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方案优质10篇
【引言】下面是由阿拉网友“奥运”整理分享的“产业发展方案优质10篇”,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大家吧!
产业发展方案 篇1:
为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建立 市重点产业发展资金。为做好资金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关于资金来源
“十二五”期间,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亿元资金,专项用于重点产业发展。
二、关于资助、补助和奖励范围
(一)资金申请单位必须为在 市〔含区、县(市)〕国税局、地税局登记和纳税的工业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以及市级以上发文认定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产业基地、产业集群示范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工业设计园区等,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健全。
(二)申请项目必须是在 市范围内组织实施,原则上应是上年度或本年度已完成的项目。投资大、建设期长的重大项目确需按进度分期资助的,可分段实施。同一内容的项目已获得市级财政同类资助或奖励的,不重复进行资助或奖励。
三、关于产业界定
根据《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本资金支持的重点产业为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
(一)电子商务产业主要领域: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网络化创新服务体系,电子商务支撑体系等。
(二)信息软件产业主要领域:现代通信,集成电路,高端软件及服务外包,云计算,数字电视等。
(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主要领域:重大关键及成套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海洋工程装备及高附加值船艇,航天航空配套件,现代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制造,工程总承包、总集成等。
(四)物联网产业主要领域:先进传感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传输,数据存储与分析决策,物联网系统集成,物联网应用与服务等。
(五)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领域:生物工程药物,新型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含医疗器械和检测设备),生物制造,生物服务等。
(六)节能环保产业主要领域:高效节能技术设备及产品,环保设备及产品,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设备、产品及产业化示范,LED新光源等绿色照明产品,新材料等;合同能源管理、清洁生产、电能平衡测试等节能环保服务。
(七)新能源产业主要领域:太阳能光伏、风电、核电、水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发电装备、新型储能电池等。
四、关于资金使用
资金用于支持上述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化投资、公共平台、开拓市场等项目:
(一)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项目。对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自主研究、掌握关键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研发投入)投入]的12%给予资助;对总投资在投入)的14%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3.推广应用示范项目。对经市政府确定、在 实施的处于市场拓展前期的推广应用示范项目,按项目投资额的2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5.上规模企业。对上规模企业,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市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市委办发〔20xx〕61号)规定进行奖励。
(三)公共平台。
1.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对服务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按平台建设投入的20%-30%给予资助。其中,对服务产业集群(开发区、园区、基地)的项目,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服务全市产业发展并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2.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对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担保机构,按对企业的日均担保责任余额给予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资金资助。
3.展览会、产业研讨会。对经市政府批准举办的重大展览会、产业对接会、论坛、研讨会,确需市政府资金支持的,按项目投入的50%-100%给予资助。
4.专业培训。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由市政府批准、市相关职能部门举办的专业培训的,给予一定的培训费用补助。
(四)开拓市场。
1.产品展销。对企业参加由市政府批准、市工业主管部门组织的重要国内外品牌展销会的,按不超过展位费的50%给予资助,有重大影响的展会可按展位费的100%给予资助;对展会中用于宣传 整体形象的投入给予全额资助。对经市政府批准开设的杭产品集中展示展销中心,按项目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资助。
4.为世界500强企业配套。对首次为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关键配套产品,且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5.合同能源管理。对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市级节能改造项目,根据项目节能量,市级按200元/吨标准煤的标准给予奖励,所在区、县(市)按100元/吨标准煤的标准给予配套奖励。对符合国家、省级奖励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国家和省奖励的基础上,市级按60元/吨标准煤的标准给予配套奖励。
(五)为国家、省级相关资助项目配套资金。
对要求配套的国家、省级项目,按要求给予足额配套资金。
(六)经市政府批准的其他支出。
五、关于资金分配
发展资金按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每年根据项目需要,结合绩效评价结果,在有关产业中予以分配。如确实需要,根据市政府要求,切块安排资金充实产业基金。
六、关于资金的`申报、审批及拨付
(一)资金申报。根据项目的类别,分别采取每季度申报1次,上、下半年各申报1次或全年申报1次的形式。
(二)资金审批。经各区、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初审,报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核确定后,按有关程序下达资金。其中,资助、奖励总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需报相应的产业领导小组决定。
(三)资金拨付。项目资助、奖励资金的拨付,应根据市财政有关规定执行,原则上直接拨付给企业或最终用款单位。
七、关于资金的配套
重点产业发展资金支持的资助项目,市本级企业由市财政全额承担,各区、县(市)企业由市财政与区、县(市)财政各承担50%;资金支持的奖励项目由市财政全额承担。
八、关于资金的监管
申请资金支持的项目实施单位应按照有关要求,按时向相关部门报送项目进度情况。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和资金的监督管理,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绩效评价。对特别重大的项目,如资金使用中涉及提高资助(奖励)比例或金额等内容的,经市政府批准,可实行“一事一议”。
对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要追回已拨付的资金;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并取消该单位3年内申报财政专项资金的资格。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产业发展方案 篇2:
为加快推进酒类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优质、低度、营养、健康为方向,依托资源优势,依靠龙头带动,立足技术创新,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酒类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XX年,白酒产量达到4500千升、果酒产量达到5000千升、啤酒产量达到23万千升,销售收入达到 4 亿元,税金达到1亿元;引进产值超千万的果酒生产企业1家,重振“三梅”品牌;引进产值超千万的白酒生产企业1家,打造我市的白酒当家品牌。
三、推进措施
(一)扶强大企业。支持华润啤酒、宏达酒业、蜜蜂酒业、龙泉酒业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逐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重点提高华润雪花“勇闯天涯”系列产品生产能力,并扩大其销售范围;推进宏达酒业、龙泉酒业等企业进行设备改造,提高产品档次;加大对蜜蜂酒业扶持力度,促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果酒口感、品质、档次,进一步扩大其出口能力。
(二)引进大项目。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现有资源、现有品牌、现有企业,到湖北、四川、山西、山东等酒类产业发达地区学习、交流,力争引进1-2个白酒龙头企业;依托“三梅”品牌,到果酒生产发达地区学习、交流,力争引进核心能力强、品牌效益大、支撑作用明显的果酒龙头企业,重振“三梅”品牌。同时,组织酒类生产企业与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协调、沟通,利用其技术、品牌,带动我市酒类企业发展。
(三)开展大宣传。录制一部尚志酒类生产企业的宣()传片,印制一个酒类生产企业的宣传册,在市电台、电视台开辟一个专门介绍酒类生产情况的专栏,全面、系统地介绍尚志地产的啤酒、白酒和果酒,让尚志人了解企业生产情况,认识企业对尚志发展的贡献,树立“尚志人喝家乡酒”的理念。组织规模企业和乡镇参加春秋两季的全国糖酒选货会,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哈洽会、深交会、广交会和区域性的品酒节,扩大产品的外在影响,寻求合资合作。7月份,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为期1周的`品尝地方酒的广场活动,让广大群众现场品尝,活跃酒类消费市场。
(四)打造大品牌。引导和鼓励企业树立名牌意识,加快技术进步,加强质量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竞争能力的国家名牌产品和省名牌产品、商标。重点巩固华润啤酒(哈尔滨)有限公司在我省的地位,做好“雪花”、“新三星”、“三梅”、“梅酒”、“尚晓春”、“山川”、“雪都”等品牌的宣传工作,继续发挥品牌的优势,扩大影响。
(五)建设大基地。积极引导农民扩大三莓、葡萄及其他酒类原料的种植面积,保证酒类生产企业原料供应。
(六)提供大服务。加大对酒类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相关职能部门要在企业做大做强之前,给予一定政策,鼓励企业自我发展。积极协调上级部门,给予酒类生产企业专项资金支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完善执法队伍,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类商品的违法行为,形成开放、公平、规范、有序的酒类市场。
