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共关系活动策划书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大学生公共关系活动策划书精编5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策划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大学生公共关系活动策划书1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025-02

一、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1.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实施

黑龙江省自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来,不断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2010年,已经基本完成“村村通”工程各项任务。实施1 654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工程,建设模式为卫星直播。完成了全部62 233套直播卫星设备的发放安装调试、用户信息采集上传、智能卡开通的任务,解决了1 804个村62 233户约30万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超额完成271个村。并按照黑龙江省广电局制定的考核验收标准和要求,完成了市、县的验收工作,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2.农家书屋工程有序开展

黑龙江省积极制定农家书屋工程“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建设农家书屋工程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实施办法和组织领导等,全面启动了全省农家书屋建设工程。通过积极建设“农家书屋”促进“文化育民”,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文明示范带建设,在条件适合的村组开展“农家书屋”建设,并通过多方筹集配送大量书籍。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开展3年来,共投入4 000多万元,全省13个市地、65个县(市)、907个乡镇,共建成农家书屋3 270个,惠及农村人口774万人,覆盖率达36%。服务群众2 010 824人次,借阅图书3 008 794册,基本解决了农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

3.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工程顺利开展

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加大对乡镇文化站的投入,2007年已投入600万,完成改扩建15个文化站、巧150个文化室。2008年已投入1 829万,改扩建13个文化站、改扩建437个文化室。2009年计划改扩建30个文化站、改扩建420个文化室,文化站市级建设资金300万、文化室建设资金1 260万已经到位。到2010年已经完成“十一五”规划的136个文化站,1 578个文化室的建设目标,现建成的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90%以上的都在发挥着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广大的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的文化权益。

二、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尚不完善

第一,黑龙江省农村文化管理体制不顺。农村公共文化主管部门职能仍旧没有彻底转变,公共文化主管部门职能不清、管理不力。

第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法律机制不健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很多方面,诸如经费保障、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缺乏具体的、可行性的政策和法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缺乏刚性的支撑体系。

第三,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黑龙江省尚未研究提出符合黑龙江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未将其纳入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其他相关行业规划相衔接。由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绩效考核缺乏一套完整的量化指标评价体系,致使各级政府无法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建设的责任层层分解,难以推动文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农村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在黑龙江省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队伍不能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多数地方领导、政府部门把文化建设作为软任务、软指标,或者仅仅把文化建设作为形象工程、作为宣传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农村文化管理队伍不能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和服务作用。基层文化单位的队伍不稳定,人才严重缺乏。许多有才华、有能力、有关系、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文化人才因为基层文化部门条件差、待遇低而改行、“跳糟”、“走为上”,导致农村的文化精英流失严重,文化骨干队伍不稳定,专业人才缺失。

3.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缺

黑龙江省农村县、乡、村级文化基础设施与城市比较十分薄弱,陈旧落后。设施缺乏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甚至有些服务尚无条件开展。乡镇文化馆、村文化室由于缺乏基本的文化设施,导致长期闲置不用;县级图书馆很少购置新书,而且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的书籍不多,面向农村发行的报刊更是有限;“农家书屋”数量仍然偏少,同样面临着图书匮乏,流动性较差,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书难的问题。

4.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匮乏

黑龙江省广大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比较少,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素质的各类培训还不多,文化活动的内容相对陈旧粗糙,缺乏吸引力,形式单调,农民参与度不高。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仍然有部分农村存在“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赌钱”的现象。“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还是许多地方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

5.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黑龙江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非常薄弱,全省文化建设投资基本上靠政府,保障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经费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乡镇文化事业经费大都没有列入财政预算,许多文化站因经费短缺、发展困难,个别文化活动站成了无人员、无阵地、无经费、无活动的“四无”文化站。农村图书室、阅览室因缺乏经费,馆建规模不够,图书更新缓慢,馆藏总量不足,不能满足农民阅读的需求。虽然近年来黑龙江省逐年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但多用于年久失修、恢复文化站建设或赠送部分设施设备及图书,相对于农民实际文化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完善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

1.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

第一,改革农村文化管理运行体制,营造建设的制度环境。政府应该改革文化行政部门职能重叠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自身职能转变,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和管办分离,改变长期以来文化主管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局面 ,切实把政府的职能由主要办文化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第二,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建立全方位的绩效评估体系,提高财政效率,量化指标,确保绩效的具体与明确化,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对评估的参与。

