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论文范例【精编4篇】
【导言】此例“摄影技术论文范例【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摄影毕业论文【第一篇】
导演在监视器前,带着耳机,通过小荧幕观察演员们的表演。“停!”导演一声令下,“台词表达不准确,在这场戏里,编剧是想要表现出男女主人公的误会,所以大家要把剧作的风格表现出来。化妆、服装,给演员补补妆。我们再来一次!”
这是影视剧的拍摄现场里最常见的一幕,忙碌中带着慌乱,劳累中也充满激情。在电视上所呈现的一部部精彩的影视作品,其实都是由一个个团队共同创作完成的。这些团队里面除了有大家比较熟悉的演员、导演,还有编剧、摄像师、灯光师、收音师、后期制作等多个幕后工种。那么,这些工作又与哪些大学的专业相关呢?如果你有志于创作一部像《甄传》那样火爆的作品,并且对幕后的工作感兴趣,相信本文能为你答疑解惑。
现在我们就按照一部影视作品的生产过程来逐一给大家介绍。首先是影视作品的“生母”,编剧。
编剧
相关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是戏剧影视和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学生要在学习文学、美学、写作的基础上学习戏剧、戏曲、电影和电视剧文学剧本的改编及创作。创作上除了具备传统的文学因素,如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叙述引人入胜的故事等,还要考虑演出的可行性及拍摄出来之后的效果。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出路是做影视剧和舞台剧编剧,也可以从事文艺评论、影视理论研究及节目撰稿工作。编剧的收入是按照稿费来计算的,现阶段的“行情”是,每集剧本所需字数为万到万字,每集的稿费大概能拿1万元左右。
此外,该专业“出口”较宽,毕业生除了“写戏”,还可以在教育、广告或商务策划、新闻出版、电视台和文学统筹行业工作。但是需要提醒大家,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并不理想,因为很多老一代剧作家仍然有着较强的创作能力,同时也有很多非专业人士在从事影视剧、影视文学的创作。据统计,该专业近几年就业率大概为60%。
相近专业:戏剧学
戏剧学在我国的发展尚属起步阶段,有些学校将其归于人文学院的当代文学门下。
戏剧学专业是对一切戏剧艺术和戏剧文化现象的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戏剧起源、戏剧艺术的本质、戏剧的发展演变规律、戏剧的传播与接受等。它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学好基础专业课外,还要有较强的观察、理解生活的能力,以及剧本创作能力和文艺编导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类剧院、文化教育单位从事戏剧理论的研究工作,还可以在地方高职院校或艺校做教学工作。
该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多,再加上我国在戏剧学的研究上仍存在较大的人才空缺,所以就业要比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相对容易些。
・微辨・
上述两个专业在学习中都需要涉及戏剧影视的相关原理和技巧,但戏剧影视文学针对的是编剧行业,而戏剧学的学习内容更加广泛,更偏向于学科研究。开设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多为艺术类高校,而开设戏剧学专业的多为综合性大学或师范类院校。
相关专业:戏剧影视导演专业
导演是影视艺术创作的灵魂与核心,是创作团队中的统帅,担负着举足轻重的责任与职能。随着影视娱乐艺术的繁荣,很多艺术类院校、师范院校及其他综合性院校都相继开设了与导演相关的专业,但是招生规模不是很大。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主要学习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美术、音乐、戏剧文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要掌握摄影、剪辑、录音、美工等多方面的技能。通过对其在故事建构、影像造型、声音处理、表演控制及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训练,培养通晓视听语言、掌握导演工作技能,能独立从事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编导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相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或相关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但这里也要特别说明一下,编导中也分为电视、文艺和音乐等方向。电视编导主要学习新闻和纪录片的制作,文艺编导主要是晚会和综艺节目,音乐编导则主要学习音乐节目的策划和制作。
・微辨・
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方向倾向于电视方面,如纪录片导演、电视节目导演等,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广播、电视、网络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节目编导、艺术摄影、制作等相关工作。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则主要在电影厂、影视制作公司、话剧团等文艺单位从事导演工作。
相关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录音艺术专业
随着《甄传》的热播,被网友称赞为“神配音”的季冠霖火了,也使得影视配音这个行业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此外,在影视剧中,现场收音和后期的声音制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精彩的配音少不了录音的支持。
配音演员大都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该专业是研究播音创作和主持艺术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四项:一是语言,包含文学和朗读、发声训练等;二是新闻,包含新闻理论和业务知识;三是艺术,包含艺术欣赏、美学概论等;四是技术,即要学会熟练地操作播音、音响等设备。学生毕业后除了可以从事配音工作,还可以在影视传媒、文化团体、网络媒体等新闻娱乐系统从事播音与主持工作。这个专业最看重的是考生声音的基本条件和播音技巧的天赋,还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因此,该专业的考试具有一定难度。
录音师的工作并不像我们平时用收录机录音那么简单,还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对作品中的有声语言、音乐编排和音响效果进行采录编等加工处理。