产业发展方案 篇3: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花卉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拉动下。特别是鲜切花、花坛植物、盆栽花卉实现了设施化、专业化。目前,该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近1万亩,花木从业人员500余人,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
1设施花卉起步良好。自年从云南引进鲜切花试种成功后。该县共发展大棚鲜切花和花坛草本花卉种植300亩,经过大力推广。年产600万支(株)产值超过300万元;培育红豆杉、红杆柳、绵柏等园林苗木200亩100万株,产值200万元,设施花卉产业初具规模。
2花卉科技优势明显。该县以卉丰农林公司为龙头。引进云南百合、玫瑰、剑兰、非洲菊等5个花卉新品种,按照“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经营模式。瓦房口镇金台村建起花卉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亩,并积极应用日光温室及配套新技术、新设施,花卉生产科技水平大幅提升。同时,注重开发野生花卉优势品种,推广反季节玫瑰栽培技术,花卉种植突破了传统生产时限,形成了周年生产、四季有鲜花供应的新格局。
3龙头带动作用显现。该县引进了卉丰农林公司、神禾农业发展公司和天研农业公司等3家花卉苗木企业。开办鲜花经营门店3家,带动发展种植大户5户。交易品种20余种,年交易额50万元以上。
二、存在问题
虽然该县花卉产业起步良好。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生产规模小,并呈现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组织化程度低,还处于自然发展的初始阶段;二是没有花卉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机构,缺乏专业人才,技术力量簿弱,科技支撑体系尚未形成;三是信息和市场营销体系还未建立,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管理机制不健全,配套扶持政策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花卉产业发展;五是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能力弱;六是野生花卉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不够,存在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现象。
三、对策和建议
花卉产业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思路,推行“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坚持走“错位发展、梯次开发、适度规模、示范带动”发展路子,不断强化宏观指导,优化投资环境,合理布局产业,完善服务体系,达到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经营集约化、产业化,布局区域化、合理化,销售品牌化、信息化,运作市场化、规范化。
一)科学规划布局。按照花卉对环境气候条件的要求。重点打造“三大示范园区”六个生产核心区”和“九个基地镇”着力建设万亩生产基地。即:金井河、社川河、乾佑河流域分别建立金台、杏坪、乾佑三大花卉产业示范园,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营盘、乾佑、下梁、石瓮、凤凰、杏坪、柴庄、瓦房口、曹坪等9个基地镇打造鲜切花、花坛花卉、观赏盆景花卉、绿化苗木、专用花卉、野生花卉保护开发利用等6个花卉品种生产核心区,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花卉生产空间布局。
二)优化品种结构。瞄准省内外花卉苗木市场需求。选择培育一批市场前景较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结合县情实际。优化品种结构。一是鲜切花卉,重点培育玫瑰、剑兰、香水百合、非洲菊4个主要切花品种,拓展马蹄莲、满天星、黄莺等热销切花品种,低热、中温区的金井河、社川河、乾佑河三大流域形成切花核心区和产业带。二是花坛花卉,大力发展一串红、万寿菊、鸡冠花等覆盖性强、耐粗放管理、色彩丰富艳丽的草本花卉和地被植物,乾佑河流域形成花坛草花生产核心区。三是观赏盆栽、盆景花卉,工厂化、规模化开发红豆杉、文竹、一品红、金桔等以观叶、
观花为主的高档盆景和盆花,社川河流域形成生产核心区。四是绿化苗木,重点发展桂花、栀子、玉兰等能够彩化、美化、净化、香化环境,且耐寒、耐旱、耐瘠薄的大规格观赏苗木,以及林果、水杂果等经济林树种,乾佑河、社川河流域形成生产核心区和产业带。五是药用、工业用、食用花卉等专用花卉,着力推进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深加工业,提升花卉附加值。药用花卉重点发展百合、金银花、芍药、山茱萸、杜仲、药用菊花等当地药用花卉,推广ga p栽培技术;工业用花卉重点发展适宜提取精油用的玫瑰、桂花、辛夷等品种和适宜提取天然食用色素用的菊花、栀子等品种;食用花卉重点发展食用百合和黄花菜等品种。六是野生花卉资源保护开发,主要是强化监督管理,探索合理的野生花卉驯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避免掠夺式开发。重点对柴庄等地野生兰花和其他中、高山地区的野蔷薇、高山杜鹃等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改造保护与新品种定向培育和扩繁,对特有、濒危生物资源实施抢救性保护、人工培育和扩繁,实现生物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
三)构建产业体系。以研发、生产、加工、营销四大产业链为重点。确保花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构建产业支撑体系。
1生产体系。建设花卉种苗(球)繁育中心基地。确保种苗供应。以6个花卉种类为主导,实行专业化育苗、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三大河流建设3个花卉产业示范园区、6个花卉品种生产核心区、9个花卉示范基地,形成连片开发、规模发展、结构优化、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全县发展1万亩花卉生产基地。
2科技体系。建立一个野生花卉驯化基地和一个花卉种质资源圃。筛选出一批优良类型,系统收集整理野生花卉物种。培育适应市场又具有地域特色的花卉新品种。依托农业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建立生产管理研发基地,搭建花卉研发平台。组建岭南野生花卉研究中心,成立花卉协会、学会、研究所,建设基层创业示范基地、试验圃、试验园等科研基地,研发具有特色的花卉品种,打造“品牌花卉”
3营销体系。以下梁新城区陕南农产品集散市场为中心。打造花卉物流园区。同时,建设12个集加工、贸易、展销、信息、物流和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花卉市场和花卉集散中心。扩大凤凰、曹坪、红岩寺等镇花卉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花卉分销及转运中心,拓宽西安及周边县市的'市场领域,形成完备花卉产品营销网络。
4信息体系。以生产、批发、零售和流通四大环节为重点。完善县镇村户(企业)四级花卉信息网络,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健全信息网点,搭建花卉产业信息平台,实现技术服务、交易订货、用户查询、市场物流等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升花卉产销整体效率和经济效益。
5加工体系。引进花卉生产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鼓励建设中小型花卉栽培基质、育苗容器生产和园林器械与园艺设施设备以及花肥、农药等花卉资材配套生产项目,发展花卉精深加工项目。实现花卉产业服务配套化、多样化。开发花卉主题服务业,以花为媒,建造必要的道路、场馆,积极承办花卉园艺博览会等。结合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以花卉为主线的旅游观光线路,建设花卉文化主题公园,促进花卉文化产业、休闲旅游业发展。
6服务体系。加快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加大花木繁育技术、土壤改良、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强化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健全县镇村服务网络。组建花卉专家指导组。完善县、镇两级花卉质量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立花卉疫病监测预警与控制、检验体系,提升监测检验能力和技术水平。
四)健全工作
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镇两级花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协调服务和检查考核等工作,组建一套班子。强力推动花卉产业发展。二是形成部门合力。各级各部门要把花卉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平台和抓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调配上重点倾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密切协作的工作合力。三是大力宣传引导。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群众对花卉产业发展的认识,牢固树立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本地能人大户、外出务工人员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花卉产业发展,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花卉产业的良好氛围。正确引导花卉消费,培养种花买花送花新时尚,培育花卉消费群,扩大内销市场。积极参加花卉苗木展销会或交易会,推广特色花卉苗木产品,加快花卉苗木产业化进程。
五)制定配套政策。一是设立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建议县财政每年预算300万元扶持卉苗木产业发展。使土地、林地向花卉企业、生产大户、种植能手、专业组织流转,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补助、科技培训、新技术研发推广和表彰奖励等。二是保障产业发展用地。鼓励农民通过租赁、入股。并对国有河滩地、控荒地等土地资源予以优先配置,保障花卉产业发展用地。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方面通过向上争取相关资金和整合涉农项目,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建立政府扶持、农民参与、企业组织和种植大户为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融资投入机制,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四是发展龙头企业。扶持壮大一批花卉生产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培养一批花卉经纪人队伍,组建各类民间组织,不断创新组织模式,促进产业链良性发展和各个产业环节的专业化生产。
产业发展方案 篇4:
为抓好我镇20xx年茶叶产业发展,更好、更快地造福人民群众,以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抓点连线扩面”的思路,重点突出示范区域,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建立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态高效茶园。
二、建设目标
继续抓好20xx年13000亩茶园面积的管护工作,20xx年新植茶园5000亩,具体规划为:茶场新植2100亩,村新植100亩,村1300亩,村新植1000亩,村新植500亩。
三、茶苗采购
(一)采购品种
选择适制性强,丰产性高,抗逆性强,适宜本地区土壤和气候的无性系良种。
(二)采购数量
本次采购数量共计2500万株。(5000亩*5000株/亩)
(三)采购时间
在10月底前完成茶叶的采购,质量标准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1767-20xx规定的一年生茶树改了品种合格苗标准。
四、进度安排
新植茶园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
10月30日前搞好政策宣传、茶苗选购和相应的技术培训,将栽植计划落实到地块到农户。
第二阶段:茶树栽植
11月30日前,按照规划面积进行茶叶栽植,拌好地,施好肥,盖好膜,保证茶树成活率,按规划面积完成栽植任务。
第三阶段:茶园管护
12月10日前,搞好新植茶园的管理,剪枝、灌水、覆盖。
未分配新植任务的村,在12月10日前,必须搞好旧茶园的管理,除草、补植、理沟、修枝。
五、保证措施
(一)明确目标任务
