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具体实施方案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具体实施方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 生视野,了解家乡的植物与环境卫生,领略家乡植物与环境卫生与众不同的现代特色。因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继力量,振兴祖国离不开科技和教育。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树立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的同时,努力在学生中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技知识,弘扬科技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科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深入地推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

为培养我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提高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方法,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并从班级实际,立足课堂,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开展生动、活泼,实用的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技活动的乐趣,开展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从身边做起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

二、活动背景

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做到植物与环境卫生的和谐相处是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植物与环境卫生的关系密不可分,人类的生存与植物息息有关。本活动结合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思路,从学生身边的植物入手,使学生在认识和观察身边环境的过程中,熟悉一些经常见到的。植物,并了解植物的相关知识。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喜爱,和植物交朋友,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热爱之情。增进了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意识。

三、活动目标

1、先引导学生认识校园内及周边的各种植物。了解一些关于植物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留心环境的良好习惯。

2、学生亲手为喜欢的植物设计不同风格的名片,加深学生对植物的了解,巩固一些关于植物的小知识,培养学生对环境的热爱。

3、扩大视野,丰富课外植物知识,了解一些奇特,有趣的植物。

4、引导学生留心自己看到的植物,主动地观察和了解,培养学生观察生存环境的习惯,增进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意识。

5、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四、活动计划。

1、活动时间:20xx年1月——20xx年7月

2、参加人员:六年级四班学生。

3、活动内容;了解身边的植物;制作植物小名片:认识一些奇物,有趣的植物;植物博览会。

4、活动方式:教师讲解,带领观察,动手制作,走进自然,讨论交流。

五、活动实施

〈一〉、认识身边的植物。

1、带领学生参观回风滨河风光,观察各种植物的特征,了解其名称及一些相关知识。

2、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植物的名称及特点,观察相关图片,填写表格〔一〕认识校园内的植物

3、调查身边的植物,指导学生调查自己的家庭,学校周围,居住环境周围的植物状况,培养环境意识填写表格(二)

<二>我为植物设计名片。

1、谈一谈自巳最感兴趣的植物。

2、引导学生制作植物名片,在制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陶冶情操。

<三>了解一些奇特、有趣的植物。

1、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奇特、有趣的植物资料。

2、学生展示自己了解掌握的奇特植物,讲述有关植物的故事。 <四>植物博览会。

1、提前让学生到植物较多的地方收集一些直观资料,如树叶、果实等。

2、为自己的植物查找资料,准备汇报内容。

3、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汇报,实物、图片等。

<五>活动展示。

1、召开一次以“我与植物交朋友”为主题的中队活动,汇报展示本活动的一些成果。

2、活动相片展示。

3、学生心得体会交流。

4、植物小名片展示。

5、活动调查记录展示。

6、怎样保护环境卫生展示。

六、可供评的结果

1、学生种植日记。

2、活动开展过程和活动成果的照片。

3、师生参加活动体验感悟。

4、家庭、社会对师生活动的评价。

七、活动达成目标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回收集,整理信息资料;能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并进行探索实践;具有友善交往、协调工作、敢于探索的品质。动手、动脑能力,创造思维,科学素养,分工协作团队精神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提高。使自己的创造新能力,探索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收集的能力的到发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2

在校方安排下,本学期第四周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机构创新综合实验课》。虽然时间短暂仓促,但感到获益匪浅。老师利用五个课时耐心、认真地教授我们关于机械方面的一些知识。包括我国当今机械发展状况,具体到我们所学过的理论课程与实际相结合的实例,使我们对机构创新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概念,为以后课程奠定了基础。

在可实际操作教室,为了能够为自己所设计的机构顺利建成,自己动手拆装各种机构,对现有的零部件有了新的感性认识。实验室里提供的零件有各种长度的杆,凸轮,齿轮,垫圈,套筒,还有皮带轮,根据这些提供的零件,我们便开始了创作作品之旅。

由电机开始,随后是蜗杆,由蜗杆带动蜗轮。随后应是斜齿轮。然后再根据我们设计机构的需要,根据机构运转的需要,便选择一系列齿轮结构,由小齿轮到大齿轮是实现齿轮传动的减速过程,由大齿轮到小齿轮是齿轮传动实现加速的过程。开始我们想到的是设计有曲柄存在的机构,由此实现切割的目的。曲柄的转动由齿轮的转动带动,实现圆周的转动。为实现机构同时实现摆动和平动的需要,还应有滑动的装置,根据这个思路,我们便开始在所拥有的设备上开始了设计,一个组员负责操作,一个组员负责检查,安排及指示,另一个组员负责找所需的零件。利用半小时的时间我们便完成了原先设计好的机构。

接下来的工作便是校验能否实现该机构所要实现的运动。我们先使用手动的办法,开始校验我们设计的机构的运动。实际校验的时候才发现我们设计好的机构无法实现所需要的运动的目的。曲柄在旋转过程中带动的另一部分的构件没法实现滑动。由此我们原先设计好的机构宣告了失败。我们只好重新设计我们的机构,眼前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设计好的机构不能实现所需的运动。我们组员便开始谈论我们设计的机构,逐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经过多次分析便得出了结论必须从改变曲柄装置结构开始,因为在曲柄实现圆周运动的时候,而滑动装置便受到了阻碍。

该如何改装?

