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马说教案课时实用【范例5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马说教案课时实用【范例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马说教案课时【第一篇】
地球作为太阳系的行星,最大的特点是有水存在,水在地球上以固、液、气三态转换,不断地进行循环更替,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水是人类生存和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地球上的水有二大特征:从动态看,水不断循环运动形成统一的连续的水圈;从数量上看,是相对平衡的。水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根据含盐量分类,可分成咸水和淡水。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节约用水、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人类必须注意的问题。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水的分类、水的循环、水与人类的关系及节约用水等四方面的内容。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1、本节内容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平时所见所闻,进行启发性教学。
2、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投影片和教学录像进行直观性教学,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三维空间,通过读图,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2.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二)情感目标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探索自然的奥秘,热爱科学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水的分类。
2.教学难点:地球上的水循环。
三、教学准备
1.准备演示实验:液态水-气态水-液态水。
2.水循环示意挂图或投影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播放“水循环”的教学录像。
四、教学过程
(一)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1.水的三态:
地球上的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呈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及大气之中,(固态水如冰、液态水如河湖水、海水,气态水如水蒸气等)这是根据水的状态来划分的。
2.水的分类:
(1)根据水中的含盐量的多少,可将水分为咸水(如海洋水、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和淡水(如江河湖泊的淡水、地下淡水及冰川)。
(2)根据水在地球上的积聚情况来划分,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
1)海洋水:储量巨大,占全球水总量的%;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不能直接饮用,海水蒸发时盐分不能蒸发,可获取淡水。海洋上的空气中常有微小的盐粒。海洋生物有排除多余盐分的作用。
3)大气水:是指大气中所含的水蒸气,以及所组成的云、雾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大气水所占的比例极少(只占总量的%),但在水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二)地球上的水循环
出示“水循环”的示意图或投影片和录像,让学生观看,教师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天上的雨水是从哪里来的?水蒸气是从哪里来?陆地水不断流向海洋后又是如何得到补充的?让学生阅读课文,展开讨论,然后教师归纳,在归纳总结过程中教师可以画板图示意,边画边分析水循环过程。
(1)海洋与陆地之间;(2)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3)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1)海陆间循环:从海洋上蒸发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在一定的大气条件下,遇冷凝结,形成雨雪降落地面。降落地面的水,其中一部分重新蒸发,返回空中,一部分渗入地下,以地下水的形式补给江河或直接流入海洋,一部分汇入江河,注入海洋。这种海陆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叫海陆间循环。(也叫大循环)
2)海上内循环:从海洋蒸发的水汽,上升至高空遇冷凝结,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海洋中,这一过程,只在海洋与海洋上空范围内进行。(也叫小循环)
3)陆地内循环:从陆地上蒸发的水汽,在陆地上空成云致雨(雪),然后再降落到地面,这种局部的水循环,称为内陆水循环。(也叫小循环)
2.通过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教师小结:
2.根据水中的含盐量的多少,可将水分为淡水和咸水;
3.水循环的四个环节是:海洋水蒸发大气水输送降水径流入海等。
五、板书设计
液态水:江河湖海水
1.水的状态气态水:水蒸气
固态水:冰川
咸水:海洋水内陆湖泊
2.水的成分咸水与地下咸水
(一)海洋水、陆淡水:江河湖泊淡水、地水和大气水地下淡水及冰川
海洋水:(储量巨大,平均盐度为35‰
3.水的分布陆地水:江河湖泊水、冰川及地下水
大气水:水蒸气在水循环中作用很大
1.海洋与陆地之间循环
(二)地球上的水循环2.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循环
3.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循环
水汽输送
水汽水汽
(三)水循环的四个环节:蒸发凝结、降水
海洋陆地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地球上水的状态有:()
(a)液态和固态(b)气态和固态
(c)液态、固态和气态(d)液态和气态
(2)关于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水都是淡水
(b)冰川和地下水不属于陆地水
(c)地下水是河水
(d)陆地水通过水循环运动才能不断得到补充
(3)有关海洋水的正确叙述是;()
(a)海洋水是地球上储量最多的水体
(b)海洋水可以直接饮用
(c)海洋水的含盐量在35%左右
(d)海洋水占地球上水体储量的71%
(4)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
(a)水的物理性质(b)水的化学性质
(c)水的空间分布(d)水汽含量多少
(5)世界海洋水的平均盐度值为()
(a)32‰(b)35‰(c)30‰(d)41‰
2.课后作业
(6)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
马说教案课时【第二篇】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3、学习词语:学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2、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小黑板。
(2)指名认读词语。
(3)抽读生字卡片。
4、试读课文。
5、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7、教师范读。
8、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不是料子)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理解:世界闻名、大师
(4)学过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再读第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说说文中那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指导朗读。
(4)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三、指导背诵
2、看板书逐段背诵。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2、指名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教学或
出示或,认读。教学戈,戈字旁。
指导书写、学生描红。
2、出示兰、者、注
要求学生用熟字记忆生字。
3、出示:底、脸、神
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教师范写、指导学生描红。
4、指导书写。
或、者、兰:要居中写,结构要匀称。练、注、神:左窄右宽。紧: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5、学生进行描红。
马说教案课时【第三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感受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训练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2、情感与态度方面:
(1)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直奔主题
1、直观感受水变化的过程,教师导语:瞧!多可爱的小水珠呀!它还会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奇妙的变化过程吧!(播放动画)
2、结合课文内容,深入了解水的多变性
教师导语:动画片中的小旅行家来到了课文中,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一、二自然段,小水珠都变成什么。
3、感悟水变成云,培养孩子想象能力
(1)教师导语:小朋友,你们就像可爱的小水滴。小水滴小水滴,现在你们升到空中变成无数的小点儿,连成一片变成了云。我看到身穿不同颜色衣服的云飘过来了,(ppt展示朝霞),早晨,我变成美丽的朝霞,晚上我是美丽的晚霞(ppt展示晚霞),晴天,我穿着白衣服(ppt展示白云),阴天,我穿着黑衣服(ppt展示乌云)。你们想穿什么衣服打扮自己呢?读句子。
花朵了,你的名字叫“雪”。
出现的地方
(1)教师导语:小水滴,你们完成了这么多的变化,一定很累了吧?你们平常喜欢到什么地方休息一下?(生朗读第三段,读完指导,再读)
1、阅读关于水的文章,拓充知识面
在我们资料城里还有许多快乐的小水滴,我们看看他跟大自然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学生按要求进入资料城自主学习。
2、出示题目,明确打写要求
-->
-->
-->
马说教案课时【第四篇】
这个语文园地有七项内容,分别是巩固汉语拼音、认识反义词、复习要求认识的字、看图连词、读句说句、认读姓氏和背诵古诗。在本课时完成前四个教学内容,主要是巩固复习汉语拼音、生字词以及初步认识反义词。
1、巩固汉语拼音,区别声母、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初步认识反义词,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3、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渗透分类排列的意识。
4、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再生活中独立识字的愿望和兴趣。
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设情境,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快乐有趣的游戏氛围中复习汉语拼音、生字词以及初步认识反义词。
准备城门、生字词的课件;画有火车车厢的大小列车图,大小汉语拼音卡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复习声母、韵母
指名说说
好,就按照我们刚才讨论的办法帮声韵母找找车厢吧!
