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探索及调研思考

网友 分享 时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作为农业大县,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2023年,全县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0171元,增长%,增幅居全市倒数第2位,综合排位居全省70个类区县第66位,农民收入增长相对滞后。

一、影响增收的主要原因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属典型的丘陵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较差,地势起伏较大,地块面积小,分布零散,水田、旱地比例失调(水田面积仅有 万亩,只占耕地总面积36%),土地较为贫瘠。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实用技术集成运用及机械化推广程度还不高。

二是农村工业发展滞后。农村工业及服务业发展不足,吸纳能力不强,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人员较少。部分龙头企业商品意识不强,农产品凉晒、烘干等加工设施缺乏,“*造”产品牌子不响;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及农业专业化服务等效益型农业发展滞后,制约了农民从中获益。

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全县现有的400余个合作社真正能带动农民参与生产经营和进入市场的不多,现有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济共同体大多只是量上的结合,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带领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较弱,未真正形成三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模式。

四是农业投入不足。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能力有限,难以充分满足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农田排灌渠系、田间作业道及机耕道硬化程度低,不利于机械作业和人工作业。受农业自身的弱质性、金融部门的效益性、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农民的诚信度等方面的影响,农业信贷投入农业的范围很小,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大面积发展需求。

二、当前我县农民增收面临的机遇

一是体制机制的新变化,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新条件。党中央连续出台了11个强农惠农的“一号文件”及国家对产粮、油和生猪调出大县的支持奖励不断增多,为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

二是城乡关系的新变化,为增加农民工收入带来了新机遇。当前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城镇实际人口快速增长,农村人口将逐步减少,多数人给少数人提供农产品的时代将随之终结。这种新变化,将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地就业机会。

三是发展基础的新变化,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新支撑。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不断加大,如中央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土地整理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连续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一批工商资本,如梓州、佳琪、贵熙、福德等大企业正在转向投资农业,农业经营方式悄然发生着重大变革,为农民搭建起更多的增收平台。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一是优化农业产业发展布局,着力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

*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要从全县实际出发,围绕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及政策导向,科学确定全县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建设范围。在北路地区,重点以省级新农村建设为支撑,建设统筹城乡示范片,配套建设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通过龙头引进和带动,连片发展藤椒、樱花、油牡丹、佛手等花卉苗木及果蔬产业。推进麦冬“新资源食品标准”申报工作,强化麦冬标准化生产及产品开发,加快建设麦冬产业园,逐步掌控麦冬价格主导权。推进畜牧产业规模发展,以梅林、斯坦瑞等食品加工企业和明兴农业、新希望、正大、等养殖企业为龙头,实施畜牧产业标准化养殖工程,着力打造100万头现代化生猪产业园,大力推广适度联户经营。在东、西路等区域,以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集中力量、集成技术、集约项目,规模化建立优质粮食、双低和高芥酸油菜产业基地,规模发展牛羊等草食性动物、小家禽等养殖业。在南路片区,抓住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契机,大力引进业主,引导农户利用山坡地发展精品水果林木,大田种植富硒生态绿色经作,同时配套发展特色养殖业。在中路地区,依托城市周边的崭山米枣、十里荷塘、黄金创意农业等已经较为成型的旅游观光资源,重点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同时,充分利用全县林地资源,加快推进核桃、藤椒、米枣等林产业基地建设;根据渔业资源分布状况,在南、东、西路分别建立水库、平塘和名优水产养殖区。并以团结水库为基础,加强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利用凯江流域、鲁班水库、团结水库、红旗堰水库等水资源及水产养殖基础,建立鳜鱼、黄颡鱼、大鲵、黄鳝、泥鳅等特色水产人工养殖基地。多渠道增加农民种养殖业收入。

