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优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第一篇】

[关键词]柳州创造;高职教育;

[作者简介]张映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学高级教师,广西柳州54500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8―0185―04

一、“柳州创造"对高职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由“柳州制造”推进到“柳州创造”是促进柳州工业优化升级的关键,而实施“柳州创造”关键是人才。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为全面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上的保障,但高职教育也面临三大挑战。

1.“柳州创造”需要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

目前世界上各国的竞争实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本质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实力的竞争又是人才实力的竞争,人才实力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的人才,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也就不可能实现民族复兴。创新人才培养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高职教育可以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知识、技能水平,同时,可以培养创新人才。柳州有大型企业如柳州钢铁厂、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有中小型企业如欧维姆、一汽柳特、两面针等;有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的企业等;还有新高科技开发区、官塘创业园、阳和工业新区、柳北、柳江、鹿寨等县区的工业园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有很明显差异,对人才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也不同。实践证明,柳州经济建设既需要高层次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也需要大量一线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技能型、创造型人才。高级人才既可以培养,也可以引进,但大量的一线技能型、创造型人才则主要依靠柳州自己培养,大量引进既不现实,在经济上也无法承受。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正是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2.高职教育为“柳州创造”提供再就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要实现从“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的跃进,还有许多难题有待破解。眼下,柳州企业纷纷走上了重新定位技术创新总目标的道路,由模仿跟随向自主创新开发转变等。一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面临转型,而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智力密集的产业及新兴产业正在兴起,这对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知识、技能的更新已是当务之急。同时,随着“柳州创造”的深入,各企业都在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这需要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岗位综合素质,让他们不断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然而作为企业本身,它很难实现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任务,这就要求高职教育机构与各个企业加强合作,让高职教育机构来承担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从而满足柳州从“制造”向“创造”迈进的技术门槛。

3.高职教育机构成为“柳州创造”的重要技术创新基地

“柳州创造”,就是要致力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生产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自主创新不是简单的产品发明创造,或者是技术创造,而是一个从发明到生产、到经营、到市场、到社会实践的全过程。高职教育作为一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技能、高素质的一线人才的教育机构,本身也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即高职教育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及技术创新的基地。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为社会技术进步提供资源,更好推动“柳州创造”的深入;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可以根据“柳州创造”发展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之更符合柳州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充分利用人才优势,接受“柳州创造”中的企业的委托,或者直接主动地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使学院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进企业的发展,促进“柳州制造”转为“柳州创造”。

4.“柳州创造”对高职教育提出三大挑战

挑战之一: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单一,缺乏活力。目前柳州市高职教育还未完全走出传统封闭式办学模式,只能满足“柳州制造”的需要,而不能适应向“柳州创造”的转变。高职院校未能真正构建与市场经济相接轨的职教模式。一方面,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严重短缺,广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与社会需求有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发展又面临诸多困难,办学条件差,办学机制不灵活,培养的人才数量、质量、结构不能满足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挑战之二: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差,特色不突出。当前高职教育尚未完全按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群)及技术领域需要去设置专业,名牌专业、重点专业、精品专业寥若晨星,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跟不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的需要,不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变化进行及时改革创新。专业建设基础差,实训基地设备、仪器等较少并且落后,实训环境也较差,技术无法代表现代生产的前沿性技术。专业特色不突出,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知识技能的转化、职业行为能力、创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方面措施乏力。市场化程度低,横向联合不够,教育资源分散使用,未能形成集团优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明显。

挑战之三:高职教育师资力量薄弱。高职院校的师资创新思想意识不强、专业知识更新较慢、综合素质较差,大部分是从学校来到学校,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欠缺;“双师型”教师有一定比例,但多数是以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留下或转过来的,从中专到大专教育,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实践能力都欠缺,难以做到对学生进行零距离的实训教学,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实训教师更是极为匮乏。

二、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服务“柳州创造”

