系。因此,母公司为更好地对子公司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管理,降低财务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顺利实现其总财务管理目标,可以全面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母公司直接掌握者子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的任免、考核和培训,并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不断提升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总体水平。

建立健全集团财务监控机制

在集权式财务管理环境下,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建立健全集团财务监控机制的方式保证其财务监控权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其审计职能,改善监控效果。具体而言,企业集团可以委派专门的财务监控部门进行监控活动,广泛了解各子公司的经营发展情况,有效监控其财务行为,实现财务管理全程监控。

建立集团统一财务会计制度

财务会计制度是企业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母公司应该根据其实际经营发展需求建议其一整套系统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并定期组织各子公司进行财务报告。此外,母公司还应加强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网络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推动集团财务管理活动朝着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正确处理母子公司财务关系

母公司还应进一步理顺管理思路,正确处理母子分公司财务的关系,分清管理主次,并根据不同子公司的集权管理程度进行资源分配,实现财务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权独立,实现责任与权利的统一,实行责任落实到人。另外,母公司还应尽可能地缩短财务管理链条,减少管理成本,避免多头监管情况的出现。

4小结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方案 篇4

关键词集团财务管理 解决方案 内部银行

一、绪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陆续出现了很多集团公司。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结构形成的目的是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尽可能地占据优势。配合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整和集团资源、优化业务流程,达到财务管理战略目标的同时推进企业战略目标的迅速实现是集团财务管理的努力方向。集团公司与一般企业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财务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及阶段性目标都与一般企业不同,怎样克服集团企业财务管理难点,实现财务管理的战略目标是本文拟探讨的内容。

二、集团公司的特点及其财务管理的目标

1、集团公司的特点

企业集团的组建宗旨是发挥集团的资源一体化整合优势与管理协同优势,实现生产资料、财务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共享等资源配置的秩序化与高效率性,以确立并不断拓展市场的竞争优势、实现整个集团价值的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一宗旨,集团公司表现出以下特点。

(1)跨实体与资本纽带

集团公司绝大多数采用的是股权渗透的方式组建而成,母公司依据其所持有股权的多少对成员企业产生不同影响。常见的集团公司资本渗透形式有所有子公司被同一个母公司控股、部分子公司被同一母公司间接控股、被同一母公司控股的子公司之间互相持股等等,不管哪种持股方式,最终股权的持有多少会决定集团公司是否参与经营管理和决策以及在决策中的权重。同时,集团公司的成员企业都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个体,按照公司法自主经营、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虽然总公司或核心企业对下属企业根据股权的大小具有相应经营决策权限,但成员企业的日常管理仍是自主的,且有一定的独立性。

(2)成员企业地理分布广阔

资本的逐利特性使其载体――企业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设立并存在,只要这个地方的法律、法规允许。集团公司更是如此,为了获取地区差异利益或当地市场,集团公司会想方设法在包括核心企业所在地在内的任何能够引起资本兴趣的地区或国度设立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并展开业务,迅速占领该地区的市场、获取在该地区的相关行业利润。

(3)跨行业

随着发展,集团公司已经不能满足来自于某个单一行业的利润,为了更好地规避竞争风险,获取更大的利润,集团公司根据自身战略采取多元化扩张的形式,涉足两个或者多个行业,这些行业可能有一定的关联性也可能根本风马牛不相及。从世界500强的集团公司看,大多涉及多个行业,构建的是多行业的航空母舰。

2、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

同其他企业一样,集团公司管理决策层需要站在集团公司全局的高度,做出符合集团公司效益最大化的决策。为此,作为集团公司战略主要构成的财务管理管理战略目标应当包括以下部分: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数据;提供具有深度的分析报告,支持正确决策;整合集团资源,使资源总体效能最大化;帮助业务部门整合业务操作流程,使操作成本效益最大化;维护并优化集团资源,确保资源效益的可持续性。

三、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面临的难点

现代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环境要求集团公司对任何一个市场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尤其是对可能影响到整个集团公司经营方向、当期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性变化,集团管理决策层更将慎重对待、及时根据内部的状况、整个集团的优势劣势作出适合的决策,这种决策一定要有科学的数据作为支持。然而集团公司由于自身组建宗旨、管理特点等原因导致许多难点阻碍集团管理层及时获得科学的数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财务信息反馈不及时

集团公司各成员公司与母公司大多不在同一个地区,可能采用的是不同的核算方法、核算工具和不同的财务信息报送方式,这样在财务报表完成报送时间方面就存在很大的差异,容易出现部分成员公司报送不及时的情况,使管理高层无法及时掌握整个集团公司的经营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另一方面,由于各个成员公司根据当地管理层的需要拟定财务信息报送时间,这些时间并不统一,报送时间参差不齐,任一公司的任何环节出问题,集团公司决策层往往在两三个月后才知道当月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从而导致集团公司决策层根本无法在某个月的某个时点获取截止到当时整个集团的营运策略的执行结果。

2、财务信息不准确

目前大多数集团成员公司的财务团队包括财务负责人在人事管理上隶属于成员公司,直接对成员公司的总经理负责。集团公司的组建多数自市场竞争出发,所以母公司在对子公司的管理上仍然寄希望于子公司的总经理一人,所有绩效考核指标的责任人都是子公司总经理,同时由于采用市场扩张战略,部分总公司对子公司所在的市场寄予了过高的希望。子公司由于绩效考核等原因,企业管理者通过一些方式对会计报表进行合法和非合法的操作,从而使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即使是没有管理者的操纵,各个成员公司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尤其是财务负责人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在建立的报表体系方面也存在信息准确性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财务指标,不同的成员企业有不同的计算方式,甚至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导致不同企业间信息不可比、不同期间的信息不可比。

3、资金管理分散

一些企业集团从短期市场竞争出发侧重于驱动子公司进行市场占领,而疏于对子公司其他方面的控制尤其是资金的监管和利用效率的挖掘,从而难以从集团的战略高度来统一安排投资和融资活动,对成员企业驾驭就显得力不从心。

4、总公司对成员公司财务管理难深入

集团成员公司分布广阔,总公司对其日常经营管理因为人力等因素鞭长莫及,而子公司有时也乐得逍遥,看重销售份额的增长而疏于公司治理。当然有的子公司主观上是希望将公司治理好,但却苦于自身的经验不足,而且有时会“只缘生在此山中”无法发现自己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不足。

母公司成员企业制定的绩效指标,大多倾向于当期的业绩而忽略了内部控制。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也许在短期内因为市场等因素可以取得较好的利润,但从长期来看,决策的整个执行过程便超出了母公司财务管理的视野,游离于母公司的财务控制之外,经营过程每个环节都可能隐藏着极大的隐患,甚至可能违反了地方或国家法律法规,不仅无法让资产保值增值,还有可能面临违法的处罚。

许多国内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内部控制的检查仅仅限于一年一度的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鉴于社会审计的主要功能是签证,尤其是在时间有限、审计成本有限的情况下,这种审计在很大程度上对内部控制的评估不可能十分深入,也不可能对内部控制流程的细节作出合理的改善建议。

四、解决方案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战略必须统一于其既定的经营战略,以创造价值为导向是集团财务管理的宗旨。整合分离的法人实体、共享资源和服务,是集团财务管理必然的选择。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整合只有既集中又适度分权才能符合集团公司的特点要求,在人员管理、经营信息汇集、资金统筹方面集中管理,对各个事业部(Business Division)或成员企业在预算框架内的资源配置、处理权力则完全交给相应的CEO和CFO,具体的方案有以下六个方面。

1、财务负责人委派制

一个好的团队带头人,可以让这个团队产生源源不断的活力、呈现无限生机、创造巨大效益。作为经营决策核心组成部分的财务负责人的潜能过去常常被忽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了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负责人在企业战略拟定、执行以及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成员企业财务负责人委派制是指财务负责人代表企业产权所有者监督其所属单位资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制度,是现阶段比较适合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一种高管人事管理模式并被很多跨国集团采用。图1是一个比较适合我国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组织架构。

(资料来源:麦肯锡:建立成功的财务管理体系。)

集团财务部由集团CFO领导,负责整个集团财务工作的组织、计划与实施;负责成员企业财务负责人的甑选、委派、评估、考核与后续培训。被选中的财务负责人必须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具备担当起公司领导参谋的能力;善于通过沟通将财务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各成员企业的财务负责人隶属于集团财务部。这种组织架构改变了以前子公司总经理全权领导财务的模式,从根本上决定了子公司财务团队负责的对象是集团财务部而不是子公司总经理,从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看,也让子公司总经理的经�

当然采用这种模式的集团公司在子公司财务负责人的职责方面也特强调与子公司总经理“业务伙伴”(Business Partner)的职能。瑞乐医疗设备(厦门)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领导的财务机构除了完成集团母公司规定的核算、监督的职责同时,还必须协助子公司总经理达成当期甚至中长期的利润目标、资产保值增值目标以及企业的其他发展目标。财务负责人就子公司的发展规划、财务战略、财务部门的架构等根据集团财务部的要求与总经理协商,在日常工作中与子公司总经理互相支持、互相监督,确保子公司健康良好地发展。

从行政级别设置上,子公司财务负责人应该比总经理低半个级别但高于其他副总经理。集团委派的财务负责人既直接向集团财务部负责,也接受子公司总经理的行政考核。委派的财务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是执行集团的财务战略并达到预期目标,所以集团财务部的考评所占权重应该不低于80%,而子公司总经理的考评权重则不超过20%为宜,当然,也可以根据所在子公司在整个集团当期或中长期战略的位置适当调整这种比例,为了确保总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集团财务部对子公司财务负责人的考评不能低于60%。

2、统一会计制度

按照会计工作内容,会计制度包含会计核算制度、会计分析制度和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核算制度是整个会计制度的基础。我国会计准则对所有的行业的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对部分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准则给企业提供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选择。同时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在发展与制定过程中参考了国际会计准则(I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而且采用趋同的原则建立的,甚至包括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正在致力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GAAP)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所以基于我国会计准则的会计制度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要求不会有根本性的冲突,给集团公司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奠定了基础。

集团公司对所有相类似的经济业务统一规定反映在指定的会计科目,而不管该业务发生的地区、所属企业。这样不仅有利于财务分析人员轻松发现数据背后的经济业务内容,更有助于集团决策团队透过财务数据发现真是管理业绩、隐藏的管理问题以及与集团战略目标的差异,以便及时调整方案。

在会计制度中除了诸如销售收入的确认、资产的构成要素等一般性规则的确定,更重要的是对哪些在准则中没有具体确定操作步骤需要各企业相关财务人员根据自身的专业经验和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如非市场普遍的设备、建筑物的减值与否的判断、减值多少的计算,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与估值等,集团公司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准则的基础上规定具体详细的操作步骤,建立统一的估值模型,确保集团内任何财务人员对同一项业务交易作出的财务判断是一样的。另外,对一些模棱两可的费用的归属,也要明确具体的科目,以便信息的可比性,才有利于财务分析的顺利进行。

对于那些非常庞大而且拥有多个业务不相关的事业部(Business Division)的集团公司,可以按事业部统一会计制度,避免整个集团统一会计制度可能造成的成本浪费。

3、信息系统平台的应用

集团公司的特点是成员企业众多、地理分布广阔、业务涉及行业多样,而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及时取得反映整个公司经营结果的财务数据、财务报表以及分析报告。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企业信息及时传递提供了技术支持,各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尤其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实施不仅可以及时获取信息,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改善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效率。集团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整个集团使用同一ERP系统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各个事业部成员企业采用相同的ERP系统的方式,其选择应当遵循效益―成本原则。

在ERP的财务模块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集团的实际情况采用“一账式”或“分账式”,但在财务报告部分必须统筹设计,使各个子公司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又确保数据合并容易操作。以整合集团资源、降低财务费用、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增强业务透明度、提高决策支持水平、提升企业绩效为指导思想,实施可控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会计流程,规范会计核算,忠实记录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真实反应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证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各单位财务业务处理的规范和统一,为集团范围内各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提供翔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对于采用不同事业部不同ERP系统模式的集团公司,应当在原来ERP的基础上增加统一的报表、决策支持系统,将所有事业部及各成员企业的经营数据、财务信息进行整合。同时在数据传输上最好采用实时反映的方式,为了节约网络资源,对于报表、图表、报告的生成应当在各个终端实现。这样一方面实现了集团决策层、事业部及成员企业管理层对数据分析结果的不同需求定制不同的报表、图表等,同时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对于整个网络系统的稳定性也大有裨益。

4、建立内部银行,实行收支两条线

现金流量是企业的血液,“现金至尊”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念。从现代经济的发展看,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趋向高度集中是历史的必然。而且,大多数商业经济学家认为,公司的现金持有量不应高于其安全运营所需的要求。集团公司管理的整合效益在于资源的集中和优化,现金的管理尤其如此,建立内部银行是实现集团资金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所有成员企业的银行户头分成收入和支出两大类,由集团公司与银行签订协议,凡是收入类的银行户头内金额超过一定数额的存款则自动转到集团公司指定的内部银行户头,即成员企业不直接使用自己的收入;成员企业每季度提出资金使用计划,集团公司根据审批后的计划从内部银行户头按月或旬将资金划入企业的支出账户。集团公司对所有收入向企业计提利息收入,对所有支持金额向企业计提利息费用,二者的差异作为考核成员企业资金管理效率的指标之一,而且是成员企业的利息收益,这样可以充分将资金盈余企业的资金调拨给资金紧张的企业,确保经营业务的正常进。

内部银行制度的运行有利于全面掌握整个集团的资金运营情况,及时调剂余缺,大大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收益率,发挥好“蓄水池”的作用;内部银行体系的建立,加大了集团对子公司的监督力度,消除各子公司费用开支的随意性,解决子公司在各银行开户带来的弊端;内部银行同时引入信贷管理机制,设定利率,盈余的资金可以取得利息收入,充分调动了成员企业合理资金管理的能动性;最后,内部银行制度下如果整个集团有了超额资金盈余,总部可以将计划中的并购等投资、扩张战略提前实施、或者在原有计划上新增好的投资项目,而不必等到财政年度结束股利分配后得到现金却错过了市场机会。

5、建立全面预算制度、授权审批制度

几乎所有的集团公司从地理上分布十分广阔、业务上涉及多个行业,全部集中在集团决策层管理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也会事倍功半。相反地,将具体的管理权限按层次下放到各个层面(事业部、子公司)的CEO领导的管理层却可能达到较佳的效果,而集团管理决策层只需要为各个成员企业设立全面的预算,然后定期将企业实际的经营业绩与预算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并及时帮助企业管理层最终达到预算目标;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相关企业目标并同时对相应资源进行调配,确保整个集团达成最终的预算目标。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管理经验已经高度发展的西方跨国集团的经验。

所有世界500强跨国集团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预算制度,CEO和CFO负责所管理事业部(Business Division)企业的预算编制,预算范围包括销售、成本、费用、税金、利润、资本投入、资金流量、筹资计划、盈余资金的保值安排等等财务相关的内容,同时,考虑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预算还要包括许多非财务相关内容如人员流动率、品质目标、环境保护、员工安全甚至社区责任等。企业CEO和CFO与所有的部门经理讨论完预算后再送达上层CEO和CFO审议,上层CEO和CFO在将同意的预算送再上层审批,直至到达集团管理高层或者集团董事会,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层面的经理人都必须参与其中而且会有多轮的讨论,一旦上层批准的预算与本企业的预算不符,企业必须重新按批准的预算进行资源分配、目标划分。一般地,跨国公司大多在当年的八月份左右开始次年的预算,中间会有多轮的跨层次的沟通,目的就是确定真正适合该企业/事业部的经营目标――既富有挑战性又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部分跨国公司甚至在编制当年预算的同时被要求编制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这样一来,虽然集团公司管理高层成员不用亲临现场,成员企业却仍然按照这个决策层的要求去完成既定的目标。作为业务分部或者成员企业的管理层,也在预算范围内拥有资源的调配权利,以便更加灵活地处理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总之,全面预算管理的推动有利于提升战略管理能力、战略执行能力、集团的资源配置能力和集团的风险管理能力。在预算指定过程中运用SWOT分析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了充足的了解对外部机会与威胁作了合理的评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断地将实际与目标进行匹配、比较,各成员企业乃至整个集团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执行方案作必要的调整,最终达到预算目标,既实现了当期经营业绩又使财务结构、资本结构等更趋合理,有利于集团公司健康发展,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6、设立营运审计部门并不定期对各个营业循环进行审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对企业在发展中所应承担的对外财务报告数据真实性在内责任的要求越来越严厉,美国国会在安然事件后通过严厉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其中对上市公司CEO和CFO对向外公布的财务报告、财务报表所有数据的真实性应承担的责任作了严格的规定,要求CEO和CFO对公布的财务报告中所有数据、表述的真实性宣誓负责,一旦发现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存在虚假信息就构成欺诈,CEO和CFO可能面临最高500万美元罚金或20年监禁的处罚。而确保数据真实性的手段就是内部控制,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404条款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要求公众公司的管理层评估和报告公司最近年度的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其他国家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方面也了相应的规定或者法律。我国于2008年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从内部控制入手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各企业尤其是集团企业都设立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每一个可能涉及权力、利益的环节的具体操作作了详细的规定。

确保内部控制得以正确实施的手段就是内部营运审计,营运审计以财务数据为基础延伸到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一方面确认当前的营运循环流程是否被完全执行、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包含的数据真实性风险及其他风险的评估,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既定流程不合理的地方以及更好的操作。这种审计不再只是关注财务数据,而是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上,通过流程分析、绩效分析、操作环节跟踪等深入了解子公司经营环境,了解内部控制情况,从风险评估和改善入手,找出有风险和需要改善的流程、环节。

集团公司可以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也可以在CFO下设审计部门,无论哪种组织架构必须保证审计工作执行的独立性、全面性,审计结果真实性、代表性。

内部经营审计最好采用循环审计的形式,不定期对成员企业的所有经营业务操作进行风险评估,确保每个成员企业每个财政年度最少一次接受这种评估。内部经营审计部门在进行当次审计时,必须确保上次审计发现的存在风险的项目已经得到改善,重点关注上次审计中发现的高风险项目的改进计划是否完全实施、实施的过程中是否带来新的风险。

五、结论

综上所述,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必须结合集团的实际情况,克服分布广阔、成员众多、行业多样等难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确保财务信息准确、及时的基础上,实行集中控制、分层管理,从人员到财务流程的全面控制又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最终实现整个集团公司资产回报的优化、经营业绩的提高以及可持续性地保持集团公司的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陈书燕:破解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化难题[J].AMT前沿从论,2008

(4).

[2] 胡素平: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初探[EB/OL]..

[5] 王本哲、王尔康:会计制度设计[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

[6] Deloitte:IAS Plus[Z].2004(6).

[7] 刘玉廷:关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趋同、实施与等效问题[A].企业会计准则讲解[C].人民出版社,2008.

