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党员“时代之问”的“台前方案”

爱国 分享 时间:

农村发展党员需适应时代要求,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发展路径,提升党员素质,推动乡村振兴。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农村发展党员“时代之问”的“台前方案””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农村发展党员"时代之问"的"台前方案"

农村发展党员"时代之问"的"台前方案"--关于河南省台前县创新实施农村发展党员"破圈解链"行动的调查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发展党员工作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党的肌体细胞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长期以来,农村发展党员主要依赖于村级党组织,发展路径属于单向度范畴,再加上"圈子"文化、宗族势力等因素干扰,农村发展党员存在"家族圈""利益链"等现象,严重影响发展党员的严肃性、公正性和党的执政基础稳固性,已经成为农村党员发展的"时代之问"、基层之累。近年来,河南省台前县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探索实施农村发展党员"破圈解链"行动,创建工作载体、衍生组织分支,增设程序环节、前置资格复审,推行责任倒查、完善管理机制,推动农村发展党员路径拓宽、目标群体扩域、整体结构优化、队伍质量提升,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

一、主要做法

(一)拓宽渠道,破解"家族圈"。一是开辟新通道。成立青年人才党支部,统筹指导农村党组织发展青年人才党员,及时了解掌握农村青年党员的思想动态、现实表现,对表现优秀、群众公认的,向乡(镇)党委推荐,纳入村级组织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及时向村"两委"班子输送,并及时将新发展党员组织关系转入原籍村党组织。党支部书记一般由乡(镇)副书记或组织委员担任,支部成员由乡(镇)组织员、团委和妇联党员负责人等组成。目前,已组建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9个,吸纳入党积极分子34名。二是覆盖广领域。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按照区域划分,以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土专家""田秀才"、务工经商人员以及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懂经营、善管理、有特长的骨干或负责人等为重点群体,依托点、链、块"三位一体"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采取支部推、党员带、群众选等方式,在扶贫就业点、车间产业链上发现优秀青年人才,建立农村优秀青年人才信息库,及时向村党组织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人选,或者直接发展农村青年人才党员。目前,共建立农村青年人才信息库10个,管理农村青年人才243人。三是培育新生军。建立县乡村三级立体培训培养体系,加强农村青年人才培养转化。县级层面,采取党校培训、参观考察、择优外训等方式,每年组织一次重点培养对象示范培训;乡(镇)层面,每年至少组织1次集中培训,由乡(镇)党委书记亲自授课,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成员与重点培养对象结对子,依托产业扶贫就业基地党组织等,对重点培养对象每年至少开展1次实用技术培训;村级层面,邀请重点培养对象列席支部集中学习会、组织生活会,安排重点培养对象到重点项目建设、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一线进行实践历练,增强党性意识,提高党性修养。

(二)健全机制,割裂"利益链"。紧盯农村发展党员关键环节、责任落实薄弱地带,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减少农村发展党员人为干预,斩断隐性存在利益链条,确保农村发展党员程序合规、人选合格。一是坚持层层筛选。年初根据重点培养对象现实表现,结合原籍村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意见,统筹制定发展党员计划,确定入党积极分子;采取支部直接考察、委托村党组织考察、到工作单位和务工地点延伸考察三种方式,对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现实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判,确定发展对象,其中发展对象原籍村党组织书记列席支部党员大会;预备党员转正前,开展问卷测评,测评结果作为转正重要依据。二是实施纪实管理。坚持"谁主办、谁记录,谁负责、谁签字"原则,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全程记实管理制度,按照"一人一表、一事一记、一步一审"要求,规范使用发展党员全程纪实表,推行农村党员材料"一人一档一编码",明确党员材料内容,实行发展程序记实、培训考察记实、职责责任记实、发展材料记实,通过发展党员全程记实、全程公示、全程审核、全程监督,完整体现党员入党全过程、党员思想全动态,确保程序规范、追究责任有据可依。三是实施动态预警。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将党员近亲占全村党员总数1/5的比例设置为"近亲发展警戒线",通过"听、查、测、谈"等途径获取信息,及时更新各支部党员数量及党员中近亲人数,实时监控、定期对比各支部近亲党员占全村党员总数比例,对接近"近亲发展警戒线"支部发预警提醒,将发展党员有"近亲繁殖"现象的党支部列为重点督办对象,实行乡(镇)党委"挂牌"督办,按期整改转化。四是严格责任倒查。实行发展党员责任倒查制,如违反规定吸收党员、突击发展党员或弄虚作假使不符合标准的人进入党员队伍的,或工作不力贻误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是因近姻亲关系或宗族关系发展党员造成激化矛盾,引起群众上访的,对基层党委、党支部和相应负责人进行批评、诫勉,并视具体情况予以党纪处分。同时,取消当年基层党委、党支部和相关责任人的各类评选先进资格。另外,对非正常因素连续三年近姻亲或宗族关系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书记予以调整,对违反党纪的予以处分。

