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污水处理方案范例通用4篇
【导言】此例“社区医院污水处理方案范例通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社区医院污水处理方案【第一篇】
一、实施“十大工程”,“创模”取得明显成效
“创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我们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始终把“创模”同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关心的环境问题相结合、同缓解环境要素制约相结合、同提高城市品位和增强城市魅力相结合,以实施“十大工程”为抓手,努力夯实“创模”工作基础。
一是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改善水质为目标,以废水排放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为主要手段,全面开展了水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和配套截污管网建设,中心城区先后建成凤凰、市北、碧浪3座污水处理厂。加强工业污水防治工作,先后对中心城区范围内印染、电镀、化工、酿酒、建材等30多家企业进行了关停,对20多家企业进行了搬迁。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对全市1002家污染企业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全市工业废水装置日处理能力达到33万吨。加大市河整治力度,实施了“清河道淤泥、清河内网簖、清河内停靠船只、清沿岸违章建筑、清两岸垃圾”的“五清”大行动,有效地改善了河道水质。开展了合格饮用水源地创建活动,加强了对中心城区自来水厂取水口周围敏感区域的环境管理,搬迁了西门船舶交易市场,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二是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实行联片供热,新建项目一律集中供热,加快淘汰落后燃煤锅炉。加快实施城市气化工程,投资亿元,铺设天然气管道公里,城市气化率达到99%以上。加强对电厂燃煤的管理,禁止使用高硫、高灰煤炭。加快工业废气处理设施建设,日处理能力达亿标立方米。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推广无铅汽油,大力实施畅通工程,提高汽车通行速度,减少尾气排放。加强对建筑扬尘的管理,用商品混凝土全面取代自拌混凝土。实施矿山开采和运输粉尘治理,采用先进开采方式减少爆破扬尘。
三是城市噪声达标工程。以创建噪声达标区为抓手,加强对城市噪声的监管。巩固市区内机动车禁鸣成果,扩大禁航范围,降低城市交通噪声。严格控制施工噪声,强化夜间施工审批制度,在中考、高考等重要时段执行严厉的噪声管制措施。加强对餐饮、娱乐、装修等社会噪声的管理。中心城区噪声达标区总面积达到平方公里。
四是环保基础设施工程。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规划、建设了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集中式饮用水源工程、危险固体废物处置工程、垃圾集中焚烧处置工程、环城河治理工程、天然气一期工程、废弃矿山治理工程等40个环保重点建设项目,目前许多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全市已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0座,日处理能力达25万吨,在建污水处理厂11座,建成后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到万吨。其中中心城区3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7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日处理能力870吨。市医疗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对全市所有2302个医疗点实现全覆盖,处理率达到100%。
五是生态产业发展工程。合理调整城市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产业,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了浙江欧美环境工程公司等一批环保产业龙头企业。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湖州开发区被列为省级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目前全市已有25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计,50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8家企业被评为市级绿色企业。充分发挥“太湖、山水、生态”的优势,挖掘和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成立了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推动太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大力开发无公害农产品。
六是城市生态景观工程。充分发挥湖州依山傍水、山水清远的自然生态优势,着力打造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型城市,初步形成了“河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绿中、房在林中、山在景中”的生态环境。在保护好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又建成了凤凰公园、市民广场等十多处现代园林。涌现了阳光城等二十多处园林式大型住宅小区,其中3个住宅小区分别获得联合国迪拜最佳人居环境奖、全国人居经典和全国鲁班奖。开发了长兜港和旄儿港沿岸风景线、滨河公园、湖州历史文化名人园等一大批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的生态景观工程。建设了苕溪大桥、南太湖大桥等各具特色的桥梁,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七是城市形象美化工程。结合旧城改造拆房增绿、新区开发“抢”地建绿、小区建设以楼促绿、道路建设以路带绿、河道整治以水引绿,多管齐下搞好城市绿化。几年来,中心城区平均每年新增绿地100公顷以上。针对我市矿山开采点多、量大、破坏生态的情况,市委、市政府以四铁精神(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手段、铁的纪律),大力实施矿山整治,近几年来共关闭矿山259家,并投入资金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治理,城市周边面貌焕然一新。高起点组织实施城市亮化工程,主要道路具有一路一景、一房一色的特点,丰富了城市夜景,被建设部编入了《中国夜间照明集锦》。
八是城市综合整治工程。在“创模”工作中,城市管理坚持一年一个主题,推出了“环境建设年”、“建设环境大整治”、“百日环境大整治”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大力整治城郊结合部、城市道路、居民社区的环境卫生,全面清理卫生死角,建立健全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开展市区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活动,确保道路畅通。中心城区除春节以外全面实行“禁放”。建立了一支608人的市容群众监督总队,对市容市貌进行监督。新成立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加大了城市综合管理和执法力度,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九是环保能力建设工程。不断提高环保装备水平,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对环境质量的监控能力和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三年来市本级环保应急能力建设投入1500万元。市区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2个、大气自动监测站3个。加快推进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对污水处理厂和重点污染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全市已安装在线监控监测设施44台套,其中市区已安装20台套。
十是生态文化培育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突出和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环境保护理念,广泛开展“建我绿色家园”系列活动,大力推进“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和环境价值观念,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社会道德风尚。
通过组织实施“创模”“十大工程”,湖州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城市综合素质和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有力地推动了生态市建设。2005年全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330天,城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分贝,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中心城区绿地面积达到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全市四大水系(东西苕溪水系、东部平原河网水系、长兴河网水系、湖州运河水系)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标准,市区城市河道水质满足水功能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我市继续保持太湖流域水质最好的区域之一,全国人大环资委检查组、国家环保总局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市的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多次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切实加强整改,巩固提高“创模”成果
去年8月专家技术评估后,我们对专家组提出的“高标准持续改进、加强对中小企业污染治理监管、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切实加强整改。近半年来,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整改工作:
二是加快建设抓整改。市人大与市政府合力开展督查,推动了一批环保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运行。东郊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设施已安装并运行,全市新建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2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新增垃圾中转站20座。湖州市工业固体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迁建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市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通过省项目评审,环评报告和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报批。利用秋季绿化的有利时机,加快绿化补植工作,中心城市全年增加绿化面积120公顷。
三是强化整治抓整改。开展了百日环境污染大整治,仅市环保局就出动执法人员965人次,检查企业295家次,立案查处企业21家,限期改正22家,警告7家。新安装在线监控监测设施10台套,加强了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针对市北污水处理厂气味影响周边村民的问题,近期投入150万元,安装了除臭和封闭设施。加强太湖前置库保护工作,非法占用水面的珍珠养殖设施已全部搬迁、清理完毕。出台了《湖州城区“六小行业”管理办法》,对餐饮、娱乐、加工等行业实施联合审批制度,从源头上解决环境污染扰民问题。
四是突出重点抓整改。市、县政府出台了《进一步整治和规范蓄电池行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市政府常务会议还专门听取汇报,进行研究。按照“提升一批骨干企业、规范一批达标企业、关闭一批作坊企业”的思路,划定了蓄电池行业禁办区、限制区和集中整治区,推动蓄电池行业规范有序发展。长兴县对铅酸蓄电池行业整治决心大,成立了以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强势推进;关停力度大,全县原有铅酸蓄电池企业175家,通过整治,关停了125家,减少了%;治理成效大,督促企业全部安装废气、废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达到整治要求,39家企业领取了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经省、市环境监测站监测,污染物排放和周边环境均符合相关标准,达到整治要求,长兴蓄电池行业省级重点监管区已通过了省级“摘帽”验收。
五是营造氛围抓整改。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了“市民环保奖评选”、“拿起竹菜篮、告别白色污染”、“绿色”系列创建等活动,群众对“创模”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有了进一步提高。通过畅通群众环保投诉渠道,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对“创模”的满意率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深化“创模”实践,努力探索特色之路
