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案例)模式精编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活动方案(案例)模式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1
关键词 案例设计 证券投资模拟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Firm offer simul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securities investment teaching, but this way is not suitable for case, student participation is not strong, th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ideal, need to change case teaching, case design, basic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investment master classical case.
Key words case design; securities investment simulation; teaching; application
1 模拟教学方法在大学生证券投资模拟课的应用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一切方法的总和。传统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方法主要是老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限制了学生的能动性,没有给学生以展示自己的机会,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难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方法主要是建立一种基于实际的学习环境,使理论教学的目的性更加直观。学生在实盘分析中更容易把自己当作实际市场中的一员,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这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接触社会实践,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机会,讨论中会发现学生们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偏好各不相同,教师可以扬长避短,尽量使学生的长处得以更好的发挥。
国外大学教育教学模式给我们以下启示:一是注重外部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情境,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外部因素,强调教学方法和组织方式要为达成职业和社会性的目标服务,如服务学习教学模式和工作本位学习教学模式;二是注重教学活动的主题性质或结果,强调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要围绕着解决具体问题而展开,或者要为产品的设计而构造,如问题本位学习教学模式和项目本位学习教学模式;三是注重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及态度,要求学习者真正启动自己的思维,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开展学习,教学要为学习者各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如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四是注重教学活动的外部形式,包括学习者数量方面的组合方式和学习形式的组合方式,如小组本位学习教学模式、混合学习教学模式;五是向学习或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因素,如移动学习教学模式。此外,在每个教学模式的实践层面演绎中分别选取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展示教学模式在国外大学本科阶段不同专业的实际应用和各种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因此,证券投资模拟课程教学要注意加强同证券公司的联系,可以与证券公司联合建立5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或教学计划安排的集中实习时间进行参观学习和岗位实习,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奠定基础。实习时可由证券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利用现场设备向学生们介绍怎样开户、买卖、交割、清算等一系列市场行为,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实际开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实盘模拟教学方法存在的缺陷
(1)没有适合的案例。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而教科书缺少与时俱进的案例,表现一是案例缺乏,二是案例更新慢,尤其是在这几年中国证券市场飞速发展的时期,从股权分置改革推行到期权的推出,再到股指期货和卖空机制的推出。学生学习要能跟上时代,亟需研究正在发生的各种案例,使学生能够融入时代。
(2)学生主动性不强。由于学生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一下子让他们炒股票不知道如何参与。可把参加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充当上市公司、证券公司或机构投资者,在模拟的股票市场中,从事上市公司包装上市、证券公司包销股票和机构投资者买卖二级市场股票等一系列经营活动。通过模拟炒股票与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达到体验股票市场博弈、应用证券市场理论、培养创新炒股票思维和提高炒股票操作技能的目的。
(3)教学效果不明显。证券投资模拟如何为学生设想,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心理为依据,全面完成教学实验任务呢?经过比较,发现案例设计教学法能够比任何其他的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于学生必须担负主要的学习责任,因此能够训练学生担当责任的能力。和其他教学法相比,案例设计教学法是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最佳教学法。此外,案例设计教学法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可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设计教学法是完全可行的。
3 案例设计在证券投资模拟教学中的应用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活动方案模式》,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2
一、活动主题:
中国关工委“帮扶贫困弱视儿童,拥有光明未来”活动之走进xx——诚征20名弱视、近视儿童免费恢复视力!
