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总结图样例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总结图样例”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总结图篇1

高中生物的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题目较为灵活。同样的题目总是变换题型,稍有不慎就会跌入陷阱。以下是百分网网友搜索分享的“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总结图样例”,供参考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c,主要元素是c、h、o、n、s、p, 含量较多的元素主要是c、h、o、n。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 其次是c、h、n,而在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其次是o、n、h。

2、元素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s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之一,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之一,n、p是构成dna、rna、atp、[h](nadph)等物质的重要元素等。(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

3、许多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果植物缺少b元素,植物的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就不能正常进行,植物就会“华而不实”;人体缺i元素,不能正常合成甲状腺激素,易患“大脖子病”;哺乳动物血钙过低或过高,或机体出现抽搐或肌无力等现象。

有关蛋白质或氨基酸方面的计算类型比较多,掌握蛋白质分子结构和一些规律性东西是快速准确计算的关键,具体归纳如下:①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②若蛋白质是一条链,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1

③若蛋白质是由多条链组成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④若蛋白质是一个环状结构,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

⑤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失去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有时也要考虑因其他化学键的形成而导致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少,如形成二硫键时)。

⑥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肽链数 ⑦基因的表达过程中,dna中的碱基数:rna中的碱基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6:3:1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二是不理解图中不同线段长短或扇形图面积大小所隐含的生物学含义。线段长与短、扇形图面积大小分别表示细胞分裂周期中的间期和分裂期,间期主要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该时期没有染色体出现,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均分。

理解细胞周期概念时应明确三点:①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周期性;②分清细胞周期的起点和终点;③理解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与分裂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各期在时间、数量等方面的关联性。其生物学模型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线段描述、表格数据描述、坐标图描述、圆形图描述等。

说明:选择观察细胞周期的材料时最好分裂期较长且整个细胞周期较短的物种。因为各时期的持续时间长短与显微镜视野中相应时期的细胞数目成正相关,所以是分裂期相对越长的细胞,越容易观察各期的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核酸中碱基数量计算的基础。根据该原则,可推知以下多条用于碱基计算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a=t,c=g;且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碱基之和(如a+t或c+g)占全部碱基的比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且等于其转录形成的mrna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 dna分子一条链中(a+g)/(c+t)的比值的倒数等于其互补链中该种碱基的比值。

分子一条链中(a+t)/(c+g)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5.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其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值不同。

性别是由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性染色体决定性别为主要方式。②中雄性体细胞中有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体细胞中有同型的性染色体xx。

对大多数生物来说,性别是由一对性染色体所决定的,性染色体主要有两种类型,即xy型和zw型。由x、y两类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来决定性别的生物,称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xy型的生物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用xx表示,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则用xy表示。由z、w两类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来决定性别的生物,称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zw型的生物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而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则用zz表示。

亲代dna上某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其子代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原因是: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②若该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并将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③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④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等。

(1)据子代性状判断:①不同性状亲代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②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的亲本性状→该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

(2)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①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②具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都为显性。

(3)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①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②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

(4)若用以上方法无法判断时,可用假设法。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时,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做假设或对同一性状做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时,则不必再做另一假设,可予以直接判断。

易错分析:一是不能正确分析水平放置的生长幼苗在植株不同部位生长素分布情况,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在下部(近地侧)比上部(远地侧)的分布多。对于植株的茎来说,这个生长素浓度属于低浓度,能促进生长,因而下面的生长较快,植株的茎就向上弯曲生长。同样的生长素浓度,对于植株的根来说,属于高浓度,会抑制生长,因而,根部下面的生长比上面的慢,根就向下弯曲生长。二是将生长素浓度高低与多少混为一谈,认为多就是浓度高。要注意不同部位生长素分布多少与生长素浓度高低具有不同的含义,前者通常用于说明生长素的分布情况,后者通常用于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情况。

(1)①单侧光:单侧光照射影响生长素的运输,产生植物向光性。向光性产生的内部因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外部因素是单侧光的照射。②地心引力(重力)→茎的背重力性,根的向重力性。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把植物体横放时受到地心引力作用,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由于根、茎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而产生根的向重力性、茎的背重力性。

(2)运用生长素的两重性来解释植物的生长现象时,应首先注意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的是植物的哪个部位(根、茎、叶、果实等),从而判断对其生长是促进还是抑制。

(3)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体现——顶端优势。①原因: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②应用:果树的剪枝、茶树摘心、棉花打顶等都能增加分枝,提高产量。

(4)除顶端优势外的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a.根的向重力生长,其中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根生长,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的生长,表现出向重力性。 b.除草剂,其中2,4-d就是利用双子叶植物适应浓度较低,而单子叶植物适应浓度较高而制成的,故可在单子叶作物中除去双子叶杂草。

易错分析:不知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

(1)辨别某种物质是否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时,首先分清它是否为液体环境中的物质,其次要看这种物质是否存在于细胞外液,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所处的液体环境,不属于细胞外液,而是细胞内液,因而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要清楚内环境中各种不同的成分。

①血浆的成分:水,约90%;蛋白质,约7%~9%;无机盐,约1%;血液运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脂质、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核苷酸等;血液运送的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氨等;血液运送的气体、激素等,如o2、co2、胰岛素等。

②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每条染色体通常只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遗传信息存在于基因中,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遗传信息间接决定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密码子直接控制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s("content_relate");

2017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总结相关文章:

1.

2017高考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10个

2.

2017高考生物必考易错知识点及分析

3.

2017年高考生物易错易混概念

4.

2017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5.

2017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6.

2017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30个

7.

2017年高考政治易错、易混淆知识点汇总

8.

2017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易错知识点

48 1320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