第三,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当鼓励采取多种形式对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进行评估监督,以保证评估的客观公正性。

第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法规,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序开展。该根据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研究制定和完善一批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指导性意见和规划等等。

2.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第一,改革人事制度以选拔人才。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从业人员应该实行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通过“聘用、聘任”形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培养、使用、激励、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新的人事制度和科学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

第二,优化工作环境以吸引人才。根据人才需求预测和需求目录,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人才引进计划和相应的引进政策,落实保障措施,营造良好的文化人才成长环境,不拘一格,广开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优惠政策引进人才。

第三,加大培训力度以培养人才。政府应该制定人才培养规划,采取院校培养、岗位培训、业务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培训、轮训力度,加强农村文化专业队伍、文化经营队伍和文化管理队伍的建设。

第四,增设学科专业以储备人才。政府应该创新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在黑龙江省属高校如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现有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调整和增设一批文化建设相关学科专业,招收培养青年学生,着手建立以文学、音乐、美术、书法、摄影、戏曲、民间艺术以及相关艺术门类的专业艺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一体的文艺人才库,对纳入人才库人员,通过开展继续再教育、组织学习观摩活动等方式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毕业后充实到农村基层文化战线,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积累储备足够的人才。

3.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保障,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建立健全农村各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仅要增加资金投入,修建、重建大量设施,更要整合农村文化资源,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规划的制定应该符合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着眼长远,广泛听取有关专家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民为对象,按照“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完善功能、分级配置”的基本思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加大建设力度,形成门类齐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实用高效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4.积极开展农村公益性文化活动

各级政府应该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要求,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等时机,组织开展花会灯谜、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读书征文、体育健身、劳动技能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发掘民族民间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继续开展以“送思想、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法律”为内容的“五送”进农村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级政府应该积极扶持热心公益文化事业、有文化特长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专业户,扶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文化室、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农民乐队、民办博物馆、民间职业剧团和业余剧团,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

5.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

完善投入机制,夯实发展基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物质保障。财政是政府集中资源和调控分配的重要手段,政府财政渠道的支农资金是政府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政策手段,对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十分重要。黑龙江省建设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按照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社区及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主要用于推进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区文化站、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重点惠民工程的建设。要在市财政设立社区及镇村专项文化建设资金,不断提高用于城市社区、乡镇和村文化建设的比例,并努力保证其以不低于当地政收入增长的速度逐步增加。

参考文献:

[1] 李燕。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2006,(6) :84-86.

[2] 闫平。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理论学刊,2007,(12):112-116.

[3] 羊守森。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12):5189-5190.

[4] 韩军。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党政干部论坛,2008,(3):84-86.

大学生公共关系活动策划书2

不管你是一名律师,一位程序员还是一位翻译,当你开始自己的事业时,你自己就是一个小型的公司,你要把自己当老板。你要开展调查,开拓市场,处理公共关系,进行采购和管理等等。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做自己的专职工作。同时,你也要面临其他的挑战,并且要平衡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创业好“难”啊。于是,你开始去翻那些厚厚的大部头书籍,从营销理论到商战三十六计,从创业名人传记到专业的会计书籍。当你看过好多书时,你也就疲劳得不想再创业了。其实创业并不难,《独立创业指南》一书中,彻里・查普尔以自己20多年的公共关系咨询经验和你一起分享她的成功经验,向你介绍那些独立创业的朋友,分析他们的建议和指导。

让Unix与Internet更安全

在当今“危机四伏”的世界中,系统、网络与Web的安全备受人们的关注,当《Unix与Internet安全实践指南》第一版面世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经典。如今已经是第三版了,依然是同类书中最好的一本,它包含了更好地理解安全以及使系统变得更安全的所有基础知识。有25万的Unix系统管理员和用户认为这是本不可缺少的参考书。因为它在仅仅几百页的内容中包含了Unix与Internet安全的几乎所有方面。无论考虑你为这本书花费的代价,还是它帮助你远离可怕的安全问题而为你节省的钱,这本书都是你最好的选择。即使你对安全知识一无所知,看完后,你对自己应对“危机”的信心也会大大提高。

让你了解计算机

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推动,我国的计算机产业发展迅猛,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日益迫切。不懂得使用计算机,在21世纪就将成为新的“文盲”。计算机的普及离不开基础知识的学习,一本好的基础知识类图书对于学习计算机有着巨大的帮助。《计算机文化》采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讲述计算机基础知识,涉及面之广、内容之丰富、方法之独特,令人叹为观止,堪称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百科全书。随书的多媒体光盘通过录像、动画、交互式术语表等生动的方式讲述书中内容,科学的评分标准,让你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学过之后,谁还能忘记书中的知识呢?