二、活动目的:
1.普及爱眼护眼知识,让广大学生知道如何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
2.加强家长对青少年视力的关注;
3.落实关工委“光明未来”活动;
4.通过参加大型公益活动,提升博视顿品牌及提升中心知名度;
5.搜集顾客资源,为暑期的销售高峰打好基础。
三、活动时间:
6月4日-6日(不得低于2天)
四、活动地点:
当地中心广场或小区、学校广场,极个别的可考虑店门口(须通过城管)
五、活动内容:
1.活动一:爱眼护眼科普知识宣传;
2.活动二:筛查近视弱视儿童,针对不同程度视力儿童提供各种特别政策;
a.对筛查出的贫困弱视儿童报关工委“光明未来”活动办申请,符合条件的可获得价值11800元的视功能训练卡,进行免费治疗直至达到矫正视力为止(条件:低保证、贫困证明、三好学生等)
b.筛查近视儿童对符合条件的可提供价值500元的视力提升优惠卡(可用于月卡、季卡及计划卡),相当于5次免费视功能训练(各地可根据自身定价情况适当调整)。
c.对未符合条件的弱视学生提供价值1000元的视功能训练卡(仅用于购买弱视计划)。
d.对所有参加视力筛查的近视学生,均赠送价值240元的视功能训练体验卡,享受2次免费视力保健或视力提升训练。
3.活动三:现场视功能训练专家提供免费爱眼护眼知识咨询
4.活动四:量身定制视力康复方案;对所有的近视弱视学生制订视力康复方案,同时可签约承诺提升。
5.活动五:现场提供免费视功能提升训练。
6.活动六:所有参加活动人员可领取并填写爱眼护眼知识问卷,到店可免费领取坐姿矫正器一台(或其它小礼品)。
7.活动七:“拒绝眼镜!”,对提供一副眼镜(无论好与坏、近视与老花),可再获得价值500元的优惠卡(仅用于计划);同时,现场提供一个大的透明箱子,外面写上“拒绝眼镜”,里面放上上交来的各种眼镜,同时可让学生亲自砸掉这眼镜!以提供活动现场气氛。
六、活动联系与安排:
1.通过关工委文件,联系当地六月六日全国爱眼日活动主办单位(一般是当地卫生局或残联,也可是其它形式的会展),参加当地活动(可能需要适当付费)。
2.自主联系场地与相关辅助人员,公司提供相应物资,举办“光明未来”走进xx之爱眼护眼科普宣传活动(公司提供物资详见附件)。
3.自主通过关工委文件,联系学校,在学校操场或门口空地举办活动。
七、活动前准备:
1.造势:活动前一周在附近小区、学校主要出入口张贴海报;
2.宣传:通过当地各种媒体、网络或短信平台进行适当宣传;
3.物料:宣传展板、桌、椅、横幅、宣传单(视力表为主)、爱眼护眼知识问卷、登记表、灯箱、训练仪、赠品等;
4.人员:3人以上,以安排咨询、登记、体检、体验、派单、秩序等工作。
八、公司支持:
(一)宣传支持:
月6日上线全国团购活动;
2.阿尔发作为关工委“光明未来”活动代言人,参加公司的品牌活动宣传;
(二)人员物资支持:
1.明确了活动场地与时间的大型广场活动的前10家店,公司将免费提供1名技术或运营人员配合活动;
2.公司对各点提供10块爱眼护眼科普知识宣传展板、x架2个、问卷200张、坐姿矫正器50个、吊旗50张,总计680元(各点自行制作,公司以一套训练镜方式补偿);
3.各点在活动前另做了报纸、电视、电台等宣传的,公司再另支持训练镜一套;
4.以上所有宣传,须拍下现场图片以确定;做了媒体宣传的也要提供相应证明。
九、注意事项:
1.场地选择:尽量与政府相关机构或报社等,以关工委文件及我们所能提供的优惠来联系安排活动;实在不行可给适当费用参加活动。
因是全国性公益活动,一般当地报纸都会有报道,会有更多的潜在顾客参与,能更好地搜集资料,同时,更能提升我们的品牌及效益。
2.对所有咨询顾客做好详细资料登记,特别是视力检查及家庭电话。
3.现场鼓励学生体验,及试戴坐姿矫正器,提升学生兴趣,最终提升到店率及成交率。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3
关键词:CIPP评估模式;社会工作;服务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057-02
近年来,社会工作行业在某些地区成为解决某些具体社会问题的重要公益组织,因此对其提供的服务进行一个客观且科学的评估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而CIPP评价模式无论在评估过程上还是评估思想上都与社会工作行业具有很多一致的方面,因而将其运用到社会工作服务效果评估中对于客观评估社会工作服务以及日后服务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CIPP评价模式简介
斯塔佛尔比姆依据目标导向理论,研究设计出了评估教育方案的CIPP模式,该模式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种评价类型构成,而“CIPP”是由这4组英文词组的首字母简写构成[1]。该模式经过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成熟完整的体系,并逐渐发展成为教育与训练计划评估中最常使用的评估模式。
CIPP评价模式发展至今,经历了多次改良,开始的模式重点在于过程与成果的评估,后来提出目标的设定必须被背景评估所引导,需要研究需求评估,另外提出计划项目的规划必须由输入评估做引导[2]。到了20世纪70年代,斯塔佛尔比姆重新将4种类型的评估设置在一个多系统、改进取向的参考架构,主张模式应可同时应用在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3]。到了2003年,CIPP模式将成果评估进一步区分成影响、成效、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等4种次评估,目的在于协助评估以及确保一个计划的长期可行性[4]。由此,CIPP模式发展成为了一个4个阶段7个步骤的评价模型。目前,CIPP评估模式已经不仅仅应用在教育领域评价中,在其他领域应用也非常广泛。
CIPP评价模式分为四种评价类型,每一个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内容以及方法步骤,下面对其各个类型进行具体介绍。
背景评价,就是在其背景环境下评定其需要、问题、资源情况[5]。背景评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收集服务方案的各种背景信息;判断利益相关者的需要;确定服务中将要面临的困难;寻找能够利用的各种内部和外部资源。背景评价的主要作用在于确认方案与将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差别。
输入评价是对方案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所做的一种评估。输入评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判断方案所采用的计划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判断与其他方案相比其优点;既定方案的科学性;工作人员以及其他资源安排的合理性;预算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输入评价实际上是对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的一种判断。
