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工作方案【精彩8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制定残疾儿童工作方案,旨在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全面发展,提供教育与康复支持,增强社会参与意识。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残疾儿童工作方案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残疾儿童工作方案

残疾儿童工作方案范文 篇1

一、工作目标

1、到20xx年全市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2、高危儿、出生缺陷儿、残疾倾向儿筛查率≥80%;

3、高危儿、残疾倾向儿、残疾儿管理率100%;

4、各种资料数据上报及时、准确率100%。

二、实施措施

(一)明确职责

1、市妇幼保健院:负责全市高危儿筛查、出生缺陷监测、残疾倾向儿早期干预和残疾儿康复的实施工作。

(1)成立业务技术指导组织,每月召开一次网络成员例会,对网络成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并利用例会收集有关工作数据和资料。

(2)对网络成员单位上报的高危儿分别在出生后42天、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进行追访和干预。

(3)对各网络成员单位上报的和追访出的残疾倾向儿与残疾儿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

(4)定期向市卫生局汇报全市高危儿筛查、出生缺陷监测、残疾倾向儿干预和残疾儿康复等工作开展情况,并协助卫生局做好质控工作。

2、市直接产医疗机构:负责做好本单位出生的'高危儿筛查、出生缺陷监测登记上报工作。建立出生高危新生儿、出生缺陷儿筛查、登记、报告制度,要把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和高危儿评价纳入产科工作常规并由专人负责,对筛查出的高危新生儿、出生缺陷儿及时进行登记、填卡,定期上报。

3、乡镇卫生院、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做好本辖区内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建立出生高危新生儿、出生缺陷儿、残疾倾向儿和残疾儿筛查、登记、报告制度,要把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和高危儿评价纳入产科工作常规,把残疾倾向儿和残疾儿童筛查纳入儿童保健工作常规并由专人负责,对筛查出的高危新生儿、出生缺陷儿、残疾倾向儿和残疾儿及时进行登记、填卡,定期上报。减少和预防我市出生缺陷儿和残疾儿童发生。

(三)、开展培训

1、培训对象:市直各接产医疗机构妇产科医师或助产师、各乡镇卫生院和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医生、儿保医生。

2、培训内容:

(1)残疾倾向儿童的界定

(2)5项简易筛查法

(3)残疾儿童的界定

(4)出生缺陷的界定

(5)信息资料收集与上报

三、督导评价

1、督导评价内容

(1)相关技术掌握情况

(2)相关资料的完整性

(3)高危儿、出生缺陷儿、残疾倾向儿和残疾儿漏报率

(4)高危新生儿的回访率

(5)残疾倾向儿干预和残疾儿康复效果

2、督导评价方法

各单位每季度进行一次质量控制,包括相关知识的掌握、上下数据的一致性、资料的完整性,使漏报率控制在3%以下。市卫生局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检查,对工作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对工作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对不履行职责不执行筛查和报告制度导致残疾儿童发生者,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残疾儿童工作方案范文 篇2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逐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7-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三、服务原则

“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服务时间

每个服务对象每周“送教上门”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个课时。

五、师资保障

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分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六、工作要求

1.为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具体由学校教导处负责。

2.每学年初、学年末举行送教教师工作座谈,研究计划,总结工作。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

4.要根据所确定的服务对象的情况,多形式地选择“送教上门”服务方式。

5.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教案,教学过程资料等。

残疾儿童工作方案范文 篇3

每年夏季是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全国各地每年都发生多起学生溺水事故,触目惊心,特别珠三角地区,每年学生溺水事故呈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措施,避免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学生安全,是我校本学期安全工作的重点。为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保证学生生命安全,特制定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方案。

一、防止学生溺水工作目标

今年我校以溺水事故为零为目标,以学校周边林西河水域为重点,全面清查、整改学校安全隐患,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动员社会、家长共同关注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二、以往我校防止学生溺水工作的主要做法

1、加强宣传。主要利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广播室等加强预防溺水等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

2、加强教育。主要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年级会议等形式进行防止溺水方面的教育。

3、加强巡查。主要安全人员在中午和下午放学期对学校周边的林西河等地方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及时制止。

三、今年防止学生溺水工作的具体措施

1、成立学校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卢汉生

副组长:梁镜波何秀萍

办公室负责人:陈星波

成员:苏少欢林志锋钟锦结周瑞琼麦幸华

2、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明确家长、班主任、科任教师的责任。

3、加强与居村、辖区派出所及相关部门的联系,督促班主任、科任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共同做好学生校外防溺水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各方参与、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防范的工作机制。

4、学校开展一次全校性的“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教育动员大会,使全体师生人人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人人为预防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献计献策。