镇上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副镇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20xx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任务,镇上为每村派业务骨干3名,负责对茶叶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栽植计划、茶苗调运,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协调解决新植茶园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做到目标到村责任到人。
(二)加强技术指导
镇上成立专门的技术指导工作小组,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和到户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茶叶栽植的工作人员和群众进行实地演练培训,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栽茶人员的技术能力。在茶叶栽植正式开始时镇技术工作组要到现场进行指导,保证各村茶叶栽植技术指导到位。
(三)落实物资保障
由镇农业服务中心根据茶园整治情况,适时组织茶苗申请、调运、验收及投放,确保不误农时。茶苗到达植茶区域后,各村委会要切实把移栽定植作为大事要事来抓,及时分发、组织茶农移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全部移栽完毕,提高茶苗成活率。
(四)逗硬考核奖惩
由镇农业站牵头,相关部门组成验收考核组,通过实地验收考核,确保工作成效。一是旧茶园的管理考核,从松地、补植、修剪、理沟、除草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二是新植茶园的考核:主要从面积落实、拌地、分户花名册、规范栽植、修剪、理沟等方面现场打分。对茶园管理好的村,奖工作经费20xx元,对新植面积落实、栽植规范、有现场提供的村,按450元/亩奖励工作经费。凡管理较差、新植面积不落实的村,惩扣工作经费20xx元。
产业发展方案 篇5:
一、总体思路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以打造本土企业、促进广泛应用、培育主体队伍、营造发展环境为抓手,进一步巩固和夯实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基础,促进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发展目标
深入实施“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商示范”三大工程,力争全年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实现50亿元,增长30%以上。
三、主要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
(一)继续推进“全企入网工程”。
1.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85%。〔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供销社,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60%。〔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3.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40%。〔牵头单位:市供销社;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二)培育壮大企业主体队伍。
1.培育重点企业。确定市级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建立联席机制,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及时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争全年创建1—3家省级电子商务重点企业。〔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电子商务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2.打造示范基地。以现有的省级示范基地作为推动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对示范单位进行动态管理、跟踪评估,总结推广示范经验,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使其成为创新发展的孵化器。加强其他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全年创建1—2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3.引进知名企业。依托物流港、市河东新区、xx开发区等平台,招引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入驻。重点与网上商城、金融服务、在线教育等领域的大型电商企业对接,全年力争引进2家以上落户xx。〔牵头单位:市投促委;责任部门: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三)做大做强电商平台。
1.打造本土综合电商平台。建设“天虎云商”xx馆,线上线下同步建馆。按行业组织工业企业、商贸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合作社等企业或生产经营户,入驻“天虎云商”线上平台、手机APPxx馆,组织上线入驻企业不低于200家,上架商品不低于1000种。建设“天虎云商”线下展示馆,作为“xx造”商品的集中展示平台。〔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办、市林业局、市供销社,物流港管委会〕
2.培育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培育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其依托完整的.产业链及优势品牌影响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优势电商企业参加境内外知名电商展,促进本土平台向省外市场拓展。重点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合网)、德科农购网、川渝网上粮油商城等行业平台不断拓展业务、做大规模。力争年内交易额过亿的行业平台超过3家。〔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供销社、市粮食局,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3.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支持蜀道通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发展,切实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争年内交易额实现30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物流港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四)建设拓展电商产业园。
以电商产业园、省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孵化中心(街区)等为重点,引导企业入驻园区、抱团发展,引导整个产业集聚发展。力争到20xx年底,远成电商产业园培育电商物流创业企业50家、物流信息创业服务商100家;远能达电商产业园协助100家传统企业开拓市场、网上交易量达亿元以上;搭建快递业、电子商务、制造业融合发展服务平台,采取租赁、购买或新建等方式,在物流港建成电商快递产业园,确保20xx年底前提供适宜建设用地;市河东新区电商、微商创业孵化街区提供20000平方米场地供电商创新创业。〔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科知局、物流港管委会、xx开发区管委会、市河东新区管委会〕
(五)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1.根据国家和省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推广的部署,积极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借助成渝两地综保区和电商平台,推进威斯腾跨境电商展示交易平台不断扩大规模,力争全年交易额过亿元。〔牵头单位:物流港管委会;责任单位:xx海关、xx检验检疫办、人行xx中心支行、市国税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食药监局〕
2.推进传统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帮助进口、出口及服务型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拓展国际市场,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xx海关,xx检验检疫办,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六)深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
1.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建设。20xx年7月底前,全面完成射洪县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各县(区)要加强农村电商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电商服务站(点)、仓储物流配送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要整合农村公共资源,依托现有村邮站、万村千乡示范店等,叠加服务功能,支持快递企业下乡在建制行政村设置快递物流服务站,开展快件寄递配送业务。〔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供销社,各县(区)政府〕
2.开展电商扶贫工作。整合万村千乡店、党员远程教育网、供销社流通体系、农村电商物流体系资源,支持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和邮政业抱团下乡进村、融合发展,推动一大批农业专业合作社上线,初步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畅通。〔牵头单位:市扶贫移民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市委组织部、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各县(区)政府〕
3.引导xx农特产品入网。帮助xx农特产品相关企业参加市内外电商展,入网知名度高、销售额好、特色突出的电商平台,推动“xx鲜”等xx农特产品展示展销平台发展壮大,力争全年交易额实现1亿元。〔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七)完善配套体系。
1.制定电子商务企业认定标准。研究制定《xx市电子商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开展电子商务企业认定工作。〔牵头单位:市工商局;责任部门: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2.发展专业服务机构。培育引进一批电子商务服务商,支持其整合国内外电子商务资源,以电子商务集聚区、创业园、行业平台等为重点,提供策划、设计、代运营、物流快递、信用、认证、安全、咨询、培训等一站式电子商务服务,帮助传统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力争全年培育或引进1—2家。〔牵头单位: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八)加强人才培训。