2、交流检查,带读声母和韵母
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声母宝宝和韵母宝宝都找到了自己的车厢,列车长请我们上车喽!呜——,火车开啦!(配乐《火车开了》)
三、初步认识反义词
呜,各位旅客请注意,前方停靠反义城,请下车的旅客做好准备。(出示城门图)哟,大门禁闭呢,瞧,来了两位门将。(出示两位门将,形象特征相反,可一男一女,一胖一瘦,一高一矮等)。小朋友都笑了,你们在笑什么啊?(指名说说)
两位门将说了,原来这正是他们反义城的特点,只有完全相反的人才能一起玩,才能成为好朋友。要想过城门,得找对朋友。
1、出示课件(写有字的花朵:出、左、上、大、天、黑、哭
下、入、小、右、笑、白、地)
2、由找对的学生带读
3、你还知道那些也是反义城的朋友?
四、复习、认读字词
穿过城门,哇,原来是个大型游乐场,那边好热闹,传来一阵阵笑声,小朋友快去瞧瞧吧!
1、划船比赛:
(1)单人赛(课件出示写有生字的小船)开小火车认读生字比赛。
(2)双人赛:同桌一人读字,一人组词
(3)我觉得“日、月、云”都在天上,我就把它们放在一起,你能学我的样给这些小船排排队归归类吗?(可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
(4)交流
(5)对啊,这样读起来又方便又好听,一起来读读吧!
2、荡秋千:(课件出示写有词语的秋千架)
(1) 认识秋千架(指名读词语)
(2) 坐上秋千架(图片和词语相对应)
(3) 荡秋千齐读词语
五、巩固复习字词
游乐场里真热闹,但时间不早了,小朋友该回去了。看列车长在向我们招手了。这回来得是识字列车,叫出字宝宝的名字才可上车哦!(开小火车认读已学的生字)
马说教案课时【第五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看大屏幕,猜猜这则谜语:八字胡,往上翘,说起话来喵喵叫,光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学生猜出谜底:猫),随机引出课题板书。
二、复习回顾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猫的?
生回答。(师板书:猫的性格古怪 小猫淘气)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小猫淘气这一部分,这节课我们来看看猫的性格古怪这部分是怎么写的。
二、学习课文,体会古怪。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表示猫古怪的重点词语。
2、提问:“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一句特殊在哪?(中心句)讲解中心句的特点和作用。
3、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
(1)分析:老实。哪些词表现出猫的“老实”?
(2)分析:贪玩。讲解关联词“任凭„„也„„”提问:“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用到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反问)(3)分析:尽职。提问:“屏息凝视、非„„不可”表现出猫的什么心理?(有决心)
(1)除了前面总结的这点,还有哪个方面体现出猫的性格古怪?快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交流总结: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4)请学生模仿猫不同心情的叫声。
(1)这一段描写的猫的性格存在什么矛盾?(2)猫害怕时是什么样子的?(3)总结:猫既胆小又勇猛。
4、全班一起总结:猫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既胆小又(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三、学习方法、体会情感。
1、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具体事例描写的方法)
2、作者对猫有怎样的感情?用自己的话总结。引导说出:人爱猫。(板书)
3、猫对作者又是怎样的情感呢?引导出:猫亲人。(板书)
四、课堂小结
作者运用具体事例的描写方法,营造出一种“人爱猫,猫亲人”的氛围。希望同学们在习作中也能借鉴这种方法。
五、作业布置
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反思:
优点:在本堂课上我让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收获、疑问;自己体会老舍对猫的情感;以问题贯穿本课教学,学生在思考中理解文章重点。课堂上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发现、质疑,在这些过程中,学生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绽放精彩。
不足之处:首先,准备不够充分,导致有些部分过渡语和接下来要讲的内容衔接不上。其次,时间安排不合理,有些较简单的问题因为学生不能回答出来而耗时过长,导致后面的内容讲解不够细致。最后,没有对学情提前进行分析,提问的方式学生不能理解,导致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
上一篇:辞旧迎新的演讲稿范文汇总4篇
下一篇:小学传染病防控工作简报精选4篇