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打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具体实施方案
通过丰富文化活动、优化公共空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市民素养,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打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具体实施方案”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x市打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实施方案
按照中共x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关于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的部署要求,为全面优化x发展环境,打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人文环境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文明城市的核心所在。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对市民素质提高起着培育、熏陶的作用,为城市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全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省、x市、x市"两会"精神,结合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把建文明城与育文明人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化赋能,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与内涵,增强城市软实力;以提高市民素质为关键,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着力打造健康向上文明有序的人文环境,以市民文明促进城市文明,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奠定良好的人文环境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文化涵育,汇聚文明之力。突出以文化人,以文化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夯实文化活动阵地,增加文化产品供给,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擦亮"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城市名片,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让文化浸润整座城市,让文明滋养每个市民。
2.坚持立德树人,厚植文明之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切实落好"双减"政策,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德育先行,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创建文明校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大科学普及力度,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增强公众科学素质,让科学精神之树枝繁叶茂,让文明之花美丽绽放。
3.坚持"四德"建设,提升文明素养。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积极创建文明家庭;结合乡村振兴,大力倡导移风易俗,积极创建文明村镇;大力弘扬行业新风,强化文明服务理念,积极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大力选树培育各类道德模范典型,弘扬优良美德,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市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4.坚持志愿先行,共筑文明之路。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统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镇(街)村(社区)、"五老"等社会志愿服务力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持续开展文明行为劝导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使文明实践落地生根,文明风尚蔚然成风。规范公共文明行为,引导群众倡树文明新风,培育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文化品质和生活品质,全力打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三、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
(一)强化国民教育,突出核心价值观引领
1.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切实落好"双减"政策,规范学校及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推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定期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积极创建文明校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节能环保教育、安全教育,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校园欺凌行为预防治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大科学普及力度。加强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科普设施和科普基地建设,利用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119全国消防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公众科学素质。
3.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9月份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媒体宣传阐释,依托公共文化设施和诚信馆、诚信广场等宣传文化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做诚信人、建文明城,我为城市代言"短视频大赛,强化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文明礼仪线下线上教育引导,运用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传播主流价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规范守则中,具象化分众化开展规范守则教育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到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各个方面。
(二)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扮靓城市容貌
1.完善基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协同推进,经常性开展宣传文化、党员教育、市民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等活动,确保基层文化设施满足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2.全民健身场地达标。确保城乡社区均建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且设施状况良好,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人均室外体育用地面积≥平方米、人均室内体育用地建筑面积≥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或逐年提升。
3.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适应新时代市民群众数字化需求;建设完成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的2700平方米的文化馆,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文化馆总分馆制,打造集宣传文化、普及教育、全民阅读等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阵地,丰富基层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推动更多文化资源上"云",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4.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村落、传统民居的保护,开展x山A点抢险加固工程和虎石沟万人坑遗骨防腐、防尘保护修缮工程。
(三)加大文化产品供给,丰富城市内涵
1.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确保图书馆、文化馆、书画院、x山博物馆、虎石沟万人坑纪念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等文化场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基本服务项目健全。
2.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全力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举办第十二届全民读书节和"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组织优秀"领读人""阅读推广人"广泛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充分利用图书馆、农家书屋开展各类主题阅读,推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全力建设书香镁都。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强化公共体育设施免费、低收费开放力度,充分发挥全市公共体育场馆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确保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比≥%,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1小时。
3.实施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深入实施"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等惠民工程;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多措并举支持戏曲传承发展,推动戏曲进校园、进乡村;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通过名家书画展、诗词征集咏诵比赛等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擦亮"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城市名片;举办我市"辽河之夏--情满镁都"文化艺术季系列演出活动和"镁都广场舞大赛",广泛开展覆盖城乡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实现资源统一调配,人员统一培训、服务统一规范,建立起沟通城乡、服务基层、惠及民众、迅捷便利的文化通道。
