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音乐课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反思优秀16篇
音乐课教学中,需注重学生的参与感与创造力,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提升课堂氛围与学习效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音乐课教学反思”,希望您喜欢。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1
在教学《映山红》这首歌曲时,我首先讲故事《闪闪的红星》情节,讲《映山红》这首歌的情景和寓于的情感,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于是我抓住时机展开教学,同学们兴趣盎然,情感真挚的跟着学唱,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中途,部分同学注意力又发生了转移,我马上又说把歌曲回家唱给爸爸和妈妈听,再一次激发他们的兴趣。歌曲唱会了后,他们还沉浸在音乐的情感之中。为了使课堂教学始终如一,还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让同学们分角色表演,然后相互评价,并颁发优胜奖,给予表彰鼓励。因此学生始终兴趣浓厚,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年级同学唱歌的热情高,兴趣浓,但具体在学唱的过程中却缺乏持久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兴趣需求,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环节,营造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总能处在一种亢奋阶段促进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果。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2
本学期即将过去,回顾这几年的音乐课研究教学,我有很多的体会和想法,下面我就对这几年的教学工作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经过几年的音乐教学我也觉得自己有很多做的不够的的地方值得反思的。
记得刚走上讲台时,我也碰到过同样的.问题,班级演唱时,总有那么一些不谐和合音混在里面,实在是束手无措,于是有人建议我,你让他们坐在同一个角落,让他们轻唱或别出声。“行吗?”我疑惑了。但为了教学效果,我也尝试着运用了这个方法果然被我揪出了四五个不入调的人。于是将他们安置在最*边的一排,看着他们个个诚惶诚恐的小脸,我最终还是未能开口说出不许出声的话,只是让他们小声地跟唱。因为心存不舍,所以边上课边溜眼观察这几个人的表情。有无奈的,有愤恨的,更多的是失望。当时我想他们大概是为自己感到失望吧。现在想来真像有人扇了我一巴掌那样难过和疼痛,因为他们失望的是我啊!
还好,那几天,我总也觉得不是滋味,看看孩子们的脸,倒象我做了贼般的浑身难过。于是仍让他们回到原位。但不久我便发现这几个孩子似乎有意和我作对,胆大的故意用别扭的声音唱,胆小的则索性闭嘴不唱。我知道是我的错,所以也没有为难他们,只是更善意地去安抚。过了好一阵子,这事才算过去了。
指名给了这位小调皮。他楞在当场。旁边同学替他接了过去。第二天,我收到了他的一份小礼物,引得班主任一个劲的说意外。
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要做个怎样的老师?是人见人怕的?是见时怕,背后骂的?这些都不行,我也实在不愿意孩子们见了我像见了猫一样,那样上课还有什么趣?所以我先要与他们拉近距离,再是像朋友一样处理问题,先捧出我的心,才能得到他们所有人的心!曾有一位班主任向我说了一句班里学生的话,让我每每想起便心生自豪:“我们上课时看着音乐老师的脸都舒服呢!”有生如是,夫复何求?这更提醒我在爱生时,先要尊重他,信任他,千万别“冷语一句六月寒”啊!