大学生公共关系活动策划书3

关键词:公关宣传 定位 实践

一、公共图书馆公关宣传的含义及必要性

当前,中国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馆藏利用率普遍不高,许多公众对于图书馆的认知,仍停留在提供文献借还服务的浅层印象中,对于图书馆的资源、技术、服务、使用途径等知之甚少。这与图书馆人不屑于或不善于宣传自己有很大关系。荷兰著名图书馆活动家舒茨先生认为:公共图书馆要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社会文化事业。而最有效的作为就是从读者工作入手的公关策略与实践。 [1]

在新的历史时期,公共图书馆不仅需要公关活动,而且需要精心策划、有效实施的公关活动。

图书馆的公共关系是指图书馆与其他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系状态,并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在组织和公众之间建立相互了解和信赖的关系,通过双向交流,以取得对图书馆的认识、信任、支持、合作的程度和趋向。[2]

图书馆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公关活动(包括公益活动)来宣传自己就是公关宣传。 [3]国外最成功的图书馆都有专职公关人员、支持人员、美工人员及其预算。中国除了重庆图书馆等少数省级馆设有公关宣传中心外,大多数省级馆尚未设立专门机构。宣传与公关不是一早一夕之功,需要锲而不舍、持志以恒,需要一定的组织保证,因此中型以上的馆应建立一支精干的公关宣传队伍,专门负责图书馆良好舆论环境的营造与美好形象的广泛传播。

二、公关宣传中心在公共图书馆的定位及实践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存在对公共关系的认识误区,甚至一度低俗化为拉关系、请客送礼。公关宣传中心作为公共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的组织机构,需要准确的定位。重庆图书馆公关宣传中心2010年成立之初,就明确其工作职责为:负责全馆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主持工作;负责全馆设计工作;负责对外媒体宣传报道;负责全馆公关活动的协调,承办全馆性的接待工作;负责读者来信、来访、投诉等工作;负责重图讲座组织策划工作;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提高资源利用率等。由以上职责我们将图书馆公共宣传中心定位为:公共关系的协调者、品牌形象的设计师、事业发展的宣传员、舆情信息的调研员。

1.公共关系的协调者

重图公关宣传中心成立以来,对内密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对外扩展更广泛合作渠道。针对馆内各部室之间联系较少,各自为政的状况,在工作中注意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化解矛盾、激励斗志,协调好馆长与员工,员工与员工、部门与部门间的关系,使各部门既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又能相互协调相互沟通,打造出一支富有正能量的激情团队。对外公关工作中,加强与政府、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沟通,逐步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社会知名度,扩大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得到公众的认可、社会的理解和领导的重视。

2.品牌形象的设计师

良好的形象是图书馆的一种无形资源,公关宣传中心锐意创新,打造星级服务特色。一方面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使原有品牌活动太阳花故事会、重图讲座、毛毛虫欢乐沙龙等形成合力。一方面广泛挖掘潜在优势,创新读书活动内容,打造了真人图书馆、讲座联盟等新品牌;创新活动形式,读书活动走出馆门,进高校、进社区、进军队等,不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更塑造了一个底蕴丰厚、服务优良、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开拓者形象。

3.事业发展的宣传员

成功的图书馆品牌还需要依托广泛的宣传渠道 “使巧劲儿”来提高知名度和认可度,公关宣传中心就担此重任,充分利用简报、海报、讲座、展览以及电视、电台、网络传媒报道等各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将图书馆内部的信息、图书馆的形象职能等向读者公众扩散和传递。积极与媒体沟通,每月及时向媒体“爆料”,并收集分析媒体相关报道, 2010年-2012年重庆图书馆相关报道累计1679条,其中世界读书日、服务宣传周、一卡通、助力农民工网上购火车票、真人图书馆、白先勇等名人讲座等被各大媒体给予重要版面报道