[8] 张红文:集团财务管理新思维[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9] 用友《集中》编写组:集团财务管理解决方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0] 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规范[S].2008.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方案 篇5

关键词: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构建机制保证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些企业集团在财务上越来越趋向于集权管理,对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进行财务集中控制。企业集团要在外部竞争中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必须根据战略要求对其资源合理配置,强调总部资源调配的权威性。实行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是多数企业集团的必然选择。

企业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集团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集中控制,它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间的产权、资本关系为基础,以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活动的约束、检查或纠偏为手段,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财务控制体系。不同的企业集团对于财务管理控制有不同的具体做法,本文拟对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问题作些粗浅探讨。

一、企业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构建的框架设计

在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下,母公司凭借其原始资本的权力,将子公司的重大财权集中到母公司,并把母公司的财务管理权力渗透和延伸到子公司。根据财权的不同种类,笔者认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可以采用“中心”的模式。

(一)投资管理中心

集团投资和子公司投资应纳入集团整体战略规划,并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对各类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进行控制。母公司应牢牢控制对集团发展与控制结构产生直接或潜在影响的决策管理权以及例外投资事项的处置权。母公司投资管理的主要职责有:建立健全母子公司投资立项、审批、控制、检查和监督制度;汇编全集团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预算,参与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方案的制定;监督子公司自行决策的投资项目及子公司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性资产的变动情况;协同规划发展部门制定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对外投资决策方案。

(二)融资管理中心

在集权式的融资管理模式下,子公司不得擅自对外举债和吸收外部资本,母公司高度集中对外融资管理权。母公司应承担的管理职责具体如下:提出发行债券、发行股票、吸收外部投资等重大融资事项的方案,严密监控集团资产负债率和借款风险;制定集团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审核子公司授权范围内的对外融资申请,审核子公司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预算;汇总编制全集团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预算,实施负债总量控制和资本结构调整优化。

(三)资金结算中心

如何把母子公司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降低资金持有水平,保证集团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是集团资金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资金结算中心集中统一管理整个集团的资金,具体工作主要有:集中管理各公司的现金收入;统一拨付因业务需要所需要的货币资金,监控货币资金的使用方向;统一对外筹资,确保整个企业集团的资金需要;办理各公司的往来结算;控制全集团流动资金存量和应收账款总量等。

(四)资本运营监控中心

集团公司领导层行使集团资本变动及资本经营活动的决策权,资本运营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管理和监控集团资本运营过程。其主要工作如下:拟订子公司资产重组方案;审批子公司重要资产的处置方案;制定母公司的税后利润分配方案;落实集团内各单位的集团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依法审定子公司税后利润分配方案;对资本运营过程实施跟踪监控。

(五)税费管理中心

实行税费的统一缴纳和集中管理,有利于集团整体的税负最小化,也有利于改善集团与征缴机关的关系,提高集团统一调度和运作资金的效率。税费管理部门对集团内各种税金、计提的费用与基金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征缴。其主要工作为:分析研究国家税法、费用征管规定与基金管理制度;协调并处理好集团与税务、社会保障等机构的征缴关系;制定集团税费管理制度;拟定税费筹划方案和年度纳税费用计划;指导和督促子公司各种税金、费用、基金的计缴。

(六)财务预算控制中心

预算是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有效财务控制的重要手段。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和发展潜力,依托网络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规划,保障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动态、全面的控制。母公司在财务预算控制体系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制定预算编制规程,指导各公司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汇总编制全集团财务预算;检查和监控预算执行过程情况,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提出处理建议;审核预算执行单位提出的预算目标调整申请;组织财务预算完成情况的年度考评工作,提交财务考核与评价报告。

(七)财务信息系统中心

建立集团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运用网络技术实现数据系统化,进行实时财务控制,实现现时报告和远程在线处理,便于集团迅速整合财务资源,有效地作出经营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对市场迅速反应的能力。母公司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制定集团财务系统发展规划;推进集团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的建设;实施对下属单位会计信息的随时调用和跟踪监控;建立全集团财务分析系统,及时分析和掌握各单位的经营情况与财务状况。

(八)财务会计管理中心

母公司财会管理部门具体负责集团财会管理体系的运行,包括业务管理、人员管理等工作,以保证集团财务与会计工作的规范和高效。主要工作包括:建立健全集团内部资本与财务管理办法;制定集团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检查监督集团内部各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统一管理集团财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工作指导、业务考评、资格管理等;督促各下属单位及时提交各种会计资料,据此进行汇总,以及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二、企业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构建的机制保证

为确保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能够有效运行,企业集团必须从财务组织机构、财务机制、财务制度等方面进行机制构建,制定并实施相关的保证措施。

(一)尽快完善集团财务组织机构

母公司财务部是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中心,实施对整个集团资金的筹集、运用、收回与分配等的战略决策和统一管理。为保证母公司财务“八个中心”的顺利和良性运行,实现对集团财务管理全过程的全面统一管理,必须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如分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两职能。要特别注意财务与会计的交叉部分,避免管理和核算的盲区。在集权模式下,母公司应对子公司财务部门进行集中控制。对子公司财务机构如何设置,母公司财务部要拿出主导意见并拥有最终审批权。

(二)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统一管理

子公司财务属于经营者财务层次,其作为集团财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必须受制于母公司财务。为更好地确保集团总体财务意图的实现,降低财务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规范和约束子公司的财务行为,有效地解决矛盾,母公司必须对子公司财务人员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委派财务人员的管理权在母公司财务部,具体管理财务人员的上岗资格、职务任免、业绩考核、后续教育、岗位轮换等事项。母公司财务部应加强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以确保子公司财务行为有利于集团整体财务目标的实现。

(三)建立健全集团财务监控机制

在集权模式下,母公司应该对子公司实施有效的财务监控的主体有:财务总监、母公司财务部、审计部。为保证监控的独立、公正和有效,母公司委派财务总监,其人事、工资关系落实在母公司,与子公司无任何利益关系。财务总监行使出资人授予的财务监督权,对子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实施全过程的监控;母公司财务部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财务检查,来实现对下属单位财务行为的监控;母公司审计部通过内部审计可以达到财务监控的目的;母公司财务部还可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独立审计。

(四)建设集团统一财务会计制度

母公司应根据集团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制定统一的、操作性强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子公司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实现对子公司的集权管理。一方面要建立统一的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统一集团会计核算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各子公司财务信息的高度可比,便于汇总和合并财务报告,缩短财务信息的呈报周期。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建立完善财务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系统化,为财务集权管理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五)正确处理母子公司财务关系

1.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各类财权配置应具灵活性。母公司应主要根据股份比例、子公司的重要性、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等因素,来分别确定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及其他下属企业的各项财务权限的集权程度,并要按照财务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对各级管理层进行合理授权。在授权的同时,要通过责任的落实和利益的保证,促进各级行权人自觉用好财务权力。

2.缩短财务管理的链条,减少财权的多层次分割。集团下属企业的组织层级越多,管理半径就越大,财权就可能被分割于各层次,这就使得财权的集中化以及集权财务管理效率大打折扣。为此,要缩短集团财务管理的链条,即原则上不再设三级或以下的公司,尽可能减少管理层次,使财权被多层次分割而散布于各级企业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一定程度上也可防止子公司通过下属实体进行财务操纵及避开监管的现象。

3.完善对下属公司的激励方式。在实行财务集权和加强财务监控的同时,必须运用合理的激励方式,以激发下属单位和领导人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经营和管理的积极性,促使其理解和配合集团在财务方面的集权和监控。

4.努力协调财务集权与生产经营分权。多数集团公司采用的是生产经营分权与财务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为使集权财务体制在求得子公司认同和配合的基础上能够顺利运行,母公司及其下属各级财务部门必须正确行使各项财权,及时为生产经营提供财务保障。财务部门要主动与生产经营管理部门进行工作协调和信息交流,深入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并

三、企业集团公司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构建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要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

集权和分权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分权,也没有绝对的集权。对企业集团进行财务集中控制,加强集权管理,是指在分权与集权之间更趋向于集权,而不是绝对集权,要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进行有原则、有导向的分权。

(二)要建立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

只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统一的会计制度,对集团各公司会计信息的生成、加工、整理、披露作严格的规定,才能提供规范、统一、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才能为集团建立集中控制的数据库系统提供基础条件。

要重视信息系统的运用,使大量的数据都用计算机来处理,而且信息的控制以及信息的整个作业流程,都要由信息系统来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在集团内部上下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以进一步实现集团总部对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的财务集中控制。

(三)要注意人的因素

要注意发挥分支机构及子公司负责人的积极性。企业集团进行集权管理、实行财务集中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的权力,这对他们的积极性会有一定影响,不利于整个企业集团的发展。因此,在进行财务集中控制时,必须注意保护和发挥分支机构及子公司负责人的积极性,采取将薪酬计划与执行财务集中控制结果挂钩等各种措施,调动其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徐旭。企业集团财务集中控制的探索。中国经济时报

2.孙卓立。企业集团财务中心问题及探索。财务会计园地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范文 篇6

关键词:集团财务;财务公司效率;内部资本市场

一、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集团化成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越来越多的集团化企业选择建立集团内部的财务公司,服务集团企业的运行和发展。目前,我国有200余家财务公司,为企业集团的投融资活动和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集团财务公司的存在给企业集团及成员单位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通过合理调配使用各成员单位的资金流来降低集团的融资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众所周知,由于交易成本以及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企业会面临较高的融资成本以及融资约束。集团财务公司可以将集团成员单位的资金聚集配置到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中,从而提升了资源的配置效率,确保了内部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发挥。

集团财务公司的兴起和不断发展,近年来引起更多学者的研究兴趣(Khanna & Yafeh,2007;Carney et al.,2011)。在集团财务公司的研究领域,相关研究大多围绕中外财务公司作用的对比及我国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管理控制等方面,但鲜有文献以集团财务公司的运行效率为研究视角,基于此,本文在梳理集团财务公司运行效率的理论基础上,重点探究了集团财务公司运行效率的度量方式,以期为全面了解集团财务公司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可能的贡献:第一,已有研究侧重于集团财务公司是否成立了财务公司,但鲜有文献以集团财务公司运行效率为研究视角,本文从集团财务公司运行效率角度探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作用,有利于丰富对集团财务公司职能的认识,加深对其在内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的理解,对企业的战略及治理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第二,丰富了集团财务公司的经济后果研究;第三,深化了内部资本市场领域文献,为全面了解集团财务公司的作用提供理论证据。

二、 财务公司的内涵及发展

财务公司(Financial Company),又称为金融公司。财务公司这一企业形式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西方,诞生于法国。早先的财务公司与如今的财务公司存在很大差异,财务公司的兴起和繁荣依存于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由于各国的财务公司都是依赖本国的经济发展所建立的,因而不同国家的财务公司的内涵与作用有显著不同,从而国际上现如今也没有给出标准而统一的概念。

我国的财务公司和国外的财务公司有明显差异,美国知名的通用集团的财务公司,其主要职能定位于消费信贷;而我国的集团财务公司主要是服务整个企业集团,为其及成员单位提供资金保证。作为财务公司的监管机构,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进行集团财务公司的试点工作。2004年《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的推行,将我国的财务公司定义为企业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来提升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增强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逐步规范了财务公司的管理和运作。自1992年试点开始至2015年底,我国已经有两百余家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集团财务公司,且申请筹建的数目还在不断增加。因此,不断增加的集团财务公司以及我国特有的经济制度环境给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场景。

三、 财务公司运行的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集团财务公司的成立和功能实现的理论基础是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众所周知,资金是公司经营和发展的重要命脉,合理运用及融通资金等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的资金来源一般有内部积累和外部融资两种渠道,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上下游企业的合并及竞争对手的联合使企业形成了集团化管理模式,从而拥有了内部资本市场。当成员企业有资金需求时,可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实现资金内部的配给。在发展之初,企业集团总部兼具调配资本的职能,随着企业经营和日常管理活动的复杂及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在集团内部筹集和调配资金等职能从总部管理层剥离,成立集团财务公司从而独立完成在集团内部融通资金的职能,集团财务公司应运而生。

1. 集团财务公司运行的理论基础。集团财务公司的运作是以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为基础的,内部资本市场是大型企业集团构建的内部资金融通的平台。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在成熟市场中,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是对外部资本市场的补充和替代,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杨棉之,2007)。集团财务公司作为内部资本市场的重要运作平台,可以实现内部资本市场的如下职能:

第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内部资本市场将集团资金聚集起来只是其功能实现的起点,最重要的是要将资金等资源合理的分配到需求企业以及需求项目中去(Stein,1997)。由于资金的融通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债权人具有剩余控制权,从而可以引导资金的配置更加高效,可以流入到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上,从而实现集团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内部资本市场配置资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管理者自利动机,确保资金能够高效的配置到收益率最大的项目中去(Stein,2002)。

第三,加强监督激励。既为债权人同时是剩余权益索取者,内部资本市场融资比银行融资更有优势,也更具信息优势,从而会付出更多的监督努力(Gertner et al.,1994)。

第四,降低交易成本。内部资本市场融资发生在成员单位之间,相较外部融资方而言,内部各单位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沟通成本较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林非园,2011)。此外,多元化经营可以降低成员单位的经营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偿债能力,提高融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2. 我国财务公司的相关研究。我国对于财务公司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而且一般多研究中外财务公司职能对比、探讨我国财务公司的风险管控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等问题。通过分析并借鉴美国集团财务公司治理经验,我国学者在建立符合我国特色的集团财务公司经营模式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王宏淼,2002;杜胜利,2004)。近年来,诸多文献围绕我国集团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流动性风险和国际结算风险(丛蓉,2010;黄丽萍,2010)。袁琳和张宏亮(2011)利用10家财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集团财务公司的董事会治理结构较差。国内大多数研究侧重于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实证测度研究(王峰娟和谢志华,2010)及其经济后果研究(杨棉之等,2010;王化成和曾雪云,2012),而鲜有研究集团财务公司的经济后果,已有集团财务公司的经济后果研究主要侧重于企业价值(王雪梅,2011)、公司业绩(顾亮和李维安,2014)以及资金使用效率(朱南和谭德彬,2015)。例如,王雪梅(2011)从公司负债、账面价值及市值等方面深入分析后发现,集团财务公司的创立并没有增加企业价值;顾亮和李维安(2014)分析了成立集团财务公司以后各成员单位的业绩变化,集团财务公司的成立降低了成员单位的业绩,但是其业绩的波动要小于配比样本;朱南和谭德彬(2015)运用DEA方法研究发现,我国财务公司资金使用率不高且年度波动频繁,但随着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这种状况有所改善。

3. 文献述评。企业集团和财务公司作为一种新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引起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Khannaand Yafeh,2007;Carney et al.,2011)。不管是从财务公司的建立和发展来看还是从已有文献的研究来看,国外研究都走在前面。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外研究侧重于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理论深入分析财务公司的作用和对集团的价值影响,且相关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已经较为成熟。相对而言,财务公司在我国资本市场出现的较晚,尽管我国集团财务公司对集团内部提供了巨大资金支持,但是对于财务公司的实证研究非常少,大多数研究仅采用定性分析和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中外的差异来探讨集团财务公司中国模式,或者通过财务公司是否成立这一事件来探讨业绩和企业价值的变化。依托内部资本市场理论来分析集团财务公司的运作机制可以看出,集团财务公司的运行是离不开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同时集团财务公司的高效运作也确保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发挥。所以如果想探究集团财务公司的作用,就必须深入分析财务公司的运作机制以及其作用的发挥。财务公司的运行效率越高,其作用发挥越突出,从而越有利于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的资金融通。因而,对集团财务公司效率的衡量就至关重要,必须创建合理的度量方式来刻画集团财务公司效率。

四、 财务公司的运行效率

对于集团财务公司的运行效率的研究,已有文献很少涉及。本文认为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原因:首先,内部资本市场各个分部的财务数据,特别是集团财务公司的交易数据较难获取;其次,虽然国外的财务公司创建和研究起步都较早,但是国内和国外的集团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有显著差异,因此很难借鉴国外已有的相关成熟研究。从而,建立适合我国集团财务公司运行效率的计算模型和指标就至关重要。集团财务公司作为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中枢和平台,其运行效率的度量可以参考和借鉴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度量方式。此外,本文认为还可以根据商业银行的效率测度方法来测度财务公司的运行效率,具体如下:

我国学者对内部资本市场的度量大都是对以上国外计量模型的直接应用或改进。但是该效率只是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所以,如果测定集团财务公司运行效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毕竟集团财务公司的运行主要基于成员单位的存贷业务,所以更需要独立测量方法的引入。

2. 商业银行效率。回顾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文献可以看出,在效率测度方面,成果创新严重不足,仅有的几项研究是对国外测量模型的改良,我国学术界目前还未寻找到适合我国的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模型。一方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测度模型还有不足之处,亟待待完善;另一方面,集团财务公司有其独立的存贷业务。从集团财务公司的职能来看,其主要是通过融通集团内成员单位的资金来进行存贷业务,服务于整个企业集团。所以,除了依赖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来间接测度集团财务公司运行效率,也可以选择恰当的方法来独立测度其运行效率。

集团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中枢和运作平台,能够帮助集团企业以更低的融资成本获得资金,并促进企业集团成员的经营活动。集团财务公司的90%以上的主营业务来自集团内部的存贷款业务。因此,虽然集团财务公司是非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对集团财务公司效率的度量,可以借鉴现有学者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度量方法。集团财务公司的金融服务是以存贷业务为主。目前,对于商业银行效率的测算,学者们普遍选择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两种方法。但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因而目前学术界也未对此问题得到确定的结论,一般而言对于商业银行效率的测度可以选择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五、 结论

依托我国集团财务公司的迅速发展这一现实背景,理论界对集团财务公司的研究不断深入,同时实务界对集团财务公司的理论需求也与日俱增。我国财务公司作为内部资本市场的核心和重要的运作平台,通过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给成员企业,在提高企业集团资金集使用效率方面,及改善企业集团治理结构和管理控制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深刻影响。但在理论研究中,集团财务公司的成立对于集团层面以及各成员单位的业绩有何影响仍然存在分歧。集团财务公司的运行效率对企业的战略及治理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而财务公司运行效率的度量及影响也亟待实证检验。所以,建立恰当的度量方法至关重要。集团财务公司运行效率的测度,可借鉴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度量方式,也可以参照商业银行运行效率的测度方法。其中,参照商业银行运行效率的测度更为可靠。

本文基于集团财务公司的运行效率的讨论只是未来研究的一个研究起点,集团财务公司领域还有诸多未探究的研究问题,未来可以在集团财务公司效率的测度、集团财务公司运行的经济后果等方面展开实证研究。

探究集团财务公司的职能以及其运行效率,为内部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完善提供重要借鉴,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为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和持续盈利能力的提高经验依据。丰富了集团财务公司的经济后果研究,深化了内部资本市场领域文献,为全面了解集团财务公司的作用提供理论证据。

参考文献:

[1] Nature of the Firm[M].Economics,1937,(4):386-405.

[2] Stein, Capital Markets and the Competition for Corporate Resources[J].Journal of Finance,1997,52(1):111-133.

[3] 顾亮,李维安。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与成员企业价值――基于集团成立财务公司的事件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4,(8):31-37.

[4] 杨棉之,孙健,卢闯。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与效率性[J].会计研究,2010,(4):50-56.

[5] 王化成,曾雪云。专业化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与价值创造效应[J].管理世界,2012,(12):155-168.

[6] 王峰娟,谢志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实证测度模型的改进与验证[J].会计研究,2010,(8):42-48.

[7] 朱南,谭德彬。我国财务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5,(1):177-192.