“柳州创造”对高职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客观上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转变观念,优化结构,扩大规模,实施多样化的办学体制,以更好地服务于“柳州创造”。

1.转变教育思想。依托城市办学

高职教育要更好地服务于“柳州创造”,就要求教师不断努力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明确高职教育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实现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教学导向向创业导向转变。并从思想上逐步完成从“传统封闭式办学模式”向“面向社会和市场开放式办学模式”的转变,从“理论型教育”向“技能型教育”的转变,从“课堂教学模式”向“产学

研结合教学模式”的转变。真正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树立培养高技能、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观念,逐步树立起“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凝炼成“依托柳州,产学研相结合,以产养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形成符合“柳州创造”需要的办学思想。

2.加大改革力度。把高职教育做大做强

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把高职教育做大做强。根据柳州市“十一五”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对高职教育资源进行战略重组,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资产配置,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高职教育的新路子,在办学机制上走出一条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的办学路子,使高职教育在“柳州创造”中不断发展壮大。按“柳州创造”的需要,就要加快高职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步伐,引入市场机制办校育人,积极调整学院管理模式。其一,借鉴现代企业运行模式,把高职院校当作企业来经营。学院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运行可仿效现代企业的作法:明确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原材料(学院招生)、产品的生产(教育教学过程)、产品的监控(教学评价体系)、产品的营销(毕业生就业)、产品售后服务(毕业生毕业的信息反馈)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增强高职院校与市场的粘合力。其二,引入企业文化建设的CI理论,开展高职院校的形象设计,从办学理念、行为准则、内涵要求、学院标识等方面建设校园文化,塑造柳州高职教育良好的公众形象。

3.构建适应“柳州创造”的多样化办学体制

在实施“柳州创造”中,会创造出许多新职业,淘汰一批旧的职业。主要表现在:职业种类不断增加和更新,职业内容越来越具有智能化,职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职业综合化趋势明显。故社会对人才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从需求操作型向智能型转换,二是从需求单一型向复合型转换,三是从需求职业型向社会型转换。因此高职教育就要紧紧围绕“柳州创造”,开拓创新。在办学体制上,可以改变过去由政府统包的办法,改为政府积极引导、扶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以参与、合资等方式投资兴办高职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国内外著名学校来柳州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在办学模式上,可以采用与上海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两面针集团公司、柳钢企业集团、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联合办学的模式,也可采用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相结合,实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实现大众化、多样化和社会化的办学形式。

4.构建教育“立交桥”。力求在规模、层次上有新的突破

要构建一个创新型城市或者说要达到“柳州创造”的目标,高职教育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依据柳州市经济结构调整和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的特征,实行办学层次和教育目标多元化,在搞好正常的高职教育的基础上,扩展职业培训教育。要深入推广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把高职教育真正办成集人才培养、技术研究、技术创新、技术运用、技术培训、信息服务于一身的综合服务的机构,使之更符合柳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以就业为导向,依据“柳州创造”的特点,创造条件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教育。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一个品牌”(树立品牌意识)、“两个服务”(为地方经济提供人才产品和物质产品服务)、“三个适应”(学院专业设置与企业人才需求相适应,学生技能训练与企业岗位要求相适应,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适应)、“四个满意”(政府、企业、家长、学生四方满意)等为基础,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先后与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上海通用五菱公司等十余家大型企业合作,共开设“订单培养”专业班26个,为企业培养专门人才1000多人,为实现“柳州创造”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

三、提高质量提高效益。促进“柳州创造”

实施“柳州创造”,高职教育要有创新意识,打破陈规,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新观点、新方法、新模式去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柳州创造”。

1.打造“名校”“名专业”双品牌,实施品牌带动发展战略

要紧紧围绕“柳州创造”的需要,创建一批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示范型品牌学校。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借鉴发达国家已发展成熟的各种职教模式,如“逆向设计法”、“项目工作法”等模式,确定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整合课程设置,形成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方向或专业特色限选课、专业拓展任选课、素质拓展任选课五大课程基本模块。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突出学院办学特点,实现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网络化,发挥其教育资源的优势和辐射功能,带动和促进全市高职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使柳州成为广西区域性高职教育中心。

