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南供求信息网 县农村电商培训方案例子【范例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桦南供求信息网 县农村电商培训方案例子【范例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县农村电商培训方案【第一篇】

一、具体任务

《县商务局、工信局、扶贫办关于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具体任务是: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为抓手,以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以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扎实抓好党政推动、市场运作、协会牵引、基础配套等关键环节的工作,到2015年底,实现全县乡(镇)、行政村物流配送网点全覆盖、宽带网络全覆盖,通互联网农户达25%以上,通讯普及率达95%以上,建成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1处,县级电商运营中心,开设网店300家,实现乡级电商服务站和村级电商便民服务点全覆盖,电商交易额达2亿元以上。

到2018年底,电商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网上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全县累计开设网店1000家以上,电商交易额累计突破10亿元。

二、工作进展

我县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成了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8个镇级电商公共服务站和248个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点,搭建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构建了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成邮政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分拣中心、18个镇级物流中转站和248个村级“三农”服务站,搭建了物流仓储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全覆盖;建成电商培训中心,2015年以来,共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41班(次),培训人员4016人(次),带动就业1200余人。

截止2017年9月底,全县在阿里巴巴、淘宝、微商城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店铺730个,网上销售产品有茴香、葵花籽、羊肉、蜜瓜、人参果、沙葱、红枣、枸杞、锁阳、苁蓉等360多种;引进苏宁易购、京东商城、集群E家、2688、尚景捷讯、万颗商城、善融商务等10家电商平台在县城设立体验店;培育富达、瑞邦科技、供销通、金樽宝等本地电子商务企业31家;2016年全县电商交易额达亿元,其中农产品网上销售额亿元。今年1-9月份全县农产品网销额亿元,同比增长16%。

依托省财政下达的2015、2016、2017年度电商扶贫资金对贫困乡镇站点进行改造提升,2015年省财政下达电商扶贫资金8万元,项目资金已及时下拨,主要用于电商扶贫试点乡1个(镇)和电商扶贫试点的村3个(镇首好村、号顺村、玉成村)完善提高和上线运营。2016年省财政下达电商扶贫专项资金8万元,项目资金已及时下拨,主要用于镇村、乡建设村、村、镇村、村、村、乡村、村等8个村级电商便民服务点的完善提高和上线运营。主要用于服务站点场地装修、展示产品购置、网络架设及通信、网店装修、电商培训、物流补贴等方面。2017年省财政下达电商扶贫专项资金25万元,主要用于镇、镇、镇村、村、村、镇村、村、镇村、镇村、村等电商服务站点的改造提升,目前资金使用计划已下达有关乡镇,有关乡镇按照资金使用方向拟定了实施方案,正在实施,近期将组织对实施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拨付资金。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县电商人才匮乏,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部分乡镇电商服务站点不能正常运营并发挥效益。

二是我县乡村地处分散,快递收发件少,物流成本高,收发不及时,电子商务普及难度大。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进一步强化电商培训。加快推进2017年电子商务培训工作,确保按照培训计划内容和时间节点完成全部培训任务;支持电商企业、各类培训机构有计划分层次开展电子商务政策理论、运营操作等方面的培训,重点培训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工作人员、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返乡创业青年、大中专毕业生、网商和退伍军人等,为电商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县农村电商培训方案【第二篇】

而此前,每到收获时节,这个村的村民就因百香果卖不出价、销售不畅而发愁。

瑶埠村的华丽转身无疑是横县56个贫困村实现突围的缩影。横县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开创“党建+电商+扶贫”特色模式―由党组织牵线搭桥,在电商企业协会建立党支部,培养党员成为扶贫带头人,促进电商企业与贫困村、电商业者与贫困户、村淘合伙人与扶贫第一书记结对帮扶。“拿我们瑶埠村来说,众筹公司、农村淘宝服务站和村党支部结对帮扶,村淘合伙人陈焕盛与驻村第一书记结对共建,帮我们把百香果卖到了网上。同时,组织村民到县城接受电商培训,村民都成了电商能手。”农炳民说。截至目前,该县精选了56家电商企业与56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125个电商业者与650多个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95个村淘合伙人与56个贫困村第一书记结成帮扶对子。

