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方案例子(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方案例子(优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方案【第一篇】

一、总体思路

为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

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促进电子商务网购网销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商品物流配送能力和农产品商品化率大幅提高,全面实现快递到镇、配送到村的电商氛围浓厚,配套体系健全,与“三农”发展融合。纳入示范的农产品、日用品、农生产资料等服务“三农”的网商或网店得到较快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逐年增长,物流成本逐年下降,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一网多用、城乡互动、双向流通、融合一体”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二、实施内容

1、建立电商运营平台

利用本地现有电商平台,优选电商平台,打造全新的综合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外部平台如:淘宝、京东、一号店等,将线上网站打造成统一的流量入口,同时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供销、农党网体系以及大型龙头流通企业、电商企业,从而实现线上资源的整合。线下利用现有的超市连锁直营店、乡村加盟店、邮政营业网点、便民服务站、三农服务站、报刊亭等实体渠道,建立农村电子商务镇、村服务站,为村民提供电商(如代买、代卖)服务,从而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机结合。

2、建立电子商务运营中心

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管理和经营,负责在农村植入、普及、推广电子商务,打造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让电子商务走进农村的千家万户。电子商务中心在搭建线上农村购物和售物平台的同时,帮助特色农产品商户开设网店,入驻网络销售平台,并为商户提供信用认证和创业贷款等支持。通过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为特色农产品经营户提供统一的货源组织、收购、订单处理、产品包装、包裹寄递等增值服务。从而实现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为农民提供在村购物、售物、缴费等一站式解决方案,让广大农民享受电子商务带来的红利。

3、建立商品仓储集散中心

建设商品集散仓储中心,建设乡镇商品配送中心,建设乡镇农资配送中心,建设标准化电商实体服务点。

4、建立畅通的农村商品物流渠道

依托供销、邮政等企业和社会第三方物流网络,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开发,建立方便用户的新型农村商贸物流配送系统,为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构建快速流通渠道,构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物流通道,逐步覆盖示范区域内所有乡镇,行政村和居民委员会。

三、扶持政策

(一)鼓励企业(网商)做大做强。鼓励区域内的电商企业做大业务量,扩大注册用户,增加电商户数。

(二)鼓励镇、村带头发展。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农副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带动城乡统筹发展。整合农村远程教育网、农村电信宽带网络、广电数据网络等资源,实现一网多用、城乡互动、双向流通、融合一体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鼓励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的村级农家店、直营店,以及乡镇商贸中心和配送中心进行信息化改造。各地要重视电子商务工作,结合本地实际谋划电子商务发展路径,鼓励本地区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或者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村种养殖大户在网络上展示展销,扩大网络销售量。对电子商务年销售额、企业(网商)数、社区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达到一定标准的示范乡镇(街道)、村,分别给予奖励。鼓励乡镇推动有条件的村创建电商村,对符合电商村标准的,给予奖励。

(三)鼓励电子商务广泛应用。各行业主管部门要逐步在旅游、文化、生态、餐饮、休闲、教育、医疗、政府采购、金融等领域确定若干主流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重点培育,引导更多企业入驻和应用。鼓励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提供本地生活电子商务。

(四)加大活动推广力度。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活动阶段;参加各类电子商务推进会等重大赛事、创业活动;组织赴先进电商地区学习考察等。鼓励电子商务企业(网商)组团参加专业展会。

(五)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力度。执行国家对电子商务产业税收的优惠政策,税务部门加强对电子商务企业(网店)的纳税辅导,营造有利于电子商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加强电子商务人才保障。对引进的电子商务领域优秀创业创新人才,按引进高层次人才相关政策给予兑现落实。每年安排或整合一定资金,用于电子商务培训、电子商务人才对接会等。鼓励和支持本地网商,建立一批青年网上创业见习基地,根据工作量给予见习基地一定补助。

(七)扶持电子商务支撑行业发展。鼓励引进高端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专业化管理、整体配送和冷链运输能力。加快宽带提速升级,实现重点公共区域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快推进4G通讯网络建设。

四、组织推进

(一)明确职责分工 。实行“属地推进,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办法,统筹推进实施。

