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精选4篇】
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第一篇】
为切实做好我乡20__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__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结合我乡实际,现制定本方案。
一、20__年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地质灾害排查情况
经汛前地质灾害专业排查,我乡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4处(附件:__乡20__年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数据库),其中:崩塌4处,隐患点中不稳定的有4处。全乡受地质灾害威胁4户、18人,财产35万元。
二、20__年全乡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诱发原因分析
一是地质灾害基本发生在汛期,主要诱发因素是暴雨和持续降雨;二是道路、房屋、水利等工程建设已成为我乡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诱因,且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现象越来越频繁;三是我乡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特征显著,其不稳定状况极易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二)预测分析
据气象部门预测分析,预计20__年汛期(5-9月)总降水量较常年(999。8mm)偏少2-4成,为600-800mm。暴雨日数较常年偏少,有气象干旱持续发展。预计在6月中旬入梅,入梅时间接近常年(6月15日),7月上旬出梅,出梅时间较常年(7月11日)偏早。梅雨期较常年(26天)偏少,梅雨量较常年(397。1mm)偏少。出梅后有一段晴热高温天气,有伏旱。汛期平均气温较常年(23。1℃)偏高1。0-1。5℃,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降水集中期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形式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三、地质灾害防治年度目标及防治工作重点
(一)防治目标
1、通过强化地质灾害政府包保责任制,加强地质灾害防范网格化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措施,严格实行地质灾害隐患点“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后;小雨有值守,大雨投亲友”,屋后崩塌做到“雨停不清沟,清沟三日后”,使全乡没有因地质灾害导致死伤,将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2、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范网格化、群测群防和预警系统,逐步使网格化转变为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我乡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二)防治工作重点
1、加强群测群防、气象预警和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宣传、培训。
2、加强汛前、汛中、汛后地质灾害巡查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
3、落实地灾防治各项制度,落实措施,明确责任。
4、对危险性较大的隐患点进行搬迁避让。
四、重点防范区域、防范重点和防范期
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全乡重要防范区域和防范重点如下:
(一)重要防范区域
主要为乡内集镇区和人口密集的农村居民点。
(二)防范重点
1、可能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状极不稳定的隐患点。
2、集镇、村庄、学校等人口集中区;境内旅游风景区。
3、重要交通线:境内____国道、____省道、县道(__路、____路)、重要乡村道路。
(三)重点防范期
5月1日-9月30日。
五、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
(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乡政府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将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将汛前地质灾害调查确定的隐患点,及时纳入网格化管理和群防群测监测体系,发放地质灾害“两卡一表”(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表),落实好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完善和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将所有监测、预防责任人予以公告,并及时上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按照分行业管理原则
水利部门负责河流、水库、山塘和山洪等监测、预防和治理工作;公路、交运、文旅体、教育等部门分别负责国省道、县乡村道、旅游风景区和学校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和治理工作;住建部门负责建设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指导和监督,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及隐患责成建设单位进行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和治理工作;应急部门负责矿山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和治理以及应急抢险救援工作;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六、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村、各部门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领导、机构、职责、任务“四落实”,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确保防治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主要负责同志为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务必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重要灾情、险情信息、突发事件要及时通报、快速反应,实现灾情、险情信息与防灾工作间的无缝结合。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格局。
(二)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制定年度防治方案
1、组织人员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危切坡建房户的巡查,制定20__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和各项措施。水利、交通、公路、文旅体、教育、住建、应急等相关部门应制定年度地质灾害专项防治方案。
2、按省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__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要进一步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每个危险区(段)和隐患点均要制定应急预案,明确预报预警方式、避险路线、避险地点和自救方法,并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个人。当发生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时,实时启动应急预案,必要时,请求省市县地质灾害救援力量及专家组支援。
(三)加强网格化管理和气象预警
1、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网格化管理,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监测责任人和防治责任人必须在岗在位,在汛期要定时监测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发现险情,及时预警并上报,按预案组织人员临时撤离避让。
2、自然资源和规划和气象部门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到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监测责任人和防治责任人。接到黄色(Ⅲ级)预警信息后,加强值班并立即通知所有隐患点监测人员加强监测巡查,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接到橙色(Ⅱ级)预警信息后,加强值班并立即通知所有隐患点监测人员加强监测巡查,同时做好隐患点上人员转移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灾、险情立即报告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接到红色(Ⅰ级)预警信息后,加强值班并立即通知所有隐患点监测人员加强监测巡查,同时将隐患点上人员按预案撤离危险区,妥善安置好群众生活,一旦发生灾、险情立即报告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四)落实经费,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