“打通农产品销路这一关键环节,才能实现精准脱贫。”横县电商办主任介绍,横县成为全区首个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千县万村”项目试点县后,阿里巴巴、乐村淘、村邮乐购等电商企业覆盖了所有农业特色产业,有效打通农产品到销售端的“最后一公里”。

“仅靠企业市场行为,往往只是企业和少数种养大户赚钱。要促进精准脱贫,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参与引导。”县组织部部长谢文华介绍,该县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横县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将“党建+电商+扶贫”经验形成政策,扶持电商企业挖掘贫困村的特色农产品上网销售,引导电商扶持贫困村300多青壮年劳动力开设乡村网店。

县农村电商培训方案【第三篇】

一、黑龙江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现状

自2014年,黑龙江省启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以来,综合示范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2016年底,示范县入驻运营中心的各类企业150多家,开展各类培训6万多人次,带动就业人员18万余人,帮助11万余名贫困群众开办网店创业,1200余名贫困群众通过相关产业就业,300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精准帮扶,三年来新增电商网民528万人。依托邮政、供销、“万村千乡”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网点、乡(镇)村级服务站点,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164亿元,其中农村产品上行交易额619亿元。各示范县从组织保障、宣传培训、电商平台、公共服务、精准扶贫等方面积极探索新模式,推进创新电商进农村工作。

二、黑龙江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取得的成效

通过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促消费、畅流通、惠民生”的重要工程和农业产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抢抓“互联网+”战略机遇,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大力度,加快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扩大了宣传培训渠道。示范县(市)除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等主流媒体宣传外,还通过电商刷墙、路边广告牌匾、传单、微信等渠道广泛宣传农村电商,第一、第二批15个示范县还通过《国际商报》专刊整版报道了本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工作经验,使创建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家喻户晓,提升了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应用水平。

三是积极引入省内外第三方电商平台,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明水、勃利、泰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托龙头企业电商平台,培育县域品牌,分别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明绿康源、淘源明、对面小城、东北老勃、素食猫等本地电商平台和品牌产品。拜泉、肇源、延寿、桦南、方正、海林县加强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在淘宝、苏宁易购、京东、1号店、邮乐网开设特色馆销售当地特色产品,覆盖100多个产品小类;肇源、明水、集贤、勃利还通过电商平台开展土地定制、农超对接、电商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食堂等形式,创新电子商务经营模式;泰来、集贤、富裕、尚志、克东、嫩江、庆安县分别与东北网、37秒易淘、乐村淘、神州买卖提等平台企业合作提升当地电商发展水平。

四是建设完善了示范县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23个示范县已经建成电商公共服务经营中心18个,物流配送中心 16个,第三批示范县正在建设之中,预计2017 年底示范县基本实现全覆盖,为发挥电商资源的集聚效应,提供了基地支撑。

五是发展乡村电商服务网点。示范县整合农村现有商贸、配送等流通网络资源,充分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便民连锁超市、邮政服务站点、专业合作社等现有资源,改造、新建乡(镇)、村服务站点1341个,覆盖117个乡镇、1139个 行政村。

三、黑龙江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

示范县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三年来,取得的成效固然可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体系建设缺乏配套的O督机制。做农产品上行的涉农企业信用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溯源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还缺乏配套的监督机制。

(二)运营企业经营主体不明确。个别地方对农村电子商务研究不够、认识不足,还存在“一哄而上开始,一哄而下结束”的问题。

(三)人才瓶颈制约着电商发展。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依然突出,数据报送还不能与国家数据统计平台实现完全智能对接等。