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方案 篇7

关键词企业集团化;财务管控;解决方案

企业集团管控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在企业集团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集团管控包含的内容很多,财务管控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在目前企业集团化的过程中,财务管控工作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找到解决方案,就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在当今时代,集团化发展已� 在集团化发展的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对多个下属企业的管理,管理工作极为复杂。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以及管理手段等都无法再满足现今集团化趋势下企业发展的需求,鉴于此,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功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要建立起企业集团化背景下的财务管控体系。本文以K企业的财务管控解决�

一、财务管控在企业集团化中的主要作用

企业集团化的财务管控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综合性工作,从财务预测、决策到财务计划的制定以及财务计划的执行,都需要进行仔细的规划和实施。由此可见,企业集团化的财务管控工作难度极大。这项工作的难度虽然大,但却是企业集团化管理的基础,究其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财务管控工作通过各种筹资方式为企业集团的生产经营提供资本,可以说财务管控工作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其次,财务管控工作能够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降低企业集团下各子公司以及各部门的资金消耗,可以说财务管控是一切生产管理活动的基础。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财务管控工作与企业集团的每项工作都息息相关,渗透到了产供销的各个环节,是企业集团开展各种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

二、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的独特性

与单个企业相比,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工作有着其独有的特性。其特性主要体现在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1.不利方面

(1)管控的内容更为复杂

企业集团的财务管控工作主要包括筹资、投资、营运资本、利润分配等方面的决策工作,以及日常资金使用的管控等。导致财务管控内容变得更为复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企业集团的内部组织比单个企业来说更为复杂,财务管理工作的规模更大,而且各个子公司都具有不同的经营特色,这就使得企业集团的财务管控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二是企业集团的筹集渠道比之单个企业来说更为广阔,同时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管理的各种职能也随着企业集团管理特征的复杂化而更为复杂;三是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方法不得不面临多种计算单位、多重计量基础等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更为复杂。

(2)管控的难度明显增加

相比于单个企业来说,企业集团因为有众多的下属单位和子公司,其财务信息量更加庞大,而且数据复杂。针对不同职能的子公司,其财务预算、核算方式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别,这就导致企业集团的财务管控工作变得极为复杂,困难度也随之增加。

2.有利方面

(1)资金筹集更有效率

企业集团以集团的形式来筹集资金,资金筹集的渠道比之单个企业更多。由此可见,企业集团在筹集资金方面更具优势,能够快速的积累资本,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集中利用内部资源

企业集团通过对资金的集中管理,当某部分出现资金紧缺情况时,可从集团的其它部分调用资金来平衡另一部分的发展。这种管理形式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资金紧缺带来的风险,同时还能对集团内部的资金进行有效的利用。

三、以K企业为例分析其集团化财务管控的解决方案

K企业在重组改制以后,为了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的财务管控工作。目前K企业在财务管控方面采取的主要控制模式是“分权式”,即母公司只对子公司的重大财务事项保留决策权,而常规的财务收支决策权下放到各子公司,由子公司直接掌控。子公司只需要对某些重要的财务事项报请母公司备案。这种模式使得子公司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子公司的各项经营与财务事项,母公司并不做过多的干预。K企业的母公司主要运用人员控制、预算控制、财务制度、绩效考核、资金控制等方法对子公司的相关财务活动进行控制。本文利用K企业这种“分权式”的财务管控模式对企业集团化的财务工作进行简要的分析。

1.人员控制方案

K企业在重组改制当年便制订了《企业集团各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在该制度中明确指出:总部委派的财务管理人员在集团财务部总负责人的领导下统一开展工作,日常财务工作接受集团总部和子公司财务部的双重领导。总部委派的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子公司的财务考核、人员调配、解聘、甄别等工作,其薪资、奖金、福利补贴等由集团总部财务部门发放,不得领取子公司的各种福利。

2.财务制度方案

财务制度是保证财务管控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企业集团对财务制度进行统一,有利于规范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的日常财务活动,指导财务管控工作的正常进行。K企业目前针对财务管控工作颁布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比如《财务管理制度》、《总部费用开支管理办法》、《财务中心结算管理制度》等,就目前K企业财务制度方面的发展情况而言,财务管理制度已经基本完善。

3.预算控制方案

K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发展的较为缓慢,目前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对预算进行控制。一是预算编制,集团总部在对各子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后,制定并落实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二是预算执行,K企业总部将预算方案下发至各子公司,子公司按照总部的要求落实预算执行工作,集团总部对预算的执行过程并不做过多干预;三是预算考核,K企业每隔半年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分析,年终对所有子公司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分析得失,并加以改进。

4.资金控制方案

K企业在成立之初便设置了财务结算管理部门,全权负责K企业的资金管理和监控,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目前,K企业对资金控制的主要方案有以下几点:

(1)账户管理:K企业在对各子公司的银行开户情况进行调查以后,确定以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作为主要的开户行。各子公司可以任选其中一家银行开设收支户头。

(2)收支管理:K企业下属各子公司的收入全部在收入户进行核算,并将逐笔收入实时归结到总部中心账户。

(3)资金使用:各子公司根据用款需求,向集团公司的财务部门提出用款申请,申请表中必须明确标注用款金额、用途等。大额资金需要由财务部门共同协商才能予以拨付。

5.绩效考核方案

目前,K企业已经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考核办法,其主要内容是按年对子公司的领导进行考核。考核分为四个等级,以分值的高低而定。90分以上为优秀等级,70分以上为良好等级,60分以上为合格等级,其余皆为不合格等级。具体的考核内容根据子公司的实际情况而定,对于经营状况好的子公司,考核标准相对较高;对于经营状况一般的子公司,考核标准相对降低。

四、结束语

财务管控工作,简而言之就是对企业集团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财务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财务管控工作,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集团的生产成本,为企业集团节约更多的资本,可以有效的避免资金断流等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企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企业的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万林。A军工企业集团“适度集权”财务管控模式探析[J].现代商业,2013,(18):199-201

[2]梁森林。提高多元经营企业集团财务集约化管控力[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4-8

[3]熊艳平。“战略管控型”集团管控模式之下的财务管控初探[J].中国经贸,2012,(16):170-171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方案 篇8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保证,合理配置企业集团资产,发挥集团优势,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企业集团公司对集团内成员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可分为“集权式”、“分权式”和“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散管理”三种。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的集团,财权绝大部分集中在母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采取严格控制和统一管理。集权式特点是财务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子公司只享有少部分的财务决策权,其人财物及销统一由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资本筹集、投资、资产重组、贷款、利润分配、费用开支、工资及奖金分配、财务人员任免等重大财务事项都由母公司统一管理。母公司通常下达生产经营任务,并以直接管理的方式控制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子公司只相当于母公司的一个直属分厂或分公司,投资功能完全集中于母公司。

集权式模式的财务管理优点:一便于指挥和安排统一的财务政策,降低行政管理成本;二有利于母公司发挥财务调控功能,完成集团统一财务目标;三有利于发挥母公司财务专家的作用,降低了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四有利于统一调剂集团资金,保证资金头寸,降低资金成本。其缺陷,一是财务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母公司,易挫伤子公司的积极性,抑制子公司灵活性和创造性;二是决策压力集中于母公司。

“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下子公司拥有充分的财务管理决策权,而母公司的管理以间接为主。其特点主要表现为:财权上子公司在资本融入及投出和运用,财务收支费用开支,财务人员选聘和解聘,职工工资福利及奖金等方面均有充分决策权,并实际情况做出更大的财务决策;管理上母公司不采用指令性方式来干预,而以间接管理为主;业务上,鼓励子公司积极参与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利益上母公司往往把利益倾向于子公司。

财务管理权限集中与分散互为反正,由此产生的利弊也大致相反。分权式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优点:一是子公司有充分的积极性,决策快捷,易于捕捉商业机会;二是母公司决策压力减轻,减少直接干预子公司的负面效应。该模式的缺陷:一是难以统一指挥协调;二是弱化母公司财务调控功能,不能及时发现子公司面临的风险和重大问题;三是难以有效约束经营者,从而造成子公司“内部控制人”问题。

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散管理:绝对集权和绝对分权是没有的,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散管理模式强调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是一种集资金筹集、运用、回收与分配于一体,参与市场竞争,自下而上的多层决策的集权模式。此模式既能发挥集团母公司财务调控功能,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有效控制经营者及子公司风险,有利于克服过分集权或分权的缺陷,有利于综合集权与分权的优势,是很多企业集团追求的相对理想模式。

选择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三种模式各有千秋,一般而言,企业集团选择财务管理模式时应主要考虑股权集中度、子公司性质、集团规模、母公司经营者风格等因素。

针对一个具体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如何把握集权与分权适度,如何加以权衡,在解决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选择以及企业集团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寻找突破口,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强力集权:首先是现金管理。这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如何把母子公司分散的现金集中起来,降低现金持有水平,保证集团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是集团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几个方面,一是银行账户管理;二是现金预测;三是筹资管理。

其次是预算管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集权管理还体现在,母公司对制定用于指导各子公司的预算拥有最终决定权。母公司根据集团规划,提出一定的总目标,据以编制公司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将各项指标分解下达给各子公司。子公司根据母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和单位具体情况编制年度预算,上报母公司审批。母公司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查和平衡各子公司的预算,并汇总编制集团预算。经批准后的预算下达给各子公司,据以指导其经营活动。预算执行过程中,母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偏差,保证预算完成。

集权与分权的适度结合:首先是投资管理。集团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集团的发展方向,因此集团投资管理倾向予采用集中管理。在母公司对子公司资金加以集中管理之后,投资管理可以适度分权,即子公司根据具体情况有权制定一个限度金额以下的投资项目,总体来讲子公司投资项目的总投资额占集团总投资额的比例较小,通常情况下以不超过10%为妥,如果投资额总额或比例超过上限时,集团公司将项目纳入集团公司投资项目下统一权衡。总之,母公司应建立健全子公司对外投资立项、审批、控制、检查和监督制度,并重视对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防止出现只投资不管理的现象,规范子公司投资行为。

其次是利润分配。母公司利润分配是集团分配的核心。对母公司而言,子公司所增利润要按一定比例留在母公司,同时也要保证子公司职工的利益得到逐步增加,这是集团凝聚力的动力源泉。对于子公司,资金的分配应实行总量控制,建立健全对子公司工资、奖金分配的检查和控制制度。子公司要严格按照母公司规定的工资奖金计提原则,在计提工资金额范围内自主分配。

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方案 篇9

一、集中管理与同股同权

关于企业集团内部的管理体制,文献中常见的提法是有三种,即集中型体制、分散型体制、集中与分散结合型体制。从世界范围看,这种提法实际上是20世纪50、60年代企业规模大型化的产物。80年代以来,至少有两种力量的变化,推动着企业集团纷纷调整内部管理和运营体制。一是对集团内部资源整合的追求。随着市场结构转型以及国际化经营步伐的加快,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增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需要集团在整合内部资源的基础上,实现“1+1>2”的效果,提升集团整体的综合竞争能力,而传统的分散运营和管理体制显然不利于发挥整体优势以抵抗日益增大的市场风险;二是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分散管理或分权管理是手工操作时代的产物。因为,在手工操作时代,运营和管理所依据的信息是依照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分层次逐级传递的,并且在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或事业部之间信息管理往往是“孤岛化”的,与这种信息传递模式相适应,企业内部管理权限也是分层次分条块配置的。信息技术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企业内部信息传递方式。一体化、网络化信息平台的建立与运行,推动企业集团内部管理朝着集中化的方向调整和转型。有资料显示,国际上已有80%以上的大集团选择集中管理的模式。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80年代流行“一脚踢”的管理体制实际上就是分散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已为学界和实务界普遍认识。近年来,集团公司纷纷推进信息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流程再造,实现内部集中运营和管理,并且对集中管理的偏好和选择已不再受企业集团所处行业、规模等因素的限制。

集团内部的集中管理,对通常意义的“同股同权”理论提出了挑战。同股同权、一股一权,是公司法遵循的基本原则。这里的“权”,确切含义是“股权”。有关“股权”,法学上有严格的定义。按照我国《公司法》第四条的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根据这一规定,股权的具体内容包括股利分配请求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新股认购优先权、表决权、知情权和诉讼权六个方面。在这六大权能中,受集中管理挑战的主要是表决权和知情权。

表决权是股东就股东大会议案的决议权,体现的是股东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关于股东参与公司重大决策的范围,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中都有规定,主要包括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年度财务预决算、利润分配和亏损弥补、注册资本变更、证券融资、资产重组等。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实行“同股同权、同股同利”。按照这一规定,股东会的表决遵循“一股一票”或“一股一权”的原则,因此在股东会上股东的表决权不存在不公平的问题,问题就出在股东会表决之前的程序中。在集中管理体制下,集团公司往往要求子公司在进行重大决策之前进行“报告”,报告的形式有请示和备案两种,请示核准或审批通过的事项,子公司才能正式进行董事会决策程序。也就是说,集中管理实际上是延伸或延长了子公司的重要事项决策程序,而被延长了的“报告”或“请示”程序又是具有否决权的程序,所以,集中管理实际上增加了一次集团公司作为母公司独自享有的表决权,而这种表决权又是前置于董事会和股东会的表决权行使之前,这等于母公司作为大股东享有了两次或三次的表决权。当子公司中有上市公司时,母公司借助流程再造和集中管理所增加的这种前置性表决权,显然会造成事实上的股权不平等,所谓的“同股同权”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知情权是股东了解公司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并提出建议或质询的权利。基于股份大小及由此导致的治理安排等原因,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信息知情权原本就是不平等的,而集团内部的集中管理体制事实上又会强化大股东(母公司)的信息优势和权利,加剧信息不平等的权利配置。当集团内部有上市的子公司时,采取集中管理体制,母公司可以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在上市子公司信息公开披露之前了解公司的信息,这些渠道和方式至少包括:人员委派、集中式战略规划、集中式预算管理、集中式资金管理、集中式信息系统、集中式决策流程等等。很显然,集中管理会影响上市子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股东的信息知情权。

二、资金集中管理与大股东资金占用

资金的集中管理是集团内部集中管理的常见形态。集中的模式有结算中心、内部银行、财务公司等。从集中的内容看,至少包括:开户和资金存放集中、授信和筹资集中、投资集中、担保集中等。对国有集团公司来说,资金集中管理实施上已�

资金集中管理显然是集团整合内部资金资源的重要途径,但问题是,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带来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金占用问题,导致中小股东的权利和利益受损。有三种情况:一是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集团公司对其资金的集中管理不会引起任何法律和利益问题;二是子公司为非上市的控股子公司,集团公司对其资金的集中管理虽不引起法律问题,也就是不会与证券法规相冲突,但事实是已经挑战中小股东的权利和利益;三是子公司为上市公司或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集团公司对其资金的集中统一管控就必然带来大股东的资金占用问题,而这正是证监会严格管控的。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不过,学界对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关注还是不全面的。实际上,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有市场性资金占用和体制性资金占用两种类型。其中,市场性占用就是以内部市场交易为基础所形成的往来资金结算占用,体制性占用是由于采取资金集中管理的体制而形成的以集中存款为主要形态的资金占用。实践中,体制性占用除直接调拨子公司或上市公司的资金外,常见的还有模拟法人机构集中资金和法人实体机构集中资金两种运作机制和方式。前者是集团通过内部模拟法人组织资金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等形式,将集团下属子公司(包括上市公司)的资金纳入集中存放和管理;后者是集团公司以其控制的财务公司作为资金集中管理的平台,实现资金集中结算、集中存放和集中管理。模拟法人的资金集中方式肯定是与证券监管的有关要求相悖的,是证监会禁止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形式,而以财务公司为平台的资金集中的合法性,学界和实务界还有争议。

常见的观点认为,财务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实体,上市公司将资金归集到财务公司是上市公司与财务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只要符合关联交易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就可以将资金归集到财务公司,与证券监管法规并不冲突。实际上,仅从形式上看,企业集团通过财务公司归集上市公司资金,是在财务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发生的市场化的关联性资金交易行为,而实质上,财务公司只是扮演集团公司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的平台,也就是说,这种关联交易是为实现集团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来设计的,从这个意义说,财务公司形式与内部结算中心形式在性质和作用上一样都是为了实现资金集中管理。财务公司即使是作为独立法人存在的,也都是集团公司控股和控制,服务于整个集团是财务公司的首要职责,并且其运作机制和方式也并非完全市场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以财务公司为平台归集上市公司资金,很难说就是符合公平公正原则并有利于维护中小股东合法利益的。有鉴于此,是否通过财务公司形式归集上市公司资金,应该由股东大会来决定。

中海油的资金集中案例部分地反映了以财务公司为平台的资金集中管理与证券监管之间的冲突。2004年4月27日中海油股东特别大会以%支持票通过,同意中海油公司把资金存放于同系的中海石油财务有限公司。然而,2007年3月31日中海油举行股东特别大会,建议将一笔约37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存放于大股东中海油集团旗下中海石油财务有限公司,而未来三年中海油与该公司进行交易时,毋须独立股东批准。本次参加投票的股份总额达66亿股,其中48%赞成本次决议案,52%表示反对。同年4月2日,中海油宣布,公司就中海石油财务有限公司提供存款服务的有关决议案未获独立股东通过。以香港交易所董事兼网上评论员David Webb为代表的独立股东认为,较之于关联公司,中海油更应把资金存放于独立的金融机构。因此,为避免上市公司资金由集团所属的财务公司集中所导致的大股东资金占用和中小股东利益受损的现象发生,建议在有上市子公司的企业集团,集团公司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范围最好不要包括上市子公司,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资金存放和资金管理最好还是由上市公司自己决定。如果因为资源整合或战略利益的考虑需要将上市公司的资金纳入财务公司的运作范围,需要将这类的决策事项提交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批。

三、集中式管理信息化与信息监管

管理需要有信息基础。适应集中管理的需要,近年来国内许多企业集团纷纷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并且管理信息系统正在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改进和发展。在集中模式下,管理信息系统集中安装在一台服务器上,每个系统的用户通过广域网来登陆使用系统。实现共同操作同一套系统,使用和共享同一套数据库,通过严密的权限管理和安全机制来同样实现符合现有组织架构的数据管理权限。集中式信息系统是一个网络化、一体化的共享信息平台,借助这个平台,管理金字塔的顶端可以采用直通车方式获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并直接掌握企业的最基层业务情况,不再需要分层逐级汇总和传递。

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全球性的实践和趋势。当集团及其子公司不存在上市公司,或集团整体是上市公司而子公司均为非上市公司时,集中式管理信息化不会引起证券监管问题。问题就在于,许多有国有背景的上市公司,都是作为一家非上市的国有集团公司的子公司或下属单位存在的,在集团公司的终极出资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资委)的推动下,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国有背景的企业集团内部纷纷推进集中式管理信息特别是集中式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并 在这样的企业集团里,管理信息化就有可能引起与证券监管法规冲突的问题。

主要的表现就是股东的知情权问题或作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按照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而集团公司与上市公司信息系统对接的做法,显然是有悖于信息披露原则的。借助于集中式管理信息系统,集团公司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上市公司内部信息,包括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尽管集团公司在信息系统中会设置一定的信息权限,但至少是在集团领导层面及相关岗位上,获取上市公司的内部信息是很容易的事,并且在获取信息数量和内容上都优越于中小股东。

关于集团内部集中式财务信息系统所带来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平性问题,已经引起实务界的关注。在证券监管的压力之下,许多集团公司在集中财务信息系统时将上市公司排除在外,以适应证券监管的需要。问题是财务信息系统以外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的集中所带来的信息公平问题,目前尚未引起重视。从制度和操作层面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往往集中在财务会计信息方面,非财务会计类信息主要涉及公司治理和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这样的信息披露制度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即使上市公司中影响股价的信息结构不限于目前所实际披露的范围,按照重要性原则的要求,上市公司也没有必要公开披露其全部的财务与非财务类信息。问题主要有两项:其一,对市场来说重要的信息是否都已纳入了信息披露的范围?相关的研究已经注意到信息披露的不充分性问题,诸如研发费用、新品开发、技术优势、市场竞争程度、市场份额、主要竞争对手等非财务信息,对投资者正确评价企业并做出合理决策有重要影响,但却没有纳入信息披露的范围。这些重要的信息,集团公司及相关人员能够轻易从集中式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中获取。实际上,这也是信息不公平的表现。其二,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公开披露信息与非公开披露信息在公司管理信息系统中是否可以截然分开?实际上,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已经从模块化向一体化发展,对信息系统运行中的“孤岛化”问题的关注,推动企业和企业集团朝着搭建集中式、一体化的共享信息平台的方向努力。在这样的平台上,试图将公开披露信息与非公开披露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截然分开,或者试图将公开披露信息完全封闭起来,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当子公司中有上市公司时,集团公司的集中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即使把财务信息系统排除在外,也总是会有部分应该纳入公开披露范围的重要信息,在披露前借助集中式的非财务信息系统模块被集团公司及相关人员轻易获取。尽管证券法规规定上市公司内幕信息在依法披露前,任何知情人不得公开或者泄露该信息,不得利用该信息进行内幕交易,但集团公司的集中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依然人为地增大信息披露风险,并事实上形成对中小股东信息权的一种侵害。因此,当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中有上市公司时,不管是财务信息系统还是非财务信息系统的集中,都应该被证券法规纳入不被允许的行动范围。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范文 篇10

1.集团公司的定义。在美国,集团公司只是一个商业术语,而非法律术语,一个集团公司可以是一种松散的,交叉持股的公司集合,美国的“集团公司”一般是控股公司。当我们谈到摩根斯坦利集团或花旗集团时,通常指所有公司在一个控股公司的结构之下,而不是说这些公司松散地、通过交叉持股而相互联系。

