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乡村建设行动方案

云海 分享 时间:

推动镇乡村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加强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美丽宜居乡村。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镇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xx镇乡村建设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县乡村建设行动工作要求,加快我镇乡村建设步伐,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走向深入,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2023年度中央一号文件安排部署,围绕村庄规划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工作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位置,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发展目标,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总体目标。制定出台乡村建设专项推进方案,建立健全乡村建设行动工作推进机制,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实施一批项目,确保乡村建设行动开好局、起好步。到2025年,各村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乡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成功创建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实现群众富裕、村情稳定、环境优美,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坚持镇域统筹规划建设,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分区分类编制村庄规划,按照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等类型,分类指导,因村施策,有序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推进以镇为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农民居住、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和产业用地需求。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提升村庄风貌,防止大拆大建、盲目建牌楼亭廊"堆盆景"。建立完善传统村落调查认定、撤并前置审查、灾毁防范等制度。合理划定村庄建设规划范围,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牢牢守住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红线。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耕地保护、生产生活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提升乡村规划管理水平,更好体现xx乡土特色。加强乡村风貌引导,编制村容村貌提升导则,2022年计划完成1个行政村,2023年计划编制完成2个行政村,2024年计划编制完成3个行政村,在2025年计划完成3个行政村。〔社会事务管理办总牵头,乡村振兴办、各村等配合〕

(二)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开展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有序推进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改造、通村公路完善等工程建设。在实现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基础上,加强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促进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等深度融合发展。优化路网结构,农村物流服务便捷化。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安全管理,推动与沿线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完成县级分配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经济综合服务站总牵头,经发办、维护稳定办、社会事务管理办、社会保障服务站、乡村振兴办、各村等配合〕

(三)强化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加强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抗旱水源和排涝工程体系,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开展水质提升专项行动。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到2025年,全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以上。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健全水质检测监测体系。推动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划定镇级千人以上规模饮用水源保护区,配套完善农村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净化消毒设施配备,优化农村供水格局,同步推进消防取水设施建设。实施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更新改造一批老旧供水工程和管网,有条件的可由城镇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供水,因地制宜推进供水入户,提高稳定供水能力。按照"补偿成本、公平负担"的原则,健全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供水管护长效机制,完善落实责任主体和管护经费。〔宣传科教文卫办总牵头,经发办、社会事务管理办、社会保障服务站、乡村振兴办各村等配合〕

(四)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全面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加大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力度,提高偏远农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大力开展乡村电能替代推广工作,提升乡村电气化水平。加快燃气管网的建设进程,提高燃气下乡进村入户普及率,提升农村燃气化水平。因地制宜在农村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按照先立后破、农民可承受、发展可持续的要求,稳妥有序推进全县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加强煤炭清洁化利用,推进散煤替代,2025年底实现清洁能源在农村取暖用能中的占比达80%以上。〔经发办总牵头,社会事务管理办、乡村振兴办、各村等配合〕

(五)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加强镇域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围绕果蔬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一批标准化农产品冷链保鲜贮存设施,为镇域物流骨干网络和生鲜冷链物流体系提供基础保障。完善镇域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体系,完善农村商业体系,发展新型乡村便利店,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健全镇、村两级物流配送体系,引导利用村内现有设施,建设村级寄送物流综合服务站,发展专业化农产品寄送服务。2023年底,行政村快递物流通达率达90%以上,示范村快递服务通达率达100%。2025年底,基本建成设施完善、运转高效、多方协同、绿色创新的城乡物流体系,行政村快递物流通达率达100%。〔乡村振兴办、经济综合服务站总牵头,经发办、便民服务中心等配合〕