(四)对公共资源的统筹整合不力。存在着电子商务对税收、实体经济影响的认识模糊、规划政策不落地的问题。

(五)个别县对绩效评价专家提出的整改问题,领导重视不够,整改措施不力,整改效果不明显。

四、黑龙江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重点

示范县争取不容易,做好了就更难。因为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领域,加上农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供食用、保鲜度、季节性等特性,造成农产品电商比一般工业品电商要复杂得多。各示范县要聚焦关键环节,增加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建设好县级公共服务经营中心

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是汇集全县范围内商流、资金流、物流、人才流、信息流的集散地,是县域电商运营的心脏,相关资源在这里发挥积聚效应,让所有电子商务主体找到所需要的相关服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在空间位置上可以建在电子商务集聚的地方,在硬件上要有固定办公场地、设施,要有服务前台和运营团队。鼓励利用现有闲置资源建设公共服务中心,中心可以建设物流分拨中心、农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心、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等。

(二)破解物流“最初和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

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短板。“四通一达”等第三方物流大多只到县一级或中心乡镇,快递服务网点在乡镇一级覆盖率不到70%,邮政物流成本高等原因参与度也不高。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是财政资金的重点支持方向。2016年三部委文件明确要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率不低于项目专项资金总额的30%,可见支持力度之大。各县要创新建立适应“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需要的农村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配送体系,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农畜产品冷链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村级网点等建设,把硬件保障起来。通过整合区域内邮政、供销、公交、电商、传统商贸企业、“四通一达”等物流资源,加强网络、设施和信息的共享衔接,改造农村物流的商业流程和利益链条,形成符合市场规律和需求的物流解决方案。

(三)加强人才培训

县域电商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有了人才,电商才能发展起来。没有懂电商的领导,没有会干电商的干部 ,特别是缺乏一大批愿意从事电商的人才,这是县域电商的心头之痛,严重影响了县域电商的发展,所以必须把人才的培养放在最为核心的位置。有人就有事业,人才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所在,示范县要积极探索解决人才问题的途径。培养本地人才是主要途径,学会造血,要对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提供电子商务政策、理论、运营、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努力培养一批既懂理论、又懂业务、既懂农业生产又会网络营销、能带头致富的复合型人才。吸引外来人才也是解决人才短缺问题的有效办法,要建立电商人才的引进机制,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商从业者返乡创业,鼓励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降低农村电商人才就业保障等方面的门槛。吸引优秀人才来农村发展,除了提供一定的待遇,更主要的是能够提供一个发展舞台和良好的创业环境,要从体制机制上为人才创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条件和氛围。

(四)建立起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

互联网销售,好产品是首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农产品上行是工作重点。黑龙江省有丰富的产品资源,各示范县可以依托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从企业信用体系、农产品标准化、溯源体系、质量体系建设入手,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加强品牌培育,增加产品附加值。农产品生产不同于传统工业化大生产,县域内农产品的生产规模较小,对市场大批量的需求,要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统一标准和流程,整合生产资源,代替传统工业的实体规模化生产。要促进线上线下结合,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增强市场信息传导效应,连接产品供销,增加有效供给,适应和创造新需求。要引导农产品生产和经营主体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建设电商专区或旗舰店,开展农产品网上批发、零售和产销对接等活动。鼓励农村电商企业利用已有的实体网点和物流网络,把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乡有机结合,既降低物流等运营成本,又可以增加经营收入。

(五)加强村级服务网点建设

村级服务网点是连接百姓的纽带,它既是电商企业实现工业品下行的信息中心、体验店,又是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上行的信息采集中心、中转站,还是直接为农民提供电商服务的服务站,也是电商扶贫的联系点。它对上连接县域公共服务中心和电商平台企业,对下联结“淘宝”业者、微商企业和个体农民,所以要把愿意做电商、有能力做电商、愿意为百姓服务的、在群众中有影响力的人选为站点负责人,切实发挥站点的桥梁作用。