开设录音艺术专业的高校基本都同时具备两个方向,一个是只收理科的录音工程方向,倾向于技术性;另一个就是文理兼收的音响导演方向,更侧重于艺术性。有的艺术类院校还单独设立了录音艺术系(如中国传媒大学),在对学生进行录音工程基本训练的基础上,培养从事录音艺术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录音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广播、电影、电视、音像、文艺团体等单位,从事声音设计、录制等相关工作。唱片公司对录音师的需求量很大,但对其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准的要求也较高。
相关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电视节目都离不开后期的剪辑和制作。绚丽的片头,情节跌宕的剪辑,这些都是后期制作团队完成的。如何组接、调色,能直接影响观众的收视效果,比如《阿凡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电影的唯美效果,就是出自幕后的专业团队。
该专业是一个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是计算机专业与传统的动画专业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素描、摄影摄像、数字色彩、音频信息处理与传输、动画与游戏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影视剪辑、数字电影特效、游戏等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毕业生除了在媒体单位从事后期制作,还可以在游戏动漫、手机移动通信、数字娱乐、数字景观设计和教育科研单位等跟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行业,从事有关数字媒体内容设计、制作和研发的工作。随着动漫文化绿色产业、国家人居环境和谐发展的需要,需要大量的数字动漫产业人才。据调查,该专业近几年平均就业率达90%。
相近专业:动画专业
动画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它把人和物的表情、动作、变化等分段画成许多画幅,再用摄影机连续拍摄而成。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影、电视动画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和三维电脑动画创作理论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广播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企事业宣传策划部门、广告公司、音像出版机构、游戏软件公司做设计师或者工程师。据权威部门调查,我国包括美编在内的专业网络游戏技术人员不到万人,而其中的游戏程序人员、美术设计师、游戏策划人员、游戏技术维护工程师更是职场上的紧缺人才。
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已逾百家,在校学生有上万人。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北京电影学院,是世界上唯一能拍摄动画商业电影的院校,也是国内动画学科设置最齐全、学历层次最完善的院校。该校为动画学院的学生开辟了专门的工作室,让学生们从大三开始组成联合作业组,真刀真枪投入动画电影实战演练,成为该学院的一大办学特色。
・微辨・
上述两个专业不同在于,前者更倾向于技术,后者对艺术的要求更高一点。就专业方向而言,数字媒体艺术更为倾向后期制作和包装,动画则是更倾向于动漫产业的创作。
相关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好看的影片之所以能和观众见面,其实离不开前期的策划准备,中期的宣传造势和后期的推广发行。
摄影技术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摄影艺术;商业摄影;校企联合;摄影技术;包豪斯设计
1摄影的发展概况
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学科,随着法国科学家达盖尔的印版法摄影术在1839年的8月19日于法国科学院向全世界公布以来,摄影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迅速成长、成熟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而摄影的艺术性,以最初对现实场景的真实再现,绘画形态的缩影转变为设计、视觉、平面、服装、新闻、科学、医学等学科门类展示自我魅力的星光舞台。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承载摄影艺术的设备、器材与其交会产生了人类的新宠儿――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它们用极具震撼力的镜头语言掀起了现时代艺术领域内的一场革命,即人类观念与思维的革命。
2摄影与设计
很多学生甚至老师都认为摄影就是单纯地拿起相机按动快门的过程。他们都割裂了摄影艺术和摄影技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摄影艺术是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将视觉从虚渺引向光明,将抽象化为具体形象,将无形的概念性的思维转化为有形的图像表达的媒介,尤其当摄影与设计“联姻”后,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园林景观设计都将摄影作为自己的必修课程列为其专业课当中,它作为图片、平面图像的载体都在这些艺术领域的舞台中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可是很多学校的不重视和课程的安排上都延续了19世纪人们对摄影漠视的态度,课时量少并且授课时间短造成了摄影在艺术设计设计领域中的卑微角色。周两个课时,连上一个学期或者周十四课时,连上两周,是最荒谬的课程安排,这好比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浓缩为一纸文字历史泛泛而谈,极端荒诞。
3高等院校摄影课程的教学现状
为迎合市场的需求,我们国家很大一部分高校将摄影单独作为一门学科来培养人才,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建设校园的胶卷暗房冲洗实验室,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登上历史舞台还未来得及绽放光彩的胶卷相机便失宠,被数码相机取代,而数码摄影冲洗工艺的简单、快捷使得高等院校又重组资金建设数码影棚,希望通过这种“实训基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将理论知识直接转变为实践技能,从而和毕业后的就业接轨,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无懈可击的教学模式,可是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在社会需求中的定位是什么?”