几年来的“创模”工作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环境保护工作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坚持与时俱进,立足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使环境保护工作更有针对性;只有不断地把环境保护的意识融入到各项工作中,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我们把“创模”的目标定位在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上,把工作重点放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上,把“创模”视野从城市扩展到了农村,积极探索和实践,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湖州特色的“创模”之路。
一是持之以恒,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手抓。市委、市政府对环保工作一直非常重视,1998年我市坚决拥护太湖流域’98零点行动的决策,自觉执行零点行动各项整治措施,圆满完成零点行动各项整治任务。之后,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的具体举措,以创建“天蓝、地绿、水净、人和”的美好家园为目标,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99年起,我市全力投入国家环保总局部署的“一控双达标”活动。2000年完成“一控双达标”任务。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于2001年及时作出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决定。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市上下进一步增强了对“绿水青山是湖州的金山银山、生态优势是湖州的最大优势”的认识,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发展的优势。近几年来,湖州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了二位数的增幅,而工业废水排放量目前约为亿吨,比1997年多排放861万吨,但工业化学耗氧量排放仅为万吨,比1997年减少了8万吨。此外,总磷、氨氮的年排放量也均有一定幅度的减少。
二是突出重点,积极推进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湖州是太湖的主要上游水源地,是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湖州的水污染防治不仅对改善湖州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太湖全流域水环境的污染防治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因此,我市的“创模”没有局限在中心城市的创建上,而是将眼光放到了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局中。在’98太湖流域零点行动中,我市对251家印染、化工、造纸、酿酒等企业进行了治理,关闭了67家治理不达标企业,特别是坚决关闭了安吉县第一纳税大户孝丰纸厂的制浆生产线,减少cod年排放量2万吨,彻底消除了西苕溪上游最大的污水源。从那时起,我们坚持把水环境整治作为湖州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八年来,坚定不移,始终致力于加快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环境污染整治,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和“创模”进程,切实把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牢牢抓在手中、落到实处。目前,全市四大水系水质保持稳定,其中西苕溪各支流水质常年保持在ⅰ、ⅱ类,干流水质从原来的v类、劣v类提高到现在的ⅲ类。
三是城乡统筹,不断开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坚持用城乡统筹的思想指导“创模”工作,努力将“创模”工作的理念辐射到全市,城市管理的手段推广到县区,环境保护的设施延伸到农村。通过推进城乡供水、治污、垃圾处置三个“一体化”,推动城乡环境保护事业的统筹发展。着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近三年来,投入资金2亿多元,大力推进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改善了38万农村群众的饮水条件;用全国最先进的环境工程技术建成了基山村膜法水厂,为确保边远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提供了一条新路。着力推进城乡治污一体化:在省内率先实现中心城市和所有县城建有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并积极推进各主要城镇规划、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在农村采用美国阿科蔓技术和湿地处理技术等多种方式推进生活污水处理。着力推进城乡垃圾处置一体化:加强城郊结合部卫生管理,不断拓展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覆盖范围;建成了医疗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医疗固废收集覆盖全市所有医疗卫生点;2001年起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建设了一批农村垃圾中转站和垃圾收集点,全市初步建立了“村收集、乡镇清运、县区集中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网络。“创模”工作还带动了各县区的生态建设,安吉县坚持生态立县,创立了全国第一个“生态日”和全国第一个“环境优美乡”。
四是创新机制,努力探索环保投入运行新模式。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初步形成了“投资多元化、治污集约化、运行市场化、管理规范化”的环保投入运行新模式。从1998年以来,共投入环保资金近100亿元,为“创模”“十大工程”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不断加大财政环保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了生态市建设资金,专项用于生态市建设项目补助。不断健全和理顺治污价格机制,污水处理费已调整到平均每吨元,增强了民间投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探索治污设施市场化运营新模式,市区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由专业公司实行市场化、专业化运行管理,成为全国示范项目。德清县率先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对承担水源涵养、生态林保护任务较重的乡镇实行财政保障型体制。安吉县建立生态公益林利益补偿机制,对已开发成旅游景点的生态公益林,以生态资源入股的形式参与门票分红,较好地协调了林农经济利益与公众生态效益的关系,保障了生态公益林建设。
四、立足科学发展,推动环保事业上新水平
刚刚结束的我市五届九次党代会明确把生态优市作为“十一五”期间湖州加快科学发展的四大战略重点之一,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到2010年,我市主要河流地表水要继续稳定保持ⅲ类标准,空气环境质量要保持二级,生态环境质量要进一步改善。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将按照“治旧控新、管建并举”的思路,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全面组织实施《湖州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和《湖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完善生态市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巩固深化“创模”成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相和谐。以推进五大工程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是水污染防治工程。率先完成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布局和建设,到“十一五”期末累计建成25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到60万吨,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中心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加快推进“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认真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加强排污许可证管理,开展印染等行业污染整治,强化日常监管,严肃查处超标超量、偷排漏排等违法排污行为,确保企业治污设施运转率、达标率在95%以上。建立市环境监控中心,省、市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设施规模达到100台套以上。深入开展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创建活动,建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老虎潭水库,原分散水源地建设为城市备用水源地。二是大气环境防治工程。扩大城市集中供热、供气范围,完成统一热能电厂搬迁工作。继续实施畅通工程,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强文明施工管理,有效抑制建筑扬尘和道路扬尘。三是声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巩固和扩大环境噪声达标区,中心城区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为75%,县城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为70%。四是固废防治工程。加强危险废物全程监管和安全处置,全市实现危险固废零排放。完成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市区及三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建设。五是环保能力建设工程。加强环保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监督执法装备水平,增强快速反应能力、现场执法能力和应对突发性污染事件能力,不断强化对环境的监测、监控、监管能力。中心城市和所有县城均建成大气自动监测站,完成7个跨行政区域交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
(三)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大力倡导绿色制造、绿色消费理念,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狠抓源头控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审批制度,做到不该批的项目坚决不批,实行环保审批一票否决制。重点实施工业循环经济“3911”工程,即围绕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三大任务,提高建材、纺织(印染)、电力、化工、造纸、皮革、食品、机电和竹木加工等九大行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组织100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实施10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四)进一步统筹城乡环保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生态市,巩固提高安吉县、德清县部级生态示范区创建成果,今年安吉县力争跨入全国首批生态县行列,全市15个乡镇完成生态乡镇创建。进一步统筹城乡饮用水供给、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工程,以改水、改路、改厕、改线和治污为重点,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完成113个生态示范村创建验收。在认真总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指导全市农村因地制宜处理生活污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收集、乡镇清运、县区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网络,加强日常保洁和长效管理。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力度,积极探索和实施山区和平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程。
(五)进一步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污染防治迈上新台阶。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强化生态市和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考核。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财政投入力度,健全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治污价格机制、有偿排污机制,形成环境保护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开展治污设施市场化运行管理试点工作,并在化工、印染等行业全面推广。
社区医院污水处理方案【第二篇】
