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毕业论文(实用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物流专业毕业论文(实用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物流毕业论文1

2015年,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从中央到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再到各级高等学校都非常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己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重点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命题。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本科毕业论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地位不言而喻。近年来,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问题凸显,高校学术造假现象越来越严重。围绕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国内外学者做过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毕业论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且对于很多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转型时间不长,经验不够,毕业论文难免出现很多问题。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中的“过程管理”思想主要是对关键环节、节点进行质量控制,通过每个过程细节进行控制管理,从而达到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本文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将过程管理这种方法引入到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中,创新改进管理办法,努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2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篇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会受很多因素影响,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有关键因素、有次要因素,有老师因素、学生因素等。从宏观到微观,文章认为毕业论文问题可以从宏观教育大环境、学校小环境和学生角度来分析。

教育大环境因素

由于我国普通高校不断进行大规模的扩招,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毕业生人数从2011年的660×104人增加到2019年的834×104人;由此带来了与就业岗位需求量之间的矛盾,以及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和考研压力。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在时间上就与就业准备或实习时间产生冲突,而学校也重点放在毕业生的就业率方面,有限的时间与精力随之分散,不可避免地造成毕业论文质量的下滑。

校管理因素

从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来看,本校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环节的虽然从大四上学期就开始,但实际真正的论文指导及撰写时间只在大四下学期,学生在没有任何写作基础,连论文框架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如何在短时间内写出1篇高质量的论文确实是一个难题。另外,本校关于毕业论文写作没有统一标准的规章制度,处在边摸索边实践阶段,很多学生出现格式不规范等现象,浪费了导师的很多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很难顾及到论文的总体质量。

指导老师因素

指导老师的态度、能力、责任心等是影响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本校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物流管理专业指导老师不足,每6位学生一位指导老师,大部分教师都为新引进的研究生,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有待提高。其次,指导老师的任务重,每位指导老师每周的课时量在12~16学时,对学时的指导精力有限。再次,对论文指导的报酬也不高。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指导老师对论文指导的积极性不高,加之学校对老师的科研要求不断提高,精力有限,因此,只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能通过就可以。

学生因素

第一,学生积极性很低。据实际调查,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就是走形式,迫于要毕业才得不写毕业论文,学生态度不端正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他们往往都以为,只要找到工作、或考研成功,学校就一定会让毕业。因此,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找工作和考研比毕业论文重要得多,这导致学生对毕业论文时间精力投入不足,能动性较差。其次,学生综合素质较差。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对学生写作能力、文献及资料搜索能力、调研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专业知识体系的训练,导致很多学生面对论文写作很迷茫,选题困难、阐述发力、知识运用不足等现象出现。

3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体系

把毕业论文的完成整个过程控制管理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3个阶段,根据过程管理方法,要控制整篇论文质量,重点在控制住那些关键点。

事前控制关键点

事前控制点从观念、制度和教学计划3个方面进行改革。端正态度,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学生是毕业论文写作的主体,从根源上消除“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不必要的,多此一举这种思想”。要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在大四第一学期就要召开毕业论文动员会,明确毕业论文不通过不予毕业的态度,宣传撰写毕业论文对以后工作或研究生学习中自身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使学生正确理解毕业论文的意义。制订一套严格、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程序。制订清晰、详细的论文写作规范和毕业论文管理细则,如论文选题应确定具有“应用型”特征,论文字数要求控制在6000~10000,不易过长;明确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的上限,根据导师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指导学生的数量。将论文的教学工作融入到本科的教学计划中,包括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理论教学部分,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学中,通过撰写文摘、读后感的方式训练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围绕专业问题、热点问题选择书籍、收集文献并撰写课程小论文。实践教学部分,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践方面的优势,在课程实践中,结合专业课程知识与实践,对课程内容的具体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应用;专业实习,如每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湖南应用技术学院都会组织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去北京京东总部实习,这种专业实习的过程可以构成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形成毕业论文思路。每年的科技创新和各种竞赛,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物流设计大赛等,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磨练和肯定,同时,也为选题提供了更大空间。