4高等院校摄影专业的教学改革
新闻传媒摄影工作者
以本科院校开设的摄影专业为例,作者认为如果主要培养学生从事新闻传媒工作的话,那么在课程设计里更多的是纪实摄影、新闻采编、国内外形势政策等社会学科,这与新闻传播学院的课程并不冲突,因为它的核心是新闻纪实摄影,由此衍射到其他专业必修课。若想让学生实践练兵,学校可以成立自己的新闻小组,小组成员是来自专业摄影或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形成独立机构,并划分详细的责任部门,这样,学校的大事记或者新闻采编都由这个小组团队来完成,能让他们将多样化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同时也锻炼了真正的实践能力,毕业后到电视台、报社、传媒公司等机构工作时,就不会出现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
商业摄影师
如果培养的学生是纯粹的商业摄影师,毕业后是为了给婚纱影楼、网店、时尚杂志社、广告公司、影视公司、图片社或者自由创业输送人才的话,那么该专业的定位一定要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是和市场是严重脱节的,具体表现为(1)学校不允许学院或教师创办商业机构,那么学生就没办法将自己专业的学习方向和市场的人才要求嫁接在一起。(2)学校里的摄影实验室不可能像影楼那样做实景装修,有丰富的拍摄服装和道具,学生在实践拍摄创作时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学生的就业前景可想而知。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
1) “校企联合”。学校将科研、学术、基础理论通过商业摄影机构传达给受众,企业将专业的拍摄基地作为学生创意、思维表现的伊甸园,高校必须找到合适的商业机构作为他们的实训基地,必须定时输送学生到这些机构实习,只有这样,我国的影像艺术才能走得更高更远,与发达国家相媲美。
2)教师引进。学校不能仅将学历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因为摄影是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殊学科,它的实践性更强,技术性更高。高学历的教师,更多的是重视学术研究,对市场的敏锐性相对比较迟钝,相反,成功的商业摄影师都是从实践一点点积累,紧跟时代步伐才做大做强的,他们是市场需求的风向标,但是由于学历的限制或其他因素使得他们无法进入高校,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就造成了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影楼、广告公司等企业找不到理想的好苗子这种断层的现象。无可厚非,高校必须将摄影教师的门槛适当降低,引进一些优秀的,有实践经验的老师,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输送新鲜的血液,注入新的活力。
3)课程设计。这种课程的设计应以摄影技艺、技巧为核心,摄影器材、灯光设备为切入点,以深厚的美学修养和造型设计为先导开设课程,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5结语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艺术思潮从实践到思想上滋养了包豪斯设计体系及现代主义设计,一切造型的来源点、线、面成为设计的最小单元和造型元素,倘若没有了摄影的承载,这些元素在如今的数字时代该如何体现?没有了摄影,环境、景观、园林势必将重回到模糊的概念中;视觉传达、装潢艺术将是一堆凌乱的抽象符号,那些不断刷新我们生活的直观图像将又会折回到冗长的绘画年代,这是可怕的历史的复辟。艺术作为人类的文化产业,一直是我们更高的精神追求,作为其基础的,也是最基本的学科,摄影应该被提到各个设计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无论从观念还是课时量上都应该给与其充分的肯定和重视。
参考文献:
[1] 董庆波,李志强。摄影基础及应用(修订版)[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2-5.
[2] 科拉・巴纳克,格奥尔・格巴纳克。国际数码摄影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0-11.