二是创新就业渠道,着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输出劳动力达38万余人,年实现劳务收入60亿元以上,增加劳务输出的空间已比较有限。所以,要突出抓好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农民工“凤还巢”,加大创业指导、技术培训、资金扶持、社会服务、政策引导力度,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探索建立农民工创业园区,将资源变资本,促进农村劳动力由“民工潮”向“创业潮”转化和提升,让更多的农民从中获益。要统筹职业农民、实用技术、劳务品牌、劳务扶贫等培训资源,加快培养农村发展带头人和农村技能服务型、生产经营型人才,力争使全县所有村干部都能掌握1—2门农业实用新技术,引导广大农民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引导和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业龙头企业从事农业综合开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手工制品等服务性产业,带动当地农户就近就业。同时,加快芦溪食品城及两江工业园区建设,为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供广阔空间和平台,使更多的农民工从常年外出务工,转为就地就近就业。

三是落实强农富农惠农政策,着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不折不扣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移民后扶补贴和天保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政策。充分利用好产粮、产油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资金,建设高标准粮油生产基地、粮油高产示范片和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让农民从中直接受益。要进一步落实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政策,积极构建基本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同等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积极争取和实施好扶贫开发项目,引导和调动各级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和帮贫扶困,推动县内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尽快脱贫。

四是推进农村产权改革,着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权“七权同确”。组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搭建流转平台,定期发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等信息。制定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抵押登记、价值评估、抵押融资风险基金筹集与使用管理等办法,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及农机具所有权等入股成立合作社,在条件成熟的区域推行整村流转、跨区域连片流转等方式,促进规模经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投资性收益。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贷款,有效解决农民及新型经营主体融资担保难题,丰富农村融资渠道,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增收。

四、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农民增收工作长效机制。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农民增收县、镇(乡)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创新开展部门联系镇乡工作机制,县级部门支持相关镇乡,帮助解决农田水利、作业道路等基础设施,引导发展农业产业,实施部门和镇乡同等考核;实行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相关部门逐月分析经济目标完成情况和在类区县中的排位情况,确保家底清、方向明;坚持分管领导联合抓增收机制,农民增收工作由分管统计、农业的领导共同负责,掌握完成情况,并安排布置下一阶段工作重点,确保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不落后于全市及类区县平均水平;落实沟通协调机制,加强镇乡与部门之间、县级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合力。

二是加快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大力发展种粮(油)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实行规模经营,是化解“谁来种地”“谁来养殖”的根本途径。通过组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合作社、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农机及植保专业化服务合作社,建立联户养殖小区、标准化养殖场等方式,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土地撂荒、广种薄收、专业化服务欠缺及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实际问题。同时,做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通过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等政策吸纳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并积极跟进搞好落地协调等服务工作,带动农民参与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加工型经营主体进入芦溪食品城集聚、集群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着力推广“七统一分、二次返利”、“保底四六分成”、全程套餐服务、土地托管等新型经营模式,将经营主体的技术、资金、营销优势与农户的土地、圈舍、劳动力资源有机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支持经营主体组建农产品直销超市,同时整合全县农产品,建立电商交易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并通过二次反利等方式返还给农户。

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业大县,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仍是基本县情。要抢抓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扶持机遇,大力争取如中央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乡村道路建设等项目,不断改善农村水利渠系、村社道路、田间作业道路等基础设施,年建成高标准农田4万亩以上。同时,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优先投放于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械推广,扩展农业机械化作业区域和范围。加快农村公共交通、集中供水、能源电力、网络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民增收提供基础支撑。

四是不断加大涉农投入。积极对上争取农业产业项目资金,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基地建设、加工、物流及仓储设施建设,促进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上档升级。加大县本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主要用于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三品一标”农产品基地和区域性品牌建设。积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以农民资金互助试点和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为突破口,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和订单、保单、产权、股权、农用设备、蔬菜大棚、活体畜禽等抵质押贷款业务。积极吸纳工商企业资金投资农业开发,不断扩大农业农村投入总量。

48 2607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