要以优质专业建设为契机,创建一批品牌专业。以“优质专业认定试点案例研究”为课题,专业建设与研究一齐抓,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步伐,突出高职教育专业的特色,淘汰一些岗位消失的专业,赋予一些传统专业新的内涵,增加一批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新兴专业。重点建设好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制造、数控技术、电子技术等优质专业,打造优质专业品牌,使其成为柳州市乃至全区高职教育的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并充分发挥优质专业的辐射和示范效应,建立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优质回报的良性机制,提高专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把高职教育做大做强,服务“柳州创造”。

2.打造“名师”品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品牌学院必须有品牌专业,品牌专业必须要有品牌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因此,要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在保证师资队伍各项指标满足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水平优秀指标的基础上,按《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的要求,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教师进修培训机制,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在学术水平上,有一批站在专业前沿的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教学第一线上,有一大批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在实践能力上,有一批动手能力强的双师型素质教师;在兼职教师中,有一批知名专家和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要通过加强教师全员培训、建立师资培训基地等措施,提高专职教师的业务素质,同时要拓宽高职院校教师渠道,积极聘请来自企业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走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道路,逐渐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3.优化课程体系。实施创新教育

紧紧抓住“柳州创造”对创新人才的特殊要求,进一步转变办学指导思想。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方向,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和职业指导,理论联系实际,使创业教育成为高职院校的特色和标志。在优化课程体系上,要加强课程建设,重点加强主干课程特别是技能课程的建设力度。按教育部对精品课程评审标准,有计划地建设院级、省级、部级的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在教学中,积极开展现代课程的模块化、综合化、功能化,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训紧密结合起来,提倡使用“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及“操作示范教学法”等,以适应学生的就业升学、创业能力、个性特长发展等多样化。在教材建设上,要推进课程教材的改革,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引入课堂,让学生学习现代专业知识和技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的需要。在课程设计上,采用模块式教学,夯实基础,拓宽层面,既“活模块、晚分流”(二年级后再细分专业)。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提高综合素质,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适应程度,更好地为“柳州创造”服务。

4.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完善质量监控机制

高职教育要积极采用适应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需要的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和运用教育现代化教学课件,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有机组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现代化水平及信息化程度。同时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学管理网络化、办公管理自动化,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与效率,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技能训练,实验室、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施实践性教育的场所。加强校内外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场地、仪器、设备等方面的配置都应与专业相适应,并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确保学生人人能动手。强调职业的基础能力、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养,以突出技能训练为主,将实践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形成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以传授知识为手段,以培养创新能力和掌握技术为重点,以发展个性为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第二篇】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长期的平民教育实践中,提出了独树一格的生活教育理伦,生活教育理论是适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系统而完整,博大而精深。而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幼儿教育思想,也是远见卓识。本文从陶行知关于创办适合国情的幼儿园、强调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等方面试论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提倡创办乡村幼儿园,创造平民的、省钱的、适合国情的幼儿园