摄影毕业论文【第三篇】
一、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
1.选题盲目,自主选择性不高。毕业论文的选题并没有确立审核这一环节,不少选题缺乏创新;题目过大或过小,学生不好操作。学生选题时没有太多自主性,大多是由指导教师提出建议,学生从中选择相对容易操作的选题。在选题过程中,学生并不了解所选题目基本的过程和要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很难被调动。
2.内容空洞,缺乏实际价值。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易于获得,但由于学生缺乏深入的理论指导,导致大部分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内容脱离实际,实际价值不大;有的论文内容浮夸,缺乏理论分析,仅凭个人喜好分析电视作品。这样一来,论文从内容到研究价值都较为空洞,很难说有什么指导意义。
3.学生依赖性强,论文原创性差。学生在选题和进行论文写作时过分依赖导师和相关资料,自主性差。个别学生只是把寻找到的资料堆在一起就发给导师,完全依赖导师来选择合适的思路和内容。同时,大多学生依赖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复制、粘贴、修改,使原创性很难保证。
4.就业对毕业论文的冲击增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寻找工作,或是准备研究生和公务员的考试,认为毕业论文好坏对其找工作影响不大而忙于择业。大多数学生持应付的态度,致使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模式改革实例
1.提早做好论文、作品和调查报告的选择工作。指导老师要提前布置选择工作,使学生在论文、节目制作、调查报告等多种模式中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满足学生的选题要求。同时学生也要根据教师建议作出慎重选择。
2.制定系统的、操作性强的毕业设计规范。2010年6月人文学院决定开始实行多种毕业模式考核,之后广播电视教研室的有关老师对规范和考核标准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经过学院领导的完善和校领导的审订形成了最终的规范,其中对选题范围和质量、指导职责、过程指导、修改、评阅、答辩、评分、总结等各个环节均作出明确规定,从而建立了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了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专题片创作的过程中涉及主题构思、文案策划、脚本撰写、拍摄、剪辑等五大板块,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评。相对于传统的论文形式,毕业作品的文案工作并未受到轻视,仅文案部分就包括“导演阐述”“文字稿本”“分镜头脚本”“教师意见”等四部分,工作量不亚于毕业论文。此外,毕业作品的创作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品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都需要毕业生独立完成,这就要求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
3.指导教师全程跟进,严格把关作品的选题及制作流程。指导毕业作品对于指导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在构思策划阶段,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充分了解并准确把握学生的创作意图是指导老师的第一要务,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学生的创作思路进行准确的指导,对执行的可行性提前做好预期。第二,在分镜头脚本撰写阶段,教师要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的文字格式和内容进行严格的把关,指导学生写出一份成熟规范的脚本,以便于拍摄、剪辑时有规可循。第三,在拍摄阶段主要由学生自行操作,指导教师的任务就是对拍摄的素材从拍摄手法、素材内容、构图角度、景别配置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点评,去粗取精,为后期剪辑保留有效素材,减轻剪辑负担。第四,在剪辑阶段,教师要通过粗剪、精编并多次向学生反馈:内容上,指导学生理顺逻辑关系,合理配置叙事结构;画面上,要求学生对多角度拍摄的镜头有机组合,镜头成组;特技上,点拨学生适当运用剪辑特技,增加画面美感,转场流畅,从而使节目更具整体性。
4.借助业界力量帮助学生完成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本集中在校园内进行,导致现有实践作品选题集中在大学生生活、感情等狭窄的范围内,人物形象和文字语言雷同,作品缺乏思想性和艺术性。[1]通过学生实习的实践环节可以使学生了解电视台等业界的工作流程,拓宽思路,跳出校园的单一环境,制作出有一定社会责任和现实意义的作品。通过与业界相关传媒机构的联系,还可使学生在制作毕业作品的同时也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5.实验室实行全时制,在工作时间对毕业班学生全面开放。人文学院的实验室从开始建设至今一直秉承着为学生服务、加强学生实践锻炼这一宗旨,除了上课时间,在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时间都免费为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非线性编辑室、演播厅里进行自己的创作,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作能力,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提供了方便。2011年和2012年毕业班学生制作节目的考核方式出台后,院实验室对其拍摄和剪辑提供方便,优先满足毕业班学生的制作需要,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模式改革的效果与分析