(三)严把环节,划定"流程图"。严格遵循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认真落实农村发展党员程序,坚持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推进发展党员工作公正、公平。一是前移关口,预防在先。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在预备党员接收阶段增设县级组织部门复审环节,逐一审查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政审材料、全程纪实表,前移审查关口,坚决将不合格发展对象阻挡到党员队伍门外,确保发展一个、合格一个。二是制定标准,规范操作。制定《发展党员操作手册》,明确发展党员工作5个阶段和26个步骤,示范了入党申请书、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政治审查结论性材料、考察记录等发展党员各环节所需材料模板和注意事项,为372个农村基层党支部发展党员提供"使用说明",要求发展党员做到"三个不通过",即没有按照"五步工作法"程序的不通过、发展党员会议参会人数及票决人数不过半的不通过、材料不规范不完整的不通过,严格程序要求,保障发展党员高质量。三是集中面谈,全面评价。按照党章规定,围绕入党动机、党性认识等问题,以乡(镇)为单位,对发展对象集中谈话,针对不同谈话对象和内容,"集体谈话""个别访谈"相结合,听取入党介绍人、培养人及同事对发展对象政治立场、工作能力等情况,多方了解、综合评价考察发展对象。

(四)畅通出口,净化"生态源"。积极探索建立党员退出机制,畅通党员"出口",破除党员"终身制"难题,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开展发展党员"回头看"。以乡(镇)为单位,组建9个专项工作组,深入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地、工作学习所在地等,通过资料查阅、谈心谈话、知识测试、民主评议等方式,对全县11477名农村党员资格再审查、素质再筛选,了解发展党员工作基本情况、主要做法,考察党员情况,评定党员格次。目前,访谈党支部书记、党员群众等1100余人。二是实行党员积分管理。党员积分由日常行为评分、岗位积分、加分、扣分四个项目构成,依据培训效果、群众评议等参考指数得分情况,设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积分60-79分为基本合格,积分60分以下为不合格,被评定为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党员,对其进行约谈、批评教育,要求参加"回炉"教育培训,经教育仍不改正的,依规进行组织处置。目前,共"回炉"教育培训党员23人。

(五)强化公开,提升"透明度"。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公开工作,在完善公开机制、畅通公开渠道、强化结果运用上下功夫,主动接受监督,进一步提升工作的透明度,杜绝"近亲繁殖"等现象发生。一是健全公开机制。实行申报公示制,凡与村支委委员有近姻亲关系或宗族关系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事先由村党支部或被培养人向乡(镇)党委申报,经乡(镇)党委审查,取消不符合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资格。同时对拟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拟接收为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三个关键环节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目前,事先申报40余人,取消入党积极分子资格20人次。二是畅通公开渠道。分别在青年人才党支部、原籍村、外出务工地,通过公开栏、电话、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依规将发展党员结果中不涉密内容公开,让党员、群众随时了解、监督,并详实记录每项公开的内容、时间等,并认真登记群众反映的问题建议,及时处理、反馈,推进工作规范阳光运行。三是运用公开结果。如在公示期间因近姻亲或宗族关系没有申报而被群众举报的,一律列为"有问题"情况进行处理,同时对村支部书记或有关委员进行谈话或批评教育。群众反映问题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人相应处理;凡不按正常程序公示、出现问题的,追究村党支部负责人的责任。目前,公示期间,收到群众举报5次,终止"问题发展"2次。