统筹市直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多渠道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全年培训大学生村官电子商务人才200人、青年电子商务人才100人、妇女电子商务人才100人、农村专合组织人才100人、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才200人。〔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团市委、市妇联、市供销社〕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市电子商务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电商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电子商务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二)落实扶持措施。按照《xx市电子商务发展奖励扶持办法(试行)》(xx),对满足条件的企业、个人、平台、园区给予奖励或补助。快递企业下乡每建成1个村快递物流服务站,给予企业1500元/个一次性财政补贴,扩权县所需补贴资金由县财政全额承担,其他区所需补贴资金由市财政承担500元/个、区财政承担1000元/个。〔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三)加强统计数据运用。与省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开展合作,按月、季、年出具数据分析报告,及时反映我市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发展动态,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四)实施目标考核。各牵头责任单位结合本方案抓好工作落实,相关牵头单位按季度向市电子商务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目督室报送任务完成情况,报送时间为每季度后一个月15号之前。〔牵头单位:市目督室、市商务局〕
产业发展方案 篇6:
一、总体目标
20xx年,着力沿符月路、宜珙路,打造我镇高粱高产示范区3000亩,发展优质高梁6000亩,重点以村、村符路公路沿线为核心,力求在高产示范区内,新品种红缨子推广率达到100%,力争高产集中示范区红缨子产量达250公斤/亩,大面积产量达到200公斤/亩以上,极大提高高粱种植效益。
二、建设内容
(一)杂交高粱集中示范片建设。
20xx年,全镇建6个高粱高产示范点,面积3000亩。分别在村建高粱高产示范点各一个,集中示范片重点在。农户自愿申请参加高粱集中示范片建设,并接受农业部门技术培训和指导,须严格按照《高粱高产种植技术规程》相关技术要求,以建设高效示范点为中心,以提高种植效益为目标,积极开展高粱生产。
(二)集中育苗点建设。
为积极引导农户不误农时,预防灾害天气可能对育苗环节带来的负面效应,全镇酿酒高粱育苗以农户自育为重点,集中育苗为辅助的方式开展集中育苗工作。计划全镇建立20个集中育苗点,保障核心示范区高粱育苗的需要。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确保项目实施得到有效落实。镇成立高粱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生产及购销中的重大问题,为高粱产业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高粱产业发展日常事宜、制定发展规划、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具体工作。
(二)技术保障。
突出典型,狠抓示范,积极促进高粱产业面上的`拓展。一是示范点选用株型好、抗性强、增产潜力大的高产优质高粱品种,栽培技术上要对核心区采用粪团育苗、合理密植、地膜全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现代农业技术,为全镇高粱产业发展提供样板。二是全面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各高粱发展村要建立高产示范点,要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建设的要求,建成技术密集型的高标准样板,起到示范作用。三是要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技术到位率。组织广大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结合“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全面提高科技入户率和覆盖率。
(三)政策保障。
一是全面实行高粱订单生产。提高高粱收购价是高粱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结合当前市场行情,20xx年发展酿酒高粱由高洲酒业集团统一收购,订单高粱保护价为杂交高粮4元/公斤;红缨子5元/公斤,切实减少种“粱”后顾之忧,全面带动我镇高粱产业发展。二是对核心示范区重点区域提供肥料、地膜等生产资料。三是实际种植的杂交酿酒高粱每亩补助碳铵100斤。
产业发展方案 篇7: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意见》(府发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改变本地蔬菜供应量小、菜新鲜度不高、安全保障率低等问题,加快我市蔬菜产业发展,保障城镇居民蔬菜供应,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大一新”发展战略和“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投入科学化”农业发展思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建立优质规模标准化商品蔬菜基地、满足城镇居民蔬菜供应、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充分发挥群众和企业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使蔬菜生产基地发展为标准化、优质、安全的商品菜供应基地,菜市场发展为品种丰富、数量充裕、质量安全、价格稳定的优质菜供应市场,全面满足我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主要任务
(一)基地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市在城郊再建2万亩标准化商品菜生产基地。
(二)市场建设:完善现有的市蔬菜批发市场,强化市场内的场地、道路、电力、供水、网络等基础设施,建立结算便捷的交易系统和方便快捷的物流系统。同时,强化“农-超”、“农-贸”对接,鼓励公司、合作社和农户的时令蔬菜直接进入农贸市场和超市。
(三)安全生产:建立长效的蔬菜生产安全管理机制,设立市蔬菜生产安全检测系统,产品检测和生产监测由市、县(市、区)农业部门和企业共同建立。
(四)良种及农资供应:在县(市、区)建立综合性的蔬菜良种和农资供应体系,使各地供应的蔬菜种植良种合格率和优质品率达到90%以上,农资合格率达到100%。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最低菜地保障制度。的城郊划定1万亩的商品菜地作为全市最低菜地保障面积,其中贵溪市不低于万亩、月湖区不低于万亩(含信江新区万亩)、余江县不低于万亩。当县(市、区)的商品蔬菜生产面积低于本地最低菜地保障面积时,必须无条件补足。市政府将最低菜地保障制度纳入“民生工程”,对县(市、区)进行目标考核。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对达到最低保障面积的,每1000亩奖励2万元;对未达到最低保障面积的,每减少500亩,处罚2万元(罚金用于奖励超额完成的),并责令限期整改,直至合格为止。
(二)建立商品菜地征收补偿制度。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抓紧制定“菜篮子”建设发展规划,切实加强对老菜地的保护,在市区周边地区合理规划建设新菜地。依法实行严格的菜地占补平衡和征地补偿机制,征占菜地的补偿标准要严格按当地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执行。
(三)建立应急蔬菜储备制度。为应对灾害性天气等不利因素可能对蔬菜供应造成的影响,原则上每年建立100万元市蔬菜储备金,用于市应急蔬菜储备。充分利用冷链环节的冷库、人防设施进行蔬菜储备,在重大节假日或灾害性天气出现时,将储备菜投放市场,进行市场干预,调控市场。选择生产能力强、科技水平高、基础设施好的蔬菜生产基地,作为鲜菜储备基地,有计划组织生产,按预期进行鲜菜供应,实现市场调控。
(四)建立生产安全控制制度。建立市、县农业部门和定点生产基地三级蔬菜生产安全监控体系。在市农业局蔬菜办设立市蔬菜生产安全监测(流动)站,对全市蔬菜生产基地安全监管进行指导和产品抽检;在县(市、区)农业局蔬菜办(经作站)设立蔬菜生产安全监测点,负责对本辖区产地蔬菜进行生产监管和产品抽检;各蔬菜生产企业按照蔬菜标准园建设要求,设立产品生产检测点,负责对本企业产品的检测。
为强化蔬菜生产安全检测,保障工作持续开展,市财政将安排专项经费,为市级配备蔬菜生产安全监测车辆、设备、仪器等。
四、监督保障
(一)加强领导。调整充实市“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增加市交通、质监、食品安全、城管、气象、水利等为成员单位。细化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落实责任,确保“菜篮子”工程整体有序全面推进。
(二)资金整合。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蔬菜产业发展资金,积极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蔬菜产业发展,逐渐形成业主投入为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政府适当扶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现有各类可用资金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划,进一步加大对重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各县(市、区)要安排蔬菜生产专项资金,以县(市、区)为单位整合资金集中发展蔬菜产业。市级财政每年从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支农资金和土地出让金中提取300万元,对蔬菜产业发展好,并直接为中心城区市场常年供应蔬菜的生产基地(企业)进行以奖代补。奖补办法由市蔬菜生产办公室提出具体方案报市“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执行。
(三)市场整合。鼓励有实力、讲信誉的经营企业,参与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中蔬菜基地生产的农资供应,对引进国内外蔬菜优良品种、高科技农药和肥料等生产资料,做出重要贡献的将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奖励。利用“数字”信息平台,建立市蔬菜供求系统,及时蔬菜生产、流通和消费等信息,积极引导蔬菜种植户和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稳定市场预期。
(四)生产整合。按照5年新建2万亩商品菜基地的目标,在现有土地规划基础上,统筹规划好贵溪市、月湖区、余江县的城郊商品菜基地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品种规划,加快商品菜基地建设步伐,促进蔬菜种植企业(户)生产品种丰富、数量充裕、价格合理、新鲜度高的优质蔬菜。
产业发展方案 篇8: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以下简称“农业产业化联盟”)。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有利于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公司十农民合作社十家庭农场”组织模式,让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促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推迸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构建上下游相互衔接配套的全产业链,实现单一产品购销合作到多元要素融合共享的转变,推动订单农业和“公司十农户”等经营模式创新,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长期合作,降低违约风险和交易成本,稳定经营预期,促逬多元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要素投入,开展专业化、品牌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通过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紧密合作,示范带动普通农户共同发展,将其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同步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
(二)基本特征。
独立经营,联合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不是独立法人,一般由一家牵头龙头企业和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成。各成员保持产权尖系不变、开展独立经营,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同、协议或制定章程,形成紧密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实行一体化发展。