总的来说,该毕业考核模式改革还是相当成功的。在现场答辩时,当毕业作品《格桑花开》开始播放,采访同期声和后期配乐以及拍摄者的解说都撼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效果,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将此类毕业考核模式进行下去的决心。不过,由于是初步尝试,缺乏经验,再加上时间仓促,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仍然需要改进和提高。
1.确立评价标准,使学生有的放矢,早作准备。由于该毕业考核模式申请于2010年6月才确定通过,而真正的评价标准也是2010年9月份左右才完成,学生选择节目制作的时间非常有限,仅剩半年多的时间,所以学生出于安全可操作的考虑,选择节目制作的比例较小(毕业生45人中仅7人选择)。同时,由于时间紧张,评价标准中有一部分不够妥当,通过此次考核、答辩,指导教师已经很清晰地感觉到需要修正的地方并进行了调整。以后,这种毕业考核模式要在学生上大学二年级分专业时就讲述清楚,同时在专业教学时不断重申评价标准,给学生提出建议,使其有的放矢,早作准备。
2.从理论评价转变为实践评价。专题片创作的过程中涉及主题构思、文案策划、脚本撰写、拍摄、剪辑五大板块,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评。文案部分包括“导演阐述”“文字稿本”“分镜脚本”“教师意见”等四部分,保证了学生创作的独立性,避免了抄袭现象。作品的形式对于学生而言,既是考核检验,更是锻炼提高。对于作品的评价打分则要区别于以往传统的论文模式,要进行评价角度的转变,变单一的理论学术评价为拍摄、剪辑、制作、写作等综合实际能力的评价。
3.加强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此次毕业考核模式改革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的作品选题不合适,缺乏思想性,有些则有模仿的痕迹,缺乏个性色彩。这主要是教学过程中实践与理论结合不太完善所导致的。目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专业教学内容已经采取了理论和实验教学相结合,如《电视摄像报道》《非线性编辑》和《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课程,均以2∶1的比例设置理论和实验课程,使学生有了一些实践的经验。但是,有些实验课程仅仅停留在完成理论的补充这一基础任务上,缺乏启发、开拓的作用,创新性更是很难培养。所以,要加强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合,多带领学生拍摄规范的、有水平的电视节目,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
4.解决实践教学环节指导教师缺乏的问题。现阶段学校广播电视新闻学学科师资在实践教学中缺乏经验也确实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与业界的联系,适当地引进有媒体工作经历的媒体从业人员,由他们协助担任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教师,可以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2]另外,学院应多给在校教师提供学习业界专业知识和媒体经验的机会,扩大学院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为专业建设积累必要的资金和宝贵经验,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附:指导实例——《格桑花开》
1.学生报《格桑花开》选题,感觉很不错,故事性很强。
2.主题思想和叙事手法,在几个方面存在问题。
第一,该选题主题思想上略显稚嫩,不是很平实很客观地去反映这群玉树孩子们的生活常态。而往往正是这种最寻常的生活场景,才是他们生活的最真实体现,也是最感人的。学生在前期策划时,补充了政府领导和汉藏情怀方面的内容,突出了政治性,但由于选题较大,内容欠丰富和集中,因此,难以达到实际的播出效果。
第二,在选择主旨人物时没有主线,范围很宽泛,没有一个核心人物。这对于一个纪录片来说,就相当于一个人没有灵魂,做起来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不会让人有刻骨铭心的印象,所以这位学生只关注一个核心人物——玉树女孩,其他人物只是她的衬托,这样一来,人物会比较有血有肉。如果像学生刚开始定位的那样,采访很多学生,又因为纪录片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最后易导致各个角色都有描写,但各个角色均不多的境况,整个纪录片就会很无力。
第三,在拍摄技巧上面对这么多要素,该拍什么不该拍什么,很多情况下,学生把握起来会很难。这就要求他们尽可能地去捕捉那些细节性的画面,真正地用心灵去和孩子们沟通,着力去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的片子看起来才会非常有质感,有力度。
3.后期剪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这个片子的播出质量。镜头语言的把握、叙述逻辑的运用和节奏的把握,对于阅历尚浅的学生来说,确实很难。学生在剪辑时,叙事逻辑性不强,镜头的潜在语言和舆论导向不明确,往往剪辑出来的片子让大家看后没有一个总体上的主旨接收感,不知道到底在说些什么,到底想传达什么。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节奏的控制,画面的长度,景别、镜头长度的选择,包括一些必要的特技处理,甚至再加上现场音响、解说词和音乐的配合所塑造的抒情环境,往往不能和观众自然的情感抒发节奏相配合,要么太长,让人觉得节奏太慢,有些腻烦,要么就太短,没有足够的感情抒发空间去宣泄,这两种都会让人很不舒服。
4.配音和音乐的运用。一个好的纪录片都有一种统一的风格和情感暗含在里面,纪录片里传出来的各种声音都会影响这种情愫的表达。如果配音和整个纪录片的基调很不搭的话,就像一朵典雅的兰花上叮着的那只苍蝇,让人无心去欣赏,打破了整个画面的美感。音乐更是这样,配乐的感觉不对,整个片子所想抒发的那种情感就会被破坏。因此,在节奏上就应该注意,什么时候播音乐,播什么样的音乐,播多长时间,都应按照片子的叙事节奏来定,在给学生指导时,应进行重点讲解。
参考文献:
[1]雷晓艳。《电视节目主持》课程教学改革的“551”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2]岳筱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11).