五、确保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工作扎实推进的具体措施

(一)切实履行县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

(二)突出创新理念,形成符合自身县域特点的电商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和发展热潮。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保持冷静,树立科学思维理念,学会借鉴吸收并创造性发展,各地要创新体制机制,贯彻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做好引领工作。各市(地)商务主管部门要主动发挥主动服务和监督作用,突出改革创新的理念,形成符合自身县域特点的电商模式。

(三)严格执行财经纪律,防范财政资金风险

政府资金支持的设施建设改造,要为营造农村电商发展环境服务,以硬件建设带动软环境的改善。要提高县、乡、村电子商务运营体系的开放共享程度。强调一点,政府资金扶持的项目,不能为单个企业提供排他。运营中心是公共的,物流配送要对外提供合理定价的服务,不能仅为一家企业服务,村级点也不能局限于一家电商平台,资源必须整合、共享,才能共同把农村市场做大、做好、做强。要用好用足政府扶持资金,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探索用基金、PPP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设立专有账户,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通过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使用风险,形成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切实防范风险。

(四)积极探索,以新理念指导新行动,推介独特的地域产品走向全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地要主痈慕工作方法,要找好切入点,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各类主体的功能和作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有序推进。要以新思想适应新形势、以新作为服务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行动,积极推介独特的地域产品、生态农业和特色旅游,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抢抓机遇,顺势而为,让本地特色产品走向全国,并实现一张网络卖全球的梦想。

(五)加强学习,积极培训,不断探索商业新模式、新业态

县农村电商培训方案【第四篇】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扶贫

1湖北省县域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2015年7月,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关于开展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15年发展的200个示范县名单(其中湖北省8个县)。2016年1月11日,农业部了“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方案涉及全国10个重点省(区、市),湖北省并没有作为试点地区。其中要求北京、河北、吉林、湖南、广东、重庆和宁夏等7省(区、市)重点试点发展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吉林、黑龙江、江苏、湖南等4省(区、市)重点试点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北京和海南重点试点发展休闲农业电子商务。

1.1湖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基础较好

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湖北省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一直处于中部地区领先,2002年就获批国家科技部第一批农村信息化示范体系建设省。根据世界知名数据商Akamai的统计,作为国内网购大省的湖北(全国第8,中部六省第1),在全国知名电商平台(淘宝、天猫、京东等)的入驻企业数量和交易额都偏少。

1.2湖北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情况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2016年中央1号文件,不断的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自2014年开始已经连续三年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每年各省、自治区通过激烈的竞争评选推出发展基础和前景较好的示范县名单。从该名单分布来看,黄冈(共6个)、恩施(共3个)和十堰(共3个)的示范县入选最多。

1.3湖北省参与农村电商的主体及其特点分析

目前农村电子商务的参与主体,除了当地政府以外,还有以下7个方面的主体会参与到县域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的建设中,包括:国家机构和央企(中国邮政、供销总社、中国电信)、传统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京东、苏宁)、地方电商企业(浙江赶街、山西乐村淘、深圳淘实惠)、涉农上市企业(金正大、辉丰农业、新希望、北大荒)、新农人群体(广大的农特微商)、社会化的电子商务服务商(县域电商的整体规划与方案设计、产业园及物流体系构建、再到美工、摄影、包装、品牌设计、推广、培训等)、县域当地传统零售连锁企业。

1.4湖北省淘宝村现状

淘宝村通常是聚集在某个村落的网商群体,基于淘宝电商生态系统,以规模效益和协同效应的电商产业聚集现象,其数据认定标准通常是指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村庄。2013年,阿里巴巴了全国20个淘宝村,湖北省无一入选。如今淘宝村数量已经达到211个,湖北仅有一家入选(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绿松石),相对于其他农村电商发达省份(浙江62个,广东54个,福建28个,河北25个,江苏25个,山东13个),反应了湖北还缺乏电商产业集聚的配套政策与发展环境,值得反思。

