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生成活动方案5篇
通过丰富的游戏和互动活动,激发中班孩子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与自我表达能力。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中班生成活动方案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中班生成活动方案 篇1
活动分析:从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将节目展示与幼儿自我体验融为一体。通过此次活动要使幼儿体验表演节目带来的成就感,感受捷荣的欢乐气氛。活动重难点:让幼儿积极参加园内的各项活动,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为班级争光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幼儿积极展示自我、树立自信的能力。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表演节目,感受努力后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感受节日的快乐,为了让孩子们能感受新年的愉悦,也为了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积极、互动关系的形成,增进亲子间和谐、融洽的亲情关系。
二、活动对象:
中班全体幼儿及其家长。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7日14:00—16:30
四、活动准备:
舞蹈音乐、舞蹈道具等。
五、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开幕词
2、节目开始
3、主持人致闭幕词
五、活动结束
中班生成活动方案 篇2
设计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其赏月、吃月饼的活动凸显着人们家人欢聚一堂的和乐画面,憧憬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美好的祝福和愿望。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熟悉的生活入手,通过聊中秋、月亮、DIY月饼、品尝分享月饼、赏月等活动,加深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体验节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美食及习俗,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2、学习制作冰皮月饼,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和家人分享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共同赏月,体验中秋节的'愉快,培养幼儿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学会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物质准备:实物—月饼、冰皮月饼模具、制作月饼食材、月饼包装盒、印有“中秋快乐”字样的包装纸带、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视频、冰皮月饼制作过程视频。
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4日上午9:15—10:30
活动流程:
一、谈话:介绍节日。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了解中秋节的美食及习俗。
二、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激发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表演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四、DIY月饼。幼儿每人学习做2个月饼,一个自己现场品尝,一个包装好带回家晚上和家人一起分享并赏月。
1、欣赏月饼。知道月饼有皮和馅,月饼上有漂亮的图案。
2、观看视频,了解冰皮月饼的制作过程。
3、示范制作月饼。幼儿学习冰皮月饼的制作过程。
4、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要求人手制作2个月饼。
五、品尝月饼。
六、包装月饼。指导幼儿将月饼包装起来,以便放学带回家和家人分享。
七、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八、活动延伸:
1、幼儿中秋晚上和家人一起品尝月饼、赏月。
2、和家长一起观察月亮的大小变化。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中班生成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时间:
xx年8月28日下午3:30
二、活动地点:
小精灵班
三、活动对象:
三位教师、小精灵班所有家长
四、活动内容
(一)本学期班级情况分析
1.教师基本情况。
2.班级基本情况介绍(如幼儿人数、性别、向家长介绍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等)。
(二)介绍幼儿园特色、本学期班级工作任务
1.简述幼儿园开设的课程(蒙氏工作、基本课程、区角活动)。
2.学习内容及任务概述(主题活动、亲子活动、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及家长的配合等)。
(三)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安排
(四)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
1.接送时间及对接送人的要求,严格接送签到制度。
2.幼儿请假制度。如果幼儿不能来园,要及时告诉老师(打电话8点之前或发信息)如果家长的`电话号码有变动请及时告诉我们,以免有急事时联系不上。
3.需服药的幼儿要认真填写药用量登记表,注明用药的方法与时间,以及班级与姓名。
4.车辆停放地点。
5.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家园共育)。
6.特殊情况幼儿登记。
7.书费缴纳情况。
8.收集废旧物品并配合主题教育。
9.正确对待孩子之间的矛盾,不迁就孩子。
10.安全问题。
11.成立家长委员会。
(五)入园幼儿需带物品
1.姓名牌
2.接种卡
3.保险单
4.学习用品(纸、笔、剪刀、胶棒、图书等)
(六)教师与家长互动:家长提出问题或建议,教师解答家长疑问
(七)周
四、周五幼儿分批入园参观的安排。
五、家长会结束
中班生成活动方案 篇4
主题的产生:
一天户外活动,小朋友们在兴高采烈的玩着沙包,时而向上抛,时而向下抛,时而向前抛,时而向后抛,每个幼儿都玩的乐不思蜀,这时只听见几个小朋友在议论纷纷:
刘鑫说:我的沙包这样落下来,他一边说一边做了一个开汽车的动作;
李金生说:我的沙包跟他落下来的不一样!
刘雨霏说:我的沙包也是这样落下来的!