二、初步成效

(一)入党渠道进一步拓宽。基于农村社会结构传统、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长期以来,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发展党员"家族化"、优秀青年入党渠道"瓶颈化"等问题比较严重,党的肌体细胞不健康直接制约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先锋堡垒作用的发挥。台前县着眼于畅通农村发展党员"入口",在各乡(镇)建立青年人才党支部,开辟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入党绿色通道,优秀青年人才既能向村党支部申请入党,也可向青年人才党支部申请入党,有效解决入党难"瓶颈",为壮大村级党组织提供后备力量。

(二)"家族化"现象有效遏制。长期以来,个别农村党员队伍"小团体""家族化"现象客观存在,影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破圈解链"行动实施以来,台前县严格发展党员责任追责问责,完善发展党员程序,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公开力度,严肃发展党员工作纪律,守住防止发展党员"家族化"现象最后一道防线,遏制发展党员"近亲繁殖"问题蔓延,维护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营造了农村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党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破圈解链"行动实施之前,台前县农村党员队伍65岁以上党员占比%,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破圈解链"行动实施以来,利用青年人才信息库整合资源,开展集中培训,对优秀青年人才"优中选优",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学历偏低现象明显改善,农村党员队伍65岁以上党员占比降至%,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升至%。20xx年新发展党员中致富能手、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146名,占比%,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大幅提升。

三、几点启示

(一)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必须在发展方式上广开新径。一直以来,党员中优秀青年人才占比低,基层党组织整体素质低,引领带动作用难以发挥。台前县组织开展"破圈解链"行动,推进"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为优秀青年人才开辟"绿色通道",把"青年人才党支部"打造成集管理人才、培养积极分子、发展优秀人才入党于一体的综合党支部,为青年人才提供多渠道入党途径。实践证明,面对发展党员要求日益增多、监督管理愈加严格新局面,发展党员工作要不断丰富党组织组建形式和发展方式,持续为党组织鲜活机体注入纯净血液,永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必须在完善制度上求实创新。农村发展党员家族式"垄断"是农村党建的"顽疾",需要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台前县通过建立责任倒查机制、痕迹管理机制、积分管理机制等,密织制度笼子,约束发展党员权利、斩断利益链条,保证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实践证明,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化是将发展党员工作做细做实的有力保障。因此,发展党员工作不仅靠教育自觉,还需健全完善党员准入机制、退出机制等,着力构建发展党员有章可循、干部群众有效监督的长效机制,为确保发展党员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制度保障。

(三)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必须在强化监督上面宽域广。广泛监督是推动发展党员相关要求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广大党员的群众满意度、社会认可度的重要举措。台前县通过利害关系申报公示、公开监督举报方式等方式,健全公开机制,自觉接受监督,增加发展党员工作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推动发展党员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实践证明,主动接受广泛监督是永葆党的肌体健康必然要求。因此,要着眼于公平、公正,不断健全公开机制、丰富公开方式、充实公开内容,自觉接受组织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等,倒逼发展党员工作质量提升。

(四)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必须在加强教育上久久为功。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家族本位"思想严重,党性意识淡薄,导致发展党员"家族化"现象屡禁不止。台前县建立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机制,经常性开展党性教育活动,持续为基层党员干部思想上"扫灰尘""除病菌"。实践证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党性意识,错误思想、错误观念就没有生存空间。因此,要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结合基层党员群众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方式、新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树立新风正气、增强党性意识,从源头上防止发生农村发展党员"家族化"现象。

38 3872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