过程评价是对方案实施过程的监督、记录和反馈。在过程评价中:监督方案实施过程,以了解方案实施的情况;发现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对方案进行及时的修改;对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事件、问题、人员安排、经费利用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并撰写总结报告,以便对方案整体进行评价和日后的工作反思改善;访问方案相关人员,获取方案实施情况的资料以及他们的建议观点。
结果评价是对方案目标的完成度所做的一种评估。对于此阶段的评估,斯塔佛尔比姆又分为了四个小的方面:影响评价、成效评价、可持续性评价、可推广型评价。一是影响评价,即对方案影响受益人的程度做出的一种评估。评价者将受益人收到的服务与所需服务作对比,得出一致性程度的评价。二是成效评价,是对方案执行成果质量的一种评估。评价者访问方案的相关人员,包括方案受益者、方案制定者和执行者,了解他们对于方案成效的评价;综合评价方案所产生成效的程度和范围;与同类方案所产生的成效做对比。三是可持续性评价,即方案在哪种程度上可以长期的实施下去。访问方案的制定者、执行者以及受益人,就方案的计划制定、人员安排和经费使用等方面的可持续性听取他们的看法和意见;综合以上看法、回顾整个方案细节对方案的可持续性做出评价。四是可推广性评价,即方案推广到类似服务方案中的程度。访问方案的潜在采用者,访问他们对于方案的可复制性程度的看法;对方案的欠缺部分进行讨论调试以使方案以后更好地服务于同类服务。
CIPP评价模式在背景评价中对目标的确认加以监督,在输入评价中对方案的选择加以评判,在过程评价中对方案的实施加以指导,在结果评价中对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判断,从而把一个教育活动的全过程置于教育评价的监视之下,发挥了教育评价的全部职能[6]。CIPP评价模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育方面的评估,它同样适合于其他服务方面的评估工作,并且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CIPP评价模式与社会工作服务的契合性
根据社会工作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一是社会工作活动是一种服务活动,因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也就具有难以评价性。虽然这种服务活动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具有自己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但是这种活动从始至终都是由具有主观性的人来完成,因此其中的主观人为性难以估计,其评价起来就较为困难。二是社会工作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而对其评价也应该是一个过程,这就又增加了其评估的难度。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有目的的改变过程,包括开始接触、资料收集与评估、计划与合约期、介入期和总评估与终止期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评估,这就大大增加了社会工作介入评估活动的难度。三是社会工作活动具有系统性特点,因此对其的评估系统也应该是具有系统性,这就增加了评估活动的复杂性。社会工作活动具有四个基本系统,包括改变媒介系统、案主系统、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四个系统之间要不断的互动才能达成助人的目标,这就为社会工作的评估工作增加了更多的工作量。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活动的主观性、过程性和系统性特点就要求对其的评估活动必须是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具有科学性、动态性、系统性的评估体系,而CIPP评价模式正是具有这些特点的评估模型,因此应用于社会工作的评估中是非常合适的。
三、CIPP评价模式在社会工作服务效果评估中的运用
CIPP评价模式在应用于社会工作活动的评估中也应该要结合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的专业特性,相应的进行改善,以便更好地进行社会工作活动的评估,提高其专业性和准确性。下面将分析CIPP评价模式应用于社会工作的服务评估中。
此指标体系使用范围广泛,功能也具有多种,首先,它可以作为社会工作机构自身的内部评估体系,使机构通过时刻省察自身的服务过程,评估服务目标的完成度和有效性,从而找出其中的优势继续发扬下去,又可以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完善,使得机构的服务水平得到提高,有利于机构的长期发展。其次,此模式又可以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社会工作机构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可以对社工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了解项目的执行成效,经费是否得到有效利用等情况,使得第三方机构对社工机构的项目服务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最后,运用此评估模式进行的评估工作可以作为日后社会工作研究的事实资料,对社会工作的学术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此社会工作服务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客观并且科学的评估社工服务活动的成效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价值,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对于将来的社工服务行业的专业技能提升和服务效果的改善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当然,其依然具有很多不完善的方面,例如一些评估指标要进行细节化和可操作化的完善等,所以依然需要致力于此的学者继续进行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阳盛益,刘国翰。基于CIPP模式的公共就业培训绩效评估指标分析[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3).