(二)加强业务培训。切实制定农村流通信息化工作培训计划,纳入农村流通设施信息化改造提升工程规划及实施方案,落实培训经费,适时培训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操作人员,各农家店等服务人员全面接受培训确保应知应会。

(三)抓好智力支持。重视发挥信息服务中介组织作用,邀请各级电子商务协会、学会、产业联盟中介组织和大专院校来开展智力服务,举办学术与科研交流,提供商务信息服务政策与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和市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加大支持力度。贯彻落实国家扶持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各项政策,研究制定促进通信、金融与农村流通信息化、电子商务互相支持、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适应农村流通信息化电子商务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

(五)建立考核制度。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纳入有关部门和乡镇目标考核并设立专项工作奖励。研究制定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绩效评价办法,定期考核评价各地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情况,将考核实绩作为总结表彰的重要依据,促进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方案【第二篇】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根据上级行的部署,2011年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要继续以农村地区支付服务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提高账户服务质量和效率,扩大适合“三农”经济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广泛应用和支付系统在农村的覆盖面,推动农村支付服务组织实现多元化发展。在巩固县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乡镇、村为主战场,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向乡镇及以下农村地区延伸,努力消除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区域。

(二)具体目标。2011年,实现全县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量比2010年增长25%,农村地区银行机构基本建成完善的内部清算网络,能够以电子方式办理跨行支付业务;支付系统覆盖率比2010年增加15%;农村地区人均持卡量不少于张,持卡消费额占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不低于18%;ATM、POS机具在农村地区的布放数量同比分别增长25%和45%以上。

二、工作重点

(一)制定“强力推进年”实施方案,及时传达贯彻

结合上级行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强力推进年”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制定《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强力推进年”实施方案》。召开辖区银行机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会议,全面进行传达贯彻。(2月底前完成)

(二)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协调政府部门、银行机构贯彻落实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相关文件,推动辖区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要求各银行机构要根据文件要求,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协作,为农村地区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服务。(3月底前完成)

(三)推动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创新

1.组织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积极做好通过POS、转账电话或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等设备利用借记卡助农取款业务和汽车移动金融服务工作,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够办理小额取现等业务。

2.组织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利用新农保、新农合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并以此为抓手与利用银行卡助农取款结合,实现新农保、新农合费用的银行代收、代付,提高农民手中银行卡的使用效率。

3.探索通过发展网上支付农村示范户,向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农村居民推介手机支付业务等措施,让新型电子支付在农村地区逐渐扩大应用。继续拓展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保持、巩固和扩大特色服务业务量。

以上工作贯穿全年,力争2011年末取得较明显成效。

(四)扩大支付系统覆盖面。

涉农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要全面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中关于“夯实基础、畅通渠道,拓展支付清算网络覆盖面”的具体要求,发挥跨行支付清算系统的核心作用,完善内部清算网络建设。2011年将督促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增加两处网点加入支付系统,使辖区银行机构支付系统覆盖率达到50%以上。(8月底前完成)

(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建立辖区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宣传长效机制。通过报纸、电视台、网站宣传县域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成果。统一组织县域支付结算宣传、培训。研究制定面向涉农金融机构业务培训的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队伍素质和业务技能。继续到各乡镇开展支付结算知识巡回宣讲,进一步普及农村群众支付结算知识。(8月底前完成)

(六)在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

1.摸清辖区每个银行机构现金使用前5名的大户,组织其开户的银行机构有针对性开展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对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效果进行跟踪调查,确保措施有效。

2.充分利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探索在县以下区域农村企业中推广使用商业汇票,拓展农村企业融资渠道。摸清电子商业汇票在辖内使用情况,确定1-2户商业汇票使用量较大的重点企业,尝试使用电子商业汇票。

3.加强对空头支票的处罚力度,维护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秩序,要积极引导并支持辖区内银行在自愿基础上,稳妥、有序地开展支票授信业务。

以上工作贯穿全年,力争2011年末取得较明显成效。

(七)着力防范支付风险

1.各银行机构要加强各类支付终端设备的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农村支付终端特约商户的检查监督制度,定期进行巡检。