当我看到办公室桌上一块小蛋糕和一封信时,我知道这又是我的学生做的。打开信纸,一行行娟秀的字体映入眼帘:“老师,今天是我的生日,请你吃蛋糕,它很小,但却是我每天吃早餐省下来的钱买的。你是我见过的最……喜欢的一位老师!”她一连用了十个“最”。这封信一直夹在我的钱包里,它时时提醒我,学生是要用心,用情去爱的。这种爱,我们可以将它细化到教学的每个细节中,让你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能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孩子们这样的信息:“孩子,老师很喜欢你!”而爱的春风雨露浇灌出的是一株株生理、心理都能茁壮成长的小苗苗。
无尽的回忆和反思暂先告一段落吧。我不知道我到底能成为哪位学生的“重要他人”,我也不知道在学生们今后的成长历程中会不会也在下意识中记住我,也会在回忆一生中的重要他人时能算上我一个。不管怎样,只要带着“爱”和“善”,我坚信我的学生会喜欢我,喜欢我教的音乐课,会非常欢迎我成为他们一生中的重要他人的!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3
这首《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典型的“花儿”体裁的民歌。“花儿”是回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体裁之一,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其特点是高亢、奔放。一听旋律,学生的兴趣就少了很多,最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对这个体裁的歌曲不喜欢,其实这首歌曲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首歌曲,可以说是西北民歌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所以,在欣赏之前,我首先给他们介绍了这首歌曲,然后就让他们进行听赏,听完以后并能回答一个问题,就是这首歌曲的特点是什么,多说学生还是能体会到奔放这一点的。有些学生性格比较活泼开朗,活动就来就相对积极一些,有一些同学性格比较内向,活动起来就比较被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想出一些办法来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我们的教学效果一定能够达到最大化。在下一个班级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和我一起置身于音乐当中,这样课堂气氛肯定会更活跃。
在这堂课中演唱是个亮点,总体来说这节课很好的'完成了教学内容,使的学生很好的掌握了花儿和山歌的民歌形式。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4
《映山红》这首歌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柔美细腻、悦耳动听的旋律向人们诠释了对红军英雄的`无限热爱与不舍之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正如歌词写的“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若要盼的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每一句歌词都有一个“盼”字,这个盼字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急切盼望的心情。无数的人愿意用各种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式来演绎着这首经典歌曲,红歌会一直影响着我们,它会一直陪着我们,一直激励着我们,一直鼓舞着我们,一直不会消失。它会一直传承下去。向红歌致敬,向经典致敬,向红军英雄致敬。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5
虽然是没有学生的课堂但是我也把平时对学生的鼓励赞扬贯穿于课堂。真诚的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最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仔细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及时,适当地给予赞扬。真诚的赞扬会让他们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随时不断地支持,鼓励,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在音乐课上,以自然,亲切地微笑面对学生,经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励性的语言,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地音乐课气氛。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不断地努力,音乐课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好。
本课的课题是爱我中华,通过歌词体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只有民族团结了国家才会兴旺。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谈谈祖国让你引以自豪的地方,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在音乐中享受欢乐,拓宽民族文化视野,增强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意识和热爱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教学不足之处:
一、课堂语言不够精炼。
二、课堂应更为开放,形式应更为多样。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6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美育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死无声的'。教师的对音乐的情感首先上课应该要有热情,这种热情表现在表情、语音语调、范唱、演奏、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的情感。只有教师先感动了,才能很好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体性的反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对乐理知识的教学,我从爱我中华的旋律中选几节作为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让学生分析乐谱,知道这首曲子的旋律是由它们重复变化发展而来的。这是音乐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7