事中控制关键点

开题:选题对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开题阶段,要严格把控质量,对于不符合专业要求,无社会价值的题目坚决不予通过,把好论文质量控制的第一关。这就要求在选题这个双向选择过程中,学生和教师能够充分进行沟通,为了让学生了解教师的基本情况,可以要求教师在上报题目之前必须全面、客观的填写自己的个人简历,包括目前开展的研究项目和已经取得的成果。中期检查:中期检查是毕业论文的关键时期,只有抓住这个时期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最后才能确保论文答辩和整个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如每周上交周小结,每个学生都要讲明自己在过去的一周中,主要完成的工作、收获、存在的问题,还有待解觉的问题。指导教师每周需要对学生提交的总结写出评语和指导记录。院有关领导随时检查学生的进展情况和教师的指导情况。同时,有关研究表明,学生性别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内部因素,需要加强对男同学的毕业论文质量监控。答辩:答辩是毕业论文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毕业质量的提高,能树立良好的学风,促使学生认真写好毕业论文。对于答辩成绩不通过的严格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还不能通过的给予延迟毕业。

事后控制关键点

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一方面,按照毕业论文质量评选出学院内部的一、二、三等奖,再拿到学校去评比,对获得校级奖项的论文分别给予最大限度的物质奖励(货币形式)和精神奖励(表扬公布撰写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对优秀的指导教师增加其工作量的核算系数,在职称评定时给予加分等)。只有这样才能从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另一方面,对质量较差的论文要坚决不允许通过,严重不符合的延迟毕业,只有这样才能端正学生的态度,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4结语

借鉴过程管理思想,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本文将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监控分为三个阶段、七个质量控制点,建立毕业论文质量控制体系,从观念、制度、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方面进行改革、期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骆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福建江夏学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118-120.

[2]张昕。基于粗糙集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情报,2012,32(01):32-37.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以上这3篇物流专业毕业论文是来自于山草香的物流毕业论文范文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就业调查

[DOI]1013939/kizgsc201623181

1前言

物流管理本科教育在最近十多年获得了长足发展,与本世纪初相比,招生高校总数增长了三十余倍,是工商管理学科中少见的“爆发式”扩张专业。安徽省高校早在2002年就开始布局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已有19所高校正式招生,培养规模大幅度提升,毕业生输出数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有关教育方法单调、培养模式雷同、人才规格模糊的讨论日渐增多,支持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提议在物流教育界受到广泛关注[1],一些机构甚至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出预警,因此开展毕业生就业调查以评估就业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自2012年开始,一直跟踪调查安徽省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就业状况[2],通过网络调查、在线访谈和实地走访等方式,累积收集了数百位毕业生就业数据,涵盖安徽省数所高校。2015年笔者又陆续收集了两百多份毕业生样本,基于对这些受访样本的初步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安徽省物流管理本科生的就业形势总体良好,并未出现就业困难现象。然而,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及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的影响,就业压力并未消除,其中供需错位现象仍然较为突出。在前期研究中,笔者曾提出要专门评估就业供需契合水平[3],但没有进一步讨论其评估视角。基于此,下文拟从就业岗位与物流专业的相关性(岗位专业相关度)、物流专业知识对就业岗位的支持水平(知识岗位支持度)、毕业生就业地域的分布特征(就业地域聚集度)三个方面,汇报毕业生调查结果,并给予简要述评。

2岗位专业相关度有待提升

调查显示,工作岗位与物流专业紧密相关的毕业生占比25%,一般相关的占比24%,不相关的占比50%左右,虽然高校毕业生的学习专业与就业岗位之间早已不是严格对应关系,但是近一半调查对象并未在物流岗位上谋求发展,这不免令人意外。两年前笔者做过的同类调查中,曾有接近2/3的毕业生报告自己的工作岗位与物流相关,如果不考虑调查方案自身因素,前后两份调查结果反映出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更加泛化,这与我们正在倡导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愿景是不相符的。

此次调查中,仅有36%的受访毕业生希望跳槽到物流行业工作,这个比例说明毕业生的专业归属感不高,没有把专业视为职业规划的轴线。这个数据值得高校反思,在专业申报论证材料中,各校显然会对物流人才的社会需求抱有厚望,并试图为社会输送更多物流紧缺人才,然而现实情况是,留在物流领域的人和愿意进入物流领域的人都没有占到半壁江山,那么高校培养期望与毕业生的就业观之间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