5、校园悬挂预防溺水专项整治活动的横幅标语。

6、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讲述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易发生溺水的危险地带、水域,发动学生自己来分析应如何避免溺水现象的发生。

残疾儿童工作方案范文 篇4

为贯彻落实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的精神,我校已对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吕飞实施“送教上门”。在“送教上门”活动中,吕飞同学还是有一些进步的。依据吕飞同学的实际情况,本学年“送教上门”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服务对象:

吕飞,男,10周岁。是一个肢体残疾和发音障碍的.孩子,从未上过学,胆子特别小;有暴燥情绪。只能说“妈妈、朒朒”简单的单词,家长没有对她进行过学习方面的辅导。唯一优势就是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意愿。

二、服务原则;

遵循家长自愿,免费教育,定期入户的原则。

三、服务目标:

1、从实际出发教她懂礼貌,不打人。

2、引导他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

3、能从触觉、听觉方面进行锻炼,对简单的知识进行认知和记忆。

4、教学过程不求快,只求他有进步。

四、服务时间:

每月“送教上门”最少一次。

五、要求及措施:

每次送教前都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送教前针对学生的情况写好辅导计划。鼓励家长不放弃教育孩子的信心,帮助家长掌握辅导孩子的具体方法。完善“送教上门”的各项资料。

六、工作计划:

十月:与吕飞家长交流沟通,了解罗燕同学在家的表现情况。多与她交流,与他熟悉起来并建立感情。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

十一月:对她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反复演示,手把手识数,初步建立0-10的数学和多少的概念。尽量引导她听懂老师在说什么数字,会认数字0、1、2、3、4、5、6、7、8、9、10。

十二月:辨别颜色,可以准备一些有颜色的卡片,教会他认识不同的颜色,尽量教会他将不同的颜色进行归类整理。

元月:进行简单的语言训练,能听懂别人要表达的意思。规范行为习惯,尽量少出现暴燥情绪,不乱扔东西。

肢残又是语言障碍的儿童,认知和接受能力都不是很理想,他的进步会很缓慢。所以,在送教时,只要他取得点滴进步,我们都会及时的给予鼓励,多对她说“你真好!”“你真行!”“你真棒!”等鼓励性的语言,有助于我们的沟通和建立他的信心。

残疾儿童工作方案范文 篇5

气温逐步升高,暑期将临,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进入易发期,按照省、市、区关于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统一部署,切实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加强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扎实开展青少年儿童溺水隐患治理工作,严防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发生,以保障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维护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二、主题和时间

主题: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时间:20xx年xx月—xx月。

三、明确职责、建立联防联动工作机制

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遵循“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新要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成立由镇长刘勇任组长,党委委员赵清标和副镇长杨一贤任副组长,成员由中心校、水利站、派出所,文化站、交管站、安监中队、国土所、民政办、司法所、经济发展办、卫生院和宣传办、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组织负责人参加的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信息动态,研究具体措施,形成联防联动机制。

(一)镇中心校负责将防溺水教育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到每一所学校,落实到每一位校长,覆盖到每一名学生,辐射到每一个家长。做到有工作布置,有文件要求。学校每年四月至十月采取国旗下讲话、主题团队活动、防溺水讲座、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集中开展防溺水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增加学生的防溺水知识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家长会、校园网站、QQ群、印发《告家长书》等形式,告知家长加强家庭教育和校外监护,教育学生在强降雨期间和汛期主动远离河流、沟渠、堰塘、桥梁,规避危险。教育要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家长反馈承诺,增强工作实效。

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的安全管理。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一要加强对上下学途中的防溺水警示教育,对上下学经过水域较多且年龄较小的学生,要安排好教师或聘请有关人员护送;二是加强学生午间管理,特别是住校生的管理,要及时清点人数,时刻关注学生动向,严防住校生在午间休息时离校游泳;三要建立请销假登记制度和家长联系制度,要求班主任切实负起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在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四要提醒家长,节假日是学生溺水事故的易发高发期,要加强对孩子节假日期间的防溺水教育,充分发挥监护人的监护管理作用,确保节假日期间的学生安全。

各校要配合村(居)委会共同督促家长或监护人切实发挥监护作用,承担教育管理职责。

(二)水利站负责排查危险水域,加强内河、沟塘及取土坑的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原则,设立警示标志,并加强巡查,劝告青少年儿童不要擅自下水,

(三)文化站及宣传办负责有关青少年儿童安全的宣传工作。配合教育部门加强学生游泳安全教育,防溺水公益广告宣传及警示教育,营造浓厚的全社会防溺水氛围。

(四)市容执法中队负责督促企业加强对建筑工地施工形成的水池、水塘的管理,督促企业对危险水池水坑及时回填,无法回填的应设立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并加强日常巡查管理工作。