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央扩大内需方针政策,落实省委、省政府“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奋力赶超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四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蓝天碧水暨环保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8年的环保工作,分析当前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09年全市蓝天碧水工程与环保工作。动员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及全社会,进一步增强做好环保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作风,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力争在科学发展、赶超发展中实现我市环境保护新跨越,为保持全市经济增长和实施赶超发展战略提供坚强的环境保障。
一、2008年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以推进蓝天碧水和污染减排工程为重点,强化责任推动政府履职,严格执法实施环保攻坚,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环保工作呈现出“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圆满完成,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河流污染治理显现效果,全市环境状况趋向好转”的良好局面,主要体现为:
1、空气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08年,我市二级以上天数累计达到3544天,比上年增加985天。其中:市城区二级以上天数339天,(其中一级天数达38天),较上年同期增加41天,综合污染指数,较上年下降%,首次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其他各县(市)的二级以上天数均超过300天,达到国家三级标准,提前实现了省、市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蓝天碧水”工程下达的目标。同时,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中的空气质量承诺全部实现。
2、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全市实现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净减排5088吨,达到省政府下达减排任务(2600吨)的%,化学需氧量净减排1086吨,达到省政府下达减排任务(1000吨)的%。
“十一五”的前三年中,全市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实现净减排万吨和3110吨,减排量已分别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指标的100%和74%。污染减排工作促进了全市环境质量日趋好转,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环境安全。
3、地表水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指标达到省政府要求。全市境内6个地表水省控断面中,蔡庄水库、郭村大桥和左权麻田三个断面均达到四类以上水质标准;灵石南关、介休义棠和平遥铁桥三个断面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均达到农灌水标准;2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6个断面和饮用水源地均实现了省政府要求的环境质量指标。
总体上讲,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县(区、市)党委、政府的努力工作,得益于相关部门有力配合和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也得益于全市环保系统严格执法、真抓实干、吃苦奉献。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主要是:
(一)严格环境准入,有效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是做好减排工作的前提。去年,在全面开展环境容量核定和实行总量控制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双高一资”项目,全市共审查审批新、改、扩建项目205个,其中国家管1个、省管93个、市管111个,环评率达到100%。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对55个项目(省管23个、市管32个)进行环保竣工验收,“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建立健全了建设项目申报备案和违法项目立案调查制度,开展了整治违法建设项目专项行动,清理违法建设项目65个,处置率达100%,有效地打击了未批先建和违反“三同时”建设等违法行为。
(二)不断提升工业污染源治理水平,削减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一是强化工业污染治理,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189号令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了全市1216家重点工业企业全面达标的治理步伐。到去年12月31日,有997家企业完成治理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实现达标,领取了排污许可证;有178家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企业被取缔关闭,有26家实施停产治理,对15家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在全省“零点关停”行动中统一实施了关停。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达标任务全面完成,治理达标率达到100%。同时,按照市政府下达《2008年全市重点企业污染减排任务责任分解的通知》的要求,对全市132个重点排污企业和项目实施了污染减排分类处置,完成了40个企业限期治理,22个企业落后生产工艺设施末位淘汰,24个污染严重企业关停取缔,21个新建项目完善环保设施,11个新建环保工程项目全部完成,还有14家正在治理中。有效地控制了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了省市下达的控制指标。
二是大力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从9月下旬开始,全市环保部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采取市局领导包县、县局领导包企业、对按期完不成建设任务的县(区、市)实行临时性区域限批、对逾期完不成建设任务的企业实行高限处罚等得力措施,强力推进建设工作。去年,全市74个国省控重点企业已安装废气、废水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107(台)套,未安装率达100%,圆满完成了省环保局下达的建设任务。
三是全力展开治汾攻坚,有效改善汾河水质。按照我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流域涉及的92户污染企业进行了分类处置。目前,75户企业已完成任务。其中已停产淘汰企业20户,搬迁7户,完成限期治理12户、深度治理12户、限期达标24户。同时,对沿河堤防两侧50米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进行彻底清除,治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严格环境安全监管,保障了奥运会期间环境安全。全市把保障奥运会空气质量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制定了《*市保障奥运会期间环境安全工作方案》,开展了“迎奥运、促减排”专项行动,并层层分解任务。对列入省控大气污染治理的9家企业所在的太谷、祁县、榆社三县,实行环保人员驻厂定点监督,在6月底前均完成了整治任务。奥运会期间在全市范围内严格实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预警制度,对城市大气质量连续多日出现较重污染情况,分级采取限产限排应急措施。加强机动车污染控制,开展了机动车环保检测和标识发放,对于尾气排放不达标的车辆,奥运会期间一律不准进京。同时,把放射源安全作为保障奥运环境安全和防范恐怖袭击的重要任务来抓,深入开展了放射源清查专项行动,重点对未领取安全许可证的违法用源单位进行查处,督促闲置废源上缴省贮源库,从源头上消除辐射安全隐患。为汲取襄汾溃坝事故的深刻教训,按照省政府有关要求,以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饮用水源保护地和尾矿库为重点,开展了环境污染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有效预防了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四)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一是深入贯彻省政府“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科学发展”座谈会精神,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从去年6月开始,将市政府年初确定的重点污染减排企业分类处置任务和违法建设项目清理整顿、确保奥运环境安全专项整治、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以及打击土小企业死灰复燃作为专项整治的重点,采取市级四套班子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企业、有关部门驻企业的方法,将整治任务分解落实到实处。同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平遥县土焦死灰复燃违法生产事件中的有关责任人员,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将肇事的土焦业主移送有关部门依法处理,起到了震慑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作用,严厉打击了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促进了各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加大了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力度。按照省环保局《关于开展重点污染区域环境整治的通知》的要求,我市的灵石县、介休市、平遥县列入了集中整治范围。三县(市)分别召开了区域整治动员大会、污染企业整治现场会,集中对洗煤、焦化、化工、建材、碳素等行业实施整治,三县(市)共先后出动执法人员15600人次,机具780台次,治理企业129户,并对151户违法建设项目予以关停取缔。三县(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的二级以上天数平均比上年增长41%,其中6、7月份全部为二级以上天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环保专项行动和重点区域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取缔淘汰包括12个机焦、9个化工、40个洗煤、60铸造、26个建材企业在内的665个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违法排污企业,拆除、炸毁烟囱719支,减少废水排放口43个。环保专项行动和重点区域整治成效显著。
(五)全面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改善了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一是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十一个县(区、市)基本全部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二是加快集中供热建设和燃煤锅炉专项整治。市城区完成了308个单位的燃煤锅炉治理,拆除燃煤锅炉454个吨位,更换安装型煤锅炉、天然气锅炉、地热源等清洁能源设施184台套,发展集中供热169万平米。太谷县投资6307万元新增集中供热128万平米,取缔85台燃煤锅炉;平遥县治理燃煤锅炉、茶浴炉、炉灶143台;介休市新增集中供热261万平米,拆除燃煤锅炉65台;左权县大力发展热电联供,取缔供热锅炉342台。三是积极开展扬尘污染源整治。各县(区、市)城区的工业企业、医院、学校的储煤场、煤炭运销站、煤场都建设了喷淋、挡风抑尘设施,最大限度降低了煤尘污染。建筑工地采取了“绿色围挡”等隔离措施。四是控制城市汽车尾气污染。全市已建成10条环保检测线,全面实行了机动车环保检测和环保标识制度。
(六)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开展了创建生态市、生态县的前期准备工作,成立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祁县通过国家环境部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验收,寿阳被省环保局批准为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今年全市建成省级环境优美乡镇8个、省级生态文明村14个和4个省级规模化畜禽养殖建设示范点,2个景点景区建成了市级绿色景点、景区。全面展开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组织开展煤炭开采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培训,市、县两级完成了煤炭开采生态恢复治理规划的编制,12个重点煤矿完成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6个煤矿建成省级生态示范矿井。
