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以端午节为活动主题策划方案(3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组织端午节主题活动,通过包粽子、赛龙舟等传统项目,弘扬文化,增进师生互动,丰富校园生活。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中学以端午节为活动主题策划方案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中学以端午节为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中学以端午节为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篇1

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等,对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自强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端午节是民俗节庆之一,以此为载体,开发并运用民俗节庆中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懂得要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育目的

学生了解端午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端午节相关活动的自觉意识。

学生通过参加端午系列活动,增强民族意识,升华爱国情感。

学生通过对中韩两个端午节比较,提高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识。

活动意义

端午节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端午节食粽"蕴含着人们对屈原所代表一种中华民族高尚的人格的追求;"端午节龙舟竞渡"展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运动精神和力争上游的民族豪情;而"端午节插菖蒲,插艾蒿,喝雄黄酒"等习俗则表达了一个多民族国家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愿景,也彰显出一种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情怀。我校借助端午节开展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崇尚自然,强身健体,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

实施过程

(一)准备工作

召开会议,告之专题活动主题,讨论如何开展活动并分配任务

准备相关资料和制作活动需要的道具

出一期相关内容的黑板报

召开第二次班干部会议,检查专题活动各环节落实情况

(二)活动流程

一,预备环节:

端午古诗词吟诵。

端午节,一个充满文化传统的节日,有太多迁客骚人为之倾倒,为之称颂。对端午节诗词的吟诵有助于学生走进端午,亲近端午,感受端午的文化气氛,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

二,正式环节:

1,主人公jacky登场,表演的形式向大家交代身份。(海外侨民第三代,趁回国探亲的机会回故乡探访故乡的端午节。)

2,主人公听说的四个端午节起源:

曹娥小品(见附件1)

杨震小品(见附件2)

屈原小品(见附件3)

勾践小品(见附件4)

让学生观看小品并对小品的真假做出评判。并有邀请的嘉宾(龙南七寸居委会的阿姨)做总结并再补充一个起源的传说。

在四个小品中,除了杨震这个小品,其余都是真的,再给同学补充两个起源的传说,一个是为了纪念清官——陈临,而不是杨震。另一个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军事家,谋略家伍子胥。这五个传说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所倡导的对祖国的忠义,对父母的孝顺,为官的清廉,成就事业的智慧以及困境中的奋勇。

3,端午节民俗传统大讨论:

我们学校学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请他们交流各自家乡过端午的风俗习惯,其中穿插以下环节,总时间约为25分钟。

(a)包粽子:比一比哪个班的粽子包的又好又快。

时间:5分钟

人员:每班两人

评委:居委会阿姨

(b)做香袋:教主人公做一个,大家一起动手做。

时间:约5到8分钟。

人员:每班两名代表上台教主人公,其余同学在原位自行制作。(来宾参与互动制作)

结果:展示制作成果。

(c)喝雄黄酒:用雄黄酒在大阿福额头上画一个王。

时间:约2到3分钟

人员:jacky

结果:介绍民间曾经流传过的.用雄黄在孩子额头上画"王"字。

(d)划龙舟:游戏模拟划龙舟。

时间:约6到10分钟

人员:每班两名代表。

裁判:jacky

附:

龙苑中学学生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

初一班叶根生:

我的家乡是四川,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不能坐门槛的习俗。

初一班胡航:

我的家乡是重庆,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饺子的习俗。

初一班杜凯: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挂艾草的习俗。

初一班林旭辉:

我的家乡是福建,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樱桃和赶鸭子的习俗。

初一班黄雪琳:

我的家乡是福建,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桑葚的习俗。

初一班薛晓熳:

我的家乡是辽宁,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做香囊的习俗。

初一班李菊梅:

我的家乡是四川,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七岁以下的孩子系五彩线,在节后第一次雨天才能取下的习俗。

初一班晏红:

我的家乡是重庆,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樱桃的习俗。

初一班张磊:

我的家乡是江西,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七吃汤圆的习俗。

初一班夏豪: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百草水沐浴的习俗。

初一班刘轶群:

我的家乡是黑龙江,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五黄(黄瓜,黄鱼,黄鳝,黄酒,黄泥蛋)的习俗。

初一班杨莉莉: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划龙舟的习俗。

初一班夏安娜: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七岁以下的男孩佩戴符,女孩佩戴石榴花的习俗。

初一班孙莉莉: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

端午节的时候有煮鸡蛋的习俗。

初一班张雯: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放风筝的习俗。

初一班沈忆春:

我的家乡是上海,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用蜂蜜腌制的玫瑰花瓣的习俗。

初一班薛飞:

我的家乡是上海,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樱桃的习俗。

初一班陆俊合:

我的家乡是上海,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粽子的习俗。

4、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师生共同完成号召大家一起行动的倡议书。

通过与韩国国民保护端午节行为的比较,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文化,保护传统的民俗节庆,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让学生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提出倡议。

中学以端午节为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篇2

为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充分利用传统节日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为进一步丰富我校学生的节日文化生活,根据市文明委、市教育局工作安排,决定在各年级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教育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我爱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二、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

领导小组副组长:……

领导小组成员:……

三、具体活动安排

1.开展唱赞歌活动。

根据主题系列活动要求,组织优秀少儿歌曲、优秀童谣传唱活动,组织学生用歌舞等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祝愿。

(1)由艺术组老师组织红色歌曲传唱,要求每个学生会唱一首革命歌曲。

(2)组织小学部各班参加全校的优秀少儿歌曲、优秀童谣传唱比赛。

(3)学校广播站主题音乐播放100首红色歌曲。

2.组织开展各类庆祝活动。

(1)由体育组老师组织开展一项体育活动比赛,要求人人参与。

(2)组织中学部各班参加“我爱我们的节日——端午”征文活动。

3.组织开展美化校园环境活动。

大力倡导文明、和谐、环保的过节理念,以美化校园重点,发动全校师生对校园进行清扫,将每一个死角旮旯打扫干净,努力营造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

四、相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责任人根据方案要求,把“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相关活动制定出符合学生开展并各具特色的方案,且精心组织实施。

2.突出活动。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深厚文化,让全体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熏陶,提升文明素养。

3.营造节日氛围。各学部要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电子屏等宣传阵地,大力普及端午节日知识,积极推广各项主题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在全校营造出“我们的节日·端午”的浓厚氛围。

请各学部将活动开展情况以图文形式(图片5~6张)于6月21日前上交政教处。

中学以端午节为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篇3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中,我校以传统节日教育为切入口,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活动的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二、活动的内容

1、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询问、网上浏览等方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

如: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人们为什么要给小孩子挂香包、戴手链和五彩线等有关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再畅想一下"我想怎样过端午节?"

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3、引导学生尝试设计"怎样过一个独具匠心的端午节"?

三、活动的步骤

1、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让队员了解屈原的故事,培养他们爱国进取的精神。

2、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等活动,体验父母持家的辛劳。

3、开展"我的端午节最快乐"或"吃粽子、话屈原"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同时让学生爱护他人、珍惜生命。

38 4189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