陶行知尖锐地指出,旧时期的幼儿教育被贵族和知识阶级所掌控,失去了幼儿教育造就国民后代的意义。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当时幼儿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即效仿外国,不适合国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即所幼儿多是贵族。这样的幼儿园平民的孩子是没有机会的入园。 我国幼儿教育机构是建在大城市,在富人集中的小区。完全是在为上层社会服务。让平民的孩子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陶行知提出:“我们要把外国幼儿园化成中国幼儿园,把费钱的幼儿园化成省钱幼儿园,把富贵幼儿园化成平民幼儿园。”建设中国幼儿园、省钱幼儿园、平民幼儿园。什么是平民?在陶行知看来,它包括广大的农民,也包括城市一般市民。幼儿教育要从贵族阶级、知识阶级手中夺过来,普及到每个家庭。让每一位孩子都可以上幼儿园。这思想对于我国幼儿园的建设有很高的现实指导意义,应该把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园作为目标。中国国情具体化,就是在开办幼儿园时,考虑当地的文化,提出适合本土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思想来培养幼儿。幼儿园就是要让大众的孩子都能进入幼儿园学习。所以在开办幼儿园就要考虑,怎样用最少的钱办成最有实效的教育成果。 在节省成本上,幼儿园教材、玩具应该合理选购,切忌选购一些不实用教育用品。在选购教材要考虑是否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玩具是否适合幼儿,是否开发幼儿智力,是否锻炼幼儿体能等方面来避免选购的不适用性。教具、玩具还可以利用手工制作和废物。同样可以减少幼儿园开支。只有让幼儿园开销达到最小,才能让幼儿园收费降低,才能让更多的孩子上得起幼儿园。

二、强调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他认为出世就是破蒙,这是一种终生教育思想,尤其要重视学龄前这个阶段的教育,幼儿六岁前的教育,是人生最基础教育,这个时期可以将一个人的人格、倾向、态度、智力、体格打下正确的基础,这个基础一旦奠定,将是不易随便改变的。对于一个孩子,绝不可以失去这个宝贵时机。一定要在这期间着重培养,才能完成对一个优秀人才的塑造。可以看出陶行知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强调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对我国幼儿教育思想有深远的借鉴意义。我国对幼儿教育不重视,觉得幼儿教育不重要,忽略对幼儿的人格、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使得幼儿错过最佳学习时期,对幼儿今后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应该大力宣传陶行知的这一幼儿教育思想,使更多的家长来重视孩子幼儿教育问题,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关键期得到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祖国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

三、开创幼儿创造教育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创者。他极力提倡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并认为幼儿有很强的创造力,幼儿创造力是经过祖先遗传下来的,蕴含祖先们卓越才能,必须挖掘出幼儿身上这一财富。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把埋藏的潜能发挥出来。在当时,幼儿成长环境受到各种封建礼教束缚,幼儿身心得不到充分发展,使潜能也得不到开发。这将是对祖国接班人的摧残。所以一向注重幼儿教育的陶行知开创了幼儿创造教育。

陶行知认为,在幼儿创造力发展关键时期,幼儿创造力是需要重点培养,要是错过幼儿发展创造力的关键期,那么对今后学习受到影响。如张衡数星星,骆宾王作诗,曹冲称象,牛顿自制风车,爱迪生孵蛋等等,这些杰出的科学家,在童年时期就表现出极强的创造力,儿时正式抓住了对创造力的培养,并提供培养创造力的良好环境和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已具备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陶行知提出,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过程中要给幼儿体力和心理充分的营养,在日常生活上,建立良好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对幼儿宽容、民主。只有做好这些才能最大限度让幼儿创造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增长,甚至能使幼儿创造力发挥到极致的作用。