分析上述问题的根源,从社会认识层面上讲,一些领导还没有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不能够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制定经济发展重大决策时,往往将环境因素排除在外,未能将环境保护切实纳入经济运行体系之中。从经济发展层面上讲,承载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严重不足,总量置换空间狭小。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致使全市化学需氧量已全部超出环境容量,灵石、介休、榆社的二氧化硫均已超出环境容量,其他县的二氧化硫也已接近环境容量。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数低,总量置换空间十分有限。由于2005年纳入排污总量台帐的基数较小,近年来通过实施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治理和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关闭,减排空间接近零点,可置换的总量已经很小,环境对发展的瓶颈制约凸显。从企业责任层面上讲,由于环境经济政策不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等原因,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仍很突出。从环境监管层面上讲,重审批轻管理的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监管查处不到位,企业违法建设、违法排污的行为仍然存在;同时,市、县(区、市)环保部门标准化建设滞后,人员编制短缺、监测手段薄弱、执法经费装备不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环保工作的发展。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工作安排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环保规划,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关键之年。基于环境保护一些老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严竣的经济形势又给环境保护增添了新问题,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二届四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着眼于实现科学发展、赶超发展,抓住当前国家扩大内需、大幅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投入的难得机遇,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中心任务,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完善的机制、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严格的执法,全力推进以完成污染减排任务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为我市赶超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总体思路
认真落实市委二届四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污染减排为中心,围绕四个重点任务,实施五项环保工程,落实六条保障措施,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努力推动全市环保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为保持全市经济增长和实施赶超发展战略提供坚强的环境保障。
(二)主要目标
11个县(区、市)城区的二级以上天数稳定在3000天以上,市城区二级以上天数稳定在300天以上,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余10个县(市)城区二级以上天数稳定在280天以上,稳定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境内河流断面水质进一步改善,寿阳蔡庄水库达到三类水质,左权麻田、榆次潇河桥达到四类水质,介休义棠、灵石南关、平遥铁桥达到五类水质,2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分别控制到万吨、万吨以内,提前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
(三)重点任务
1、强化项目环境管理服务,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扩大内需及实施赶超战略的部署,对全市重点建设项目,采取超常措施,加快环评及审批速度,推动建设项目尽快审批开工建设,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管理在扩大内需、推进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一是强化项目审批服务,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履行“便民高效、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廉洁自律、公平公正、严格审批、强化验收”等七项承诺,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满足环保准入条件的市管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特事特办。对于省以上审批的项目要主动做好与省局协调工作,为争资上项提供优质服务。二是把好项目准入关。在强化服务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服务与管理的关系,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项目,要严格把关,控制“两高一资”行业项目的过快增长,防止借扩大内需引进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充分发挥环境监管在经济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两项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停止审批向河流排放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严格审批对河流排放其它水污染物的项目。做好项目全过程监管,强化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尽快扭转重审批轻监管、重事前评价轻事后评估的局面。严厉打击违法建设项目,严肃查处不审批就开工、不验收就投产的违法行为。新建项目试生产及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审批率达100%,对已建成项目要完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验收率达到100%。三是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不同要求,推动环境管理向“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的方向发展,加快推进规划环评,年内至少完成2个规划环评。
2、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蓝天碧水工程。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生态建设和环保设施建设的机遇,继续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上半年,*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和太谷县污水处理厂要建成投入运行,市城区的污水处理率要达到70%以上,各县市要达到60%以上,确保全年出水水质稳定达标,达标率100%。各县(市、区)要全部开征污水处理费,收费达到省里规定的标准,污水处理费征缴率不低于80%。在2月底前,所有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必须安装进出口水量、水质监测计量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设计日处理能力1万吨及以上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要建成中控系统,实时监控进出水污水处理厂的水量和水质主要指标、鼓风机电流、鼓风量、曝气设施运行状况、曝气池溶解氧浓度、污泥浓度、滤池堵塞率等数据,相关数据至少保存一年以上,并能随机调阅上述运行指标数据和趋势曲线。加快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市城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要在现在实现卫生填埋的基础上,完成裂解式处理设施的建设并投运,处理率达到60%以上;介休市的垃圾发电厂要保证正常运行,其他9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要在今年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县县都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目标。各县(区、市)要加快城区集中供热、供气工程的建设步伐,提高城市集中供热、供气率,努力降低燃煤污染,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市城区的集中供热率要达到70%以上、集中供气率要达到90%以上,各县(市)的集中供热率要达到65%以上、集中供气率要达到70%以上。
3、以重点行业污染防治为重点,深入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巩固企业达标成果。工业污染治理是我市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要突出抓好污染物排放总量占全市80%以上的煤炭、电力、焦化、建材、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以推进技术改造和推广清洁能源为重要手段,用先进、适用技术推进环保设施升级改造。煤炭行业做好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和生态恢复,全面建设矿井水处理设施,做到矿井废(污)水零排放,大力实施区域生态恢复工程。电力行业要实现全行业烟气脱硫,实施环保设施提效。燃煤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必须增加炉外脱硫设施,稳定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建成区内的电厂要在脱硫的基础上进行烟气脱硝。焦化行业必须配套完善装煤、推焦消烟除尘设施,对焦炉煤气进行全脱硫,焦化废水经生化处理后闭路循环不外排。冶金行业要开展烧结机烟气脱硫建设。化工行业要加强工艺过程控制,实行废水回用闭路循环,严密防范污染事故。建材行业要以水泥生产企业为重点,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封闭管理,配置高效除尘设施。玛钢、玻璃器皿、碳素和其他企业工业燃煤炉窑要开展节能改造、清洁能源置换和烟气脱硫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煤矸石、焦炉煤气、煤层气等资源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降低工业污染排放,促进全市工业污染治理迈上新台阶。在重点污染企业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强制审核,推广先进治污技术,从源头和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产生,促进主要污染物的持续削减。在全市创建2个省级或部级生态工业园区,积极开展ISO14000国家或省级示范区建设。
4、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四次全会《中共*市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结合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一是各县(区、市)要编制《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规划》,着重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二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确保农民饮用水安全,6月底前完成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加强分散供水水源周边环境保护和监测,防止水源污染事故发生,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三是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管,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等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四是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污染治理。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启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要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积极开展垃圾处理。五是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今年每县要重点抓好1个省级畜禽集中养殖污染治理示范点建设。加强水产养殖污染的监管,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栏养殖;禁止向库区及其支流水体投放化肥和动物性饲料。六是大力支持发展沼气、吊坑等节能环保项目,减少农村燃煤污染。全市要重点支持农村大中型沼气建设项目14处,秸秆气化供气工程18处。七是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加强对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
(四)工作措施
