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应急物流能力存在的问题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乡镇应急物流能力存在的问题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乡镇应急物流能力存在的问题篇1

2008年春节前后的一场特大雪灾,让我国许多地方都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在抢险救灾和灾后的重建工作中,许多人开始了解和熟悉“应急物流系统”这个词。的确,在近年来的“非典”、“雪灾”等事件中,各地的应急物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就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促进我国各地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

一、应急物流的概念

所谓应急物流,就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管是2003年爆发的非典事件,还是2005年的禽流感,这样的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或者是卫生事件,都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然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而单靠市场经济机制的自我调节,很显然不可能解决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的运送问题。因为突发事件往往伴随着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这样的特殊时期,市场经济的功能会减弱,甚至完全不起作用。比如非典时期,在深圳特区就有一瓶白醋卖出一百元天价的事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社会的物流体系发挥其应急功能。

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不同,普通物流既强调物流的效率,又强调物流的经济效益;而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更强调物流效率,但是没有物流的经济效益产出,或者在很多情况下,应急物流是强调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这也就决定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在大多数情况下,政府成为了应急物流的提供者。应急物流系统往往弱化了经济效益,而强调社会效益与物流效率,在这样的条件下,单靠追求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是无法提供的。

二、应急物流系统的特点

(一)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的政府主导性

应急物流的体系和机制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善应急物流的基础保障外,还涉及应急物资的筹措与采购、应急物资的储备与调度、运输与配送等方面,而这些工作需要一个机构来组织协调,才能顺利完成。应急物流建设中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不可能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来提供,所以这个协调机构就只能是由各地政府根据应急方案从各单位紧急抽调人员临时组成的。

(二)应急物流系统建设的全民参与性

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虽然以政府为主导,但这并不意味国家的其他公民、普通的企业就可以袖手旁观。历史经验表明,应急物流是整个社会功能的体现,往往需要整个社会的全民参与。比如非典时期和雪灾时期的相互救助,都需要依靠全民参与才能取得应急条件下的最后胜利。

(三)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的效率性强于效益性

应急物流系统不同于一般的物流系统,应急物流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物流系统的六个基本要素外,还具有特有的要素“时间”。所以,由于应急物流的突发性特点,在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中,我们往往更强调应急物流需求的效率性,也就是强调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将一些紧急物资运输到目的地,而不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一般物流系统建设所考虑的投入产出对比下的效益性。

三、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的难点问题

(一)成立应急物流指挥机构

在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的紧急状态下,产生了应急物流需求,必然要求政府建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和运作系统,对各种国际、国内资源进行有效地协调和调用;及时提出解决应急事件的措施或指示;组织筹措、调拨应急物资、应急救灾款项;根据应急物流需要,紧急动员相关生产单位生产应急救灾物资;采取一切措施协调、疏导或消除不利于灾害处理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障碍。因此,各级政府有必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结合政府结构和物流的运作流程,建立一个常设的、专业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对应急物流的建设进行全面指挥。

(二)建立准确、可靠的信息情报系统,重视信息的准确传递

在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中,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系统非常重要。以2008年受雪灾影响的广州火车站为例,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不畅,没有及时、准确地运输信息。火车受阻,在旅客滞留的最初两天,广州火车站广场上的大型电子公告牌上没有任何消息,后来车站开通了广播喇叭,进行语音播报。但是可以想象,十多万人聚集的广场上人声嘈杂,稍微离得远一点,人们就什么也听不到。维持秩序的警察和志愿者也无法为旅客提供实质性信息,甚至已经可以预见未来几天无法开车,铁道部却还在卖票。广州市地方政府呼吁农民工在当地过年,铁道部却说只要几天就能处理完滞留旅客,致使几十万旅客滞留广州站。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的信息情报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是中心工作的重点,中心能否在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和公共事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全在于该系统的准确与可靠性。因此信息情报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指软、硬件或网络的建设,更重要的是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通过信息对业务的调控能力等。同时加强公共信息的共享与沟通促进公共信息系统畅通需要规划并建立一个联合信息中心,对所有的信息进行一元化管理。配置信息官员,同时向媒体持续的信息,使公众通过媒体了解政府信息,避免接受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树立政府的形象。搞好通讯系统的技术支撑和设备更新工作,促进机构间的协作和信息沟通。

(三)运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和手段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还存在减灾装备和储备物资技术水平落后的局面,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应强调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和手段的运用,大力提高抢险手段的机械化水平和隐患的探测手段。对于突发性的重大险情,加大技术方案和技术手段的储备,提高重大风险的应变能力,如避难指挥系统。进行现代应急理论和应用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加强重大技术攻关,发挥科技在应急工作中的作用,提高应急管理的科技含量。加强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遥感RS、计算机、通信等先进技术在应急信息系统、指挥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加强对外交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提高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水平。

