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6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通过游戏、故事和手工活动,营造中秋节氛围,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兴趣,增强亲子互动。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幼儿园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范文 篇1

活动设计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它代表着团圆与吉祥。对于刚入圆的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并不了解中秋节的意义和传统风俗习惯。今年的中秋,意义非同寻常,国家特为中秋团圆节设立了节假日。所以,在我班开展的“庆团圆”活动中,我们主要以“快乐”为中心点,让幼儿体验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孩子们乐意上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请家长给孩子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一首有关月亮的歌曲、诗歌等。

2、请家长带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最圆、最亮。

3、带孩子去超市,观察各式各样的月饼,并带月饼入园。

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去音乐大厅开展活动。

2、教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天的月亮特别亮、特别圆。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习惯,中秋节晚上一家人要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还可以放烟火、玩灯,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3、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帮助幼儿了解“月”的变化。

4、“庆团圆”节目表演,幼儿表演自备节目。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一边品尝月饼,并对同伴、老师说祝福的话,共享节日的快乐。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范文 篇2

一、 活动指导思想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并称四大传统佳节。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我们开展此次班会,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从中国传统佳节中秋中体会中国结——福禄寿喜财安康——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情结,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和意识,重视友情、亲情,理解“团聚团圆”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传统佳节中秋文化,关于月亮传说、中秋习俗、诗词歌赋、中秋灯谜等,从中深刻体会中秋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初步懂得人类优秀文化的共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三、 活动安排

1、活动主题:月到中秋分外圆

2、活动对象:全班学生

3、活动时间:班会课

4、活动形式:观看资料片、知识竞赛、歌曲竞猜

5、活动准备:

l 挑选两名主持人主持活动并注意记分和计时

l 收集相关的中秋灯谜和歌曲

l 全班分成四组,选出答题代表,组长做好组员沟通工作,准备组内节目表演以备惩罚之用。

l 竞猜规则宣读

l 准备书签

四、 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主持人开场白(2分钟)

主持人男女:各位老师、同学,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的“月到中秋分外圆”的主题班会。

女:提起中秋,大家会想到什么吗?像中秋的诗歌,古人关于咏月畅怀的诗歌何其之多呀。

男:那就让我们来考考大家。举头望明月

同学们:低头思故乡

女:海上升明月

同学们:天涯共此时

男:月是故乡明

同学们:茶是故乡浓

男:看来大家对于中秋佳句都了解得较深啦。那么,中秋节的来源不知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女:这个我知道,是跟“唐明皇梦游月宫”有关的

男:没错,这个故事自古以来就广为人们传颂,请大家欣赏短片《中秋节》

第二阶段:女主持人放短片(5分钟)

第三阶段:竞猜 (15分钟)

l 必答题:猜灯谜,每组两道,由代表抽题

l 抢答题:月亮与歌曲联姻共八首歌曲

第四阶段:总结颁奖(5分钟)

五、 活动经费

糖果:3元

六、 附录

(一)竞猜规则

1、每组原始分为100分,各组最后所得分数为各组得分和扣分后的成绩之和。

2、比赛分两种题型:

必答题:共有八道灯谜

(1)每个组必须回答2道灯谜,只能由本组同学回答,其他组的同学不得帮忙回答;

(2)每组作答之前,由组长在讲台先抽题,决定本组作答的题目;

(3)必须等主持人念完题目才能开始作答,否则视为答错处理;

(4)每个组的回答时间为10秒,回答正确得10分,弃权或回答错误不得分。

抢答题:一共有8首与月亮有关的歌曲,每首歌曲最多播放30秒。

(1)每组先选出一个代表作为举手代表,只有他(她)才有举手的权利,其他人不得举手,否则做答错处理;

(2)每首歌曲在开始播放时即可开始作答,但每首歌曲的播放时间不会超过30秒;

(3)此环节采取倒扣分的形式,答对一道题得10分,答错倒扣10分。

(二) 竞猜题目

1、灯谜

谜面 谜底

嫦娥下凡(打一花名) 月季

中秋菊开(打一成语) 花好月圆

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

活动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我们班级如何过明天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四(2)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大家永远齐心协力,共同出谋划策做好每一件事!

通过“欢乐中秋”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也懂得了,在这个家庭里每个人都是那么的重要,团结一致。在了解中国来历,师生讲故事,表演节目,猜谜语等活动中度过了此次的活动,声情并茂,效果显著。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范文 篇3

一、指导思想:

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知道它的传说、习俗。

2、通过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来弘扬民族精神。

3、让学生懂得亲情的可贵,能融入集体中,促进学生之间的友情。

三、活动准备:

1、歌曲:《但愿人长久》。

2、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3、学生进行才艺准备。

4、学生带好月饼。

四、活动过程:

1、中秋习俗交流。

2、故事交流:《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月中玉兔》。

3、表演节目

4、朗诵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同学分享自己带来的月饼。

五、活动小结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范文 篇4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族的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等。