在我国,集团公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集团公司亦称集团企业,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股份经济日趋普遍的条件下逐步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企业集团是企业联合的高级形态,是由若干个企业组成的多功能经营联合体。企业集团

2.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根据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最具代表性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提法:⑴利润最大化;⑵资本利润率最大化;⑶每股市价最大化;⑷股东财富最大化;⑸企业价值最大化。

前四种提法包含的具体内容均有其片面性,没有充分体现企业整体价值,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因此,集团总体价值最大化应成为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

3.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特点。由于集团公司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决定其财务管理有别于一般企业。其财务管理呈现以下特点:

(1)管理目标的双重性。集团公司既是股东授权的经营者,要最大限度地创造和实现“集团总体价值的最大化”;同时集团公司又是其子公司的投资者,还要指导和监督子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

(2)产权关系的复杂化。企业集团通常采用产权经营组织。它不同于一般直接从事商品生产的企业,也不是简单的产品协作关系,或企业间的合作关系,而主要是通过控股形式,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企业集团,而且不同的企业集团可以采取不同的持股方式,既有垂直持股方式,也有环状的相互持股(或交换股份)方式,还有环状持股与垂直持投混合的方式。由此导致集团内部的产权关系十分复杂。

(3)集团公司职能两分化。一个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企业集团中,集团公司作为整个集团发展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的组织者、指挥者,其职能不再仅仅局限于其自身简单的商品经营,它更重要的职能在于通过控股等多种方式,以股权关系为基础从事企业的资本经营和管理,推动其属下各子公司的商品经营,使整个企业集团能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有效地协调运营并迅速扩张,实现集团总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4)财务管理内容的决策化。从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财务指标、审计监督以及人事管理等方面去影响和控制各成员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产经营;使集团公司在制定发展战略、调整结构、协调利益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成为集团公司投资、筹资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中心。

(5)投资领域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可凭借其实力雄厚的主观条件,普遍采用多元化投资经营战略,注重产品的系列化和产业的多元化,通过进入市场经营的多种领域,在增强其竞争发展能力的同时,提高了抵御不同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可以加速整个集团的资本扩张与资产的增值速度。

二、集团财务的集中管理模式构建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数据信息的集中提供了可能,集中财务管理的思想开始出现,要求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修订,由集团总部统一设立“一账式”会计帐簿,统一制定会计科目,人员权限、业务流程等,各子公司在上级公司规定的范围内增设会计科目、人员等,并基于互联网在异地独立录入数据,电子数据集中存储于集团总部数据库,并由集团统一结帐、编制会计报表。这种模式的改变实现了集团公司的会计集中核算,使集团公司能够实时查询与处理相关信息,实时生成合并报表和账务数据,并能实现跨账簿、跨企业和多维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使会计信息提供方式由传统的纸质数据、电算化初级软盘数据传递转变为网络页面数据,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集团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三、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几个重点问题

集团公司的财务机构担负着整个企业集团的筹资、投资、分配和运用的重任。为实现资产效益的最大化和资本结构的最优化,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可行战略规划。战略管理就是指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规划和控制过程,包括确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规划,实施战略部署和评价战略管理业绩等四个方面。一个企业能否顺利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发展战略的正确与否。集团公司应该从整个集团出发,在对国家产业政策、市场状况和内外环境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集团的宏观规划和长远战略规划目标,掌握好集团的发展方向,使各子公司都围绕集团的战略管理目标开展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避免短期的经营行为。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首先要树立全面财务预算的管理理念,建立全员、全额、全程的管理理念。“全员”是指预算过程的全员发动,层层分解;“全额”是指预算金额的总体性,不仅包括财务预算,还包括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全程”是指财务预算管理流程的全程化。

在企业集团内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而且有利于明确母公司与子公司各自的责权利,实现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为了搞好预算管理,应在集团公司董事会下设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预算的编制、审定和组织实施及调整。在编制预算时,一般宜采用上下结合的方式,即首先由集团公司根据整个集团的发展战略提出预算目标,并将其进行分解下达给各子公司,然后,各子公司结合自身情况编制各自的预算草案,最后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各子公司的预算草案进行汇总和审核,并召集各子公司的经营者进行预算的协调与调整,最后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集团的各级预算部门可通过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和实施适当的激励措施来保证各级预算目标的完成。若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出现需要调整的情况,则须经集团公司的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预算管理委员会还应制定相应的标准来对各子公司的预算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据以进行奖惩。上海宝钢集团和深圳华为集团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强化集团资金管理。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它只有在充分有效的运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健康的资金流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的资金管理从编制资金计划开始,到对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的资金运作进行实时控制,以达到加速资金运转,降低资金风险的目的,因此,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资金的集中管理有多种实现方式,目前比较常见的是在集团公司内部设立资金结算中心或成立财务公司。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具有以下功能:

1.资金融通功能。集团公司因其规模大、实力强、声誉好,在资金市场上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在向银行借款时,企业集团采用集中借贷方式在资金市场上寻求资金,通常会取得较大优惠的条件,从而降低融资成本。从企业集团内部来说,由于所属企业众多,资金的需求、余缺也各不相同,在集团内部,将暂时闲置的资金可以优先调剂给那些需要借入资金的企业使用,不仅可以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减少因分散管理而导致的现金沉淀,还可以提高集团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增强集团的对外筹资能力。

2.会计结算功能。由于集团内各成员企业统一在财务公司或资金结算中心开户,这样就可以由财务公司或资金结算中心以一个户头对银行办理集团内各企业的资金结算业务。

3.内部监控功能。这种统一结算模式为各成员企业资金运作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提供了保障,使集团公司能够有效地控制各成员企业的财务收支,及时掌握各下属企业的资金状况,便于及时调控。一般对于大额的资金支付,尤其是重要的生产经营性资产的购置和处置,各子公司重大的关联交易,集团公司应规定一定的审批权限,以避免巨额资金轻率付出而造成失误。集团公司还应对一些诸如对外投资、外汇买卖、境外付款、贷款担保和财产抵押等特殊业务作出规定,加以限制或明确审批权限,对所属子公司短期投资性质的理财活动(主要指证券类投资、基金类投资)等,集团公司也应作出相关明确规定。

(四)高度重视投资管理。企业集团应高度重视对长期投资的控制和管理,加强集团公司在投资决策方面的职能作用,从决策程序上进行监督,力争以有限的资本形成高效益的资本回报结构。在投资管理过程中,应重点管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方向的引导。作为集团公司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应充分发挥财务的诊断、预测和参与决策的作用,研究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优势和市场状况,选择适当的投资方向,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引导各成员企业的资金流向,使其达到良好的资产经营状态。在研究投资方向时,要准确分析投资环境,运用科学的投资决策方法,这对减少企业的投资风险,实现企业预期投资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投资规模的控制。投资规模的大小根据投资成本、管理能力、负债比率以及投资回收期的长短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约束和控制。由于集团的各成员企业常会为了短期的、局部的利益而追求企业外延的盲目扩大,因此,集团公司必须从企业集团的整体出发,对投资规模进行全面而长远的规划,将各子公司的投资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3.投资项目的审定。当一个企业决定对某些项目进行投资时,必须坚持对这些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决定投资成败的第一� 因此,对于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以及决策程序,应由集团公司统一规定,而对于具体的投资项目,应通过规定不同的审批权限进行审定,规模较大的项目由集团公司审批,规模较小的项目由子公司按投资决策程序办理。

(五)理顺集团产权关系。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企业集团,首先要在产权关系上明确集团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母公司通过投资、兼并、收购等形式获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从而获得向子公司派遣董事会成员、委任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子公司作为一个在法律地位上与母公司平等的经济主体,拥有自己的资金,拥有独立的理财权和财务管理目标。子公司根据董事会的决议开展经营活动,承担相关后果。母公司在子公司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并不进行直接的干预。作为一个对子公司的全资拥有者或控股公司的大股东,母公司在子公司的资产结构、资金投向、收益分配以及重大人事变动方面拥有举足轻重的发言权。

(六)合理分配集团利益。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是企业间相互结合的根本目的,也是建立企业集团的内在动力和客观基础。而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使各企业利益目标得以实现,并保证集团公司利益最大化,也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又一项重要工作。

集团公司利益分配最复杂的方面应属集团公司核心层与紧密层企业间税后利润的划分。其原则应该为,有助于调动各子公司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同时又要保证集团公司税负最低、效益最大。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必须制定好明确的收益目标,并且将收益目标合理分解,层层落实到有关的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作为各子公司计划和预算制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云亭。顶级财务总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成红彦,扬斯迈。浅析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重点问题[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陈刚,王燕。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及其选择[EB/OL].中华财会网,2005-05-19.

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方案 篇11

一、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关系

企业集闭往往存在规模较大、子公司类型较多的情况,同时不可能将所有子公司的集中控制之下,不同的子公司有不同的地位,

母公司对各个子公司进行财务控制中所形成的边际费用差别很大,各个子公司可能失控所产生的边际费用也不同。因此,在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权安排中,要针对不同的子公司,具体确定财务控制权的范围和程度,从而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

在整个集团的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子公司,与集团发展战略、核心能力或核心业务等关系重大,往往对集刚的发展变化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因此,对这些公司保持高度统一的有效化管理与控制可以节省更多的交易费用。而对与集团发展战略、核心能力或核心业务关系不大的成员企业,出于增强集团管理效率与市场应变能力等方面的考虑,则可以采取独立的理财自更为适宜。集团总部基于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的考虑,通常没有必要实行集权管理,在企业集团的政策框架下,让该类成员企业实行高度的自治,只需要保障它们对集团整体的市场形象不构成损害力,否则,一旦对该类成员干预过多,对集团而言,这种控制权的集中同样会增加交易成本。如果有必要,集团公司也可以通过其控股的子公司(尤其是其中一般性的子公司)。有选择地对这些成员企业或关联企业适当发展控股关系,并由控股子公司确定集权或分权,以便在核心业务规模扩大时实施相应的改造工程,或进一步增强集团总部对未来不测因素的应变力。

二、集团公司与上市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关系

上市子公司一般在集团产业纽带关系中较为关键、与集团发展战略相关程度很高的企业与集团公司的关系很密切,或有很大潜力,或有很好的新经济增长点。通过对这些重点企业的控制,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最终达到对企业集团的整体把握和控制。对该类公司,集团公司往往期望在以集权为主的财务管理体制下,掌握投资权、资金调度权、资产处置权和筹资权;收益分配与亏损弥补权;制定财务计划、决策审批权等。各子公司作为利润中心,享有经营自和会计核算权,下属的各分公司则是成本中心对成本费用负责。集团公司财务部门不但参与下属公司的决策和执行决策,在特定情况下还应直接参与该类公司决策的执行过程。在集团内部,母公司和上市子公司的财务战略关系的处理是直接关系到整个集团整体战略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问题。由于企业集团的组建动因及优势的发挥都是以整体战略的成功实施为前提的,因此,整体战略制定过程中的财务决策问题必须要由集团母公司来统一制定,而如何在母公司总体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实施财务控制来保持子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和母公司战略的一致性是集团目前亟待理清的重要问题。集团母公司与上市子公司存在的财务关系如下:集团公司与上市子公司之间的财务关系是委托关系;集团公司与上市子公司公司之间是以产权为纽带的财务关系,是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建立起来的投资关系;集团公司与上市子公司的存在财务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集团公司与上市子公司的财务关系的实现方式则是财务的契约、合同。

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在处理与上市子公司的财务关系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把握不好财务关系与法律关系之间的冲突。企业集团是以母子公司关系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契约关系等多种方式,与众多的企事业法人组织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从控制学理论来看,企业集团理论上在财务效率方面可能形成明显的协同效果,理论上将原先由市场机制协调的单个企业间的交易,转化为集团内部的组织协同,通过母公司与上市子公司的财务关系的实现来相对节约交易费用。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上市子公司的法人身份和本身所具有的强大财力使得上市子公司在与集团公司财务关系谈判中具有具有较大的话语权。这意味着在集团公司与上市子公司财务关系问题上,集团公司己经不再是唯一的管理主体,它需要联合各种私人组织和公共组织,在互惠、信任、对话式磋商、合作的价值文化中,形成具有一定自主程度的网络。其本质在于,它所倚重的管理机制并不是单单依靠集团公司自上而下的权威,而是逐渐转向依�

三、集团公司与上市子公司实现财务控制关系的思路

集团公司对上市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是基于母子公司问的产权和资本纽带关系,是为了实现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以母公司对上市子公司财务活动的股权控制与金融服务控制的有机组合,是集团公司与上市子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具体思路如下:

首先。通过财务董事实现对上市子公司的产权监控。通过对英国石油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监控体系以及日韩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些家企业集团对其上市子公司的财务监控体系及其运作方式存在下列一致的方法:集团的财务监控管理从公司董事会抓起,在董事会下设各种专业委员会(包括财务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董事会聘任总经理(cEO),财务总监(CFO)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聘任,对董事会负责,财务总监相当于公司的副总经理级别,财务总监下面再设置财务主任(Tresurer)、主计长(CotroUer)、财务计划与分析师(FPA)等,对集团所属上市子公司设置的财务总监进行监管并由产权代表(集团公司的代表)实行请示报告制度,对上市子公司的重要财务决策必须事先以书面形式向集团公司报告。产权代表具有双重身份:一是作为集团公司的利益代表者。二是充当上市子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通过借鉴国外集团的成功经验与相关做法,可以归纳总结出集团公司对上市子公司主要应发挥产权监控的职能为:一是应加强上市子公司董事会的作用,将财务监督控制权集中在董事会、监事会;二是应建立快速的信息反馈渠道,集团公司通过派人(财务董事)进驻上市子公司,多听取上市子公司的汇报或要求子公司定期书面报告等形式,增强上市子公司的信息来源渠道,同时建立快速的反应机制,有效及时地解决相应的

问题,最终提高管理效率。

财务董事代表集团公司,对上市子公司实施产权范畴的财务监督职能,并兼以上市子公司总会计师财务顾问的身份直接介入上市子公司的决策管理层,对上市子公司的各项财务管理决策事宜提供相关财务服务。具体权力范围包括:检查上市子公司财务政策是否符合集团公司的财务战略部署,以及财务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对上市子公司所作出的涉及集团公司所有者权益,以及集团总体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行使批准或否决权;如果财务监事确认上市子公司决策项目存在重大缺陷时,有权要求上市子公司对该决策项目重新论证并进行复议;参与上市子公司贷款担保、财产抵押、对外投资、产权转让、资产重组等重大决策活动,并负责以书面形式向集团公司报告;参与拟订上市子公司年度预决算方案、资金使用和调度计划、费用开支计划、筹资融资计划、利润分配方案、弥补亏损方案等;组织开展上市子公司投资项目的年度后评估工作;在上市子公司中落实集团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财务董事是上市子公司董事会成员,参他们与上市子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是集团公司与上市子公司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为了保证其相对于上市子公司的独立性,财务董事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应由集团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和发放,而且应该实行财务董事定期轮岗制。集团公司应对上市子公司财务人员实行有效的资格管理制度,由财务董事审查其上岗资格。并报集团公司备案。

其次,通过财务公司实现对上市子公司的金融服务控制。上市子公司从产生、发展都离不开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从母公司剥离出的优质资产是上市子公司最初发展的根本,尤其在几年的高速过程中,母公司从政策、资金上都对子公司加大了力度支持,如目前在上市子公司的长期借款中担保部分提供担保。随着上市子公司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对资金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既然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内部专门从事金融工作的法人单位,它就应成为处理内外融通资金、筹集上市子公司所需资金的总。财务公司作为上市子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的中介,利用其自身的特殊地位,可以代表上市子公司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实行统贷统还。财务公司也可以利用自己在业务上的优势,上市子公司对外发放股票、债券、直接向社会融资。财务公司通过金融服务手段,吸收集团企业资金,并对资金往来进行控制,将控制信息反馈给集团,从而实现金融服务型控制。

财务公司资金来源于企业集团的各成员企业,其服务对象也是集团的各成员企业,由于企业集团的财力在建立初始都分散于非上市子公司和上市子公司之中、难以发挥综合优势,而用行政命令方式集中资金又有悖于企业集团基本原则和相关法律产权管理的规定,因此,财务公司则可运用金融手段将各企业分散的财力集中起来,形成较大的资金力量,从而保证企业集团实施战略目标的资金需要,把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有机结合的独特功能,通过调整信贷结构和资金流向,来配合企业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

最后,采取由母公司对上市子公司签订财务控制协议的方式。上市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拥有独立的财权,公司董事会和经理会依法对其内部的财务战略决策和日常财务决策制定方案并负责执行。同时,集团公司是上市子公司的控股公司,集团公司对其子公司拥有一定的财务和经营战略控制权。因此,上市子公司董事会决定的重要的财务决策方案,必须经过集团公司审查核检。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范文 篇12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相关探讨

一、引言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状况,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空间和企业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对于大型的企业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视。开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的相关探讨,应用完善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技术,提升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资金管理高效性和系统性,可以使得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更加理想的发展推动力和经济收益。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的应用方向探讨

1.应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加强企业资金管理,进而满足企业集团的内在需求。开展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开展企业资金的核算工作,同时也要应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进行企业资金的分配和调控,在提升企业的资金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企业资金的应用风险,可以有效促使企业集团应用自身的资金资源,开拓出更加广阔的企业资金管理渠道。在开展企业的资金管理的工作中,由于企业的分公司的管理层人员和企业的主体公司的管理层人员,都有着一定的企业法人地位,彼此之间存在着独立的利益系统,因此企业的各个管理人员和法人,可能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的最大化而在经营过程中,努力的扩张自身得局部利益,忽视了企业的整体利益的构建。因此应当应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对于企业的各个分公司的负责人进行指导和管理,确保其工作的开展,符合整体集团的共同利益的保障的需求,进而实现企业集团的运行的利益的最大化。2.应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发挥财务资源的聚合优势,进而节约企业发展的整体财务成本。由于企业集团的各个分集团所处的地域不同,因此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很可能出现企业集团的部分分公司业务增长过快而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而其它分公司由于业务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而出现资金的闲置现象。应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发挥财务资源的聚合优势,通过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的资金调配工作的开展,消除企业的资金分配不合理导致的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则可以在有效的提升企业的资金利用率的同时,节约企业发展所需的财务成本,进而实现企业的资金的作用的发挥的最大化。同时由于企业的分公司的创办和发展实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分公司的资金运营能力和融资能力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新成立的企业分公司的融资能力相对较低,所需的融资成本也相对较高。而已形成一定的发展基础的企业分公司的融资成本则相对较低,可以通过企业融资创造出更加理想的经济收益。此时为了保证整体财务资源的分配的公平性,需要应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发挥财务资源的聚合优势,通过财务公司的协调工作的开展,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融资工作的开展,进而促使企业的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得以有效的实现。3.应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增强企业的财务监控力,进而降低企业的财务投资风险。应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增强企业的财务监控力,进而降低企业的财务投资风险,也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的、高效的发展的重要环节。企业通过增强自身的财务监控力,强化对于企业的各个分公司的流动的掌控,也可以有效的防止企业的分公司判断失误,进行不必要的投资。同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资金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于企业集团的整体资金的动态管理,在企业进行重大项目上的资金投资之前,需要通过企业集团的财务资金的审核,提升企业分公司开展财务担保工作的安全性,进而确保企业的整体信用等级的良好性,维护企业的信用形象的同时,降低企业的财务投资风险,有效的保证企业的财务工作的开展的理性和稳定性。4.应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建立统收统支和拨付备用资金模式。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开展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应用统收统支模式,可以有效的实现企业的整体资金的高度集中。而拨付备有资金模式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资金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则可以有效的实现企业资金的利用的灵活性的保障。但是由于企业集团的部分分公司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分散,因此建立统收统支和拨付备用资金模式的应用,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分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并且降低了分公司开发新的项目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影响了公司集团的整体的快速发展。因此应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建立统收统支和拨付备用资金模式,模式的应用也应当根据公司的具体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5.应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开展财务公司的整体融资工作。应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开展财务公司的整体融资工作,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分公司的贷款难度,进而有效的提升企业分公司的发展效率。由于企业集团得到部分分公司的发展实践相对较短,公司的经济基础也相对薄弱,因此进行银行贷款的难度相对较大,并且通过贷款所获得的资金也十分的有限。如果开展财务公司的整体融资工作,通过企业的财务公司进行贷款,则可以理想的解决这一问题,提升企业分公司的发展效率。应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开展财务公司的整体融资工作,企业集团的分公司借助其母公司良好的财务信用,获取更多的贷款,获得更加理想的发展动力的同时,企业的母公司也可以通过财务公司的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及时的掌控企业分公司的发展信息,进而实现对于企业分公司的宏观调控,实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的宏观性和系统性的保障。