笔者在个案访谈时,也了解了部分毕业生的想法。首先,物流岗位层次低、形象差是毕业生的普遍性顾虑,体力劳务型的工作性质让毕业生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女性群体中,毕业生普遍希望进入“办公室”从事白领工作,不愿意承受场站或配送中心的工作压力。其次,物流岗位起步薪酬不高,发展前景不大是毕业生的常见感受,与同学或朋友交流时,物流岗位的薪资水平有些差异。另外,也有毕业生认为,企业招聘岗位不适合本科生求职,不需要太多物流专业知识也可胜任,即找不到能够发挥他们相对优势的职业起点。上述原因表明,毕业生把专业岗位契合不佳归咎于岗位不匹配专业,而不是相反。

3知识岗位支持度不及预期

专业知识对工作岗位的支持度也是笔者感兴趣的调查问题,尽管接近半数受访对象从事物流相关工作,但是只有30%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促进了岗位工作,这说明毕业生所学与所用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笔者在调查中并未就此问题进一步探究成因,不过结合个案访谈,潜在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专业知识理论体系较为系统,而学生工作岗位仅为物流运作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尚不能将专业知识完整自如地运用到工作场景中。第二,专业知识有些陈旧教条,现实工作中不能循“书”而进,理论滞后于现实。第三,专业知识“过于”专业,实际工作场景中还没有达到相应管理水平,理论超前于现实。

笔者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立足于应用场景,否则人才供需矛盾就无法避免。目前,包括安徽省在内,国内很多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规格都具有“大物流”“通才化”特点,这类毕业生最适宜在专业物流公司工作,对物流各环节都有介入能力,但是这类人才需求单位在全部招聘单位中占比并不多,传统制造业、流通业才是物流专业人才最大的服务对象,进而在毕业生中产生了知识“无用”和知识“难用”困惑。因此,合理设立人才培养规格,根据就业实际制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破解知识岗位支持度的关键所在。[4]

4就业地域聚集度依旧显著

在受访毕业生中,大约有45%的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江浙沪就业合计达到40%,该调查结果与两年前的数据基本一致,说明在家乡临近地区就业是省内毕业生首选方案,江浙沪则继续成为安徽大学生的重要备选地区。

对于省内聚集就业现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是乐见其成,因为省属高校的社会使命之一就是服务地方发展,物流专业人才在省内就业印证了当初设定的为地方物流业输出人才的设想,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关系得到验证。当然,地域聚集度的解读思路可能存在争议,安徽省内物流业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地区,毕业生留守安徽也有可能束缚其发挥专业优势,从而出现因为找不到合适物流岗位而转战其他行业的现象。因此,后期对地域聚集现象有必要开展更细致的调研和分析。

5提高物流管理毕业生供需契合水平的建议

实现人才培养供需契合是物流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应当视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根本目的。基于笔者对高校物流专业教育的观察和体会,特提出如下几点想法供同行交流:

第一,物流管理本科层次可以设定面向特定就业场景的培养方案。当前社会中,物流人才梯队的学历结构无疑是以本科为主,初入职场的毕业生虽然缺乏经验,理论知识掌握水平或许参差不齐,但依旧是可塑之才。与专科的实务型定位不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宜在专业化方面有所区分。比如为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制造企业等人才需求单位培养更加贴近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将根据就业场景而变更。针对性的就业场景不仅能够增强毕业生的求职自信心,同时也能迎合用人单位召好才、召能才的心理诉求。[5]

第二,物流管理本科教育的招生规模应当适当控制。各校纷纷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后,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与庞大的职业教育之间必然产生冲突。在用人市场,实务型岗位的主体地位不会动摇,本科生争抢专科生饭碗应属无奈之举,全社会对管理型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不能支撑全国高校毕业生的输出洪流,因此必须对高校盲目招生行为及时干预,防止供需数量失衡继续加剧。笔者认为,对于那些没有找到培养特色的普通高校,物流管理本科招生规模至少可以缩减30%,而对于那些人才规格针对性强、企业支持力度大的招生学校,也可以根据就业形势适度追加招生名额。

第三,应当吸纳大中型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除了提供实训教学、实习场所、兼职师资等传统方式外,企业还可以参与的高校教育环节是教材修编,但这恰恰也是目前的薄弱之处。理论源自实践,教材与现实脱节损害了人才培养质量,但系统性的教材更新又是一项复杂工程,企业热情不高,无法通过高校力量单方面发起行动。要想推进合作修编教材,笔者认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必须负责牵头,邀请大型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用人单位选派业务骨干参与编写组,并可通过部级层面的物流教材改革项目立项资助。

