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方案

网友 分享 时间:

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方案旨在通过科学锻炼、营养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如何有效实施?下面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方案”,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方案 篇1: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把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管理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目标

1、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3、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争取达到60%及以上。

4、加强体育家庭作业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学生总体近视率下降。

二、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措施

1、阳光体育大课间——“每天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按照“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小时”的规定,根据学生的生理发展规律,学校制定“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健康成长”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制度,让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1)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①一校一品大课间上午9:10—9:40大课间(周一至四)

第一单元:集合整队(时间5分钟);

第二单元:击剑操、希望风帆(时间5分钟);

第三单元:律动跑操(时间6分钟);

第四单元:分级跳绳等(时间10分钟);

第五单元:拉伸操《荷塘月色》放松,集合,退场(时间4分钟)。

②体能大课间上午9:10—9:40大课间(周五)

第一单元:集合整队(时间5分钟);

第二单元:体能操(时间5分钟);

第三单元:体能练习原地运动(时间6分钟);

第四单元:体能练习移动运动(时间10分钟);

第五单元:拉伸操《荷塘月色》放松,集合,退场(时间4分钟)。

(2)课后活动30分钟(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体育社团活动

体能操、1分钟跳绳、跳操、腿部力量练习、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选择性循环练习。

2、规范体育课——掌握健身技术技能

(1)开足课时。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严格落实课程规定。开足开齐体育课,确保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各年级各班要严格执行教务处的课程安排,依据学校课程总表开足开全体育课,任何个人不得挤占和挪用体育课时。鼓励体育老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每天坚持进行1节体育活动课。

(2)开全内容。体育课程各年级的教学内容严格执行,不能有删减,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是必尽的职责和任务。

(3)提高体质。体育课要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兼顾培养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三方面任务,依据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安排适当的'运动负荷,采取有效教学手段,有计划的分学段提高学生体质。

(4)科组体育教师每月开展2次备课或教研,共同探讨教学遇到问题,研讨如果提高教学组织能力和学生练习密度的专题教研。

3、体育社团活动——聚焦“教会、勤练、常赛”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我校每年秋季举办1次体育节,要求学生参与率100%,春季开展一次队列和早操班级赛。体育课以赛促练的形式,个人赛或团体赛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结合课后特色托管活动,成立足球社团、篮球社团、羽毛社团、击剑社团、田径社团等社团,让学生课后集中练习。

4、“家庭健身作业”——培养居家健身习惯

(1)每堂体育课后老师认真布置“家庭健身作业”,提出体育活动“作业”内容、具体要求和锻炼目标,培养学生终身锻炼习惯。并要求学生记录每次的成绩,老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的同时,通过对比数据,检查学生进步情况,老师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

(2)每月总结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对优秀学生给于奖励和表扬。定期月进行考核,检查学生记录数据的真实性,掌握学生真实数据。

5、体质健康检测

(1)建立常态化的学生体质检测制度。认真做好每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上报工作,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每年9月至12月,上报测试数据。

(2)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在全面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抽测,学校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向本校全体学生、家长公告本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与相关学生体质健康数据。

(3)对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撰写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报告。

三、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要求及保障

1、提高认识,增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全校上下要牢固树“学生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思想,深刻认识到运动对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物质作用以及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精神方面的作用。提高广大教师及家长对学生体育课、体育活动、体育比赛、健身社团、日常锻炼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向学生普及健康知识,让学生重视健康生活、积极锻炼、强身健体。

2、增强责任心,切实做好校内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要上足上好体育课,落实“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坚决落实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不少于小时,组织好上、下午眼保健操,让学生会做、真做,保护视力。积极开发开设体育运动类校本课程,组建击剑、象棋、篮球、田径等社团,使学生基于兴趣和热爱广泛参加,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教务处要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按照上级要求规范操作,按时准确上报有关数据。

3、家校联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各年级各班要做好家校交流沟通工作,把学生校外锻炼落到实处。体育教师要根据所教班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体能情况布置好课外体育家庭作业,并联同家长和班主任督促学生落实课后体育锻炼时间,使健身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班主任要随时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饮食、睡眠、电子产品的使用等,确保学生身体健康。

