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上数学教学反思总结大全【汇集11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通过教学反思,发现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足,需加强实践与应用,提升兴趣与思维能力,优化教学方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冀教版四上数学教学反思总结”,希望您喜欢。

冀教版四上数学教学反思总结

冀教版四上数学教学反思总结 篇1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这样,将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及时进入状态,手脑并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具体,学生易于接受。

冀教版四上数学教学反思总结 篇2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测量等方法,发现平行四边形边及角的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汇报时,强调了“对角相等,对边相等”的特点,对于对边平行很少能考虑到。老师提醒后,也能发现,但在他们的意识里,对边相等记忆、理解得更深刻。

所以在让学生总结“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很多同学都说:“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可是,书上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做练习时,很多学生还是填写:(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不知这种填写答案是否也算正确呢?

冀教版四上数学教学反思总结 篇3

第一堂课在教学的时候,对于课本上的练一练没有进行选择,要求学生全部解答,结果发现学生化的时间比较多,而且效果也不是特别的理想。有了上次的经验,教师做适当的补充和引导,在第二节课的时候,学生的完成情况就比较理想,时间不多效率也高。

另外,由于在课始的导入环节中的未知每本页数与装订的本书的求解就已经知道求解方法,所遇课堂学生就没有刻意的去讲解,结果从课后的练习第二题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虽然有些同学已经利用的了反比例的方法解答。后来想想本堂课学习的是反比例,既然已经学习了反比例,对于课后安排的这样的习题就不应该还只是利用上节课的方法去解答,应该很好的把这堂课所学习到的知识利用起来,一来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反比例,二来可以为后面学生学习利用反比例解答应用题留下伏笔。

冀教版四上数学教学反思总结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2、结合生活中的电器价钱和商品标价,经历认识万以内数的过程。

3、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事物,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的写法。

课前准备:搜集生活中家用电器,工资收入等万以内数的物品。教学过程:

反思:在讲授本课时,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读出数字不成问题,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学生都能较好的掌握。

第二课时认识一万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和多种数学活动,经历认识并感受一万的过程。2、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能认、读、写一万。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受一万的实际意义,培养初步的数感。

教学准备:计数器、正方形模具、视频投影、课件、读数卡片;学具。教学过程:

冀教版四上数学教学反思总结 篇5

教材让学生观察实物,如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等来认识角。用一张纸折成大小不同的角,再用两根硬纸条做成活动的角(能拉成大小不同的角)。最后抽象出角的图形。这里不给角下任何定义,只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边和顶点,会从给出的点画角。然后通过“做一做”进行一些巩固角的认识的练习。如通过第1题着重使学生分清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注意出现不同的放置位置。

冀教版四上数学教学反思总结 篇6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物体就有平移、旋转、对称的变换,本单元就是贴近现实寻找数学知识,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而在研读教材和实际授课中发现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和抽象以后的平面图形不能很清晰的辨别出来,从这里我意识到在教材研读中,对于“题目”要正确的领悟,本单元的课题就是:图形的变换,这些变换在实际的物体(也就是立体图形)能够实现,并且存在,那么平面图形也可以经过这些变换得到美观好看的图案,特别对于“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学生分辨的不够清晰,在后续练习课加强。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旋转的生活实例,如关门、摩天轮、旋转木马等,让学生感知旋转的含义,通过观察钟表和风车的运动进一步理解旋转,“旋转”和“平移”一样,是一种运动的过程,是一个动词,而“旋转”强调的是物体绕着某个点或某个轴转动的过程,“平移”强调的是物体沿着某条直线的移动的过程。

通过观察钟表指针的转动,掌握旋转的三个要素:点、方向(包括顺时针和逆时针)、角度,并学会将这三个要素合并起来描述一个物体的旋转情况。

难点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的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启发思考,讨论交流,然后教师示范。进一步指导学生练习巩固,练习层层递进,先画一条线段的旋转,再画一个简单图形的旋转。