教授新课程已经一个学期了,给了我很深的感受。在了解了新教材的内涵和思路的同时,我也体会到,对于新课程的教师来说,更重要的就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课程的思路和内涵,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好。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注重的是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学习、歌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量减少对他们的限制,多给他们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机会,这样学生才会更有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迸发出超乎想象的东西来。所以在课堂中我从不去限制孩子们的想象或者一些行为。记得在欣赏《快乐的小熊猫》一课时,我先用故事导入: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熊猫,他爱学习、爱劳动。还经常帮妈妈做家务。有一天,他又帮妈妈去河里打水,可是一不小心把水桶掉到河里了,这下可急坏了小熊猫,因为他不会游泳。我们帮助小熊猫想想办法好吗?其实,我只是想用这个故事导入一下,想办法的环节只是一带而过。可没想到,却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七嘴八舌的地说开了,那场面十分的热闹。有的说:“用一根树枝伸到河里把水桶够回来”;有的学生马上反驳到:“如果树枝不够长怎么办呀?”另一个学生说:“可以用竹子做一个小船,然后划过去不就够到了嘛!”我赶紧表扬他,夸他的想法真妙。我的一句表扬更加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议论也更加热烈了。我知道如果这样下去,可能会打乱我最初的课堂设计和构想。但是看着孩子们兴奋的劲头,我没有去阻止,因为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更要给他们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由、快乐的去想象,去议论。这时,一个学生突然举起手来说:“老师,我有个办法,不仅能让小熊猫够到水桶,还能让它不用走这么远就能有用!”我马上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那你快说说吧!”他自得的说:“可以顺着小河挖一条水沟,让水流到小熊猫家的门前不就行了嘛!”说实话,当时我真没想到他会有这个想法,因为,毕竟才一年级。我用十分赞赏的语气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并且对全班的孩子说:“某某某多有想象力啊,我们奖励他一个‘创造奖好不好’?孩子们都为他鼓,这样也激发了其他孩子积极想象和创造的兴趣。
其次,是要还学生一个平等的地位,不能总以“权威”自居,不能总是居高临下。俗话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中,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如果师生关系良好,心理相容,学生能够就会把老师的关心迁移到课程上来,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所以,在课堂中,我会经常注意主动走进学生,以此来拉近我与孩子们的距离。例如:坐到他们之中和他们一起欣赏新月,观看学生表演。有时我刚走近他们,有的孩子就会热情主动地邀请我挨着他做。而且在课堂中我会自然和真诚地使用“谢谢”“对不起”“你太让我感动了”“我好喜欢你们啊”等等的语言,使学生感到老师和自己是好朋友。在学习歌曲《拉勾勾》时,我和孩子们一起演唱歌曲,一起表演。学会歌曲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内容,就是每个同学一边唱着歌曲,一边去和自己的好朋友拉勾勾。孩子们可高兴了,都去找朋友。这时,我也走入他们之中,和每个孩子都勾一勾指头。这下孩子们更高兴了,都纷纷来到我的面前抢着和我勾指头。使我感到特别亲切,我想孩子们也一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最后,我总结到:我们勾了手指头就是好朋友了。一个孩子突然大声说:“是永远的好朋友!”听到这句话,我很激动,马上说道:“对,老师要和你们做永远的好朋友!”我想如果不是我主动走进他们,主动和他们去勾手指头,怎么会有这样的一句话,又怎么会让这样普通的一节课充满了温馨和感动呢!
最后,我体现到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安排和设计。音乐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可以不必一定按着教材中的内容安排去进行。为了教学效果更好,每节课的内容可以互相调换。在学习《开火车》一课时,教材的安排是,学会歌曲后,带着学生做开火车的游戏。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我先带领学生到操场去做开火车的游戏,让他们先在做游戏中感到愉快感到有意思。在学生愉悦的心理氛围下学唱歌曲,学生学的既快又有兴趣。学会后再做一次游戏,这样教学的效果更好。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实践,使我感到新教材给教师的空间更大了。我们可以有更宽阔的空间去发挥、实践。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8
长期以来,音乐是以一种副课的形式存在于教育体系中。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作为实施美育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所具备的想象、创造、审美的作用。《音乐新课程标准》使美在音乐教学中有了更多的回旋空间。如何让美贯穿于音乐课堂教学始终,是新课改后每一位音乐教师研讨、关注的问题。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把魔杖,可以收服孩子们的心。”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让甜美的声音洋溢在每一位学生的耳畔,给他们信心,给他们鼓励,从听觉上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会把握孩子们的心理,用生动的语言牵引着他们一步步走进音乐的情感当中去,激发他们产生愉快、痛苦、愤怒、兴奋、忧愁、哀伤等精神共鸣,这样就有效地打开了孩子们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激动中享受美德,陶冶情操。