2.提高电话转账业务的安全程度,保障当事人合法支付权益。

3.完善农村地区支付业务信息报告制度,加强风险案件信息的交流沟通,认真做好农村地区支付风险信息的搜集和风险预警,协调、配合公安机关依法打击支付领域各类违法活动。各银行机构出现风险案件要及时报告人民银行。

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第三篇】

关键词:互联网+;县域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

1 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着力构建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发展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优化电子商务产业链,推动电子商务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电子商务“拓市场、促消费、带就业、稳增长”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基本思路

通过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物流仓储和配送服务中心,突破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电子商务操作和物流配送等瓶颈制约,建立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使农民能够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网上购物环境;同时,搞活农产品流通,扶持农村青年创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统筹城乡发展做出贡献。

总体目标

建成一套以县级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心,以县、乡(镇)、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和物流配送体系为支撑,以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和电商企业为龙头,完善辐射全县乡镇、村的电子商务服务网络,推动电子商务与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工艺制品等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加速农村流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2 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优化环境

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政策、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引导支持作用,创建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环境。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着力创建顺应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和要求的政策和标准体系,形成创新发展的促进机制,发挥地方工业、农业产业优势,率先突破物流、支付、诚信和安全等瓶颈,增强发展潜力。

企业主体,市场运作

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重点突破,示范带动

坚持重点推进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大力建设农村电商平台,推动一批企业走进去(农村),扶持一批企业走出去(城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电子商务项目。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通过示范带动,全面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合作共赢,促进融合

建立电子商务产业联盟,整合各行、各业资源,有效地推动电子商务体系的建设。推动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入拓展电子商务在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推动电子商务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3 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工作重点

引入电子商务企业

电子商务是一项涉及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市场营销、仓储、物流、配送、管理、金融等多学科门类项目,通过引入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负责本县电子商务发展的规划、研究、系统建设、运营、管理与咨询等服务。

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训

通过与高校与研究机构合作,编制培训大纲,制定培训方案,组织电子商务专题讲座,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对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进行实务培训,切实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

一是培训政府、行业管理人员。组织开展各级政府管理人员电子商务培训工作,普及电子商务知识,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帮助转变经济发展思维和管理模式。

二是培训涉农企业和合作社。为进入大型电商平台的涉农企业和合作社提供网上开店,市场推广、运营维护等综合培训。

三是培训农村电商创业、从业人员和农民。针对已触网企业的从业人员及有意向触网创业的人员,举办电子商务招商讲座,从品类选择,数据支持,平台政策等多方面,进行网络创业培训,举办网络购物知识农村大讲堂和公开课,邀请网络购物达人,为农村消费者普及网络购物,正品行货、支付安全等网络购物知识。

四是培训农村经纪人。鼓励农村经纪人参加电子商务培,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大宗农产品成交量,直接组织农产品网上交易,迎合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的发展需求,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保证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同时引导农村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

五是建立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为毕业回乡大学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45岁以下的公民,为其提供一定的场地,供其创业发展用,并提供一定的技术、资金支持。

4 建设县、乡(镇)、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络

建立县域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基于平台并围绕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建设全县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实现网络代购、农产品销售及相关服务功能。

一是建设县域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由引入的电子商务企业建立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政府的支持与协调下,统筹构建乡镇级、村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并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

二是建设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由县综合服务平台承办企业在全县乡镇选择农村经纪人、农村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等网络知识丰富、创业意识较强的青年加盟全县综合服务平台,负责乡镇服务中心的经营和管理。

三是建设村级电子商务体验店(服务点)。由县综合服务平台承办企业充分利用农村商店、村民活动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有资源,鼓励各行政村建立1个以上农村体验店或服务点,为当地村民提供网络代购、各类产品销售及其他服务。

5 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引导现有物流企业、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体系。以现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以及供销、快递公司、物流公司、邮政等为依托,建立区域仓储配送中心,完善自营和第三方配送。加快与电子商务进农村联动发展,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主要负责网络商品配寄送,实行农产品统一配送、统一仓储以及协调售后服务等相关工作。