责任编辑、校对:李金霞
TheExplorationonGraduationInspectionPatternofBroadcastTelevisionJournalismSpecialty
YangLei,CaoLin
Abstract:TosolvetheproblemsofradioandTVjournalismspecializedinChinatakingthegraduationthesisasthesingleassessmentmodelofundergraduatecoursegraduation,thecollegeofliberalartsofHebeieconomicandtradeuniversityproceedsthemodereformofgraduateassessmentforradioandTVjournalism,changethesinglemodetothesispaper,programproduction,reportandsoonmanykindsofassessmentmodel,inordertohighlightthepracticeofundergraduatethesis.
Keywords:broadcasttelevisionjournalism;graduationexamination;educationalreform
摄影毕业论文【第四篇】
201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这一方针,以增强学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高职院校测量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外业动手能力和内业数据处理能力,在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生产单位的工作环境与职能。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全国的土地变更调查项目,各测量生产单位急需测量专业毕业生,并且要求毕业生具有较熟练的遥感影像与航片处理能力。为使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与生产单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和技能相对接,有必要开展对摄影测量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与变更土地调查工作过程对接的研究与实践,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一、对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正确解读
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这里的综合职业能力由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专业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专业素质等能力组成。高职的教学体系目前总体上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类,前者主要通过室内教学开展,后者通过实验课以及集中生产实习、企业顶岗实习开展,所以,本文将从两大教学体系着手研究高职《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方案。
二、理论教学体系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课程的技术目前正广泛地应用于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如果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与测量生产单位中工作过程任务联系起来,就能把“对接”既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又作为一个人才培养目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同时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双赢”局面。
对接的具体思路是:首先,深入测量生产单位的实际作业现场,对土地调查项目的作业过程与测量技术岗位深入调查,确定工作过程中需要哪些《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课程的内容;其次,通过与企业专家深度访谈,听取他们描述与分析测量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成长历程、职业工作过程及典型工作任务和对岗位群中相关岗位人员的岗位能力的需要,确定相应岗位群实际的典型工作任务。
三、实践教学体系与工作过程能力的对接
针对《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课程的特点,如果说理论教学是武装了学生的大脑,那么,实践教学就是要完成将学生大脑中抽象的专业知识武转化为动手操作,形成职业能力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首先需要教师对测量生产单位进行走访调研,获取全国土地第二次调查项目中成熟的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手段,并搜集相应航片资料。最后根据项目实施的具体操作流程来制订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与实施。
1.改革实训教学体系,开设创新型实训项目
高职《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课的实训教学按单项技能实训、生产性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层次进行实训教学。单项技能实训在课程中通过学习型教学任务进行;生产性实习实训要结合测量生产单位的实际生产任务进行;顶岗实习要结合企业实际生产任务进行,即“三层次一结合”,一结合是指工学结合。
2.建立实训教学评价评分指标
高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评分指标的建立,是实现实训量化考核的基础,量化评分指标共有四大项:实习表现、完成任务情况、实习报告、技能考核。每一大项再细分,涉及出勤、安全、纪律、组员协调、工作进度、技术方案、数据处理、成果精度、仪器维护、实训日志、各项操作技能等。
3.建立与工作过程情景对接的教学
针对《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可以依托在全国土地第二次调查项目中航片处理这一工作情景下,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采取六步教学法,即建立项目、工作计划、工作决策、项目实施、检查、评价的过程完成工作项目。
本文主要研究《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课校内专业课程教学与校外生产单位岗位技能要求的相互对接,培养了学生在全国土地第二次调查项目中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工作能力。有助于深化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理论研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更深层次地丰富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理论。对提高高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更新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上一篇:儿童教育论文范例【热选4篇】
下一篇:企业经营管理论文范例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