(五)国土所负责督促取土的单位加强其施工场所的安全管理,督促相关企业单位对遗留下来的水池、水塘进行回填,无法回填的应设立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

(六)卫生院负责及时组织对溺水事故的救援,配合学校做好预防溺水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救人自救常识。

(七)派出所负责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水域排查。及时组织对溺水事故的救援,调查事故原因,鉴定事故性质,处置或协助处置事故善后工作、

(八)交管站负责加强对道路、桥梁及建筑工地施工过程的监管,在工程建设期间,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坑、洼等隐患及时排查整改,设立警示标牌。高度关注水上交通安全,做好渡口、渡船的监督检查及隐患排除工作。

(九)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组织要充分发挥其基层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暑期),增强青少年儿童的防溺水意识,特别是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意识。对农村留守儿童及监护教育有困难的家庭,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帮助。

(十)村(居)委会要发挥熟悉当地情况和直接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优势,落实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的工作措施。

1、在暑期来临之前,要召开防溺水专题会议,组织排查辖区河流、池塘、取土坑等危险区域的安全隐患,设立警示标志,完善防护设施,落实巡查制度,堵塞监管漏洞。

2、根据“属地管理”、“谁受益、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设立安全巡视员和看护员,在重点时段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加强巡视,看护员每天早上六点到晚上九点进行看护。

3、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中青少年儿童家长的教育,督促家长切实担负起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4、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应急分队,遇到溺水险情要在最短时间内组织抢险救援。同时在重点时段、显著位置设置防溺水宣传栏,对广大家长和青少年儿童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

四、加强隐患排查

各村(居)、镇直各单位要遵循溺水防控规律,关注重点时段、重点水域、重点人群,落实责任包保,全面排查隐患,堵塞漏洞。各村(居)、镇直各单位和水域权属主体要加强沟塘、取土坑等水域安全隐患排查,设立警示标志,对尚未设立或已不醒目的,要立即完善。并切实加强水域管理、看护和日常巡查。

五、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安全警示机制。在我镇管辖范围内的各水域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加强日常巡查。

二是建立安全家访机制。学校要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在每学期和每年暑假期间开展安全家访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将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覆盖到每一位家长。

三是建立假期安全对接机制。与学校在节假日前进行一次沟通,就放假期间安全工作要求和各方职责进行对接。要突出抓好离校后及暑期等节假日学生脱离学校教育、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等监管薄弱环节,落实监管责任。

六、工作要求

1、落实监护责任。青少年儿童监护人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切实负起监护责任,教育青少年儿童不在水边嬉戏玩耍、不在无监护陪伴情况下游泳,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各有关部门会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将未成年人监护人的监护责任告知到每一位未成年人监护人,要求未成年人监护人对履行法律规定的监护责任作出承诺。对我镇留守儿童及监护教育存在困难的家庭,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帮助。

2、强化工作举措。各村(居)、各有关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大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和青少年儿童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健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细化工作措施,认真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各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形成预防溺水、保障青少年儿童安全的强大合力。

3、加强检查督查。各村(居)、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职责,把青少年儿童安全工作作为当前一项紧迫工作任务抓紧抓好。镇将成立检查督查组对村(居)、部门履职情况进行检查和督查,确保预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全覆盖,警示标志全覆盖,隐患排查全覆盖,监管监控全覆盖,全方位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网,确保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要加强信息沟通和报送工作,及时反映情况,不得有情不报、重情轻报、急情缓报。凡因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而引发安全责任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残疾儿童工作方案范文 篇6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孩子由于先天生理缺陷,自卑感严重,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能力,家长教育能力不够,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

二、调查中我了解到

李英杰同学家住柳沟镇,出生时即被定为先天性残疾,小脑不够发达,手脚配合不够协调。家里祖辈都是农民,为了上学并支付他昂贵的治疗费用,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照顾他的日常生活。经过6年的治疗,李英杰同学的身体情况已经有一定好转,但生活不能够自理,基本不能行走。由于天生的缺陷,他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和同学一起跑、跳,只能用艳羡的目光看着在操场上欢快奔跑的同学们。现在李英杰同学是柳沟幼儿园的一名幼儿,为了帮助他更快的融入班级,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取得家长的同意后,在学校领导的期许之下,本学期我和同事一起对李英杰同学开展了送教上门活动。活动计划如下:每周上门辅导一次,每次2课时,历时四个月、

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书写即抄写)。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说普通话。

2、识字、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100个,写其中50个。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认识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4、口语交际。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学习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1、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够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

2、能默写声母、韵母和抄写音节;认识大写字母和隔音符号,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3、在汉语拼音教学阶段,要着重进行常用音节的训练、在整个小学阶段,都要重视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