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的应用的重要性

开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的应用方向探讨,可以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的应用方向分为:应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加强企业资金管理,进而满足企业集团的内在需求;发挥财务资源的聚合优势,进而节约企业发展的整体财务成本;增强企业的财务监控力,进而降低企业的财务投资风险和建立统收统支和拨付备用资金模式以及开展财务公司的整体融资工作[5]。开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的应用方向探讨可知,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的应用方向,直接决定了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和各个分公司的发展方向,因此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的应用方向的明确性的保障,具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四、结语开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的相关探讨,首先开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的应用方向探讨,进而可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的应用的重要性。开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的相关探讨,实现企业在开展资金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资金的有效的调控,可以使得企业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不断的扩大自身的规模,实现自身的良好运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文彬。C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刘丽。JM集团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运行评价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

[3]黄春花。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4]李惠。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问题的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范文 篇13

随着企业集团的快速发展,对内部管理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现行集团内部管理工作中仍有较多弊病存在,尤其在内部风险管理方面更为突出,要求财务公司内部风险管理工作不断强化。本文将对集团财务公司内部风险管理问题、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

集团财务公司;内部风险管理;策略;保障措施

作为具有集团产业、金融机构性质的财务公司,其强调在组织形式上以金融资本、产业资本进行融合,这种机构运作模式本身强调产融结合,涵盖较多不确定性风险因素。若在内部管理中未能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很容易为企业带来严重损失。因此,本文对内部风险管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集团财务公司内部风险管理问题

集团财务公司管理过程中,本身需考虑到财务风险控制问题。尽管近年来集团财务公司在内部管理上不断强化,但仍表现出较多风险管理问题。首先,财务公司未做好定位工作,业务发展中忽视风险内容。现行财务公司一般将功能表现为“两个不足、一个不比”层面。从其中的“立足”看,要求立足于企业、立足法规,开展各项经营活动。但较多大集团企业多需将部分资金需求由银行承担,甚至有多家银行为集团提供资金保障,财务公司多停留在“见缝插针”层面,与立足于企业的要求相背离。其次,从资金管理问题看。集团企业中,财务公司在作用上集中表现为筹措资金、资金结算、资金分配与资金流动控制等方面,可为企业内部决策提供支撑。然而的集体企业、财务公司本身为不同利益主体,这样在实际开展资金管理工作中,很难保证得到内部的支持。最后,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违规操作带来的风险问题。现行部分财务公司在金融操作过程中,多有较多违规行为存在,如抬高利率、高风险金融活动以及超范围行为等,加上机构管理水平较低,使风险管理目标难以实现。现行较多财务公司在经营管理中,为满足经营业务范围扩大等要求,多会采取成立子公司方式,其带来的资金风险问题极为明显。另外,集团企业中的内部审计、监事会作用也发挥出来。对于财务公司中短期投资带来的风险,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便导致风险问题逐渐加剧。此外,在内部风险管理中,如资产结构不合理、负债期限结构问题等,也都将成为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财务公司的准确定位

针对当前财务公司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应注意在成立财务公司之处便需对其职能进行明确,包括存贷款业务、资金结算以及“内部银行”服务的提供等。在实际运作中,可直接将与集团产业契合的金融产品推出,保证其的自身的资金管控、中间业务、融资渠道等各方面职能凸显出来。同时在定位过程中,应注意明确其基本服务对象,主要以集团成员单位为主,保证金融服务功能得以落实。另外,在财务公司功能发挥中,应注意为满足金融业发展需求,需在业务创新上不断加强,针对不同需求构建相应的发展模式。如对于制造行业,其财务公司可提供的相应业务主要表现在设备贷款方面。再如消费品行业,可直接将消费贷款提供给集团成员。

(二)财务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

为使财务公司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要求在内部控制制度上不断健全。具体完善过程中主要需考虑到责任分工问题,如在总体业务战略制定上,应由董事会负责,对风险水平进行确定,并结合内部控制相关报告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再如管理层方面,其在职责上主要表现为对董事会决策进行落实,明确基本的风险识别与管理程序等。而监事会则需对董事会、管理层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而其他各部门也需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落实其职责的基础上进行协作,这样才可达到风险防范目标。另外,在内部控制机制完善中需进行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其可作为风险管理的“外力”,主要强调将风险管理、风险防范纳入到企业文化中,使人员在风险意识上不断强化,有利于风险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内部风险管理是现行集团财务内部公司发展中需考虑的重要问题。实际开展内部风险管理中,应正确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立足于现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包括财务公司的准确定位、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以及资金风险合理控制等,以此促进集团财务公司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才刚。中粮集团财务公司内部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5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范文 篇14

“做大做强”是我国企业必须面对的命题,兼并重组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目前,中央企业已经从国资委成立初期的196户减少到目前的136户,按照国资委的规划,到2010年,中央企业将减少到80~100家国内行业领先的企业,其中30~50户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财会学习》:兼并重组是企业集团化的捷径,但如何实现1+1>2一直是实务界与理论界长期探讨的重大课题,我们从财务角度上看,应该怎样推动企业融合并发挥出企业重组优势?

蒋占华:企业兼并重组中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企业没有认真分析评估兼并重组可能存在的财务、法律等风险,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在重组过程中易导致资产流失、重组后资产保值增值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或者不符合企业的战略定位,并购对象不属于公司主业或上下游范围,存在急功近利、盲目扩张倾向,加大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兼并重组后的内部整合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重组可能会对部分管理人员与员工造成不利影响,部分下属企业管理人员往往抱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观念,容易对兼并重组有抵触反对心理,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

从财务上看,合并企业原有的企业会计制度都不一样,他们的投资、融资、乃至差旅费管理等财务管理制度也具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并且财务制度执行中通常会存在行为惯性,这都加大企业财务磨合的难度。建立统一的完善的集团财务管理制度,并强化执行力度,是实施兼并重组企业财务成功整合的前提与重要保障。2008年8月,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与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两家央企合并成立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吸收合并中,通常是被并购企业执行并购企业原有财务制度即可,在执行力度有保障的前提下,财务融合比较容易。中煤科工集团的成立属于平级的设计院与研究院的合并,打破了以往简单的按照资产关系大小而采取的“大吃小”吸收合并的重组思路,因此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适应新成立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内部财务体制的办法、财务会计制度、纳税办法、核算办法等。在财务部门的建设上,首先建立起总会计师、财务主管负责制,对下属企业实行财务主管委派制,代表集团公司总部对他们的资本运营进行指导、监督,参与财务体制工作,对委派财务主管的任职资格、考核办法作明文详细规定以保障集团财务制度统一执行。

在兼并重组中,鼓励集团公司向下属企业委派财务主管,对收购并入企业必须委派财务主管,委派人选可以集团内部培养与社会招聘相结合。集团委派财务主管对监控下属企业起到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考虑,第一,集团公司企业往往分布地域较广,在委派人选上有地域难处,必须切实考虑人选的家庭因素,第二,委派的财务主管融入下属企业管理团队困难,企业文化、管理方式不完全一致,其工作完全向着集团也存在着被下属企业管理团队排斥的问题,第三,委派的财务主管的薪酬一般是由集团发放,如果与下属企业管理团队薪酬差距大,容易产生矛盾不利工作的开展。

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管理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与难题之一。下属企业多头开户。集团对下属企业资金行为缺乏有效监管,集团成员企业各自分散融资、融资困难且风险大,资金分散投资,随意性大,集团重大战略投资缺乏资金足够支持……这些资金管理中的种种问题,使得集团整体资金运营效率和效益普遍偏低。

《财会学习》:目前,企业都充分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国内很多集团公司成立财务公司实行全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这种形式是不是能很好地解决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弊病?是否还有其他财务管理手段?

蒋占华:资金管理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各企业集团的管理形式和组织结构的不同,在具体运作方面也存在着重大差异。资金分散化管理导致资源浪费和风险放大,资金集中管理是集团财务管理的一大趋势,但我们要对资金集中管理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它可以有效解决资金分散导致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病。比如集团企业专门成立的财务公司需要受到国资委和银监会的双重监管,监管压力比较大,并且掌控财务公司的风险控制相对比较困难,若向集团外企业放贷,如果风险控制不到位,一旦出现坏账危机,严重时不仅财务公司有倒闭风险,而且容易拖累整个集团公司。若是财务公司服务对象仅面向集团内企业,与向金融机构融资不同,集团内融资基本都是信用贷款,不需要担保或抵押,在下属企业经济效益好的时期,还贷能力不存在问题,但是我们必须考虑经济形势的变化可能影响下属企业的偿付能力,不建立一定的保障措施仍会造成较大的风险影响集团中其他企业。在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中,我们有一个最大的困惑,也是财务工作人员亟待思考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资金集中起来干什么?如何创造效益?在目前资本市场波动激烈状况下,投资证券、债券都有比较大的风险。单纯地集中集团资金,不仅没有获取经济效益,而且更易挫伤子公司经营者的积极性,抑制子公司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就对集团资金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考验。

中煤科工集团根据集团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资金逐步集中的模式,目前在京单位已经实现了资金集中管理,未来将实现全国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中煤科工集团没有采用财务公司的管理方式,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属于集团现金池范畴,通过现金池可将集团企业的外源融资转变为内源融资,减少了利息费用的支出。集团母公司加强了内部控制效力。将资金集中方便管理,可以进行更有效的投资活动。选择适应集团公司实际状况的资金管理模式非常重要。

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作为集团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中的关键要素,构成了集团公司管理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集团公司通过预算将集团发展战略落实到日常经营活动中,预算将全集团的经营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经济指标。使生产经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并落实到集团的各个企业与部门。部分集团公司预算管理运行过程中困难重重,预算编制“拍脑袋”,预算执行“走形式”,预算分析“靠谈判”,预算考核“无所谓”,无法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引导与控制作用。

《财会学习》:预算管理是集团公司管理、控制分、子公司经营管理的一个有力工具,但部分企业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流于形式,中煤科工集团在预算管理上是否有比较好的经验?

蒋占华:集团公司的预算管理,同样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与经济环境选择预算形式。在公司治理、人员素质等未达到一定高度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不现实,不宜一味求高求全。中煤科工集团建立了自己的预算机制规范,一般每年的7、8月份分、子公司开始编制预算并上报集团,集团对预算编制依据做了规

定。预算以本年度的合同为基础,并合理推测明年的业务量,推测的依据为上年度、前三年、前五年的业务情况。规定了收入、业务利润、资产总额等预算指标不得低于前三年的实际完成数,成本预算指标不得高于上年度的实际发生数,应收款项余额、存货等预算指标应与收入预算指标相配比,且不得高于上年数,经营项目现金流量预算指标不得低于前三年的平均经营项目现金流量,等等。同时给予分、子公司预算编制一定的灵活性,允许其预算指标低于规范,但必须充分说明理由。投资预算则必须由集团批准。集团总部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对上报的预算进行汇总、审核,在集团层面统筹分析后,重新核定分、子公司的预算指标,再下发征求意见。在集团公司内部上下达成基本一致后,集团预算管理委员会将全集团预算汇总,上报国资委,同时正式向分,子公司下达预算。

企业预算是否能起到作用,关键在于执行。预算考核不与业绩评价、员工薪酬相挂钩,其执行就缺乏约束力,形同虚设。比如中煤科工集团就规定了,实际成本费用超过预算指标30%,业绩考核扣分,实际收入低于预算指标50%,在五级业绩考核体系中降一级,从而从制度上保障了预算的执行。发挥预算的作用'还需要及时根据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调整预算指标,外向型企业如果继续按照在金融危机之前制定的预算指标执行则毫无实际意义,对业绩评价也没有支持价值。

财务监控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集团总部基本上仅是负责宏观战略和整体管理的角色,集团总部工作更多的是要求下属企业上报相关经营管理信息,分析国家政策,制定集团战略,规范集团管理等,不再具体参与到下属企业具体管理业务流程中。集团总部对分、子公司的财务管控建立在上报财务信息之上,集团内部信息传递是否通畅及时,对分、子公司哪些信息需要进行财务监控,如何有效实施财务监控,这一系列问题,都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

《财会学习》:作为决策核心与管理核心的集团总部,财务监控是管控各个子公司的经�

对重大财务事项监控,首先是投资,中煤科工集团对投资有三原则,第一,非主业不投资;第二,投资不超过企业实际能力,第三,编写投资的可行性报告应谨慎,预期投资收益率不超过同行业平均投资收益水平。下属企业只能进行自己业务领域的投资,而新的增量投资必须由集团总部规划进行。对下属企业的消费性投资,集团总部要进行监控管理,如购买公车,集团总部必须审核是否是工作需要,是否与企业收入、利润规模相一致。

其次,贷款权由集团总部集中,下属企业需要贷款,必须经过集团总部批准。规定经济担保只能提供给集团内企业,绝对禁止成员企业对外提供经济担保,集团内资金拆借有偿化。通过实施前面所提到的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集团总部出面与银行进行合作,凭借资金集中规模优势,由银行向集团公司提供授信额度,使得下属企业享受到授信额度内免担保的信用贷款,并且借款利率可以下浮10%。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范文 篇15

关键词:集团企业;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及管理

新常态下,多元化经营的集团公司有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更大的财务管理难题,要解决集团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特殊难题,就要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和管理,保证集团公司的财务安全,促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集团企业子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权力分散于子公司,集团公司控制力减弱

某些企业集团的子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能够自由支配资金,这会导致企业集团对下属分公司的财务控制力度大大降低,也容易导致违规行为的发生。另外,无论是企业集团还是下属子公司,在决策方面缺乏规范的程序机制和监督体系都会导致财务权力过分集中,引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无序甚至混乱。

(二)子公司事前、事中控制不足,集团公司管理目标落实难到位

单纯事后监督的财务监督模式早已被大多数企业淘汰,但在实际管理中,很多企业、集团企业很难将全程监督这一理念、方法落到实处,规模庞大的集团企业,其落实起来难度更大。 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操作起来不够具体是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方面工作不到位的主要表现,控制工作流于形式。

(三)子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集团公司决策有风险

由于会计工作管理不到位引发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常见,如果集团公司管理松散的更容易出现。会计信息失真会使企业决策者造成决策失误,危害企业长期健康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会计凭证在填写过程中缺乏原始凭证作参考;人为更改会计数据,制造假账或隐瞒企业收入及利润;企业资产具体数额不清楚、债务额度不实际等。

(四)子公司资金管理不规范,集团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企业在资金管理上的手段普遍较为落后,导致子公司在财产物资管理方面的工作力度也较小,在投资、融资、采购、销售等各项程序中都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制约,导致很多微利企业出现大额亏损,难以继续经营,对集团公司而言就是资金浪费。

二、集团企业子公司财务风险的控制及管理对策

(一)强化对子公司的授权控制,加强集团公司财务控制力

对子公司进行授权控制是指集团企业通过授权书的形式对子公司的授权事项和资金限额进行规定,特别是易损资金和易流失资金,集团要制定明确的授权规定。在完成授权工作之后,母公司还要建立健全各项资金的审批、检查和控制制度,对需要重视的资金和贷款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加强子公司投资和贷款行为的规范化。母公司通过强化对子公司的授权控制,即可以督促子公司规范财务运作,保证企业集团整体的有序经营。

(二)对子公司指标层层分解,将集团的各项目标落到实处

集团公司通过对任务指标的层层分解,通过数字化的管理,将各项工作变成可控指标落实到子公司,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反馈这些过程控制最终对子公司的通过指标化的数字考核来实现。这样就将子公司的投资、融资、采购、销售等环节都纳入在集团总部的监督下进行,从而实现集团公司的目标。

(三)完善内控制度,财务总监委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首先,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并落实到子公司的运行管理中,确保会计信息的公正和合法。子公司要对会计工作中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报表合并等进行严格的审核,纠正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其次,通过对子公司派驻财务总监,保持其对被派驻企业的独立性,加强对子公司财务信息的监督,同时要确保监督的权威性。

(四)加强现金流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是企业得以顺利运行的关键,现金流预算管理是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加强企业现金流预算管理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合理预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水平,集团统一资金管理。现金流的预测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合理估算企业收支情况,根据集团公司的整体资金需求情况,由集团统一安排资金的使用。子公司按周、月、季、年编制资金需求及支出方面的计划,报集团财务审批后执行。第二,可以建立内部银行,将子公司的零散、闲置现金流集中利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加强对子公司的资金监管力度,通过内部企业间的资金借贷,让资金在集团内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在提现资金的时间价值。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随着集团公司规模的扩大,其下属的子公司越来越多,财务管理工作也更为繁杂,出现财务风险的概率大幅度提升,集团公司只有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子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科学管理,才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健康高效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张志兴,王磊。试论多元化经营下的集团企业对子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5(01).