4、强化督查评估,促进工作落实。教务处要在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体育质量评价办法,引导广大体育教师认真落实通知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使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不断规范。教导处要把学生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和眼保健操纳入班级考评,督促各班认真组织、确保实效。

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方案 篇2:

为贯彻落实“五小管理”精神等,明确要求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

二、实施内容及实施要求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学校通过体育课、体育活动课、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合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宣传引导,让家长和学生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利用每年一度的体育节加大对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以赛促练,全面组织开展学生体育赛事和活动,做到运动项目设置多样化、运动人群参与全覆盖,从而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宣传引导。

(二)开齐开足体育课拓展社团相结合。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开设活动课程、健康课程、社团课程,让学生多项选择在体育锻炼的同时掌握1-2项运动技能。我校在一二年级开设轮滑、滑板课程,三至五年级定期开展篮球、足球联赛,以赛促练。确保任何教师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各类活动课程。

(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全面落实两操制度(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每天中午安排学生40分钟的室外活动。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求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利用钉钉平台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要求体育教师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每学期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类体育赛事和运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体育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教研组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五)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学校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六)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

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方案 篇3: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xx—20xx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确保20xx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渝教体卫艺函〔20xx〕31号)精神,南岸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完善机构

牢固树立和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正常开展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及锻炼效果。学校对此十分重视,由学校德育处主管具体的体育工作,体育教研组工作目标明确,在开学初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了每个年组本学期的活动计划,确保全体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都能得到全面锻炼。

迎龙中学体质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中干李泽菊全体班主任体育教师

二、强化措施

(一)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

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要求,体育课程开课率、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率、学校保健操普及率达到100%。我校七八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九年级4节体育课。严禁出现削减、挤占甚至不开体育课的现象,并提高体育课堂质量,严禁开展“放羊式”体育教学,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

(二)保障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与效率

全面落实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学生要走出教室进行适量活动或放松。加强体育课、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之间的一体化衔接和联动,将开展体育活动作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重要内容(每班1节)。进一步增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确保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校外各参加1小时以上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三)提高课堂质量

围绕“教会、勤练、常赛”要求,进一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结合学校传统项目、特色项目等,经常性开展面向人人的比赛活动,做到教学比赛节节有,运动竞赛常常在,周周、月月、季季、年年有比赛,构建层级完备的竞赛及积分体系,鼓励班集体积分及个人积分纳入学生体育课成绩。每名学生每学期参加2次/项以上年级或校级比赛,学校对参加区级及以上体育比赛获奖学生给予体育加分或校级奖励。以竞赛为载体,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运动技能训练,增强身心素质。

(四)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我校每年9-11月开展覆盖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报区教委审核合格后及时上报测试数据。建立并完善未达标学生个体发展追踪记录手册及学生个体《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逐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大数据信息平台,定期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数据信息定期反馈到学校,供学校决策服务。迎接区教委12月上旬开展抽查复核工作,对各校测试上报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进行抽查复核,及时分析测试结果,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动态趋势,加强反馈应用,实施精准干预,建立完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学校每年公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五)完善体质健康评价机制

我校把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重点对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及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制度、学生近视防控、体质健康测试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及日常参与、体育锻炼、体育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指标和内容。测试成绩未达良好的,不得参加评优评奖。对减测、免测学生严格审核,对有疾病学生持区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经本人和家长申请,学校同意、公示后,报区教委审核批准,学生可以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测试,以实测项目计分。对丧失运动能力,不能参加测试的身体残疾学生,持残疾证,经所在学校同意、公示后,报区教委审核批准,可以免试。免试学生可参加评优评奖。

(六)落实体质健康管理责任

细化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规定,进一步落实卫生副校长职能职责。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签订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责任书。各校要明确责任,抓好落实,确保到20xx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率达到40%以上。

(七)加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考核管理

杜绝以下五类情况:一是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及指导学生每天校外体育运动一小时;二是未按规定开足体育与健康课;三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四是未按要求及时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五是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考核中弄虚作假。