七、八岁的孩子想象力都很丰富,而且非常喜欢童话和卡通片。根据孩子的这一年龄特点,我尝试着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把课件制作得精美,富有童话、卡通的特色。从感官上直入主题,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充分抓住孩子们的心,使他们的学习情绪骤然高涨,在极短的时间里掌握歌曲。由此可见,直观、精美的教具通过视觉上的刺激,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而音乐艺术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只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孩子们的年龄还小,生活经验很少,单凭老师的口头讲述,而没有亲自参与和体验,让他们来理解音乐作品是很难的。谭老师在孩子们熟练掌握歌曲之后,自然而然地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孩子们在欣赏了老师的表演之后,按捺不住地纷纷模仿,或者重新创造,用肢体的动作来表现歌曲,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又符合了他们好动的心理。
“让美在音乐中回旋”应该成为了音乐老师课堂教学的亮点,它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美育教育,提高了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9
情感体验是我们音乐活动进行中不能忽视的要素。在今天的音乐活动《老师,再见了》活动中,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让孩子们充分地感受到歌曲中歌颂“老师与孩子们”之间浓浓的情谊,激发孩子们更加投入地学习和演唱歌曲。
1.谈话活动,情感的首次注入。
我问孩子们:你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了,留念我们的幼儿园吗?你们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们的感情呢?孩子们的就会以非常多的回答来回应,很自然地引发了对幼儿园和老师的热爱。
2.感受旋律,加深情感的共鸣。
播放歌曲的旋律的时候,孩子们能随着旋律自然地摆动身体或者双手,他们对整个歌曲的性质有了第一次的感受。抓住这个机会,我顺势让孩子们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听到这曲子感觉怎么样?”“你有什么样的心情?”孩子们也会非常动情地诉说自己的初步倾听感受。接着的重点则让孩子们感受一下三拍子的旋律,并鼓励幼儿用拍手表现歌曲节奏。
3.声情并茂,充分激发情感的流露。
我借助图谱,结合动作与表情将歌词内容朗诵一遍,示范一遍后,又继续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片和给出的动作,再一次学习歌词内容。孩子们能做到安静倾听,并能说出听完这首歌曲后很感动,很舍不得老师等情感。学唱过程中幼儿积极性高,表演欲强。或者这群孩子们已经有一点点感受到和小朋友、老师分离的意思,他们所表达的真是对老师的恋恋不舍。通过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激发了幼儿对幼儿园的依恋,流露出了对老师的敬爱、依恋之情,个个表达要做一名遵章守纪的小学生。
4.结伴表演,升华相互的情谊。
孩子们学得投入,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在后面结伴表演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孩子已经很动情了。为了安慰可爱的孩子们,我让小朋友在歌曲的动作创编的时候,加上拥抱的动作,和好朋友、老师互相表达自己的情感,大家都非常感动。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10
《感受音乐》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中的一课。这节课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本课主要是听音乐、感受音乐,通过联想寻找音乐中美术造型元素,利用美术与音乐的相通性进行美术创作。新课标要求本学段要初步培养学生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来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他们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这节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教学软件,白板的帮助,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本课的成功之外在于: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更加精彩
1.情境导入,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播放音乐,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怀着一种美好的心态,开始新课学习。音乐与美术的融合,进一步体现了艺术的美,学生在这种优美的情境中进行美术创作,既愉悦了身心,又培养了良好的艺术情趣。
2.利用声音软件,播放风吹柳叶、婴儿啼哭、小鸟鸣声、流水声、动物打架的声音。通过听取这些声音让学生来谈自己的感受,紧扣课堂教学的主题。多媒体所播放的声音逼真,通过抓住学生的心理。教师顺势启发学生,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并且用美术的形式把音乐表现出来,突出课堂教学的主题,使美术与音乐巧妙结合。
二、真正做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的融合
第一直观演示:在本节课中,利用多媒体软件,把各种声音能够呈现出来,播放各种大海的画面,这种直观演示的方法,使抽象变为具体,使枯燥变得生机。
第二情境创设:通过播放音乐把音乐与美术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感到艺术之美。
第三是辅助教学:信息技术最主要的作用就辅助教学,通过各种信息技手段来帮助学生帮助教师完成学习任务。
第四是拓展提升: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拓展了美术教学的空间,延伸了美术的外延,放大了美术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帮助下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欣赏更多的美术作品。
三、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两点:
1.部分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不深,所以在创作上不能深刻地表达出主题。