4.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送非遗进社区、校园,非遗作品展等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让非遗文化深入人心,扎根于群众,不断焕发蓬勃生命力。充分挖掘和弘扬我市红色文化、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谱系。坚持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点,推进"我们的节日"传统节日振兴工程。
(四)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释放城市魅力
1.加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完善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促进文旅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2.文化产业呈现新业态。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提高文化消费便利性。充分挖掘我市东部山区、西部水乡的乡村特色,持续推进A级景区、星级酒店、精品民宿、山岳旅游、冰雪资源等项目进行文旅融合发展。立足山区特色,发展东部沟峪旅游。重点抓好x镇x口生态风景区、霖铜山庄和黄土岭镇木兰山庄等项目建设,规划山地远足区域,建设森林氧吧,打造沟峪旅游产业集聚区。挖崛水乡优势,发展西部湿地旅游。打造高坎鱼米产业基地游,水源鲜族特色民俗,沟沿、石佛辽河长堤风光游等旅游线路,组织开展"爱我家乡一日游"活动。用旅游"复活"村落,用文化"激活"山水,不断创造丰富多彩的文旅业态,推动文旅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文旅产业向现代化、智慧化、品质化转变。大力实施"旅游+"行动,推动旅游业从以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综合功能转型。
3.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做精做细旅游节庆活动。大力开发旅游商品,着力培育地方特色鲜明的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旅游食品等旅游商品,重点扶持开发剪纸、雕刻、镁石、虹鳟鱼类、食用菌、鹿茸、蚕丝制品、x大米、博洛铺小米等特色旅游商品。做精做细旅游节庆活动,保持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的定期化,举办"x市冰雪旅游节",不断扩大加深"x大红袍李子节""x口杜鹃花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影响力,展示x市丰富的旅游产品。让游客了解x特色旅游产品,走进乡村看美景、品美食、带好物,拉动旅游消费。
4.强化旅游服务,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强化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完善旅游景区标识、旅游厕所等服务项目,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素养,进一步提升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的旅游服务水平。充分运用形式多样的旅游宣传促销方式,进一步完善我市乡村旅游形象,强化目的地形象定位,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征集旅游主题形象口号,丰富完善"一脚踏三界,赏花在x""x口--辽南独秀"等旅游系列宣传口号,利用各级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持续挖掘资源潜力,让城市形象和内涵再提升,释放城市魅力。
(五)深化精神文明教育,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1.深化文明培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2.深化文明实践。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送关爱文明实践树新风""文明实践月"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落实好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工作任务;加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打造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形成"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促进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持续提升。适时评选一批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发挥文明实践典型引领带动作用。
3.深化文明创建。一是创建文明村镇。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运用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方式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经常化,建好用好乡村复兴少年宫,深化文明户、文明村、文明镇创建,市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60%;二是创建文明单位。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化新时代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意见》要求,在机关、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推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延伸;三是创建文明家庭。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文明家庭先进事迹,在重要传统节日和时间节点组织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
4.开展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统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镇(街)村(社区)、"五老"和爱心团队等社会志愿服务力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以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景区景点、医院、交通场站、政务大厅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重点,建立有人员、有项目、有管理、有制度的志愿服务站点。认真落实《x市"文明创建镁都有我"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为重点做好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化文艺、助学支教、智慧助老、医疗健康、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科学普及、社会治安等志愿服务活动。
(六)全力营造文明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1.强化公益广告宣传。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精心设计制作公益广告,形成公益广告宣传矩阵,营造文明创建浓厚氛围。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耐久性相结合,设计制作与城市景观相融合、与城市历史文化相承接、与市民接受方式和欣赏习惯相契合的公益广告,在全媒体、社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建筑工地围挡等显著位置刊播展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风尚有机融入各类生活场景。
2.选树宣传先进模范。广泛发动群众推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模范,建立健全帮扶礼遇制度,各类媒体广泛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模范事迹精神,运用宣讲报告、公益广告、专题展览、文学作品、网络视频等形式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开展先进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评选表彰活动。以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带动全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在全市形成学习典型、崇尚典型、争当典型的社会风尚。
3.广泛开展文明行动。一是传播网络正能量。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开展网上精神文明创建,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强化网络文明自律,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加强网络诚信建设,开展网络公益活动,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通过选树宣传"镁都好网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推动网络主体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二是文明旅游成常态。积极推进文明旅游工作,各类媒体做好文明旅游正面引导与反面曝光,车站、旅游集散中心营造文明旅游的浓厚氛围,主要景点、景区开展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规劝,治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三是文明餐桌践文明。以"文明用餐、以俭养德"为主题,积极开展"光盘行动""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等文明餐桌行动,通过引导餐饮企业明示菜品份量、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普及餐桌文明礼仪,组织文明餐桌创建专题培训,向广大群众推广文明用餐、厉行节约、理性消费的理念,培育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4.规范公共文明行为。一是提高文明交通素质。积极开展文明交通引导活动,确保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无违反交通信号通行、逆行、行人非机动车不按规定横过道路现象,乘客排队候车或依次上下车,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前机动车主动礼让遵守交通规则通行的行人,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前机动车主动礼让行人,实行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管理。二是强化公共文明引导。积极开展文明场所劝导活动,确保公共场所文明有序,无争吵谩骂、使用低俗语言、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不掩口鼻、损坏公共设施、占用和堵塞消防通道、不文明养宠及其他不文明行为,公共交通工具上乘客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人际关系融洽,友善对待他人,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询问;三是开展全民禁烟宣传。确保全市无烟草广告,窗口单位、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有明显禁烟标识,非吸烟区没有吸烟现象,党政机关、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实现室内全面禁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