1、实施污染减排工程。减排是环保工作的重头戏,是约束性指标,必须把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力度、迎难而上,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今年市政府将继续对全市污染减排任务量化分解,落实到项目和企业,实施分类处置。其中要求:24个重点企业限期完成项目环保竣工验收和达标验收;22个污染严重企业实施停产治理;58个企业开展深度治理(包括清洁能源替代);7个重污染企业淘汰关闭,12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及义安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实施重点监管,上述124项任务完成后,将削减二氧化硫5500吨,化学需氧量350吨,为确保任务的完成,各级要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对今年计算减排量的介休、灵石、祁县、太谷、和顺、寿阳、*第二污水处理厂等7个污水处理厂实施全方位监管,确保稳定达标运行。凡是未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稳定达标运行任务的县(区、市)或企业,视同未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进行问责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厉处罚。同时要坚决落实电力、焦化、水泥、电石、冶金等重点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坚决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落后生产能力。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污染减排,发展优质项目腾出环境容量。
2、实施重点区域、路段、河段环境治理工程。以介休、灵石、平遥、左权等焦化、冶金、化工企业相对集中区域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祁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榆次工业园区为重点进行集中整治,清理违法建设项目,清理超标排污企业。坚决打击不批自建、批小建大、不按环评规定建设环保设施或擅自修改设计更改环保设施的环境违法行为,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提高企业污染治理水平,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把各类工业园区建成环保示范园区。
巩固大运高速公路清洁通道建设成果,将清洁通道建设拓展到全市所有的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对全市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沿线的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公路沿线1000米范围内保持直观看不到工业企业排放黑烟、粉尘及其他废气,200米范围内直观看不到乱堆、乱倒的垃圾和其他工业废渣;在6月底完成所有公路沿线服务区(收费站点)燃煤锅炉、炉灶的改造治理,禁止燃用原煤。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用,垃圾得到妥善处置。
强化汾河、清(浊)漳河流域*段的治理。加强“两河”流域建设项目规划,统筹安排项目总体布局,干流和一级支流控制范围内一律停止审批和建设排放含氮、磷污染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新建项目,全线严禁新建焦化、化工项目,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焦化、化工企业,一律予以关停取缔。汾河流域各县年内要完成全市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下达的22户企业的分类处置任务,确保6个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省政府下达的水质标准。各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对上述专项治理的组织领导,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3、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省重点考核的市城区、介休市、灵石县、平遥县、祁县5个县(区、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为重点,推进全市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环境管理水平。
一是加大市城区及县级城区燃煤锅炉整治力度,彻底解决冬季采暖污染严重影响环境质量的问题。继续实施“冬病夏治”,在冬季取暖期过后,要立即展开治理。大力推广使用气、电、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提高城市的清洁能源使用率,扩大无燃煤区的范围,民用炉灶、营业性炉灶、茶浴炉以及产热量在以下的锅炉禁止燃用原煤,有焦炉煤气条件的城区要加快发展焦炉煤气步伐,有天然气、煤层气条件的城区要加快天然气、煤层气使用步伐,在建热电联供项目要加快热电联供步伐,积极推进集中供热、供气,全面实现省下达蓝天碧水工程中集中供热、供气指标。二是深入开展市、县城区医院废水治理达标工程和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置工作,加强特种垃圾处理厂的运行管理,确保医疗废水和废物得到安全处置。今年9月底前,所有县级以上医院医疗废水治理达标工程要全部通过验收。三是强化机动车污染治理,全市已建成的10条机动车环保检测线要规范管理,全面开展机动车年检和环保标识发放工作,确保正常运行。四是完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预警机制,对城市大气质量连续多日出现较重污染情况,分级采取应急措施。五是控制扬尘污染。我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高,除了工业企业造成的污染外,扬尘污染的贡献率占到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比重的30-50%。要把颗粒物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作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全面控制城市扬尘污染。一要控制生产性扬尘,规范物料堆放,净化施工现场环境。二要加强道路运输环境管理,运输车辆要严格采取密闭措施。三要做好道路绿化和硬化工作。四要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制度,整治城乡、城矿结合部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乱堆乱倒问题。五要加快城中村的供热、供气管网改造,通过集中供气、供暖或使用液化气、型煤等洁净能源,解决城中村面源污染问题。
市城区要全面开展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力争在三年内建成省级模范城市。今年要在编制完成省级模范城市规划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好燃煤锅炉污染,稳定实现空气质量好转。一是加快热电联供步伐。国电榆次热电厂今年优先发展对铁西区的集中供热,替代该区域内的260台(吨位)的燃煤锅炉;瑞光热电厂今年做好北部新城供热管道铺设等前期准备工作。在热电联供覆盖以外的区域,加快新热源站点建设和现有站点的扩容改造,增加集中供热面积。二是在城区主干道实施燃煤污染严管街工程。对顺城街、迎宾街、文苑街、锦纶路、北山路、榆太路、新建街、安宁街等“四纵四横”八条城区主干道内的120台(吨位)燃煤锅炉实行禁烧原煤,不论单位性质,一律进行治理,可集中供热的必须入网集中供热,不能集中供热必须更换清洁能源设施。三是开展城中村燃煤污染整治示范工程。对市城区范围内10000余户城中村居民使用的5000余台燃煤小锅炉,以集中供热、供气替代或更换型煤锅炉、甲醇、氢烃气锅炉的方式进行污染整治。
4、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一是全面启动生态市建设试点工程。6月底要编制完成《*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年底前各县要编制完成《生态县(区、市)建设规划》。二是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今年全市要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1个、生态文明村50个,畜禽养殖示范点11个,力争创建1—2个部级生态村。三是严格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修复功能,努力遏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趋势。遏制不合理的矿产、旅游资源开发活动。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评估和检查工作,督促自然保护区提高管理水平。四是各县(区、市)要完成1-2个生态示范矿井创建工作。五是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提取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按照“企业所有、专款专用、专户储存、政府监管"的原则,管好用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在3月底前完成各产煤县煤炭开采生态恢复和治理规划的编制,年底前各煤炭开采企业完成矿区实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编制,报环保部门组织会审批复后实施。
5、实施环境安全工程。要加强公共环境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一是建立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和处置各类环境污染事故,确保全市环境安全。二是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核与辐射安全是环境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事故,将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无法向党和人民交待,我们要时刻绷紧核安全这根弦,确保万无一失。要进一步加强各类核设施的安全监管,依法规范核安全设备的资格许可证管理和监督检查,提高监管水平。年内要全面完成全市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审查和发放,安全收贮废弃放射源,完善放射源安全监管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加强事故应急及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提高环境辐射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监测水平。加强射线装置和电磁辐射环评,规范电磁设施的布局和建设。三是加强饮用水源保护,6月底前完成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污染源的清理,健全饮用水源应急处置预案和管理制度,严密监控,确保饮用水源环境安全。突出对境内河流的保护,禁止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四是开展重点城市大型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布;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管,严厉查处噪声扰民;限制机动车交通噪声污染,对敏感路段采取降噪措施。
(五)保障措施
1、落实环保目标责任,严格考核问责。继续推行县(区、市)政府环保工作目标责任制、“蓝天碧水”工程考核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严格执行《*市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工作实绩考核暂行办法》,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问责制、奖惩制和一票否决制。进一步落实环保责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一是落实政府责任。县级政府要切实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县(区、市)长要切实担负起保护环境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环保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保证投入。按照经济社会发展44项指标考核体系,加强对政府及主要负责人环保履职情况的监督考核,将环保工作作为政府及领导干部年度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将考核结果提请市委、市政府评先评优和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把“官帽”和环保挂钩,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问责制、奖惩制和一票否决制。比照省政府对环境质量改善工作的奖励政策,对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的给予重奖;对环境保护失职、渎职的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二是落实部门责任。保护环境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各部门应尽的职责,各有关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认真履行环保职责,与环保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推动环保工作的合力。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市长环境目标责任制,对分解到各部门的任务,严格执行考核。环保部门要切实履行对环保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责,用好、用足《条例》赋予的“区域、流域、企业限批”、“限期治理”、“关停取缔淘汰”、“查封扣押没收”等权力,挺起腰杆,理直气壮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对工作认真负责、敢抓敢管、成效显著的环保局主要负责人,市环保局要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建议当地党委、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态度消极、工作进展缓慢、工作成效不明显的环保局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要建议当地党委、政府采取组织措施。三是落实企业责任。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要有现代社会中公共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企业要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自觉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和监控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并自觉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对于模范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污染治理、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在新建项目准入、污染治理资金和污染减排资金安排上给予优先支持;对治理进度迟缓、违法排污的企业,实行“三停”措施。四是加大奖惩力度。根据省政府要求,制定出台《*市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考核及奖惩暂行办法》,对大气污染综合指数排名第一和下降幅度排名第一、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的县(区、市)人民政府和环保部门予以奖励;对完不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及空气质量下降幅度较大的县(区、市)进行批评与处罚。