1、积极向上级争取地质灾害防治及项目经费;
2、各村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根据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安排一定的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
3、因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五)突出重点,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在重点防范期内,各村要组织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学校、居民点、交通干线、旅游景区、重要工程等重点防范区进行调查、巡查,因地制宜,采取监测、避让或应急治理等有效措施防范地质灾害。对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应当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置明显警示牌、警戒线,并予以公告。
2、加强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宣传,将地质灾害“明白卡”和高危切坡建房危险告知书、转移路线图、隐患点防灾预案等发到受威胁的群众手中,指导群众防灾避险,提高灾害自救、互救能力。
3、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值班制度》、《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速报制度》、《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制度》、《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制度》、《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度》。严格按照《__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速报和月报制度的通知》(__国土资发〔20__〕__号)规定,将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在规定时限内如实报告。各村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准备工作,组建应急救援队伍,落实应急救灾物资、设备、资金,开展针对性演练活动,保证一旦发生灾情或险情,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判断,迅速做好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4、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纳入社会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建立应急工作机制和应急抢险队伍。水利、交通、公路、住建、文旅体、教育等有关部门,应及时与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相互通报本部门地质灾害隐患和险情、灾情及防治等情况,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六)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工作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确定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隐患点,纳入年度防治方案,落实资金,完成目标任务。
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第二篇】
为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__地防办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我镇20__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我镇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我镇地质灾害一般集中在汛期发生,主要类型有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因修建道路开挖山体、农民切坡建房时护岸、边坡加固不力;二是地质因素。岩层软硬相间,断层纵横交错,岩浆岩穿插,地表风化等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因;三是天气因素。雨量集中,造成土壤严重超饱和吸水,处于不稳定或失衡状态;四是地形因素。地形陡峭,植被破坏,长年累月渗入坡体,造成地质结构严重松散。这些因素的存在,加上汛期时雨量集中,就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因此,在5-9月汛期和主汛期,必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调查统计分析,我镇地质灾害的诱发与降雨量等有着密切关系。连续降雨量超过50毫米就易诱发地质灾害,超过200毫米就会产生大范围的地质灾害。根据我镇地质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结合汛期降雨情况、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人为活动等因素,对我镇20__年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区域预测如下:
(一)由于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继发性、危害性等特点,部分户仍有继续滑坡的可能。
(二)因____旅游快速通道建设,对__村部分山体进行了开挖,切坡较陡,有的尽管采取了一些防护措施,但一些山体构造极不稳定,受汛期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影响,极有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三)近年修建的农村公路,有些是开挖山体修建的,由于切坡较陡,防护措施少,受汛期强降雨的影响,极易发生地质灾害。
(四)各切坡建房点,由于边坡加固不力,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五)__村作 文 吧__地质灾害点治理项目和____公路南侧滑坡工程治理的监测。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措施
地质灾害预防要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最大限度降低财产损失。
1、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镇政府调整充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组,由镇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对防灾救灾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
2、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社会对地质灾害的了解和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__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要充分发挥职能,向群众开展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危害性宣传,大力普及鉴别地质灾害发生前兆、如何预防地质灾害、避免灾害发生等知识,增强自测、自报、自防和自救的能力。
3、坚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五项制度。即汛前检查、汛期值班、灾情速报、灾后总结、资料存档五项制度。
四、临灾及灾后应急措施
1、灾前预报
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和预报,由__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提出有关短期预报和临灾警报,在报镇政府的同时,及时通知各村自然资源信息员和地质灾害点监测员,使各村能及时了解本区域的灾情及危险等级,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2、临灾应急
警报发布后,临灾区进入临灾应急期,在镇领导组的统一指挥下,镇直各有关单位立即启动救灾措施,对临灾范围采用预警信号(敲锣),迅速组织临灾影响范围内的人员和财产安全转移,并严防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3、灾后应急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警报,镇领导组会同防汛、交通、民政、卫生等部门迅速到现场组织灾后应急工作,防汛、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队伍迅速进入灾区进行人员抢救和工程抢险,并组织非临灾区进行救援工作。
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务必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职责,按照本预案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第三篇】
为切实做好20__年度全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相关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
根据20__年汛前调查结果,截至3月底,全乡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5处,威胁15户62人、财产211万元。
(一)按照灾害类型分:崩塌2处、滑坡3处。
(二)按照稳定程度分:不稳定2处、较稳定3处。