龙头带动,合理分工。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各成员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要素融通,稳定合作。立足主导产业、追求共同经营目标,各成员通过资金、技术、品牌、信息等要素融合渗透,形成比较稳定且长期的合作尖系,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产业增值,农民受益。各成员之间以及与普通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协调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全产业链增值增效,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三)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尊重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主体地位。政府重点做好扶持引导,成熟—个发展一个,防止片面追求数量和规模。
坚持农民自愿。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多种组织带动模式,农业产业化联盟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有多种表现形式,具有各自的适应性和发展空间。是否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选择哪种合作模式,都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拉郎配、一刀切。
坚持民主合作。引导农业产业化联盟建立内部平等对话、沟通协商机制,兼顾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方利益诉求,共商合作、共议发展、共创事业。
坚持兴农冨农。把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基本宗旨,打造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增值潜力,发挥农业产业化联盟对普通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增值收益。
二、重点工作
(—)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引导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农业产业化联盟。
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盟中的引领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应用新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精深加工,建设物流体系,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主动适应和引领产业链转型升级。鼓励龙头企业强化供应链管理,制定农产品生产、服务和加工标准,示范引导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从事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引导龙头企业发挥产业组织优势,以“公司十农民合作社十家庭农场"公司十家庭农场”等形式,联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盟,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提升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盟中的纽带作用。鼓励普通农户、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引导农民合作社依照法律和章程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成员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发挥成员积极性,共同办好合作社。支持农民合作社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引导农户发展专业化生产,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加工流通,使合作社成为农业产业化联盟的。粘合剂”和润滑剂”。
强化家庭农场生产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基础作用。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培育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鼓励家庭农场使用规范的生产记录和财务收支记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健全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完善家庭农场名录制度,建立健全示范家庭农场认定办法。鼓励家庭农场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引导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幵展产品对接、要素联结和服务衔接,实现节本增效。
完善内部组织制度,引导各成员高效沟通协作。坚持民主决策、合作共赢,农业产业化联盟成员之间地位平等。引导各成员在充分协商基础上,制定共同章程,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提高运行管理效率。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治理机制,制发成员统一标识,增强成员归属感和责任感。鼓励农业产业化联盟依托现有条件建立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以多种形式沟通协商涉及经营的重大事项,共同制定生产计划,保障各成员的话语权和知情权。
(二)健全资源要素共享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联盟融通发展。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适时制定出台相尖扶持政策,引导农户长期流转承包地并促进其转移就业。鼓励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代收代供等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引导资金有效流动。支持龙头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为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提供贷款担保、资金垫付等服务。以农民合作社为依托,稳妥幵展内部信用合作和资金互助,缓解农民生产资金短缺难题。引导农业产业化联盟各成员每年在收益分配前,按—定比例计提风险保障金,完善自我管理、内部使用、以丰补歉的机制,提高抗风险能力。
促进科技转化应用。鼓励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研发机构,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示范应用全链条创新设计,提升农业产业化联盟综合竞争力。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龙头企业集聚,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建立农业领域相尖重点实验室,申报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鼓励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向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农业产业化联盟协同创新水平。
加强市场信息互通。引导龙头企业找准市场需求、捕捉市场信号,依托联合体内部沟通合作机制,将市场信息传导至生产环节,优化种养结构,实现农业供给侧与需求端的有效匹配。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直供直销等,幵拓农业产业化联盟农产品销售渠道。龙头企业要强化信息化管理,把农业产业化联盟成员纳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资流的高度统一。
推动品牌共创共享。支持农业产业化联盟统一技术标准,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扶持龙头企业依托农业产业化联盟建设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增强品牌意识,鼓励龙头企业协助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引导农业产业化联盟整合品牌资源,探索设立共同营销基金,统一开展营销推广,打造联合品牌,授权成员共同使用。
(三)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联盟与农户共同发展。
提升产业链价值。引导农业产业化联盟围绕主导产业,进行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种养加一体化布局,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推动科技、人文等要素融入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民发展体验农业、康养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引导龙头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全产业链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
促进互助服务。引导龙头企业将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生产服务、贷款担保与订单相结合,全方位提升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引导农业产业化联盟内部形成服务、购销等方面的最惠待遇,并提供必要的方便,让各成员分拿联合体机制带来的好处。
推动股份合作。引导农业产业化联盟探索成员相互入股、组建新主体等新型联结方式,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林权、设施设备等入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或龙头企业,采取“保底收入十股份分红”的分配方式,让农民以股东身份获得收益。
实现共贏合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妥善处理好农业产业化联盟各成员之间、与普通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尖系。创新利益联结模式,促迸长期稳定合作,形成利益共寧、风险共担的责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加强订单合同履约监督,建立诚信促迸机制,对失信者及时向社会曝光。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探索将国家相尖扶持政策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适当挂钩。
三、目标任务
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冨裕农民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动力,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带农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盟,成为引领我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建立功能齐全、要素集聚的产业化联盟组织体系。按照分区域有特色、分行业有组织、全链条共参与的要求,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各类功能齐全、要素集聚、运转高效、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农业产业化联盟,打造行业特色鲜明、管理科学有序、经济效益凸显的产业化联盟体系,形成高原夏菜、中药材、散养鸡、肉牛、肉羊、马铃薯、百合、小杂粮、循环生态农业等大类产业化联盟,全面破解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X品牌优势不明显、分工协作机制不完善、市场竞争力不强、龙头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二)健全产业发展、促农增收的产业化联盟职能体系。大力推广康源公司。集团连基地带农户”,宏鑫专业合作社规模流转、集中种植、全程参与、延伸链条”,洋芋营销协会“大服务十小流转”,芳美合作社母牛还XXXX犊十分散育肥”等一大批产业化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联盟职能体系。通过建立一手拖市场、一手拖产业、一手拖农户”和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围着联盟转、联盟推动产业升、产业带着农户干”的“三手五联结”机制,确保联盟高效运转、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倍产业化联盟要大力推动生产流程、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加工工艺、包装技术等环节的标准化改造,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围绕推动