[2]薛峰,张伯林。浅析如何强化集团企业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J].财经世界,2015(05).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范文 篇16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用风险;管理

一、前言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财务公司面临的最主要风险。财务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授信过程中交易对手违约或信用等级下降造成损失的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监测与控制,将信用风险控制在财务公司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从而使风险和收益匹配,并实现经风险调整的收益最大化。

随着我国经济和企业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财务公司行业发展迅速,截止2010年底,经批准正式开业的财务公司107家,相当于1987年的13倍。2010年与1987年相比,财务公司总资产增加了749倍,所有者权益增加了348倍,利润总额增加了12倍。

在财务公司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财务公司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尚处在较低阶段,与业务发展不匹配,值得我们进行认真分析。

二、财务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相比,财务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有优势也有劣势,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借助集团行政管理职能进行信用风险控制。

成员企业高管层通常由集团任命,对行政命令的执行力更强。在这种情况下,财务公司往往能够借助集团的力量对风险进行控制,在非常情况下,可通过行政命令化解风险。

2、能够控制企业的现金流。

在目前财务公司运营模式下,成员企业现金必须存入财务公司,其现金流完全掌握在财务公司的手中。财务公司不但了解成员企业的经营情况,而且可根据成员企业的现金流情况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

3、客户的信息透明度更高。

财务公司与客户之间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而财务公司由于与企业集团千丝万缕的关系,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客户存在的重大风险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优势明显的情况下,其劣势也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受集团影响较大,信用风险规避能力较差。

由于财务公司为集团控股子公司,一方面,依靠集团实现收益和风险控制,对集团的依赖性较强。另一方面,其经营活动往往受集团干预,甚至由集团操控,自身经营独立性较差,对风险规避能力也较差。在经营过程中,当集团的整体利益与财务公司个体利益发生矛盾时,集团可能会通过行政命令强迫财务公司向资信水平差、风险难以控制的成员企业授信。

2、信用风险集中度较高,风险分散手段有限。

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公司的管理要求,财务公司客户群体主要集中在集团内部,信贷业务在行业、业务、客户方面较为集中,尤其是行业相关系数较高,难以通过资产组合分散信用风险。同时,财务公司与成员企业之间、成员企业与成员企业之间均互为关联方,决定了财务公司关联交易频繁,更加剧了集中度风险。而监管方对财务公司所从事业务的限制,分散风险的手段有限,难以通过多样化投资分散和降低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财务公司风险分散难度远高于其他金融机构。

3、尚未形成利用衍生工具对信用风险进行缓释的机制。

信用风险缓释是指运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对信用风险进行缓释。目前财务公司主要依靠抵质押品、保证等措施对信用风险进行缓释。2010年10月29日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公布的《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创设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其内容包括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和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等,类似于国际上的CDS。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始交易,但尚未有财务公司参与。

4、风险补偿措施无法充分实施。

风险补偿是财务公司对于那些无法通过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缓释或风险规避进行有限管理的风险,通过在金融资产定价过程中考虑补偿,即,对信用等级高的优质客户给予适当的优惠利率;而对于信用等级低的客户可以在基准利率上进行适当上调。

由于财务公司与银行存在业务竞争关系,财务公司自身也以服务于集团为业务目标,故其定价水平往往大大低于银行,通过风险补偿措施消化风险的效果被弱化。

5、风险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财务公司风险管理主要依赖集团进行,导致财务公司自身风险控制意识薄弱,风险管理水平低下,风险管理技术落后。

(二)信用风险形成的成因

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影响经营决策的独立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财务公司尚未吸收战略投资者,其股东主要为集团成员单位,从形式上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实际受集团操控,经营的独立性较差,难以按照实际需要控制信用风险。

2、客户范围的限制导致授信集中度风险较为突出。

按照银监会《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的精神,财务公司是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即客户范围限制在集团内部,导致授信高度集中,难以通过行业、地区、客户、资产组合等维度有效分散风险。

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方案 篇17

关键词:集团财务管控;模式;功能配置

一、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的选择

集权与分权是对集团企业权利分配的两种对立的措施:集团既应是一个协调、互动、高效的组织,这样才能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同时,过应是一个遵循法律上的相对独立性的、直接面对竞争和市场、创造宽松氛围以利于创新的组织。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集团企业都是在控制与自由的两难中寻求一种集权与分权的平衡。

财务管控是集团管控的基本手段,其从总体上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财务控制权的集权与分权关系问题。无疑,最为理想的财务管控模式是在既不能管得太死,又不能放得太开之间寻求平衡。集团企业应根抓自身发展的需要,结合当前的宏观政策和形势要求,针对领域内的微观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设计和采用通用的财务管控模式。

在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的选择,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包括:集团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则财务战略选择不同,因此影响到财务管控模式的不同;在不同的集团管控模式下,其财务管控的方式和职能会有所不同;集团的组织结构确定了集团总部对下属分、子公司的控制能力,因此决定了财务管控模式是不同的。同时对于总分公司和母子公司两种情况下的财务管控方式和手段都会有所差异。

1.企业发展阶段与财务管控模式的选择

集团企业应根据所处的不同发展时期,选择不同的财务管控模式。在建立初期,成员企业间的业务联系非常密切,为了更好地聚合集团的资源优势,此阶段很适合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控模式。随着各下属分、子公司自行业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能力的不断加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考虑把初期集权型财务管控模式转换为混合财务管控模式,即集团总部

对各下属分、子公司的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与处理上仍实行高度集权,但对各下属分、子公司的日常经济活动赋予较大的自。

2.集团管控模式与财务管控模式的选择

财务管控是集团管控的核心环节和重要手段。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的选择与集团管控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以下分别介绍集权型、分权型以及混合型集团的财务职能。

(1)典型集权型集团企业的财务职能

在集权型集团企业的财务职能中,集团的下属分、子公司受到集团总部较多的控制。

(2)典型分权型集团企业的财务职能

在分权型集团企业的财务职能中,集团的下属分、子公司受到集团总部的控制较为微弱。

(3)典型混合型集团企业的财务职能

在混合型集团企业的财务职能中,集团的下属各分、子公司受到集团总部的抑制程度是不同的。

二、集团财务管控功能配置

集团总部对下属分、子公司的则务管控有八项功能,包括规范管控、融资管控、投资管控、资产管控、资本运营管控、资金管控、费用管控和收益管控。

1.规范管控

集团总部财务部门应该负责财务管理体系的运行、相关的业务管理以及人员管理等工作,以保证集团财务管理的规范和高效。集团内部财务会计管理部门具体负责集团整个财务会计各别体系的运行、主要从事财务与会计的业务管理、集团内部财务人员的管理等工作,以及保证集团财务与会计工作的规范和高效。具体工作应该包括以下方面:建立健全集团内部资本与财务管理办法;制定统一的集团下属分、子公司会计制度;研究并制定集团企业的财务与会计政策;检查监督集团内部各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统一管理集团财务部下派财务人员,对财务人员负有教育培训、工作指导、业务考评、资格管理等职责,统一对应由集团总部核算的会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督促各下属分、子公司及时提交各种会计资料,据此进行汇总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加强集团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的建设;实施对下属分、子公司会计信息的随时调用和跟踪监控,建立全集团财务分析系统,及时分析和掌握下属分、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2.融资管控

为了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控制因融资不当而带来的融资风险,集团总部应牢牢进行融资管控。在集权式的融资管理模式中,集团下属分、子公司不得擅自对外举债和吸收外部资本,集团总部财务部应高度集中对外融资管理权,应承担的管理职责具体如下:提出发行债券、发行股票、吸收外部投资等重大融资事项的方案,严密监控集团资产负债率和借款风险;制定集团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对下属分、子公司再行决策的融资事项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监督,审核下属分、子公司授权范围内的对外融资申请,审核下属分、子公司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预算;汇总编制全集团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预算,实施负债总量控制和资本结构调整优化。

3.投资管控

集团投资和下属分、子公司投资应纳入集团财务战略计划,集团总部应牢牢控制对集团发展结构与控制结构产生直接或潜在影响的投资管理权以及例外投资项目的处置权。集团总部投资管理的主要职责有:建立健全下属分、子公司投资立项、审批、控制、检查和监督制度;汇编全集团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预算,参与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方案的制定;审核下属分、子公司自行决策的投资项目及下属分、子公司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性资产的变动情况;会同规划发展部门制定集团企业及下属分、子公司的对外投资决策方案。

4.资产管控

资产管控的原则是下属分、子公司拥有资产的日常管理权,而集团总部对重要资产的处置拥有监控权。集团所属公司的个性资产处置必须由集团总部批准立项,才能实施有关的资产处置事宜。集团企业各下属分、子公司应对所管理的资产保值增值负责。下属分、子公司资产的分离、合并、租赁、拍卖、重组、发行债券、破产等产权变动事项以及下属分、子公司的物资盘亏、盘盈、毁损、报废、出租等应分别经集团总部和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

5.资本运营管控

集团领导层行使集团资本变动及资本经营活动的决策权,资本运营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管理和监控集团资本运行过程及资本经营活动。其主要工作如下:拟订集团总部增加以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及下属分、子公司资产重组方案;审批下属分、子公司重要资产的处置方案;制定集团总部的税后利润分配方案;落实集团内各单位的集团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依法审定下属分、子公司税后利润分配方案;对资本运营过程实施跟踪监控。

6.资金管控

集团企业实行集团内部自集中统一管理,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降低资金持有水平,从而保证集团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如何把下属分、子公司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降低资金持有水平,保证集团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是集团资金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资金管控的具

体工作主要有:统一管理下属分、子公司的银行账户,调剂集团内的资金余额,核定下属分、子公司对外付款的定额:审核预算外付款申请,审核下属分、子公司内部贷款申请;主持集团内部往来结算管理,组织集团流动资金管理;控制全集团流动资金管理和应收账款总量。

7.费用管控

集团企业的费用管控主要有两块:一是通过预算考核对下属分、子公司和下属单位的成本费用进行间接管理;二是统一对外缴纳和管理下属单位所计提的各项税金、基金及附加费、保险费等。实行税费的统一缴纳和集中管理,有利于集团整体的税负最小化,也有利于改善集团与征缴机关的关系,提高集团统一调度和运作资金的效率。税费管理部门对集团内各种税金、计提的费用与基金实行集中管理,统―征缴。其主要工作为:分析研究国家的税法、费用征管规定与基金管理制度;协调并处理好集团企业与税务、社会保障等机构的征缴关系;制定集团税费管理政策及税费筹划方案;指导和督促下属分、子公司各种税金、费用、基金的计缴;制定全集团的年度纳税计划、费用计提计划,基金计提与缴纳计划,加强基金账户的日常核算和管理。

8.收益管控

收益管控的基本原则是下属分、子公司的可分配利润除了一定比例的利润留成之外应该由集团企业统一支配调度。

参考文献: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方案 篇18

[关键词]集团公司;外派;财务负责人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09-019-01

集团公司通常通过对下子公司委派财务负责人来实现财务控制,对任职单位的重大经营活动进行财务监督,以保证集团公司的合法权益。为了保障子公司财务负责人能够履行职责,集团公司对外派财务负责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一、规定外派财务负责人的任职资格

对外派财务负责人的任职资格,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以及对公司文化的认同度;二是专业胜任能力;三是财务工作以及行业管理经验。

同时,还要注意一些限制条件,例如是否因渎职给任职企业造成过重大经济损失,是否有过违反国家法规,弄虚作假、贪污受贿等违法乱纪行为等。

二、明确外派财务负责人的任免权限

公司法规定,企业财务负责人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任命,但作为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的集中管理是大股东的天然权力,外派的财务负责人应该由集团公司行使任免权,这是集团公司作为大股东行使管理权的客观要求。无论是从企业内部员工中选拔还是从社会上直接招聘,都要经集团公司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进行初步审核,由集团公司董事会审任免。

三、明确外派的财务负责人的权限职责

对外派财务负责人的权限职责要有明确规定,以便真正地履行其职责。外派财务负责人主要包括:

1、制定公司的财务管理规定、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检查下属公司财务制度执行情况、效益情况和资金收支情况;

2、组织公司日常的财务会计管理和资金管理;检查公司财务会计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3、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任免、聘用、晋升、奖惩等管理;

4、对集团公司批准或授权的公司董事会做出的重大经营计划、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财务监督;

5、审核公司的重要财务报表和报告:报告企业经营管理业绩;

6、拟定公司财务预算算方案、公司资金使用和调度计划、成本费用控制计划、融资方案;参与拟定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7、参与公司项目投资、对外投资和捐赠、债务担保、资产抵押、股权转让、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等重大财务决策。

同时,对于重大资金调度、对外提供担保、资产抵押、重大固定资产投资或购置、核销坏账及处置不良资产、工程项目招投标,重大信用销售和经济合同的签订、向外部单位或个人提供资金和重大关联方交易等重大事项,应当实行财务负责人与总经理或董事长联签制度。

对于违反规定的事项,财务负责人有权拒绝签字并停止支付资金,并有责任予以劝阻,对于不听劝阻的,财务负责人应及时向集团公司报告。

四、完善外派财务负责人报告制度

对外派的财务负责人要实行工作报告制度,工作报告分为定期报告和重大事项即时报告。

财务负责人述职报告是定期报告的主要形式之一,财务负责人在述职报告中应全面报告任职单位执行集团公司各项财务资金管理制度情况、财务负责人职责的履行情况、任职单位的财务状况、效益情况、税务情况、资金使用和融资情况、成本费用控制情况等。通过述职报告,集团公司可以全面了解下属企业的基本财务管理状况。为了规范外派财务负责人的述职报告,保证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集团公司一般可以要求财务负责人每季度或半年述职一次,并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对述职的重点内容做出要求。

重大事项即时报告是指对于任职单位所发生的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有重大影响的经济事项和任职单位的重大违规事项,财务负责人应该及时向集团公司报告,以保障集团公司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五、注重业务培训,提高胜任能力

作为企业的财务负责人,不仅要具备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了解企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知识,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要懂得一些领导艺术。为了让外派财务负责人更好地履行职责,集团公司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每年组织外派财务负责人参加培训,以不断提高外派财务财务负责人的业务素质,有效促进行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

六、加强考核与评价管理

为全面衡量和正确评价外派财务负责人的工作业绩,集团公司应该制订外派财务负责人的业绩考核与评价管理办法,采用定期考核与不定期业务检查的形式,对外派财务负责人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激励工作优秀者,鞭策落后者,督促外派财务负责人认真履行监督与管理职责。

集团公司对外派财务负责人履行职责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和工作纪律、履行财务监督职能的情况、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会计核算和监督管理情况、资金管理情况、上级公司安排任务完成情况、财务会计团队建设情况等方面。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方案 篇19

资金管理的思想引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实力雄厚的大型集团企业也逐步建立了适合自身的先进管理模式。但是,笔者认为,在各种传统的资金管理模式之外,还有一种相对集中的资金管理模式,即资金统筹管理模式。

一、我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概述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集团最重要的财务资源,是集团管理的重中之重,资金运用既能为集团和成员公司带来收益,也会产生成本,损失和风险。因此,资金控制已经成为集团财务控制的核心要素。

1 资金集中管理的内涵

习惯上,集团对财权一般都是集中管理的,资金的集中管理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也有利于控制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风险。集团对成员公司资金的控制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保证资金安全,这也是财务部门首要的职责;二是提高集团资金管理的效率,实现集团整体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2  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概况

我国主要的集团资金管理模式有统收统支,拨付备月金,设立结算中心,设立内部银行,设立财务公司五种模式。还有一种在日本大型企业集团采用的主银行制度模式。以上集中管理模式要么仅适合于总分公司之间,要么对企业的软硬件设施(比如信息系统等),要求比较高。

而资金统筹管理模式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是一种有效的资金管理方法。资金统筹管理模式是各成员公司直接在金融机构开户、直接在金融机构融资、独立进行资金收付的基础上,相对集中地间接管理成员公司资金的一种模式。

二、资金统筹管理模式的引入

资金统筹管理模式主要包括银行账户管理,融资管理,资金调度管理和资金的日常控制。这种集团资金管理模式也许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确实是转型期集团企业日常管理中的有效方法。

1 银行账户的管理

集团财务中心根据筹资战略的需要,综合考虑金融机构的实力和服务、集团及成员公司之间的距离,是否方便日常业务的处理等因素,确定开立账户的金融机构清单并予以公布。成员公司必须在集团指定的金融机构开立账户,并报集团财务部门批准或备案;成员公司账户的撤销,同样要报集团财务部门批准或备案。

2 对成员公司融资的控制

集团对成员公司融资控制的目的在于利用规模效益降低融资成本。集团可以统一向金融机构获取授信额度,分配给各成员公司使用,各成员公司在使用其授信额度时,向集团财务部门备案。各成员公司也可以单独向金融机构获取授信额度,但必须报集团财务部门批准。不管是否使用银行的授信额度,成员公司的贷款、还款的信息都要及时向集团财务部门备案。

3 对成员公司资金的调度

集团内部调剂资金的目的在于灵活、快速、低成本地获取资金,在于提高集团内部闲散资金的利用率。防止集团内部一些成员公司在有大量银行存款时,又到银行贷款,造成集团整体成本的增加。对成员公司资金调度可根据集团对成员公司的控股情况区别对待:对集团拥有100%股权的全资成员公司,集团有资金调剂权;对集团非全资的成员公司,若集团需要调剂其资金,应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通过正常的程序进行。

集团对成员公司资金的调剂必须是有偿的。同时,集团对成员公司资金的调剂必须要履行法律手续,譬如必要的审批程序,签订借款合同等。

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方案 篇20

1.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涵义

根据企业集团的经济特征,可将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定义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是在企业法人财产权及出资人所有权基础上产生的,根据集团发展的总目标建立的管理体系,利用各种财务手段对下属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引导、调节、监督和控制,其目的是使下属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沿着集团整体目标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不至于偏离方向,最终达成整体财务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2.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模式

根据企业集团给其分子公司的管理权限,财务控制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1)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

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是指将财务控制与决策权收归总公司集中管理,分子公司财务管理权限较小。一般来讲,集团总部对于子公司财务管理采用严格控制和统一部署,财务核算与管控制度是自上而下统一规划、统一实施。集团总公司拥有全面财务决策权,子公司在总部高度集权下接受指导与监督,并负责实施总部的财务方案与财务计划。其特点是:总公司制定内部各项财务决策,可以整合财务资源最大限度降低资金和管理成本,发挥规模效应,提高整体效率,达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使决策制度化与统一化。

(2)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在分权模式下,子公司经营管理独立性较大,总公司不参与子公司的微观管理,不直接干预子公司的经营管理与财务运作。子公司拥有财务日常事项的管理权,总公司只保留重大事项的审批权。当子公司出台重大财务管理制度与重大决策时,报备总公司即可。

(3)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模式

这是集权模式与分权模式兼容的混合模式。企业集团既要使子公司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也要发挥协同效应。这种兼容模式强调控制效果,重点是对财务控制的关键点进行管控。这些关键的财务控制点包括财务人员控制、重大的资金调度控制、以及资产变动的控制等。这种模式不是过程控制,而是点的控制;同时它又强调结果控制,以结果为导向进行评价和考核,吸取了分权模式的优点。

企业集团应根据集团组织机构和生产经营以及企业运作的特点,财务管理模式和财务控制环境的差别,针对内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实事求是的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财务控制模式。

二、LH集团财务控制案例分析

集团财务控制现状

LH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多是由公司主营业务扩张而成,较多复制总公司的管理制度和财务控制模式,所以集团对分子公司具有较强的控制力。LH集团财务控制采用相对集权的模式,集团总公司集中控制内部的企业经营和管理,并做出相应的财务指令与决策,所有分子公司必须严格执行。各分子公司只有日常业务决策权和执行权,没有战略决策的权力。LH集团财务控制重点在于财务决策权,既包括事前、事中的控制手段,也包括事后的补救措施。但是该集团存在如下问题:

(1)财务部门运作能力不强。LH集团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能就是会计核算,对于财务战略计划,只做出了财务预算数据,并没有高效的财务分析与财务考核评价,更没有控制方案与手段。

(2)财务控制体系不健全。LH集团没有建立起贯穿与统管总公司与分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体系,导致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与机构的不健全。而且财务控制部门没有权威,有些事项甚至由运营部门说了算,财务控制方法和手段落后,人员的素质不高,造成财务控制效益低下,没有起到很好的财务监督与控制作用。

(3)资金运作低效率且不规范。LH集团下属有些公司因资金短缺制和筹资困难,制约了企业的高速成长;而有些公司资金管理不善导致资金积压,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4)财务控制模式比较极端。有时过度集权,把几乎所有财务控制权收归集团公司,把分子公司当作附属部门,当成没有法人地位和独立的理财功能的依附。但是有时却过度分权,应该总公司做出的财务决策和政策,权力下放到分子公司,大部分财务控制权任由处置。过度分权导致总公司对分子公司控制力减弱,使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财务管理方面全力过度分散,最终从而使企业集团对分子公司的控制权、财务管理权有最终完全失控的危险。

集团财务控制模式的改进建议

(1)确立高效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管理模式的基础

第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通过改革和完善董事会制度,设置合理的集团组织结构来实现。包括:完善董事会制度、优化集团组织架构,有效的相关财务职能的组织结构和其他管理的组织结构。

第二,资金的控制和有效管理。改善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收支两条线。包括在集团财务总部设立资金管理与结算中心,资金统一收支,发挥资金规模效应,最大限度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制度控制。建立贯穿总、分、子公司财务控制制度,特别是改善财务预算、内审、授权及担保制度,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与处罚制度,明确集团公司和分、子公司相对应的管理权限和责任。

第四,人力控制。设置有效的集团财务制约体制和财务监管机制,财务监督作为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手段,必须在分子公司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中落到实处。实施监督的职能主要落在当地分子公司财务机构和财务人员的身上,财务人员根据公司财务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细则,着重在关键控制点上加强对监督对象的涉及财务资金运动的人、财、物进行合理性及合法性的检查监督。要达到监督的良好效果,离不开分子公司财务机构的相对独立和财务经理行使监督权的不受干扰。分子公司的财务经理直接受命于集团财务管理总部,代表集团总部对当地分子公司进行财务核算和财务监督,并制定分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制度和管理细则,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票据结算、资产保全等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对分子公司经营者的激励和监督,保证公司健康发展。

第五,业绩评价。所谓业绩评价是对企业集团内总公司及分公司、子公司一定经营期间内生产经营情况、资本运营效益的业绩和成果进行考核与评价。改善绩效考核与业绩评价制度,结合财务预算,对经营者业绩进行定量和定性考核与分析,做出公正而合理的评价。在财务预算执行中通过业绩评价反馈结果,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实际业绩与预算的偏差。考核期终了,根据业绩评价与考核的结果,对经营者进行奖惩,实施激励与惩戒,保证公司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控制。