由于结果不一样,孩子们都好奇的再次向上抛起了沙包,有说有笑的议论着沙包落下来得样子……
看到孩子们对物体落下的现象那么感兴趣,我们便决定以“掉落的物体”为主题进行研究。
主题的价值:
1、兴趣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在生活中有无数种物体可供幼儿进行研究,研究资源相当丰富。
2、通过对“掉落的物体”的研究,试图让幼儿通过不断的尝试操作、探索感知、形象表征、体验分享来发现物体下落的现象,并进一步发现里面的科学道理,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及尝试教育的理念,并让幼儿从中体验到了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主题总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乐于尝试的精神,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
2、引导幼儿在尝试探索活动
中,发现物体下落得不同现象及落在地上的不同现象,并知道物体下落时的速度与物体本身的重量有关。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肢体语言的表现力和初步形象表征的合作能力。
主题网络图:(见附页)
活动过程与实录:
活动一:物体掉落时的现象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乐于尝试的精神,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
2、引导幼儿在尝试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下落时的不同现象。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肢体语言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毽子、海洋球、手工制作“降落伞”、羽毛、树叶、手绢、皮球、棉球、气球、手工制作“迷迷转”、沙包、纸片、网球、手工制作“小花盘”、皱纹纸等等。
活动过程:
1、自由探索、大胆尝试。
当孩子们见到老师为他们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玩具后都兴奋极了,每个人都表现出越越欲试的样子,于是我便将玩具一一展示给幼儿看,这更增加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这是我们与幼儿一起进行了三次不同的尝试:
第一次尝试:请幼儿自由选择一种玩具,并将其抛向空中,观察其落下来的`现象。有的孩子说:老师,他掉下来了!有的孩子说:老师,他落下来了。还有的孩子说:老师他飘下来了……孩子门都发现了原来抛上去的物体都会掉下来的。
第二次尝试:请幼儿换一种玩具-,再次向空中抛去,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这是幼儿发现了,玩具还会落下来,但落下来的样子不一样了。
第三次尝试:鼓励幼儿那两种玩具比较,发现物体落下来的现象是不一样的。
2、尝试讲述、发现秘密
请小朋友说说刚才玩
的是什么?他是怎样落下来的?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示,并给大家演示一遍。
王一扭着身体说:我玩的是气球,他是飘下来的。
张兆凯作了一个跳起来蹲下的动作说:沙包是直着落下来的。
李金生一边转一边说:迷迷转是转着落下来的。
杜新容说的更详细:鸡毛先飘了几下,又转着落下来。
孩子门都争先恐后的说着物体下落的不同现象:有直直的落下来的,有慢慢的飘下来的,有转着落下来的……
活动二:物体掉落时的速度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尝试的兴趣。
2、在尝试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下落时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抛起的高度等有关。
活动过程:
1、小朋友,当我们同时将两种玩具抛起来时,发现他们落下来的样子不一样,你再试一试,看看还能发现什么?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纷纷再次进行了实验,这是他们发现物体落下来的速度是不同的。
2、为什么有的物体落的快,有的物体落的慢?幼儿通过比较发现物体的轻重、形状、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引导幼儿寻找一种可以记录物体落下的速度的方法。
3、怎样让落得慢的物体落得快?让落得快的物体落得慢呢?幼儿自由探索,分小组讨论。最终他们都想出了不同的办法!有的组说:先把落得慢的物体仍下去,这样就会比落得快的物体先落地。有的说:把落得快的物体仍的高一点,落得慢的物体扔的矮一点就行了。还有的说:把原来轻的物体绑上重的东西,让他比原来重的物体还重就可以了……后来我们根究孩子们的提议一一进行了实验,看到自己的
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活动三:物体落在地上的变化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尝试的兴趣。
2、幼儿在探索中发现物体落在地上的
不同变化,并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敢于尝试,想出可以改变物体落在地上的办法。
活动过程:
1、师引导幼儿发现物体落在地上的现象。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发现物体落在地上的现象也是不同的。通过实验幼儿发现有的物体落在地上会滚动,有的物体落在地上会弹起来跳几下,还有的物体落在地上是不动的。
形象讲述,发现秘密。
鼓励幼儿用一种动作来表示物体落在地上的样子。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改变物体落在地上的现象