2、加大环保投入。一是各县政府要抓住当前国家和全省加快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结构优化、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重大工程的契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燃煤电厂脱硫工程、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工程、辐射环境安全工程、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工程等重点环保工程方面的投资,解决我市的环境问题。二是各县政府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将50%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用于生态建设;三是各县要严格执行国家定员定额标准,确保环保行政管理、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行政和事业经费支出。四是环保部门要管好、用好排污费,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排污谁付费、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加快污染源的治理步伐,财政、环保、监察要对环保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对违规使用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3、加强环境监管和环境执法工作。一是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严查违法建设和违反“三同时”的项目,集中进行清理整顿,分级负责,分批予以公布,从严查处;加强项目验收,简化验收程序,新建项目达标验收和竣工验收必须同时进行,按期验收,提高验收率;实行环境监理制度,建立良好的项目监管程序和监管体系。二是对2008年逾期未完成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任务、在“零点关停”行动中实施停产治理的企业和因市场因素自然停产的企业要下达限期治理任务,必须在建成环保设施并通过竣工验收后,方可恢复生产。对已达标验收的企业,要加大日常巡查、巡检的频次,对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不能稳定达标运行的企业要严肃查处。三是严厉打击土小企业死灰复燃以及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严重破坏的企业违法行为,市、县环保部门要在查处环境违法案件的同时,严格按照省环保局、省公安厅、省检察院联合出台的《关于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移送的有关具体规定》的要求,强化案件移送制度,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依靠司法力量增强环境执法威力。四是依法足额征缴排污费。严格落实《排污费征收管理条例》,杜绝“协议收费”和“定额收费”,严查漏缴、拒交排污费的违法行为,对排污费漏征的,市里要专门稽查,依法查处追缴,追缴回来的排污费直接缴入市级财政;对不按规定缴费的企业,要依法给予严惩。五是强化日常环境监管。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重点监管焦化、化工、建材、电力、钢铁行业企业和城市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厂,坚决打击危害群众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加强对企业的现场检查,确保环保设施稳定达标运行;加强对重点行业和环境敏感地区的环境隐患排查,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预防预警措施,有效防止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对区域限批地区和挂牌督办企业及重大环境事件进行事后督查,建立长效监管体制。六是严格按照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淘汰政策法规,开展对相关企业和市场的执法检查,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和进出口行为。七是充分发挥部门联动执法威力。对不经过容量置换、不进行“三同时”验收、完不成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自动监控系统建设的企业,一律不审批新的项目,一律不得发放排污许可证,一律不得给予环保专项资金的补助,一律不予上市核查,一律不得行业准入,一律不得评先创优,对严重违法排污企业坚决实行停电、停贷、停运的“三停”措施,让违法者不敢违法,让守法者更加自觉。八是创新执法方式,采取市与县上下互动,县与县横向交叉的执法方式,打破行政区划,统一行动,交叉检查,提高执法效果。
4、加强污染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对减排项目的监督检查和核查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各(县、区)市的污染减排工作进行核查。各县要按照市政府下达的污染减排细化分解任务,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包企业(项目)、相关部门驻厂的方法,加强对减排项目的监督检查,完善重点减排工程进展情况定期通报制度,掌握工程进度,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完成减排任务。二是加快全市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强化运行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不仅要数据采集科学,而且要把监测和控制融为一体,有效提高环保监测控制水平。去年我市完成了国、省控重点企业的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任务,今年要加快市、县控重点企业的建设,各县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保质保量,限期完成,尽快实现对全市重点污染源的实时监控,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三是加强环境统计能力建设,完善主要污染物减排台帐,搞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年报、季报的统计工作;要严防死守年度计划减排项目,深入挖掘能进一步增加减排量的项目,千方百计算实增量、算足减量,确保全市减排目标的完成。全面夯实减排工作基础,开展全市“十一五”减排项目总盘点,做好与国家和省减排总核算的对接工作。四是继续抓好污染源普查工作。各县环保部门要在去年普查工作的基础上,集中力量,认真搞好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建设,注重数据质量,开发应用好普查成果,以这次普查为契机,提高环境统计数据的质量。
5、加强环境宣教工作,动员全社会参与、重视、支持环保工作。要大力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以环境补偿促进社会公平,以生态平衡推进社会和谐,以环境文化丰富精神文明,努力营造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一是加强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强化领导干部和企业法人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的意识,不断提高全民的环境法制观念。二是及时报道和表彰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三是引深绿色系列创建活动,积极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景区、绿色企业等创建活动,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四是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公开性和民主性,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五是及时环境质量公报,督促重点污染企业向附近公众公布本单位的污染物排放信息,保障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六是加强信访工作,拓宽和畅通群众举报投诉渠道,做到有案必查,查必有果,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浓厚氛围。
6、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和环保队伍建设。一是加强环保部门的基础能力建设,按照《污染源监控中心建设规范》要求,监控人员及技术人员比例、专项经费和业务经费、监控设施、用房和车辆要达到规定数量;市级环境监察机构达到新的二级标准,县级环境监察机构达到新的三级标准;各县要建立专门的辐射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放射源动态管理数据库;按照《全国环保系统环境宣传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建立市、县两级环保宣教机构;根据《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监测人员及技术人员比例、应急专项监测经费和业务工作经费、监测仪器和实验用房要达到规定数量。二是按照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队伍作风正的要求,全面加强环保部门思想、作风、组织、业务、制度五项建设和环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着力提高环保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业务能力、依法行政水平和文明执法水平,把全市环保队伍建设成为能够适应环保工作要求,能打敢拼、风清气正、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队伍,为做好全市的环保工作提供队伍保障。
同志们,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加快建设生态良好、山川秀美的新*、推进全市赶超发展、科学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社区医院污水处理方案【第三篇】
“创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我们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始终把“创模”同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关心的环境问题相结合、同缓解环境要素制约相结合、同提高城市品位和增强城市魅力相结合,以实施“十大工程”为抓手,努力夯实“创模”工作基础。
一是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改善水质为目标,以废水排放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为主要手段,全面开展了水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和配套截污管网建设,中心城区先后建成凤凰、市北、碧浪3座污水处理厂。加强工业污水防治工作,先后对中心城区范围内印染、电镀、化工、酿酒、建材等30多家企业进行了关停,对20多家企业进行了搬迁。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对全市1002家污染企业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全市工业废水装置日处理能力达到33万吨。加大市河整治力度,实施了“清河道淤泥、清河内网簖、清河内停靠船只、清沿岸违章建筑、清两岸垃圾”的“五清”大行动,有效地改善了河道水质。开展了合格饮用水源地创建活动,加强了对中心城区自来水厂取水口周围敏感区域的环境管理,搬迁了西门船舶交易市场,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二是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实行联片供热,新建项目一律集中供热,加快淘汰落后燃煤锅炉。加快实施城市气化工程,投资亿元,铺设天然气管道公里,城市气化率达到99%以上。加强对电厂燃煤的管理,禁止使用高硫、高灰煤炭。加快工业废气处理设施建设,日处理能力达亿标立方米。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推广无铅汽油,大力实施畅通工程,提高汽车通行速度,减少尾气排放。加强对建筑扬尘的管理,用商品混凝土全面取代自拌混凝土。实施矿山开采和运输粉尘治理,采用先进开采方式减少爆破扬尘。