(2)改进财务控制方法

第一,改善LH集团目前的授权审批制度。为保证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资产管理与资本营运的安全,减少管理与决策失误、尽量规避风险,集团公司应将重大事项决策权收归集团总部,属重大资本事项或财务事项必须报集团总部核准后才能施行。不断完善企业重大财务事项报批制度,制定流程合理、权限适宜的权限审批表,具体规定谁提出申请、谁审核、谁会签、谁监督执行、谁最终核准。企业重大财务事项,包括重大融资与投资、重大资产处置、整体预算的批准与实施等,应根据授权审批权限,实行额度控制或比率控制,一定限额的财务事项由分子公司财务经理批准即可,限额以上项目经由集团财务总监审核,总经理批准才能执行。

第二,改善LH集团现有的预算制度。将LH集团与资金运动相关的活动纳入预算控制体系,不留死角和漏洞,严格执行。为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必须把各分子公司的业绩目标实施考核,与预算执行人的奖惩紧密联系在一起。采用激励与约束并用的手段,才能克服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困难,及时解决影响预算达成的异常。经过批准的财务预算,层层分解为分预算和子预算。同时,LH集团总公司通过各分子公司的预算执行情况做出评估,根据实际业绩和管理效果与预算之间的偏差,找出问题点,提出解决方案与信息反馈机制,对各分子公司进行有效控制。

第三,改善LH集团内部审计,加强财务检查与财务监督控制。之所以分子公司存在对于集团公司的财务控制制度和财务指令存在阴奉阳违的情况,根源在于审计制度和财务监督制度控制不严。内部审计主要是核查分公司和子公司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经营过程中资金使用情况,对公司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包含对经济合同和重点工程项目的单项审计等。

第四,改善LH集团总部外派财务经理的人事政策。人力资源是财务控制体系完善的重要环节,分子公司财务经理由集团直线管理,其招募和薪酬福利待遇等均有总部决定并支付,不在当地分子公司经手。财务经理只是集团总公司派出在当地分子公司开展工作。这样财务经理与分子公司之间就没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和人事隶属关系,这便于其开展财务控制与财务监督工作,有利于保证集团公司财务制度的执行效果,代表集团公司较好地实施财务监督职能,同时积极支持了分子公司经营班子的工作,一起为公司的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做出贡献。

第五,改善LH集团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管理制度。公司经营的最终成果集中体现在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管理报告上。经营业绩的好坏反映在财务报告上,财务控制水平的高低和效果反映在财务分析报告上。制定符合总公司和分子公司发展的财务报告制度,其中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报告制度。这种报告制度有利于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并查找原因进行改善提高。只有将这三个阶段的财务控制做好,才能提升财务控制与管理水平,提升集团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反映在经营业绩的不断提升。

公司财务控制体系创新的效果评价

第一,加强公司的财务控制体系的建设和优化。H集团对运营过程及财务控制过程进行评估,并建立一套综合性的控制体系

第二,防范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财务控制系统,有效的规避了公司的各类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第三,更加规范的财务体系。通过优化集团的财务控制体系,LH集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档管理体系。保证了财务记录的及时和容易获得,而且还使公司的月度及年终的核算及结账流程更加顺畅,财务报表报出时间也从原来的7天提高到2个工作日,从而大大减少了相关的成本。

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方案 篇21

一、集团公司对财务决策权的合理配置

经营管理的重心在于决策,不论何种管理决策理论都涉及到财务决策特别是涉及到企业长期资金来源、资金投放方向和投资项目的战略性决策。而决策的效果和效率首先取决于决策权的配置。理论上讲,集团公司的财务决策权应集中在股东会和董事会。但在实务中,股东会和董事会所拥有的财务决策权要部分地授权给经理层来执行。这就需要研究财务决策权在股东会和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分割与配置问题。

一般认为,财务的决策分为2类:1是财务战略决策;二是财务战术决策。即使是在授权制度下,财务的战略决策权也必须集中在股东会和董事会,而一般的或日常的财务决策,则可授权给经理层来作出。

按照国际惯例和我国《公司法》的要求,董事会保留的财务战略决策权的主要内容是:制定或审批公司年度财务预算与决策方案;制定或审批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和亏损弥补方案;决定公司财务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方案;决定公司的重大筹资和投资行为s制定或审批公司注册资本的变更和重要资本经营方案;聘任公司财务负责人;决定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的报酬事项等。

二、集团公司对财务执行权的合理配置

财务执行权属于企业内部控制范畴。本文涉及的是授权批准控制,目的是取得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能有效地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因此,公司的经理层具有3种财务控制职能:一是经由董事会授权进行日常财务决策;二是为董事会制定财务战略决策拟订方案;三是负责实施董事会制定的财务战略决策方案。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经理层为董事会拟订的财务战略方案包括:。拟订公司内部财务机构设置方案;拟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体制方案;提请聘任或解聘公司副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等。

经理层在实施董事会的财务战略决策方案时,必须采用职能专门化的授权实施体制。即日常的财务活动主要由职能化的财务管理部门来负责实施。

三、集团公司对财务监督权的合理配置

《会计法》在“会计监督”一章中,确立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社会会计监督和政府有关部门监督的会计监督体系。国务院去年以第283号令的《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规定: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因此,财务监督就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单位内部财务预算、规章制度等,对企业单位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检查、控制和督促。财务监督在公司内部是分散配置的,主要有2大监督体系。一是内部财务监督体系,包括横向财务监督、纵向财务监督、内部审计监督和员工财务监督。二是外部财务监督体系,包括政府的财务监督、出资者的财务监督、债权人的财务监督和担当“经济卫士”身份的注册会计师的财务监督等。

在企业内部,财务治理权要注意处理好它在集团公司与分公司之间,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集团公司与非子公司性的成员企业之间的配置。

一、集团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财务治理权配置

集团公司对其所属的分公司的财务治理,按权限集中或分散的程度划分,通常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集权型、分权型和集权分权结合型。确立集团公司对分公司的财务治理体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分公司是集团公司内部的一个非法人实体,不具有法人企业应享有的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和财务治理权;二是分公司具有相对独立的财务责任和财务利益,这种财务责任和财务利益又必须与财务权利相结合才能得以实现。换句话说,财务体制的设计必须做到责、权、利的有机结合。有鉴于此,本人倾向于在集团公司内部建立以集权为主要特征的财务治理体制,即在资金、投资、资本运作和成本的主要管理决策权均在总公司,同时通过会计委派制等方式,加强对日常财务活动的控制与监督:

二、集团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财务治理权配置

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拥有独立的财务治理权,公司董事会和经理会依法对其内部的财务战略和日常财务决策制定方案并负责执行。但是,子公司毕竟是被集团公司所控制的企业。集团公司对其子公司拥有财务与经营的控制权。因此,子公司董事会决定的重要的财务战略方案,必须经过集团公司审查批准,方能实施。主要包括:审查批准于公司的基本财务制度:审查批准予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策方案;审查批准予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亏损弥补方案;审查批准予公司的增资方案;审查批准子公司的合并、分立、出租、出售和破产方案;审查批准予公司的重大筹资和投资行为以及其他对集团总体收益水平带来重大影响的财务行为等。另外,集团公司还拥有对其子公司的财务监督权,主要包括:委派财务总监或财务主管;对公司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考评做法监督对集团公司财务政策的执行情况;决定于公司的董事长、监事会主席和总经理的年薪和奖励等。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范文 篇22

为确保集团公司作为出资者的权益,加强分公司的财务管理,强化财务监督以保证总公司的管理者科学地进行决策,控制财务风险,这些问题是众多总公司在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总公司财务管理中重点解决问题。

本文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从总分公司模式选择、资金调控、预算管理、税收、报表管理方面着手,以分公司将作为总公司整体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促进总公司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总公司应该关注以下五个角度,有效地对分公司的财务进行控制,实现公司整体经济效益。为企业内部管理以及健康合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总分公司主要管理模式

2 加强对分公司资金流向的调控

集团总公司通过对分公司的资金流向进行调控,对资金流向进行掌握,把握分公司的资金流动情况在某些方面反映了分公司整体的发展动向。分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核算单位,在日常的发展运营过程中,集团总公司对资金采用银行集中归集管控以及在运行资金管控下日资金申请快速下拨。从银行进行账户款项自动归集划转,通过这种方式对子分公司的资金流向进行系统的控制。

作为集团公司,在关注子分公司的资金流向的同时,最好是能迅速地把分公司的财务情况了解,这对于集团从整体利益出发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从分公司的财务情况中进行解析,从而及时把分公司财务资金状况以及分公司银行资金情况掌握。集团公司能在整体内部实行合理资金调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3 实行预算管理体系,建立考核管理机制

通过建立财务预算报告制度,可以使管理者明确企业内部的资本运行状况和未来资金投入。集团总公司能对分公司的整体运营情况进行系统的监管,通过对分公司投资活动、生产经营其他相关经营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具体作法就是将企业预算经营目标的主要指标分解细化并切实的安排到每个分公司,促进分公司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对各个分公司的完成状况进行评价监督,促进分公司财务管理活动的规范化和有效化。

为达到预算目标,建立预算考核体系,通过各项目标完成度,进行绩效考核与分公司预算挂钩。建立健全奖罚管理机制必不可少。通过细化奖罚机制的实施,可以使分公司、内部员工追求与公司业绩目标有机结合,创造实体经济新利润增长点,并将自我实现与公司战略目标统一。

4 税收

在税收方面,总分公司企业所得税实现法人合并纳税,彼此盈亏互抵,有效降低应纳税额。如果总分公司不同个体间存在盈利状况差异的情况,合并纳税的模式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总分公司模式下,企业不同主体之间有息借款成本低,总分公司借款产生的利息视同自身内部行为,不征收营业税。总分公司对外视为同一主体,因此彼此间的财产转移视为内部活动,不征收财产税。总分公司涉及税种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有利于企业自身利益的方式,从而在实现企业纳税筹划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企业整体发展目标。为了实现企业纳税筹划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企业整体发展目标,总分公司对外视为同一主体,因此彼此间的财产转移视为内部活动,不征收财产税。总分公司涉及税种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有利于企业自身利益的方式。

5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但可 核算业务是独立的,编制会计报表也是独立的,但这种独立是指相对独立,其核算的时候,内容只包含了分公司能够负责和掌控的一些部分,并且分公司的会计报表编制目的是进行内部管理,一般情况下不会提供给企业外部。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范文 篇23

关键词:财务公司;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以下简称: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平台,管理着集团大部分资金,资金管理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集团的经济效益,对于资金密集型的集团影响尤甚。财务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可以说资金是财务公司的最重要的资源,所以资金管理是对于财务公司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下面就从资金来源、资金利用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财务公司的资金管理。

一、保证资金来源

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的内部银行,资金来源主要为吸收成员单位的存款和金融同业间的资金融入。下面主要谈一下这两个资金来源的管理。

(一)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归集率

1.加强账户管理

通过成员单位报送的资金报表,全面了解集团成员单位的银行账户状况。通过对各类非归集账户余额的限定,降低非归集账户的滞留资金。

2.拓展结算合作银行

积极拓展结算合作银行,增加成员单位资金归集银行的选择,进而减少资金归集体系以外的账户。

3.采取汇兑归集模式,实现高度的资金归集

让成员单位在财务公司开设统一结算账户,将成员单位除现金开支和特定开支外的所有的资金均存到在财务公司开立的结算账户。财务公司与结算合作银行签订汇兑协议,采取汇兑的归集模式,使得成员单位绝大部分的资金结算业务均可通过财务公司完成,即基本不存在支出户资金滞留的情况,实现高度的资金归集。这种模式下财务公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集团内部银行,保证了集团内资金的高度集中和绝对的统一支付。

(二)加强同业合作,确保同业间融资渠道畅通

积极与金融同业沟通,争取更多地同业授信。在取得金融同业的授信后,可以与同业开展同业拆借、信贷资产转让、票据转贴现等业务融入资金。

1.同业拆借

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在互相取得授信后,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而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是一种信用行为。同业拆借的特点是:

(1)期限短。同业拆借的交易期限较短,属临时性的资金融通。目前,财务公司同业拆借拆入期限最长不超过7天。

(2)利率相对较低。一般来说,同业拆借利率是以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为基准,再根据社会资金的松紧程度和供求关系由拆借双方自由议定的。由于拆借双方都是金融机构,其信誉比一般企业要高,拆借风险较小,加之拆借期限较短,因而利率水平较低。

(3)手续简便,成交快。通过全国银行间本币交易系统线上交易,无需签订合同,双方针对拆借要素协商一致即可成交。

2.信贷资产转让

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是指金融机构根据协议约定,相互转让信贷资产,也可以理解为在金融机构之间的贷款买卖。信贷资产转让可以分为信贷资产买断和信贷资产回购两种方式。信贷资产买断是出让信贷资产的金融机构完全将贷款债权依法出让给信贷资产的受让方,受让� 信贷资产回购是指出让信贷资产的金融机构在出让贷款后,按照信贷资产转让协议约定的时间、金额回购贷款。回购是信贷资产出让方的一种义务。信贷资产回购一般是一次性回购,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分期回购。财务公司受其定位和业务范围的限制,往往充当信贷资产的出让方,而不是受让方,一般在财务公司资金紧张和有更好的贷款收益或投资方向时有发生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可能性。买断式的信贷资产转让可以盘活非流动性的信贷资产,在不占有自有资金的情况下扩大贷款市场,可获取相对长期、稳定、大额的资金来源,还可以起到调节信贷资产结构的作用。

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可以拓宽财务公司的融资渠道,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3.票据转贴现

票据转贴现是指金融机构之间将未到期的已贴现或已转贴现的商业汇票进行转让的票据行为。转贴现包括转贴现买入与转贴现卖出两大类,其中转贴现买入分为转贴现买断和买入返售(逆回购);转贴现卖出分为转贴现卖断和转贴现融资(正回购)。

其主要特点是:

(1)能够合理调节资产业务的规模和结构;

(2)能够提高资产收益率;

(3)是一条便捷的融资渠道。

二、加强资金使用效率

1.加强资金计划,提高对头寸的控制能力

(1)协助集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事前、事中资金支出,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预算范围应由过去单一的生产资金计划扩大到生产、基建、投资、筹资的全面资金预算;由主业的资金预算扩大到包括多种经营、费用支出单位在内的全方位资金预算;由财务人员参加的资金预算扩大到生产、技术、劳资、物资供应、营销、经营管理等人员都参加的全员资金预算。预算编制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进,可以全面了解未来一段时间整个集团的资金状况,也可以提高成员单位资金计划的准确性,进而提高资金计划报表的质量,有利于财务公司对资金计划的分析,更好地做好头寸管理。

(2)通过让成员单位报送资金周报、月报,系统地收集了成员单位的资金计划信息。加强现金流分析预测,严格监控大额现金流入和流出,保证对集团整体现金流的掌控。财务公司一定要树立“钱流到哪里,资金管理就紧跟到哪里”的资金管理理念,将资金管理贯穿于财务公司的各个业务环节。

2.实行融资集中管理,合理安排集团资金

为更好地调配集团资金,将集团公司成员企业的对外筹资权统一交由财务公司进行管理。集团成员单位在需融资时,首先向财务公司进行申请,由财务公司来统筹安排其融资来源。在财务公司资金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集中过来的集团资金解决其资金需求,从集团整体来看为集团节约了资金成本。如财务公司自身资金无法满足其融资需求,可由财务公司出面寻找其资金来源,统一与商业银行进行谈判,以争取更多的优惠条件。如资金巨大,财务公司也可组织银团贷款,并可作为牵头行统一管理贷款资金。总之,由财务公司作为集团整体融资的管理者,更易集中和调配集团整体资源,为集团带来更多的利益。同时,为防范金融风险,在对外担保方面,禁止成员企业对外进行自行担保,所有担保事项一律纳入财务公司进行统一管理,严禁成员企业擅自对外自行担保。

3.实行商业汇票统一管理,全面掌握集团商业汇票状况

鉴于商业汇票的准现金性质,必须全面了解成员单位的票据情况,才能对集团的资金作统一的调控。可以说,没有实现商业汇票集中管理和利用,尚不能称之为全面的现金管理。财务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可以利用中国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查询成员单位的票据状况,可以自行开出电子票据满足成员单位的票据融资需求,可以接受商业汇票托管,也可以通过票据贴现的方式将成员单位的票据集中过来进行统一管理。可以说财务公司对于票据的管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财务公司进行商业汇票统一管理,也有利于对于成员单位融资需求的了解,便于更好地配置集团整体资金资源。

4.充分利用资金,提高资金收益

(1)积极与银行协商,争取更高的同业存放利率。尽量将资金存放在利率高的银行账户,以取得更多利息收入。

(2)在满足头寸和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尽量将资金用于高收益的业务或提前归还高利率的债务。例如,在资金充裕阶段,可开展自营贷款等高收益的业务。

(3)当融入利率低于融出或存放利率时,尽量利用利差获取更多的收益。例如,存放利率高于同业拆借利率时,可通过循环做同业拆借来赚取利差。

5.积极申请新业务资格,为资金寻找新的赢利点

积极申请第二十九条中的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有价证券投资、成员单位产品的消费信贷、买方信贷及融资租赁等高收益的业务。

由于作者掌握知识的深度及广度有限,对财务公司的资金管理只做了初步的探索性的分析,缺乏更深入准确的评述。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财务公司,其适合的资金管理方向和思路也是有很大差异,作者并未能就其进行深入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杜建华。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新模式的做法。财务与会计,2006.

[2]凌春华,苏晓玲。浅谈我国财务公司的发展。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5.