(四)鼓励公众参与,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不只是政府的事情,要想更快、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强对群众的引导,广泛发动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全民参与的氛围,同时加强与促进志愿者的参与和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应当制定与志愿者、社区相衔接的统一管理救援物资和捐款措施,并指定一个专门机构,加强救济资金的统一管理。

(五)建立应急物流系统中的信息披露机制

应该明确一点,应急物流系统一般情况下都是与灾害事件相关的。在这种特殊时期,人们对于信息的及时特别关注。所以,应急物流系统中所涉及的公共信息不同于国家安全信息,应该及时、公开、透明地披露,以达到稳定社会和公众信心的目的。同时开展灾情的信息披露,有助于公众对政府的监督,提高各级政府的灾害管理能力,开展社会公众灾害应对教育和演练。另一方面,公众如果了解了各种灾害发生的过程,掌握了一定的灾害自我保护的技能,也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对于预防灾害的心理、行动和物质方面的应对能力。

四、结束语

应急物流系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各方面的投入与支持。只有在政府的精心组织下,在全社会共同努力和参与下,才可能真正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功能齐备的应急物流系统,为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乡镇应急物流能力存在的问题篇2

摘要

近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凸显出应急物流的建设在我国的重要性。本文介绍了应急物流的概念及特点,通过对国内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进行分析,总结我国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并做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物流 问题 思考

一 、应急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殊物流活动。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向、流程、流量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但是应急物流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来实现其物流效益。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

由突发性自然灾害、 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等引起的应急物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受灾地点和时间的不可预知性,由于无法准确地估计突发事件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强度大小、所需物品的数量等因素,使得应急物流的内容和活动变得不可预知。

(二)时效性和紧迫性

当自然灾害突然爆发时,为了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急物流对时效性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有效的反应,以最快捷的流程、最安全的方式来进行应急物流保障。应急物流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和后果的严重程度,故应急物流活动具有紧迫性。

(三)弱经济性和公益性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民的生命财产是最重要的,不惜一切代价把受困群众及时救出,及时救治。在应急物流中更多的是社会公共事业物流而非商业物流,把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放在社会效益之后,而公共利益相对于经济利益也必然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应急物流在整个救助过程中对经济代价的考虑比较小,淡化了物流的成本,体现出了强烈的公益性特征。

(四)非常规性

由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不确定性,使得应急物流无法像普通物流一样按着程序来,必然存在"越权"行为,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许多普通物流的操作环节将被省略,整个物流流程将表现得更加紧凑、更加顺畅,此时应急物流行为表现出很浓的非常规性色彩。

(五)政府与市场共同的参与性

由于应急物流的供给是需求产生后,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全社会采购所需的应急物资。为了保证应急救助工作的顺利完成,救灾指挥部门的运作必须首先依靠强有力的政府职权,所以应急管理工作往往伴随着政府和社会的介入,因而应急物流运作的主要问题就是应急物流活动的协调和一体化运作。

二、我国应急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突发事件的预警不够

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监控水平有显著提高,但对于地震、雪灾、海啸等自然灾害仍不能做出较精确的预报,还是会对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痛苦。

(二)应急组织机制不健全

应急物流的组织协调人员大部分是从各单位临时抽调的,应急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调拔等职能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地区和企业,彼此间缺乏有效协调、沟通和整合,缺乏系统性和预见性,组织效率不高,在应急物资的流向、流量、流程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杂乱无序的现象,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指挥。

(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不完善,运输通道能力不足、铁路网络结构薄弱、民航支线机场数量缺乏、公路通达度与衔接度明显不足、分区域运输网稀疏。此外应急物流网络信息通信设施不够完善, 通讯保障措施不足,给指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四)物资储备体系不完善

当自然灾害发生后主要依靠国家调拨资源、或者利用军队的资源,以及国民捐赠的物资。救灾的物资分散于各部门、地区储备,物资保障成本较高。救灾物资捐赠基本属于应急捐赠,很容易出现种类、时间上的供需不平,以及救援初期应急物资缺乏而后期供应过多、浪费等问题。

(五)相关法律法规缺失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备的应急物流法律法规和政策,现存的通常以试行、暂行、意见和通知等方式存在,缺乏稳定性和强制性,彼此又各自为政, 缺乏衔接,内容严重滞后且可操作性差,大大降低应急物流的运送效率。