第四,物流行业协会应当搭建毕业生供需平台。作为应用性专业,人才配置离不开行业协会的支持。目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国内最大的物流行业协会,它在政企协调、科学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人才供需方面尚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力。笔者认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聚集了大中型物流企业,完全有条件为高校毕业生搭建连通需求方的专有招聘渠道。目前该协会虽然在官网开辟了招聘频道,但是并没有真正运转起来,绝大多数企业与求职者都不知晓这个网站频道,究其原因还是该协会没有投入足够资源,此种局面应当尽快改变。

6结论

本文结合前期开展的毕业生调查结果,讨论了安徽省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供需契合水平,分别从岗位专业相关度、知识岗位支持度、就业地域聚集度三个方面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笔者认为,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规模增长迅猛,有必要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开展跟踪调查,从教育供给侧入手探索差异化培养模式,更好地推进人才供需契合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亦亮地方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研究――来自安庆师范学院的探索[J].中国市场,2015(33):14-15

[2]徐俊杰,何常青,李亦亮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J].物流科技,2012(12):39-42

[3]徐俊杰,洪亮,何常青基于供需契合原则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2(36):84-86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3

关键词: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论文课程;教师指导

毕业论文写作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是学生取得毕业资格、获得学士学位的必备条件。为了更好地规范高师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与指导,我们以长春师范学院英语专业2009届学生

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设置及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设置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并未规定高校是否需要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因此鲜有高校把毕业论文写作纳入教学计划中。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能力,并且培养其独立思考、探索的科研能力。我校2009―2011三年开设了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笔者仅以此为基础得出一些经验:

1.课时安排

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二年级与三年级开设写作课时,教师可以渗透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安排学生查阅资料、写学期论文等。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把毕业论文写作课程与教师单独指导相结合。

2.教学内容

毕业论文写作课往往涉及如下内容:论文选题、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文献检索、写作技巧、专题写作、研究方法、论文格式、论文修改、常见错误评析、论文答辩及注意事项等。近年来,我国出版了很多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专著与教材,但考虑到此门课程的实用性及学时的局限性等因素,任课教师需要自行选择与整理,总结出适合所教学生学习程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清晰地掌握论文写作要领。

3.教学方法

此门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学形式应该是教师讲授与学生操练相结合。教师讲完每章节内容后,布置相关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之后再根据其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或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互相评价与修正。同时,教师也应该提供优秀论文与问题论文供学生参考、借鉴,让学生从评论者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通过讲解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下一步的工作,通过实践又能使学生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4.考核办法

本课程以考核学生的平时任务完成为主,辅以期末考试考查理论知识及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平时的任务形式包括小组活动、资料搜集、实验设计等,而期末考试可以以开卷形式进行或是要求学生事先准备,写与所选题目相关的文献综述、论文各部分,如引言等。

二、教师的针对性指导

论文写作课只是为学生建构了毕业论文写作的大体框架,而具体的实施则需要指导教师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辅导。两者应同步进行,相辅相成。

1.毕业论文的选题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完成质量

在论文写作课初步介绍完论文选题之后,教师可以给出和自己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论文题目供学生选择。这样,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研究中,做到教学相长。

2.指导学生科研方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教师还应该着重注意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避免学生思路闭塞以致题目陈旧、没有研究价值。另外,由于专业特点,很多学生选择了英语教学法,但他们的论文往往只限于文献研究,并不能真正与教学相联系。教师可以指导并帮助学生结合论文课上所讲的科研方法,设计试验,做调查分析等,真正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3.要加强对毕业论文的监督力度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强化指导与监控,力求避免抄袭现象。同时,也要督促学生合理规划时间,及时与老师沟通,保质保量地完成论文撰写工作。

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前最后一项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它的顺利完成需要学生、学校和教师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希望规范的教学及指导能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研究态度,形成严谨的学术作风,为他们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小蔷。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策略研究[J].成人高教学刊,2010(2).

[2]吴俊。关于本科院校开设英语毕业论文写作课的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8.

注:本文系2010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师院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能力调查及指导策略研究”项目论文。

48 791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