(六)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推进智慧农业发展,配合县级建设农业农村云平台、大数据中心和县级数字"三农"协同管理平台,推进粮食及甜柿子、葡萄特色果蔬等主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实现农村产业、经营主体、人力资源、农村集体资产、自然资源、种质资源、农村宅基地等信息汇集共享和分析利用。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提升农村互联网普及水平,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村宽带网络升级改造支持力度。2025年底,实现所有村(社)5G网络全覆盖,农村固定宽带普及率持续提升。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和"数商兴农"行动,构建智慧农业气象平台。推进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推动"互联网+"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推进涉农事项在线办理,加快城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返贫动态监测信息共享。深入实施"雪亮工程",加快推进镇域综治中心视联网系统建设。〔党政办、宣传科教文卫办总牵头,维护稳定办、经发办、便民服务中心、社会事务管理办、社会保障服务站、乡村振兴办、各村等配合〕

(七)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整合利用现有设施和场地,完善村级综合服务站点,支持党务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事业服务就近或线上办理。加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2023年底,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推进公共照明设施与村内道路、公共场所一体规划建设。鼓励有条件的行政村开展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维护运行农村互助幸福院,提供养老服务。加快推进完善基层应急广播体系,因地制宜建设农村应急避难场所。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民政办总牵头,党政办、宣传科教文卫办、经发办、乡村振兴办、社会事务管理办、社会保障服务站、各村等配合〕

(八)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推进农村低收入群体、"三类"监测户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完善农村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加大对7度以上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力度,加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加强农村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建设,深入开展乡村交通、消防、经营性自建房、农村房屋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攻坚,开展现代宜居农房建设示范。到2025年,完成全部自建房安全隐患整治,实现年度危房动态清零。推行建立农房全过程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农村房屋建设管理制度和标准,加强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建设农村房屋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要求,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农村住房建设选址管理。因地制宜推广新型农房建造方式。实施宜居型农房建设,"十四五"期间完成上级下达的宜居性示范户建设任务。提升农房设计建造水平,加强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民居保护与利用,保持传统村落整体景观风貌,打造特色民居,全镇农村房屋品质显著提升,建筑特色与村庄风貌初步显现。〔社会事务管理办牵头,经济综合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站、乡村振兴办各村等配合〕

(九)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水平提升。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的原则,立足不同村基础条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分区分类、分期分批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2023年新改造农村卫生厕所xx户,到2025年,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以人口集中村和水源保护区周边村庄为重点,分类梯次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25年,力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持续推进农村公厕建设,到2025年,行政村新建或改造农村公共卫生厕所xx座以上。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及时清运处置。推进厕所粪污、易腐烂垃圾、有机废弃物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处置体系和镇为主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到100%。统筹推进村容村貌整体提升,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开展荒地荒滩绿化;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和修复,引导鼓励农民开展庭院和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村庄小微公园和公共绿地。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整治残垣断壁,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加强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维护梳理工作,整治农村户外广告。到2025年,50%的行政村达到美丽乡村治理标准,40%的农户达到美丽庭院的建设标准。〔乡村振兴办牵头,党政办、民政办、经发办、便民服务中心、社会事务管理办、经济综合服务站、宣传科教文卫办、社会保障服务站、各村等配合〕

(十)实施农村教育公共服务提升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依托"陕西教育扶智平台",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到2025年,全镇至少建成1-2所公办幼儿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持续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配合落实"雨露计划"扶持政策。推进农村地区继续教育发展,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便民服务中心、经发办总牵头,社会保障服务站、民政办、各村等配合〕

(十一)实施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提升行动。改革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加强镇卫生院发热门诊或诊室等设施条件建设,推进镇卫生院提质升级。提高农村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支持村集体新建公有产权卫生室,提升健康管理水平,推进村级医疗疾控网底建设。支持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强乡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村医向专业化、执业医师化发展,落实乡村医生待遇,保障合理收入,完善培养使用、养老保障等政策。做好农村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加强农村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人群医疗保障,最大程度维护好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2025年,镇卫生院标准化达标率达到100%,村级卫生室标准化达标率达到100%,农村慢性病签约率达到100%。〔社会保障服务站总牵头,经发办、乡村振兴办、各村等配合〕