2.教师的时间分配还不尽合理,应该把重点放到学生创作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11
《土风舞》是一首很热闹欢快的捷克民歌,f大调,2/4拍,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
整节课的教学围绕让学生们从歌曲里感受歌曲气氛开展,让学生从演唱到肢体都能体现出歌曲的氛围。学唱完歌曲后,从速度、力度和情绪上来比较了《红叶》和《土风舞》两首歌曲的不同,再动手拍歌曲中不同的节奏带给自己不通过的体验,自编动作随音乐跳起来唱起来。然后欣赏了不同地域的丰收之歌,陕北的'《秋收》、丹麦的《丰收之歌》和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体会不同地域音乐的不同。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听、想,学生在这节课上很好的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自己学会新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很有成就感。但是整个的教学过程和设计还是有不足的地方。在比较两首歌曲时应该更好的让学生自己去想,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歌曲。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12
我在9月25日上午第二节课,讲了湘版教材六年级第三课《猜调》。学习目标是:一、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感受和体验少儿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二、能主动参与听赏《金风吹来的时候》、学跳傣族舞等活动,了解和喜爱云南音乐及文化。学习重难点: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
《猜调》是一首表现儿童生活的地方性小调,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曲。结构短小、旋律简单、节奏鲜明,单纯质朴。全曲最高音i,最低音5,一气呵成的九小节,似乎想难倒对方,但对方却脱颖而出、对答如流。整首歌曲明快、活泼,富有情趣。《金风吹来的时候》是一首由葫芦丝与小乐队合奏的乐曲,优美、悠扬,与展现云南少女婀娜身姿的“傣族舞”,共同表现了云南人民的幸福生活。
为了呈现完整而有效的音乐课堂,我整合了本课的内容,设计了以演唱歌曲《猜调》为主,感受云南为辅的目标。通过听赏葫芦丝主奏乐曲《金凤吹来的时候》和学跳傣族舞活动,来感受、体验云南的风土人情,了解云南富有代表性的“葫芦丝”,傣家的“孔雀舞”();再通过歌曲的自主学习和深入了解,知道当地“街(gai)、小乖乖”等以及一气呵成的曲式结构特点,培养起学生对云南的音乐及文化的兴趣、爱好。有主有次、循序渐进地走进云南,了解云南,乃至喜欢云南。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分成初识云南、歌唱云南和云南寻踪三部分展开教学,即先听赏、学跳“傣族舞”,再学唱歌曲,最后拓展到课后的查找三大环节。第一部分,请同学们猜一个“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的地方,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大家主动参与听赏和学跳傣族舞活动。听赏中,通过目标出示的引领,在“主奏乐器,给人的感觉想象到了什么?”的聆听指导下,听辨出了主奏乐曲“葫芦丝”;学跳舞蹈中,又以“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人们生活得如何?邀请你来参加”等问题,主动参与体验、领略了云南的典型舞蹈。从乐器葫芦丝和孔雀舞等信息中,得出是“云南”的结果,从而“初识云南”,留下美好的、愉快的印象。第二部分,由聆听指导“歌曲唱了些什么?模仿一句”带学生初听,再教师范唱学生复听,了解歌曲“情绪和演唱形式”。对歌曲有印象之后,开始学生的自主学习。围绕“歌曲中有哪些云南地方特色?”分四步学唱歌曲。即(1)熟读前十六、后十六、连续十六分音符节奏;(2)用“da”唱读节奏;(3)用“唻”听唱旋律;(4)试着填唱歌词。通过小组展示、评价,学生发现问题来突破学生的难点。在师生合作、互动的巩固后,以演唱指导“游戏中带着什么心情来唱的?问着什么口吻,答者什么语气?”引领学生思考和表现、评价,突破本课演唱的.难点。第三部分,先回顾本课主要内容,询问“云南印象”;再布置课后拓展作业,查找有关“纳西古乐保存地—丽江、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玉溪、傣族音乐歌舞集中地—西双版纳”的位置,以及更多的云南民歌的收集、模仿。
在教学中,第一部分基本按我的设计和想法顺利完成,但有一个小疏忽,由于找不到源文件,通过网络下载,好不容易找到的是伴奏音乐,不是原曲,缺少了主奏乐曲“葫芦丝”,及时口头调整解决。第二部分在整体环节顺利进行的同时,课后听到齐媛和大家的提醒,才知道没有及时处理到座位靠后学生的难点,今后需做到照顾全体。另外,赶上了学校演练,提前5分钟下课了,最后的环节没能如期进行,学生走后向大家空讲说明了结尾环节。整体最有收获的地方,就是在内容的设计,环节的衔接和问题的呈现上有了条理、进步。能较准确、清晰地把握、表述,流程更畅通和简洁,不那么纠结了。不足就是,仍需在解决学生的难处时,想得更周到,做得更细致。今后会朝这个方向努力,争取更好的实现课堂自主与高效。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13
《非洲歌舞音乐》课后反思——带着问题,深入聆听。从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角度上看,非洲歌舞音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灵活多样的特性,高度发达的节奏是其最鲜明的特点。打击乐器是非洲人的最爱,特别是非洲鼓,是非洲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多重大的活动都离不开鼓和歌舞。本课是以“听”引起学生对审美形象的注意。学会听,培养一个良好的听觉习惯是学习音乐最重要的条件。诚然,“听”这个词在音乐中则具有了更加复杂和广泛的意义。不仅仅要会“听”音高,还要学会去“听”音色的.变化、节奏节拍的变化,去“听”旋律线条的进行……。就像学习绘画的人要训练在几十种相近的颜色中,能够体味它们的不同一样。听觉是行动的指导,无论是音乐的律动,旋律线条的进行,音色的多种变化等都需要用我们的耳朵去分辨,听得见它们细微的变化才有可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之处。听,是鉴别音乐优劣的最高标准。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敏锐的听觉。