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释义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释义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释义1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作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体现在其由来、内容和方法上,都有着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经典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显著特征。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特色

中图分类号:D616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17)01-00025-06

随着中国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大多数国内学者有着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其内涵侧重两个方面,即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前者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规定了中国发展的方向、原则和价值目标,区别于资本主义;后者强调这种社会主义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具有国别特色的社会主义,区别于教条主义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两者之间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国外学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学者将其定义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版的马克思主义、后社会主义等,认为中国打破传统社会主义框架,利用资本主义经验又克服其弊端,为超越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和缺陷提供了一种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有些学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概括为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等,认为其超越了华盛顿共识的改革模式和特定前途,但这种概括模糊或回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还有一些学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为儒教资本主义、威权资本主义等,认为中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1]这其中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分析,也有相当程度的误解、误读和意识形态偏见。究竟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及特色所在,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也是增强“四个自信”的关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社会主义

正如同志多次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其他什么主义。[2]它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既超越了马克思所批判的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也不同于民主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等现实中的思想流派,其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

“社会主义”一词自产生至今有三百多种界定,[3]而在形形的社会主义流派中,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成为科学,是因为其超越了其他流派从道义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的空想,以及无法触及资本主义固有矛盾而寄于其自我改良的幻想,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为两大理论基石,深刻揭示了资本主x的根本矛盾以及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历史使命以及建立新社会的途径。在马恩的设想中,未来社会是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实行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4]

然而,现实中社会主义的产生与马恩所设想的有所不同。首先,社会主义革命最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发生,而不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这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代变化有关。按照马克思的论述,在资本的积累和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都达到顶点时,便产生了国内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体和主体条件。但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代后,资本的全球扩张和掠夺使得两大积累转移到整个世界体系中进行,资本越来越集中在发达国家,贫困越来越集中在落后国家,资本主义的内外矛盾转嫁到了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身上并使其率先具备了革命的主体条件,最终导致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发生。[5]这也带来了随后的第二个问题,即不具备物质客体条件的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关于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探索。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就是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来“走向”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有益尝试。而后斯大林建立起以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苏联模式并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推行,但在实践中日益显露出诸多弊端。这促使南斯拉夫等国家开始探索不同于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也由此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提出了“社会主义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问题。至此,苏联的实践给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两个课题:第一是落后国家能否直接运用马恩关于未来社会的一些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二是社会主义模式是否具有多样性。

上述课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得到了回应。经过、邓小平等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围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自己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一是明确社会主义模式具有多样性,冲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提出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不同于马克思论述的经典的社会主义,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走向完全的社会主义。三是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上述三点从根本上回答了长期困扰落后国家的究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扬弃以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坚持唯物史观,坚持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并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坚持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取向。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处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历史方位,是落后国家迈向马克思所论述的经典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和特殊历史形态。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是现实各社会主义国家立足各自国情、建设有国别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的一种。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中国国情相融合的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释义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共性,运用于实践时必然由于时代特点和各国情况的不同而体现出鲜明的国别和民族特色。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框架内,基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基本国情,形成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一)特色由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之一,就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与中华民族的曲折命运以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紧密相连的,这也是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由来。

中国曾经是历史上的东方大国,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和辉煌成就,但又在近代惨遭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国家和民族自尊心受尽屈辱。在寻求救亡图存、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道路上,封建改良主义、旧式农民革命以及仿效西方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实践中相继失败,而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也只能促成国人在思想上的觉醒而拿不出切实的救亡方案。这时由俄国十月革命传来的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列宁的反帝民族解放理论,为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困境的中国指明了方向。在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通过艰苦斗争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与国家与尊严、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联系在一起。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成为中人民的坚定信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围绕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富强展开。经典社会主义原本就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这一理想目标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追求的繁荣富强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等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也是对中华民族富裕与强大的探索,他们既是马克思主义者,也是爱国主义者。面对中国与经典社会主义生产力条件的巨大差异,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原则并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线进行改革开放和全方位建设,解决了由初级阶段迈向经典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富强及复兴的时代课题。也正因为如此,有的国外学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称为“民族共产主义”。[7]这一提法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蕴含的民族复兴和爱国主义因素,这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的重要区别。

(二)特色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是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其具体内容上有着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经典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显著特征。