[2]Stufflebeam, as enlightenment for decision-making [M]. Columbus .Ohio: Evaluation Center. Ohio State University,1969.
[3]Stufflebeam, relevance of the CIPP evaluation model for 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J]. SRIS Quarterly,1972 (1).
[4] The CIPP Model for Evaluation. Portland, OR[EB/OL].(2006-08-01)[2012-12-10] /evalctr/pubs/,2003.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4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主要指向健康、语言、科学、社会和艺术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设计,在每个领域的教学中,模拟教学都会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临摹阶段临摹是学生观摩、评析幼儿园优质教育活动,整理教育活动方案,将教育活动整体再现的过程。临摹阶段是模拟教学的初级阶段,通过临摹,学生感受某领域教学的特点及教育教学策略。优秀教师的教学语言、语态、活动的组织形式等也为学生提供了榜样。
(二)翻课阶段所谓翻课,是指直接借用现有的幼儿园优质教育活动方案进行模拟教学活动。由于活动方案是静态的文本,学生需要在深刻理解活动设计者的活动背景与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将其转化成动态的实践过程。在翻课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深化理解某领域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方法、程序及指导策略,把握该领域的理论性知识。
(三)自主创编阶段自主创编是模拟教学的最高阶段,是指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名称、自主设计教育活动方案、自主练习,完成完整的模拟教学活动。这个阶段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也能体现模拟教学小组成员的专业理念与师德师貌。
这里以“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节作教学示例。在理论教学中,充分运用讲授法和范例法,结合上海市幼儿园优质体育活动《跳跳袋》介绍、分析体育方案的设计原则、书写格式与指导要点,在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模拟教学按三步曲设计为:①临摹阶段:根据已观看的优质体育活动方案,再现大班体育活动《跳跳袋》,重点考察学生对体育方案的把握情况,充分体会体育活动的三段式结构。②翻课阶段:理解、探讨教材中提供的体育方案《好玩的易拉罐》,完成模拟教学活动,重点考察学生对体育方案的理解程度、对体育活动的三段式结构、指导策略等的把握情况。③自主创编阶段: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健康领域目标和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年龄目标为依据,自主选择年龄阶段与教学内容,根据设计原则自主设计体育活动方案,并进行模拟教学,综合评析学生设计的活动方案、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效果。可以看出,模拟教学的三个阶段对学生的要求逐一递进,循序渐进地提升了学生对领域教学的理解与教学实践能力。
二、模拟教学的程序
在模拟教学前,学生需要学习、掌握教育活动的特点、目标与内容的选择原则、过程设计、指导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等相关知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模拟教学。模拟教学的程序包括:
(一)成立小组,布置任务将学生分组,每组10-15人,在完成某一领域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学习之后,布置模拟教学任务。模拟教学的任务依据临摹阶段、翻课阶段和自主创编阶段也有所不同。
(二)理解消化,设计方案小组自主决定时间、地点和方式,共同理解、讨论与设计方案。在学生撰写好教育活动方案后,教师需要运用课后时间进行小组指导,帮助他们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在确定方案之前,学生通常都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模拟教室的场地进行一次、二次甚至是三次修改。
(三)活动准备,试教打磨小组自行分工,进行活动前的准备。活动准备主要包括制作玩教具、环境布置与场地安排,有的活动还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学生模拟教学的场地,让学生可以自主进行试教。
(四)现场实战,模拟教学根据设计好的方案展示完整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并对模拟教学课堂进行全程录像。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以备评议。
(五)视频再现,评议反思教育反思能力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模拟教学后的评议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教育反思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评议包括教学自评、教学他评和教师评价,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评议形式。教学自评是请执教者和本组成员介绍本组的方案设计思路,并进行活动反思,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这是学生自我认识和提高的重要途径。教学他评是其他小组成员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进行总结性评价,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经验。在评议过程中,再现视频可以让执教者和小组成员以旁观者的角度观看视频,便于发现问题与自我反思。教师和其他组成员在模拟教学活动之后,填写并提交模拟教学评价表(见表1),从多角度进行评分。
(六)调整方案,展现新貌直到评议,模拟教学并没有结束,教师要求模拟小组成员根据自我反思与他人建议,调整活动方案,可以根据调整后的新方案重新进行模拟教学。这样,学生便在“行动———反思———再行动”的过程中获得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模拟教学的效果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年的模拟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参与模拟教学的热情非常高,模拟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这门课程的兴趣,甚至有部分学生在幼儿教师观上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有学生说:“以前我觉得幼儿教师就是保姆,但现在我知道幼儿教师能上好一节20分钟的课需要这么多的知识,这么大的能量,幼儿教师更需要的是百科全书式的人。”
(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相比,模拟教学丰富了学前教育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了他们观察与理解幼儿、活动设计、教育指导、活动组织以及评价反思等专业能力,促进了学生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融会贯通,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养。