二、地质灾害重点威胁对象、范围及防范重点
(一)威胁对象。主要为地质灾害易发区乡村道路两侧一定区域;
(二)威胁范围。我乡地质灾害多在强降雨期间发生,重点防范区域和对象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五村。
(三)防范重点。20__年汛前调查确定的5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见附表),20__年度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第一次反馈的3处疑似地质灾害隐患点。
三、重点防范期
全乡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5月至9月,主要防范因降雨、台风等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其次是1月至2月,主要防范因融雪雨水下渗引发的地质灾害。全年应加强防范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四、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降雨趋势预测。据气象部门预测,20__年我省汛期(5-9月)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偏少,暴雨日数略偏少,有气象干旱发生发展。梅雨季节较常年偏早,梅雨期偏短,梅雨量偏少,梅雨强度偏弱。台风2个,接近常年(1。9个),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9月。汛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较多,受暴雨或台风影响,出现局地性、突发性强降水的可能性仍较大。
(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结合我乡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隐患分布特点和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发展规律,排除地震及极端灾害天气等影响因素,预测20__年全乡地质灾害灾险情较往年偏多,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较往年严重,灾害类型仍以崩塌、滑坡等突发地质灾害为主。
五、主要防治措施
(一)严格执行汛期“三查”制度。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隐患排查制度,全面开展汛前调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紧盯重点时段、重大隐患和重要地区,将人口比较集中的村组、居民区、学校、悬剑山旅游区和交通、电力、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作为巡查排查的重点,全面查明地质灾害隐患动态变化情况。
(二)全面落实动态监测方案。对5个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监测。监测内容主要有坡体裂缝的宽度、长度变化以及裂缝相对位移等情况,并及时做好记录。监测次数和时间要求为:旱季每月监测3次;重点防范期(5月-9月)每天进行监测;如发现监测点有异常变化或暴雨天气时(特别是12小时降水量达50mm以上时)2小时监测一次,昼夜安排专人监测。每次监测均应及时记录并保存。
(三)强化预警预报和应急救援行动。乡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服务中心要与应急管理、水利等部门建立健全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联合开展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畅通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受威胁群众,最大程度减少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乡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__乡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认真做好应急救援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应急救灾物资、设备、资金、人员,确保一旦发生灾情或险情,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
(四)全面开展地灾应急演练。科学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周密制定临灾避险方案,设立醒目警示标志。要因地制宜组织群众在地质灾害隐患点或易发区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使群众树立避灾意识、熟悉避灾信号、掌握避灾路线和应急避难场所,确保遇险时能够有序快速撤离。
(五)积极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行动明确的目标任务,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针对风险高的变形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结合生态保护修复、乡村振兴、国土空间规划等工作,加大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工作,积极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力争消除威胁重要地段、重要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对于在册地质灾害点受威胁户实施避让搬迁的,经验收合格后将按“以奖代补”形式争取资金给予补助。
(六)落实风险调查反馈疑似隐患点管理。对20__年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排查第一次反馈的3处疑似地灾隐患点,积极开展治理和搬迁避让处置措施,对没有采取措施的疑似隐患点,落实辖区村组包保责任,建立明细台账,参照在册灾害点管理标准,完善好疑似隐患点档案资料,并加强汛期监测和管理。
六、保障措施
(一)注重宣传教育。各村要充分利用“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等时段,通过广播、微信等媒体和张贴宣传画等方式,持续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提高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识灾、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落实防治责任。按照安全生产属地负责制原则,各村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全责。各村要将辖区内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防工作落实到责任人。对因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工程建设单位实施治理工作,自行担负全部费用,各村要切实加强监督、巡查。
(三)科学编制方案预案。各村要在汛前排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科学修订各重点隐患点应急预案,向受威胁群众发放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和防灾预案表,完善群测群防网络,明确各重点隐患点监测人员、预警方式、应急避险路线、临时安置地点和自救方法,并落实到村民小组和具体责任人员,确保地质灾害防治科学、规范、到位。
(四)严格值班值守。认真执行地质灾害值班值守制度,汛期和极端天气期间,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领导带班制度,各级防灾责任人和网格信息员(监测员)坚持到岗到位、履职尽责。坚持信息日报告、灾情速报和零报告制度,重要情况随时上报,及时上传下达灾情险情和防灾部署要求,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无误。加强对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情况的抽查检查,对虚报、瞒报、漏报、不报和擅离职守的网格员严肃查处,及时通报。
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第四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__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____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减少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__省地质灾害防治“__五”规划(20__—20__年)》等有关规定,按照《20__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点》以及全国、全省20__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系列会议精神,结合__市实际及20__年汛前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制定本方案。
一、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
根据最新地质灾害点调查资料,20__年__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24处,其中崩塌16处,滑坡5处,地面塌陷3处,共计威胁38户、115人,威胁财产约1265万元。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各县区、开发园区均有分布,其中:__县7处、和县1处、__县6处、__区3处、__区2处、__区1处、__经开区(示范园区)1处、__高新区2处、__新区1个。