4、要重视汉语拼音字母和音节的书写指导、要指导学生掌握字母的笔画、笔顺,利用四线格把字母和音节写得正确、工整、

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1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四、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五、教学进度

第1周入学教育、汉语拼音1、 2

第2周汉语拼音3 、4、复习一

第3周汉语拼音5、6、7

第4周汉语拼音8 、复习二

第6周汉语拼音9、10、11、

第7周复习三、汉语拼音12、13

第8周复习四、识字1

第9周识字2、3、4、园地一

第10周课文1、2、3、4、5

第11周园地二、课文6、7、8

第12周课文9、10、园地三

第13周识字1、2、3、4、园地四

第14周课文11、12、13、14

第15周课文15、园地五、课文16、17

第16周课文18、19、20、园地六

第17周复习

残疾儿童工作方案范文 篇7

一、指导思想

为在我校师生中进一步倡导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树立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新观念,积极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构建和谐教育,进我校研究决定,结合今年第二十个“全国助残日”,在我校师生中开展扶残助学募捐活动。

二、活动主题

关爱残疾孩子,发展特殊教育。

三、组织领导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四、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五、活动时间

5月4日——5月13日

六、活动安排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并制定方案。(5月4日)

2、学校在醒目处挂出宣传横幅,并利用晨会时间宣读扶残助学倡议书。(5月5日)

3、各班办一期以“节省一天零花钱,资助残疾小伙伴”为主题的黑板报。(5月6日——5月7日)

4、各班组织募捐。(5月10日——5月12日)

5、各班召开募捐主题班会。(5月12日)

6、学校举行募捐仪式,然后对本次募捐活动进行小结,表扬在本次募捐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残疾儿童工作方案范文 篇8

一、救助对象:

(1)全市0~6岁(含6岁):脑瘫或脑损伤导致严重痉挛、肌腱挛缩、关节畸形及脱位救助对象患儿。

(2)全市17岁(含)以上;因先天、疾病或事故等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二、救助条件:

(一)

(1)具有西安户籍、年龄0--6周岁(含6周岁);

(2)具有西安户籍、年龄17岁(含)以上;

(二)17岁(含17岁)以上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和三甲医院诊断书;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或经民政部门认定的低收入家庭。

(三)经本人或法定监护人(以下简称申请人)自愿申请,同意接受康复训练的残疾人。

三、康复训练:

(1)定点机构为先天、孤独症、脑瘫、疾病或事故等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残疾人,实施功能康复训练、针灸、按摩、理疗、拔罐、艾灸等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依据评估结果结合患者的症状选择康复项目,实施免费康复服务。

(2)《西安市困难家庭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实施方案》名称调整为:《西安市持证残疾人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救助项目实施方案》。救助对象和条件调整为;具有西安市户籍;年龄17(含17岁)岁以上;因先天、疾病或事故等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持有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和定点评估医院的诊断书;有康复潜力和康复必要性;经本人或法定监护人自愿申请,同意接受康复训练的残疾人。救助标准调整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家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残疾人,每人每年可享受8000元康复训练救助经费;其他持证残疾人每人每年可享受1000元康复训练救助经费。

四、支持性服务:

(1)康复机构要为残疾患者康复救助项目所涉及到的救助对象及家长(或监护人)开展支持性服务,儿童少年每人每年一次性补助200元。支持性服务包括:家长(或监护人)康复指导、培训、心理辅导、康复咨询、生活自理、日间照料、工(娱)疗、农疗、职业康复等服务,每半年至少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支持性服务仅适合0~6岁儿童

(2)对低保、低收入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施送训费补助,即每月补助送训费500元,按月发放。随同康复经费申请,用于困难残疾患者家庭生活补贴,由机构发给救助对象个人。家长送训时间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补发。

五、救助程序:

(一)筛查

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小组采取入户或集中访问的方式,对患者康复需求摸底筛查和初步评估,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患者发放《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或去患者所在区县残联领取《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

(二)评估

需要接受康复服务的残疾患者,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到市级相应康复机构接受评估、诊断。由评估机构依据评估结果选择康复服务项目,提出转介意见,并填写《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

(三)申请

经市定点评估机构确诊的残疾患者,由家长(或监护人)持评估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原件、户口簿(或身份证)到所在社区(村)或区县残联领取《西安市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项目申请审批表》,提出救助申请。

(四)审批

区县残联负责指导申请人填写相关申请表格,对材料进行审查核实,完成审批工作,安置到市级定点康复机构实施康复训练。不符合救助条件向申请人说明原因。

(五)实施康复救助

定点康复机构为救助对象制定个性化康复服务方案,建立康复服务档案,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家长填写知情同意书。

(六)申请程序示意图

六、西安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康复评估机构名单

38 3914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