产品”向品牌”转变,立足高原夏菜、中药材、百合、马铃薯、散养鸡、'X‘XX肉牛、肉羊、小杂粮、胡麻油等特色优势产业,按照统一商标品牌、规范加工包装、多元销售模式的全产业链发展要求,积极抓好农产品分级包装和精深加工,提升产品外销形象,完善市场营销策划,支持鼓励商标注册和驰名商标争创活动,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名优农特产品。围绕保障农产品顺畅销售目标,枳极组织引导产业联盟下属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参加各类交易会、推介会、展销会,依托高原夏菜集散南方市场、“农特汇”XX直营店和农村电商销售等各种渠道,大力开拓和扩大新的销售市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扩大农特产品市场份额。围绕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产业XX发展,按照《县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精准对接帮带贫困户稳定增收实施方案》XX任务分解,落实产业化联盟带动贫困户发展社会责任,通过政策扶持和示范带动,引导加入产业联盟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带动XXX
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任务,靠牢压实产业化联盟发展特色产业、推动脱贫攻坚的社会责任。
(三)完善管理科学'运营规范的产业化联盟运行体系。规范建立各农业产业化联盟管理构架,加快健全完善农业产业化联盟运行体系。
—是成立产业化联盟组织。由全体联盟成员组成,以联盟成员大会的形式行使权力,决定联盟重点工作任务,协调资金筹措、使用、成果转化及收益分配方案等重大事项。联盟成员大会选举产生联盟执行委员会,并推举一名执委会主席,作为联盟成员大会的召集人并主持会议。
二是组建联盟专家委员会。通过选举或者聘任农业、畜牧、农机、农经等相尖管理、技术专家组成联盟专家委员会,负责为联盟重大事项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三是设立产业化联盟秘书处。秘书处为联盟常设工作机构,负责联盟各项日常事务。联盟秘书长通过成员大会选举产生,协助执行委员会以及执委会主席开展工作,领导秘书处日常工作。
四是规范产业化联盟组建程序。首先是确定联盟核心龙头企业。要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各成员主体企业酝酿确定产业化联盟的核心龙头企业。核心龙头企业负责选择吸纳发展意愿强烈、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的骨干企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加入产业联盟。其次要制定联盟规章制度。在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由核心龙头企业制定联盟章程、议事决策制度、成员吸收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三要及时召开联盟成立大会,成立大会由全体成员参加,通过联盟章程,选举联盟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和秘书长,并宣告联盟成立。联盟成立大会召开后,联盟大会选举产生的联盟执行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秘书处等管理机构正式巨动运行,行使相应的管理职责。
(四)制定保障有力、配套完善的产业化联盟支撑体系。
优化政策配套。落实中央各项支持政策,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本地实际,将现有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综合幵发等相尖项目资金,向农业产业化联盟内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当倾斜。支持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落实相尖税收优惠政策。组织开展精准培训,提高龙头企业负责人、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的经营管理水平。
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县级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扶持基金,重点投向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所属的经营主体,支持主导产业和特色新兴产业发展。探索将县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直接转变为农业经营主体的股份,支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落实带动农户发展任务。
加大金融支持。采取财政贴息、融资担保、扩大抵(质)押物范围等综合措施,努力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农业产业化联盟需求的信贷产品、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积极发展产业链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设立内部担保基金,放大银行贷款倍数。与金融机构共享农业产业化联盟名录信息,鼓励金融机构探索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综合考虑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财务状况、信用风险、资金实力等因素,合理确定联合体内各经营主体授信额度,实行随用随借、循环使用方式,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差异化资金需求。鼓励龙头企业加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鼓励探索订单十保险十期货”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新三板挂
牌和融资、发债融资。鼓励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发起组织农业互助保险,降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风险。
落实用地保障。落实促进现代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用地支持政策。指导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年度建设用地计划优先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业配套辅助设施、开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快、用地集约且需求大的地区,适当增加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于引领农业产业化联盟发展的龙头企业所需建设用地,应优先安排、优先审批。
四、实施步骤
按照先易后难、分步推进、提升、不断完善”的实施步骤,坚持年试X点、年推广、年做大做强的工作要求,分年度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联盟培XX育发展工作。
(—)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年月底)。重点立足全县产业规XXXXXX模较大、组织化基础较好、市场化程度高的高原夏菜、中药材、散养鸡、肉牛、肉羊等大产业幵展试点工作,分别制定试点实施、联盟章程、运行机X制,成立产业化联盟管理机构,正式组建起覆盖产业主要发展区域和全产业链条的大产业化联盟,实现产业化联盟从无到有的历史突破。
(二)积极推广、扩大覆盖(年月底)。总结试点经验和做XXXXXX法,积极推广产业化联盟发展模式,重点培育组建马铃薯、百合、小杂粮、循环生态农业等产业化联盟,进一步扩大参与产业化联盟的经营主体数量和覆盖面,最终形成大类产业化联盟,实现产业化联盟对特色产业和贫困户X的全覆盖。
(三)巩固提高、做大做强年月底)。全面规范产业化联XX盟相尖政策和培育发展规范化制度,建立和发布农业产业化联盟名录,定期幵展运行监测、适时更新,提升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促其做大做强,带动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制定产业化联盟绩效考核方案,从科学发展模式推广、扩大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带动贫困户数量、品牌打造、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制定量化指标,对产业化联盟运行绩效进行全面考核,对照成效经验、查漏补缺,不断巩固提升产业化联盟发展水平。
五、强化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县农林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全面承担农业产业化联盟培育发展任务。发改、财政、国土、扶贫、人行、税务等相尖部门要配合做好产业化联盟组建和运行管理的组织领导,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和办法,并做好相尖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按照项目集合、资金集中、要素集聚、效益凸显”的要求,制定综合配套扶持政策,创新政府部门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盟培育发展模式,激发龙头企业主导组建产业化联盟的积极性。要完善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联盟发展的相尖政策措施,帮助解决农业产业化联盟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农业产业化联盟培育发展包抓责任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抓好政策落实。制定出台农业产业化联盟扶持政策,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确保政策实施公幵公正,坚决杜绝弄虛作假,严禁挪用、套用扶持资金,并积极争取省市扶持资金和项目,切实发挥好扶持政策的引导作用,确保科学模式推广和产业化联盟打造取得实效。
(三)营造浓厚氛围。建立农业产业化联盟信息库,编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录,为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加强宣传发动,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业产业化联盟培育发展工作,加强经验交流总结,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为科学模式推广和产业联盟培育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产业发展方案 篇9: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果业是农业四大特色经济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特别是在全省提出“南桔北梨”的果业发展思路后,我县作为全省早熟梨基地重点县之一,抓住时机,乘势而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县果业面积达到7万余亩,其中水梨3万亩。但还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的格局,主要存在基地规模不大、产品标准不高、总体效益不佳、产业链条不长、市场品牌不响、销售渠道不畅、社会服务不全等问题。因此,为了打造、提升我县果业,形成产业发展,使之成为较有特色的经济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特制订县果业产业发展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针,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做好“希望在山”文章,大力推进果业产业化建设,延长产业链,积极打造“南山蜜”品牌,使果业产业真正成为我县农业特色经济发展的亮点,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现代新农村的亮丽风景线。