4.舆情信息的调研员

重图公关宣传中心设立专门的读者服务岗,负责处理读者留言、来信、来访、投诉等,能第一时间获取读者意见、建议。中心积极主动地开展读者研究与服务,通过意见薄、意见箱、网上留言、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多种方式与读者进行多层面沟通交流,广泛了解读者需求,及时吸纳读者反馈的信息,作为图书馆制定政策、打造服务品牌的参照系,为图书馆改革和发展提供依据。近三年处理读者留言、来访3964人次,开展大型读者问卷调查5次,制作服务质量月报39期。归纳、传递读者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促进了一卡通、24小时自助借还书机配备、自助咖啡机设备配置、提前实行免费开放等系列重大改革实现。

参考文献:

[1]甘肃省科学技术厅2008年甘肃省科技统计数据[z].2009(11):24-81.

大学生公共关系活动策划书4

摘要:“十二五”规划前后,新的社会环境和相关政策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对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现状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也被赋予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揭示了新时期建设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意义及其面临的新背景,指出了目前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先进基层图书馆建设的经验,为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了一些可行性方案。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1-0026-03

1引言

“十二五”规划前后,新的信息环境和社会环境给我国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党和政府先后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宏伟目标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国家图书馆百年庆典上的讲话又着重突出要大力发展基层图书馆事业,积极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便捷高效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图书馆界敏锐地认识到发展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时机已经到来,以南开大学于良芝教授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面向学习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县级图书馆功能设计研究”为代表[1],新一轮的县级公共图书馆研究热潮已经来临。对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从意义、背景、现状等角度进行研究,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新的建设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建设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意义

有利于保存地方文献资料,为地方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县级公共图书馆“图情档”一体化的特点决定了其可以更好地做好文献资料保存工作。具体工作包括:对各机关上缴的档案和官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归档;对地方上发现的文献资料进行搜集考证并整理保存;将相关资料中的信息经过加工整合后向社会各界提供所需要的数据资料等。此外,县级公共图书馆往往保存着详实可靠的官方资料和地方历史数据,如有关风土人情,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物产、农业、气候等方面的历史资料。县级公共图书馆保存的这些地方文献资料,对当地相关政策的制定有着独特的参考价值[2]。

有利于保障文献资源共享体系顺利实施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我国开始大规模建设惠及全民的文献资源共享体系。随着农家书屋、社区书屋、乡村综合文化站(室)等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的实施,一个直接面对终端用户的基层图书馆网络正在形成。按照计算机网络建设“最后一公里”理论(即如果建立了高速的主干网络,但是没有解决终端用户与主干网络间的有效联接问题,那么这个高速网络的效益就不能真正体现),在文献资源共享体系中,县级公共图书馆是保证终端用户与主干网络间有效联接的关键。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有利于实现文献资源共享体系效益最大化,真正做到惠及全民。

有利于构建公共图书馆普遍均等服务体系,推进整个图书馆事业向前发展

近几年,业界提出了构建公共图书馆普遍均等服务体系的目标。由于公共图书馆服务是一种高度机构化的服务,要保障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就要在缺乏服务的地区大力推进基层图书馆建设,特别是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3]。此外,一个国家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依赖于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拥有占本国人口相当比例的读者群,不仅能营造一种有利于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而且会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泛的需求群体[4]。目前我国人口仍以城乡居民为主,县级公共图书馆是与他们接触最密切的图书馆机构。建设好县级公共图书馆,使其融入群众生活,才能扩大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群众基础,推进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设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背景

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提出

随着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十七大报告先后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宏伟目标,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逐渐获得了战略性的地位[5]。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国家图书馆百年庆典上的讲话,进一步明晰了我国图书馆事业在构建学习型社会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目标,着重突出了要大力发展基层图书馆事业,积极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便捷高效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这都为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了绝佳的时代背景。

政府相关文化政策向基层倾斜实施

新时期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政府相关文化政策逐渐向基层倾斜。如:2006年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图书馆要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县市图书馆逐步实现分馆制,丰富藏书量,形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的图书配送体系,促进县乡图书文献共享”等。除了政策上的倾斜,国家文化部、财政部、新闻出版总署等政府部门还相继领导实施了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送书下乡工程以及“农家书屋”工程等一系列文化共享工程,并都有相当数量的专项经费。这为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政策和经费上的保障。