创造教育起点是创造力的萌芽阶段,也就是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肩负起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这一圣神使命。陶行知的这套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好方法,对于当今的幼儿园同样适合。现在不少幼儿园采用陶行知这一理论,并不断摸索改进,教研出适合本园特色的创造力培养方法,同样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培养绝不是简单的说教方式,而是在教学中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刺激和自由发挥、发展的机会。让幼儿多看、多想、多动、多说以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让幼儿养成自主创造的思维习惯,同时还创设适合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幼儿在民主轻松的教育环境中创造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是具有先进性,前瞻性的。他的幼儿教育思想对现在的中国幼儿教育发展有积极指导意义。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幼儿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华名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史[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第三篇】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借鉴、改革,适应市场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满足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这也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面临的热点问题。 一、借鉴国外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 发达国家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虽然各发达国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存在差异,但都面临着经济环境对人力资源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他们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有许多长处值得我们借鉴。 1.加强基础教育,进行课程改革 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普通文化水平的提高,强化普通文化科目的学习,并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而不单单偏重技能的掌握。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知识性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学生毕业后就业不一定对口。为使学生具有广泛的职业适应性,为其升学或就业两种选择提供条件,学生可以在各学科之间跨科选修,而且将相近学科合并为一个综合性学科。 2.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将职业教育定义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IVET),在培养学生能力时“强调培养创业能力、创造性、集体合作和交流的能力。”突出培养“创业”能力。包括培养工作中的自我谋职技能、创业态度、创造性和革新能力,把握和创造机会的能力等。美国、英国、瑞士和日本等国家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超前培训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能力。 3.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层次 “技术与职业教育应融入终身教育之中,必须更有效地与中等、高等及成人教育相结合。”中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结构、层次的多样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从业人员文化基础、科学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提供了需要和可能。如日本专修学校中的专门学校、加拿大的技术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这就意味着今后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将逐渐转向中等以上的教育阶段,不仅办本科专业,而且还办研究生层次的专业,以构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立交桥,适应科技与经济发展对各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4.抓好职业指导 一些发达国家中的职业教育强调基础职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基础职业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社会职业,培养职业意识,做好就业准备,进入职业角色。学校十分重视广为学生提供职业信息,培养学生对社会职业的兴趣以及独立选择职业的能力。一般按照各年级不同的发展阶段,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指导,各年级有不同的指导主题。 二、改进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针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发展的状况,我们应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中职教育办出特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开展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要想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在整体上改革那些影响创新人才成长的要素,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创新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育人环境,而这又源自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中职教育必须超越现行的教育观念与体制,从狭隘的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由注重共性教育向尊重个性教育发展,由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学生创造力和实践力的培养转变。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先进的课程设置办法和模式,走学校与社会联合办学的道路,模拟试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就业环境。 2.实施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务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 3.注重中职学生未来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一,要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来临的新形势,每个社会成员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求得生存与发展,如果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致使个人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情操,那他的才能也就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创新成果更不会造福于社会。 第二,终身教育的思想要让学生掌握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就业技能,这就要求加强基础知识学习,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需要厚基础、宽口径、活模块的课程改革,既可增强学生社会知识性,又能为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通过实践引导和创新引导使创业教育与生产教育结合起来并上升为产、学、研结合模式,让学生直接感知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的实际内容。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范文【第四篇】

体育教学中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其中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对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到:“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原则

面向全体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是只关注于一个学生,而是要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关注。也就是说,关注整个学生群体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让每个学生个体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和环境,注重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处于弱势的学生也能对自己充满自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民主宽松的原则。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中学生正是思想意识形成的阶段,要允许学生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想法,保护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于我们看来幼稚荒唐的突发奇想,要有耐心并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体验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和生命价值。

个性发展的原则。我们应该承认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学生的心灵和他们的面孔一样都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所需要的学习体验,都必须以个体的能力、兴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来决定。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造成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又由于社会活动的多样性的特点,学习感受、体验、经历、认识也有所差异,教师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衡量每个学生,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鼓励学生不同个性的良性发展。

交流与合作的原则。社会的未来发展,为人才培养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在不同的环境与人成功地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是新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现实社会的基本状况就是学生缺乏交流与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而体育教学本身就应该成为学生交流感情、学习协作的过程,为此,在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上,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主动交流和合作创造条件。