二、发展思路
要建立一个好的机制,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结合起来,在保持以往好的做法的同时,重点建立以销售公司为龙头的订单果业生产机制,以解决果业市场无序竞争的问题,使果业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要提供一个好的服务平台,包括对果农和果业公司的的技术咨询、指导,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等,努力帮助其做大做强。全县各果业企业和果农要以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为己任,积极实行规模化种植和经营,提高产品的产量;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的提高,提升产品在市场的美誉度;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环境和条件;高度重视包装的多样化,积极实行精细包装、绿色包装;高度重视果业品牌的打造,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
三、发展目标
1、以每年5000亩的速度稳步推进基地发展,并确保建园成园率,至20xx年全县果业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总体面积达到12万亩(含庭院分散面积)。
2、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提高单位产量、果品标准化率和总体经济效益,至20xx年全县水果总产达到15万吨,产值达到3亿元。
3、强化产业化建设,完善仓储设施建设,引进资金和技术建设1-2个年加工能力达到5千-1万吨的果品加工厂。
4、积极开拓市场,打造果业品牌,培植1-2个市场知名品牌。
5、加强对现有果园的技术改造提升工作,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管理技术规程,至20xx年全县标准化效益果园要达总面积的70%,并申报3-5个无公害、绿色食品。
四、工作措施
1、强化组织机构
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强县富民工程,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搞好服务。为了认真、积极、稳定地搞好这一工程建设,县要成立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的县长任组长,由农工部、产业化办、农业局、林业局、扶贫办、信用社为成员单位,参照其它县市的办法,组建正式果业产业发展办公室机构,有利于多部门资源组合,并配有专职工作人员,安排专项工作经费,负责果业产业发展的各项具体事宜,各乡镇特别是重点乡镇必须要成立相应的配套机构,配有专职人员,负责本乡镇果业产业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各乡镇都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考评制度,对本乡镇的宜果山地要进行全面调查,登记选册,并制订工作进度计划,确保落实并完成任务。县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订果业产业发展规则,并按时段制订工作计划,按工作计划定期对各乡镇的果业产业发展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特别是对面积的落实、人员的落实、工作进度、产前产后服务及产业化配套建设要进行长期跟踪,督促到位。
2、加强宣传培训
水梨是专家通过多方面认证为赣北地区推出的主导果树品种,符合市场规律、自然条件及效益优势,各有关单位及乡镇要通过多种形势大力宣传水梨的发展意义、发展形势、发展前景、经济优势、市场优势及规模优势,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水梨建设的积极性。同时,按春、夏、秋、冬季节及生产管理中心分期举办培训班,培训果园管理技术,要重点推广梨树疏果套袋技术,并对套袋户给予一定的扶持,鼓励果农自觉接受并积极使用套袋技术,使果农认识套袋作用,掌握套袋方法,全面提高我县水果品质。
3、狠抓技术重点
(1)、优化良种布局。推广以翠冠、喜水、清香、园黄为主栽品种的早熟梨系列,建立水梨重点生产区域;同时适度发展地方品种—大白桃及引进发展一些优质油桃品种;利用小区气候发展耐寒早、中、晚熟温柑系列品种。按品种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习惯,土壤气候条件,规划出一乡一品的发展格局。
(2)、搞好标准建园。对园区建设要搞好科学规划,实行高标准、高规格,对100亩以上的果园,要建立种养结合的立体种养模式,实行生态建园,并建立水土保持系统及排灌系统。
(3)、推广重点技术。全面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制订标准化栽培模式,实行栽培管理标准化、模式化,重点推广疏果套袋技术、按树定产技术、合理形整形技术、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科学灌溉技术、结合全园扩穴改土施用有机肥及科学配方施肥技术。使我县的果品内在品质优良、商品性状标准、市场品味高。
(4)加强示范建设。产业的发展要以点带面,技术推广、普及更是应该以点带面,高标准搞好示范基地建设,使广大果农有一个可看可学的模式,便于直观学习和掌握,以直观带动技术推广、以标准带动效益提升。每个重点乡镇每年都建设好1-2个示范点。对示范基地要实行扶持政策并要有领导及技术人员挂点。
(5)完善技术网络。果业产业的发展,要有技术保障,必须要有完善的技术服务网络,建立县-乡-示范点为一体的服务体系,每个重点乡镇都要配备1-2名专职果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并加强自我学习与外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使每项技术都能落到实处并转化成生产能力,形成生产效益。
4、出台优惠政策
⑴山林承包政策
所有果业产业开发基地优先安排山林、山地承包,承包资金优惠,发给山林权属证,保护其合法权益,承包期限以承租人自愿为定。
⑵资金扶持政策充分组合财政、产业开发、农业、林业、扶贫、信贷等资金,并积极向上申报项目资金,捆绑组合用于果业产业发展。
①实行财政扶持。凡20亩以上新发展果园,验收达到要求和标准的,每亩可享受政策50元的苗木补助;连片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新建果园,经县级评估论证后,县财政在通路、通电、灌溉等方面给予每100亩元的补助。
②搞好信贷扶持。信用社对20亩以上的果农要进行信贷扶持,确保前三年每年每亩信贷资金200-300元以上,由各级政府出面协调、信用社提供的小额农业贷款。
③进行项目扶持。凡开发面积在50亩以上的果农,优先安排退耕还林、农业产业化、扶贫资金、新村建设、农业开发等项目资金扶持。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个人或单位单项向上申报项目资金。
(3)奖励鼓励政策
①对在果业产业发展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县政府在年终检查、验收、考评后给予奖励,先进乡镇奖励元,先进个人奖励元,并将果业产业发展纳入乡镇年终目标考评的重要指标。
②定期进行果品评比活动,将果实品质、产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列入评比范围,并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5、强化产前产后服务
(1)、做好良种及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繁育良种及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繁育是产业发展成功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为了保障我县果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安排专项经费、建立试验示范和种苗繁育基地、配置专业人员开展试验示范工作,以有效地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
(2)、做好物资服务目前我县没有果树专用的物资服务部门,缺少果树专用物资,包括农药、肥料、及各类专用器械。为了搞好果业生产,避免坑农害农现象发生,一定要扶持成立果树物资服务部,为果农提供安全可靠的.生产资料。
(3)、做好市场开拓依托果业专业合作社,政府扶持、组织人员成立专业果品的销售机构,为广大果农提供及时有效的销售信息,并加大宣传力度,统一商品标准,做出地方品牌,统一组织外销。同时要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建立稳固的外销渠道,解决当前果农最直接、最苦恼的难销的后顾之忧,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果业的热情,加快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4)、做好产品储运和加工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或是申报项目、或是由财政拿出专项经费、或是统筹民间资金鼓励商业化运作,建好多种规格的果品贮藏库3-5个、果品加工厂1-2个,充分解决我县桃、梨等鲜果上市集中、存贮期短的产业发展瓶茎问题,又能开发果品的升值和加工潜能,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果业经济效益,发展了我县的加工产业,这是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方向,并同时也加快了我县的经济发展步伐。
6、扶持组建果业专业合作社为了加强果农间的合作和交流,发挥民间能人的作用,整合民间资源,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增强果业经济效益,全县要成立一个县级规模的果业专业合作社,充分吸收全县从事果业生产、加工及流通的人员参加,积极用好国家对专业合作社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做大做强果业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全县果业产业发展的龙头。
7、科学规划种植模式作为果业产业来说,应该是大规模大效益,大规模大品牌,但作为每个种植个体来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效益平衡点,多年来,我县果业总体开发面积不少,但成园率不高、效益不理想,其中果园规模的大小也是影响管理好坏、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大多数普通农户来说,过大易引起投入不足、管理跟不上,很难形成理想的效益,而且容易出现因投入不足、管理不善而成为包袱,引起放弃管理,出现荒芜现象;过小则不能成为家庭主导产业,不能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只能作为副业,管理不受重视,技术不去掌握,好坏都一样,难于形成效益。因此要做好我县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效益,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效益规模,不能贪大求多,各人可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劳力能力来决定,一般来说以每户20-50亩为宜,有条件的可适度扩大到100亩以上。总的来说一定要形成专业种植。
产业发展方案 篇10:
一、充分认识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区域形成产业链接和聚集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近年来,市已在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呈现出龙头企业快速发展、集聚效应开始显现的特征,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已连续5年纳入全省重点扶持产业集群范畴水产品加工园区被政府确定为全省二十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之一但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市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还较低,主要是规模小,企业个数和知名品牌少,产业链短、市域内配套率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发挥全市工业优势,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生产要素有效集中,促进企业集聚、行业整合、产业集中,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二、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培植骨干企业,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引导产业聚集,不断提升全市工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二)主要目标。