我们从草图开始入手,把曲柄改成凸轮结构是我们改装的目的所在,因为在斜方向上很难具体的组装凸轮,我们只好把滑动装置设法改装,把滑动装置改成皮带的运动,实现运送物件的目的。按照改装的总体思想路线,我们在原来组设计好的机构上进行改装,总共使用了半个小时,我们便完成了改装的目的,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开始检验我们设计的机构能否实现具体的运动。开始我们还是采取手动带动机构转动的办法,结果让我们都很满意,我们便找来了电机开始做具体的检验,最后的结果是我们设计的机构能实现我们想象的运动,而且运动的很准确。经过几次校验,多次谈论,最终设计出了我们组员的机构,就是横切各机构。这是我们组员在一起谈论,一起设计,共同努力,共同协作的条件下完成的机构。

我们设计的机构经过俩天的努力便圆满完成了,剩下的工作便是向老师介绍我们设计好的机构的具体情况,还有就是一些工作量小的任务,计算自由度,以及量取机构内部的具体尺寸。因为我们设计好的机构总体看来还是比较简单,而且运动也不复杂。能够切割的物件也较小,所以作介绍的话也比较简单。由此我想把介绍的方式搞的比较专业化,也就是想用些专业用语来表达,具体的也就是把每一句话都讲得很有分量。为了更好的引用一些专业用语,我积极地去聆听每一组组员介绍机构的方式,从哪方面入手比较合理。每一组的介绍我都听得很认真,因为我自己也多想吸收别人所拥有的知识,从而自己也试着去改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是我想学的目的。细心去听完每一组介绍自己设计的机构。我也认真总结了自己陈述用语,先介绍我们组员设计的具体思路,最主要的是设计的目的,要实现什么样的运动。随后指出优点及缺点,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按照自己的思路一一说明。

介绍完了我们设计好的机构,我们俩天的工作就差不多也完成了。本次实验课对我们学机械类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因为本次实验给我们提供了实际操作的平台,以及机构创新的平台,这胜于我们大学四年学习机械类的课程,也可以说是一个校验过程,认识、总结的过程。这次完全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过程。一定基础上提高了我们对机械的认识,完全是亲自接触,由此我们自己也有了较深的体会。对于本次实验,我自己也相当满意,两天的努力不仅设计出自己的机构,更是提高了我们对机械的进一步认识,激发了科研兴趣。我本人也非常希望这样的实验课程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对机械的认识和兴趣,更多的是可以改善我们学习理论知识的质量,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真正学到真本事。

综合实践课心得3

一学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回顾这学期参加的实验工作,心中感触颇多,现将本学期的实验情况小结如下:

一、 自学相关理论,为开展实验做好充足的理论准备

自从参加这个课题后,我和同年级组的老师自学了相关的理论,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理论素养以及自我反思能力等专业化水平都亟待提高。教师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惑和问题,比如,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中进行认知性实践、模拟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创设生动具体而有效的问题情境?如何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等,这些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困扰着我们,以往通过观摩课研讨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动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发展的需要以及广大教师发展的需求,基于解决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数学教研方式急需建立。

二、 积极参与课题组听课,并心下自己的点心得

本学期听了金珊珊老师的一节课题实验课,搭配中的学问。课后与组内老师一起讨论交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讨论了修改方案。并撰写了自己的听课心得,上传至自己的博客。同时自已在在班级中尝试上了一节课题实验课,课后自己反思,心下教后记,与同年级组老师一起反思。

三、 今后努力方向

1、关注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小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矗随着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不断丰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开始萌芽,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对个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接受性学习,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展学校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其针对性之一就在于变革学生在教育情境及至在一般的生活情境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展开学习活动。作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单一的课堂知识教学,强调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

质量月活动方案4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区普教科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创新学习的形式,推进活动学习的有效性,发挥课题的导向作用,汲取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辨析、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合理化建议。能进行简单规划、创想或合理化建议。