1、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但在公有制的实现条件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也指出,单一公有制的建立和私有制的废除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前提,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实现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具有水平低、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与之相适应,因而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相比资本主义国家私有制,中国相当数量的国有经济部门掌握国家经济命脉、主导国民经济发展方向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这种“社会主义属性”的优势在近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得以成功应对,并给全球经济注入了活力。[9]而相比苏联模式单一公有制,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而既发展又引导的方法,使得中国在兼容资本的同时将其纳入国有经济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轨道,形成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

2、激励又约束市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具创造性的实践。此前,不论按照西方市场经济理论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市场是与私有制紧密相连,而与社会主义制度是不相容的。为了解决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提出市场机制中性论,认为市场本身不具有基本制度属性只是经济运行机制,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该利用市场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显著区别在于,市场既被激励又被约束,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使其运行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这突出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国家中长期规划和政府宏观调控之下,这种宏观调控因有相当数量的国有经济作为载体和传导机制而更加高效。这种将政府与市场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有效地避免了近年来国际上盛行的美国新自由主义模式下过度的自由市场导致的经济与社会危机,使市场从属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而不是主导其发展。

3、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上的鲜明特色,就是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与西方先有国家后有政党、各政党间通过竞争上台执政的政党政治逻辑不同,中国政党先于国家体制产生并缔造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创立和发展新中国中所作的艰苦努力及成就,使其有了深厚的执政基础。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坚持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并重视推进自身建设,这使其保持了先进性、代表性以及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发展了广泛的人民民主并塑造了不同于西方多党竞争制的合作和谐的政党间关系,形成了协调凝聚各方力量的执政机制。上述因素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使得中国保持了长期的政治稳定、改革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高度的凝聚力和组织动员能力,这是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持续推进改革及经济社会发展并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障。

4、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许多相通之处,如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的传统,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大同的社会理想等等,因而“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10]这成为两者可以融合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未割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而是充分吸收其中的合理因素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包含着平等公正的社会主义共性价值追求,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精华如爱国主义、和谐思想、诚信仁义观念等融入其中。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中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谐社会、共同富裕、中国梦等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这种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思想理念形成了不同于西方价值观的文化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优势和自信。

5、融入但不依附于世界市场的对外开放。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个现实就是他们处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市场体系中,因此如何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处、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主题转换为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的突飞猛进而愈加紧迫,社会主义国家既不能被排除在世界经济体系之外,又不能在融入的过程中被世界市场所同化;既要同资本主义主导的国际秩序接轨,又要保持经济自主性;既要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又要防止其弊端。中解决上述问题的做法是,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相结合,一方面主动融入世界市场体系,利用全球化的积极因素发展社会主义,另一方面自主制定对外开放战略,将开放与维护经济结合起来,并努力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正因为如此,中国既利用世界市场大力发展了生产力,又避免了如某些发展中国家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实现了在全球化中的自主发展。

(三)特色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遵循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方法和原则,这也是不同于其他国家建设的独具特色的中国经验。

1、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思想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几经曲折,正是由于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中国才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关键时刻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勇于创新、大胆试验,使社会主义成为具有生命力的现实模式而不仅仅是来自书本的信仰。国外学者也认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使中国免于陷入脱离社会发展阶段的乌托邦式社会主义。[11]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在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关键节点上能够勇于创新和试验,对其中有争议的问题如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否相容等坚持以实践标准来检验,并以实践的最终结果来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持持久活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2、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而提出的实现人的解放和本性复归的重要命题,现实中这一问题并未解决,并因资本主导发展的逻辑带来贫富差距、社会不平等、环境恶化等对人的发展的诸多制约。中国在发展问题上既立足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又在发展理念和方法上立足超越资本逻辑及弊端,致力探索并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努力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从坚持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都体现了发展的人民性导向和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在发展措施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强调将经济发展与消除贫困、促进公平正义、美丽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文化生态条件。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方法,为超越资本主导发展的缺陷提供了社会主义的视角和途径。