期间,按照“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竞争力强”要求,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资源整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整合优势人力和技术资源,发展壮大石化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和医药化工五大产业集群,力争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两大产业纳入全省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范畴。末,力争我市机械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总产值均达到100亿元,成为全国石化设备重要制造基地和主要研发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大市。
三、工作重点
(一)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原则,以政府为主导,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相结合,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行业高层次专业人员的作用,把产业集群规划编制的过程作为政府、企业、协会和专家等各方资源综合和融合的过程,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
(二)加强产业聚集区的建设。
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要采取产业链带动、品牌带动、市场带动等多种模式,搞好产业园区的规划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集聚升级。加强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实现聚集。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积极培育产业集聚中关联度高、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业辐射、技术示范和销售网络中的龙头作用。推动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有力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期间,重点支持产值过亿元的10家骨干企业。
(四)突出抓好产业链条延伸。
以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为基础,明确产业延伸的方向和重点,发展研发、制造、销售、物流及其它生产性服务业一体化的产业链体系,提高产业协作配套水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在研究开发、仓储物流、市场营销、后勤保障等非制造环节,为产业集群内的其它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抓住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高效优质的服务吸引龙头企业或配套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聚集发展。
(五)加快企业自主创新。
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根据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引导集群内的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性技术,促进其推广应用。支持有条件、有潜力的集群内企业在关键技术上、关键工艺上进行技术创新合作。支持企业以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主动参与制订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标标准,积极占据技术领域的制高点。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生产。
(六)推进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
大力实施质量兴市和品牌带动战略,提升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质量和品牌意识。加强企业计量、质量、标准等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引导和支持产业集群内企业创立品牌,逐步实现从无牌、贴牌到有牌、名牌的转变,支持企业积极争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注重对区域品牌、集体品牌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培育和建设工作,鼓励以企业团体、协会或其它集体组织的名义注册集体商标。推动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和优势企业活动,转成集聚效应,培育区域产业文化。鼓励开展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活动,年,力争培育创建1个省级优质生产基地,1个全国优质生产基地,打造3个左右全国知名区域品牌,全面提高产业集群的产品质量、品牌价值和区域竞争力。
(七)构建公共服务平台。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则,探索推进面向产业集群内部广大中小企业多联式、多层次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信息中心等服务机构建设。对大企业主导型的产业集群,支持依托大企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鼓励多种经营主体参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部门分工协作机制,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鼓励为产业集群发展服务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重点支持管理咨询、技术专利服务、人才教育培训、市场营销、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等中介机构建设,为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解决生产、技术、管理、品牌、人才、信息等方面问题提供支持和服务。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积极吸收产业集群内龙头骨干企业和特色优势企业加入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反映行业情况、问题和企业诉求,为企业发展搞好服务。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发展,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重点产业集群要建立领导帮扶制度。市政府建立产业集群联系会议制度,由分管领导作为召集人,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产业集群发展的重大问题,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局。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把握产业集群发展动态,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加大对产业集群的宣传报道,总结经验强力作为,促进产业集群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市政府建立2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向产业集群倾斜,重点支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链延伸。认真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有关规定,逐步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规模,加大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发展的奖励力度,对当年固定资产投资较大、综合排名在前5名的重点企业给予奖励。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积极推进银企政企合作,逐步建立政府搭桥、银企对接、合作多赢的机制,支持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进一步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支持担保机构向产业集群企业提供担保。加快推进以动产抵押、股权质押、仓单质押、商标专用权质押和订单抵押等新型金融产品服务,认真做好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上市工作,引导帮助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对金融机构的考核上,把对重点产业集群的信贷投入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当年金融机构新增信贷额度中对产业集群企业的信贷增长要高于全市工业信贷的增长比率。
(四)加大项目支持力度。
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对我市工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对所有申报项目实行会签制,重点支持对产业集群发展有一定带动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促进其做大做强,快速发展。
(五)全力搞好土地供应。
开发区及乡镇工业园区要加快土地规划调整,建立土地储备机制,为产业集群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对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发展及重大产业项目的用地需求,积极申报纳入全市重大建设项目调度。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可建设标准厂房,进行公开出让或出租,解决企业用地困难,缩短建设周期。
(六)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发展的社会环境,切实提高他政治待遇和社会影响力。对照条件,推荐企业家参加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选举,全力支持他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积级组织企业家进行培训研修和参加国内经济学教授、知名专家举办的知识讲座。引导和推动产业集群建立行业协会、同业商会、企业家协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为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服务。
(七)优化发展环境。
对产业集群内的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对年税收50万元以上的企业在银行融资办理“项权证”费用继续实行零收费。
(八)严格考核结帐兑现。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兴市”奖励办法及相关奖励措施,将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纳入“工业兴市”考评体系中的工业发展考评专项,作为乡镇园区及市直单位年终评优的重要依据。
上一篇:幼儿园感恩主题活动方案策划
下一篇:公关活动策划书(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