体育教学内容与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社会学认为:“凡两人以上具有交互行为和共同关系行为的一群人都可称社会。”体育教学是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教、学、练的交互行为来完成教学任务的群体。因此,体育教学本身可以被认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微型社会。几乎所有的练习过程都是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在众多的社会交往中,师生、学生之间的身、心的接触频繁发生,从而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人具有两重性,即人既是有着细胞器官等组织系统的生物人,又是有着丰富情感和独特个性的心理人,而从本质上看,人是一个社会的人,扮演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因此,人是离不开社会的,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适应社会环境。而体育活动就如同人进入社会环境前的“模拟场”,是对人能力的最好的检验工具。体育运动技术和运动方式的高量换率,对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由于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很有可能今天的尖端科技一夜就被淘汰,知识更是如此,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拓宽人的知识面,不断地培养人的应变能力,使人在社会环境中乐于和有能力接受新知识。体育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这一动态系统的最大表现是运动技术和方式不断追求最佳效用的有序进程。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一般总是根据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来!择和使用运动技术和运动方式,同时,为了使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能尽快实现,他们必然要不断地创造现在已有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方式,得到最佳的功能和效用。体育活动的内容全面、多样,更显层次性,人都有一个向上的心态,在达不到较高目标时,必须在实践中寻找不足、积累经验,采取针对性的活动措施,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体现出自我价值。

体育活动能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体育活动能培养竞争与合作能力;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社会情感和耐挫力。

如何评价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学生竞争意识的强弱;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学生的自信程度,能否正确认识自我。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呢?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间的交往是一种能力。人的生活和工作中离不开这种能力。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未来社会更需要这种交往能力。中学生年龄较小,且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学生来自农村,他们接触的社会关系较少,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往。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多种人际交往及相互之间配合的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等这些集体性活动,最能体现学生个人与集体之间、与小集体之间的交往关系,教师应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摆正个人的位置,处理好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体育教学中教学比赛、游戏、保护与帮助等,无不体现出人与人的交往,学生很容易在这种体育活动中使自己潜移默化地学到与人交往的经验,发挥个人与集体的相互配合能力,为今后的社会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未来社会的竞争,特别是人才竞争将会更激烈。所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正是为他们步入社会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如果一个人没有积极的竞争意识,就很难立足于社会。而竞争意识的培养,再没有比体育竞赛中优胜劣汰、能力至上的竞技法则更直接、更生动形象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胜负观教育。胜利了,要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失败了,要找出原因接受教训,为下一次胜利而努力。要让学生懂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由此延伸到生活中,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胜不骄,败不馁,振奋精神,克服困难,永远成为强者。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创造性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注重创造力的培养是个性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表现为求新求异,独特的思维、行为方式等。中学生正是培养创造力的有利时机,此时,他们的创造性有了较充分的智力基础,较强的意志力和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抓住此时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不失时机地进行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创造性的培养要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才能达到潜移默化,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在体育活动中自我发现和解决问题。如徒手操的练习,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编操原则方法,让自己创编动作。又如技巧、武术等让学生自己编成小套路联合等,学生通过思考,锻炼了创造思维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为学生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或多或少存在着“4-2-1”溺爱综合征,一帆风顺的学习使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减弱,当他们走上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受挫力是不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施加心理受挫的影响。要使学生在完成体育动作的时候,除了靠灵敏和善于动脑外,还要靠意志去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和障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设置一些困难、挫折环节,在原有的练习内容、方法和要求上提出更高的目标,使学生想尽办法克服困难,有意磨练他们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挫折的品质,从而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信,正确认识自我。自信心是在正确认识、评价自我的基础上提出的。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总拿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或有的人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卑的心理使他什么也不敢做,什么也不愿做。这两种情况均属心理不健康。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体育成绩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很活跃, 示范也让他们来做,这些学生往往很自信,精神状态也好。而那些能力差的同学往往对自己没有信心,更不好意思去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甚至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细致观察,有意识地为这些能力差的学生创造展示其优势、特长的机会,由简到难,逐步培养其自信心。同时,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逐步树立自信心,在集体中和大家平等相处。

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教学目标,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竞争意识、创造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树立自信心、正确认识自我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有能力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氵郭、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季浏、胡增荦著:《体育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季浏:《体育与健康 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徐建群:《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教学与管理》,2001(4)。

6.薛雨平:《学校体育课程的社会化取向》,《体育与科学》,2002,23(2)。

48 1625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