2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

2016年是湖北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元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一些短板。(1)思维理念问题。很多地方对电商扶贫的认识存在问题,扶贫实施过程中往往是自上而下推动,基层群众缺乏动力和基础,地方政府推行扶贫政策针对性不强,往往照搬江浙等地先进模式,政绩思维明显。创业培训实用性和融资渠道等问题往往又得不到解决。(2)农业生产及农产品标准化问题。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商品化程度不够,而缺乏标准化就缺乏品牌化经营的基础,从而很难系统的包装和推广,从公共区域品牌发展到市场品牌。(3)信息、交通、金融基础设施整体落后。基础设施问题.面临着信息流和实物流两大主要难题(道路状况差,物流发展滞后,网络覆盖面低)。农村地区商业银行网点覆盖区域有限,造成交易支付渠道不畅通。同时农村电商融资困难,电商扶贫资金不到位,电商扶贫资金投入不足,拨付不及时,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农民贷款困难等问题也客观存在。(4)电商专业人才匮乏问题。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全面缺少专业的电商运营、技术、营销、市场、仓储物流、品控保险等人才,这也是实施电商扶贫的一大障碍。(5)县域电商缺乏统一高效的规划,造成农村电商产业集群式协同发展环境有所欠缺。很多地方政府重视扶持电商园区和企业招商,重点关注龙头企业发展电商,对基数更大的农村草根电商创业的重视不足,返乡创业青年和大学生等新农人群体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3对策分析

探索并研究解决以上存在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对于提升电商扶贫开发水平,形成完善的农村电商市场体系,带动贫困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贫困地区农民就业创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统一认识,利用农村电商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电商并不仅仅只是工业品、农资下乡加农产品进城,而是要借用电子商务这种新经济理念,打造重构新型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生产产业化,打通农业生产与终端市场的流通环节,促进贫困地区人民增收;重塑优化县乡(镇)村三级物流、金融及生活服务体系,促进农民生活的现代化。(2)推进品牌战略,主打特色创新。贫困地区当地政府必须站在全局视角,整合优化当地农产品资源,以政府背书的方式,系统打造当地农特产品品牌,从公共地域性品牌逐步发展到市场化的企业品牌。(3)充分整合各方力量,打造当地电商产业生态圈。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电商综合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站建设的覆盖范围和实际运营专业指导。需要贫困地区当地政府进一步引入社会资本并增强电商扶贫专项资金拨付效率,丰富农村电商金融形式,拓宽融资途径,解决农村电商从业者的融资难问题。(4)培养高端和实用性电商人才,完善人才体系。贫困地区当地政府需要从三个方面解决电商发展的人才问题,①通过政策优惠吸引外部多元化的社会资本和力量;②通过创办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培养本地化人才;③通过配套优惠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扶持做大一批本土骨干企业。贫困地区政府必须锁定紧缺应用型人才(美工设计、数据分析、运营推广),加大培训和引进力度,同时要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管理机制。(5)完善农村电商扶贫制度和扶持政策。电商扶贫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领导专班的积极推进,地方各部门积极有效的配合,在贫困地区当地营造电商扶贫的紧迫气氛,再基于深度调研成果出台电商产业布局、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方案,以及创业资金补贴、税收减免及创业贷款优惠政策,最后再通过典型电商创业致富案例的示范推广效应,进一步推进当地电商经济发展的步伐。

4结语

当前,电子商务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各方认识差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人才、组织与制度等相关问题,文章通过对其成因和应对策略的分析,旨在统一农村电商参与各方的认识,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同营造农村电商扶贫的良好氛围,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通过电商带动当地传统产业的繁荣,实现农业生产与流通的现代化,农村生活的现代化,并进一步促进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就业与创业,从而实现电商扶贫的最终目的———促进贫困地区群众人民增收脱贫,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局面。

作者:杜晖 熊艳芳 单位:武汉商学院商贸物流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昕,起建凌,谢圆元.电子商务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5(12)

2卢迎春,任培星,起建凌.电子商务扶贫的障碍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5(2)

3魏延安.农村电商———互联网+三农案例与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4裴小军.互联网+农业———打造全新的农业生态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5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淘宝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6张蕊,王银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9)

38 2473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