活动方案模式范文5
传播学研究的一大特色是善于运用图像模式对传播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引入模式方法为全面考察档案信息传播提供了很>!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思。
一、传播的一般模式
模式实际上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既可以表现静态的结构,又可以进行动态的描述,并且以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存在。
最早的传播模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斯多德模式,它扼要地提出了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效果及场合。而在传播学上具有奠基意义的传播模式是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渠)。然而,五W模式忽略了传播的反馈要素,仅是一个单向线性传播图式,事实上人类的传播活动并不是一个被动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继承性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此后很多学者在五W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传播模式,如1954年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高度循环性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967年丹斯提出了著名的螺旋模式,为某些循环方式无法描述和解释的传播现象提供了最好的图解。
由此可见,传播模式有一个积累、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其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单向线性到双向循环,由要素性到结构性,由静态到动态,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分析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与结构模式的基础。
二、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成
广义的档案信息传播包括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和私人档案拥有者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偏向于公共组织传播,而私人档案信息传播则倾向于人际传播。本文所讨论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指的是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的交流传递过程。
档案信息传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传播,其传播活动本身既属于传播活动的大范畴,具有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它的传播对象——档案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其传播方式、活动规律无疑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因此,只有建立在共性与个性有机契合基础上的模式,才能反映出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档案信息传播结构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这里进行的模式分析主要是考察其传播过程中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足以形成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基本框架结构。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和反馈。这五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循环互动,共同构成了这样一个传播过程:
附图
1.档案信息源。即各种各样的档案资料,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通过档案馆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进馆。
2.档案馆。在档案馆中,经过整理、鉴定、加工等常规程序将档案信息有序化,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传播方式传递给相应的档案信息受众。
3.传播渠道。包括公共组织传播渠道和大众传播渠道。档案信息传播者可以决定档案信息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需要选择一定的传播方式获得相应的档案信息。
4.档案信息受众。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还包括主动或者被动接触到档案信息的人。
5.反馈。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反应信息反馈给传播者之后构成了一次传播流动过程,传播者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档案信息传播。
在上述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档案信息既可以进入大众传播系统转换为其他形式,从而进入人际传播、市场传播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也可以直接进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传播者在一般传播模式中主要是作为信息源的传播和报导者身份出现,而档案信息传播者既是档案信息的收集者、整理加工的把关人,更是承担市场及公共渠道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中介人。档案信息受众也比较复杂,既可以是大众传播的直接受众或消费者,也可以是公共组织传播的档案用户。不同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中的传播对象是复杂的、多元的,这是由传播途径的多元并存和传播对象存在的不同社会角色等方面因素决定的。受众的反馈活动是检验传播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的重要环节,一般是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三、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分析
1.传播的起点
一般的传播模式都以传播者(个人或群体)作为传播的起点,传播者将已经准备好的信息传递出去,笔者认为这种传播起点是不适用于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
近年来,档案数量的急剧暴涨与库房容量相对有限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档案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档案馆加大了鉴定工作的力度,并且提出了要介入文件管理流程进行前端控制,以保证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最多、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档案馆对档案信息源的鉴别、选择、收集工作成了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理应是档案信息传播的起始。如果把档案信息源置于档案馆之后,人们很容易误认为档案馆的传播任务只是将已经收藏的档案信息传播出去,而档案馆对分散在社会中的大量的档案信息的选择、收集这项基本功能就突出不了了。