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的全面开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全面共享,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政府全面实施了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除了无偿向县级图书馆提供存储量达1B的数字资源外,还为这些馆举办配套的有关资源安装和使用的培训班。随着“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的启动,未来几年,我国将有望建成覆盖全国城乡县级公共图书馆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此背景下,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

4目前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能较全面客观地了解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现状,笔者利用图书馆界相关博客搜集了大量的有关近几年全国各地基层图书馆发展状况的新闻资料。这些新闻报道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基本上能很好地说明我国县级图书馆发展的真实面貌。通过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馆内软、硬件设施普遍较差,经费仍然是瓶颈问题

2005年,北京大学信息研究所李国新教授在对安徽、湖南等地基层图书馆生存状况的调研中用“破”(馆舍破)、“旧”(藏书旧)、“少”(读者少)、“缺”(设备缺)、“多”(人员多)、“差”(效益差)6个字概括了当地基层图书馆的现状[6]。几年后,通过新闻报道等资料不难发现县级公共图书馆各方面的建设几乎没有任何突破性进展,大多数县级馆仍处于以上6字所描述的状态。经费短缺仍然是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

与省市级公共图书馆联系不紧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省级馆-市级馆-基层馆三级图书馆网络服务体系。然而,三级图书馆之间特别是市级馆和县级馆之间普遍缺乏必要的联系。以河北省为例,笔者通过浏览河北省各个市级图书馆网站,发现除了廊坊市图书馆(廊坊市图书馆网站设立了“县内联盟”专栏)和秦皇岛市图书馆(秦皇岛市图书馆举办了“新农村书屋”管理员业务培训班,为昌黎县图书馆安装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开展了一些对县级馆的业务管理活动外,唐山、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以及张家口等地的市级图书馆只是偶尔开展送书下乡活动,没有其他专门针对县级馆的管理项目。这表明市级公共图书馆只把县级馆作为偶尔的帮扶对象,并没有将县级馆建设作为自己的业务之一。这种层级分离的体制,导致县级图书馆发展缺乏领导和明确的责权归属,造成了无人问津、步履维艰的发展境况。

对儿童、青少年等小读者的服务不够

在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往往忽视对儿童、青少年等小读者的服务。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县级、社区图书馆的儿童服务,笔者发现,发达国家基层图书大都通过吸引小读者来吸引家长对图书馆的关注,通过为小读者提供好的服务来取得家长对图书馆的认可,进而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彰显基层图书馆自身的价值,赢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相比而言,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没有充分认识到通过吸引孩子群体来吸引家长读者的重要意义,馆内儿童、青少年读物占藏书比例普遍较小,更不用说为小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了。

5对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

解放思想盘活经济来源,积极与其他部门合作

县级公共图书馆要解决经费问题,不能坐等政府部门的拨款,应当解放思想,融入市场化体系中去。据相关调查,大部分原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城区所占的地块儿都有很高的潜在经济价值,图书馆可以借助旧城改建之际,盘活现有固定资产;也可以通过开办各种技能培训班,出租图书馆场地等开展图书馆有度的创收活动,盘活经济来源[7]。

此外,县级公共图书馆还应当积极参与其他部门的活动,利用各方面的工作渠道和资金投入等,最大限度地将图书馆延伸服务渗透到相关领域的工作中。例如:永康县图书馆利用覆盖全市农村的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将县图书馆网页和文化资源共享工作内容安排进去;通过设计资源接口、建立用户页面等方式,轻松地将县图书馆的网络文献服务延伸到了乡村。这不仅节约了县级馆网络建设的投入,还大大减少了系统维护保障的长期支出等费用[8]。

紧抓文化倾斜政策和文化共享工程的机遇

县级馆要紧抓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机遇,利用政府向基层倾斜的文化政策大力促进自身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好“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等文化共享工程的宝贵资源,合理分配政府给予的专项经费。要积极响应《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县市图书馆逐步实现分馆制,丰富藏书量,形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的图书配送体系,促进县乡图书文献共享”的思想,通过“总分馆”模式加强与市级馆的联系,从而打破县级馆和市级馆以及县级馆之间的“分割据守”的局面,将分散的不同级别的图书馆统一起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形成县级馆的整合发展,有效避免力量薄弱的县级馆独立发展的缺陷。