3、渐进改革。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径,而在改革的具体方式上,中国走了一条由点到面、由增量到存量、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改革带动各领域的全面改革、改革发展稳定相结合的渐进式道路。如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经历了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逐步减少指令性计划、加大市场调节比例,并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在国有企业改革上,也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对国有企业形成外部压力,促使国有企业加快建立面向市场的现代企业制度。相比俄罗斯东欧国家“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是允许试错并随时修正改革方案,避免改革风险和不确定性带来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先立后破,避免了激进改革下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制度真空并可能由此导致的“混乱的效率损失”;有利于保持民众的改革理性并降低改革的社会成本,从而使中国这个体量庞大的国家在三十多年的改革过程中始终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稳定,这也是中国改革能够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4、自主发展。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但在改革发展的方向上坚持独立自主,绝不照搬和盲从。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中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即使在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时,也没有改旗易帜而是更加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旗帜和方向。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中国没有走向英美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也没有照搬西欧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而是基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和有着浓厚中华文化传统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探索立足本国实际的、有国别和民族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在体制转轨和发展转型的路径上,中国没有追随西方“华盛顿共识”的新自由主义样板,而是在转轨中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市场化改革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并在与国际市场接轨中确保经济自,避免了“华盛顿共识”下众多发展中国家深陷转型泥潭的困境,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稳步快速发展。实践证明,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坚持独立自主、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和方向的关键因素。

综观世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意义。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崛起填补了剧变后东方世界的意识形态真空,使得社会主义的声音没有在世界历史中被淹没,反而引起了整个世界对社会主义的重新审视,而福山所预言的“历史的终结”最终并未实现。[12]对于处于低潮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市场原教旨主义和福利资本主义两种主流模式的另一种发展路径,这证明了各国因历史、文化和国情不同而必然带来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并在多种发展模式的并存中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不同于华盛顿共识的另外一种途径,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探索自身特色发展道路的经验正被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所重视,并启发他们走上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展望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不断发展与完善,将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并在多样性的世界中“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13]

参考文献:

[1] 参见[美]乔舒亚・库珀・雷默。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4(7):7-8;[美]阿里夫・德里克。重访后社会主义: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24-35;马启民。国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评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6):53-57;徐艳玲、申森。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6):89-93.

[2] 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8.

[3] 辛向阳。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多维解析[J].红旗文稿,2009(24):20-2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5] 鲁品越。社会主义诞生条件的分x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8):106-113.

[6] 列宁选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7.

[7]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301.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39.

[9] 范春燕。近年来西方左翼学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争论及其启示[J].国外理论动态,2011(7):28-32.

[10]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86.

[11] [俄]季塔连科。伟大的胜利 伟大的变革――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5):88-91.

[12] [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

[13]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6-7-2:002.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4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释义,希望能够让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党史专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曾参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

到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相当长时间里,答案不那么明确。中共十七大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概括了它的两个重要内涵: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什么内容;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理论。在2011年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七一讲话中,同志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问题,概括了它的基本内容。十报告继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大内涵作了新的阐释。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报告讲了两段非常重要的新话——一是强调了道路的重要性。同志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这四个“关乎”将其重要性说到了近乎极致;二是对道路的内涵作了新的概括,在十七大报告基础上增加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句话。为什么增加这三句话呢?它表达了三个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特征和新内容。加了这一条,原来讲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四位一体”就扩充为“五位一体”了,四项建设成为五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完善。加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语,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目前还存在贫富差别过大问题。十报告为解决这个问题,强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这是符合党心民意的。加了这三句话,再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的目的性就全面了,对道路的表述更加完善了。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比十七大报告,十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和指导作用有新的提升。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历史意义,报告从三个维度作了定位:

从历史维度言,强调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邓小平、和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历史确系如此。特别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内外形势异常错综复杂,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明确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坚持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方针,随后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中国从此走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这个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不断发展。

从实践维度言,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从理论维度言,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报告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去比较多地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实现现代化之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作为未来的愿景来谈的。十报告将愿景提升为总任务,具有更直接的明确性和实在的目标性。这是理论认识的一大跨越。

也正因为报告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有上述新的定位,因此,在笔者看来,这三者可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砥柱。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12期,出处

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3

关键词: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辩证统一,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中国特色,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从理论体系上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渊源的承续特色

从理论渊源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承续性特征。这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看,是坚持和运用上述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必然结果。

其次,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一脉相承。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无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国科学运用的理论结晶。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现实启迪,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有机统一体。其三个组成部分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立于中国实际,围绕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这一理论主题,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结果,体现出鲜明的相承性特征。