(3)了解所处环境的特点,扩展学生学习方向,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社会科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主动探究,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世界去实践,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发展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以及表达、沟通的能力,发展合群性、合作性、自治与领导能力,尊重他人,增进团队合作意识。

三、活动的内容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规模比较小,无论是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硬件设施,还是理论指导、师资力量,都比较欠缺。要想将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开展起来,并且做得有声有色,就必须另辟蹊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翔实可行的方案。为此我校拟定围绕以下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一)校本课程:课外阅读活动指导

七年级:触摸语言世界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制作读书卡片;

(2)明确阅读的意义,拥有自己的藏书;

(3)点亮语言的灯,感受文字的温度。

八年级:走进对话天地

(1)提高阅读速度,扩大阅读范围,和自己、亲人、自然、历史、艺术、哲学等对话;

(2)广泛汲取文学营养,书写阅读心得;

(3)前期阅读成果展示,举办班级成果展览。

九年级:尽赏万紫千红

(1)快乐阅读,阅读快乐,愉悦自己;

(2)归纳总结,评选先进;

(3)特色展示。

(二)研究性学习

七年级:快乐魔方

八年级:趣味实验

九年级:生活中的数学

(三)地方课程:七、八年级开设,使用统一教材,专职教师担任教学工作。

(四)社会实践:详见实施策略

四、涉及学科

语文、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

五、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如结合语文的阅读教学开展阅读实践: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阅读材料、开展大量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各类读物和阅读活动的强烈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优良的阅读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可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提供阅读素材展开阅读。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相结合

如开展“快乐魔方”、“趣味实验”以及“调查生活中的数学”活动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数学等学科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更能让学生在学中快乐成长。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引申开来的民风民俗调查活动。

5、与学校班会活动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团员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可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内容、“青果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六、评价体系

1、强调课程、教学、评价的整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止是外在于课程、教学、学习的环节,而是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的有机整体,三者是同时发生与发展的。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提供对课程修改有用的信息,实践与教学。档案袋的使用及每一个领域最后的反思环节无不体现出这一特征。

2、重视评价的过程性

在传统评价中,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答案,而对学生获得答案的过程却无任何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参与程度、投入程度、学习方式等表现,及时评价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保证活动的顺利展开。

3、倡导评价的多样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也就决定了评价的多样性。首先是评价的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自评、伙伴评、教师评、家长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评价对象多样:可以是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可以是模型、展版、研究日记、设计说明,还可以是主题演讲、口头汇报……;再次是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多样:方法上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描述为主;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以过程为主;主体与客体相结合,以主体为主。手段上是开展辩论会、成果展览会、表彰先进、公布评价成果等。

4、注重评价的宽容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宽容一些。从尊重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发展的观点,正确地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杜绝评价中经常出现的“贬损性”评价,强调评价始终在宽容、友爱、信任、尊重的气愤中进行,多肯定、多指导,使评价更具有教育、激励的功能。

5、关注评价的反思性

在每一次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或结束后,要经常采用发放问卷、同学辩论会、师生访谈会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在评价的基础上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的得失,恰当规划未来的行动。这样评价能突破原有意义上判别的概念,而真正体现了利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教师则通过撰写案例等方式反思自己的指导策略,做到教学相长。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5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1、实施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往几种课程的随意叠加,它的内容和形 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却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3)立足实践。不在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实施途径

(1)信息技术教育 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即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实际,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富有生命力。

3、实施步骤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成败的关键。这不是几个担任该课程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通过学习和研究,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习观,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2)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是一种新生事物,必须动员全员参与,全社会参与和支持。以协调和组织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必须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学校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与协作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落实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名单: 组长:徐耀良 副组长:陈黎明 成员:吴根元(小)、叶建新、金美媛、周秋英、李刚、 许晓红、吴文喜、及各涉及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协作小组名单: 二年级组负责人:金美媛 成员:程大妹、贾静燕、王怡、姚金妹、顾菊芳、龚杏芬 三年级负责人:陈燕红 成员:魏萍、严凤、蔡秋兰、胡静芬、陶妹金、陶亮 四年级组负责人:周秋英 成员:徐艳、毛进兴、唐铁君、徐洪、吴根元(大)、孙文霞 五年级组负责人:吴根元(小) 成员:许晓红、邹雪英、胡建刚、张红艳、孙丽娟、龚燕 六年级组负责人:夏雪明 成员:马蕙珍、朱叶、邹国芬、邬旭霞、吴茜、平建国

(3)选好主题,落实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和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选题既要体现学校特色(文学)和社区实际情况(城乡结合部),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4)加强联系,取得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区、家长有多效参与实践活动的新机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课程实施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它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多样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鉴赏。以形成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方式灵活,注重学习过程,注重情感表现,注重实际环节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38 616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