将图书馆建设与科普工作结合

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应该与各县的科普工作相结合,主动出击,抓住一切可以有作为的机会;要大胆创新,积极开展各种贴近百姓生活的公益讲座,内容可涉及生活常识、子女教育、烹饪保健等;要特别重视对未成年读者的服务,增加馆藏中儿童读物的比例,开辟专门的儿童读书区,定期举行阅读活动[9],设立“玩具图书角”,允许小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借阅证向馆员登记借阅目录中的玩具,实现玩具资源的共享。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其普及知识、宣传文化的功用,使其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且有利于使其成为发展县级文化、提高基层群众文化素质的主力军,在县行政活动特别是文化建设活动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赢得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为自己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

6结 语

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关系到我国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新时期为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探析目前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各方面新的有利条件,思考解决方案,对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于良芝。战略规划作为公共图书馆管理的工具:应用、价值及其与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相关性[J].图书馆建设,2008(4).

[2]邱冠华等。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3]于良芝。图书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柯平。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理论视角[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2).

[5]连。城镇乡村基层图书馆建设启示录[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8.

大学生公共关系活动策划书5

[关键词] 海洋行政管理海洋管理 行政管理 公共管理

随着陆域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大,海洋资源逐渐引起各国的重视,海洋的地位也日益凸显,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强对领海甚至公海的开发。由此,海洋管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尽管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都对海洋管理表现出极大的热忱,但实际上关于海洋管理的涵义及学科构建尚没有一个清晰统一的框架。尤其是海洋行政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当前对海洋行政管理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两个角度:一是从行政法的角度对海洋行政管理及其它海洋管理概念作了梳理,如滕祖文的《海洋行政管理》一书即是按照行政法的角度来编撰。二是从管理学的角度阐述了海洋管理和海洋行政管理的关系,如郑敬高等人编撰的《海洋行政管理》一书。但是目前尚没有学者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加以论述。而明确海洋行政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的学科地位,不仅有利于海洋行政管理(学)自身的理论构建和发展,而且可以从一种全面的视角来审视海洋行政管理与其它海洋管理概念的关系,有利于整个管理学科的完善和发展。本文尝试从公共管理的学科角度对海洋行政管理的定位及构建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

关于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的关系,部分的学者已经作了一定的阐述。鹿守本把海洋管理的对象分为自然系统对象;海洋使用者和海上活动者对象两部分,将海洋管理定义为:“在海洋事业(含开发、利用、保护、权益、研究等)活动中发生的指挥、协调、控制和执行实施总体过程中所产生的行政与非行政的一般职能,即是海洋管理。”[1](p49)鹿守本对海洋管理的定义着眼于一般管理的角度,未体现出对海洋行政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区别。郑敬高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把人类以海洋为对象的实践活动和以这种实践活动为对象的管理活动区别开来,前者称为海洋管理,后者为海洋行政管理。[2]或者更为详细一些,前者称为海洋经营管理,后者称为海洋行政管理。笔者也认同这种划分,只是认为海洋行政管理还应该包括政府对自身介入海洋活动的管理,因此,海洋行政管理的定义可以表述如下:海洋行政管理指海洋行政机关及其人员依法对自身及社会组织介入海洋活动的管理行为。他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政府在介入海洋活动过程中对自身的管理;二是海洋行政机关对社会其他主体在海洋活动中的管理、协调和监控。

此外,笔者更倾向于将海洋行政管理理论作为海洋管理理论的发展主体。首先完善海洋行政管理,由此带动海洋经营管理的发展,其学科的发展脉络与陆域的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如果说陆域管理理论沿着一条“企业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包括公共管理理论)”的脉络发展,后者的发展更多的建立在对前者理论的借鉴上,那么海洋领域管理理论则应该相反。其脉络是“海洋行政管理——一般海洋管理理论——私人海洋管理理论”。其原因主要在于:

1.海洋实践活动更具公共性,需要政府行为的有效介入。人类诞生于陆地,发展于陆地,在陆地上的活动较之海洋,成本较低,个人和私人组织有能力支撑自己活动的成本,且收益的周期较短,个人和私人组织也愿意为其活动进行投资。因此,在陆域,私人管理的理论占据主要地位,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有赖于借鉴私人管理理论的发展。而海洋活动和陆域活动不同,其不可预测性较之陆地要大的多。个人和私人组织在面对海洋活动时,由于力量和承受能力的有限,或是不愿过多的介入,或是其开发多带有短视效能,其成本—收益比例远远低于陆地,影响对海洋的进一步开发。换言之,人类探索海洋规律的活动,其“公共性”更加明显,这种具有不可分割性的规律探求,由政府来提供更为适合。政府在介入海洋活动时,必然需要建立对自身活动有效管理的理论体系,海洋行政管理的价值正是体现于此。

2.海洋活动具有更强的外部性。所谓外部性(externalities),即不属于买卖或交易双方的预测,但却是组织运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事物。[3](p9)它体现出一种活动不仅产生活动者所希望的或只影响他自己的结果,而且对他人和环境造成影响。通常而言,活动的外部性倾向于特指其负外部性。绝大多数海洋活动都产生影响公共利益的负外部性,尤其是海洋环境的破坏更是具负外部性的公共问题。海洋行政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就这些外部性很强,影响公共利益的海洋管理活动进行管理,而且也只有海洋行政管理能更好的消除海洋活动的外部性。[4](p39)

3.海洋活动涉及更多重要的利益主体,其协调需要政府的参与和主持。尤其是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加强对海洋的开发。美国在1998年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开发、保护、恢复海洋资源的建议,并从2001年起对海洋环境和法规进行全面研究,对国家海洋管理政策重新做出全面评估,从而为21世纪美国海域经济开发政策勾出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又于2004年4月了一份长达514页的研究报告。1997年日本在《海洋开发年度推进计划》中,已经把“探求新的海洋开发的可能性,立足于国际角度推进海洋的开发”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确立起来。[5]各国对海洋资源的争夺,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利益摩擦,我国如果要在海洋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成效,不仅需要完善国内的开发管理,而且需要探求国际开发的协作和协调。这两方面都属于海洋行政管理的研究范畴。

如果将海洋行政管理作为海洋管理理论的发展主体,即将探索政府管理行为作为重点,那么,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界定海洋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三者关系的明确是海洋行政管理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二、海洋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

上个世纪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进行学科结构的调整,其重大举措之一是设立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五个二级学科。作为一级学科的公共管理学,其研究对象和范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政府自身的运作和管理;政府对社会不同领域的管理(部门公共政策和管制);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内部运作和管理(如学校和医院的内部管理)。[6]但实际上,公共管理学科的五个二级学科,对这三个层次的划分并不明显,或者说,很难界定五个二级学科到底应该归属哪一个层次,它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重叠和交叉的关系。尤其是面对新的领域扩充时,很难明确新领域的学科地位,至少现在的学科体系就并没有凸显海洋行政管理的位置。[1]这说明当前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周志忍为公共管理的学科发展提出了两条思路:第一,公共管理应该留有向外发展的余地,随着社会需求和基础条件的成熟,增设或新添其他的二级学科,只是增设的二级学科应该着眼横向分工的专业领域如环境保护等,而不是具有综合特征的学科;第二,将行政管理作为公共管理学的基础和平台,建立开发式的学科体系,即行政管理与其他的四个二级学科不是并列关系,而是某种基干与分支的关系。在不变动现有的学科体系下,可以容纳增加的研究领域。[7]

暂且不论这两种思路,哪一条更有利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我们所关注的是,对于海洋行政管理的发展,哪一条思路更有力呢?如果选择第一条思路,作为与土地资源管理并列的二级学科,海洋行政管理称为“海洋资源管理”更为合适一些,这就面临着学科名称的再次变化。[2]笔者倾向于第二条思路,即海洋行政管理以行政管理为学科平台,将行政管理的理论体系作为基础,借鉴其他二级学科的成果,逐渐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可以厘清海洋管理的学科类别,完善各自的发展。如上所述,当前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的关系存在一定的模糊,本文赞同海洋管理划分为海洋经营管理和海洋行政管理,而且以后者为主体的观点。若坚持第一条思路则面临“海洋资源管理”概念的诞生,如何界定海洋管理、海洋经营管理、海洋资源管理和海洋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又是一个新的课题。这将为整个海洋管理的发展人为增设一些壁垒,不利于学科的相互借鉴和发展。