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向学生介绍我们的国家是中国,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的外貌特征——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也可请学生自己来回答外国人的体貌特征,以便区别。

中国中国人的内在特征——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中国心包括中国的文化、传统,各地的生活习俗。

举例说明:汉字是我们的文字;语言——中国话;礼貌方面——古代是鞠躬,现代是行礼和握手。(外国人则是亲吻、或是拥抱。)还有过春年、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清明节等等,都是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地方……(教师自己举例)

热爱自己的国家

举例——当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会场上会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问小朋友会怎么样?激动、高兴、鼓掌等。

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指南针)。

现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畅销全世界。说明我们的人民聪明有智慧。你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让学生自己来举一些例子,参与到课堂的气氛中来。

教具:画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下面有若干根系

讲解:

2)向学生讲解这棵大树,好比我们的中华民族,它生长了二千五百年,我们每个学生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大树生长的好,叶子就旺盛。如果大树的根部断了,请问学生这棵大树还会长吗?那我们作为叶子还会活吗?(擦掉根部一段)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根和叶的关系。理解大树的含义、及根的重要性。了解个体和群体的依赖关系。

向学生讲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断了。

比如过去的孩子学习的《弟子规》现在却不学了。

接着讲解《弟子规》是学生学习礼貌、学习做人方面的书。现在的国人礼貌欠缺。具体举例说明:不会打招呼、不行礼,随地吐痰、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不能敬老协幼。比如坐公共汽车不能给老者让座等。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骄傲、懒惰、不讲诚信等等。那么怎么来挽救呢?就是要从小来学习《弟子规》。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做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的人。

3)内容学习古代的礼节——鞠躬、

学习介绍自己 —— 姓名、年龄、学校等

学习鞠躬:这堂课我们要学习中国古代的一个礼节——鞠躬。为什么要学习鞠躬?因为表示尊敬他人、谦虚、诚恳等。

老师示范:双手放在裤线的两旁,低下头同时把腰轻轻的弯下去,正确的姿势看到自己的脚面。手臂自然下垂。有的表示诚意鞠躬到90度。

实践活动:请学生主动举手到前边来表演,或有老师点名。并且学会介绍自己:我的名字、年龄以及学校班级等等。学会礼貌用语:“请大家多多关照”。“希望大家喜欢我”。“我想和大家做朋友”等。也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去想象。

要求:学生鞠躬要发自内心,诚肯去做

作业:向自己的家长讲解今天学习的内容。中国人、中国心,无论走到全世界的任何地方,我的中国心不会变。从今天以后我要学习传统文化,从《弟子规》开始。先学会向长者鞠躬。

注意事项:上课时身要坐端正。讲话要先举手,经老师同意后方可讲话。

请学生到前边表演时要他自己提出要求,不要勉强。否则有的不愿意来的孩子会拒绝,会给别的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教学体会:刚开始学习鞠躬的时候。学生可能不习惯,胆小的不敢到前边来表演。说话也不大声,不连贯。个别的学生还会拒绝学习鞠躬。老师要讲究方法,正确引导,要耐心鼓励,天天训练。小朋友就会有很大的改变。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范文 篇5

目标: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使用的`中国传统食品。

2、尝试在油泥上用压、刻、缠绕、团的方法制作月饼。

3、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准备:

1、月饼图片及实物若干。

2、油泥、泥工板、牙签、雪花片等压模工具

3、收集各种月饼盒。

4、《幼儿画册》(第一册26、27页)

过程:

一、欣赏各种月饼盒,了解月饼盒盒上图案、色彩所表示的意义。

(1)请幼儿自由结伴欣赏自己带来的月饼盒。

(2)利用《幼儿画册》,介绍中秋节相关传说,如嫦娥奔月。

(3)集体欣赏月饼盒,了解月饼盒盒上图案代表的含义。

二、欣赏月饼并品尝。

(1)出示“月饼”礼盒,师幼一同观察月饼。

(2)请幼儿介绍自己吃过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味道的。

中秋节,月亮圆圆,月饼也是圆圆的,上面会有一些美丽的花纹,有的还有漂亮图案。

(3)请幼儿品尝月饼。

三、做月饼

(1)介绍橡皮泥以及泥工板。

(2)(引导幼儿探索做月饼的方法:想一想、试一试,怎样把橡皮泥变圆。

(3)个别幼儿示范探索的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团泥、按压等方法。

(4)幼儿制作:重点在团圆后压扁的力度上。

四、将幼儿制作的的“月饼”放在展台上相互欣赏。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范文 篇6

教学目标: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明白更深刻的道理。

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音乐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多种方式,复习旧知。

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读得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名读,生评,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你们学明白这段故事了吗?那就请听同学来讲一讲吧!(配乐,进一步感悟原文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4)小结:只有知道这些,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三、拓展升华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学习的?你喜欢他们的方法吗?说说理由。

四、课外延伸。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背诵给家长听。

2、亲自查阅有关今天学的《三字经》中的典故,小组合作试着表演。

38 41137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