三、对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的思考

(一)加强应急物流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应通过图书、报刊、电视、网络等方式向全民宣传应急物流知识,让民众了解应急物流的目标任务、运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对应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职责和熟悉各环节。面向社会,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定期进行应急物流演练。

(二)建立协调统一的应急物流指挥系统

我国应根据政府结构和物流的运作流程,整合国家军队、地方相关机构建立一个专业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用于救灾指挥工作,以确保应急物流高效、顺利地实施。当自然灾害发生时,中心可以根据有关政策、应急预案和收集来的信息对国内外资源进行协调、调用,对物资采购、储存、运输等方面进行指导,对应急物资进行管理和调配,使整个应急物流体系高效有序地运作,在最短时间内将物资送入受灾地区。

(三)加强应急信息建设

自然灾害发生时,信息流的通畅直接影响应急管理工作的成败,是成功应对灾害性应急物流的物资基础。我国应建立功能齐全、反应灵敏的信息统管部门,专门负责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和战略判断。建设打破部门界限及不同部门的信息垄断边界的信息共享平台,尽快建成部级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中心,达到应急信息的联动。

(四)加强应急法律法规的建设

健全应急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监督、检查制度法规,增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应急物流管理的立法工作,明确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处理机构和权责划分,使应急物流的实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依照法律规定,强化地方政府在平时对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乡镇应急物流能力存在的问题篇3

(一)成立机构,落实具体责任

镇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欧强彬任顾问,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文兵任组长,分管领导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李建宇任常务副组长,各村(居)委会主任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政综合办,明确镇党政办主任周志勇兼任应急办主任,切实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为全镇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完善预案,加强体系

根据“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镇党委、政府修订完善了《**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编制完成了《**镇安全生产应急预案》、《**镇粮食生产应急预案》、《**镇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30个专项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演练,按照《**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镇党委、政府认真制定了《**镇浯溪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转移应急演练方案》,5月11日在浯溪自然村,组织开展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转移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了群众防灾自救意识和镇村干部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规范信息报送,预警机制健全

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对突发性事件的预测分析、综合研判等工作,特别是森林防火和汛期,能及时采取电话、广播、信息等手段向群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群众及早做好防范准备工作。加强和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镇党委、政府组建了由各部门负责人和各村(居)支部书记为应急信息员的应急信息队,建立了《**镇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要求事发地各村、各部门对于突发事件信息、重大紧急信息,必须第一时间向镇政府报告,统一由镇政府应急办负责收集、汇总后,向县政府应急办和相关部门报送,对因迟报、漏报、瞒报造成严重损失、重大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坚决依法追责。清明节期间和6月4号至6日强降雨期间,全镇多处发生森林防火和洪涝灾害,森林防火和防汛形势十分严峻,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在危急关头,我镇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将火情和汛情用电话和书面报告向县政府应急办、森防办和防汛办作了汇报,并立即组织干部群众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力争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四)加强应急值守,应对严谨高效

强化应急值班值守,镇党委、政府建立了《**镇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制度》,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专门安排2名以上班子成员和10名干部职工24小时值班,并认真制定了《双休日值班表》、《节假日值班表》,要求双休日和节假日带班领导和值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认做好群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交通秩序维护、森林防火巡查、防汛抗旱巡查等工作。尤其是在森林防火和汛期,镇党委、政府按照分片包村工作原则,安排每个片专门车辆,实行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在镇域范围巡逻巡查,排查险情隐患,认真做好巡查记录,确保各类险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到位。

(五)普及宣教,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干部群众的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多次召开镇干部职工会议和镇村干部会议,认真学习传达省、市、县安全生产、森林防火、防汛抗旱、食药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全体镇村干部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播放广播、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广泛宣传了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应急知识。特别是在“”防灾减灾日之际,镇党委、政府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各村(居)支部书记和镇直单位负责人,在镇政府3楼会议室举办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讲座结合典型的火灾案例向参加人员详细讲解了火灾的危害性、发生火灾如何报警、火场如何逃生、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等消防安全基础常识;并组织财政所、安监站、派出所、供电所、卫生院和国土所等部门,在光辉广场开展了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活动,免费向群众发放《安全生产法》、《食品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防火、防汛等宣传手册和宣传资料,全面提升了全镇广大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和应急能力。

我镇应急管理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专项应急预案有待进一步完善;应急经费和后勤保障不足;应急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村级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下一步,镇党委、政府将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以防为主、居安思危、常抓不懈”的工作要求,切实解决当前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尽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8 2223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