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20__年度全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报告》,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降水呈南北两条多雨带;全年登陆我国的台风总体强度接近常年。结合气象和地震等部门预测综合研判,今年地质灾害总体趋势接近近五年平均水平,局部地区偏重。20__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严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难度仍然较大。
三、地质灾害主要威胁范围
受区域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的影响,__市地质灾害分布有如下特点:露采矿山边坡,大中型矿山的废渣堆放场,闭坑矿山,废弃采场,边坡稳定性差的山区,县、乡公路沿线,长江及其支流岸坡,风景区内的险要地段以及自然陡坡、山崖、风化残坡积层较厚的丘陵等是地质灾害多发地段。
四、20__年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一)重要防范区
根据地质灾害最新调查成果,结合__市地质灾害发生历史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现状,以及区域内地质环境特点,经综合分析、预测,__市易发生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的重点地区为__区向山地区、采石街道沿江陡崖,__区__镇,__县__山—__山地区,__区__山—__山地区,__经开区(示范园区)和县镇,__县林头—__地区,和县__—__地区,以及正在开采及关闭的露天矿山、县乡公路切坡地段、山体切坡建房地段,长江__段的__洲、__洲前沿,长江水道冲蚀岸等地(详见附件1)。
(二)重要防范点
受地质环境现状、危险程度以及受威胁对象等因素的影响,__市共有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需重点防范,分别为:__县__中学后山滑坡、__区__村三片崩塌、__县__山崩塌、__区原__采石场崩塌(详见附件2)。
(三)重要防范期
全市地质灾害重要防范期为5—9月,其中6、7月主要防范梅汛期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8、9月主要防范台风活跃期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严格落实各级各部门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地质灾害防治按属地管理原则,分级、分部门负责。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县区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要履行属地政府主体责任,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具体负责,并逐级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市、县区、开发园区自然资源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市、县区、开发园区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相关工作;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文化旅游、应急、气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加强宣传和培训,提升基层防灾能力。各县区、开发园区要充分依托驻守驻防专业技术队伍、专家团队,利用防灾减灾日、世界地球日等时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防灾责任人、受威胁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主防范能力,加强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监测能力。
(三)抓好灾害预警工作,严格落实三查制度。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各县区、开发园区组织自然资源部门在汛前、汛期对重点防范区段和隐患点进行调查、巡查,向每一户受威胁群众和防灾单位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和工作明白卡”;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文化旅游、应急、气象等部门在同级自然资源部门的统一协调下,负责各自管理范围内的地质灾害调查、巡查工作,及时处置发现的问题。要充分发挥群策群防员、地勘队伍、驻守专家和监测预警设备作用,盯死看牢隐患点、密切防范风险区,紧盯短时强降雨和极端降雨,落实好“雨前检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三查制度,做到灾情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四)立足全年防灾减灾,做好重点区域重要时段防范工作。各县区、开发园区要立足全年防灾减灾,并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加强地质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研究,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发因素、重点区域,增强防御工作的前瞻性。要及时研判累计降雨量和局地短时强降雨带来的影响,加强隐患点和风险区管控,提高“人防+技防”能力,预置地勘专业队伍,加强巡查排查,遇有紧急情况坚决果断组织撤离,全力避免人员伤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做好强降雨期间的会商研判、监测预警和应急技术支撑等工作,组建地质灾害防治专家队伍,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重点巡查和技术指导,在重点防范期,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乡(镇)、村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督导检查,督促落实预防措施。市应急管理部门要成立群专结合的应急抢险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交通、通信和专业设备,形成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适时组织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应急预案预演,提高有关各方协调联动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加强信息报送。在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各县区、开发园区及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及值班联络员、责任人、监测人在汛期要做到24小时通讯畅通。各级自然资源、应急部门要保证交通工具24小时处于应急状态。各级自然资源、应急、气象、防汛、救灾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强化沟通联系,互通情报,确保信息畅通,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及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一旦出现灾情,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助组织防灾、救灾工作,同时务必在事发后45分钟内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质灾害值班室简要报告,并跟踪事件进展,及时书面报告,对迟报、漏报、误报的,予以通报批评,产生不良影响的,将严肃追责、问责。
(六)保障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市财政安排必要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专项用于由自然因素造成的部分中小型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应急和汛期24小时值班人员补助等;各县区、开发园要将地质灾害相关防治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制定重点灾害点治理计划,将地质灾害防治与扶贫开发、异地搬迁、水库移民、城镇建设、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群众搬迁避让。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和防治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七)加强综合治理,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各县区、开发园区要统筹财政资金,对地质灾害险情紧迫、涉及公共安全的隐患点优先部署工程治理项目,对已竣工的工程治理项目定期开展工程维护。充分考虑群众意愿,根据轻重缓急有序推进避险搬迁。要加强1:5万风险调查评价成果的应用,落实地质灾害风险源头管控措施,对排查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的区域,及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五、地质灾害监测人及预防责任人
各县区、开发园区要将本行政区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防治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乡镇(街道)或单位,明确监测人员和防治责任人,签订责任书。20__年__市2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人及防治责任人见附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