第二,理论品格的创新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充分体现出创新的特征。

邓小平以超人的胆识和巨大的理论勇气,针对“两个凡是”的束缚,在坚持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阐明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经验,形成了比较完备系统的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并就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现实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从而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又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第三,理论风格的民族特色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这种民族性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前提下,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汲取理论资源。例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总体的形式融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渗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诸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其次,表现在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加以创新,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理论概括。邓小平理论对传统文化中“藏富于民”的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做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传统文化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与时俱进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做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论断;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得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都是既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高于上述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创造,更好地做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最后,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中华民族的形式,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第四,理论体系的开放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提法实际上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特色。

这一特色主要表现在,从理论自身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不仅体现于它是在借鉴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明精华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我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结果,而且体现在这一思想体系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着蕴涵有实践和时代精华的要素。

一方面,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创立的思想,从理论上提出并初步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实践条件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得这一理论继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肩负起既坚持这个理论、又顺应客观实际的变化创新发展这个理论的历史责任,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将这一理论继续推向前进,体现了这一理论日益发展和丰富的内在规定性。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从制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大异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自主探索的结果。相对于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体制上,与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把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功能同社会主义保证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独特的所有制结构。在不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再次,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方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突破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只能是按劳分配的传统观念,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观念。

第二,在政治体制上,与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和集中的政治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体现了民主与的辩证统一,突出了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和稳定的职能。与人民民主的国体相适应,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有效的政党制度,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三,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

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文化发展多样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治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反对和抵制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发展中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同时,要发展多样化的文化。人民的文化需要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的特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性文化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立足点、着眼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多样性文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文化艺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从实践上看,找到了一条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领导人民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这一实践始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总体概括和外在表征。

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时展要求的新的发展格局。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伴随冷战结束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这种变化及其引发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逐步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格局。

一是适时启动和加快对外开放进程,改变了过去的封闭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对外开放、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全新格局。二是改变了过去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先发展起来,形成了差异化、差序化的发展格局,整个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分工、协作、竞争、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建立在竞争和效率的基础之上。三是改变了过去经济部门和社会部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不分的格局,适时推动社会部门与公共部门的建设,整个社会开始呈现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野、经济领域效率提高、社会领域迅速发展并开始承担社会整合和维护社会公平职能的局面。四是逐渐从外延式、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集约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开始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依托,结合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我们就能清晰地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

第一,科学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过程,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浓郁的科学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实践特征。

首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及由此而来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党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取向,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其次,立足现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科学性特征的重要标志。邓小平认为,“真正的马克思列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3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现实条件,邓小平有过精辟的论述:“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4建立在这一科学的认识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经济建设中心论,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一个现实的基础上,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和任务,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再次,在发展步骤和发展规划方面,坚决纠正了战略目标超越历史阶段的急性病和战略措施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政治化的失误,坚持战略目标的现实可能性与战略措施的可行性的统一。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参照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精心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步骤。提出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邓小平提出了循序渐进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开放性特征

正如同志所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性决定了它也必然是开放性的,开放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特征。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融入世界发展中的,本身已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它既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发展的一部分。

其次,从内容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十分注重对各国经验、模式、手段的借鉴与吸收。在分清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实现手段基础上,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

第三,渐进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在探索和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得以前进的,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渐进性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历史性表征的概括。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循序渐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逐渐加深对“三大规律”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在摸索中前进、巩固中提高的过程,具有内在的逻辑发展理路。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问题,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6这实际上就是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循序渐进性的深刻理解。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循序渐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既有形式的改变,也有内容的更新。

第四,全面性特征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的全面发展,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不断培育、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关系,客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实施“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的具体的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全面性的发展特征。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同志在上述基础上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构。这一探索过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追求全面性特征的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自己的路。这条道路的基本轨迹就是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走出“中国特色”。可见,只有真正弄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性,才能真正高举这面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旗帜。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2.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4.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及其发展4

邓小平第一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提出。此后,在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标题中,6次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字样。十三大报告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十四大报告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五大报告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六大报告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七大报告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报告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所不同的是,20世纪80年代,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述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世纪90年代这一表述变更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1世纪,十六大之后则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十三大报告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作过有益探索,取得过重要成就,也经历过多次曲折,付出了巨大代价。

十四大报告在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十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丰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五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实践证明,作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论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十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论述的新意在于:不再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其他三个政治制度并列,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的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从各个领域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先体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上。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方面,我国实行的是建立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制度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人民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则是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方面,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强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方面,我国坚持公平正义,倡导和谐互助的社会理念,正视社会差异,扶助困难群体,激发社会活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赵哲 辑)

48 583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