6 建立“淘宝特色中国馆”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

支持完善现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引导企业产品入驻 “淘宝特色中国馆”,逐步推动电子商务与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工艺制品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最终实现以县域县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多平台共同发展,完善县域电商服务网络,实现行业资源及信息共享,进一步促进县域电商的影响力。

7 制订农产品流通标准化

推动农产品流通服务标准化建设,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损耗,由县农业局牵头,组织落实国家农产品流通标准,探索本地土特产品流通标准化建设。推动农产品向农产商品的转变。

8 制定农产品溯源体系

以农业局为承头,与工信局、工商局、企业一起合作,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索及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贯穿从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直到卖场全过程,切实保障消费者对农产品种植、加工运输等过程相关信息的知情权,进一步提升对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监管和农产品品牌建设。

9 拓展电子商务应用范围

鼓励和支持开展网络购物和网上批发交易,实现实体商店和网上商城有机结合,促进传统商贸流通方式向现代商贸流通方式转变,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与淘宝、天猫等国内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建立自己的品牌直营店,进一步提升县域特色农产品、工艺制品、休闲旅游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鼓励与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以及国外的环球资源网等多个国际平台合作,拓展国外市场营销网络,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提升企业的出口额;鼓励新兴的网络营销模式,利用线下市场的资源优势,通过微信及微博的线下推广应用,以及移动端的引导,使更多的消费者通过线下体验,线上购买,达到了线上和线下的互相促进和发展。

10 构建全县统一品牌,一乡一大品,一村一品的品牌体系结构

全县统一打造全县统一品牌的同时,挖掘各个乡镇地方产业与民族文化特点,每个乡挖掘出统一的一个大品牌。在一些有特色、有产业开发价值的村,打造村级品牌。其中县级品牌由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打造与控制、乡(镇) 品牌由乡级电子商务中心打造与控制、村品牌由村级电子商务中心打造与控制。品牌统一使用品牌名称,统一包装。

11 规划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区

建立县域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以农副产品、商贸物流、旅游、家居建材为主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培育生活服务类电商企业,致力成为县域电子商务优秀基地。在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立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为毕业回乡大学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人员的电子商务提供一定的扶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12 结束语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商务模式,在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升农业的产业化程度,调整农业结构,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农产品市场销售范围,农民增收方面的优势是不可忽略的。在推动发展县域农村电子商务过程,应明确建设重点,建立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体系与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雷银生,陶静。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农村消费品市场研究[J].江苏商论,2007.

[2]刘佐太。试论电子商务与县域经济的发展[J].农村经济,2007(6):44-45.

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第四篇】

关键词:农村电商;发展途径;人员培训;平台建设;保障措施

一、原平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我市地处山西省北中部,辖7镇、11乡、3个街道办事处,有520个行政村,总计50万人,总面积2560平方公里,地域辽阔,农产品极其丰富。东山同川等地,盛产水果,尤其以梨负盛名,水果年产量达数万余吨,是我省最大的水果产区之一,也是全国酥梨生产的基地;中间闫庄、王家庄乡、新原等乡镇,盛产玉米、高粮、谷子等粮食;除此之外王家庄乡的设施农业——万亩大棚,大量生产蔬菜,香瓜;白石等地盛产小米;楼板寨等地盛产核桃等。这么多的名优特产品,本来是农民致富增收的保证,可一些农民还是要靠出门打工来养活家人,这正是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给农民朋友们带来的阴影。现代信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诞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给农民带来了转机。顺应这一潮流和趋势,原平农校成立了农村电商孵化中心,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农村电商创业者。我市电子商务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二、强化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途径

1、建设商务平台支持和数据应用体系

在政府引领、企业运营的框架下,建设具有原平特色的农村电商网络平台,该平台应该包括商品展示、信息、多渠道推广、线上线下交易、客户服务、商品管理、订单管理、物流配送、售后服务和系统维护等功能,从而实现网络数据的保留和共享。与此同时积极利用成熟的第三方电商平台,多方面宣传、介绍、推广平台和特色农产品,推动发展农村电商,并将数据接入引流到本地平台,实现两条腿走路,为全市的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网络平台支持。