在欣赏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状态,知识能力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产生欣赏的热情和欲望,刺激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欣赏活动中,积极、主动、专注,形成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过程。而且这些问题深入音乐,将音乐要素与音乐形象紧密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感知和体验音乐的程度。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14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但在我教小学音乐这短短的半年时间,便有着这样的深刻的体会:音乐重视识谱教育,但学生最没有兴趣,最弱的也是识唱简谱。对于音乐识谱教学,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 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做为音乐老师不能剥夺学生聆听音乐的权力,一首乐曲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聆听去充分体会音乐中美和丰富的情感。重“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当学生进教室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教师是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垫,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刚才你们在进音乐教学时听到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一定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等作用。这也是许多老师提出的先唱歌词再唱简谱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
引领学生知道音乐不单单只是开口就唱,还要表达人内心的情感。音乐教学要多元化,所以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唱。让学生更加喜欢音乐课就要让音乐课堂丰富、多元。充分利用艺术之间的这种相融通关系,充分发挥与运用各种艺术门类的不同表现手段,整合成综合合性的音乐教学方式,如用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用表演及情节表现音乐情绪,情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明暗、相同与不同等等。所以培养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与审情趣,先让学生喜欢你的音乐课堂。
学生随着年龄特点及乡镇环境的等因素,造就当地大多的学生行为都非常被动,连提问都是极少数学生举手这样的情况,越到高年级就越严重。老师上课就像是一个人在自演独角戏,别说是音乐课里律动和创编这些环节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看到这样的情况我首先从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着手,让学生兴趣主动的参与进教学当中来。从这些音乐教学上让学生知道音乐文化价值的所在。一起探讨流行音乐的发展路程,让学生也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世界多元文化。从而把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延伸到音乐教学内容当中来。再让学生用自己所理解的情感来演唱自己最喜欢的歌曲,从而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音乐教学一直在不断改革都是为了学生、学校、社会等充分肯定音乐的美育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作为音乐教师应不断反思,努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15
本学期即将过去,回顾前一时期的音乐课教学,让我感触较深的有两方面: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开阔学生视野。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注重对学生两 方面的培养:
1、根据学校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让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 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 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电子琴进行音乐教 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多媒体课件,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 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3、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 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今后教学的重点。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16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美育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死无声的。教师的对音乐的'情感首先上课应该要有热情,这种热情表现在表情、语音语调、范唱、演奏、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的情感。只有教师先感动了,才能很好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体性的反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对乐理知识的教学,我从爱我中华的旋律中选几节作为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让学生分析乐谱,知道这首曲子的旋律是由它们重复变化发展而来的。这是音乐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
上一篇:爱惜资源的建议书【精编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