(十二)实施农村养老助残服务提升行动。依照县级《xx县农村养老助残托幼服务提升行动推进方案》。强化镇基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养老、助残、托幼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开展镇、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按照"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方式,完善养老助残服务设施,建设未成年人保护服务设施,培育区域性养老助残服务中心,发展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型养老,加快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广日间照料、探访关爱、老年食堂等养老服务,支持卫生院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农村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有序推进农村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到2025年,力争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镇、村两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实现社会工作服务站全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全覆盖。优化低保审核确认流程,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实施农村妇女素质提升计划,加强农村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健全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关心关爱精神障碍人员。〔民政办总牵头,经发办、社会事务管理办、党政办、便民服务中心、各村配合〕

(十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持续优化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全面落实《xx县村干部专业化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推动村干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干事创业。落实村党组织全面领导、村级事务统一管理、村干部分工负责的工作领导机制,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做到脱贫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全覆盖。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加大在青年农民特别是致富能手、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力度。强化党组织引领,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广泛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全面提升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建设,施行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党政办总牵头,民政办、维护稳定办、乡村振兴办等配合〕

(十四)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引领,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推动融入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推进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深化"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典型做法,推进农村婚俗改革和殡葬习俗改革,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逐步改善农民群众精神风貌。〔党政办、宣传科教文卫办总牵头,民政办、社会保障服务站、乡村振兴办、各村等配合〕

(十五)推进平安法治乡村建设。推行平安法治镇、村(社)建设,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一批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加强基层组织负责人学法用法工作,开展农村"两委"干部法治培训。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农村矛盾纠纷联动、联调、联处常态化机制。积极开展平安村(社)创建。依法严厉打击农村黄赌毒、侵害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维护稳定办总牵头,党政办、宣传科教文卫办、民政办、乡村振兴办、各村等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投入保障。将乡村建设作为各村支出的重点领域,合理安排资金投入。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部分可按规定统筹安排支持乡村建设,将符合条件的公益性乡村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允许按规定统筹使用相关资金推进乡村建设。

(二)创新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大贷款投放,支持乡村建设,主动发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

(三)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乡村建设。

(四)强化人才技术支撑。加快培育各类技术技能和服务管理人员,探索建立乡村工匠培养和管理制度,强化人才技术标准支撑,支持熟悉乡村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村庄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管护人才互通共享。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统筹实施全镇乡村建设行动,督促推动重点任务落实。成立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镇级分管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镇级其他业务领导同志及各村党组织书记为成员的镇乡村建设行动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镇乡村振兴办,负责全镇乡村建设行动的统筹、协调和督导等日常工作。

(二)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季度通报调度制度,将乡村建设进展情况纳入全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会议通报内容,通报工作亮点和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建立政府组织领导、村民发挥主体作用、专业人员开展技术指导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在项目谋划、建设、管护环节,引导农民全程参与,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健全后续管护机制,明确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方式、管护经费来源等,建立公示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和专业化企业有序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

(三)强化工作推进。总牵头以及牵头办室(站)要切实担起责任,配合部门主动作为,严格按照专项推进方案和责任清单推动工作。各办室(站)、各村要强化政策衔接,细化工作措施,制定具体方案协同推进,抓好工作落实。选择具备条件有代表性的村开展示范创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让干部群众学有榜样,干有遵循。

(四)制定项目清单。各村要按照村申报、镇审核、县级审定原则,建立镇级乡村建设项目库,优先纳入群众需求强烈、短板突出、兼顾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改善及灾后重建、因疫防返贫的项目,安排乡村建设项目资金,原则上需从项目库中选择项目。镇级牵头办室(站)按照专项任务建立项目清单分台账,乡村振兴办建立总台账。每年年底前,各村考虑乡村建设进展情况和年度项目完成情况等,科学调整下一年度建设项目,并及时上报备案。

(五)严格考核督导。将乡村建设行动开展情况纳入镇村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强化督导检查和统计监测,根据任务清单完成和项目清单落实情况,适时进行通报,对乡村建设行动成效明显的办室(站)、村予以表彰奖励。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总结推广乡村建设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增强乡村建设的社会认可度。

38 37946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