本节课成功的地方就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了学习的内容,复习铺垫很到位,基本上将上节课遗漏问题解决,并成功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方法上的基础,备课和课堂教学中体现以课本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围绕教材进行备课和教学。

遗憾的就是没有进行高浓度的课堂总结,课堂把控时间上有待提高,尽量规范和精简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对于学生的把握不足,好的学生吃的不够,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又没有很好的照顾到,另外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不足,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所以在课堂上尽量留时间让学生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希望今后教学中能够因材施教,真正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上有所发展。

冀教版四上数学教学反思总结 篇7

为了及时巩固新知识,完成了试探练习后,又加了一组巩固练习,这组练习,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3个题,让全体学生巩固了新知;接着又通过一个生活趣味题,让全体学生融汇到了生活中的数学;又设计了一个比较有难度的题,将课堂气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潮,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有所进,整个练习将全班上中下各类学生都调动起了相应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正比例的意义,并且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我的这节课汇报完毕。不当之处,欢迎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非常感谢大家。

冀教版四上数学教学反思总结 篇8

乘法分配律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比起乘法交换率和乘法结合率男掌握的多。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结合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新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上的数学问题,学生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上课一开始,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一个肯德基餐厅用餐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很快地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证明两式相等。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这个等式看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举出一些符合自己心中规律的等式”,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想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同时,我还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立足通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知识的形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能力,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

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所在。在练习题型的设计上,有抢答(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算题和拓展题,它们并不孤立,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由基本题到变式题,由一般题到综合题,有一定的梯度和广度。使学生逐步加深认识,在弄清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运算和拓展练习。不仅要求学生会顺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而且还要求学生会反向应用。通过正反应用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知识掌握的牢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合作,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都很理想。

本节课有一定的亮点,但其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预想中那么高。可能与我相对缺乏激励性语言有关。也有可能今天的题材学生不太感兴趣。以后注意,学生不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应该想办法使呈现的这个材料变得能让学生感兴趣。另外,在回答问题时,个别学生的语言不够流利、准确。对乘法分配律的叙述稍显罗嗦,不够坚定、自信。在这方面有待今后加强训练和提高。

冀教版四上数学教学反思总结 篇9

这个问题的提出,使我对于为什么教材在安排上引入了利用字母表示有了更好的理解,起初不太清楚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现在想想,字母的标识其实是最能用数学语言来判断是不是成反比例,所以可以写成ah=s(一定)来说明底和高成反比例。这样学生在书写数量关系的时候,思维方法就会更明确。

冀教版四上数学教学反思总结 篇10

1.这部分内容用1课时进行教学,完成练习十七。

2.教学角的认识时,先引导学生观察红领巾、三角板、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折扇等实物图形,指出哪里是角。教师可以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把硬纸条拉成大小不同的角,边演示边说明,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观认识。再让每个学生拿一张纸,仿照教科书上的图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在学生有了这些感性认识以后,教师再在黑板上画出角的图形,说明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要画出大小不同的角(包括锐角、直角和钝角),让学生指出这些角的边和顶点。

3.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要使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进行判断。第1题,通过观察能正确区分题目里给出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如第二个图,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两条线相接的地方不是一个顶点,而是一段弯曲的线,所以不是角。

4.教学画角时,教师先说明画的方法,做出示范,再让学生画。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画,发现问题教师要及时指点。

5.关于练习十七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2题,要使学生初步知道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题中的两个角都是30°,要让学生用三角板中30°的角去比一比,确认两个角一样大。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跟画出的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

第3题,可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照着教科书上的样子画。

第4*题中,左图有3个角,中图有7个角,右图有8个角。做题时,要先让学生找,必要时教师可以指点。

练习十七最后的思考题的答案是:(3)个三角形,(3)个长方形。

(一)教学要求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二)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内容是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加深对所学几何图形的认识。

冀教版四上数学教学反思总结 篇11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调整为:建立1米的正确认知)

教师准备:1支7cm长铅笔、12把米尺、学生尺、1根长绳、1根1米长绳子、双面胶、剪刀。

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所得数据要用什么作单位?