三是城市噪声达标工程。以创建噪声达标区为抓手,加强对城市噪声的监管。巩固市区内机动车禁鸣成果,扩大禁航范围,降低城市交通噪声。严格控制施工噪声,强化夜间施工审批制度,在中考、高考等重要时段执行严厉的噪声管制措施。加强对餐饮、娱乐、装修等社会噪声的管理。中心城区噪声达标区总面积达到平方公里。
四是环保基础设施工程。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规划、建设了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集中式饮用水源工程、危险固体废物处置工程、垃圾集中焚烧处置工程、环城河治理工程、天然气一期工程、废弃矿山治理工程等40个环保重点建设项目,目前许多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全市已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0座,日处理能力达25万吨,在建污水处理厂11座,建成后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到万吨。其中中心城区3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7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日处理能力870吨。市医疗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对全市所有2302个医疗点实现全覆盖,处理率达到100。
五是生态产业发展工程。合理调整城市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产业,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了浙江欧美环境工程公司等一批环保产业龙头企业。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湖州开发区被列为省级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目前全市已有25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计,50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8家企业被评为市级绿色企业。充分发挥“太湖、山水、生态”的优势,挖掘和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成立了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推动太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大力开发无公害农产品。
六是城市生态景观工程。充分发挥湖州依山傍水、山水清远的自然生态优势,着力打造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型城市,初步形成了“河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绿中、房在林中、山在景中”的生态环境。在保护好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又建成了凤凰公园、市民广场等十多处现代园林。涌现了阳光城等二十多处园林式大型住宅小区,其中3个住宅小区分别获得联合国迪拜最佳人居环境奖、全国人居经典和全国鲁班奖。开发了长兜港和旄儿港沿岸风景线、滨河公园、湖州历史文化名人园等一大批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的生态景观工程。建设了苕溪大桥、南太湖大桥等各具特色的桥梁,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七是城市形象美化工程。结合旧城改造拆房增绿、新区开发“抢”地建绿、小区建设以楼促绿、道路建设以路带绿、河道整治以水引绿,多管齐下搞好城市绿化。几年来,中心城 区平均每年新增绿地100公顷以上。针对我市矿山开采点多、量大、破坏生态的情况,市委、市政府以四铁精神(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手段、铁的纪律),大力实施矿山整治,近几年来共关闭矿山259家,并投入资金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治理,城市周边面貌焕然一新。高起点组织实施城市亮化工程,主要道路具有一路一景、一房一色的特点,丰富了城市夜景,被建设部编入了《中国夜间照明集锦》。
八是城市综合整治工程。在“创模”工作中,城市管理坚持一年一个主题,推出了“环境建设年”、“建设环境大整治”、“百日环境大整治”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大力整治城郊结合部、城市道路、居民社区的环境卫生,全面清理卫生死角,建立健全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开展市区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活动,确保道路畅通。中心城区除春节以外全面实行“禁放”。建立了一支608人的市容群众监督总队,对市容市貌进行监督。新成立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加大了城市综合管理和执法力度,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九是环保能力建设工程。不断提高环保装备水平,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对环境质量的监控能力和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三年来市本级环保应急能力建设投入1500万元。市区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2个、大气自动监测站3个。加快推进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对污水处理厂和重点污染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全市已安装在线监控监测设施44台套,其中市区已安装20台套。
十是生态文化培育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突出和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环境保护理念,广泛开展“建我绿色家园”系列活动,大力推进“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和环境价值观念,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社会道德风尚。
通过组织实施“创模”“十大工程”,湖州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城市综合素质和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有力地推动了生态市建设。20__年全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330天,城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分贝,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中心城区绿地面积达到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全市四大水系(东西苕溪水系、东部平原河网水系、长兴河网水系、湖州运河水系)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标准,市区城市河道水质满足水功能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我市继续保持太湖流域水质最好的区域之一,全国人大环资委检查组、国家环保总局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市的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多次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切实加强整改,巩固提高“创模”成果
去年8月专家技术评估后,我们对专家组提出的“高标准持续改进、加强对中小企业污染治理监管、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切实加强整改。近半年来,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整改工作:
二是加快建设抓整改。市人大与市政府合力开展督查,推动了一批环保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运行。东郊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设施已安装并运行,全市新建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2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新增垃圾中转站20座。湖州市工业固体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迁建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市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通过省项目评审,环评报告和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报批。利用秋季绿化的有利时机,加快绿化补植工作,中心城市全年增加绿化面积120公顷。
三是强化整治抓整改。开展了百日环境污染大整治,仅市环保局就出动执法人员965人次,检查企业295家次,立案查处企业21家,限期改正22家,警告7家。新安装在线监控监测设施10台套,加强了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针对市北污水处理厂气味影响周边村民的问题,近期投入150万元,安装了除臭和封闭设施。加强太湖前置库保护工作,非法占用水面的珍珠养殖设施已全部搬迁、清理完毕。出台了《湖州城区“六小行业”管理办法》,对餐饮、娱乐、加工等行业实施联合审批制度,从源头上解决环境污染扰民问题。
四是突出重点抓整改。市、县政府出台了《进一步整治和规范蓄电池行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市政府常务会议还专门听取汇报,进行研究。按照“提升一批骨干企业、规范一批达标企业、关闭一批作坊企业”的思路,划定了蓄电池行业禁办区、限制区和集中整治区,推动蓄电池行业规范有序发展。长兴县对铅酸蓄电池行业整治决心大,成立了以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强势推进;关停力度大,全县原有铅酸蓄电池企业175家,通过整治,关停了125家,减少了;治理成效大,督促企业全部安装废气、废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达到整治要求,39家企业领取了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经省、市环境监测站监测,污染物排放和周边环境均符合相关标准,达到整治要求,长兴蓄电池行业省级重点监管区已通过了省级“摘帽”验收。
五是营造氛围抓整改。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了“市民环保奖评选”、“拿起竹菜篮、告别白色污染”、“绿色”系列创建等活动,群众对“创模”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有了进一步提高。通过畅通群众环保投诉渠道,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对“创模”的满意率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深化“创模”实践,努力探索特色之路
几年来的“创模”工作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环境保护工作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坚持与时俱进,立足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使环境保护工作更有针对性;只有不断地把环境保护的意识融入到各项工作中,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 然的和谐相处。因此,我们把“创模”的目标定位在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上,把工作重点放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上,把“创模”视野从城市扩展到了农村,积极探索和实践,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湖州特色的“创模”之路。
一是持之以恒,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手抓。市委、市政府对环保工作一直非常重视,1998年我市坚决拥护太湖流域’98零点行动的决策,自觉执行零点行动各项整治措施,圆满完成零点行动各项整治任务。之后,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的具体举措,以创建“天蓝、地绿、水净、人和”的美好家园为目标,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99年起,我市全力投入国家环保总局部署的“一控双达标”活动。20__年完成“一控双达标”任务。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于20__年及时作出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决定。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市上下进一步增强了对“绿水青山是湖州的金山银山、生态优势是湖州的最大优势”的认识,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发展的优势。近几年来,湖州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了二位数的增幅,而工业废水排放量目前约为亿吨,比1997年多排放861万吨,但工业化学耗氧量排放仅为万吨,比1997年减少了8万吨。此外,总磷、氨氮的年排放量也均有一定幅度的减少。