师与幼儿一同进行实验,并将找到的物体根据物体落在地上的不同现象进行分类。为让幼儿想出改变物体落在地上现象的办法,我门先与幼儿进行了这样的尝试:每人向上跳一下,发现落在地上是不动的,然后带幼儿到蹦蹦床上跳,发现落下之后还会被弹起来的,这是有一名小朋友说:老师我们让物体都落到蹦蹦床上,他是不是也会跳起来?带着这样的疑问幼儿纷纷进行了实验,最后他们发现了:玩具落在滑梯上会滚下去,球落在沙地里、落在水里就不会滚也不会跳、沙包落在被子上就不会响……
活动四:表征掉落的物体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初步的形象表征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2、鼓励幼儿用合适的符号进行形象表征,并与幼儿共同探讨表征的不同形式。
活动过程:
1、谈话:掉落的物体
鼓励幼儿说出物体是怎样,落下来的,并用一种符号进行表示。
2、小组表征:掉落的物体
每组幼儿推选一名
幼儿进行记录,其他幼儿进行讨论用什么样的符号进行记录。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又将幼儿的表征记录展现给大家看。有的用直线表示物体直直的落下,有的用波浪线表示物体在滚动,有的用锯齿纹表示物体在跳动,有的用蜗形、用一连串的圆圈表示物体在转动,有的用断断续续的波浪线表示物体在飘动……幼儿的表征作品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在幼儿进行讲述时,每位幼儿都争着将自己的同伴讲述的不完整的地方进行补充。幼儿的兴趣十分高涨。
延伸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观察物体掉落的现象并进行表征。随后我们又鼓励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到生活中去寻找其他的物体并进行表征。
活动反思:
“掉落的物体”主题活动在幼儿的表征活动后圆满的画上了一个句号,再整个活动中,我们深深的被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大胆尝试精神所感动,也领悟到了孩子们都有无限的发挥潜能,同时我们对在生成活动中,如何把握来自幼儿的信息有了新的认识,它是实现幼儿自主学习、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
作为教师在活动中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引发幼儿观察、思考与探索,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并及时增加、扩展实验操作的内容,在幼
儿主动探索中,给予适宜的帮助与指导。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从简单的落物现象中,引发了主题活动。让幼儿在这次活动中不仅研究了物体落下的不同现象,还随时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奥妙,通过这次活动,幼儿能在玩玩、试试、想想、说说、画画中对物体下落的现象,物体下落的速度和物体落在地上的不同变化幼儿有了不同的认识。整个活动在幼儿探索中结束了,这次活动带给了幼儿无限的空间让他们去进行探索,更多的是让幼儿体会到了在探索中获得经验的乐趣。
中班生成活动方案 篇5
一、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及幼儿操作,初步理解长度守恒的概念
2、幼儿乐于自己动手操作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初步理解长度守恒的概念
难点:引导幼儿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两条线的长短
三、教法及学法指导:
教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游戏法、操作法
四、活动准备:
1、教师:环境创设(5个城门)、讲解卡(5个)、尺度线
2、幼儿操作材料:筷子、皮线各20根,计算棍120个、红黄纸卷24个,剪刀10把
五、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引入活动
1、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小兔,教师讲述故事进入活动
今天气真好,兔宝宝和妈妈一起到美丽的城堡去玩玩吧,可是进入这个城堡必须闯过五关,你们有信心吗?
2、教师带幼儿进入森林
(二)闯五关,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长度的守恒
1、轻敲门进入第一关,两根筷子比长短,然后一根变换方向,引导幼儿发现筷子变换方向长度也不变
2、进入第二关;两根长度一样的皮线比长短,然后一根变形,引导幼儿发现无论怎样变换,皮线的长度不变
3、进入第三关;两根长度一样的纸卷比长短,然后一根剪成几段,引导幼儿发现剪开后长度仍然不变
4、进入第四关;三根黄色计算棒与三根红色计算棒比一样长,然后三根黄色计算棒任意变形,引导幼儿发现无论怎样变,长度都不变
5、进入第五关;一根红毛线与一根绿毛线各占九个方格的一条边,引导幼儿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两条线一样长
(三)进入城堡,幼儿分成四组动手操作实践,感知物体的长度不会随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1、教师讲解各组玩法
城堡里的玩具可真多,咦,这儿还有一封信,让我看看写的是什么?教师示范讲解材料的操作及玩法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每组选一到两名幼儿讲解自己玩的过程及发现
(四)教师小结长度守恒规律
小朋友真能干,以后我们再遇到比较线条的长度时,一定要仔细比一比、量一量,不能只看形状。
上一篇:亲子绘本活动方案【范例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