2.当前海洋行政管理的学科构建不足以成为一级独立的学科。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海洋行政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不仅不能和行政管理相提并论,也远不如其他的四个二级学科。海洋行政管理所借鉴的行政管理理论,要远多于自身的独特理论。将海洋行政管理归属于行政管理的一个研究系统,一方面可以继续沿着当前的研究脉络发展下去,继续借鉴,另一方面也不会与当前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发生冲突。有利于整个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3.海洋行政管理以行政管理为学科平台,可以突出海洋行政管理以完善政府行为为核心的学科特点。如上所述,与陆上管理行为和理论的发展脉络不同,海洋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政府组织强有力的介入。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探索如何有效提高政府效率和加强政府行为的学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如何管理政府和政府如何管理方面,积累的大量的理论和经验。这些理论和经验如果作为海洋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基石,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的促进海洋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和学科完善。

三、海洋行政管理的学科构建

在明确了海洋行政管理的内涵和学科定位后,如何构建海洋行政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课题。当然,国内外的部分学者对于海洋行政管理的研究在范畴上作了一定的诠释。美国的阿姆斯特朗和赖纳在他们合著的《美国海洋管理》一书中,将国家对海洋活动的管理分为十项职能:组织海洋研究;从事海洋资料的收集、存储与分配;财政赞助;税收;监测;实施法律;解决冲突;制定政策;制定法规;制定规范等。而国内的学者郑敬高在《海洋行政管理》一书中将海洋行政管理的体系分为海洋行政管理体制;海洋立法与执法管理;海洋政策与决策;海洋权益管理;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滕祖文的《海洋行政管理》一书主要从行政法的角度进行阐述,全书的体系也类似于行政法教材的体系。[9]

笔者在综合不同学者的分类基础上,根据行政管理的学科构建,认为海洋行政管理的学科体系,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海洋职能。其内容主要涉及国家在海洋活动中的职责定位,政府应该介入何种海洋活动,介入的程度多大,应该采取何种方式介入,以及随着海洋环境和行政环境的变化,政府应该做出何种反应。

2.海洋制度。针对海洋职能,国家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应该建立何种的组织体系,其机构的设立、权责、相互关系等一系列内容;此外,权力机关针对海洋管理的立法,行政机关涉及海洋方面的行政立法,都应该属于这一层面。

3.海洋战略。尽管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并没有涉及战略管理,但是公共管理,尤其是新公共管理将战略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要将战略思维融入行政管理的所有阶段之中。[8]对于海洋行政管理而言,其战略思维更为重要。战略的涵义本来就蕴含着一种竞争,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争夺,正是战略思维的体现。海洋战略的重点在于探讨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变化,海洋未来的国际地位,世界各国针对海洋的举措,以及我国如何保护领海和有效参与公海开发。

4.海洋决策。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是公共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海洋决策的研究范畴同样应该立足于此。在借鉴公共政策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海洋战略和海洋环境,提高政府的海洋政策水平。

5.海洋实施。即海洋立法或海洋决策做出后,海洋行政机关及其人员贯彻法规和政策的全部活动或整个过程。它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海洋行政指挥、海洋行政沟通、海洋行政协调、海洋监控和海洋方法。海洋实施应该是整个海洋行政管理内容最为庞杂的部分,也应该成为其他海洋管理汲取海洋行政管理理论和方法的主要部分。

6.海洋财政。主要涉及政府在海洋管理活动中的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权力机关如何界定海洋开发的财政支出在整个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和地位;二是政府如何利用财政手段有效的调控整个海洋开发的进度和规模,以达到海洋开发的最佳效果。

7.海洋伦理。主要探讨在开发海洋资源的过程中,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海洋长期利用与近期利用之间的关系、各国在公海的行为规范等。

[参考文献]

[1]鹿守本。海洋管理通论[m],海洋出本社,1997

[2] 郑敬高。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3][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郑敬高等。海洋行政管理[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5]李靖宇 于良臣。关于中国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6][7]周志忍。论公共管理学科整合:问题、挑战与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8][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9]藤祖文。海洋行政管理[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oce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ncept and building from public management

[abstract] how to definite oce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istinguish oce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ocean manag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management, some scholar have made. but they have not made from the angle of the course of public management, which is the first problem oce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ed face.

[key word] oce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ocean manag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management

--------------------------------------------------------------------------------

38 12850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