(八)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引导

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体育锻炼在预防肥胖与近视、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人人参与、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良好局面。学校不定期对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典型案例进行宣传、表彰。

(九)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家校共同努力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协调好文化学习、体育锻炼与作息时间的关系,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各校要布置锻炼内容、锻炼强度、锻炼时长等均适宜的体育家庭作业,并加强指导和沟通。严格落实《南岸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配齐配强保健教师(校医)等卫生专业人员,加强医务室(保健室)建设,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落实每学期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控制学生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时间,学校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确保本校中小学生近视率每年下降个百分点以上。

三、保障机制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培养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增强体质的有效措施,是发展竞技体育,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材的必经之路。

(一)课间操

学校加强对课间操的管理,由体育老师按时组织。建立课间操常规,严格纪律,保证课间操顺利开展。成立课间操检查小组,在精神面貌、出勤人数、动作质量等方面,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每学期一次的课间操检查评比,由科任组长打分后公布成绩。强化学生正确认识锻炼身体的含义。

(二)班级体育锻炼

学校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利用课辅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由各班主任负责,体育教师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帮助各班把体育锻炼纳入班级教育计划,做好组织发动工作,进行思想教育,保证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

(三)体育竞赛

学校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出发点,在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和课间操的基础上,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的原则,按季节气候的不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力争通过这些体育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身体,活跃学校文体生活,在校内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

四、保障措施

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通知》(渝教体卫艺〔20xx〕13号)要求,按照体育教师周工作量、体育教学计划课时数和课余体育活动需要,配置体育教师。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障体育教师在职务聘任晋级、福利待遇、培训进修、评优评先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组织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上报应当计工作量。要进一步加强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和器材等条件建设。运动场地设施器材建设按照优质均衡达标。

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方案 篇4:

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确保20xx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规定要求,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方案,望各部门遵照执行。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跑操、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宣传引导,让家长和学生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一二年级体育每周4课时,三四五年级体育每周3课时,确保任何教师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全面落实大课间跑操制度,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学生30分钟的大课间跑操活动,每节课间要求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值周组督促检查。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求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利用QQ群和微信平台等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要求体育教师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课教学模式,确保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开设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长跑、足球、篮球、羽毛球等项目的训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体育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体制健康。体育教研组要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教研,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五、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学校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六、加强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

认真抓好每学期1次的“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强化学生保护视力意识。严格落实每学期2次视力普查监测制度,建立并持续更新完善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定期开展视觉环境自查整改,配备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定期做好学生课桌椅高度的个性化调整。学校要落实每天2次眼保健操制度,引导并组织学生课间“离座”走出教室,开展远眺等活动。

七、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八、健全责任机制

统筹安排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督促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落实学校“健康副校长”的工作职责。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中,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班级QQ群、班级微信和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九、强化检查评估

学校将学生体质管理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开展动态监测和经常性检查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考核体育教研组的重要依据。学校设立校长信箱,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切实保障学生体质健康科学管理。

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方案 篇5:

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确保《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规定要求,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办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完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机制,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宣传引导,让家长和中小学生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一至六年级每周4课时,确保任何教师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全面落实大课间制度,每天安排学生上午35分钟大课间活动,开展广播体操、啦啦操、武术、跑操等体育活动;每节课间休息10分钟,要求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值周生督促检查;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田径、体操、武术等专项运动技能,每学期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开设多种体育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足球、篮球、花式跳绳等体育社团项目的训练;健全体育锻炼制度,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运动,每期开展“艺体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运动会”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教研组要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五)加强体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

学校从众多体育课程项目中培育精品课程,研制课程纲要,落实课程计划,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围绕课程目标和运动项目特点,精编教学素材,丰富教学资源,开展各层次的训练。以课题研究为驱动,以领雁工程“‘1+X’农村体育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为依托,丰富体育课程形态,满足不同学生体育锻炼需求,扎实开展体育活动,提高课程质量。

(六)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学校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要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睡眠状况监测机制。

(七)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xx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四、工作保障

学校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中,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体育教师负责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8 3541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