[3]李黎旭,柳英。论我国财务公司的金融创新。西南金融,2003-9.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范文 篇24

关键词 :集团公司;子公司; 财务管理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推进,集团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集团公司母公司通过投资控股方式来控制子公司的财务、销售、经营管理等业务,财务管理控制是诸多控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可以使得集团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目标一致,财务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以最小的内部资源消耗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集团实施财务管理控制的重要性

1.实现集团公司整体财务目标

由于集团公司和子公司的自身的生产经营存在差异,所处的环境有所不同,母子公司的财务目标有可能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母公司根据集团公司整体财务目标对子公司的财务目标进行调整,确保集团公司整体财务目标的实现,保证集团公司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

2.保证集团公司战略决策能够顺利执行

集团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是因为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能在全局高度对子公司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调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使用效力,使各项资源流向最需要的部门。通过财务管理控制,集团公司各项整体战略决策能够顺利执行,保证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实现集团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同时,各子公司战略目标也同时实现。

3.规范财务风险

集团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有很多资金往来行为,例如贷款和放款,这种资金往来伴随的财务风险也不可忽略。母公司通过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控制,对资金往来的数额、贷款和放款的条件严格控制,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二、存在问题

1.子公司过分追求局部利益

财务人员的人事关系大多挂靠在子公司,导致集团公司很多财务制度在子公司难以得到实际贯彻执行。财务人员不能按照集团公司财务制度依法行使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监督职能。子公司是集团公司的一部分,只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只考虑自己财务销售、利润等财务指标的完成,从而影响集团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2.会计核算方法缺乏一致性

由于母子公司是独立法人,母子公司、子公司的资金、资产、销售等业务往来是两个独立法人的业务往来,会计核算必须按照正规的财务方法予以处理。在处理方式的选择上,各子公司按照自身实际选择会计核算方法,这将导致母子公司会计核算方法不一致,会计报表缺乏一致性和可比性。

3.财务目标存在偏差

母公司虽然对子公司有控股关系,但是企业战略目标和财务目标不尽相同,这样,集团公司很难有效整合全部资源,实现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

4.财务信息不对称

集团公司通过分析子公司的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了解子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根据这些信息对子公司的经营业务提出建议意见。由于子公司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母公司不统一,据此编制的会计报表不能完全反映子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等财务信息,造成了母公司掌握财务信息不能反映子公司实际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

三、对策建议

1.制定财务管理原则

发挥集团整体优势,根据互惠互利、平等竞争的原则,依法对子公司的生产、经营、销售、财务行使监督管理,目的是集团公司和子公司战略目标一致,共同发展壮大。

2.财务管理集权化

(1)加大对子公司的财务部门的控制力度。由于财务部门是子公司最重要的工作部门,对子公司的集权管理体现在对财务部门的集权管理上。子公司的财务主管由母公司委派,对母公司负责,人事关系挂靠在母公司,工资、福利由母公司承担。这样,财务主管能充分行使财务监督指导权,规范子公司的财务行为,使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体现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信,更能反映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为集团公司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2)统一母子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母公司制定集团公司统一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各子公司可以根据《会计法》,依据自身实际做一些调整,保证母子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大体一致。这样,母子公司提供的会计报表具有可比性。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可以建立大型计算机网络系统,根据需要查询子公司的财务信息,记账凭证、账簿、报表,随时掌握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及时发现账务处理的错误,及时纠正,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资金集中管理。流动资金是子公司重要的财务资源,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点,集团公司应成立归属母公司的资金结算中心,负责运营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基建、采购等所有费用所需资金。集团公司对筹资、经营、投资活动实行全程监控,不允许资金账外流转。同时,给予子公司少量、必须的流动资金来保证其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这样,可以充分监控资金、调剂资金余缺,科学引导资金流向最需要的部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了集团公司的资金实力。同时,资金结算中心应充分发挥资金融通职能,用足用好银行承兑汇票、承兑贴现、卖方信贷、买方信贷等融资政策,充分利用资金的存贷差来控制总量,调节存量。

(4)实行相融型财务管理体系。集团公司将重要的资金和重大事项决策权集中,将其他一些权力下放给子公司,既能发挥集团母公司的集中领导职能,又能调动子公司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创造性。子公司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生产经营符合市场需求、财务核算规范合规,和集团公司步调一致,实现共同战略目标和财务目标。

(5)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各种风险客观存在。既然风险不可避免,就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识别和规避机制。集团公司应把握全局,建立生产、经营、销售、会计、财务等各个环节的关键风险点,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风险识别的意识、能力和水平,控制风险的发生,提高集团公司财务运营的安全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控制越来越重要,集团公司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使用效力,确保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实现集团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晓丽。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第6期。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范文 篇25

关键词:财务公司 金融风险 风险管理 策略

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的概述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以集团为依托,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为集团拓展经营业务,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服务集团、运用资金支持集团企业的同时,财务公司运营上的风险也逐渐显现出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的主要特点是。

(一)风险分布面广

财务公司在办理企业之间存贷款业务的同时。还可以开展证券投资、保险等业务,例如通用、福特附属财务公司均提供从汽车经销商融资、消费者融资到租赁保险全方位一条龙服务。而业务的多元化往往导致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面的宽广。

(二)风险集中度高

目前财务公司以信贷业务为主,由于政策限制,信贷业务又集中在集团内部。这种风险资产的高度集中会给财务公司带来较大风险。

(三)风险结构有侧重点

在总体的风险构成上,体制性风险与企业集团存在体制依存关系,政策性风险则受国家宏观金融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变化影响,由于两种风险的不可规避性,它们对企业集团的影响较大。

(四)体制性因素影响较大

与银行经营活动可能会受政府行政命令影响相比,财务公司的经营活动受集团的干预更加直接、更加具体,而且还会受到集团所在行业的行业风险影响。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经营特点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职能主要是为集团成员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组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并使 在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上有以下特点:

(一)封闭经营。服务对象具有内部特定性

财务公司资金基本来源于集团内部成员的临时闲置资金,主要为成员提供金融服务。因此,财务公司的业务活动主要集中服务于集团的主导产业。封闭经营防范了财务公司可能给社会带来的金融风险,但也束缚了自身功能的发挥和实力的扩张。

(二)谨慎、稳健经营

财务公司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原企业的财会人员,他们熟悉企业和行业的情况,在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方面有比较好的传统和较好的约束机制,财务公司既要接受银监会的业务监督,又要接受集团母公司的领导,经营比较谨慎,决策比较稳健。

(三)服务与效益相结合,服务优先

财务公司受企业集团母公司控制,而母公司承担集团整体发展的责任,所以财务公司不同于其它的单纯追求自身盈利的金融机构。向集团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追求集团整体效益,成为财务公司的主要目标,同时,壮大自身实力,提高自身利润则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四)特定的接收存款机构

与银行相比,财务公司不得吸收居民储蓄存款和活期存款,资金运用上以提供中长期贷款为主。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财务公司又可以吸收企业定期存款和办理企业集团成员单位间的内部结算。

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分析

在经营过程中,财务公司从事的很多业务本身就具有金融风险。如果其出现风险,严重时将极易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大部分成员单位不能正常开展活动,从而引发企业集团全系统的金融风险。随着我国财务公司不断进行的金融创新,其业务范围将逐步涉及新的领域,这些新的业务往往对财务公司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根据我国财务公司的金融风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成因。财务公司金融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体制性风险等。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成员单位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转嫁给财务公司。这些风险包括自然、社会、经营风险等。其次,成员单位主观上存在逃债思想。没有偿还债务的意愿。再次,企业集团的不当干预带来的信用风险。最后,信用担保不当所带来的信用风险。财务公司的信用风险是与成员单位经营风险密切相连的,成员单位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对财务公司的信用构成极大的威胁。

(二)资本风险

财务公司的法定资本金,一般由企业集团拨付、成员单位人股,是财务公司扩张经营、弥补亏损、抵御经营风险的基本保障。一些企业集团并不注重财务公司本身的盈利能力,财务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没有得到明确和应有的尊重,仅把财务公司当成对外融资的窗口。不管成木多高,只要能融到资金就行,致使有的财务公司处于无利或微利的境地,更谈不上用税后利润转增资本金。在本身已有的资本金被抽减、抽空,又无增补资本金的来源的情况下,一些财务公司出现无法弥补一定时期经营亏损的现象。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资产主要是由于财务公司的资产、负债在期限结构上不匹配而造成的,尤其是短借长贷的资产负债结构,发生支付风险的可能性极大。流动性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第一,财务公司资金来源主要是集团成员单位存款,具有明显的短期性。而资金运用却以中长期贷款为主,资产、负债结构在期限结构上不匹配;第二,部分企业集团为了自身利益,把财务公司作为集团的大出纳和融入资金的中心,客观上助长了财务公司不断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拆入资金和用拆人资金发放贷款。第三,财务公司吸收的存款、拆人的资金,绝大部分用于集团成员单位的贷款,一旦出现资金紧张时,极易出现支付危机。

(四)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或汇率发生不利波动,导致财务公司收入减少,或者成本增加、资产贬值的可能性。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财务公司的利率风险会越来越显现,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也使得财务公司在经营中必然会遭遇到汇率风险的冲击。

(五)操作性风险

操作性风险是指因管理不善、经营不力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如决策失误给财务公司可能造成的损失,管理人员给财务公司带来的损失,以及财务公司内部控制不当、自身人员素质不高致使内部人员和社会不法分子勾结进行诈骗和套取资金的犯罪活动而带来的损失等。

(六)体制性风险

体制性风险是指由于财务公司在行政上隶属集团的管理,并与集团存在体制依存关系,集团的经济运行状况和经� 一且集团出现行业不景气、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等情况,财务公司就将面临因资产重组所带来的资产转移、债务架空、资产流失的风险;集团经济运行状况恶化和经营失利,导致财务公司贷款大量逾期,不良资产急剧上升,从而引发信用危机和支付危机。体制性风险是财务公司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而特有的风险,难以规避的风险。

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

由于我国财务公司发展时间比较短以及自身的特殊性,风险管理还比较薄弱,存在问题也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风险管理理念滞后

现代金融管理已经将风险管理上升到金融机构发展战略高度,风险管理理念已发展为全面风险管理,即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目前财务公司对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风险管理仍停留在稽核检查工作这个层次。

(二)风险管理机制设置不健全

财务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基本上都来自集团内部,在重大决策上的意见趋同,缺少差异性和制衡机制。没有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专职的风险经理,内部稽核部门、信贷管理部门、资金管理部门都没有能力承担起独立的、权威的、全面的风险管理职责。

(三)风险管理不全面

目前风险控制主要是业务经营的合法合规性、财务收支核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业务操作风险以及信贷业务中的信用风险等,较少涉及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

(四)风险管理技术、工具落后

风险管理方法仍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客户财务指标分析、贷款“三查”和风险监管指标控制等方面,缺少对风险的量化管理,没有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或量化技术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

(五)风险控制不力

财务公司的风险控制主要集中在业务交易层面,缺乏公司层面的管理,而且对于交易的风险管理也没有形成规范的体系。一些财务公司过于强调盈利性。将自身作为集团的一个利润增长点。长期大量资金转存到银行或拆借给其他金融机构套利。甚至违规从事一些高风险的金融活动。此外。目前我国财务公司融资能力不大,所能提供的资金只占企业集团资金需求量的很小部分;从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务来看,由于金融机构经营的要求,并非集团的所有需求都可以满足。但一些企业集团的领导则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对财务公司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导致了财务公司违规现象的发生。

五、强化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策略

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的本质是对风险暴露和目标实现过程的管理,是一个把风险管理转化为实际盈利的过程,可采取以下几种基本策略来管理风险以达到预定目标。

(一)建立现代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部门要通过风险管理规划、风险管理政策制定等方式,实现风险管理理念的统一、目标的统一和标准的统一,从而实现风险管理的全面化、系统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体系、内部控制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统。组织机构体系是硬件,内部控制制度是软件,信息管理系统是运行平台。

1 建设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

(1)改革产权制度,优化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运作有重大影响。进行股权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引入优秀的外部投资者,积极吸收个人、基金或外商的投资,借助于资本市场使法人治理机制有效的发挥作用。

(2)完善董事会结构,确保其履行风险管理责任,在董事会下设立专业委员会,通过这些专业委员会收集信息,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发挥集体优势,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独立性和科学性。

(3)强化监事会作用,确保其履行监督职责,监事会在实施财务监督的同时,还应负责监督董事会指定金融风险容忍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金融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监督。

(4)设立独立的、专门的风险管理和监督部,设立属于董事会领导的风险管理部和稽核部,定期开展对风险战略、政策和程序的评估。风险内部管理系统是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

2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1)建立“全面、审慎、客观、独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理念。

(2)公司决策层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合理分工。

(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3 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金融风险管理的得力工具。财务公司需要建立贯穿公司各个层次、部门、覆盖各个业务领域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经营信息快速准确的采集、传递和分析,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拓展业务空间,增强盈利和抗风险能力

财务公司应该在巩固传统金融业务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制定经营发展战略,依据企业的资源和经营能力。精心设计金融服务领域和方式,通过提高自身经营能力,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风险。财务公司应该加强与其它金融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探寻业务创新。开发出适合集团需要和自身经营特点的金融产品,为集团的资金管理和产品销售提供深层次的金融服务。同时在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和中介服务方面,可与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合作。开展证券投资、财务顾问等业务,以增强对集团企业重组、结构调整等活动的支持。

(三)学习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

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应该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完善现有的资产分类管理,建立客户评级体系,加强对先进管理技术的学习,探索适合自身的风险量化技术,为以后条件成熟时运用先进技术打下基础。同时,由于财务公司受到自身业务范围约束,贷款对象只能集中于企业集团成员,贷款的集中度很高,不符合风险分散化的风险管理原则。因此,财务公司可以利用信用衍生产品来降低信用风险。信用衍生工具主要有信用互换、信用期权、信用关联票据三种主要的形式。

(四)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在经营活动中风险的管理涉及到每个环节和每个人,让每个员工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公司内部培育全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观念,通过长期的培育、引导、让风险管埋深入人心,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的风险管理文化。是成功的风险管理最重要的因素。要做到内控有明确的标准,业务有系统的流程,操作有详细的手册,过程有动态的监控,事后有严格的考核。让员工在自身工作中切身体会到风险管理,使风险防范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自觉的行为。

(五)引进培养风险管理人才

风险管理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经验和技术,风险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风险管理工作的好坏;财务公司必须具备足够的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需要熟悉财务、管理、及金融运作经验的复合型的管理人才。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范文 篇26

[关键词]企业集团 会计 财务管理

企业集团多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乃至跨国经营的资本营运实体。与一般企业(公司)比较,它具有“多行业、多所有制、多协同”的显著特点。因而必须对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要求要高,内容要细,原则要严,运作要优。

一、要求高

集团公司“三多”的特点,决定了其财务管理的模式和目标,所以对其财务管理的要求,除了正常的之外,还必须突出以下几点:1、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股东拥有企业的目标是获利,因而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原则。2、合法性原则。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实体,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必须遵循社会规范和法律。3、符合企业运营自身规律。企业集团作为一个独特的组织,尤其自身的经营、运行规律和特点,企业集团必须遵守这一规定。4、利润原则。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指导思想及管理目标是获得更多的利润。

二、内容杂

除涉及资金筹集、风险防范外,还包括:1、资本的良好组合,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本,投放于有效的领域,形成高效益的资本回报。2、资产的集中化管理。企业集团公司通过财务管理使其子公司产业达到良好的资产经营状态。3、企业集团公司的税务筹划及管理。目前来看,政府影响企业资金运营的最大因素是税收改革。因此有必要就集团公司的税收进行筹划与管理。

三、原则严

企业集团公司是由多个法人企业组成的企业群体,而每个成员企业都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为保证分而有序、合而有力,进而形成生产经营“一条龙”,其财务管理的原则一定要严谨无误。1、以资本为核心。集团对成员企业的财务管理须以资本为核心,通过不同的管理内容,形式和方法达到提高资本运营效率的目的。2、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既要发挥集团战略决策和交易协调作用,又要调动成员企业的和创新意识。在对财务管理上就要适时地运用集权与分权的方法,灵活地调整集团财务管理的具体方式和方法,以取得最佳经营效益为准则。3、资本经营责任制。集团总部要通过资本运营效率等内容的考核,建立资本经营责任制,并不断在实践中充实、完善。

四、财务管理运作优化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及时建立科学,优化的财务动作机制,对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牢牢占据市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煤炭企业为例,效益最优化不仅体现在为物质产品的少投入,少消耗,多产出,而且也体现这一目标,优化财务运营尤其重要。

1、资产运营优化。①明确经营责任主体。以煤矿企业为例,煤矿企业一般采用经营承包责任制的措施将其划分矿级,二级单位(科、队、公司)两个层次,并根据各主体的职能,明确其相应责任。实践证明,采用责任制的办法,增强了各级领导对资产收益的关注,促进了矿井资产保值和增值。②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在实行资产经营承包制中,应采用内部经营承包责任书的形式,明确双方承担的责任。同时,还须明确企业和承包单位的产权关系,防止假公济私,随意处理资产的不法行为。③完善资产经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2、资金管理优化。煤炭企业经营实质是资金保值、增值的。要实现资金运行有效化,必须根据资产经营的要求,强化矿井内部资金的管理与调配,用尽可能少的资金占用量和耗费量,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同时,回收更多的资金。①资金来源多样化。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除搞活内部已有资金外,企业还必须采用多渠道,多样化的方式来筹措资金。②资金投向正确化。正确的投资对于以增量调动存量,搞活企业资产具有重要意义。③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优化。为强化流动资金的流通,应将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资金的措施改为流动资金分级归口管理,以改变“管”与“用”脱节的困境,调动各单位资金控制的积极性。④资金流转快速化。销售环节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速货款的回收。同时搞活存量的物化资金。基于这种认识,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应彻底清查矿井现有设备的使用,备用,多余情况,根据矿井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采用“保证使用,优化备用,多余处理”的办法,对多余的设备或对外、内有偿租赁,或调剂内部余缺,从而减少资金占用。对可修复的老设备实行有偿回报,修复调试,再有偿出租,变呆为活,从而将资金管理的触角伸向了矿井的每个角落。

总之,企业集团公司的特点,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模式。其整个财务管理的内容,原则,动作及要求,都必须要适应企业集团公司的特点,并应做到相互贯通有序,紧密配编有章,使之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利红,刘福民。 煤炭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分析[J]财会通讯, 2009;32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范文 篇27

一、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就是指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规划和控制过程,包括确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规划、实施战略部署和评价战略管理业绩四个方面。一个企业能否顺利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发展战略的正确与否。集团公司应该从整个集团的角度出发,在对国家产业政策、市场状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集团的宏观规划,掌握好集团的发展方向,使各子公司都能围绕集团的战略管理目标开展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应以资金管理为核心,以发展�

二、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它只有在充分有效的运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企业集团的资金从数量到结构都比单一企业更加雄厚和复杂,企业集团各单位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均应纳入集团公司的统一管理和统一安排,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使用效果。从企业集团的资金筹措、投放和调配到资金收益的产生,集团公司要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同时要把集团公司的财务部门转变为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中心、筹措和调配中心,以及投资中心,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资金融通方面。企业集团因其规模大、实力强、声誉好,在资金市场上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而且在向银行借款时,企业集团采用集中借贷方式在资金市场上寻求资金,通常会取得较为优惠的条件,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所以,集团公司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资金市场上通过各种融资渠道筹措、融通资金,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资金条件。

2、资金使用方面。企业集团由于所属企业众多,资金的需求、余缺各不相同,但内部的有偿融通可以起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在集团内部,暂时闲置的资金可以优先调剂给那些需要借入资金的企业使用,不仅可以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还可以提高集团的整体经济效益。目前许多企业集团由集团公司发起成立了财务公司、内部银行和内部结算中心等内部资金融通管理机构,这不仅可使集团内部的资金充分流动起来,避免资金的闲置浪费,而且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管理水平,增强集团的对外筹资能力。

3、资金控制方面。财务部门除了管理和协调集团资金调度和融通外,还应对集团资金正常运转进行控制和监督。资金控制的实质是理财权限的划分,一般应根据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及企业规模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各子公司距离集团公司的远近、集团公司所持子公司股份比重的大小、子公司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等因素来确定。一般对于大额的资金支付,集团公司应规定一定的批准权限,以避免巨额资金轻率付出而造成失误。集团公司还应对一些诸如对外投资、外汇买卖、境外付款、贷款担保和财产抵押等特殊业务作出规定,加以限制或明确审批权限。

三、投资管理

企业集团应高度重视对长期投资的控制和管理,加强集团公司在投资决策方面的职能作用,从决策程序上进行监督,力争以有限的资本形成高效益的资本回报结构,应着重管好以下方面:

1、投资方向的引导。作为集团公司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应充分发挥财务的诊断、预测和参与决策的作用,研究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根据自身的行业优势和市场状况,选择适当的投资方向,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通过对产业结构效益的分析,及时提出资本结构的调整方案和转移措施,引导成员企业的资金流向,使其达到良好的资产经营状态。

2.投资规模的控制。投资规模的大小因为投资成本、管理能力、负债比率以及投资回收期的长短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约束和控制。由于集团的各成员企业常会为了短期、局部的利益而追求企业外延的盲目扩大,因此,集团公司必须从企业集团的整体出发,对投资规模进行全面而长远的规划,将各子公司的投资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3、投资项目的审定。对于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及其决策程序,应由集团公司统一规定;而对于具体投资项目,应通过规定不同的审批权限进行审定。一般,规模较大的项目由集团公司审批,规模较小的项目由于公司按投资决策程序自行规定。

四、预算管理

集团公司的基本职能是管理和运用资产产权,因此,加强集团公司的资产管理就成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资产的预算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1、资产投资支出的预算管理。集团公司应根据上年度的资产投资收益和集团的发展规划,做好本年度的投资支出预算,并在对市场和投资项目效益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增量资产的支出结构和支出规模;同时对存量资产的调整做出预算,确定其调整方向和规模。通过投资支出的预算管理,实行对集团资产存量和增量的分类管理,规范集团的资产投资行为,控制集团的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生产性资产与非生产性资产的比例,确保集团的资产营运与集团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2、资产收益的预算管理。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必须做好资产收益的预算工作,制定明确的收益目标,并将收益目标合理分解,层层落实到有关的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同时强化收益管理、这里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要决定是由子公司拥有利润留成,还是由集团公司统一调度、支配;二是要确定于公司税后利润上缴比例的大小。

46 39647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