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会的策划方案精编3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朗诵会以经典诗文为主题,结合音乐与灯光,营造氛围,吸引观众参与,提升文化素养,促进交流与分享。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朗诵会的策划方案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朗诵会的策划方案

朗诵会的策划方案 篇1

今年暑假,学校根据教育的实质精神,落实素质教育的原则,以“经典诵读”为主题,以弘扬美德、传播中华文化、培养爱国情操,增强学生实践、探索、创新的精神为目的,开展研究性学习,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特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一)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问题,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二)意义: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活动内容

(一)美文诵读

自主选取优秀的诗词、名著等进行读书学习活动,并做好记录,写好读书心得,文体不限,开学后团委将组织专人进行评选,并推选优秀作品参加区级、市级的评选。(9月10日各班语文老师选送3篇优秀作品交团委,学校组织评委评选)

(二)学唱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

利用假期自己学唱一首经典励志歌曲,并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有关歌曲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表达的主题或内容等。

(三)查阅鲁南民俗文化知识,了解周边的民俗。

由于受现代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鲁南民俗文化迅速裂变,有些民俗被“岁月神偷”不知不觉的盗走,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线,研究鲁南民俗文化,是对当地文化风俗的学习。

(四)深入进行感恩教育,开展“孝德”实践活动。

(1)向父母汇报自己一年来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父母过去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了解自己每年的花费在家庭中所占的比重;了解并清楚记住父母的生日;了解父母所经历的生活变迁;了解父母10余年来为自己学习和生活做出的付出;其他有关方面的情况。以适当的方式,向他们送上作为儿女的一份祝福。并要把你所了解的各方面情况分类记录下来;然后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1篇文章记叙文,字数800--1000字,在记叙的基础上,应有自己的一些感受和认识。提倡在文字的基础上,提供照片,照片可以是反映浓浓亲情的生活照,也可以是反映家庭生活变迁的历史。(9月10日各班语文老师选送3篇优秀作品交团委,学校组织评委评选)

(2)每位同学在假期期间积极协助父母做家务活,每天要收拾好自己的房间,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点滴的付出回报辛勤劳作一年的父母。每人建立一本假期生活日志,记录假期生活和感受,活动结束时请家长写上评语。

三、组织实施

以上各项活动,在学校统一领导下进行,有关处室、年级、班级密切配合分工负责:

团委负责制订活动方案,召开班主任会议安排布置;班主任负责学生的发动、组织、成果收集、资料整理,学生成果平台上传的组织。各年级组、各班主任负责向全体学生宣讲活动意义、内容,并督促落实。

朗诵会的策划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在我校开展新经典诵读活动,主要是让全体师生亲近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养育诗意情怀,开发大脑潜能,丰富语言表达。让大家踏上开满鲜花的经典之旅,过一种更有诗意的幸福生活,构筑幸福诗意人生。

二、活动主题

我校的“新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已经一年多,活动主题是“诵千古美文、做世纪栋梁、创和谐文明”,传承传统文化,提高道德素养,培育民族精神。

三、活动原则

突出“中华经典诵读”和“文明鼎小”这一主题,把我校的“新经典诵读活动”推向纵深,我们确立了以下活动原则:

(一)坚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启发理性、增长才智、开阔胸襟、陶养性情相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相结合原则。

(三)坚持经典诵读与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原则。

(四)坚持抓好典型、点面相结合原则。

四、诵读内容

1、《弟子规》。

2、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

3、近、现代优秀的诗歌、散文等。

五、实施细则

(一)诵读时间

1、每天保证学生有十分钟的诵读时间。早读课安排6分钟教师领诵,每节语文课前的一两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同时利用每周三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各班每月抽出一节语文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

3、在每周的写字课时间,将当周所吟诵的古诗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每周教导处随机抽查。

4、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在诵读时间上,各班级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经典,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经典诵读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二)诵读措施

1、创造“四条途径”,激发诵读兴趣。

(1)、一听,即听广播。学校广播站开设“经典小广播”,由教师、学生主持、播音,其内容有经典朗诵、赏析以及有关经典的趣闻轶事等。

(2)、二看,即通过校园宣传栏、班级黑板报(一学期2次)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经典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渗透经典。