二是突出重点,积极推进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湖州是太湖的主要上游水源地,是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湖州的水污染防治不仅对改善湖州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太湖全流域水环境的污染防治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因此,我市的“创模”没有局限在中心城市的创建上,而是将眼光放到了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局中。在’98太湖流域零点行动中,我市对251家印染、化工、造纸、酿酒等企业进行了治理,关闭了67家治理不达标企业,特别是坚决关闭了安吉县第一纳税大户孝丰纸厂的制浆生产线,减少COD年排放量2万吨,彻底消除了西苕溪上游最大的污水源。从那时起,我们坚持把水环境整治作为湖州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八年来,坚定不移,始终致力于加快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环境污染整治,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和“创模”进程,切实把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牢牢抓在手中、落到实处。目前,全市四大水系水质保持稳定,其中西苕溪各支流水质常年保持在Ⅰ、Ⅱ类,干流水质从原来的V类、劣V类提高到现在的Ⅲ类。
三是城乡统筹,不断开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坚持用城乡统筹的思想指导“创模”工作,努力将“创模”工作的理念辐射到全市,城市管理的手段推广到县区,环境保护的设施延伸到农村。通过推进城乡供水、治污、垃圾处置三个“一体化”,推动城乡环境保护事业的统筹发展。着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近三年来,投入资金2亿多元,大力推进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改善了38万农村群众的饮水条件;用全国最先进的环境工程技术建成了基山村膜法水厂,为确保边远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提供了一条新路。着力推进城乡治污一体化:在省内率先实现中心城市和所有县城建有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并积极推进各主要城镇规划、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在农村采用美国阿科蔓技术和湿地处理技术等多种方式推进生活污水处理。着力推进城乡垃圾处置一体化:加强城郊结合部卫生管理,不断拓展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覆盖范围;建成了医疗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医疗固废收集覆盖全市所有医疗卫生点;20__年起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建设了一批农村垃圾中转站和垃圾收集点,全市初步建立了“村收集、乡镇清运、县区集中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网络。“创模”工作还带动了各县区的生态建设,安吉县坚持生态立县,创立了全国第一个“生态日”和全国第一个“环境优美乡”。
四是创新机制,努力探索环保投入运行新模式。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初步形成了“投资多元化、治污集约化、运行市场化、管理规范化”的环保投入运行新模式。从1998年以来,共投入环保资金近100亿元,为“创模”“十大工程”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不断加大财政环保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了生态市建设资金,专项用于生态市建设项目补助。不断健全和理顺治污价格机制,污水处理费已调整到平均每吨元,增强了民间投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探索治污设施市场化运营新模式,市区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由专业公司实行市场化、专业化运行管理,成为全国示范项目。德清县率先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对承担水源涵养、生态林保护任务较重的乡镇实行财政保障型体制。安吉县建立生态公益林利益补偿机制,对已开发成旅游景点的生态公益林,以生态资源入股的形式参与门票分红,较好地协调了林农经济利益与公众生态效益的关系,保障了生态公益林建设。
四、立足科学发展,推动环保事业上新水平
刚刚结束的我市五届九次党代会明确把生态优市作为“十一五”期间湖州加快科学发展的四大战略重点之一,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到20__年,我市主要河流地表水要继续稳定保持Ⅲ类标准,空气环境质量要保持二级,生态环境质量要进一步改善。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将按照“治旧控新、管建并举”的思路,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全面组织实施《湖州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和《湖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完善生态市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巩固深化“创模”成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相和谐。以推进五大工程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是水污染防治工程。率先完成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布局和建设,到“十一五”期末累计建成25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到60万吨,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中心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加快推进“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认真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加强排污许可证管理,开展印染等行业污染整治,强化日常监管,严肃查处超标超量、偷排漏排等违法排污行为,确保企业治污设施运转率、达标率在95以上。建立市环境监控中心,省、市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设施规模达到100台套以上。深入开展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创建活动,建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老虎潭水库,原分散水源地建设为城市备用水源地。二是大气环境防治工程。扩大城市集中供热、供气范围,完成统一热能电厂搬迁工作。继续实施畅通工程,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强文明施工管理,有效抑制建筑扬尘和道路扬尘。三是声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巩固和扩大环境噪声达标区,中心城区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为75,县城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为70。四是固废防治工程。加强危险废物全程监管和安全处置,全市实现危险固废零排放。完成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市区及三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建设。五是环保能力建设工程。加强环保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监督执法装备水平,增强快速反应能力、现场执法能力和应对突发性污染事件能力,不断强化对环境的监测、监控、监管能力。中心城市和所有县城均建成大气自 动监测站,完成7个跨行政区域交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
(三)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大力倡导绿色制造、绿色消费理念,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狠抓源头控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审批制度,做到不该批的项目坚决不批,实行环保审批一票否决制。重点实施工业循环经济“3911”工程,即围绕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三大任务,提高建材、纺织(印染)、电力、化工、造纸、皮革、食品、机电和竹木加工等九大行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组织100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实施10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四)进一步统筹城乡环保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生态市,巩固提高安吉县、德清县部级生态示范区创建成果,今年安吉县力争跨入全国首批生态县行列,全市15个乡镇完成生态乡镇创建。进一步统筹城乡饮用水供给、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工程,以改水、改路、改厕、改线和治污为重点,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完成113个生态示范村创建验收。在认真总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指导全市农村因地制宜处理生活污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收集、乡镇清运、县区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网络,加强日常保洁和长效管理。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力度,积极探索和实施山区和平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程。
(五)进一步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污染防治迈上新台阶。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强化生态市和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考核。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财政投入力度,健全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治污价格机制、有偿排污机制,形成环境保护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开展治污设施市场化运行管理试点工作,并在化工、印染等行业全面推广。
社区医院污水处理方案【第四篇】
随着中石化大乙烯、大炼油和中化工蓝星集团化工新材料基地等大项目相继落户大港,我们提出了建设部级生态石化基地的奋斗目标。今后,我们要在加大整改力度,巩固创卫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努力把大港建设成为规模大、效益好、环境优的生态石化基地。 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把创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能,着力解决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巩固和扩大创卫成果提供有力保障。 进一步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在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治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争取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实施路网工程,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绿化档次,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使群众通过创卫得到更多实惠。 我区创卫工作取得的各项成绩,得益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如果这次创卫通过考核鉴定,我们要继续加倍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创卫成果。如果这次创卫没有通过考核鉴定,我们也不会丧失信心,一定按照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加大整改力度,解决存在问题,争取早日把大港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国家卫生区。 谢谢大家!
下一篇:大学辩论活动策划书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