2.用厘米尺测量老师手中铅笔的长度。

(学生在投影上演示,教师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

二、引入新课

1.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小动画:量黑板的长度。(先是用厘米尺

量,后改用米尺量)

2.点明课题

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师手中的尺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米用米量”。

三、探究新知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65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估计,并贴上标签)。

那怎么才知道谁估的最接近呢?

(生:用尺子量。)

师:用哪把尺子呢?是大家手中的厘米尺吗?

(生:不是,应该用米尺。)

师:好,那接下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米尺”。

【教后思考:整个环节孩子们确实挺活跃的,但是由于操作不当(演示时大部分学生看不到;活动组织不严谨导致有的孩子趁机开小差),导致部分孩子无法完全参与进来,进而转移注意力。结合小组研讨中各成员的建议以及自己的思考,这个环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设计:

设计一:先让孩子们报自己的身高,再根据自己的身高估测1米的高度,然后引入测量工具――米尺,之后再利用米尺准确测量,明确1米的高度,最后寻找身边的1米(如1庹,窗户高度、电棒管的长度等等)。这种设计大致思路基本上和我原有设计相同,是先估测,再认识米尺,最后准确测量,再联系生活寻找1米,只是主体由“我的身高”换成了孩子们自己的身高,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应该效果会好些。

2、认识米尺。

出示米尺。

(1)谈话:每个小组的桌上有1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就容易多了。

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厘米尺,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数字相同,都是从0开始,从小到大排列;刻度线相同,两根长刻度线之间相距1厘米,两根长刻度线之间有9跟短刻度线,其中正中间一根稍微长一点。不同之处就是厘米尺较短,数字较少,而米尺较长,数字也较多。)

(2)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个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思考学生自主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3、用米尺量。

(1)提问:到底老师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呢,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小结:量物体的时候,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用卷尺或米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直。(课件演示)

(3)谈话:同学们现在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小朋友张开双手,先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还是短。再同桌合作量一量。

(4)交流。现在你能用双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

(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边哪些物体长约是1米。再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之后,全班交流。

(6)估一估,量一量:黑板大约长几米?

(7)小结: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较长的物体

四、活动巩固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带来了一卷绸带,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的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

当学生喊停后剪下,贴到黑板上。指着黑板上的丝带问:这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呢?(可以用尺量)

方法一:直接量黑板上的丝带,长或者短了,再追问:那1米到底有多长?再剪一根1米长的丝带贴上去,对比。

方法二:再剪一根刚好1米的丝带贴上去,直接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剪丝带的游戏进一步感知1米有多长,进一步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五、方法应用。

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排大约有3人。再实际排一排)

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

2.小组活动。

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

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

【教后思考:“剪丝带”和“1米大约有几步”这两个活动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

学生纷纷站在老师的身边,最后成一个半径是1米的圆。

六、梳理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张开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还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品,课后同学们可以找一找,量一量。

七、课堂检测。

a卷:

1.两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2.(1)量一把牙刷的长,用()做单位。(2)量篮球场的长,用()做单位。

(3)从直尺的0―1是()厘米;从直尺的0―5是()厘米。

3.在()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9()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b卷:

1、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铅笔长18()一棵大树高10()一张床长2()教室长10()

桌子高90()操场长200()一个杯子高10()桌子长100()或是1()

2、判断:

(1)小红身高是145米。()

(2)操场上的跑道长300米。()

(3)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

(4)因为1米=100厘米,所以长度单位厘米大于米。()

(5)一根跳绳长3厘米。()

(6)一枝铅笔长13米。()

(7)有三条带子,第一根长6米,第二根长6厘米,第三根长60厘米,哪根最短?()

1.二下推理教学设计

2.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3.日历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4.数学教学设计步骤

5.数学周长教学设计

6.数学比例尺教学设计

7.二下平均分教学设计

8.初二数学实数教学设计

9.章建跃:教学设计与好数学教学

10.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48 3876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