(3)、三抄,让学生做经典卡(一学期一本)、办手抄报(一学期3次)、制经典集(一学期一本)。

(4)、四赛,本期进行一次经典诵读方面的竞赛活动,以竞赛活动促使学生扩大经典的诵读量。通过活动,来检测学生诵读效果,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2、在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的情况下,学校进行“经典诵读先进班”评比活动,使经典诵读活动既保质又保量,进一步促进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蓬勃发展。

即按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诵读会分指定内容背诵、接龙赛、擂台赛、抢答、诵读音乐会等多种形式。通过举行这一活动评出优秀选手和优秀班级。对各班在吟诵经典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同学给予奖励,鼓励学生不断提高吟诵经典的数量和质量;对班级、教师也要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

3、班主任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开辟“经典角”、“经典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争创书香班级。

4、在语文教研组中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让学生先诵读大量的经典,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经典文化的精华,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5、借助于家长的帮助,动员家长为孩子课外诵读经典给予支持,让他们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把记忆中的经典文化还原生活——也就是看到某种景色,或某个生活细节,引导孩子说出与之相映的经典名句来。这样,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会更注重积累,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的经典文化“内化”。

6、总结评比

每学期结束,学校根据各班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情况,以个人和班级为单位进行评比,奖励先进。

六、组织领导

组长:盛

副组长:周

成员:蒋

具体分工:

全体教师:负责组织辅导学生经典诵读朗读指导,自己达到熟读成诵。

班主任、语文老师:负责诵读活动的开展

教导处、德育处:负责日常诵读工作的检查和评测

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对经典诵读工作的领导,同时副组长配合学校教导处进行检查,主要目的是指导并督促学生做好经典诵读,防止前紧后松。

七、测评与奖励

1、测评

(1)自测。各年级各班根据学校规定的必读必背内容,开展早读的诵读活动,并进行自测,自测采用三级制。(自测由各班班主任及语文教师组织,根据学生掌握的必读必背内容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段位,掌握60%——75%的为一级,掌握75%——85%的为二级,掌握85%——100%为三级。)

(2)交流:学期末主要为经验总结交流、评比:学期结束要求书面形式总结活动组织、开展情况,学校将把好的经验做法在全校推广。

2、表彰奖励

学校将在对各班的诵读活动进行检测及经验交流的基础上,开展评选“经典诵读优秀指导教师”和“经典诵读标兵”活动。

朗诵会的策划方案 篇3

组织机构

承办单位: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语文出版社、中华诗词学会

参赛对象与组别

(一)作文类:分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含中职学生)3个组别。

(二)诗词类:参赛对象不限。

作品要求

(一)创作主题

要求围绕“中华经典·我的精神家园”“我心中的巍巍中华”“忆峥嵘岁月展青春韶华”“梦想助力成长”“奋进新时代”等5个主题进行创作。

(二)形式要求

1、作文类: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为500~20xx字(小学低年级字数为200~500字)。

2、诗词类:包括近体诗、词以及现代诗歌。长度不超过30行,需有标题。要求以普通话语音系统为押韵依据。

3、每人限投1篇作品,要求原创,且未曾在任何公开出版物(包括网络出版物)上发表过,所有作品要求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4、可通过上传手写作品照片或电子文档两种形式参赛。手写作品要求字迹工整清晰,照片大小为1M~5M。

赛程安排

(一)报名及上传作品:4月1日—6月15日

选手在规定日期内通过官方网站报名参赛,参加经典常识考核(不限次数),考核合格者获得参赛资格并上传参赛作品。社会大众可通过官方网站进行投票,投票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二)初评:7月

通过专家评审(权重90%)与网络投票(权重10%)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诗词类500个作品,作文类每组800个作品进入终评。7月底公布终评入围名单,同时接受社会大众监督举报。

(三)终评:8月

通过专家评审确定每组350名获奖者,8月底公示获奖结果。

奖项设置

每组设一等奖20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100个,优秀奖200个。学生组别设指导教师奖若干。比赛同时设优秀组织奖。优秀获奖作品将结集出版。

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方杨燕艳

联系电话:010—,010—

联系邮箱:

38 39926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