档案馆馆藏的质量是传播活动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馆藏就不可能有好的传播效果。我国档案馆馆藏结构不合理是老大难问题,以这样的馆藏为基础进行的传播活动效果不理想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应当把档案信息源提前到传播者之前,强调档案馆的“把关人”作用,严格控制进入档案馆的档案资料的比例及质量,优化馆藏结构,为档案信息传播打好基础。档案馆一些中心工作的开展需要馆藏以外的信息,例如举办展览,光靠馆藏不够,必须搜集馆藏以外的信息作为补充。因此,档案馆深层次上的档案信息传播并不仅仅是将馆内有序化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样简单,其真正内涵应是将分散在社会中无序化的、有用的档案信息经过整序、加工之后传递给受众。
2.传播渠道
档案信息传播的渠道包括大众传播渠道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两种,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为主。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所公布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的作用及利用档案的规章制度,接触、了解、选择档案信息,清楚档案信息的出处,了解利用档案信息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亲自到档案馆,运用档案馆所提供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全宗索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目录等)查询馆藏内是否有符合自己需求的档案信息,并将查得的需求信息转换成信息代码,向档案工作者提出受传需求,档案工作者据此通过档案阅览、档案外借、制发档案复制件、制发档案证明或咨询服务等形式传播档案信息,也就是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由此可见,档案馆在档案信息传播中担任中介的角色,是档案信息受众与档案信息间联系的桥梁,在社会档案信息资源无限扩大与受众个性化需求之间建立起对应的关系。
此外,在一般传播模式中,整个传播方向是单向式的,即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对传播渠道是不具有支配性和选择性的,是完全被动的。而在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在传播渠道和受众之间的箭头标志是双向的,即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渠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档案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档案信息传递最终究竟是通过哪一种渠道进行,不仅传播者有决定作用,受众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是由双方共同决定的。
3.档案信息受众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也决定了档案信息受众具有数量众多、构成复杂、分布广泛、分散流动的特点,因为档案信息传播的信息是为大众提供的,大众的外延可以涵盖所有的人类社会成员,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从可能性上讲,在档案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大众即档案信息的受众。但是,从现实上说,只有当大众介入档案信息传播过程,采取某种主动行为,比如去档案馆阅览室阅览档案、看档案杂志、参加档案工作会议
等,才能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受众。因此,严格地说,档案信息受众是指档案信息的利用者和接触者。
一直以来,档案界将档案用户视为档案信息受众的全部,事实上,档案用户只是在档案馆以阅览、复制、摘录档案信息或者制发档案证明等形式使用档案的直接利用者,而在档案公布、档案宣传、档案编研产品的发行、售卖工作以及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接触和阅读档案信息的人应当也是档案信息的受众,因为通过与档案信息的接触,接触者的态度和行为也可能会有所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因此,根据传播渠道的不同,档案信息传播的对象可分为大众传播的直接消费者和组织传播的公共利用者,具体来说,既有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也有观众、听众、读者、网民等等。
4.反馈
传播活动的最后结果就是受众接收到信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论是好是坏。但是,如果受众不把取得效果的信息回传给传播者,传播者就不知道自己的传播最终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因此,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信息机制。笔者在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也把信息反馈作为其中一个基本要素。
信息反馈是档案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信息回流,是检验传播活动效果的重要环节。由于传播渠道与受众的多元性,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活动同样具有多向性和复杂性,除了反馈到传播者——档案馆,还会反馈到传播渠道中的大众传播组织——报纸、杂志、电台等。相对来说,向大众传播组织的反馈一般是迟滞性的,而向档案馆反馈则是直接性的,一般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信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告诉档案信息传播者应该继续传播,也可以是要求档案信息传播者改变或者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然后再进行传播,或者是要求停止传播。档案馆根据相应的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进或提高原有的传播内容或方式,定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构建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是使档案信息传播研究适应传播现实变化的一种尝试,在帮助了解档案信息传播过程的同时,揭示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中获得对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宏观地把握和全面抽象。尽管本文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比较简单,但已抓住了问题的主要方面,突出了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反馈等档案信息传播的基本问题。通过这个模式我们能够简明又清楚地了解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和过程,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庆山《文献传播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
2.田野,张长海《传播学视野下的档案观念和档案 工作》档案管理,2001(1)。
3.田野《档案信息传播的形态:利用,编研、宣传、公布》档案学通讯,2002(2)。
上一篇:活动策划精编5篇
下一篇:高中生**青年节活动策划书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