2、培育打造原平网络地标产品品牌

精心挑选我市名优特产品,严格进行质量测试、品牌培育、认证追溯、商标策划、包装设计等,进而以统一品牌打造网络销售地标产品,这样将农村千家万户的产品都纳入到同一品牌,然后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到全国各地,建设农产品网络销售绿色通道。相应地在周边地区的线下商场开设网络产品线下体验店、展示馆等,以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式推动传统特色农产品销售,实现转型升级,进而带动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园区,造就出一大批成长性极好、带动性极强的电商企业,从而吸引更多的其它电商企业入驻电商产业园区,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我市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培训

1、加大电子商务培训的覆盖范围

完成培训体系建设,依托“原平农校农村电商孵化中心”或其它培训机构,开展电商培训工作,通过多期、多层次、多领域的培训,普及电子商务知识,使各行各业人员具备应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能力;通过对农民、贫困家庭人口、退伍军人、待业大学生、大学生村官、乡镇干部、市直单位在职干部职工等开展电子商务操作技能和创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支能够熟练掌握运用网络技术,促销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创业队伍;通过培训着力提升全民电商意识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互联网+”思维,形成鼓励电商发展、电商精准扶贫的浓厚氛围。培训提升全市已开店网商的专项技能,重点包括客服、美工、推广三大方面。

2、强化农村电子商务的培训内容

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制定不同的培训课程,如原平市农村电商培训、农技人员培训、淘大创业班、无线公开课等。推广农村扶贫电商培训班,为农村各类贫困群体开展电商培训讲座,组织各类群体积极参加电子商务行业培训交流大会等,传递电子商务最新趋势,深刻触发该类群体的触网热情。

四、完善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1、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基础建设

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充分利用知名电商平台,搭建线上线下“特色馆”。如“淘宝•原平馆”、“神州•同川馆”、“苏宁•核桃馆”等。循序渐进完成村(社区)服务网点建设,与“万村千乡”农家店、专业合作社等结合,对农村服务站实行部分改造,做到存量与增量有机整合,实现电子商务进驻农村服务点;完成区域物流仓储中心、综合配送中心的建设工作,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推进乡镇商贸中心改建工作,形成市、乡镇、村联动的线下物流服务平台;完善农村通信网络基础的建设。

2、巩固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线上服务平台、客服系统、物流仓储系统、质量保证系统进入全方位运转状态,各体系进入后期维护、系统升级阶段,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供应商产品开发支持、提供分销平台及综合推广服务、网商融资合作服务与大数据服务等;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进农村政策引导和服务支撑体系;分层次加强检查调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要求,把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各项工作措施逐项分解落实到市直相关部门、乡镇、村,明确时间表、线路图、责任人,并纳入全年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强督促检查,完善监管、统计、信用评价等制度,定期现场办公,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困难,确保按期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2、强化资金、基础设施保障

把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培训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设立专用账户,专款专用,确保项目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着力实施乡村公路完善提质工程;加强与联通、移动、电信等通讯部门沟通合作,实现所有行政村通讯网络全覆盖;整合盘活乡村学校、基层站所等闲置资源,为电商发展提供便利的办公条件和经营场所,有效解决农村交通运输困难、通讯网络不畅、办公场所缺乏等问题。

3、健全物流体系

在市区建立物流分拨中心,依托邮政、供销等网点,建设乡镇物流站,在行政村建设物流网点,构建市、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服务体系。

4、强化对外宣传

拓展与阿里巴巴、万志创友会、乐村淘等知名电商的合作,在天猫、京东、苏宁等知名电商平台建立区域品牌旗舰店,打造线上线下多渠道、多维度的区域品牌营销网络。借助微信推广、QQ推广、微博推广、论坛推广、百度推广以及广播电视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各项举措,以便增强应用电子商务和企业投资的信心。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座谈会、研讨会、电商讲座等活动。

参考文献:

[1]高亚娟。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1(14).

[2]郭静佳。山西省城镇化与现代化农业共生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

[3]郭静佳,席洪生,杨伟。农村金融环境问题研究[J].山西农经。2015(05)

38 588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